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星 云 禅 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17 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仰山回答道:“我连信仰都不要,还有什么说不说?”
  沩山加重语气问道:“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以外,还能信个什么?”
  沩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小乘就小乘,我连佛也不要见。”
  沩山:“四十卷《涅槃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现在你所说,是如佛说?还是如魔说?”
  仰山:“都是魔说的!”
  沩山老师听了弟子这番话,满意地点头道:
  “今后,没人能奈何你了。”
  “肯定自己”这是禅者的一大课题!真正的禅者,“不向如来行处行”。世间上能改变人的东西太多了,金钱可以改变人,感情可以改变人,思想可以改变人,威力可以改变人。而今仰山禅师的禅,超越信仰,超越对待,“一切都是魔说的”,如此肯定自己,还有什么能奈何他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17 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仰山回答道:“我连信仰都不要,还有什么说不说?”
  沩山加重语气问道:“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以外,还能信个什么?”
  沩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小乘就小乘,我连佛也不要见。”
  沩山:“四十卷《涅槃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现在你所说,是如佛说?还是如魔说?”
  仰山:“都是魔说的!”
  沩山老师听了弟子这番话,满意地点头道:
  “今后,没人能奈何你了。”
  “肯定自己”这是禅者的一大课题!真正的禅者,“不向如来行处行”。世间上能改变人的东西太多了,金钱可以改变人,感情可以改变人,思想可以改变人,威力可以改变人。而今仰山禅师的禅,超越信仰,超越对待,“一切都是魔说的”,如此肯定自己,还有什么能奈何他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18 从心流出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头很是惊奇,两眼一直注视着雪峰。
  雪峰道:“实在说,参禅以来,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慈悲地指导道:“果真如此,你把所见的一一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又再放低声音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闻言,当即彻悟。
  世间的知识,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上还没有获得统一平等,“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这就是不要在枝末上钻研,要从大体上立根!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19 无情说法
  洞山良价禅师,当他初次见云岩禅师的时候,问道:“有情说法,说给谁听?”
  云岩:“有情听!”
  洞山:“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
  云岩:“无情能听到。”
  洞山:“你能听到吗?”
  云岩:“假如我能听到的话,那就是法身。你反而就听不到我说法了。”
  洞山:“为什么呢?”
  这时云岩举起拂尘,对洞山道:“你听到了吗?”
  洞山:“听不到。”
  云岩:“我说的法你都听不到,何况是无情的说法呢?”
  洞山仍不明白,再问道:“无情说法出自何典?”
  云岩回答说:“《弥陀经》不是记载说,八功德水、七重行树,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吗?”
  洞山听后,不禁失声叫道:“是啊!是啊!”
  洞山终于心有所得,便作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所谓无情说法,见到天空的明月,忽然兴起思乡之念;看到花落花谢,不禁有了无常之感;巍巍乎,山高愿大;浩浩乎,海宽智远。这不是无情跟我们说法吗?因此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20 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文殊的偈语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逢到知音,有人认识他了。
  原来,文殊、文喜是自他不二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21 一片菜叶
  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的路边,正计画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飘流一片很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有菜叶飘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再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完好的一片叶,竟如此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乞化吧!”当他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谈论时,看到一个人匆匆地从上游那边跑来,问道:“师父!您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流过?因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一片菜叶被水冲走了。我现在正在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不然实在太可惜了。”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道:“我们就到他家去弘法挂单吧!”
  爱惜东西叫做惜福,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一花一木,一饭一菜,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禅师心上的价值观念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残缺的鬼

有一次慧嵬禅师在山洞内坐禅时,来了一名无头鬼,若是一般人见了,必定吓得魂不附体,而慧嵬禅师却面不改色地对无头鬼说:“你原本就没有头,所以不会头疼,真是好舒服啊!”无头鬼听后,顿时消失了行踪。
  又有一次,出现了一个没有身躯只有手脚的无体鬼,慧嵬禅师又对此无头鬼说:“你原本就没有身躯,所以不会为五脏六腑的疾病而感到痛苦,这是何等幸福?”无头鬼一听,也突然地失去了踪影。
  有时,无口鬼现前时,慧嵬就说没有口最好,免得恶口两舌,造业受罪;有时无眼鬼现前,慧嵬就说没有眼最好,免得乱看心烦;有时无手鬼现前,慧嵬就说无手最好,免得偷窃打人。各种幽魂野鬼只要一出现在他眼前,慧嵬就将前述的话说出,他们就会消声匿迹。
  一般说来,无头、无体,而且对方是鬼,应该感到恐怖才对,无眼、无口、无手,是非常狰狞的样子,而慧嵬禅师却对他们说无头、无体是多么好,无眼、无口、无手是多么幸福的事。能将祸视为福,所谓转迷为悟,转秽为净,就算鬼也畏惧而不敢出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23 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求人不如求己。”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吾人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怎能担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人,怎么把欢喜给人?儒家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4 诗偈论道

苏东坡住在庐山东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云: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这首诗的前面两句,气势博大,确是惊人。
  一天,证悟禅师前往谒见庵元禅师。他俩夜里闲谈,证悟就举出东坡的东林诗偈,并赞歎地说:“这也是不易到达的境地哦!”
  庵元不以为然,批评说:“这种说法还没有看到路径,哪里里说到了目的地呢?”
  证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种境界,如何有这个消息?”
  庵元:“是门外汉而已。”
  证悟:“和尚慈悲,可为指破?”
  庵元:“且从这里用心参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处?”
  证悟听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无法入睡。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忽闻钟声,恍然大悟,去其疑云,说道: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拿此偈语奔告庵元禅师,庵元说:“向你说是门外汉嘛!”
  禅,不是用语言能说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写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禅,完全是透过悟才能体认的。证悟禅师的一夜深思,那钟声终于敲开了心扉,他和东坡的境界就不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5 生乎?死乎?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
  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
  道吾:“不说生,不说死!”
  渐源:“为什么不说?”
  道吾:“不说就是不说。”
  回寺途中,渐源道:“师父若不说,我以后就不再去檀家诵经超度了。”
  道吾:“不去就不去,我就是不说。”
  渐源真的从此就不去为人诵经超度。
  后来,道吾禅师圆寂后。渐源到石霜禅师的道场参学,一日,以相同的话问石霜禅师。
  石霜:“不说生,不说死。”
  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霜:“不说就是不说。”
  渐源这时终于在言下大悟。
  生死、轮回,这是事相上的话,吾人的本性,哪里有生死?真如佛性都不许说,岂准更说生死轮回?
  棺材里的人,从有为法的体相上说,有生有死,若从无为法的自性说,就无生无死。人,应该死不了的。人的身体可死,精神(佛性)则不死。
  道吾的不说生不说死,渐源功行因缘未熟,故不能深入了解;石霜的不说生不说死,虽是同样的话,但渐源修行进步了,领会自是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0:26 , Processed in 0.12126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