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实修交流] 交流学习整理帖,祝愿师兄们得获法益、法喜充满,感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星云大师《青年的毛病》 如何去修正自己的不足呢?星云大师给你解答 (转)


我们时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青年的毛病”,青年有什么毛病呢?


一.不耐烦而无恒

青年住在一个地方太久了就不耐烦,读书读太久了就不耐烦,做工作时间太久了也不耐烦。不耐烦几乎已成为今日青年们普遍的通病。现在的青年已经缺乏古人安止于一处的定力,身心浮动,好比滚动的石头,是无法长出苔藓,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现在公司征求青年干部,董事长在面试的时候,必定会问:‘曾经在哪里些地方服务?’如果这位青年回答说:‘曾经在某地方工作半年,在某地有三个月的经验,然后才到贵公司来应征。’这位青年自以为工作经验丰富,董事长一定会录取自己,但是相反的,董事长却不要这个人,因为这个人经常换工作,表示此人对工作不耐烦、无恒心,不能安于自己的岗位,公司的业务怎能交托给一个对工作没有耐性的人呢?不耐烦对从事事业是多么大的阻碍。

不耐烦是属于什么毛病呢?就是“无恒病”。俗话说:“有恒为成功之本。”无论做什么事,没有恒心,休想把事情做好,求学也不易有成。古人为了功名有成就,十年寒窗用功夫,汉朝董仲舒,青年时代,立志向学,三年不窥园,终于成为一代名儒学者;晋朝王羲之,临池磨砚,写完一缸水,终于成为旷古书法大家。再看看我们佛教,有恒而成功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譬如有名的敦煌石刻,是经过多少朝代,上千上万艺术家们,穷尽一生的智能与生命,而完成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奇伟杰作,其技巧之精美,真是巧夺天工,无与伦比。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家耐烦雕刻,今日哪里有这么伟大的艺术品留传于后世?有恒对于成功立业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不落实而幻想

青年们往往充满热情不够冷静,青年们通常容易冲动不够踏实,青年们普遍流于虚浮不切实际。不落实彷佛建筑房子,地基不够巩固,稍微地震就倒塌了。好比堆砌石壁,工程不够坚固,大水来了就崩垮了,所以大家就要辛苦出坡抢救。

青年们可贵的地方是青年们富有理想,但是有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去力行,否则建筑在海市蜃楼的理想,就变成“幻想病”了。过去有些青年常常对我说:‘我将来要办佛教大学,办佛教医院。’现在也有些青年说:‘我将来要建图书馆,建讲堂。’满腔的抱负理想,可是没有踏实去做。甚至别人兴建好的医院、图书馆、讲堂,请他去协助发挥,青年们往往缺乏热忱,推托不前。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多做少说,才是求学办道的要诀。


三.不回头而任性

青年们像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富有冲劲,但是青年有一个通病,就是一味向前冲向前撞,错了,甚至走上歧途,也不知回头。前面已经是墙壁也不管,撞得鼻青眼肿也不知停止。你告诉他:“这样不行”、“那样不好”,可是青年就是不愿意回头,他们的理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以为回头就是没有光彩的事,所以一意孤行,任性到底。

我们的人生也像插秧一样,要知道退步回头,知道退步回头的人生才会圆满。好比骑马走到悬崖峭壁,如果不知道勒紧缰绳,回头是岸,必定会跌得粉身碎骨。知道回头的人生才有药可救,知道回头的人生是至珍至贵的。“

这种顽强任性、不知道回头的毛病要用什么药来治疗呢?要用佛法的随缘、随喜、随众来医治。泯除个人的意见,随顺大众,以大众利益为前题,对善知识的指示,要能依教奉行,好比上了轨道的火车,才能跑得迅速,到达目标。


四.不认错而执着

常人最大的毛病莫过于不肯认错,我们的青年对于自己的过错,不仅没有勇气承认,并且执着不肯承认。譬如吩咐的事情没有做好,你纠正他,青年就推说“别人没有讲清楚”,或者推托“时间不够充分,来不及做好”。

青年们为什么不肯认错呢?那就是我执在作祟,执着自己最好、最对,犯了“执着病”。我们常人总有一种习惯:看得见别人身后的影子,却看不见自己身后的影子。对别人的缺点了若指掌,对自己的疵弊却执着护短。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像曾子那么有道德的贤人,每天还兢兢业业地,一而再、再而三的反省自己,同学们自问是否也做到这种工夫?先秦的廉颇将军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为后世立下勇于认错的楷模,我们穿衣带帽需要镜子,我们修持也需要明镜,同学们今后要常行忏悔,从佛法这面镜子中,学习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学习认错不执着,做到古人承认往愆,不犯二过的美德。


五.不着意而无心

《阿含经》说明“非人”的情形,其中有一条是:“闻善言不着意”。同学们对自己的意见执着不放,但是对于好话却漫不经心而不着意,普遍害了“无心”的毛病,对于善言漠不关心。老师告诉他:‘你们要把握少年时光,好好读书!’青年就在心中嘀咕:“嗯!老生常谈!”‘你们要惜福喔,要发愿立志呀!’‘哼!讨厌!’青年对于好话不仅不接受,甚至厌弃,岂不可悲?我们听到金玉良言应该喜欢,牢牢记住,把它吸收,付诸行为。

所以同学们虽然常常在听话,并且听了那么多年的话,有几个是真正懂得听话的人呢?今后同学们要用心听话,听好话,闻善言,长养信心,增加善行。


六.不立愿而无志

现在的青年懒洋洋的,做事提不起干劲,打不起精神,读书引发不起兴趣。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发愿,没有发愿,所以就没有力量。古来的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往往立下恢宏的大愿,像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音菩萨的十二悲愿……佛菩萨发了愿,好比学生订了功课表,愿力激发了慈悲心,就会产生无比的力量,逐一的去实现行慈济众的工作。有愿才有力量,以愿心来庄严国土,普济群伦。

同学们或许会说:“我们每天早晚课不是都唱四弘誓愿吗?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法门,愿成佛道,怎说我们不发愿呢?”同学们!那四弘誓愿,我承认你们会唱,而且唱得非常好听,但是你们不敢讲啊!你们也没有做啊!你们真的有度无边的众生,断无尽的烦恼,学无量的法门,成无上的佛果吗?


