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开门

《金 刚 经 》从现代视角的解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 无为福胜分。
    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意思是说:(佛陀问)“须菩提,就如恒河中无穷无尽的沙一样,每一粒沙又是一条恒河,在你看来,其中沙的数量多吗?”须菩提说“非常多,仅恒河就多得不可胜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天实话问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将七种珍宝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用来施舍,他们所得到的福报多吗?”须菩提说“极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奉受持此经,甚至仅将经文中的四句偈用来为他人解说,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也要比施舍巨量财富的人所得到的福报多。”
    此章节的关键点是:价值比较。在这个价值比较的双方中,其中一方面是巨量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仅仅是经文“四句偈”。就其价值而言,释迦牟尼佛所给出的结论是巨量物质财富的施舍不如传诵金刚经甚至仅是“四句偈” 具有价值。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这个结论是比喻还是实述;二是为什么巨量的物质财富不如“四句偈”的价值。笔者认为:首先这是一个比喻加实述的叙述。比喻是指以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富数量为标地,实述是指巨量的物质财富施舍不如传诵“四句偈” 的价值。其次,之所以释迦牟尼佛认为巨量的物质财富不如“四句偈” 的价值,是因为巨量物质财富与“四句偈”的价值前提不同。对于人而言,如果为了获得物质施舍的因缘福德,当然是物质财富重要;如果是以实现永恒生命为理想,物质财富则一文不值。因为物质财富与实现永恒生命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关系。而“四句偈”与生命质量的优化则密切相关,它可以启发人的佛性心灵,帮助人实现生命理想,这种价值是物质财富所不能伦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 尊重正教分
         经文:“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意思是说:佛陀说:“再有,须菩提,任随某处、某地,只要听到有金刚经的诵说,哪怕是对四句偈的诵说,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当象对待佛(如佛塔庙)一样地去尊重它。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金刚经,就能获得‘最上’的、‘第一’的、并且“稀有”的真理。凡有经文所在之处,就有佛在,也必然有信奉者追随(若尊重弟子)。”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金刚经所应持有的态度。
    佛家认为,凡是佛经均具有某种人类无法理解的特殊功能,信奉者对佛经无论是闻或诵,均能构给人生带来某种长久(来世)或现实(今世)的影响和改变,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这种影响和改变有时是不知不觉的,有时也可以被人所直接体验和察觉。多数修学佛法者均或多或少地对此有过切身感受,佛家称其为现世福报。譬如,读诵佛经后所感到的身心轻松、或病痛减轻、或家庭难题的化解、或某项难事出现转机等不胜枚举。当然佛家并不提倡人们为了得到现实性福报而去追随佛学,也不希望人们因为感受到了某种超自然事物的存在而陷入迷信的歧途。佛家提倡的是以知为止,不可妄求。从上述意义上讲,金刚经存在着“如佛塔庙”的客观现实性。从更为直接的意义上讲,金刚经能够直接向人们传达佛的思想和佛学原理,可以说对信奉佛法者而言,这种思想原理是人类生命导航的坐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当然要敬之。
    2、说明金刚经的珍稀性。
    有佛典故事形容众生与金刚经相遇的机会说,有一个盲眼的乌龟落入茫茫大海,大海中只有一根木棒,木棒上恰有一小洞,这个乌龟必须碰到这个木棒并且能够发现和躲进木棒的洞中才能免去被其它鱼类吞食。这个乌龟恰巧碰到了这个木棒,而且发现和躲进木棒的洞中所以活了下来。故事告诉人们,人与金刚经相遇就像乌龟与木棒相遇一样偶然,众生与金刚经相遇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金刚经并没有得到人们在广泛意义上的认同,人类社会的主流意识并不认为金刚经以及佛陀所倡导的金刚经所具有的“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的价值确实存在。
    人类对金刚经的价值判断与佛陀给出的价值评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存在客观原因,这个原因主要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与佛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空间概念不对称。佛的空间概念是整个宇宙,而人的空间概念仅是地球附近,尽管人类借助于光学仪器已经将目光延伸至一百四十亿光年处,但是就宇宙整体而言,那里也只能算作地球附近。在佛看来,浩瀚的宇宙中只有一粒“地球沙”,而只有地球这粒“沙”上有金刚经,这种浩瀚中唯一存在的事物不能说不算稀有。而现实中的人却认为金刚经读本在寺庙、书店到处都有,因此不以为然。
