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花上世界~

[地藏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连播ing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顶礼地藏菩萨本愿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又发出种种微妙的音声。种种,不是就一种,而是有很多很多种。微,是很轻微的,这声音不是太大,彼此和谐叫微。妙,是清晰。佛的声音是很清晰,很微妙的。佛用一种音声说法,可是无论那一类的众生听见佛说法的声音,都会明白。甚至于不同国家的人听见,也都会明白。佛用一种音声说出来,在日本人听,就是日本语;在英国人听,就是英语;在法国人听,就是法语;在西班牙人听,就是西班牙语。虽然各国的人语言不同,但是在佛的一种音声里头,都能显现出,不用翻译成很多种语言,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议。所以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什么叫“音”呢?音者饮也,为什么叫饮呢?言其声音说出来,你听明白了,就好像喝到肚子去,你饮下去了。又音者,隐也。有大的,有小的,若隐若现,所以就说是隐。佛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他的音声发出来,众生听了就不同,不一样的,你听的是这种声音,他听的是那种声音。本来是一种音声,但是众生的种类不同,所听的就有不同。

佛的音声可以到多远?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他曾经试着知道,他用神通向东方恒河沙数世界找佛的音声到底有多远?走过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世界,听到佛的声音还像在他座前那么大的声音,所以佛这种的声音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佛出种种的音声,种种,是很多很多种,不是一种,那么总共有多少种呢?“所谓檀波罗蜜音”:檀,是檀那。檀那是梵语,翻成中文是布施。布施──以前讲过很多次,有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虽然大家都明白,可是现在把布施的意思再往深的解释。布施──虽然布施而不着到布施之相,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着相的布施,是生天的果报;不着相的布施,是属于无漏的果报。不着相,就是心里不要记住它,比如说我布施给某个人钱,心里就在想:“啊!这回我做了布施,将来我会得到好的果报。”总这么想,就变成没有果报;就是有果报,也只是生到天上去,而不能得到无漏的果报。

怎么样才叫不着相布施呢?要三轮体空,就是没有一个能施,也没有一个所施,中间也没有一个受者。什么叫能施呢?什么又叫所施呢?能施──就是有我,忘不了我,例如:我现在有一笔钱布施出来造庙,或者造佛像,或者印经典,这就生出一种执着心。什么执着心呢?生起我是一个能布施的人,我拿出五万块钱来做布施,这是能施。所施──我拿出五万块钱来施给旁人,或者造庙,或者是造佛像,或者印经,我做了这种功德,我有所施。我是个能施的,我又有所施,那么在能施、所施中间,又有一个受者。受者,有能受、所受。什么叫能受呢?有一个人布施出五万块钱,布施给我了,我是个能受;我所受的,是对方来布施给我的,那么对方就是所受。没有能施,也没有所施,既然没有能施所施,也就没有能受所受,这叫三轮体空。虽然做布施,而不执着布施相,这才叫“三轮体空”的布施。

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到彼岸,又叫彼岸到。“到彼岸”是中文的文法,“彼岸到”这是印度梵语的文法,像是英文的文法。中文说“到彼岸”──到了彼岸;英文就说“彼岸到”,梵语也说“彼岸到”,中文的文法稍微有点不同。这个到彼岸和彼岸到,到什么彼岸?到彼岸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成功了,达到我们的希望,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叫到彼岸。比如我们现在要了生死,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那么由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而达到涅槃的彼岸,就叫到彼岸。我们从这个世界想要到佛的常寂光世界去,从现在开始走,将来走到了,这就叫到彼岸;我们从凡夫的此岸而到圣人的彼岸,证圣果,这也叫到彼岸;我们以前没明白佛法,现在明白佛法,这也叫到彼岸。不过,到彼岸──有究竟的彼岸,有不究竟的彼岸。

