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一】
有人问,2013年4月25日,河南洛阳偃师龙华欢乐园新建一尊“佛像”,因为貌似留着大背头的弥勒佛,在网上引起热议。据悉,洛阳龙华欢乐园位于洛偃快速通道,该佛像是该园正在安装的一幢企业家雕塑,貌似弥勒佛。不知这么做如法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功德圆满相好庄严。就佛相发而言,是佛因地行菩萨道时,以慈悲喜舍心,连肤顶髻布施乞者,功德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成就无见顶塔髻,证得绀青发、金刚发、细软发、润泽发、密致发、不侵鬓额发、柔软发、尽于鬓额而生发、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净妙永离烦恼业习,为光明、无乱、无染着发型。菩萨相好,是所修菩提善业之果报,转轮圣王也有相好而漏体功德不具足。一切世间人天福报,不能与佛的一毛功德相比。故如此行作,不仅不如法,还为污佛污法;主要策划者等业报不可思议。
《优婆塞戒经》云,“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當密覆藏。勸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後顯示。”而今已将雕塑身不具足的佛像,安装在欢乐园中,公开显示于大众观览,业报成已。世间人大背头发型,非佛无见顶塔髻型;将佛相好庄严随意为世俗平庸,造成大过。世间人像发,表示为漏体有垢染烦恼业习;将佛光明、无乱、无染着发型随意为暧昧、乱意、迷执,造成大失。况且在建造过程中,从选地、设计、施工、用料、调色等,系统皆应如法严净道场,诸人身心依戒端正,离诸过患,保持清净祥和的状态下,得佛加持力;不可随意为世俗雕塑工程,凭借个人好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有人会想,我们雕塑佛像,也是仰慕佛相好庄严,也在传播佛教文化,也符人间佛教思想,怎么无有功德反有过失了呢?或者还会想,我们用自己的钱,想怎么雕塑,就怎么雕塑,碍着他人什么事呢?其实则不然,佛教文化不离佛法轨制,人间佛教思想不违佛法义理;若偏离佛法轨制,则与律仪不合;若违背佛法义理,则与事项圆融不符;既为大众心理所不能接受,又为社会舆论所不能容忍;既在挑战佛教传统观念,又为毁坏佛教庄严神圣;势必形成好心办坏事,坏事毕竟还是坏事;无心之过也是过,过失毕竟已成过失。故自己的钱,怎么用碍不着他人什么事;但雕塑佛像,显示于公众前,就已经碍着他人的事,也已经碍了自己的事。
所雕塑的不如法佛像,应如何如法处置呢?应恭请僧人,亲临现场,如法明示天地护法后,如法拆除,不再显示,或重新雕塑;不可私自拆毁,或改为他用,又增加罪业。若不能如法拆除,如此雕塑的不如法佛像,存在世间一日,罪业增加一日,自损福寿一日。同时,决策者还应在佛前求忏悔,向大众公开悔意,以求免除自我与他人所造重业,改为人天善报。
如此知见,既为置答,又为建议,无他用心。
只愿作者,成就善业,增益福寿,利乐有情。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二】
有多人通过网络问,“您如何评价净空法师呢?又如何认知《汇集本》呢?我知此事争议太大,但又困惑不解;若为难可以不回答,或单独发私信。”不知能否为之答疑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如何评价净空法师;弘法精神可嘉,自我有所不及。随顺末法因缘,难免缺失了义。于我而言,第一,尊重每一位弘法人,讲法随顺因缘,各有方便善巧,闻法对象根基不同,所讲义理权实不同;相互若有不同处,只是证悟不同,知见不同。第二,从不指名道姓评价现世的每一位法师,可以相互交流知见,共参佛法义理,独自承受弘法功德,各负误导众生因果,不说个人是非,远离乖诤法。第三,随喜功德一切人的善行,谁劝他人闻法一句、闻戒一句、念佛一句、善行一句,我皆随喜,功德回向法界;要比教人贪欲、嗔恚、痴行、邪见等,强过百千倍。
