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星 云 禅 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8 生死由他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向大众说道:
  “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议论不一。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
  “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用非常安详的风度,非常亲切的口吻反问道:
  “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的答道:
  “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
  “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言讫跏趺示寂。
  说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如宗衍禅师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均为解脱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9 宜默不宜喧
  灵树院有一年夏安居的时候,五代时的后汉刘王坚持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大众全体到王宫内过夏。诸位法师在宫内接受宫女们礼敬问法,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尤其刘王虔诚重法,故禅修讲座,无日无之。寺中耆宿也都乐于向宫女和太监们说法。但唯有云门禅师一人却在一旁默默坐禅,致使宫女们都不敢亲近请示。
  有一位值殿的**,经常看到这种情形,就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值殿**不但不以为忤,反而更加尊敬,就在碧玉殿前贴一首诗道: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禅门高僧,一向如闲云野鹤,或居山林,或住水边,三衣一具,随缘任运,即使法缘殊胜,王宫侯第,亦不为利诱,不为权动。如云门禅师者,“一默一声雷”,虽不言语,实则有如雷轰顶之开示,吾人如在沉默时体会出千言万语,就可以说已透到一点禅的消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30 堂中首座
  灵树如敏禅师的灵树院,二十年来都没有人负责“首座”之职,每当人家问起,禅师就回答:“我的首座刚刚出生啊!”又有人问,即答:“我的首座正在牧牛啊!”再有人问,即答:“我的首座正在行脚之中。”等语回答,便问的人都不知所故。
  有一天禅师忽然命令大众撞钟击鼓,并吩咐至山门迎接首座。正在寺众们讶异中,云门禅师飘然而至,如敏禅师便请其担任首座之职。
  于是大家都相传着灵树禅师有能知过去和未来的神通。
  不久,五代后汉刘晟,将兴兵征讨时,闻灵树禅师神通,便亲自入院,拟请示禅师一些未知的将来,以便在决策问题上参考。
  哪里知灵树禅师已预知其意,就事先示寂,刘王到达时,就非常生气的道:
  “禅师是生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圆寂呢?”
  侍者非常诚实的回答道:“禅师并没有生病,他早知道你要来,所以就先示寂了,但留有一个盒子要给你。”
  刘王接过盒子一看,内有纸条一张,上面写着“人天眼目,堂中首座”。刘王悟其意旨,遂就罢兵,礼请云门禅师晋住灵树院,担任住持。
  古德,很少滥竽充数,有的虚其位,以待其人;有的虽学德俱全,但也要以待有缘,龙天推出。一寺首座,一待多年,可见选择人才的慎事。云门禅师初在灵树院,后至云门山,兴教利众,灵树如敏禅师早就预见,但是亦要待大器晚成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31 化缘度众
  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来请示:“发脾气要如何改呢?”
  “脾气皆由瞋心而来,这样好了,我来跟你化缘,你把脾气和瞋心给我好吗?”
  信徒的儿子非常贪睡,父母不知如何改变他,昭引和尚就到他家,把梦中的儿子摇醒:“我来化缘你的睡觉,你把睡觉给我吧!”听到信徒夫妻吵架,他就去化缘吵架。信徒喝酒他就去化缘喝酒。
  昭引和尚毕生皆以化缘度众,凡是他人的陋习,均是以化缘改之,所到之处蒙其感化的信众不计其数。
  化缘有缘,这本是美好的事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32 无事手
  唐朝相国裴休,是一位学禅的居士,他将其参禅的心得,用文字记载下来,并编印成册,册成之后,非常恭敬地呈送到黄檗禅师面前,希望禅师对其内容有所指示。
  黄檗禅师接过手后,看也不看的就往桌上一放,许久才问裴休宰相道:“你懂我的意思吗?”
  裴休诚实的回答:“不懂!”
  黄檗禅师方便开示道:“『禅』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你把佛法表示在笔墨文字上,是扼杀了佛法的真义,也失去吾宗的宗旨,故我才不看。”
  裴休听后,对禅更加契入,也更加对黄檗禅师敬重,并作颂赞曰: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八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示何人?”
  黄檗禅师看了这颂,并无说好说坏之意,只道:
  “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
  自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
  黄檗禅师在中国禅宗史里,是一位最坦荡耿直的人,他和临济禅师,成为棒喝的始祖。六十五岁时,住江西龙兴寺,裴休将他的说法辑为《传法心要》上卷,七十二岁,在河南开元寺,裴休为他的开示辑为《传法心要》下卷,但他对裴休的记录,竟然看也不看,可见其禅门高风,不易一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33 怎能会得
  云门禅师在睦州陈尊宿那里开悟以后,就出外游方。在江州遇到**陈操尚书,陈尚书亦禅门学者,初见面时便带着考试的口气问道:
  “什么才是衲僧的行脚事?”
  云门不答,反问道:“你这话问过几个人了?”
  尚书:“不管我问过几个人,我今天只问你。”
  云门:“这事且慢谈,我先问你,什么是如来一代三藏教义?”
  尚书:“黄卷赤轴。”
  云门:“这只是文字纸墨,不是佛法真义,请再说,什么是教义?”
  尚书:“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忘。”
  云门:“口欲言而辞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忘,为对妄想。尚未说对,请再说,什么是教义?”
  陈尚书无言回答。
  云门:“据说尚书平时研读《法华经》?”
  尚书:“是!”
  云门:“经中道: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请问,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
  尚书茫然不知所对。
  云门:“十经五论看过的师僧,抛却经论后再入丛林修行,经过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就会开悟,尚书只看几卷经论怎能会得?”
  尚书:“请禅师原谅,是我罪过!”
