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断恶扬善

推荐一篇白话《楞严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卷二(3)
阿难承佛悲敕,深悔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成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阿难尊者听到佛陀的开示,也听懂了佛陀的意思,自己和大众真的都是迷中倍人啊,于是心情非常沉重,他虽然开悟了,但只是悟佛现说法音,虽然解悟了,但并未见到真心,疑惑是必然的。

所以很多同修听了很多开示,也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明白了,甚至公案也看懂了,可是真的就是这样吗?自己却不敢确定,这就是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所以很多人到了这里,问题就更大了,迷惑也更深了,到底算不算开悟呢?说不算吧,感觉自己好像和以前的认识已经不一样了,说算吧,难道这就是吗?于是到处找人想印证,其实这都不是真心现前的情况。那是什么情况呢?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你们都是缘心听法,比如很多人说什么都能说出一大堆道理来,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说的头头是道的,好像很不错,但做不到非常如法,其实这就是缘心听法,并未得法性,更不可能见佛性。

举个例子,比如祖师常告诉我们,修行要做到不妄想,得法性的人不会奇怪为什么不妄想,直接不妄想就行了,万一起了妄想再拉回来;可是以缘心听法的人却会东问西问问一大堆问题,非要问明白为什么要不妄想、怎样做才是不妄想、不妄想后会不会傻掉或死掉等等,结果想来想去、听来听去、猜来猜去全是妄想,虽然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可就是不能不妄想,这就是以缘心听法,缘心就是攀援心、第六意识、妄想心、狂心等等;而真心现前的人呢,根本没有妄想,本来就是不妄想,此时再说不妄想已是多余,但并不是不能想,此时的想已经不是妄想,而是观想了。

不以缘心听法是什么样子呢?比如师父告诉我们一念不生,我们不是马上记在本子上、记在脑子里就算数了,而是当下就要一念不生,这样才能契入法性,才能得到法性理水的浇灌,所以很多古人在指点之下就能见性,人家就是不以缘心听法的缘故,而我们却做不到当下见性,就是因为缘心听法的毛病所致,于是说来说去全是死道理,没有活的理水——智慧之水,这样的死道理就没有半点用处。

如果我们以缘心听法会如何呢?能入道吗?不能,佛陀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惟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这段就很简单了,月和指的比喻要说明的问题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如果认月为指,那就既认错了月也认错了指,那不就全乱套了吗?所以如果我们以缘心听法,不但见不到佛性,连法性也失去了,不但成不了佛,也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汝亦如是,佛陀真是不客气啊,指着阿难说,你就是这样!以为听足够多的佛法就能开悟了吗?就能见到真心了吗?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佛陀批评归批评,这不,下面又开始不厌其烦地指示阿难尊者了!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比如我们很多人就喜欢听讲佛法,不喜欢听世间法;或者说就喜欢听某个人讲法,不喜欢听别人讲法,这就是分别心缘心,其实会听的人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就是心能转物,不为境迁。
佛陀问的还是老问题,如果你以能分别我的声音为真心,那么这个心就应该离开声音有分别性。其实离开声音之后,这个能分别的心就已经是龟毛兔角了,因此,对音声而起分别的这个心也是虚幻不实的,为说明这个问题,佛陀举了一个例子。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比如客人都是有来有去的,所以才叫作客人,虽然机缘巧合到亭里来了,但这里不是他的家,于是都有离去的一天;而掌管这个亭子的主人,是永远没有来去的,这叫作亭主

此亦如是,真心与分别心也是这样的道理,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如果分别心是你的真心,那就不会随着声音的消失而消失啊,为何离开声音就找不到分别性呢?比如聋子的世界是没有声音的,他如何去分别声音的有无以及好听不好听呢?这时的分别性就不存在了,(这就是说,如果一切都永远是无声的,那就没有对声音的分别产生;声音一出现,你就会分别这是有声了,刚才是无声,现在这是佛在说话,刚才是外道说话等等,分别性就出现了,就象客人就来了;可是声音一没有,分别性也就没有了,如同客人走了;来来去去都是客人啊,主人在哪里呢?)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岂止是对于声音的分别心是这样,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分别我面貌的分别心也是一样的,离开色相就没有这种分别存在了,如是乃至分别都无,如是推理下去,对一切有相的分别都是如此的,都不是真心。