七.不行慈而自私

青年们为什么缺乏慈悲行呢?因为自私。自私而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自私只有个己,而没有佛教、众生。因为有“自我”为中心的念头,无众无教,所以慈悲兴不起来。我们来分析“我”字的构造,“我”旁边为“戈”字,因为自私,人人为谋图己利,所以就容易动干戈,有我就有纠纷。佛教很伟大,佛法很了不起,佛陀开示我们三法印中说:“诸法无我”,早就为我们揭櫫了千古不变的真理,唯有去除自我,才能和平。

我们的有些佛教徒,一个微笑,一句好话,有时都不愿意布施给人。我们佛教本来是“大慈大悲”的宗教,但是今天的佛教界,不但青年,甚至长老们都自私不行慈,背道而驰,好比缘木求鱼,只有离佛法愈远了。所以我们要去除自私的观念,常行慈悲。


八.不求深而肤浅

前不久印顺法师到山上来演讲,曾经和我讨论有关青年们缺乏养深积厚的问题。我对他说:‘现在的青年,在佛学院读了几年书,就急急忙忙想回去寺庙当住持,没有过去大丛林中求深求厚的精神。’他对我说:‘过去的人,生活艰难,要成为一位法师,非得经过十年以上的积养不可。现在的人,生活太容易,太富裕了。学了几年佛法,马上成为法师,可以收徒弟,掌管寺院,受人供养了。况且过去的佛学院少,要有成就,非得一番潜修不可,现在做法师容易,做住持也容易,为什么要花十年以上的时间来学习呢?’我们看一看:台湾的佛学院如雨后春笋,为数不算少,而历来毕业的人,更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有几个人有成就?像会性法师这种求深求精的人太少了。

会性法师本来住在狮头山,闭关六年,狮头山元光寺非要他担任住持不可,但他寺庙不要,跑到乡下隐居阅藏,今日成为本省年轻一辈中有成就的青年楷模。大部分的青年都太肤浅,不愿求深,所以成不了大器。在高寒地带的树木,成长的非常缓慢,年轮非常的密集,所以质地很坚硬,为建屋造桥的好栋材。同学们将来希望有成就,出人头地,现在就需要培养这种积深的态度,做学问不比学技术,二、三年就技艺超伦。譬如有人学幼教,不必多久,就学会弹风琴。但是学佛法二、三年了,还是没有成就,因为佛法是人生的学问,是生生世世的大事。菩萨尚有十地精进,何况我们?所以同学们学佛法要下工夫,求深求厚,不能操之过急。


上面列举了青年们的八项毛病,尚有许许多多无法细数的毛病,不再赘叙。一个医生知道病人的疾病,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如何使病人百病消除,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毛病,接着就要用心去改正。去除毛病的方法,就是把“不”字改为“要”字去努力:“要耐烦”、“要落实”、“要回头”、“要认错”、“要着意”、“要发愿”、“要行慈”、“要求深”,以佛法这面镜子来端正我们的举止,以佛法做我们的导师,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身体上的毛病,只要对症下药,容易治疗,而精神上的毛病不容易根治,佛法八万四千个法门,就是最好的药方,大家今后好好把握这剂良药,检讨奋发,使自己成为健康的人。




发表于 2011-6-25 17:35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艺娜



布施网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4417&pid=1043919&page=1&extra=#pid1043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转)


之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3-31 17:25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书香



布施网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223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一斗诤、争辩, 就生了四相心, 着相了 (转)


宣化上人


这个斗争的心哪,六祖大师说过:“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这六祖大师,他说,这个诤,为甚么要有诤呢?诤就是要争胜负:或者你输了我赢了,或者我赢了你输了;我辩胜过你了,你胜过我了:这就叫一个诤。这诤有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与你修道上,就大相违背啰!你修道就不应该争胜负,也不应该争第一和第二的。修道的人,我以前没讲吗?就像那个水似的,那个水,怎么样子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个“诤是胜负心”:争强论胜,“与道相违背”。这和修道上,是大相违背的,是背道而驰的。修道本来应该向南走,你一有诤的心就是向北去了。本来应该向西走,你又向东跑去了,所以,这叫背道而驰,“与道相违背”。你由这一诤就生了四相心了:生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生出这四相心来了。“由何得三昧”:你生出这个四相的心来,怎么会再得到三昧呢?!就得不到三昧了!所以,这六祖大师说的。


那么这个“无诤三昧”:“无诤三昧”就是没有胜负心了,没有斗争心了;没有斗争心,入到这种的定,这叫无诤三昧。世尊常常说,须菩提得到这个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在这个一般人里边,他算是最为第一了,是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离欲”:就是离开一切的这种贪欲。贪欲,很多很多的,这个贪欲。贪财也是个贪欲;贪色也是个贪欲;贪名也是个贪欲:贪一切所好的,这就叫贪欲。那么证得这无诤三昧了,就没有一切的贪欲;也不贪食,也不贪穿,也不贪住好的地方,一切的欲望都断绝了,这是第一离欲。离开欲就得到这无诤三昧,就得到这个清净了;没离开欲就得不到这无诤三昧,得不到清静的这种快乐。

===================================

无诤三昧是人中最为第一,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既然自性圆满, 自性具足, 为什么还差一个赢, 差一个别人的赞叹呢

这是贪




发表于 2011-6-16 23:08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廉而不刿



布施网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3208&extra=&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净慧长老开示:赵州禅的特点    【全文点击打开】

净慧老和尚

(2002年10月29日演讲于香港智度会)


各位居士,各位朋友,很高兴今天我们有这样好的因缘聚在一起切磋佛法。大家白天工作都很忙,现在又牺牲了晚上的休息时间,把家里的事暂时都放下,来这里切磋佛法,这使我很感动。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让我来给大家讲一点佛法,我也感觉到很有压力,觉得这责任太重了。但是,既然潘校长提出来了,还有林居士以及各位这样热情地投入,我也只有来随喜。因为我不会讲广东话,我讲的话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都听得懂。(众答:没有问题。师云:没有问题就好。)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赵州禅的特色》。“赵州禅”,顾名思义,就是赵州和尚的禅。在介绍“赵州禅”之前,我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赵州和尚。