   (2)、时间概念不对称。对于佛而言,生命时间的概念为无限久远;对于人而言,生命时间的概念仅有百年。在佛看来,金刚经问世的两千年只是时间上的一个瞬间,而人的百年生命更是一个瞬间中的瞬间,瞬间中的两个事物相遇,焉能说不算难得?而人却觉得漫长的百年时间觅得一部金刚经又算得了什么。
   (3)、生命总量概念不对称。对于佛而言,生命数量的概念是宇宙间各种类型生命的总量;对于人而言,生命数量的概念仅是地球中的已知生命。在佛看来,宇宙间的各种生命不计其数,仅生存于地球上的各种生命也是人类的亿兆倍。相对于这个生命数量,能接触到金刚经的有缘者就好比茫茫大海中的几粒沙。对于这种比例关系,岂能说有缘面获金刚经者得来容易?而人却觉得读诵金刚经的善者有千千万,谈何不易。
     (4)、机会概念不对称。佛对各类生命本质的认识已经了如指掌,并看到了人类是最易成就佛果的物种之一,但人类自身却没有弄清楚这一关系。在佛看来,在众多生命种类中,人类距离踏上佛的彼岸仅剩一步之遥,金刚经就是这一步之遥的踏板,所以称其为“最上”“第一”。而人类并不知晓通往“正果”彼岸的踏板就在面前,所以不知其“稀有”。
    3、说明佛与金刚经与信奉者之间的关系。
    经文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意思是:凡有经文所在之处,就有佛在,也必然有信奉者追随者(若尊重弟子)。
    其中包含三重意思:1、佛陀通过经文向人类传达真理信息,人看到经文就如同听到佛陀的语言。2、俗话说“人动一念,天地有知”,人阅读经文后所产生的念动信息可以被佛陀所全息性察觉,佛陀也必给予回应。(当然佛陀的回应信息人未必察觉得到。)3、凡与金刚经相遇之人必有佛缘,有缘者与金刚经相遇也是一种必然而绝非偶然,所以此人必是佛家弟子(若尊重弟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 如法受持分
      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意思是说:(这时)须菩提问佛陀对此经如何命名,我们(以及后人)如何称谓。佛说这部经文以《金刚般若波罗蜜》命名,以这个命名传播。同时佛告须菩提,不要将佛所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理解成为它是一个法定名称,而应理解为只是为了适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给它设定的一个名字。佛又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无所说”。佛陀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微尘多吗?须菩提回答:很多。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来说这些微尘即非微尘,所谓世界即非世界,只是人们对这些事物有了错觉,并按错觉给他起了一个名字。(佛陀又问)须菩提“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须菩提说“不能。是何缘故?”如来说所谓的三十二相并不是如来的本来面目,而是一个化身的名称。(佛陀说)如果有人将自己无数次人生的生命贡献出来用于救助他人,这样做所积累的功德很大,但是如果能够修持金刚经、甚至将其中的四句偈讲给他人听,(后者)所积累的功德更大。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金刚经的命名问题及正确理解“无所说”的含意。
    据佛学史料传载,为金刚经命名是为了适应人类文化习惯,便于人们后世传承。因为人类习惯于将所谓独立的事物给予独立的命名,这样便于人们区分事物的类别,避免信息交流混乱,所以佛陀将本文命名为金刚经。但是在佛看来,凡是被人类语言所命名的事物,对其本性的揭示必然会受到人类语言的限制。  
    经文中须菩提所回答的“无所说”从逻辑学意义上讲是一个性质判断。“无所说”所指的不是无内容,而是指虽然如来对佛法的阐释有很多,但是佛法与世间的事物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世间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是将事物的“有”与“无”这两者截然分开,而佛法则认为“有”是事物的形式,“无”是事物的本质,这个“无”并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而是说这个“无”是由于人类没有感觉到事物在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所以认为“无”。而实际上这个“无”的事物并没有因为人的未觉而变成不存在。佛法也是同样道理,当佛法被语言表述时,人们就会感到有一个事物存在,并且这个事物还会在人脑中形成固化和定式化的概念。而佛法的本质是不定式化的,这个不定式化正是事物“无”的体现,所以须菩提说“如来无法可说”。如果能够认识到佛法这个“无”的真正含义才能说理解了佛法本质。同时,人类所认为“有法”是“著相”的产物,而佛法是破除“著相”的工具,所以释迦牟尼佛给出“无所说”的本身就是在送给人们一个破除“著相”的提示。
    2、正确认识宇宙世界的本质。
        经文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在这段经文中佛陀仅告诉须菩提:“微尘即非微尘,世界即非世界”,但是并没有说明微尘和世界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宇宙观问题,也是一个极为深奥复杂的问题。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多不同观点,这里不作一一列举。在诸多认识中,笔者比较认同“宇宙世界的本质类似微粒子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微粒子在因缘的作用下可聚合生成万物,万物也可在因缘尽后还原为粒子,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探究宇宙世界本质的同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一个问题,即探究这一问题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它与认识佛法有什么关系。对这个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宇宙间的所有生命的存在均以量场为基础,生命量场的质量决定生命存在的形式,佛的量场是由经过优化的微粒子聚合而生成。那么人也有量场,假如人要成佛就必须使自身量场的质量与佛类同。佛家思想认为,万物生成以及变化的导因均基于因缘,而导致人类量场变化的因缘是来自于人心(思想境界)。由此可以推导出这样的逻辑结论:宇宙世界的本质是微尘——微尘的本质是微粒子――微粒子由因缘作用聚合生成佛――佛告诉人们成佛的因缘在于人心(思想境界)――人心(思想境界)能够改变微粒子聚合质量――微粒子聚合质量决定人成佛与否。