什么是究竟的彼岸?什么是不究竟的彼岸?我们在凡夫上证了初果,就到初果的彼岸,没有到二果的彼岸;我们证了二果,这是二果的彼岸,没有到三果的彼岸;我们证了三果,这是三果的彼岸;我们证了四果,这是四果的彼岸,而还没有到菩萨的彼岸;我们证得菩萨的知见和智慧,这是菩萨的彼岸,而不是佛的彼岸;我们证到佛果的彼岸,这才是究竟的彼岸,是最后的彼岸。所以这个到彼岸,讲起来是很深,无穷无尽的。我现在只是讲了少少这个道理,你们明白彼岸的意思以后,推而广之,扩而充之,达到究竟的彼岸去了。这也就是虽然我给你们讲很少的道理,你们能照这个道理去推广扩充,把它扩大起来。我讲一个道理,你们能明白十个道理、百个道理,这就叫推而广之,扩而充之。

又如我们现在开始讲经,这两个钟头讲完,就到彼岸了,这是波罗蜜,这一座的讲经到彼岸了。还有从前面“如是我闻”这一开始讲,这是此岸;讲到后边“皆大欢喜,信受而去”,讲完了,这是到彼岸了。总而言之,做什么事情,达到目的地,这就是到彼岸。你要是把这个到彼岸明白了,那就到彼岸去了。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成佛,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我们的彼岸。

“尸波罗蜜音”:这是半梵语,具足叫尸罗。翻成中文就是清凉──清是清净,凉是很凉爽的。这又干净又凉爽,意思就是没有热恼,没有烦恼,就得到清凉了,这是一个翻译法。

又有一个翻译法,是什么呢?是防止。国有国防,防备、预备一些军队,其他国家若不守规矩,来抢夺我的国家,我就和他打,这叫“防”、国防。家有家防,人有人防。现在这是人防,人自己防备自己。什么叫防止呢?防备而停止。防备什么呢?防备作一切的恶事,所以要停止一切的恶事,不作恶,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古来有一个大居士,乞请上座和尚开示什么是佛法,这位和尚答覆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居士就说:“老和尚,我向您请问的是佛法呀!您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三岁的小孩子都懂,您怎么可以对我讲这个是佛法呢?”老和尚说:“三岁小儿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三岁的小孩子虽然懂,但是八十岁的老翁做不到。

诸恶就是一切的恶,也就是恶中的单单一种恶。这个“诸”字,我把它当“一”字讲,本来“诸”是“多”,我说“多”就是“一”,就是一种的恶事。为什么你要作一种恶事?作一种的恶事,你就会作第二种恶事;作第二种恶事,就作第三种恶事;作第三种恶事,就作第四种;乃至百千万种恶事,这都是从一字堆积起来的,都是从一字凑成的。好像山,你看山那么大,它是从一粒微尘、众多微尘,集聚到一起而变成一座山。所以你要说多,多究竟是多少?没有数量的,莫如就讲它是一,还比较容易明白。因此连一件恶事也不要去作,这叫诸恶不作。你要是说诸恶莫作,他想:诸恶莫作,是很多的恶不要作;那么,这一件事也许不包括在诸恶里面,所以可以作了。我现在这个讲法是一件恶事也不可以作的,何况多呢?多了更不可以作。所以这是最要紧的,最妙的,一件恶事也不可以作。

众善奉行,众是众多,和诸字意思一样。众善奉行就是每一件善事都要作,不论大善小善都要作,乃至像汗毛那么小,只要是好事,就要去作。要是不作,不作就少这么一点,就谈不到众。众就是全体大用,整个的,没有一点缺陷,一点也不少,才叫众。不是说我单作这个善事,不作那个善事;或者我单作那个善事,不作这个善事,不是的,是全体大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作善──多也作,少也作;大也作,小也作。但不可作恶,你要是作恶,无论大小恶都作,那个又颠倒了。所以这位老和尚说:三岁小儿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因为你作不到圆满。

“尸罗”又有一个意思,就是戒,戒是戒律。戒律,就是佛入涅槃时,阿难以四事问佛其中的一问。这一问是: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入涅槃后,以谁为师?佛答覆阿难所问,说出家弟子以戒为师──以戒律作为师父。戒律所说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止恶防非。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尸罗波罗蜜。

那么谈到戒是最要紧,最第一的。前面布施也是修行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持戒又是第一,也是第一重要的问题。所以有人说,怎么这么多第一呢?在佛法里头没有第二,都是第一,不论哪一个法都是第一。有一个人问我说,佛法有八万四千种法门,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你猜我怎么答?我说佛法有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个第一,哪一个也不是第二。为什么这么讲呢?八万四千个法门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的毛病,每一个众生皆有他自己的毛病,那么,对治他的毛病,把他的毛病治好了,这就是第一。