赵州和尚的本来德号叫“从谂”,“服从”的“从”,“谂”字是“言”字旁加上一个“念书”的“念”,有的人把它读成“从念”,应该读“从谂”(cóng shěn)。他生活的时间是公元七七八年到公元八九七年,活了一百二十岁,正是中国的中晚唐时期。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学方面造诣很深,并且树立了独特的禅风,所以人们都尊称他“赵州和尚”,他的本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一说“赵州和尚”大家都知道,而提到他的本名“从谂”,却不知道。在中国佛教史上,人们都习惯于用所住地点的“地名”来称呼那些有道高僧。


在古代,赵州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在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原属于镇州府,那个时候还没有石家庄,镇州府就是现在的正定县。赵州和尚原籍山东,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家了。他的剃度师是他家乡的一位师父。他的得法师是南泉普愿。南泉普愿是百丈禅师的弟子,百丈禅师是马祖的弟子,马祖是南岳怀让的弟子,南岳怀让就是六祖的大弟子,所以赵州和尚是六祖底下的第五代。


南泉普愿禅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禅师,俗姓王,所以在禅宗史上,很多地方称他为“王老师”。南泉也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在安徽的池阳,也就是现在的池州市,在九华山附近。南泉祖师所继承的禅风就是马祖的“平常心是道”。大家读过马祖的语录就知道,马祖创导的禅风就是以“平常心”为特色。


我们讲赵州禅师或者赵州禅的特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他从南泉普愿禅师那儿继承了“平常心是道”的观点,这是赵州禅的第一个特色;二是“本分事接人”,这是赵州禅的第二个特色。平常心是道和本分事接人,应该说这是赵州禅最具普遍意义的两大特色。


赵州禅师在柏林禅寺驻锡传法的时候,当时这个寺院叫“观音院”,还没有“柏林禅寺”这个名字。在禅宗的灯录上,“柏林禅寺”这个名字是找不到的,只提到赵州和尚住在观音院或者赵州东院。


赵州和尚在观音院驻锡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在那儿传播佛法的时间长达四十年,影响很大。但是,此前他参学的时间更长。我想,至少有六十五年。赵州和尚经过六十五年的苦修参访,到了八十岁才开始出来传法。从这样一个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行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老人家对求法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慎重!有一首诗说:“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即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草鞋钱是什么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交学费”。在还没有归来的时候,这个草鞋钱、这个学费一定要交,只有把这个学费交了,你才会真正地有所收获、真正地回家了,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啊呀!我的学费都白交了!当你说学费白交了的时候,你已经是有所成就了。那么,赵州和尚知道空费草鞋钱是在什么时候呢?在他八十岁的时候。可见修行悟道这件事情是多么的艰苦,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达到目标。达到目标以后怎么办呢?还要继续修。知道草鞋钱白费了,并不等于说从此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休息了。虚云老和尚,大家都知道,他老人家也是一百二十岁。他修行的时间有多长呢?他在五十五岁以前还在苦修,还在到处参访。五十五岁那年,他在高旻寺打禅七,杯子掉到地下,“啪”的一声,开悟了,这时他才知道空费了草鞋钱。开悟之后,虚云老和尚并没有闲着,而是继续弘法。他弘法的时间是从五十五岁以后才开始,到他建道场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多岁了。大修行人他自己有把握,觉得到了六十岁在佛教里正好可以做事情,所以他也活了一百二十岁。我们现在的人到六十岁都要退休了,在古代的祖师们那儿,正是成熟的时候,正是炉火纯青的时候,正是弘法利生的时候。


由于赵州和尚住持观音院,所以在唐、宋时期,赵州观音院可以说是盛极一时,宗风大振。到了辽金时期,柏林禅寺一度成了律宗的道场。元朝的时候有位临济宗的禅师又把这个地方恢复成为禅宗的道场,叫做“格律为禅”。此后,一直到明清,这个地方仍然是禅宗的道场。清朝雍正皇帝对赵州和尚的禅风、语录曾经赞赏有加。在《御选语录》里,雍正皇帝专门为赵州和尚的语录写了一篇序文,认为赵州和尚是达摩以来、六祖以下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见地非常透彻的大禅师。当然我们不一定要以雍正皇帝的“金口玉言”作为判断标准,但是,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在禅宗方面曾经用过功夫,并被当时及后来的一些大禅师所印可,这一点在教界和学界都是公认的,因此,雍正的话应该说是有其根据的。


现在日本禅学界,研究中国禅宗最有名的学者阿部正雄,他写过一本书,其中提到,六祖以后最有代表性的禅师有两位:一位是临济祖师,另一位就是赵州和尚。他说,这两个人,一个代表了智慧,一个代表了慈悲。临济禅师代表了智慧,赵州和尚代表了慈悲。


这两位禅师的禅风各有特色,他们传禅的地方相距只有一百二十华里,当时同属镇州府。临济宗的发祥地就在今天正定县的临济寺,位于石家庄以北十五公里。赵州和尚的观音院就是今天的赵县柏林禅寺,位于石家庄以南四十五公里。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地区之内,同时出现这样两位伟大的禅师,这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汉语中有个名词,叫做“走江湖”。这个词最初出于佛教,是由禅宗的人说出来的。“走江湖”一词揭示了中唐以后禅宗发展的一个现状。当时,江西、湖南两省的禅宗非常兴盛,出现了很多非常有名的大禅师,天下的禅人莫不归仰,因此,参学的禅人不是到江西就是到湖南。所以就有了“走江湖”的说法。当时禅宗的大祖师都集中在江西、湖南两地弘法,而河北这个地方,却很少有人来。赵州和尚和临济禅师同时出现在河北弘扬禅法,这说明两位祖师的禅风跟北方人有大因缘。