如果分别心不是真心,那么无分别心是不是真心呢?也不是,佛陀接着说,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如果非色非空了,就是把色和空都否定了,不起分别,这个是印度的一种外道叫作拘舍离的最高境界,有点类似我国的返璞归真,也就是从二回归一了,可只要这个一在,就需要定力把这个一固定下来,如果定力消失了,缘分一来,这个一就守不住了,一定还是要出现二的,所以此境界并不究竟,也不是真心的境界。
佛陀将分别与不分别分析完之后,总结地询问阿难尊者:“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你所说的心性都是能归还的,既然有所还,怎么可以称做是主人(真心)呢?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阿难问道:“如果我所说的心性都有还的地方,那佛陀您所说的妙明真心,怎么就是不还的呢?还请佛陀慈悲为我开示。”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佛陀说,我们还是拿见性来做比喻吧,这个见性虽然不是真心(圆月),但也不是分别心(月影),这个见性就如同第二个月一样(月牙儿),和真月虽然不一样,但本质是一个。我仔细讲给你听,你也要好好听仔细了!
佛陀还是用比喻的方法开示的,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垺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比如这个大讲堂,门是向东方开的,于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讲堂便亮了;如果到了半夜,又没有月亮的时候,讲堂就是一片黑暗;有窗户的地方便会通畅无阻,有墙壁的地方就被堵塞住;有色相差别的地方就看到种种条件(缘)的不同,没有色相分别的地方就体现了空的特性。如果外面飞沙走石的,讲堂内也被尘土遮蔽的很昏暗,如果天气晴和,屋内也变得很清净。

佛陀先把见性能感受到的分别相一一列出,然后进一步分析到: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阿难啊,这些都是你见性所起的分别,我现在把这些分别都归还到它升起的本因处。那什么是本因呢?云何本因?

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目,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垺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阿难,明应该还归给太阳,也就是太阳是明亮的本因,为什么呢?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啊,所以光明是太阳所带来的,因此应归还给它;同理,黑暗应该还给黑月黑月就是夜里没有月亮的意思;通还给窗户,拥塞还给墙壁;虚而不实的地方就还给空;昏暗还给尘土,清明还给晴和,世间所有能见的一切色相也不出这八种类型,而这八种都是可以归还的。(虽然这些现象都可以归还,可大讲堂却从来没有变化过,也无处归还。)

讲完这些自然现象后,佛陀马上切入正题,说道“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你能看到这八种变化的见精,就没有地方可以还了。何以故?为什么呢?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如果将见性还给明亮,那你就见不到不明了,如此类推,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虽然明暗等八种现象有分别,但见性是没有分别的,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这句话非常重要,佛陀总结道:“那些可以还回去的、有原因的自然不是你了,是客嘛;那不能还回去的,不是真的你(主人)又是谁呢?”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由此可知,  你的真心本来明亮真净,妙不可言,你却因迷惑而丧失真心,妄受轮回,一直在生死苦海中煎熬飘泊,因此如来说你真是太可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卷第二(4)

佛陀回答了“云何见性无还”的问题之后,阿难尊者接着又来了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也非常非常紧要,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您说的没错,这个见性确实是无还的,但是我怎么能够确切地知道这个无还的就是我的真性、真心、真我呢?