譬如一切的药品──有治头痛的,有治喉痛的,有治眼睛痛的,又有治耳朵痛、牙痛、鼻痛的,还有治身上各部份毛病的。你说哪个药品是第一?要是说治头痛的药品是第一,治眼睛痛的药品是第二,这是错误的。你有头痛的病,吃治头痛的药,这药就是第一;你有眼睛痛的病,吃治眼睛痛的药,这药也是第一。好像我们人有贪瞋痴,你明白佛法,把你的贪心治好了,这治贪心的佛法就是第一;你明白佛法,把瞋心治好了,这治瞋心的法门就是第一;你明白佛法,将你的痴心消除,这治痴心的法门就是第一。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习气毛病,佛就说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八万四千种的毛病。所以能把你的病治好的,这就是第一;没有治好你的病,就谈不到第一。因此八万四千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个第一。《金刚经》上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既然没有高下,所以我说八万四千种法门,八万四千个都是第一,你说这是不是佛法?

我讲经和其他人讲经不同,其他人讲经讲这“诸恶不作”的“诸”字,一定当多字讲的,不会当一字讲。我呢!就是用英文的文法,倒回来从头上来找。因为我不识数,数目太多了,我不知道哪一个是哪一个。莫如赶不上,我就向后转,迎头赶上。例如:这个人很会跑,他转!我也转!转!你由后跟着这转的人跑,啊!他跑得快,赶也赶不上,我反转头,嗯!在这儿和他对上了,遇到了。你看!我讲经也是这个办法,数目多了,我数不过来究竟是多少?因此我就说一个。这回不单我明白,小小的孩子都明白,所以我是这样的讲法。
-----------------------------------------------------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顶礼地藏菩萨本愿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尸罗波罗蜜,尸罗就是持戒,讲起持戒的人太多了,不过我讲一个持戒的人,他是谁呢?就是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在中国是持戒第一,研究戒律最高的一位法师。他因为持戒律的关系,感动了天人给他送饭,人间的饭他不吃的,吃天上的饭,因为天人来供养他。在中国历代祖师以来,就是道宣律师受天人供养,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戒律就专讲戒相、戒法、威仪这些道理。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三千威仪从什么地方来呢?从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来的。行也有威仪,坐也有威仪,站也有威仪,卧也有威仪。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行如风:行路好像起风一样。这个风,并不是飓风的风,也不是狂风的风。如果走路像跑似的,虽然不是飓风,但变成狂风了。不要那样,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那清风很慢地,水上没有波浪,有风是有风,但是水没有波浪 ,要像这种风。

立如松:立要像一棵松树似的那么直。不要缩头缩脖子,一点也没有精神的样子,就好像睡不醒似的,要挺起胸膛来。也不要弯腰驼背、低着头走路,低着头你总看地下,看地狱。说不要低着头,那就仰着头,太仰也不对,要自然直起来,这是四大威仪之中的立。还有,走路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看看前边,看看后边。你东张西望地,警察一看,噢!这个人一定是想要偷东西,看看有没有人,他一定想要撬谁的门,就注意你了,所以不要东张西望,左右旁观。

坐如钟:坐要坐得像一口钟似的。

卧如弓:卧着时像一张弓似的,这叫托腮搭髂,称为吉祥卧。托腮,手托于右脸侧;搭髂,手搭于左上股;腿弯曲一点就好像一张弓似的。

在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中,每一威仪有两百五十条──行有两百五十条,坐有两百五十条,卧有两百五十条,立有两百五十条。这详细的,每一种有两百五十种这么多,你看,不是那么简单的。那么这两百五、两百五,四个两百五合起来是一千。这一千又有三个──过去一千、现在一千、未来一千,这就是三千威仪。