下面,我想分五点跟大家谈谈赵州禅的特色,讲完以后,留一点时间同大家交流。


首先讲赵州禅的第一个特色——“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出自赵州和尚的悟道公案。《赵州禅师语录》中讲:赵州和尚参南泉普愿禅师的时候,向他的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是道?”南泉祖师回答说:“平常心是道。”赵州和尚进一步问:“还可趣向也无?”意思是说,我们能不能走向平常心?怎样才能走向平常心?南泉说:“拟向即乖!”你准备向平常心那个方向走去就错了。在座的都是知识分子,有不少是学佛的老前辈,像严老(严宽祜居士,虚老的在家弟子,当时也在座),我想,大家都能够体会“拟向即乖”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你想要往那个地方走,认为有个目标可追,就已经不是平常心了。道就在心中,本自具足。“拟向即乖”,多深刻呀!赵州和尚那个时候还没有了然,他接着问:“不拟争知是道?”他说,我不走向那个目标,怎么知道它是道呢?可见赵州和尚当时还是在知识的层面来领会他师父的这句“平常心是道”。南泉接下来说:道不属知,也不属不知,属知不对,属不知也不对,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真正达到道的境界,心犹如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虚空当中,朗照万物而如如不动。这个“朗月孤圆”的境界就是平常心。赵州和尚到这个时候才“顿悟玄旨”,忽然开悟。


我们现代人也经常使用“平常心”这个词。比如说,某某人受到一个很高的荣誉,好心的人就会提醒他千万不要太高兴,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因为曾经有人因为得到一个很高的荣誉,或者突然之间发了大财,高兴太过,结果一命呜呼。这样的事好像在生活里经常听说过。因此,无论是毁是誉,都要提得起,放得下,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太执着。


在禅宗里,平常心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不过,我们可以把平常心这样一个禅味非常浓的高深境界,渗一点水把它淡化,然后在生活中加以运用,那是很有用的,也很灵验,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毁誉面前心态平和,不至于波动太大。


保持一颗平常心非常不容易。我记得我的童年时代,听说明天要过年了,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过年要穿新衣服。尽管我很小出家,但是在一位比丘尼老师太的照顾下,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也能够穿上一件新衣服,所以新年的前天晚上,睡不着觉,等着明天穿新衣服。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特别是老人,像严老这个年纪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现在二十岁左右的人不能体会这种心态。因为他们天天穿新衣服,天天吃得非常好。小孩子的这种心态,可以称之为童心,它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损害。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如果还象小孩子那样,遇事就兴奋,放不下,比如明天有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或者明天会遇到什么特别不愉快的事,心里老想着它,睡不着,吃不下,坐不稳,那就很危险。对身心来说,它是一种摧残。那不是童心,而是一种忧虑的心,一种不平常的心。


因此,我建议我们一定要用禅的这种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毁和誉、名和利、好和坏。面对社会万相,要以这样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然后放下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证严法师的这句话讲得很好。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弄清楚,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它、接受它?就是用平常心。所以我觉得,在这十二个字前面再加四个字,就更完整了——用平常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前面说过,真正保有一颗平常心很不容易。赵州和尚经过了六十五年的磨练,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想,我们现在处在末法时期,生活环境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不知道要复杂多少万倍。今天我们所受到的诱惑比起唐朝来,比起清朝,甚至比起十年前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我们的善根浅薄了,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强烈了,求道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成道也就比以往更困难。因此,如果说我们稍微有一点点相应了,我们要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来保任它,并在生活中好好地去运用它。


这是赵州禅的第一个特色。这个特色,在今天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家都会说平常心,这就是禅的力量——禅的渗透力量和禅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大家天天在说、天天在用“平常心”,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源头就在六祖那里、在马祖那里、在南泉那里、在赵州那里。这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希望每一位事业成功的人士、正在创业的人士、学佛有成的人士、正在学佛的人士,都努力地去培育这颗平常心,保任这个平常心。


赵州禅的第二个特色是“本分事接人”。马一浮先生写过一幅对联,叫做“平常心是道,本分事接人”。马一浮先生是我国现代的一位大儒者,也是大禅者、大书法家、大篆刻家、大学问家。他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是他的影响还在。弘一大师出家就是马一浮先生成就的。


“本分事”,在赵州和尚的语录里经常提到。他说,“老僧只以本分事接人”,如果还有其它的接引方法的话,那是三乘十二分教的事,与老僧无关。你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到我这儿来。假使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可以去选择其它法门,与老僧无关,老僧只教这一条——“本分事接人”。这个接引人的方法很高峻,也很高明。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是“专业化、高精尖”。人人都有本分事。大事未明是本分事,大事已明也是本分事。禅宗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事——本分事是什么?怎么来解决?解决了以后又怎么办?等等。我们之所以来接触佛法、学习佛法,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根本问题不能够解决。


我记得有一年跟杨钊先生交谈。大家都知道,杨钊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头是鼎鼎有名的。他非常健谈,他说话时别人插不上嘴。八年前,我们有一次在一块吃饭,他谈起他学佛的过程。他说,他的事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了,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可以说吃喝玩乐一切都不愁了,我还要做事干什么呢?我做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他很疑惑,找啊找,找来找去,找了天主教、找了基督教、找了道教,结果都不合他的意,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佛教。找到了佛教之后,他觉得再做事情就有意义了。意义是什么呢?他说,我们不能专门为自己做事情,我们做事情是要回报众生。这就是菩萨的本分事。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一点入手:首先不要只为自己生活,不要专门想着自己,要多多考虑他人,用菩萨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超越、提升和完善自我,那就算把自己的本分事解决了。要我们每一位都拿出八十年的时间或者六十年的时间来解决本分事,不大可能。所以我觉得杨钊解决本分事的途径,值得我们大家参考。我们可以通过利他的精神,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又不断地回报社会,并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去逐步地解决自己的本分事。解决本分事,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净化自己的灵魂。虽然佛教不讲灵魂,但也不是说就没有灵魂的影子,还是有灵魂的影子。如果没有灵魂的影子,那我们的一切努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是断灭论——完善不完善、完美不完美、超越不超越不都是一样嘛。


佛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事。“本分事”说到底,就是要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要从菩提心、菩萨道、菩萨行中去找,同时还要在菩提心、菩萨道、菩萨行中去落实。如果我们找到了本来面目,却不去把它运用在利他的事业当中,那么,找到和没有找到又有什么区别呢?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或者说禅的根本精神,就是一切是从利他出发,而不是从自己出发,在利他当中来利益自己。这多少有点像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解放全人类的前提下,才能够彻底解放自己。实际上,如果真的做到的话,这也是一种菩萨精神。太虚法师说过,他曾经读过斯大林传,读完之后,在书上批了几句话,他说斯大林具有佛教的菩萨精神,只可惜缺少了一点慈悲心,因为他杀人太多。太虚大师说这个话是在抗战期间。他在那个时候就对斯大林做出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孤明独发”,具有先见之明。作为一代大师,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在赵州禅师语录里,有两个公案,一个叫赵州关、一个叫赵州桥,这可以算是赵州禅的第三个特征和第四个特征。


