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星 云 禅 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91 能大能小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画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毕。”
  禅师:“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毕。”
  禅师:“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92 满了吗?

有一位学僧对无德禅师说道:“禅师!在您座下参学,我已感到够了,现在想跟您告假,我想去行脚云游了。”
  “是什么够了呢?”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在你走之前,去装一盆石子来谈话吧!”
  学僧依照无德禅师的吩咐,把一大盆石子拿来。
  禅师:“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学僧:“满了。”
  禅师随手抓了好几把砂,掺入盆里,砂,没有溢出来。
  禅师问学僧道:“满了吗?”
  “满了!”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盆里,还没有溢。
  禅师再问:“满了吗?”
  “满!”
  禅师顺手又再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禅师又问。
  “……”
  “谦受益,满招损”,自以为满了,实在就是自己最不足的时候。活到老,学到老,世间永远学不满。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禅师用石子、砂、灰、水为喻,自满自大者,不知可否以此为诫乎?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93 禅非所知

智闲参沩山禅师,沩山问道:“听说你在百丈禅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是真的吗?”
  智闲:“不敢。”
  沩山:“这是世间上聪明的辩解,对了生脱死,毫无助益,现在我问你: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智闲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沉思甚久,故请示道:“请禅师为我解说。”
  沩山:“我知道的,那是我的,不干你事,我若为你说破,你将来眼睛开时,会骂我的。”
  智闲不得已,回寮翻遍所有经典,想从中找寻答案,但始终都不可得,故发誓说:“今生再也不研究佛学了,作个到处行脚的云游僧吧!”
  智闲于是辞别沩山,到南阳,看到慧忠国师的遗迹,就留了下来。有一天正在除草时,偶然弹起一块瓦砾,击中竹子,发出清脆的一声。智闲因而大悟,于是便回房沐浴焚香,遥拜沩山禅师道:“老师!您对我恩惠胜于父母。如果你那时为我说破这个秘密,哪里有今天的顿悟?”故写一诗偈寄给沩山禅师。偈云: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禅,不从慧解入门,而从体悟下手。禅,不是言语说的,不是文字写的,各人说的是各人的,各人写的是各人的。禅,离开语言文字,向上一着,当可透个消息,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94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隋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雉,野雉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雉:“请将我射中的野雉还给我!”
  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牠也是一条生命,放过牠吧!”
  “你要知道,那只野雉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雉,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乃最残忍之事。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是逃避shehui,远离人群,禅者积极舍己救人的力行,从智舜禅师的割耳救雉,可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95 诚实无欺

道楷禅师,宋人,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曾担任过净因寺、天宁寺等大寺的住持。一日,皇上派遣使者,颁赠紫衣袈裟,以褒扬他的圣德,并赐号定照禅师。
  禅师上表坚辞不受,皇上再令开封府的李孝寿亲王至禅师处,表达朝廷褒奖的美意,禅师仍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敕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禅师仁厚忠诚,当到达寺中时,悄声问道:“禅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已经生病?”
  禅师:“没有!”
  州官:“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除违抗圣旨的惩罚。”
  禅师:“无病就无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禅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泪流不已。
  我们经常看到禅者性格风趣活泼,但禅者的诚实固执,于道楷禅师行谊见之。如明代莲池da师赞之曰:“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日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96 除却心头火

有一位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杲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杲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您的弟子吧!”
  宗杲:“你有家庭,有太重的shehui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杲:“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杲禅师一见到他便说:“将军为什么起得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地也用偈语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杲禅师哈哈一笑道:“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贻笑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97 一与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来’,都是‘一’,而我们道教讲什么东西都是‘二’,可以说,‘二’胜过你们的‘一’,比方‘乾坤’、‘阴阳’,这都是‘二’,实在说,‘二’要比你们‘一’高明。”
  法印禅师听后,象是不解地问道:“真的吗?你们的‘二’真能胜过‘一’吗?”
  道士:“只要你说‘一’,我就能‘二’,一定能胜过你们。”
  法印禅师就跷起了一条腿来,慢慢地说道:“我现在竖起了一条腿,你能把两条腿跷起来吗?”
  道士哑口无言!
  佛教史上记载我国有三武一宗的教难,大都因为道士嫉恨佛教所引起。西洋有基督教的新旧之争,印度有婆罗门教和回教之争,佛教尚和平,但仍难免有道教之不兼容,连一二都成为争论主题,如法印禅师之方便机辩,亦禅之巧妙应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98 一休与五休

很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人问他:“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
  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是烦恼也要休,涅槃也要休,二者一齐休。”
  信徒:“不错,不错,二休才好。”
  一休:“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信徒:“三休怎么好?”
  “你看,你老婆天天和你吵架,像只母laohu,最好是休妻;做官要奉迎,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做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是最快乐,最好了!”
  信徒:“不错,不错,三休真好!”
  一休:“四休才是最好。”
  信徒:“四休怎么好呢?”
  “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才好呢!”
  信徒认为四休也是很好。
  一休:“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什么叫五休?人生最苦的,就是为了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的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休’,统统都没有事了。”
  千休与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99 不如小丑

 白云守端在杨岐方会禅师处参禅时,久久不悟,杨岐挂念,很想方便开导,有一天,杨岐方会禅师问守端以前拜过谁为老师?守端回答:“茶陵郁山主。”
  杨岐又问道:“我听说茶陵郁山主是因为跌了一跤而大悟,写了一首偈,你知道吗?”
  白云守端:“知道!那诗偈是这样的: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岐听了之后,便发出怪声,呵呵地笑着走了。守端却因方会禅师的一笑,饭食不思,整夜失眠。第二天便至法堂请示方会禅师,为何一听到茶陵郁山主的诗偈便发笑不已。
  杨岐:“昨天下午你可看到寺院前,马戏班玩猴把戏的小丑吗?”
  守端:“看到了。”
  杨岐:“你在某方面实在不如一个小丑。”
  守端:“为什么呢?”
  杨岐:“因为小丑的种种动作,就是希望自己博得别人一笑,而你却怕别人笑。”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不够,心中不能自主,就会经常受外境的影响。别人的一句赞美,自己就会洋洋得意;别人的一句谤言,自己就会怨恨瞋怒;所以自己喜乐忧苦,全为别人左右,可说已失去自己。杨岐方会禅师的一笑,还不够吾人觉悟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的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从这一则师徒问答之中。可以了解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8:32 , Processed in 0.143368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