弘法各依佛法义理,个人知见仅供闻者参考,不观法师种姓、贵贱、名闻、过失等,于择法眼中适根受教,不对根基可选择远离,不必执著法师名相,乃至围绕个人是非争来辩去,只能浪费禅行时间,又于法理空无实义。法师之间,共弘佛法,未弘我法、他法、人法、世法,无个人名闻利养之争,也无个人争夺徒众多少之意,唱得是一台戏,演绎角色有不同,出场次序有差别,表演场地分南北;况且生旦净末丑,供观众自乐欣赏。法师讲法,观基逗教;闻法者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根基不同;故不能用过人法去诋毁攻击法师,遇同一义理有不同知见时,择上善了义而行,不必栽一棵树时砍一棵。在讲法过程中,一字不可离经,法理合于教义;谁若不解作师,谬说邪解佛法,自有龙天护法不容,也有国法王难相随。故我心底里从未敢称师,所谓法师,他人为尊法所称假名而已;永远是众生出题目,做好老老实实应考的小学生;经常忏悔自己根基愚钝,智慧不足,自愿承担所讲不如法、不如戒、事项不圆融的因果,功德留给大众,回向法界众生。
如何认知《汇集本》;《汇集本》就是《汇集本》,是由佛经汇集而成,又不是佛经原文。不同版本佛经,原文各有删减。于原文删减中,难免义理不全;又有闻法对象不同;如《阿弥陀经》中的闻法对象,为“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无出家与在家四众具足等;而《汇集本》中,有“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有出家在家四众具足等。闻法对象不同,佛说法义不同。《汇集本》对初学劝善可以,但依法修行需诵持原经。另外,据我诵持原经感应,佛加持力非常强;而诵持《汇集本》时,没有感应到佛加持力。至于喜乐诵持《汇集本》者,应随顺各自因缘,不必强求他人放弃,只要专心念佛、清净修行,无有不可。
在《阿弥陀经》百问录中,曾有人问,“佛说法时,都是四众弟子具足;这里怎么没有在家二众呢”?我回答说,“明确佛说法对象很重要,在理解经中法义时,以免将自己等同于圣人,混同于大贤行列。”“在其它经中,佛说法时,多是四众弟子具足。此经从法相形式上,属于契经;而从法义实旨上,却是佛法性藏。佛说法性藏时,甚深境界,法理妙义,四众弟子难解难信,易生疑惑。”接着问,“您说的四众弟子有什么特别含义吗”?我回答说,“这里,主要是指凡夫僧与凡夫人。凡夫多无圣心、无圣行、无圣德、无圣智,而贪求圣果。又易失初心,易生曲心、执有心、著相心,而舍本逐妄。一世佛缘几世福,一世法缘种善根,一世僧缘未解脱,仍是生死轮回人。凡夫也存睿智者,依圣心、修圣行、证圣德、悟圣智,而不问圣果。又坚固初心,常生直心,看破有心,放下相心,而返本还源。一世佛缘永世福,一世法缘足善根,一世僧缘当解脱,谁是生死轮回人。”如此问答,其义非常明确,提醒闻法者摆正位置,明了义理,达“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目的。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三】
有人问,对《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争议很大,有的法师认为,“谤净土藏,说相似法,贻误众生,害人慧命,不可流通。”地方有关部门要求“认真查封”;我等特别困惑,不解错误出在哪里呢?还是有人肆意毁谤,立统官制众呢?恳请慈悲,万难示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问及此事,我皆如法耐心释解,尽量为其消除疑虑。今又提及此事,您与徒众又长期坚持头陀苦行,头上磕出了老茧,承蒙信任,别说难与不难,都应解答。
对《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以下简称笔记本)的争议,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笔记本中的定性认知不准确;二是由此产生他人误判。若能明了笔记本中的定性认知,他人误判也会随之消除。若笔记本刊出前,请教善知识加以印证,争议可能避免发生。