    根据上述推导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探究宇宙世界本质有助于我们从人类习惯使用的所谓“原理式方法”的角度来理解佛法。
    但是应当说明的是,在佛学思想中并不提倡从探究宇宙世界本质的角度去认识佛学原理,因为这种方法对多数修学者不甚适用,而且这种方法容易使人陷入所谓“著相”和“有种论”的认识。并且人类对宇宙世界本质的认识很难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也可以说对宇宙世界本质的认识是非人类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譬如佛家认为“微尘说只是一种辨析色法的徦立”。所以说各种对宇宙世界本质的认识仅都属于猜测。尽管有些佛家经文中也有些与上述观点相近似观点,但是人们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准确地理解其具中的含义。可以肯定的是,人心(思想境界)是人修成佛果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3、正确理解佛的身相的本质。
    经文说:“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意思是说:佛问须菩提“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须菩提说“不能。为什么?”如来说所谓的三十二相并不是如来的本来面目,而是一个化身的名称。
       前文曾有所述,佛与人类不是同一物种。相对于佛而言,人类属于低级物种。在自然法则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感知存在着巨大障碍,尤其是在低级物种对高级物种的感知方面。譬如昆虫对人的整体感知几乎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人类对佛的感知和认识基本类同于这种关系,所以人类想直观佛的本貌也是不可能的。据佛典记载,佛的本貌身相称为“法身”,又称为“自性身”,其形态有如虚空,并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能变化成为各种有形物体形象。佛也有“报身”和化身,佛的“报身”是以有形的方式存在,但佛的“报身”也并非人类可以直观。经文中所说的“三十二相”是佛所显现出的化身,所以金刚经说“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同时,此节经文还有一层含义是说,三十二相是一种相状事物,它不是佛陀的本质形象,佛陀的本质形象是非相状的,被佛陀所称为‘名三十二相’的这个事物只是佛陀为适合度化人类的需要而设置的一个方便法门。
    虽然在佛家理论体系中存在佛陀三十二相的说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否修学佛法者,还没有听说有何人亲眼见到过佛陀的或法身、或报身、或化身,即便是高僧大德也从未有人声称自己曾与哪位佛如来谋面,因此可以说见佛身相的情况至少属于修学佛法中的“意外”现象,不值得人们去深刻探究。当然佛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即便与佛陀相见也不可对他人言讲,也许这可以作为一种未听说有人与佛陀相见的理由。
     4、正确判断施舍生命与修持金刚经功德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经文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将自己无数次人生的生命贡献出来用于救助他人,这样做所积累的功德,也不如将金刚经、甚至其中的四句偈讲给他人听所积累的功德大。
    这段经文的实质是一个价值判断。价值对比双方其中一方是有人奉献出自己人生轮回中的无数次生命,另一方是有人对金刚经进行传诵。结果十分肯定:对金刚经进行传诵的功德大于无数次奉献生命的价值。经文所作的这一价值判断并非是虚拟判断或形容,而是对事物关系所进行的实质性说明。
    对于人而言,生命似乎无限宝贵,心甘情愿地献出一次生命,对多数人来讲都非常难以做到,更何况无数次奉献。但在佛看来,人的无数次有形生命的轮回现象,只是一个低级的生命形式在以低级的方式进行循环。这种低级的生命形式只具有低级的生命价值。而高级的生命价值在于生命形式的永恒性(无轮回)。如果要实现生命的永恒性,仅以奉献无数次有形生命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奉持佛学理念进行身心修习才能实现目标。而修学、传诵金刚经则是实现目标的正确途径之一。所以经文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第十四  离相寂灭分  