因为道宣律师持戒精严,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具足,所以感动天人送饭。他修行时,不妄言,不妄笑。他不随便讲话的,你和他讲话,要讲合乎戒律的话,他才答你;不合戒律的话,他不讲。笑──他也是不苟言笑的,但是他也不哭,也不发脾气,也不扬嘴,总是本来天然的样子。喜怒哀乐,他没有的,没有喜怒哀乐,那是个什么人?是个木头人。木头人没有喜怒哀乐,也不会欢喜,也不会发脾气,也不会哭,也不会乐。可是这喜怒哀乐,在没有发以前,就是个中道。持戒的人,一举一动都是要守持中道。道宣律师因为守中道,所以感动天人给他送供,天人来供养他,也是日中一食,天上的天人陆玄畅,每天中午给他送供,送天上人吃的饮食。

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行,终南山和喜马拉雅山是连着脉的──山脉通着,接接连连地不断。听说在中国的终南山里边有很多老修行,在那儿修行悟道。也有很多狼虎,但是它们不妨碍出家修道的人,而且还都做护法。道宣律师在那儿修行,住茅蓬,天人给他送供养。这个时候窥基法师就打妄想,打什么妄想呢?他说,“噢!人间所有的饮食,什么好吃的东西,荤的、素的,我都吃过了,唯独就没有吃过天上的饮食,道宣律师是天人给他送供,我到他那儿赶斋去。”赶斋就是到他那儿吃饭。于是,他就到终南山去见道宣律师。

窥基法师当时也是国师,是玄奘法师的徒弟,讲唯识的,非常聪明。当时,有八、九百个和尚在一起翻译经典,他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角色。他早些到那儿等着吃中饭,因为道宣律师只吃中饭。可是,等着、等着,中午,午后,等到晚间,也没有人送饭来,道宣律师也没有饭吃,窥基法师也没有饭吃。这窥基法师专好吃东西,一天不吃饭就受不了了,啊!这烦恼不小:“你说你这儿有天人送饭供养你,怎么我来没有呢?你是不是讲大话啊?你是不是在打妄语骗人啦?”道宣律师说:“嗯,随便你讲喽!你说我骗人,我自己知道是骗人,或是不骗人。”窥基法师说他骗人,他也不辩论。窥基法师等到天黑,也不能走了,就在茅蓬住下。

住下了呢!这又是这样──一个肥和尚,一个瘦和尚。肥和尚就是窥基法师,瘦和尚就是道宣律师。道宣律师虽然吃天人的供养,但是不肥;窥基法师虽然没有吃天人送的供养,却吃得很肥很胖的,因为他欢喜吃东西,一天到晚叫厨子想办法做好味道的斋饭来吃,这个肥和尚就在这里住下了。窥基法师不打坐,也不参禅,倒头便睡,一睡就打呼、鼻息如雷,呼、呼、呼……,道宣律师打坐,他不打呼。窥基法师躺在那儿睡着就打呼,吵得道宣律师不得入定,既然不能入定,就在身上摸虱子(终南山是冷的地方,修道人很少洗澡,身上有虱子)。因为他不能入定,所以虱子就咬他,他就用手把虱子从身上拿出来。因为他持戒,不敢杀生,也不可以杀生,就慢慢地把虱子放在地下。这时候根本没有点灯,也没有什么事,而窥基法师也已经睡着了,根本也不知道,于是他就继续打坐下去……。

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道宣律师就对窥基法师说:“唉!你怎么一点也不修行,也不打坐,也不用功,晚上躺下就睡觉,打呼打得这么大声,还打闲岔,令我不能坐禅,也不能入定。”窥基法师说:“啊!你说我没有修行?我看你才没有修行。你说天人给你送供!?我到这儿来,天人也没有来过,我也没看见。昨天晚间在你这边住,你用功不好好用功,却捉虱子。你捉下两只虱子,你要是把它捏死也罢了,可是你把它放在地下,你这一放到地下,就把一只摔死了,而另一只虱子,却摔断了两条腿。摔死的这只虱子,就到阎罗王那儿去控告你,所以阎罗王准备派鬼来捉你去审问。我为你说了很多好话,说你是个修道人,希望阎罗王能原谅你,叫那两只虱子托生去吧!这才没有找你的麻烦,你反而说我打你的闲岔,不叫你修行?我看你才真是没有修行。”