笔记本中所记,墓林僧头陀苦行、悲心愿力、托钵乞食、严持禁戒、不惜名相、舍身求法等,可谓正法住世精神,可为我等学习楷模,可以激励无量后学,可传后世公案佳话。对此认知,大众知见相近一致,未见有何争议。笔记本中易引他人误判处,依据法理坦言知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头陀苦行不为苦而苦;古今头陀苦行者不乏其人,从迦叶尊者至虚云长老,乃至无数住茅蓬隐修者。于头陀苦行者中,名为苦行,实为身有禅悦之乐,心里法喜充满;苦不言苦,苦中有乐,乐中有法,法中有行,行中有证,证中有悟,悟中有智,智中有慧,慧中有慈悲喜舍,慈悲喜舍中有利益有情等。大众喜见头陀苦行者威仪,三千戒德,显于一身;大众见行不闻其苦,德熏大众不见其怜,法化大众不生其悯,大众受教不畏其行。而笔记本中,苦中悲情,曲折九死,众生怜悯,畏惧心生。必须明确,苦行不是道,只是助修道;知身体无常,觉法性真常。
二是所拜恩师证悟非佛境界;笔记本中,墓林僧所拜恩师证悟法语,明显缘觉知见;从“自己化身来接引,”到“不知自己三身,都属幻化。但见自己化身接引,变肉身为化身。”至“净土假设方便。”及“禅净双修,品位极高”等,皆非佛悟境界。于佛经中多见十二因缘法,与缘觉人修行方法,很少见闻证悟境界。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有缘觉人识蕴区宇未破的境界;即“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回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淴-心+目]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故声闻人无法尽知其详,只知所说知见与佛经法藏不符,如何不起争议。
三是文殊菩萨化名“倭林”拉车有牵强;笔记本中,从所拜恩师化身相救,到文殊菩萨化名“倭林”拉车,及鸭子随其拜佛等,皆有可生误判之嫌。头陀苦行者,有诸佛菩萨护念,有护法善神护佑,不足为奇。若不能心见其实,仅相见推测认定,难免自生误判;如所拜恩师化身相救之事,据其证悟境界,可以印证未证化身成就,可有神通显隐身形;况且,还可有护法善神化现其形像等可能。“倭林”拉车之事,可以留给大众想象空间;无法证明,是否真实文殊菩萨化名,难免让人生疑。鸭子随其拜佛;常有鸭子围绕生人叫唤之事,或随人欢戏可称吉祥之象;若说随其拜佛,难免有附会之想。
四是念佛一千万句决定往生之说可商榷。笔记本中,“呼吸五音念佛法”,对治心意散乱念佛的人,可有以音摄意、以动制动的功效。若用动中禅观与静中禅观比较,静中禅观易生起谁在念佛;古今禅净双修者,多选静中禅观;但是,不排斥动中禅观,八万四千法门适者为上。若过度夸大其功用,念佛一千万句决定往生,用数量确定效果,舍弃持戒善行、事项圆融过程,所依为法有相,义有顶底边际,只能为权益方便,不为了义究竟法理。人见当然辩法,以免误人正听。
虽然如此认知,不否笔记本存世价值;故我建议,笔记本的作者,应考量多方知见,重新修改其内容,并请善知识印证后,再流通于世,可功德无量。仅此个人知见,愿负所讲因果;欢迎诸仁匡正,以减误判载荷。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四】 有人问,见闻您讲法后,感知是那么回事;而我们什么都敢想,却不敢说,这是为什么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对于法藏,性海甚深。修行人欲进入法藏,知见觉性海三宝,有理入与行入之分。于理入中,对修行人而言,若达理相圆通,说法论义无碍,可以称为理悟。于行入中,对修行人而言,可分为体悟与证悟。体悟者可达理相圆通,说法论义无碍;但一禅不知二禅境界,乃至四禅不知一果罗汉境界。证悟者可达理相圆通,说法论义无碍;但也有声闻不知缘觉境界,缘觉不知菩萨境界,菩萨不知诸佛境界。故修行人应证到哪里说哪里话,知哪里境界有不同。
什么都敢想,却不敢说;这是典型的理入现象,佛法见闻多了,佛经读诵多了,凭思维、记忆、逻辑、推理、综合、哲理认知诸法,心里想的头头是道,阿罗汉应什么样,辟支佛应什么样,菩萨与诸佛应什么样;而实际修证一点功夫都没有,就是常说的无福空慧。于修证而言,定力就是福,定力浅就是小福,定力深就是大福。敢想不敢说的人,心里有戒,怕负因果;但想已不知不觉的藏入蕴识,形成蕴识力,须在修行定空时,逐一破除区宇蕴习。修学净土法门的人会想,念佛靠佛力接引,哪有破除区宇蕴习的事呢?《僧伽吒经》中有云,“若有善男子。闻此法门生信心者。于千劫中不堕恶道。五十劫中不堕畜生。万二千劫不堕愚痴。万八千劫不生边地。二万劫中生处端正。二万五千劫常得出家。”