    经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意思是说:这时,须菩提闻佛说法后深被折服,十分激动(泪流满面)地说:“佛陀所说的道理深刻而经典,我自从得到慧眼以来还未曾所闻如此之经,如果再有人能得闻此经,依照修心,定会悟出真理,成就稀有的佛法正果。这种真相(指金刚经所揭示的佛法原理),又不是真相(指佛法原理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一个阶段性事物),所以如来说是名真相(指佛法原理的表述是以人类语言方式进行的)。我今天对佛传授的这部经典笃信不疑,并能加以奉行,如果将来有人也能如此,此人同样能够成就稀有的功德,因为此人破除了“相”的困扰。所以说我相是虚相,人、众生、寿者相皆是虚相。故而,能破除诸“相”者即可成就佛果。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有人得闻这部经典则能够远离惊恐、远离畏惧,这样的人在世间实属少有。如来说,第一波罗蜜以及忍辱波罗蜜均是“官名”意义上的事物,不要执着于它,否则亦是“著相”。譬如“我昔为歌利王时被割截身体,”我当时无我、人、众生、寿者相。如果当肢解我的身体时,我有那些“相”,就会生出嗔恨心。又譬如我过去作忍辱仙人,当时也没有生出我、人、众生、寿者相。菩萨应当摆脱所有“相”的束缚,持有一个无杂念的心境,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如果心存杂念,则不可能不被“相”所缚。所以菩萨不应以存“相”之心去进行施舍。因为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利益众生,应无所求地去行善利众就是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有形的“相”都不是事物的本质,又说一切众生也是如此。如来所言是真理、实话、契合法理、不欺骗、不异二,如来所证明的佛法,不是一个能够以虚或实的概念来判断的事物。如果菩萨的心执着于法而行布施,就如同人处于黑暗之中,有目无睹。如果菩萨的心不执着于法而行布施,就如同人来到光明之处,(对一切事物均)可一览无余。在未来时代,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就如同如来,以佛的智慧完全可以知道和见到这些人,这些人也能构因此而成就佛法。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须菩提对金刚经的评价的历史背景。
    经文说: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经文中反映,须菩提在听闻金刚经后表现出激动之情并给予高度评价,有观点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文揭示真理的深刻性,更重要的是金刚经阐释真理的应时性。因为在释迦牟尼佛问世之前,流传与世间的所谓佛学思想比较混乱,各个派系所持的理论观点十分零散、混杂,甚至邪说盛行。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当然希望改变这种混乱局面,希望有一个真正的佛法能够系统性的阐明佛学理论,统一人们的认识,并帮助人们实现成佛的夙愿。当释迦摩尼佛问世后并向人们传授佛法时,人们在渴望中看到了希望。须菩提之所以激动,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求得了佛法真理,而是因为他懂得金刚经将会给无数的人带来无以伦比的福祉,是全人类的幸运。
    2、关于“实相”、“即是非相”与“名实相”的关系以及破除相状思维的问题。
    经文说:“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意思是说,这种实相也不是实相,只能被称为实相。
    关于如何理解这种“是实相,也不是实相,又是名实相的关系”有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事物有“虚相”和“实相”之分,凡是以阶段性形式存在的事物均为“虚相”,只有客观真理才为“实相”,佛法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是客观真理,所以佛法是实相。也就是说佛法真理这个实相是相对于那些“虚相”而言。
    之所以说这种实相也不是实相意思是说,佛法真理的揭示过程也是一个阶段性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与其它阶段性事物的性质相同,所以佛法也不是实相。这个“也不是实相”是相对于佛法传播的阶段性特点而言的,而不是说佛法的性质与其它事物完全没有区别。
    之所以说这个非相又是名实相,其一是说,佛法实相在人间传播的具体表现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否定佛法实相的这种客观存在;其二是说佛法的传播形式是以人类所习惯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也是相状方式,佛陀为了向人们提示这种方式相状的性质,所以用‘名’来标注。其三是说,佛陀要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佛法的传播使用了相状方式,因而随之堕入相状认识。也就是说既要利用相状的条件修学佛法,又要通过修学佛法而从相状思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金刚经就出现了“名”的使用方法。金刚经中在多处使用了“名”一词,读者可以留意。  
    经文说: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此节经文的本意是要明确告诉人们,“相”是成就佛果的根本障碍。经文描述“须菩提说‘我现在信解受持金刚经不难,如果五百年后也有人信解受持金刚经,同样能够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为什么信解受持金刚经者,能够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因为他们懂得了我相的本质不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本质也是非相的道理。那么懂得了这个道理又会怎样?如果因为懂得了这个道理而真正离开了一切诸相,就可以被称为佛如来’”。也就是说破除了相状认识就可以成就佛果。