道宣律师想:这两只虱子扔到地上,他怎么知道?昨晚没有灯,也没有什么,他怎么知道这件事呢?于是乎也不敢强辩了。因为他持戒律,不能和人乱讲话,人家说他怎么了,他就忍着,也不辩论。之后,窥基法师说:“我走了,你在这儿装模作样修行,我今天不等吃午饭了。”

到了中午,天人陆玄畅又来给道宣律师送供了,道宣律师不太高兴地说:“你昨天怎么不送饭来呢?”这陆玄畅即刻跪下说:“律师!昨天不是不送供,我送供时,却进不来你这茅蓬,距离这茅蓬四十哩地以内,都是金光灿烂,我睁不开眼睛,没有办法看见眼前的路,所以就问土地菩萨,为什么前面金光闪闪这么厉害,令我走不上去?土地菩萨说:‘在茅蓬里有一个人,是尊肉身菩萨,活菩萨。’昨天我走了几转,进都进不来,所以没法子给你送供,请你原谅。”道宣律师想一想,难怪窥基法师做国师,皇帝都相信他,原来是尊肉身菩萨,从此之后他不敢轻视窥基法师了,所以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可以测度的。

“羼提波罗蜜音”:佛法里的六度万行,前面已经讲了两度了,还有四度,第三就是羼提,这也是梵语,中文译作忍辱,忍辱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无生法忍非常的奥妙,有一种法喜充满。若你证得这无生法忍,那你才是真正嗜到法的滋味,真正明白佛法的奥妙,不可思议。你能忍辱,就能得到波罗蜜;不忍辱,就得不到波罗蜜。

“毗离耶波罗蜜音”:毗离耶也是梵语,译为精进。有的人误解这精进是向外道上去精进,其实真正明白精进的,是向佛法上精进。若向外道精进,就只是修无益的苦行。在印度有很多种外道,有一种外道,不吃饭而吃草,学牛的行为,持“牛戒”。有的外道学狗的行为,持“狗戒”:狗所不做的事情,他也不做;狗所不吃的东西,他也不吃,狗吃的东西他才吃,这叫做“牛狗戒”。又有另一种外道在灰堆里睡觉:本来人的身体就是不干净的,他呢?还要在人身上增加很多灰尘,在灰尘里修行。又有一种外道,他说修行要吃得苦,吃得什么苦呢?要睡在钉床上,这表示他能忍痛,能行苦行……,以上种种叫做外道的无益苦行。像这种他自己认为是很精进的,其实是一种邪知邪见的精进,不是正知正见,所以这种精进是没有用的。

要在善法上精进,不要在恶法上精进,你要是在恶法上精进,那就是背道而驰,违背道而走路。对善法上精进,例如:拜佛、念经、礼忏、念佛,这都是“身精进”。然后再“心精进”,什么叫心精进呢?心念兹在兹,时时刻刻都要修行,勤修善法,念念不忘,勤修精进波罗蜜,忘了自己的疲倦。你真正修佛法,就不觉得疲倦,也不觉得饿,也不会受一切不如法的烦扰,为什么呢?因为你能精进,所以就没有这些坏的感觉;若不精进,那就会发生毛病。又觉得疲倦,又觉得精神不好,就乾脆睡觉去了,这就是不精进。这精进主要看你自己怎么去做。一切时一切处,要勤修善道,这才是精进波罗蜜。

去年暑假,我讲《楞严经》时,曾经讲过四句偈颂。这四句偈颂每一个出家人都应该记得,佛住世的时候,出家人每天都要念这四句偈颂,时刻不能忘失,所以我在暑假的时候特别讲过,我甚至认为想要出家的人应该把它记得,更何况是已经出家的人,更不可把它忘了。这四句偈是