在赵州语录里,曾多次提到“赵州关”。但是,请注意,实际的赵州关和他这里所说的赵州关含义是不同的,一个是地理概念。到过云居山的人都知道,云居山的第一道山门就叫赵州关。在赵州禅师语录中,赵州关则是一种禅的境界。


宋朝有位无门慧开禅师,他把赵州语录里边的“狗子无佛性”公案,提练成一个“无”字,并把它当作是禅门第一关。这个“无”字公案,既是赵州禅的一关,也是禅宗的一关,所以又叫“无门关”。“无门关”就是从“赵州关”演化而来的。
“狗子无佛性”公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僧人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


当然下面还有一些话,无门慧开禅师撇开它们不管,只抓住前面的这几句。日本人也是这样做的——单单提出一个“无”字,并把它当作宗门第一关来参。日本的禅师写条幅的时候,有时只写“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这几个字。州就是赵州,云就是说。有时候只写“州云”,然后底下一个大大的“无”字。日本禅师每次说法结束,就大吼一声:“无——!”有一年,在柏林禅寺普光明殿落成典礼上,日本福岛庆道禅师,他在赵州塔前拈香,拈完香说了四句偈子,之后大吼一声“无”字,整个院子里的柏树和塔感觉到都在摇晃、都在震动!那就是禅的精神。所以无门慧开禅师讲,赵州和尚“狗子无佛性”的这个“无”字,是禅宗的第一关,所以叫做“无字关”,或者“无门关”。《楞伽经》上面讲“无门为法门”,也是这个意思。没有门,但又是个法门,参禅悟道必须透过这个门,不透过这个门,你就别想入禅。


“无”是什么意思?到了大慧宗杲的时候,它的意义才真正地被剥开。他是怎么剥开的呢?他说,“无”不是“有无”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虚无”的“无”。你不要把它当作知识来领会,也不要在思维里面卜度它的意思,左一个猜想右一个猜想,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是那个意思。他说,这些都不对。无就是无,它是一个整体,它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东西。有无的无是二元对立。无门关的无不是二元对立,没有对立面。我想,没有对立面的无的境界,应该是佛法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切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最高境界。生活当中最高的境界、最亲切的体会应该是无,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你在点头,你为什么点头?你点头的意思是什么?我不明白。会心处只有自己清楚。你在笑,你笑什么?我也不明白。你觉得有所会心,才发出微笑。如果你不满意,你会这个样子(师做不满意状的表情)。尽管你会做出这个动作来,但是心里的感受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它是不共的。每个人心里的感受都是不共的。这不共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无的境界。在生活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尽管是很浅的层次,但它是一个实际的存在。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它的信徒到了最终的最高的体会,也是没有办法表述的,也得用“无”来表述。用“无”来表述也是一种无奈的办法而已。真正的那种味道,说个“无”也是多余的。但是人类毕竟要交流、要沟通,要有办法来传达我们的心得体会,所以就用一些符号来加以表示。无字也是如此。无是大智慧,是无漏慧,是禅的最高境界,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生活的最高境界。


“无”可以用眼神来交流,但是无法用语言来交流。因为语言说出来的都是有,说出来的都不是无。在修行的过程中,“无”是一种方法,叫做参“无”字公案。在参这个公案的时候,你要把一切的一切都扫荡干净,空诸所有。当我们把一切二元对立的东西从思想里扫荡干净了,这个时候,你是一法不立、一念不生的。可惜,我们绝大多数人最多不会超过五分钟就有第二念。最短不到一分钟就有第二念,甚至顶多保持一念、二念、三念、四念,就有妄念穿插进来。


修行就是这样的不容易,也可以说,我们修行所面对的心灵的环境,就是这样的严峻。我们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严峻到什么程度,我们心灵的环境就会严峻到什么程度。所以要参“无”字,要让它占据我们整个的心灵空间,使我们整个心灵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有亲见本来的希望。如果不能让它占据我们的整个心灵空间,要亲见本来,谈何容易!
第四个特色是“赵州桥”。赵州确实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赵州桥,它是隋朝修建的。不过,在赵州语录中,它主要是指一种精神的桥梁。桥,从此岸到彼岸,从南到北,或是从东到西,方便人们来来往往。


赵州语录中记载,有僧问赵州:“如何是佛法?”赵州和尚没有像我今天这样胡言乱语说了一大通,只说了三个字:“赵州桥。”大家想想看,佛法和赵州桥有什么关系?有关系。那僧人进一步问:“如何是赵州桥?”赵州和尚回答说:“度驴度马。”桥就是用来度驴度马的,驴马都要从桥上走来走去。佛法是不是这样呢?佛法就是一个桥梁,一切众生通过它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菩提涅盘的彼岸。人要从这个桥上走过去,其它一切众生都要从这个桥上走过去。佛法就是起这样的一种作用,负荷的作用、引众的作用。这是一种大地的精神,菩萨的精神。桥梁绝对不会说人可以过,牛马到此止步。度驴度马嘛,平等无有分别,驴马可以从这里走,一切众生都可以从这里走,这叫普渡众生。这就是佛法。“赵州桥”体现了赵州和尚禅法里面的大慈大悲的精神。


所以,赵州禅法的第三个特色和第四个特色,分别代表了慈悲和智慧。赵州关是大智慧,赵州桥是大慈悲。由这两个公案,我们可以引申出“觉悟人生”的大智慧、“奉献人生”的大慈悲——这就是我所提倡的生活禅的根本所在。