    然而对人类而言,“相状”认识的破除绝非易事,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相”是人类对社会运行及发展规律的总结,是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结晶,是人类将世界观进行系统化处理之后的产品,所以世界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自然意义上的规定性要求。譬如:人们对日出日落、风雨雷电 、水火无情、吃饭活命等无穷无尽的自然规律会给予不假思索的恪守和遵循。因此人们不可能毫无根据的轻易对这些一般规律加以否定。否则人们必然为之付出直接的现实代价。其二、“相”与人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人们依“相”而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在进行生存利益的竞争。如果人主动放弃利益争取,其结果必然是生存质量的降低,甚至会丧失生存机会。因此可以说“相”是人类生命延续的依托,只要人持有继续维持现存生命的欲望,就难以离“相”。  
    由于上述原因的长期影响,人们陷入“相”的境地难以自拔,尽管佛陀告诉人们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但是人们还是希望能够将这个关系颠倒过来,先去证明“无相”所获利益的可靠性,再离去一切诸相。然而,先离诸相而后成诸佛是自然法则,这个关系不可能颠倒,所以人类始终不能摆脱生命低级轮回的轨迹。  
    经文说: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得闻这部经典能够远离惊恐、远离畏惧,这样的人已实属世间少有了。
    释迦牟尼佛为何将得闻金刚经与惊恐、畏惧加以联系,对此问题有较多修学金刚经者亦感费解。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佛陀所说的“离一切相”其中包括人要舍弃生命,譬如佛所说的自己被“割截身体”以及身体被“节节支解”,对初学佛法者来说这也许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二是金刚经将人们从眼前无知的世俗境地忽然带入浩瀚的三千大千世界,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时代,人们或许会因一时间的茫然不知所措而产生畏惧感。三是金刚经昭示了某些超自然领域的事物,这些出乎人们想象的未知事物也会使人们产生某种茫然或惊恐。同时经文还有一层意思是金刚经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现实世界给人造成的恐惧,譬如“心经”说“依波若波罗密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经文说: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释迦摩尼佛告诉人们,第一波罗蜜以及忍辱波罗蜜均是佛法“实相”,但是同样不能执着于它,如果执着于它则是执着于“法相”,执着于“法相”与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本质及结果是同样的。
    此段经文阐述的是一个逻辑关系,意思是说,相是人产生求取思想的根源,求取思想是人不能舍弃自我利益的根源,不能舍弃自我利益是产生嗔恨心和恐惧心的根源。因为如果人害怕失去利益,当他人导致自己利益失去时就会产生嗔恨心;当自己的生命、身体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而当人没有了相的认识就没有了求取思想,如果没有了求取思想就能够舍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肢体和生命,所以修学佛法就应当以无所求取的思想对待人生,这就是生无所住心。同时佛学思想认为,“相”是人对客观世界错觉感受的产物,这个产物的载体是人的心。人心承载着“相”这个“包袱”不堪重负、苟延残喘,它给人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所以人心必须卸载才能摆脱困境。卸载的办法就是舍弃功名利禄等那些所谓的利益以及追求利益的动机。但是在卸载过程中又不能为了卸载而卸载,譬如为了追求佛法的“实相”而去追求佛法,这样就等于卸下“我相”的旧包袱又背上了“法相”的新包袱,因为这个“求实相”的动机就是新包袱。
    经文说: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意思是说,心有所住的现象也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这种现象同其它相状事物一样,即其存在形式也不是本质的体现,所以心有所住的本质是即为非住。虽然心有所住的本质是即为非住,但是这种事物是形式上存在的,佛陀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的性质并且要纠正人们“心有住”的错误认识,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经文中所说的‘是故’是指佛陀为了纠正人们‘若心有住’的问题,讲经文连贯起来解读就是:佛陀为了纠正人们‘心有住’的问题所以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同时不要忘记‘心有住’也是‘非住’这个基本原理”。
    经文说: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意思是说,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才能理应自然地做到不住一切布施。同时不要忘记‘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以及‘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这个基本原理。
    3、“法有”与“著相”的关系。
     经文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段经文所阐述内容又是一个逻辑命题。经文一方面说如来所言为真语、实语,另一方面又说如来所得法无实,同时还说如来所得法无虚,人们不尽产生了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对同一个内容给予三个不同的判断结论,这三个不同结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理解?”