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啊!这就好比有个人问我们:“我为什么是我呢?”要是问到我们,我们如何来回答呢?可能就语塞了,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或者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或者说你自己去修,或者给他一棒子,或者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之类的话,而佛陀却不是这样的,佛陀智慧圆融、慈悲无边、辩才无碍,所以任何问题都难不住他。

当然,要把无可直陈的天真佛性指示出来,解释给凡夫听、还要让我们听得懂,能肯定我原来是我,这确实是个难题,所以佛陀也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费了一大段的篇幅,我们也分几个层次来看一下佛陀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佛陀说:阿难啊,你现在虽然还没有得到无漏的清净境界,但是因为信仰佛陀、能专心不二的缘故,可以在佛陀的加持下进入初禅的境界,得到天眼通,所见不会被世间法障碍住(所烦恼);而证得阿罗汉境界并进入金刚照明三昧的阿那律尊者,看整个阎浮提就如同
看手中的一个水果一样清清楚楚;那么对于菩萨境界的圣人来讲,因为开发了法眼,所以能同时观见成百上千个世界,就不是观见单单一个阎浮提世界的问题了;而如来的境界更是不可思议了,因为具备了五眼六通,一观之下即能穷尽所有世界。而对于没有修行的凡夫众生来讲,能看到的却如同鼠目寸光一样可怜。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这一段很有意思!我们不是觉得自己开悟了吗?不是想知道自己修的怎么样吗?佛陀在这里已经从的不同上,给出了我们勘验的准则:如果您只能看见眼前这点破事,被世间的五欲六尘缠住了,那您必是凡夫无疑;如果能所见无碍了,算是进入了初禅境界,如果真的开悟了,那就和阿难一样是初果罗汉,这是圣人境界的起点;如果能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那是阿罗汉的顶级境界了;如果您能够同时见百千界,那就是菩萨了;最后您能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了,那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呢?哈哈!

佛陀说的多么巧妙啊,虽然没有一句反驳的话,但已经清清楚楚地告诉了阿难,见就是你,你的见达到了什么层次,你就到了什么层次!所以这一段是总说,然后下面又更加细致地分析见性就是真我的道理。
首先,佛陀否定了“所见是见”的错误执着知见,他说: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在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象,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在初禅的境界里,你可以看到天地间一切万物,这所有的一切景象,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虚幻的前尘和现在的分别所造成的留碍(妄想),这个我们在前面已有过分析。如果你认为分别心是真心,那么现在我要求你再仔细分别一下,在这些你所见的物象之中,哪个是我们的真体(自、我),哪个是物(他)?
下面是佛陀代阿难所答: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阿难,你在初禅的境界里,放眼望去,所见到的一切,从日月宫到七金山(须弥山),仔仔细细一物一件地分别一下就知道了,这些都是物象,没有一个是你;看完这些天眼才能观到的景象,你再看看那些肉眼可见的腾云、飞鸟,以及风、尘、树木、山川、乃至草芥、人畜等等,从大到小仔仔细细分别一下,都是物象,没有一个是你。

分析完这些之后,佛陀进一步开导说: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阿难,虽然这些物象各种远近、大小、包括种性(有情、无情、天地水陆之别等等)的种种不同,可谓千差万别啊,可是都是用同一个见精看到的,这就是“物象虽殊,见性无别”啊,所以佛得出结论说“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
也就是说,我们见到天、见到地、见到山、见到水、见到穷困潦倒、见到富贵荣华、甚至见到四天王天、见到须弥山、见到地狱、见到三千大千世界、见到百千世界、见到微尘世界全是这个“见”,这个见并不是我们的所见,也就是我们看不见它,所以也称为见精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灵性的东西,可虽然我们都有同样的见精,能见的境界却千差万别地那么不相同,你说妙不妙呢?所以佛陀说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这个神妙无碍、无所不知的见精,不但是我的,也就是你的见性啊。