这里,应知反问,一世出家不知念佛吗?诸佛为何不接引呢?为何还需二万五千劫呢?可能还会想,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难道没有即生成就的吗?肯定有,而且还有很多!但一定是具足大因缘、大善根,肯于精进修行的人。敢想敢说的人,现在世太多了,心里根本不知害怕二字怎么写,用老百姓的话说,“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敢想敢说,一旦妄议法理,诋毁圣人,误人正修,混淆路径,业报成已,当负因果。故理入法藏的人,最好有行有说,或多行少说;待行入后有说不完的时侯,不说都不行。
行入法藏的人,知佛法不在文字言说上,言语道断;知精勤依法持戒修行,老实做事;知诸法妙义皆在身心中,转识成智。理相圆通未行入如画饼充饥,说法论义无碍自有法印尺度。法师讲法,不是凭敢想敢说就能讲法;而是将理悟、体悟、证悟境界,依据法理认证,知见觉诸法实相,才能知之为知之,不知引用他人知,不敢离经一字。若把话说的再明白一点,知道哪句话该说,哪句话不该说,话说到什么程度,掌握选词用句气氛的火侯;既能表明教义,又符诸佛法理;既能被大众信受,又经得住历史考验。古今高僧大德讲法,字义严谨,句理清淅,开示确凿,圆融无碍。特别是达摩祖师所讲之法,义境高深,理性无际,师德风范,后世敬仰。
从问意中,还暗含着一层,问者含蓄,没好意思直接说我什么都敢说。我自己不能不好意思,有什么说什么嘛。我所讲一些证悟境界,只是真实观察觉知的一部分,大部分为不可说,只能自觉知,明白的修道。可以试想一下,古今无量的修行人,若舍下家庭、富贵、权势等,还伴古月青灯苦行,只为虚无缥缈的信仰,一切皆空无实义,能骗得了谁呢?佛教连产生的可能都没有,何况二千五百多年的传承呢!我不为迎合一些人的好奇心、求感应、喜灵异、乐玄机而讲,只透露出一些修证中的佛法妙有妙义,让见闻者知病树前头尚有万木春。
嘴有把门戒看守,佛法谁敢瞎忽悠;除非活的不耐烦,地狱无门自来投。 一言谬误大因果,若无真确宁喊山;闲来哪肯自玩命,白痴傻子都不干。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五】
有人通过网络问,“去年年底到今年此时,往生了许多位高僧大德,怎么看待这个因缘呢?不知净慧法师能否开示一下。”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此问已过几个月了,今日才有时间回答,对问者只能说一句抱歉!从本焕长老至净慧长老圆寂的一年时间里,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先后有十多位高僧大德圆寂,引起一些人的关注,欲知其中有何特殊因缘,对四众的佛教活动产生何种影响,是非常自然的事,完全可以理解其心境。
诸位高僧大德,皆为承载佛法栋梁,人天眼目,教化一方。各依因缘,善结法缘,喜舍俗缘,利乐有缘。皆依因缘生,阶段身相灭,佛所种善根,妙有续慧命。特别是本焕长老,为虚云长老后的又一代证悟高僧;一生事迹功德,自不必我说,大众早已详知;虽生前无缘亲近,却见闻过讲法牒子,于三言五语间,便觉知证悟智慧,并感应出讲法道交,所讲为正法、正知、正见,所行为正戒、正定、正命,不愧为佛门泰斗,一代宗师,法脉流长,梵行高远;受其教化者,当得戒利法益,当为现代幸事,当有后世法缘。
诸位高僧大德先后圆寂,共依愿力因缘,各有阶段因缘,随顺众生因缘,显现无常因缘。愿力因缘,为闻法受教,奉行佛嘱,弘法利生,发心形成。阶段因缘,为住世时代,寿命时间,各方行脚,法事缘起。众生因缘,为三世善法,和合相济,功在当代,利于后世。无常因缘,为诸行相续,谢灭为性,色心暂有,还无假立。身心随四种因缘和合缘起而生;即人看似自然生,实则自然合因缘;前世与之有缘众生,未能值佛住世,只能值法住世,信受有缘善知识教化;众生随业习受报,高僧大德依愿力相应;众生中也有逆缘相随,名为诋毁攻击弘法者,实为干扰破坏一些众生善行因缘,使之生疑惑、生散乱、生放逸、生退心。身心随四种因缘阶段散失而灭;即人看似自然灭,实则人与人顺逆因缘有限;在此世界,一切诸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尽都无常,依他缘生诸法有生灭起尽,圆成实性之法亦含运转变化;《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有十二种无常相,为“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 故应知不执著诸名相,离诸有相而生其心,于念念无常中结法缘,于相续无常中惜善缘。