    对这个三重判断的理解应当是:就佛法的真理性而言,它的存在为真实不虚;就佛法内容而言,它的具体内容没有定式,故表现为无实;就佛法形式而言,它具有多样性实质,故表现为无虚。
    根据上述命题的关系我们来试作这样一个真假逻辑判断:
   (1)前提:如果菩萨“要”依照如来的佛法真理(真语、实语)而行布施,其中佛法的真理性为“真”,菩萨行布施为“真”。其结论是:真+真=真。即:菩萨此行为正确,因为菩萨有“真理性”作行为依据。
   (2)前提:如果菩萨“要”依照佛法内容而行布施,因为佛法有具体内容为“假”,所以其中佛法内容为“假”, 菩萨行布施为“真”。其结论是:假+真=假。即:菩萨此行为错误,因为菩萨无“确定性内容”作行为依据。
   (3)如果菩萨“要”依照佛法形式而行布施,其中佛法形式具有多样性为真,菩萨行布施为“真”。其结论是:真+真=真。即:菩萨此行为正确,因为菩萨有“佛法形式的多样性”作行为依据。  
    上述逻辑判断得出的结果说明,对佛法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态度应当是: 1、相信佛法,即“法有”。2、不执着于具体内容,即“不著相”。3、因事而宜、灵活多样地运用佛法即为“法有不著相”。这样才能做到“持法有”,而不“著相”,且正确实践。其中“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是说这个行为是在执着于佛法的具体内容。因为佛法根本就不存在格式化的具体内容,所以如果执着于格式化,结果只能是“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而“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是说这样才是灵活运用佛法,所以结果就会“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也就是说人心(思想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如若菩萨的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就会如同人进入了黑暗的环境,什么道理都不明白。如若菩萨的心住不于法而行布施,就会如同人进入了阳光明照的环境,所有的佛法真理一目了然”。
    4、修学金刚经者与佛的关系。
    经文说: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意思是说:在未来时代,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就如同如来,以佛的智慧(和能量)完全可以知道和见到这些人,这些人也能构因此而成就佛法。
    对于人类而言,两千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金刚经自释迦摩尼佛传授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但是在佛看来,两千年的时间尚不足以用秒来计算,金刚经在人类的传授仅能算作正在进行时;就佛的智能和洞察力而言,在整个宇宙中的地球尚不足算作一粒沙,在这个沙粒上存在的几十亿人与宇宙间无量众生的数目相比,其计量难度尚不足比作1和2的数字关系;就佛的区别力而言,对于有人读诵金刚经加以标注,尚不足以比作在某个物体上作了个特殊记号。况且人类与佛经接触后,很可能会留下某种人类自身尚未察觉的信息痕迹,因此佛对人类中修学金刚经的情况掌握是可以做到精确无误的。所以佛所说的“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绝不是某种假设或比喻,而是一个实际情况的明确告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十五 持经功德分  
    经文:“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意思是说:(佛陀说)须菩提,如果有人用舍弃自己的生命方法,从早上到中午再到晚上来救助他人,而且以恒河沙一样多的生命,千万亿年坚持这样作。但是也有人得闻金刚经后即坚信不移。相比之下,后一种人比前一种人的收益更大。何况还能对金刚经进行“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呢?总之,金刚经具有人们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且必将造福于所信奉它的人。这部佛经是如来为具有大乘和最上乘的休学者所准备的。如果有人能很好的去领悟,并且去传播,不但如来能够全然得知,而且这些人也必然能够承担传播佛法的责任。如果只乐于修学小乘法门的人,会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偏见的阻碍,对于金刚经不会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无论何时、何地、何处,只要遇到这部经典,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当像见到佛塔那样去尊敬和供养它,要环绕礼拜、用鲜花香草撒遍周边。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施舍生命与修学金刚经的关系。
    金刚经中有多处提到人类生命与佛经之间的关系,在此章节中又对这一关系给予了强化性说明,并且极度强调施舍生命的功德与经文功德之间的不可比性,认为信持金刚经远比施舍生命的功德宏大得多,譬如经文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或许多数人都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本质关系,甚至认为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比喻。但是笔者认为,经文中所阐述的所谓功德关系是一个确切关系的说明,而非比喻,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要说明金刚经与优化生命质量的关系。也就是说修学金刚经所能得到的功德用施舍生命的方法是得不到的。