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下生活禅。生活禅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个口号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从赵州和尚的“无门关”和“赵州桥”那儿来的。这八个字是对菩萨精神的现代诠释,是对悲智双运的通俗理解。整个大乘佛教的精神,就凝聚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八个字当中。为了使它更加切合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修养,近年来,我又把“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定位为:“觉悟人生”就是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素质,优化自身素质是没有止境的,从人天乘、菩萨乘,直到一佛乘,就是一个优化素质的过程;“奉献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和谐自他关系。慈悲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让世间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和谐相处,相互爱护,相互奉献,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过一种和谐的生活。和谐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我记得梁漱溟先生讲过,什么叫做道德呢?“生命的和谐就是道德。”


这几天每天都有机会看看报纸,在寺院里没有这个机会。看了报纸以后,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太不和谐了,我们生命之间太不和谐了。去年9·11事件的时候,我刚好在罗马,那一天我身体不大好,没有出去参观。同行的人一回来就告诉我,美国的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炸毁了,死了多少多少人。啊呀!我的心好像要崩溃了。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恐怖的世界。我想起,世贸大厦最顶层还留下了我的足迹,现在再要去寻觅那个足迹已经了不可得了,烟消云散了,多么恐怖啊!今年从十月十二日到二十三日,十一天的时间就发生了两起惨绝人寰的大恐怖活动。大家都比我清楚,十二日是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恐怖事件,死亡二百多人,伤的人数就更多。一直到现在,我听说还有四十多位香港人的尸体找不到了。二十三日,莫斯科的一个剧院发生了所谓绑架人质事件,八百多人被恐怖分子绑架,虽然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恐怖分子五十多人都死了。作为生命来讲,我觉得他们在愚痴的驱使下,白白地去送掉了自己的生命,太没有价值啊!尽管他们的恐怖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是他们这样的愚痴还是值得同情的。当然那些无辜死亡的人质更值得我们同情。


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在令人担忧。所以,强调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和谐是多么重要啊!我觉得,修行就是要把慈悲的精神转化为不断地和谐自他关系这样一种实际行动,这样,佛教的菩萨精神才不至于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书本上,或者局限在寺院里。不断优化我们每个人的自身素质,就是要用大智慧来作指导,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就是要用大慈悲的精神来作指导。赵州禅里的赵州关和赵州桥所启示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世界来说太重要了。


下面,我想把我今天讲的内容,作一个简短的小结。我们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把它们变成实际行动,那只能是口头禅,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最要紧的是,要把它们落实在当下。修行要从当下开始,不要等下一个小时,更不能等明天。不要说不能等到下一个钟头,连下一口气也不要等。就在这个时候,就在此时、此地落实修行。安祥自在就在当下,成佛作祖也还是在当下,绝对不要等明天。只有今天的努力,才有明天的成功;只要有当下的努力,就有当下的成功。努力和成功是同时的,是完全没有距离的。所以我经常讲,要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当下就可以获得安祥自在,当下就可以成佛作祖。最后我想以我经常讲的四句话来供养各位:“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我们要时时刻刻感恩大众、感恩所有的人,感恩我们的敌人,感恩我们的朋友,感恩我们的亲人。因为所有的这三种人,敌人、朋友、亲人,都为我们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提供了帮助、提供了机会。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感恩的心来面对社会、面对世界、面对大众。


阿弥陀佛!感恩各位!




布施网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4987&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维摩诘大士开示什么是道场 (转)

作者:静波法师讲    文章来源:摘自《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五)

【经文】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所谓光严童子,自性光明不昧,了了寂照,常能庄严自心;有童真之德,故曰童子。是在家菩萨位居补处(不是菩萨戒牒,是位置)。现童子身助佛扬化,是同维摩、宝积等大菩萨一个鼻孔出气,即志同道合。童子,世俗而言,无论男女,没婚嫁没破童贞的人都叫童子。另义是超脱根尘,不与万法为伴的无分别智,喻直心似箭,照而常寂,不取不舍;寂而常照,不迎不拒,如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可见光严不依世俗语说,而是依义而言。
  
佛陀见弥勒不堪,就选派光严童子,即佛告光严童子菩萨,你领众到居士处问疾吧!光严童子回禀佛陀:世尊啊!我也不胜任同居士应酬,不能问疾。因当机者不是光严,不要误会他不行。
  

【经文】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我问:道场者何所是?
  
为什么这样说呢?回顾我往昔的一天,出毗耶离大城时,正巧遇到维摩诘居士入城,相遇之时,我即作礼而问:维摩居士,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维摩诘回答说:我从道场来。我不知其用意,于是又问他,哪里是道场呢?(对光严恋慕道场而言)此也是开示佛教徒对道场的看法。
  

【经文】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维摩居士回答我说,如以出世法说,修行者直心如箭,没有丝毫弯曲和邪僻就是道场,因为这种直心犹如X光射线一下子透视我们全身,是无虚无假的真相,如按一般人看,道场指修行者的场所寺院,这需要改变观念。如《楞严经》所说: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屈相;先发直心是解,后由直心而发万行,即以万行庄严道场,即是解行合一,或知行合一,因能随机教化,承办一切事物的缘故,如《华严经》云:初发心住,能坐道场,成等正觉;信解具足就是深心,此心能脚踏实地,成为成佛功德的根本,并能展转增长。所以说,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佛教徒若不发菩提心,则学佛无方向和目的,易入二乘、邪魔外道,若发菩提心,则有归宿,即能统摄万行,回归空性,无所错谬。
  

【经文】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此段经文是说菩萨的六度就是道场,并不如我们所以为的只能在所定位的寺院,一般人布施为得好报,乃人天之因,能观三轮体空,虽不为得报而功不唐捐,不声不响,默默耕耘庄严佛土,即无名英雄,所以说,布施是道场;所谓持戒是道场,即是持如来三聚净戒:摄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戒,饶益庄严凡圣同居土,摄律仪聚即庄严方便有余土,摄善法聚即庄严实报庄严土,三聚不缺庄严常寂光土。戒德完全则有愿必从,所以持戒是道场;所谓忍辱是道场,即怨憎毒害、行苦、众苦所逼,谛观诸法,体性虚妄,则亲证无生与法身相应,如是视众生扰乱伤害等不以为意,即能心无挂碍,所以忍辱是道场,如是对烦恼则不迎不拒,实无烦恼,能所双亡;所谓精进是道场,如能不攀缘一切存在的幻相,即常能与法性相应,无有懈怠,正如《华严经》所说:若人心不起,精进无有涯。因能与空性法身相应,即是大精进,如是不会中途而返,所以精进是道场;所谓禅定是道场,如能与空相应,不动不乱,如如不动,心则调柔,即入金刚三昧,由此禅定,成正等正觉,所以禅定是道场;所谓智慧是道场,智慧是眼,五度是盲,轮回的根是无明,若去无明需智慧对治,智慧现前无量无明则万法消融,哪里有惹你引起贪嗔痴的情绪呢?所以智慧是道场。
  