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辈有人才出;佛门人物也如此,承前起后有来人。当下虽处末法中有正法中兴的转折时期,人类社会天灾频发、人祸不断,致使心绪有些躁动,意志有些慌措;当知众生因缘如此,无须大惊小怪,不用胡乱猜忌,切莫过度敏感,保持住平常心。和平发展大局主流,提倡文明人心向善,小曲乡调不伤大雅,色香餐宴五味俱全。佛法光明如日中天,福报善缘降临世间;安稳生活美梦成真,物富粮丰为期不远。诸位高僧大德先后圆寂,对四众的佛教活动,短暂影响而不碍法运成趋势,生灭亦作法事又益佛教兴隆,相互辅呈法语甘露润泽后学,正行示范垂慈激发菩提愿心。踏着前人足迹精进禅行不懈,携手并肩共担如来家业重任,诸恶莫做小失过大自伤身心,众善奉行布施第一惠济有情。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六】
有人问,您从小就信佛吗?未皈依三宝前造过什么业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说来惭愧,儿童时期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别说信佛,就连个佛字都没听过,佛像没见过,佛经没闻过;只听闻过某处大庙做了学校、医院、商店;还听闻过某某曾是和尚、尼姑,某某信教遭批斗等。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闹革命,眼见红卫兵破“四旧”,挨家挨户搜查,翻出私藏古书就烧掉,找出私藏佛像的人就游街。家人多背地说话,既防着外人,又背着小孩,唯恐被打成牛鬼蛇神。
在少年时期,经常背着父母,与小朋友一起,用铁夹子打鸟,下河水里摸鱼,偷摘街坊果树上的杏、桃、梨。在青年时期,在家里杀过鸡、鸭、兔、猪等;而且能吃肉,特别喜欢吃鱼、虾、鸟类;见到不吃肉的人,还自豪的说,四条腿的不吃板凳,两条腿的不吃人肉,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肠子肚子多亏呀!这时,才知道父母信佛;并于家中仓房墙壁一张纸后面,用黄纸写着供奉阿弥陀佛之位,供奉观世音菩萨之位;于过年过节时,才偷偷的点燃一支蜡烛,供养一杯水,三五个馒头、水果等。父母劝我向佛菩萨牌位磕头,求保佑一年诸事顺利;而我不但不磕头,还与其争辩说,一张纸写个名就能保佑一年诸事顺利,你们太迷信了吧!供奉佛菩萨能顶吃还是能顶穿,还不得靠劳动过这穷苦日子;什么也不信的人,照样有钱有势,身强体壮,日子过得比我们好。你们说有佛有菩萨,谁见过呀!你们将佛菩萨请出来,让我亲眼见一见,然后我就相信。正在争辩中,我奶奶急勿勿赶过来,在母亲耳边嘀咕几句;我母亲急忙将供奉佛菩萨的牌位请了下来,放在房梁上。突然,院门大开,走进几个人来,正房仓房搜个遍。我问他们搜查什么?回答说,“新时代,树新风,过革命化节日,看一看有没有人搞封建迷信活动!”这几个人走后,我便将供奉佛菩萨的牌位拿下来,一把放入锅灶内,欲将其烧掉;并对母亲说,多危险呀!让他们发现咱家供奉佛菩萨,批斗游街还是小事,我们兄妹几人的前途可就完了,不许出工、参军、上学什么的。母亲急忙拦住我说,“你小孩子懂什么呀!我们就指望信佛菩萨活着呢!要不然这穷苦日子过得什么劲呢!”见母亲急成这个样子,又将供奉佛菩萨的牌位从锅灶中请出来,放回原处,再不过问父母信不信佛菩萨这件事。
如此实话实说,表示有二;一是发露罪业,修忏悔法。由于业习缠绕,平日里爱发脾气,恨这个人,怨那个事,所行诸事不顺。皈依三宝后,在师父的指导下,开始忏悔毁谤三宝、忤逆二亲、杀盗贪嗔等业障;每年专门诵持《地藏菩萨本愿经》,功德回向所杀所食众生,愿其早离三途,善生人天受乐;还保持每年放生,爱护动物,珍惜生命。二是造业可怕,醒悟不迟。当人顺生死流时,心迷意乱,执着欲乐,相杀相食,循环不息,不知造业,哪知可怕。当人一旦素食,进入静坐念佛的修行状态,开始身心不受,浊味不能相嗅,肉色见之畏惧,方知戾气十足。若能定观索命,或求怜悯救度,及其干扰诸事,乃至往生障碍,方知醒悟,悔不当初;故应积极断除恶法,增长善法,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七】