佛陀以引导的方式指示见即是汝之后,又通过思辩的方式来进一步打消阿难的疑虑,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假设见是某个物象,那你一定可以看见我的见,因为我的见就是一个物嘛,你能见物,自然就能见到我的见了。若同见者名为见吾。——比如我们都看到桌子,如果“所见就是我的见性”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么桌子就是我的见性,你看到桌子就是看到我的见性,对吧?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那么我不看的时候,什么物象都没有了,比如我是瞎子------唯见黑暗,而你的眼根是完好的,那你怎么看不到我的见性------黑暗呢?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如果此时你能见到我的不见,那么我的不见已经是能见,已经不是不见了,所以我的见性你是看不到的,这个见是无相无踪的,你所看到的都是用你自己的无相无踪的见。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如果你的见看不见我不见的地方,那这个见就肯定是你本身啊,自然就不是别人了。又则,这又是为什么呢?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因为假设你看到物的时候,物就是你的见,那么这个物也同时能见到你,体和物同时都能见,那到底是谁见呢?这不就乱套了吗?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我、你、他(世界)就无从安立了,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什么你我,也不存在有情无情,全成一锅粥了,所以见并不是所见。——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阿难啊,如果你见的时候,确实是你见而不是我见,那么这周遍一切的见性,不是你又是谁呢?为何还会疑惑这个见性不是你的真性?自己不敢当下承当,却向我来寻求真心佛性!

因为思辨得比较厉害,这一段还是比较难懂的,佛陀就是用思辨的方式来把阿难从着相的习惯中拉出来,指示他这个见性,既不是能见之眼根、也不是所见之物象,也不离开眼根和物象,就在能见所见之当下,这就是佛性,也就是你的真心、真性,一下承担下来,就不用再向别人去求证什么了。

我们再用简单的话来说一下,如果我们恰好境界相同,又都是人的样子,对这个世界的见解都是一样的,那么很容易你就认为你能见到我的见,  可真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不见的时候,你也应该见到我的不见才对,如果你见不到我的不见,那你怎么能肯定说能见到我的见呢?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见是不能见的,它不以任何一物为自身而存在,而是以见本身而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本体。因为这个本体都是无相的,无相的就没有比较了,所以你、我、他的本体不会有任何区别,可是在未成果地佛之前,因为从因地佛到果地佛的修行境界不同,这个见所呈现出来的能见和所见是完全不同的,就如同前面所说的从凡夫到佛的所见境界不同一样,就算都是凡夫,也几乎不会见到一个完全相同的世界存在。难道不是吗?我们虽然都同样生活在一个世界上,有的人就感觉这个世界很好,有的人却感觉很痛苦,这难道是同一个世界吗?所以每个人的能见和所见都是因缘和合的虚幻产物,并不是见本身。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卷第二(5)

佛陀说的很有道理啊,是不是?我们的所能感知的一切、所见到的一切就是我们的真心佛性啊,或者说,是真心佛性的随缘显现,如果我们心中有贪念,就是种了恶鬼之因,那即使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我们也不会满足,肯定还惦记着去占有外星空;如果我们没有贪念,随时都是极乐的满足,哪怕缺吃少喝,也一样快乐无忧;同理,如果您内心充满嗔恨,看什么都不顺眼,到处发火;如果您心里是慈悲善良的,那外界的一切都会变得非常美妙,对不对呢?......,外界的财色名利并不可能真正让我们满足,因为我们的心才呈现出了这么一个世界,那么所见的一切不是我们自己,又是谁呢?当然,这个自己虽然现在还不是很清净,但是它与清净也没有丝毫之隔阂啊!
阿难似乎是明白了,但是他还是不太敢确定、不敢当下承当,于是他又仗着佛陀的慈爱、大着胆子继续提问: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世尊啊,如果这个见精就是我们到处寻找的妙真如性,那么按您所说,所有的见都是我,那么我的真性就是我眼前的一切了,如果这眼前所见就是真我,那我现在的身心又是谁呢?——显然,阿难同志又错了,还是错在能所相对上,凡夫的肉眼就是“能见是我、所见是物”,现在他理解为佛陀的意思是“所见是真我”了,那我这个能见的身心又是谁呢?其实他还没有跳出能所对立的巢穴,自然一说就错,以前以为能分别的这个身心是我,现在佛陀一说,他又以为那个不分别的所见是真我了,所以迷上加迷啊,而且还自以为蛮有理的,呵呵,遇到这样的学生,也就是佛陀能应付的了了,——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现在我感觉这个身心是真实的、有分别感知的能力,而您说的那个见是没有分别感知的,我是无法知道它的感受的,这难道真的是我的真心吗?——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如果这个我无法感知的见性就是让我能分别一切的真心,而我能产生感知的身心却不是真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这和如来以前批评我的物、体混杂,有什么区别呢?惟垂大慈,开发未悟——还是求佛陀慈悲一下,开示一下我们这些没有开悟自性的人吧。