  从此云门住陈尚书家宅三年。
  禅门证悟,不怕不开口,只要一开口,就知有没有。禅者不是逞口舌之能,任意一说,云门初参睦州,被他三搥其胸,三逐门外,后来千辛万苦,才能开悟,故陈尚书几部经论,怎能相比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34 啐啄妙用
  河南宝应院的南院慧颙禅师,是临济禅师的门下,有一次示众道:
  “现在各禅林间对于啐啄之机的问题(喻时机成熟契悟之义)仅具有啐啄同时的体而已,尚未具有啐啄同时的妙用。”
  有一位学僧向前问道:“请问什么是啐啄同时的妙用?”
  慧颙禅师解释道:
  “啐啄是像击石出火、闪电出光,间不容发的时机所作的。如果有意识地去做时便失其机了。”
  学僧不满意的抗辩道:“对此我尚有疑问。”
  慧颙禅师慈悲的道:“什么疑问?”
  学僧轻慢地大声道:
  “已经不是疑问,是你说的更教人胡涂了。”
  慧颙禅师听后,便对此学僧用棒打了过去。学僧正要开口辩解,慧颙禅师就将他赶出山门。
  这个学僧后来在云门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就将其离开慧颙禅师处的情形告诉文偃禅师的门人听,门人听后问道:
  “慧颙禅师棒打你,此棒有所折断吗?”
  学僧听后,豁然有悟,便赶快回到南院,想向慧颙禅师忏悔,但慧颙禅师已经迁化圆寂,南院宝应寺已由风穴延沼禅师担任住持。
  风穴延沼禅师问道:
  “你当时是想怎样才不服先师的?”
  学僧回道:“我当时好象是在灯影摇晃中走路一样。”
  风穴探问了究竟后,说道:“那么你已经会了,我给你印证。”
  有语云:“饭未煮熟,不要随便一开;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啐啄妙用,当下一刻,即是一个新的生命,慧颙的打逐,只是孵化期中,文偃门人的一句“棒有折断吗?”这才是一啄的妙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35 不得不说
  道怤禅师是温州永义人氏,有一次去参访雪峰义存禅师,初见面时,雪峰禅师就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氏?”
  道怤回答道:“温州。”
  “那么你和一宿觉(玄觉永嘉禅师,因参访六祖惠能法师,留住一宿,故名一宿觉)是同乡了。”
  道怤不知玄觉和他同是温州永嘉人,所以不解,故再问道:
  “一宿觉是什么地方的人啊?”
  雪峰禅师认为道怤孤陋寡闻,就责备道:
  “好!好!应该要打你一顿棒,今天且放过你。”
  有一天雪峰禅师,集合大众开堂说法:
  “堂堂密密地。”
  雪峰禅师只此一句话,就静默不再说下去,一山大众均不会其意。
  道怤走出大众,问道:“什么是堂堂密密地?”
  雪峰禅师责备道:“你讲什么?”
  道怤恭谨肃立。
  雪峰禅师等大众无语,又再说道:
  “向上宗乘事,堂堂密密地。”
  道怤听后,立刻长跪,举手抱拳说道:
  “道怤自来本山已经数年,还没有听过禅师这样的慈悲示诲。”
  “向来虽然没有这样说过,今天已经说出来了,是不是对你有所妨碍呢?”
  “不敢,禅师是不得已说的。”
  “不,这是你使我不得不说的”。
  从此师资契入,雪峰禅师座下,又多一个禅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36 高僧真仪
  裴休相国有一次到龙兴寺时,看见壁画问道:
  “这是什么图相?”
  寺僧:“是高僧的真仪。”
  裴休:“真仪我是看到了,可是高僧呢?”
  寺僧无言以对。
  裴休:“不知此地有否禅人?”
  寺僧:“最近有位来挂单的云水僧,好象是一位禅僧。”
  裴休便劳寺僧请此云水僧出来相见。
  裴休:“刚刚我向寺僧请示的问题,不知可否请你开示?”
  云水僧:“请相公发问。”
  裴休正开口要问时,云水僧高叫一声:
  “相公!”
  裴休随声应诺。
  云水僧:“在什么处?”
  裴休当下如获宝珠,说道:“原来你就是高僧。”
  随即拜此云水僧为师。
  此云水僧不是别人,正是黄檗希运禅师。
  裴休宰相真是奉行了黄檗希运禅师说的“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原来真仪是真仪,高僧是高僧!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37 佛堂无佛
  陕西地方汾州无业禅师,初参马祖道一禅师时,由于相貌魁伟,声如洪钟,马祖一见即取笑他道:
  “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无业随即作礼,恭敬地说道:“三乘文学,自信粗穷其旨;但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
  马祖见来意真诚,就开示道:
  “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无业:“心佛众生外,更有佛法否?”
  马祖:“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岂别有佛法?如手作业,拳空如手。”
  无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祖师今何在,且去别时来!”
  无业禅师不得已,就告辞出门,马祖随即叫一声:
  “大德!”
  无业禅师回首。
  马祖:“是什么?”
  当下无业禅师跪下礼拜,哭诉道:“本谓佛道长远,今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
  马祖:“这个钝汉悟了也!”
  说起修行,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佛道?说远,须三大阿僧只劫;说近,当下即是。如怀琏禅师云:“古佛堂中,曾无异说;流通句内,诚有多谈。”吾人心外求法,妄失自己,才劳动诸佛祖师,千说万说,才知回头。马祖一声,无业回首,本来面目,当下认识。“鱼在水中休觅水,日行山岭莫寻山。”你说钝汉,可是了悟了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9:30 , Processed in 0.176982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