有人问,上游有人放生,下游又有人网捕,如此放生有意义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有人网捕杀生,才会有人放生;杀生与放生,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不是当下才有,也不是以后尽无;就是没有放生,也不会没有网捕。其实容易理解,如同一个人,有生就会有死,当遇生命危险时,一定要尽力抢救;不能说人早晚会死,抢救有意义吗?一切众生都有存在的价值,其功能作用有时还是不可替代的;包含人类认知的有害物种,与此有害,于彼有益,其功能作用只是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故一切众生的生命,于常态状况下,能延长一日是一日,能延长一年是一年。况且,放生的意义不仅如此,还另含深义。
深义之一,救赎身命,济度慧命。学佛人放生,不为放生而放生;而是依《金光明经》,本尊释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萨道时,身为流水长者子,见泡泽将要干涸,大量鱼类将要死亡,便发慈悲心,运水投食救赎身命;并代为忏悔,授与皈依,念佛名号,诵持咒语,开示佛法,继发愿心,承王宝力,得生人天,见佛闻法,慧命得度。故放生前与放生后的动物,虽仍是畜禽本身,而心识仗佛威神力,由暗钝转清明,由昏迷转觉醒,一旦命终后,便脱离畜禽身。于冥冥中,心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减轻了业障,增长了福慧。同时,也是学佛人慈心的一种流露,善行的具体表现。
深义之二,求福增寿,修行方法。“求福莫过於斋戒布施。求寿莫过於不杀放生。”戒杀放生,是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慈心不杀的人得四种善报;一是今生得安乐;二是今生少烦恼、少恶梦、少嗔恨、少怨家;三是未来世常得富贵,财物自在;四是常闻善法,成就道业。放生可以得八种善报;圆满人天的善行、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智慧广大,植诸德本。杀业重的人有十种果报;短命、多病、多贫穷、多苦恼、多怨家、多嗔恨、多恶梦、多鬼神扰、多横死、多堕三途。故古德云,“物我同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号惨煞人。”
深义之三,改良世风,有利和平。一是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素食文化;当下近海与江河,几乎无鱼可捕,有些物种濒临灭绝,都是这张嘴惹的祸;只有践行素食文化,少食才能少杀,给自然物种留出一线生存机会。二是加强尊重人权,倡导道德文明;一个连动物都不忍心伤害的人,怎么会去忍心伤害他人呢!一个能够尊重动物生存权力的人,岂不更加尊重人类的生存权力;这就是学佛人用身心行动,倡导道德文明的无声语言。三是消除战争诱因,促进永远和平;“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战争的诱因在杀,前世因果相食相杀,今世因果相怨相杀,怨怨相报,永无终了;唯有停食止杀,以德报怨,放生救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诱因,永享世界和平,或感召至永无战争的世界。
当然,学佛人放生,应适时、适地、适条件如法而行,注意无定物、无定日、无定处,防止他人增加新业。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八】