【经文】: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以上所说的六度是道场,现在要说四无量心是道场,诸佛成道利乐一切众生,如能行平等大慈,即与诸佛平等,即如和煦的阳光,遍照一切差别相,所以说慈是道场,我想当我们救生的时候,也要想到先救人,只有先救了人,动物才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所谓悲是道场,诸佛出世即为救世拔苦,如能行同体大悲,则愿救度一切众生,不生疲厌,如是与诸佛同心、相应,不落我法二执,无生忍中无疲劳痛苦,所以说悲是道场;所谓喜心是道场,众生沉沦不返,诸佛能见众生一念之善即能随喜,乃至能见众生念念皆善,破无明显法身,则大喜无量,菩萨能行无量大行,则能相契如来法身,法味无穷,愈乐人心,所以说喜是道场;所谓舍是道场,心无分别,即同诸佛菩萨同体悲、无缘慈,则爱憎二心都能远离,即是舍心无量,即与法身相契,所以舍是道场。
  

【经文】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所谓神通是道场,如有神通,则同有手,则能拔济沉溺之人,因有神通,利益众生的事业才比较容易,所以神通是道场;而佛教所谓神通,则是般若智慧为本,即“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神通有六种: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虽有六通,只是救度的方便,如同金器,器器皆金,是回归空性。所谓解脱是道场,能远离我法二执,即性相不再障碍,即得自在解脱,所以解脱是道场;所谓方便是道场,能以善巧随机施教,游戏三界,目的是启发众生的般若智慧,即回归空性,所以说方便是道场;所谓四摄是道场,四摄即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就四摄而言,以两种方便摄受众生:1,就布施而言,愚者以财施,智者以法施,2,就爱语而言,愚者以软语,智者以法语,3,就利行而言,愚者令得俗利,智者令得法利,4,就同事而言,恶人诱以善法,善人增长善根,所以四摄是道场。
  

【经文】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所谓多闻是道场,即多闻佛法第一义即空性,而又能行如闻故,则是相应,所以多闻是道场;所谓伏心是道场,即降伏妄想、染污之心,因能正观诸法本空,则能不降而伏,所以伏心是道场;所谓三十七品是道场,即依此三十七品舍离世间有为的染污法,而成就出世间无为法的清净,所以三十七品是道场;所谓四谛是道场,因集是苦因,苦是集果,道是灭因,灭是道果,即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此是不诳世间的真理,所以四谛是道场;所谓缘起是道场,因为无明乃至生老死无有尽头(怪圈),如离十二缘起而求解脱,如舍冰而求水,冰相因缘聚幻,幻相不实,生灭无生灭,所以缘起是道场。
  

【经文】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所谓诸烦恼是道场,因为烦恼实性即是佛性,如《中论》观涅槃品:“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有少分别。”能于烦恼处观照空性,所以诸烦恼是道场;所谓众生是道场,因为众生差别相没有独立实在的主载,即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即不再自以为是,所以众生是道场;所谓一切法是道场,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见任何一法,都是空义,即皆是道场,因为现象界的存在都是缘起,缘起当下即空,所以一切法是道场;所谓降魔是道场,因佛魔一如,众生颠倒即使终日念佛念经也是魔业,而颠倒心歇,与空相应,则是不动道场,此时十法界都是佛业,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以降魔是道场;所谓三界是道场,因三界如幻,本是不来不去,如是则无能去所去,所以三界是道场;所谓狮子吼是道场,因为能透视事物真相,即为众生如实道来,如狮子吼无所畏惧,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天魔外道以及一切邪说(违规内容,请自行删除等),都如烟消云散,所以狮子吼是道场。
  

【经文】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所谓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是道场,因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都是佛果所有之法,所以能远离九法界众生的过失与不及,所以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所谓三明是道场,因为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对事物通达无碍,所以三明是道场;所谓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因能于一念之间知真俗二谛圆融无碍,则能如实知一切法,成就一切智,得大自在,所以说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
  

【经文】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如果能够这样观照,菩萨则能与六度相应,教化众生,如是则凡有所造作,抬脚走路,都能左右逢源,都是佛法真谛,即一切法皆是佛法,与空性相应相契,语默动静之间与安住于佛法当中,哪里没有道场、哪里不是道场?即“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如此方可谓真正居士!
  

【经文】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世尊,当维摩诘说这些法时,有五百天人,都起成佛之心,我没有智慧和辩才,所以不胜任问疾重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惜花借水去 (转)

  
加贺千代曾写过这样一首俳句:
 
 
「娇艳牵牛花,紫露晶莹萦清井,惜花借水去。」
 
 
首俳句说的是女诗人加贺千代在一个清爽的早晨来井台打水,看见饱蘸露珠的牵牛花晶莹绽开,缠绕在井台和吊桶上,这自然于晨曦的梦雾中的神来之笔惊呆了她,她心醉痴迷,不忍惊动这如霓如幻的绝美,竟然去向别人借水去了。


慈悲的情怀无疑是禅宗思想的一种体现。禅宗思想讲求发慈悲心,强调物我一体,护爱众生。而千代女的俳句中表现慈悲情怀的句子应首推“吊桶已缠牵牛花,邻家乞水去”(朝顔に釣瓶とられてもらひ水)。这一句描写的是,早上“我”走到井边去打水,看到牵牛花缠在水桶上。如果用这水桶去打水,无疑会伤到牵牛花,“我”不忍伤害牵牛花,于是去邻居家打来水用。作者面对的仅仅是植物,但是却自然而然地把它平等地看做是如己的生命,不忍去破坏,去伤害。作者怀有的慈悲之情跃然纸上。这首俳句描写的对象是牵牛花,但所表达的应不只是那时那刻对牵牛花的慈悲之情,而是作者时时刻刻对这世间万物的一种慈悲的情怀。这一慈悲的情怀是千代女俳句中禅宗思想的又一体现。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6-29 16:40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施无厌



布施网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4967&extra=page%3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星云大师《小草精神》 (转)


小草,不能轻视!