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可度世。

守口摄意身莫犯:口不能随便讲话,也不能随便说是说非。不能说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什么都不可以说的,这个口要把它管住。摄意,就是把意念总收摄起来,不要叫它东跑西跑。身莫犯,身体不要犯戒,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个出家人,不要犯规矩,这叫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不要恼乱一切有情,令一切的有情生烦恼,这“有情”不但是人,甚至就是一只畜生,你要是令它发脾气,这都是不对的,出家人应该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没有益处的苦行应当离开远一点,可是十二头陀行是应该去做的;而没有益处,不合乎佛法的,就不应该去做。甚至于有外道法自言,可即身成佛,这都不要去学,应该要依照佛法去修行。也不要去修“牛狗戒”,这牛狗戒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外道行苦行,行得也很苦的,他就开天眼了,开天眼后,看见一只狗死后升到天上去了,他说这狗升天,那我依照狗去学,也可以升天的,所以他就持“狗戒”。另一外道他得天眼通,看见一只牛死后升天,所以他就学牛的样子持“牛戒”。这些外道徒因为没有智慧,所以虽然修种种的苦行,也没有益处的,而印度有些外道是这样的,所以说“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可度世:像这样行道的人,才可以度世,教化众生。

“精进”:本来没有精进,说是有精进,这不过是对我们一般凡夫来说这个法,根本在精进本身上是不会有个精进的。所以“六度”都是精进,也都不是精进。布施、持戒、忍辱,是属于身的精进;禅定、般若,是属于心的精进。这样讲起来,这个精进根本就没有了,精进就变成其他的,如般若波罗蜜等。你多做布施,这是布施精进;你多持戒,这是持戒精进;你多忍辱,这是忍辱精进;精进再精进,这是精进本身在精进;你禅定精进,坐禅不休息,这是坐禅的精进;你修般若,修习般若智慧,这是智慧的精进;学习般若法门,则是般若的精进。所以这精进本身就没有精进,他变成劳而无功,所以你不要执着你有精进,那就是你真精进。要是执着我这里也精进,那里也精进,说我这个精进可是无量无边的,六度波罗蜜我都精进了,那就等于没有精进了,因为你有一个精进在心里障住你这种境界,就不是真精进。

佛法要是真明白了,根本就没有,你没有明白的时候,是有这个东西;明白了,就没有了。那你说我现在就没有了,我也不精进了。那你不精进,也是没有了,但这是不同的。要是你真正明白佛法,真正精进也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执着了。你要是不明白佛法,一味执着你的精进,那不算精进。因你实在不明白佛法,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精进,所以更谈不上精进。所以佛法你没有懂得,你不明白;你要是懂了,你还要放下它;你不放下,那还是不懂佛法。这就是叫人离一切执着相,什么事情都不要执着;你有所执着,就是不明白佛法,这是精进。

“禅波罗蜜音”:禅也是梵语,叫做禅那。翻译中文叫做思惟修,又叫“静虑”。禅有四禅、八定,又有九次第定。另外,又分世间禅和出世间禅,还有出世上上禅。“世间禅”是我们凡夫所修的,这其中有四无量心,有四无色定,这种境界不必详细讲,你要是用功修行坐禅去,自然就会明白这种境界。什么叫出世禅?出世禅有四禅八定,又有八胜处、八背舍,这些名相讲出来,你也糊涂了。好像说食数宝似的,虽说这个东西好吃,要是你没有放到口里头,始终不知道它的滋味,所以现在你就知道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如来禅、祖师禅等,种种的分别。你只要肯用功去修行,将来都会得到其中的滋味。

“般若波罗蜜音”:般若是梵语,中文翻作智慧。智慧又分为世间智和出世间智。世间智是世智辩聪,什么是世智辩聪呢?好像现在科学进步,哲学进步,还有一切的学问,这都是世间的学问。他能辩论,没有道理的能讲出道理来,这叫世间的智慧。出世间智──出世间的智慧,是勤求佛道,念兹在兹的,不断地研究佛法。甚至于睡觉也思惟佛法;作梦也思惟佛法;任何病痛的时候也思惟佛法,这才是真正地修出世的智慧。

那么出世的智慧和世间的智慧究竟是一个或是两个呢?本来是一个的,但看你怎样用它。用到世间上去,就是世间智慧;若用到出世佛法上,就是出世的智慧。智慧并没有两个而分开讲,本来你研究世界的问题,知道世界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无我。那么现在就用这种的智慧来研究出世的学问,这也就是出世的智慧,世间智和出世间智并没有两个。一般的人多数有世间的智慧,而没有出世间的智慧;有的有出世的智慧,但没有世间的智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的人很聪明,却尽做糊涂事,不必要的事情尽量去做,重要的事──生死问题,他却不管,不去研究它。而有的人研究出世的问题,却不懂世间的法。所以必须要“既入世而出世,既出世而入世”,入世出世要通达无碍,你若明白了,在这入世也就是出世;你若是不明白呢,你就是出世也是入世。