有人问,一位居士脊骨多处被砸伤,医嘱需卧床治疗半月以上;而这位居士卧床第一天,便挣扎着欲起床拜佛,医护人员与家人都不理解,可又阻拦不住;如何处置为妥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这位居士挣扎着欲起床礼佛,是表示信佛诚心,修行坚固。医护人员与家人阻拦,是关心病体安危;不予理解,是信佛人应有智慧,为何如此执著名相呢?这里在理相上,便产生了如何区分诚心礼佛与执著名相的关系。首先应明确,世间一切信众活动,主观意志要与客观实际相适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凡是脱离客观实际,超越时间、地点、条件限度,所表示的诚心,应为执著名相。然后应认知,表示诚心不在一时一事表相上,而是长期诸事圆融上;表示诚心不在名相形式上,而在内心法要上;一时冒着身体致残的危险,一事不顾他人身心的感受,任意强行的诚心效应,很难得到大众认同。对此处置有二;一是遵医嘱,身心配合治疗;二是心礼佛,知身空苦无常。
遵医嘱,身心配合治疗;身体患重病,为业力现前,是修行障碍;也为修行人出现魔考,也是禅行的福报不足。修行人的身体,与平常人一样,重病需要专业人员、专门技术、专用药品的治疗,根据病理特点,采用专门护理。治疗中应尊重专业人员的意见,护理中应遵循规定程序,才能收到良好疗效,使病体早日痊愈;如同撞坏了的汽车,不管是什么品牌,也不分主人是谁,同样进厂修理;若开带病车,既容易毁坏自己,也容易伤害他人。修行人的身体,不因信佛禅行就发生了器质改变,只能是发生了器质转变;转变不改自然法理,不改功能作用,只是突显了心性主人的妙有;如人住的房子,平常人认为房子就是我,谁拥有房子就拥有自己;而修行人知房子不是我,只是心性主人暂时的租户;但不管对房子是拥有还是租户,其功能作用是一样,需要维修护理,也需要清洁舒适。故修行人应知,遵医嘱就是遵从法则,佛法不坏世间法,不是简单的遵从哪个人;身心积极配合治疗,就是积极利用神力化业力,去除禅行障碍。
心礼佛,知身空苦无常;当身不能礼佛时,应知用心礼佛。心礼佛时,双目微闭,双手合十,替代跪拜,用心念佛,号不出口,如同平常,功德相等,诚心不减,人天赞叹。同时,修行人应知不求无病,人无病则骄奢易生。当人生病时,苦受的同时,有二事相随;一是了去前世业,或闻法后增益功德,后世因果重报改为现世轻罚;即福兮祸相依,祸兮福相随。二是了知人生是空,权势富贵带不走,终了唯有业随身;四大色身是苦,苦受苦聚相伴,以苦作乐颠倒,乐受是苦不知;身命生灭无常,自然如同朝露,随有因缘离分,贪染执著为迷,速修诸法无我。
本来相逢一笑,无有一法可说;可又缘起相叙,心地骤起风波。
三言两语可明,却又絮叨许多;智人无须自扰,放下名相执著。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五十九】
有人问,“求慧莫过于广学多闻,求安莫过于省禁是非。”又为什么说,“累劫多闻,不如一日修无漏学”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在一寺内众僧中,有一青年聪明僧,有一中年笨功僧。聪明僧肯于学习,将高僧大德所讲名言名句,记录本中;并很会运用发挥,四众中多人赞叹辩才无碍。为求广学多闻,独自离开本寺,开始参访名山名师。五年时间里,走遍了大江南北几十座寺庙,参访了几十位高僧大德,智慧大有长进。一日回归本寺,探望皈依师与同门兄弟,高谈见闻广义,阔论知见超凡。可是,众僧中不见那位笨功僧,便问师兄他在做什么呢?师兄说,“他除早晚上殿、中午过斋、当值劳做外,就将自己关在寮房里,整天静坐念佛,很少与众人来往。”师兄的话,引起了这位聪明僧的好奇心,五年前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那样,一定要探访究竟。
寮房的门敲开后,二人便交流起来;聪明僧谈吐见谛,如数家珍,玄机妙理,头头是道。笨功僧说,“你讲这些知见,让我深深受教;可我要问,哪个境界是你亲自证悟的呢?”聪明僧说,“能汇集他人证悟知见,不可以成为自己的智慧吗?”笨功僧说,“我每日里读诵佛经,能说佛经是自己的智慧吗?只能是替人数宝、入海数沙,唯有自己证得一分是一分,悟得一寸为一寸。”聪明僧说,“你这些年证悟到什么啦?”笨功僧说,“哪里敢说证悟呀,只是使点笨劲,下点苦功,屁股坐出了老茧。”聪明僧说,“使笨劲下苦功,靠得不光是毅力,一定是尝到了什么甜头吧?”笨功僧说,“谁不知道清闲好,欢喜自在任逍遥;可是人若图清闲、乐逍遥,出得什么家呀?既然岀家欲了脱生死,就须实打实的干,方渐知身心法味十足。”聪明僧说,“身心乱意如何控制呀?”笨功僧说,“佛法不离六根,以禅行都摄六根,禅乐生起诸苦空,净念生起无乱意。”聪明僧说,“你太让我惊呀啦!原来东跑西颠的,不如坐守本地风光。”第二天,聪明僧来到住持处,要求归来住下,不再云游参访。这是真人真事,其中义理自参去吧!