你看!墙头上、峭壁间,一根小草从夹缝里冒出来的时候,任凭你风吹雨打、日晒夜露,它,始终伫立挺拔,随风轻摇,静静地向世人展现生命的丰姿。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这样一根小草的前面,如果不懂得珍惜生命,奋发有为,能不惭愧汗颜吗?


小草,它不向逆境屈服,它不为自己的渺小而自卑;这就是小草的精神。


佛经上说:“四小不可轻!”在我们的生活周遭里,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一粒种子,可以长出满树的果实;一根小螺丝钉,可以影响一部机器的正常运转。小,不容轻忽!东西虽小,却有大用。


甚至,一个小王子,将来长大继承王位,他可以号令天下;一个小女孩,未来当上皇后,可以母仪天下;一个小沙弥,假以时日,学有所成,就是人天师范的大法王;一只小龙,长大后就可以兴云致雨,威显天下。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沙一石,都有三千大世界也。


东晋的佛图澄示现一个神迹,终于感动石勒不屠杀汉人;南宋的冯道一句话,说服辽金不滥杀中国人。一个神迹,救下百万人命;一句话语,天下苍生免于涂炭。小,可以轻视吗?


菩提达摩的一句“拿心来,我替你安!”成就了一代大师慧可;桂琛禅师的一句“石头带在心上,不重吗?”开启了法眼文益悟道的契机。甚至“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小,可以轻视吗?


周利盘陀伽,拂尘扫垢也能证果;刘邦小小亭长,他能拥有天下。红娘只是一个小小婢女,在达官巨贾中可以成为主角;四行仓库的杨惠敏,只是小小的一个女童军,却能做出百万大军所不能为的大事。七岁的妙慧童女能说大乘佛法;普陀山的小沙弥能够开创丛林。甘罗十二岁拜相,项橐七岁与孔子辩论,被称为“孔子师”;祖莹八岁能背诗经、尚书,时人称为“圣小儿”。所谓“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人小而可轻!”这就是小草的精神。


缇萦救父、花木兰代父从军,能够从柔弱中取胜,这就是小草的精神。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舍我其谁?这也是小草的精神也!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人,只要有小草的精神,自能安身立命于天地之间。




1#大中小发表于 2011-7-5 18:54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书香


布施网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5848&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圣明法师——莫做“小资”学佛者 (转)


都市中,有“小资”阶层。“小资”者,“小资产阶级”也。


生活上,刚刚脱贫,但还没达到有产阶级,没有很大的支付能力,但又向往美好生活,很好面子,表现出了小资情调。他(她)们可能喜欢喝某种特别的咖啡,或许说话时喜欢夹杂着英文,或者钟情于某个牌子的服装等等。他(她)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不屑与大众流行为伍,穿梭于都市之中却用冷眼观世间,喜欢追求一种有品位而不落俗套的浪漫。


学佛的人当中,也有“小资”一族。这些学佛的小资一族,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并不主张正式皈依三宝,但是喜欢翻看一些佛法书籍。

2、生活无忧,身体无病,有点钱又有点闲,学佛多半只是一种调剂生活的点缀。

3、对出世间没多大的兴趣,追求“安详”“自在”“快乐”。

4、没有发菩提心,一人吃饱天下无饥饿,学佛仅局限于自斟自饮、自娱自乐的受用享受之中。

5、有时表现为热衷于环保、放生等各种公益慈善事业,但在生活中对待工作却并不积极努力。

6、不喜欢受戒律约束,不受戒,更不会精进地努力修行,佛法得少知足浅尝即止。

7、喜欢喝“宗教鸡尾酒”,即把所有的宗教都大杂烩在一起“无分别”。

8、既要跃升于俗众之上,又与真正的修行人划清界限,站在修行人的边缘和角落里。

9、不喜读经论,只喜欢禅,喜欢读一些关于心灵感悟一类的书籍。

10、他(她)们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但却在众人面前装扮成看破一切得智者,戴着面具生活。在孤独的心境中自恋与独赏。


尽管,小资学佛者对佛法或者生活也有一些感悟,平时也有一些“利益众生”的行为,甚至也有一些看破放下自在的切身感受,但她们错误地以为这些就是佛法。


小资学佛者,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他们拿佛法当作调味品甚至是“止痛剂”,以此来屏蔽掉生活中的一些烦恼和不快、品味生活、享受人生快乐的时光。一旦遇到大病、重大打击,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春有百花秋有月”诗句也没了诗意,“色既是空”此时也不再空,“安详”和“自在”变成了怨愤、火气、沮丧。


佛法在世间的方便运用无穷,但其内在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这是区别佛法与世间法、佛法与外道的标准,也是鉴别是否只是小资学佛的试金石。


哪个佛菩萨是在“小资”中就成就的?高僧大德无不是经过一番实实在在的修行磨砺之后,才跳出三界修行圆满的。


真正的学佛者,是堂堂正正地走进佛门,皈依三宝,塌塌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安详、自在是自然的境界,不是刻意装点出来的,是真实的、坚固的,是能经受住境界考验的。


花开花落,日出日落,品茶赏月,搬柴运水,吃喝拉撒,都可以让人开悟,也都可以体现出佛法的道理,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等于世间法就是佛法。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种种现实压力导致内心深处都渴望找到可以避风的港湾停靠,但是小资学佛经受不起任何考验,更甭说“八风不动”了。


小资学佛一族,实际上还没有走上真正的学佛修行之路,他(她)们徘徊在佛法的边缘门口,只算得上是佛学爱好者而已。要么不学,要学就认真地学。“小资”一万劫,也出不了轮回;而真正迈进门槛/踏实修行几年,或许就可以脱胎换骨截断生死流了。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7-1 11:07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心是莲花开



布施网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5208&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10&page=1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小孩子 + 1 整理的好个齐全,而且都不错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整理,布施,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感恩,地藏菩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10:58 , Processed in 0.167482 second(s), 15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