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有用:

聪明乃是阴骘致,阴骘引入聪明路;
不信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我们人为什么会有聪明呢?因为我们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阴骘是什么呢?阴骘就是你做了有德行的事,没有叫人知道,做了好事,也不张扬,说我做了什么样好事。例如:某一个人死了,没有棺材,我给他买了个棺材把他埋起来,虽做了这么一件好事,但是没有向人宣传,让人知道。总之,对人有利益的事情,他去帮助,做了好事,不向人去宣传,没有人知道,这就是阴骘。所以前生做了很多阴骘的事,今生就聪明;还有你前生看的佛经多,念的经多,如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几万遍,今生也会聪明;读书读得多,今生也会聪明,所以说聪明乃是阴骘致。这个聪明,是宿世有修行有德行,所以今生才聪明的。

阴骘引入聪明路:因为有德行,所以你才聪明的,是用这德行把你引导到聪明的道路上。

不信阴骘使聪明:你今生忘了,不走做好事的道路,不信阴骘,不做好事了,专门利用你的聪明去做坏事,这就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聪明正是害了自己,为什么呢?你若是不聪明,也就不会去做坏事。因为聪明,你所知道的,旁人不知道,你把人家给害了,别人还不知道你是个坏人,所以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好像曹操是个最聪明的人,简直聪明得比鬼神还聪明,可是他有些事情做得不当,也有一些事情做得不错,虽然聪明反被聪明误,但是他也有他的成就。喜欢聪明的人,听过这首偈语后,应该努力做好事,做有益人群的事,不要害人。

我再来补充一段持戒波罗蜜,以前佛住世的时候,有两个比丘要去见释迦牟尼佛,经过很长的路程,中途没有水,两个比丘渴得不得了,几乎就要渴死了。一个比丘见着了一个人的头骨,里面有一些水,这个比丘说:“我们现在渴得这么厉害,可以喝这脑袋骨里的水。”另一个比丘说:“不可以呀!这里面有虫子,有虫子的水是不应该喝的。”这比丘说:“我们现在渴得这个样子,喝下这些水,就不会渴死,可以去见释迦牟尼佛呀!如果我们渴死,也没有法子去见佛了。”另一个比丘说:“我宁愿持戒死了,虽见不着佛,我也要依佛的教诲,我就是死了也没有关系。”这比丘就把像水瓢状的脑袋骨里的水喝下。而没有喝水的比丘果然就渴死了。

喝水的比丘就往前走去见佛了,他请问佛说:“我们两人走到半路上,渴得不得了,见到一个人的头骨里有水,我就把这水喝了,免得渴死,好来见佛。我的另一个同参,他宁可渴死也不喝这水,他说这水里面有虫子,喝了就犯戒。结果我把这水喝了,我没有死;他没有喝这水,他就渴死了,所以我见到佛。”释迦牟尼佛说:“你以为他渴死了吗?那个比丘因为持戒关系,我令他先来见我,他现在已在我这儿听法了。持戒虽然很困难,但是这种诚心我是知道的;你不持戒,虽然见我,但是你的心没有这么诚,所以他已经开悟证果了,你现在还要慢慢修行。”

由这一段看来持戒、忍辱、布施、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万行,都要真心去做。若没有真心,马马虎虎的,那与佛法不会相应的,一定要往真的做。所以“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可度世。”这四句偈颂,是出家人时时刻刻都不应该忘的,都要本着这四句偈颂去做。持戒是最要紧的,我们不要以为马马虎虎就算了,你马虎一点就差得很远了。所以修行一定要认真,脚踏实地去做,不要飘浮,要实实在在地去做。

“慈悲音”: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使一切众生听见释迦牟尼佛的这种声音,都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喜舍音”:喜,欢喜;舍,布施。欢喜布施。慈悲喜舍,这四个字合起来叫做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做布施,一定要生一种欢喜心。欢喜做布施,欢喜行布施。不要舍了之后,心里又觉得舍不得,这就是没有生欢喜心。释迦牟尼佛生出这种喜音舍音,令一切众生听见这种声音,都生出一种欢喜布施的心。