广学多闻,关键在于自身根基,应知需要见闻什么,才能莫过求慧。开始参访前,应明确目的,各自选择适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寻找明师,求得禅行密修法门,以加快解脱根尘绑缚速度。二是指导功用,有针对性的排除身心障碍,避免盲修瞎练。三是心地受戒,具足守持千佛大戒,通达戒理戒相,获得戒利戒益。四是释疑解惑,各人习气不同,禅行中见思二惑种种,一灯可破千年暗,一语点醒梦中人。五是排忧解难,生活中遇到某些麻烦,采用合理调节避让,以求相安无事。六是认证境界,蕴识魔境五十种,声闻缘觉有不同,菩萨六十品级路,皆需门头明白认证。若将广学多闻,仅停留在言辞名相上,则无实义。
修无漏学,为具足持戒,精进禅行,戒体无失,法体无缺,身心无动,根尘无起。都摄六根,是具体的修无漏学;光意念佛,身无禅行,只摄意根,五根未净;若談无漏,恐为戏论;只有都摄六根修无漏学,才易净念相继往生净土。故广学多闻如学生听师讲课,修无漏学如学生自我练习。广学多闻不离修无漏学,修无漏学不离广学多闻。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六十】
有人问,在网络论坛上,有人用小乘法否定大乘法,认为诸大乘经典非佛说,是后人胡编滥造的伪经,极乐世界假以虚幻,阿弥陀佛有名无实等;并否定历代高僧大德功绩,认为皆是骗子,根本无法相信;不知您对此等说法,如何认知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去年,在一段时间内,于网络论坛上,出现过个别诋毁藏传佛教的言论,后又出现过个别毁灭佛教的言论,今又出现了个别否定大乘法、否定历代高僧大德功绩的言论。出现如此现象,既有众生前世因缘,也有当下时代背景。于前世因缘中,众生业习感召末法时代,众生心中佛法衰微,贪著欲乐魔法兴盛。于时代背景中,当下人类祈盼道徳文明,同心维护世界和平,愿求佛教正法中兴。在相互矛盾、相互转化过程中,自然出现邪知邪见的干扰破坏。干扰众生愿求佛教正法因缘,破坏佛教法脉体系完整。对于前二种言论,在佛教信众护教正知、护法正见的强力护持下,邪知自销,邪见自灭;并在辩法中,擦亮了信众的择法眼,增强了信解佛法的智慧,稳固了行证解脱的道心。但是,邪见之人魔法作祟,还会变换手段、重找目标,继续干扰破坏众生闻法因缘;故出现了第三种言论。
第三种言论,是邪见之人,妄图利用南传、汉传、藏传三大佛教体系之间,相互教义法理交流辩知的缝隙,使用斗争坚固的魔法伎俩,挑动信众相互诋毁攻击,达到毁灭佛教正法的目的。于三大佛教法脉流传中,无数高僧大德远见卓识,为避免法理有差别处引发误判,将小乘法流传区域定性为南传佛教,将大乘法流传区域定性为汉传佛教,将密行法流传区域定性为藏传佛教。三大佛教体系之间,相互交流,各守宁静,源远流长,方兴未艾。三大佛教法脉同根同源,基本教义相通,基础法理相同;虽有各表知见,乘别有不同处,而义理无对立、不排斥,相辅相承,各有所学,包容共济,兴衰一体。故佛教机体健康,佛法基础稳固,任何图谋都将破灭,任何伎俩皆尽无功。但是,广大信众不可掉以轻心,应时刻保持清醒警觉,不可被邪见图谋绑架,不可被邪见伎俩利用,及早识破其伪装诡计,防止相互诋毁攻击的事件发生,避免毁灭佛教正法的倾向出现。为防患于未然,重点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借用佛教名词,利用半解字意,说是论非,欺骗大众。邪见之人,无修无证,不解佛教菩提深义,不懂法藏心受大理;以邪知见包藏禍心,以南传佛教名相去诋毁攻击汉传佛教义理,或以汉传佛教名相诋毁攻击藏传佛教义理,或以藏传佛教名相诋毁攻击南传佛教义理。意欲搅混本自清净法水,引发信众间相互乖诤,从而丑化佛教形像,将世与出世法沦为世俗世论。
二是以学术化的方式,耍言论自由幌子,无所禁戒,肆意妄为。邪见之人,或以信众名相,或以大众面孔,或以各种相似方式,名为言论上研究讨论佛法,身心不依戒法修行;实则以文化名相攻击义理实相,妄心妄行自毁毁他;并将经中看似文字矛盾、而内含圆融无碍的差别处,以相对法人为加以扩大,再以否定之否定的逻辑思維,臆想收到蝴蝶效应。
三是诋毁佛教人物,动摇教本根基,用心险恶,手段阴毒。邪见之人,知世代传承佛法在人,授受守持戒轨还在人,历代高僧大德功绩存世,于大众心中便立佛法丰碑,层出不穷演绎验证真含法要,示范依法持戒修行解脱实例,开示义理广宣行人真实境界,弘法利生佛教慈悲度人等;故夺人先夺其眼,欺人先欺其心。其实邪见之人,不知历代高僧大德若是骗子,喜舍世俗一切享乐,不是在骗他人,而是在骗自己;更不知邪见本身,就是在骗自己,而不能骗取他人;还不知毁谤三宝者,因果必堕无间地狱,不是文字一说吓唬人,沦为实足可怜悯者而未觉,还在无惧诡辩乖诤。
三乘教法各依真,法华化品有三城;声闻缘觉显权义,一门超出为究竟。
修行小乘是基础,二乘缘起性未空;无二法门言语断,方便了义大智慧。
二零一三年九月
智慈记录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