        或许可以作这样一种猜测,即金刚经具有某种优化人类生命质量的无形力量,这种力量向人类的传递是借助于人类的语言或文字实现的,(佛家称之为语言、文字波若)。如果这个猜想是客观的,人们则不难理解为什么佛家会讲究咒语的功能。很多人在诵读佛家的经文后都会出现心清气爽的感觉,而且履试不假。即便读诵者根本不懂经文的涵义,但是在读诵后心理效果依然显著,因此人们认定佛经文字的背后存在一种无形力量。
    当然,现代人更习惯于从生命哲理的角度去探讨佛家思想,但这种方式并不消弱那种所谓无形力量的作用,对现代人的现实生活而言,也许这种读诵经文方法对优化现实生命亦然有效。
    目前,人类科学尚无法证实金刚经与优化生命质量的内在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金刚经影响生命现象迹象的感知,况且释迦摩尼佛已经以自身生命过程给予了某种证实。
     2、小乘法所具有的缺陷。
    经文说: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小乘法是相对于大乘法而言,小乘和大乘是佛教体系中两个有区别的法门。这两个法门在教义上存在较多方面的差异,主要差异体现在:1、小乘讲求“自修、自度”,而大乘除讲究“自度”外,更主要的是“度他”,即(荷担如来)普渡众生。2、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学派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能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是大乘思想的核心。
    根据上述两种思想的差别可以看出,小乘思想具有两个缺陷。一是主张“自度”,体现了利己性。二是主张“我空法有”,体现了“不究竟”的意味。基于上述原因所以经文说“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尽管与大乘法比较,小乘法尚需圆满,但它毕竟也是一个修学佛法的法门,它的思维方向基本上趋向于大乘法,而且它的思想内容比较容易被人类理解。所以,修学者不一定拘泥于什么法门,有助于自己思想境界的提高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法门。释迦摩尼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修学者可以先了解小乘法,进而再去探讨大乘法。当然,还是直接修学大乘维佳。   
    相对于小乘法而言,这里应当顺便提一下大乘思想。大乘法思想更为深广,其“缘起性空”、“人法两空”“性空幻有”等思想观点始终是修学者长期以来们难以达成共识的讨论话题。譬如“空”派认为“空就是身也空,心也空,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一切都不存在,这是佛学思想的最高境界,如果“著有”就是“著相””。对这一观点“妙有”派提出,“宇宙空间和佛是否存在?如果宇宙和佛均不存在,我们还何以修佛?所以一切绝对的“有”以及一切绝对的“无”都是偏离佛法正确思想的表现”。笔者不赞成绝对“无”的观点,并认为佛所否定的“有”主要是指人类对现存世界的直观感受以及以“相”为基础的世界观。大乘法思想所说的“人法两空”并不是说“人法两无”。人类完全可以在佛给予的法学概念范围之内修成正果,而没有必要一定找出绝对的“有”或“无”的结论。去找这个结论既是“著相”同时也找不到。
    3、对金刚经所应持有的态度。
   经文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此段经文提出修学金刚经的对象为三类众生,即天、人、阿修罗,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说只有这三类众生与金刚经有缘;二是说金刚经所使用的语言波若适合与这三类众生修学。虽然佛说要灭度一切众生,但是对于千差万别的众生,佛在灭度方法上有很大区别。按照佛家观点,天、人、阿修罗三类众生修学佛法具有其它众生难以比拟的优势,而人类比天人和阿修罗更具优势,人类修成正果的机会要比天人和阿修罗更多。所以,如果人类不珍惜这个机会实在是可惜。
    此段经文之所以提出见到金刚经时应当像见到佛塔那样去尊敬和供养它,是针对人们的认识习惯而言。据传初法时期,佛陀传法时一般将佛塔作为道场,所以人们认为佛陀居身于佛塔,因而逐步形成了见塔如面佛、拜塔如拜佛的概念,但是实际上佛陀传法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佛陀具有无处不在的能力,佛陀根据人类的特点采用金刚经的方式传法,同时也能准确的感应到修学者的信息。所以金刚经所在之处既是佛陀所在,也是佛塔所在,因此应当围绕礼拜、敬花敬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 能净业障分
    经文:“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意思是说:(佛陀说)再有,须菩提,如果有人受持读诵金刚经,但此人却(处境艰难)被世人所轻蔑,是因为他前世罪业的缘故,所以才有今生这种凄惨的境遇,他本应堕入三恶道之中。虽然他现在处境窘迫,但是由于他今世修学了金刚经,不但先世的罪业可以消除,而且还能修得佛法智慧。我(释迦摩尼)记得过去很长久的一段时间,在燃灯那里我得以遇到八万四千亿各位佛,我以全身心恭敬地侍奉各位佛,从不懈怠。如果将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所成就的功德与我供养无数佛的功德相比,我的功德不如他的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以至不能用数字譬喻来说明。如果有人在未来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他们所成就的功德情况,如若我将其全部说明,很可能有人听到后会心绪狂乱、猜疑不信,因为这部经的意义、作用以及效果是有些人难以理解的。