“解脱音”:这个解脱是得到一种真正的自由,无拘无束,所以解脱了。解脱什么呢?解脱六道轮回这种生死的苦恼。以前有一个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请法,他说:“请问上座,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这位高僧对这和尚说:“现在谁把你绑住了?”说完了这句话,这个和尚即刻就开悟了,“噢!原来没有人绑住我呀!是我自己绑着自己。”自己若不绑自己,自然就得到解脱了。

那什么叫做自己绑着自己呢?这个地方,我们各位要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看不破放不下,才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自在,也就是得不到解脱。你若能看得破,一切都明白了,把什么都放下了,就得到真正自由了;得到自由,也就是得到解脱了。无拘无束,无挂无碍,远离颠倒梦想。真放下就得到解脱,放不下就没有得到解脱。释迦牟尼佛现在说这个解脱音,我们大家也都应该把自己解脱一下,不要自己把自己绑着,不要把自己都罠到监狱里头,永远也得不到自由。怎么说自己把自己罠到监狱里呢?你要是没有在监狱里,就得到解脱;没有得到解脱,就是等于在监狱里一样。想到东边去,也不自由;想到西边去,也不自由;想到南边去,也不自由;想到北边去,也不自由。

得不到自由,并不是说这个臭皮囊得不到自由,而是指这个“性”。这个自性若得到自由了,愿意活着就活着;愿意死,随时可以死的。死了也没有毛病,就这么一坐就死了、就走了,这是真正自由。这叫做生死由我不由天,愿意生就生,愿意死就死。愿意生,生到一百岁、一千岁、一万岁……都可以的;愿意不生,随时都可以回到本有的家乡去。愿意住这个“房子”,就住这个房子;不愿住这个房子,随时都可以搬家。你若愿住这个房子,有两种解释法:是识神得到自由了。这是属于阴的,它可以到纽约,也可以到欧洲、澳洲,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并且当地的情形,它都知道,但是它不能拿东西,它不能在纽约买东西,带回三藩市来,为什么呢?因为它属阴的。这是识神,它可以看见纽约的境界,但不可以在那里办什么事情的。

另一个自由是本有的佛性。这佛性是属阳的,是全体大用的。它即使是在三藩市,说要纽约的东西,伸手就可以拿来的。你说这是不是很妙?是不是神通?这就是一种解脱的境界,无拘无束,无挂无碍。它就是比如举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像在一个房间里这么近,所以它愿意怎么样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都可以办得到的,这是属阳的佛性。所以你要是得到解脱、自由,就可以有这样的境界,但是有这样境界的人,也不可以随便显示。不可以说你要德国出品的某种东西,叫我到德国给你买来,我显显神通,就可以办得到,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佛入涅槃时,告诉所有的弟子,不可用神通的,你若用神通,那就得赶快走,不要留在这世界上。因为一般人没有神通,你有神通,令人对你生出一种惊世骇俗的心。总之,你能随心如意做到的事情,这是属阳的;做不到的,这是属阴的,是识神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要弄清楚。

“无漏音”:什么叫无漏呢?就是没有无明了。没有无明,就得到无漏;即使你有一分无明,也得不到无漏。所以无明就是烦恼的根本,你有无明,就有种种的烦恼;没有无明,就没有烦恼。为什么你有贪心?因为你有无明。为什么你有瞋心?因为你有无明。为什么你有痴心?因为你有无明。所以这无明是烦恼的根本。为什么你有欲心?有这淫欲心?也因为你有无明。就因为你在这个最初的地方弄不明白,就造出种种的业来。你要是得到无漏音,就没有无明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发出种种的音,令一切众生由音声而悟道。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娑婆世界佛教的本体在音声,以声音做佛事,所以有这表扬、赞叹、演说种种的音声。
-----------------------------------------------------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顶礼地藏菩萨本愿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内容多了一些,因为是连贯的,所以一并发了
后天再更新新的,大家可以有时间学习,不必太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可度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1-10-8 12:36 编辑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顶礼地藏菩萨本愿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21:19 , Processed in 0.21258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