    此章节的关键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持诵金刚经与消减罪业的关系。
    经文说:“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因果和六道轮回的观点认为,人的生死转换是在天、人、阿修罗、畜类、恶鬼、地狱等六道中轮回的,人并不能自主选择转生于往哪一道,也并无一个天上的主宰决定人死后的去向,而是无奈地由业力及烦恼所主使投生,恶业积累过重的人要堕入三恶道,即畜类、恶鬼、地狱。同时认为,如果人在前世积累恶业较重,即便不堕入三恶道而再次来到人间,也会被穷困、病痛、生离死别、受人讥讽等无数痛苦所折磨,就是经文中所说的“为人轻贱”。但是经文又指出,如果罪业较重的人能持诵金刚经,就能够消除罪业。
    如果从金刚经的的文意上解读,经文明确告知人们金刚经具有消除罪业的功能。其中包括两重含义:一是说金刚经启发人向善,使人以善念、善举获得善报;二是暗示金刚经具有某种潜在的功能,佛家称之为“加持”力,无论人类凭直觉能否察觉到这种功能的存在。
    但是人们可能会产生疑问:如果金刚经具有某种消除恶业的功能,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
    如果从现代认识的角度去解析这一课题,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结果,但是人们对这一问题还是给出了一些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语言具有两方面功能,一是显性功能,二是隐性功能。显性功能的作用是传递显性信息,而隐性功能的作用则是载输和释放隐性能量。
    这种观点对人类语言的隐性功能的认识是:语言由文字链接组成,各字节在链接前是赋有能量附着的,当字节链接组成语句后,会形成能量组合,能量组合又会导致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文字的组合会导致能量性质发生改变,譬如以实物作比喻,如硫磺、木炭、生硝组合即生成火药,。二是文字的组合会导致能量释放形式及规模发生改变,仍以实物作比喻,譬如火药与热能结合会形成燃爆。这种观点认为金刚经的文字组合具有同样道理,它能改变很多人们无法察觉的隐性关系。
    当然用这种比喻方法解释金刚经与消除恶业的关系既不一定恰当,也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金刚经的真正价值,不过是从一个侧面对金刚经的片断所作的探讨而已。但这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对认识金刚经消除恶业的机理关系有所启发。
    2、持诵金刚经与供养诸佛所得功德的价值比较。
    经文说“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段经文的主题思想是要告诉人们,受持读诵金刚经所获得的受益比直接供养无数佛所获得的受益更为有价值。佛学思想的认为,供养佛所获得的福德虽然不同于施舍财物的福报,但是这种福德仍然属于“有漏福”,这种“有漏福”同样是能够被消耗、甚至耗尽的。而修学金刚经所获得的福德则属于“无漏福”,这种“无漏福”不能被消耗。更为重要的是两种福报的性质不同,前者属于有形福报,后者属于无形福报。有形福报只能在有形的生命轮回中享用,其中既有享用福报的愉悦,同时又必须承担生命轮回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而无形福报是帮助人们脱离生命轮回的循环,使人进入无轮回生命体系,从而享用永久幸福。所以佛说两者功德的比较“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3、关于读诵金刚经的果报意义。
    经文说: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学思想认为,人修学佛法成就正果后,自身生命形式将发生根本变化,其标志是脱离生死轮回,成为永恒生命形式。同时佛家思想认为,人修学佛法成就正果后,自身能量也将会发生巨大变化。譬如智慧方面,可以了知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真相;又如速度方面有经文记载:“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即以食时还到本国”(见阿弥陀经),意思是说佛可以在瞬间跨越千山万水;再如身体方面有经文记载:“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见阿弥陀经), 意思是说佛可以用舌头盖遍三千大千世界。
    佛学思想认为,人修学佛法成就正果后将永远留在佛的世界,那里的环境人类无法想象。有些佛学经典对佛世界的景况还给予了比较具体的描述。这些描述所体现的佛世界环境极其美妙,譬如金屋、银树、七宝花池、放光的莲花、奇鸟异兽、微风生(音)乐等(可参见阿弥陀经),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数语远不能完全描述所谓“功德”的体现,但是仅此已足以使人类感到不可思议的神奇。这些神奇的现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免心生疑惑,所以佛陀说会有人“狐疑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6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经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3:05 , Processed in 0.124560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