那佛陀是怎么开示的呢?佛陀首先就指出了阿难的错误之处,并给予了直接的否定,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你说你的见性就在眼前,这个认识是错误的。

然后,佛陀又分层次地论证了这个问题,首先用的是反证的方法: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假设见性真的就在你的眼前,是你能够看到的,那么这个见精(见性)肯定有个地方,应该能指出来眼前究竟哪个是见性。
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比如说吧,现在咱们俩个坐在这个只陀林里,能看到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
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璧,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你在我的座前,举手就能轻易地指出眼前的所看到的一切: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璧,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无论从小到大的各种东西,只要有形状的都可以指出来(佛陀其实在这里就明说了,见性不可能被指出来,因为见性是没有形状的,是无相的)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如果按你所说,见性就在你的眼前,那你应该明确地指给我看,哪个是见性呢?
这样提问以后,佛陀并没有容阿难回答,因为佛陀知道阿难也回答不出来,就接着分析道: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空,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你要知道,如果无色的空是见性的话,那什么又是空呢?如果有色的物质是见性的话,那什么又是物呢?一个东西不能有两个名字啊,对不对?你可以仔细深入地分析一下,把那个清净妙明的见性指给我,让我看看它和其他的东西有什么区别?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阿难承认说:我这样放眼望去,眼前的东西,能指出来的全都是物,没有能称作见性的东西。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世尊您不是也说过,别说我这样的初学的人了,就算是声闻缘觉这样的圣人,甚至包括菩萨,都不能在万物之前直接见到见性,但是离开这些万物也并没有一个叫作自性的东西在。
佛言:“如是,如是”!----佛陀认可了阿难的认识,也就是说“万物并非见性,离开万物也无自性可寻”,然后佛陀又进一步确定地对阿难说: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确实如你所说,没有一个离开万物独立存在的自性,而你眼前的万物也没有一个是见性的。

然后佛陀又进一步开示,请阿难继续思考: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只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我再告诉你,现在你眼前的一切,你肯定指不出来哪个是见精了,那你能否告诉我,究竟哪个又不是见精呢?

阿难尊者的特点就是领会力极强,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他很快就用佛陀的思路总结说: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只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实话说,我确实不知哪个不是见性。这个见解还是很有智慧的,一般人也理解不了,所以尊者作了一下解释——何以故?——为什么呢?——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果树不是见精,那树和见精就互相不沾边了,那怎么能看见树呢?如果树就是见精,那又何必叫作树呢?——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如是推理下去,如果空不是见精那怎么能看见空呢?如果空就是见,那何必又叫做空呢?——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所以我又有了新的思考结论: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所有的万物、所有的现象也没有一个不是见精的。
佛言:“如是,如是”。——佛陀立即肯定他说,如是,如是。

这下子,那些没有证见自性的弟子可晕了——茫然不知是义终始,刚刚把“眼前万物不是见性”好不容易理解了,怎么又说“眼前万物也不是非见”了呢?这不是自己否定自己吗?这到底是啥意思啊?难道我不是我吗?!——本来以为我可以见性的,这下子所见都不是见性,也不是非见性,这可如何是好呢?大家 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佛陀是成就者,有他心通,所以能知道大家心里都升起恐惧了,于是就安慰大家,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说“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这是佛陀在用大家对他的信任来使大家平静下来,“我是无上至高的法王,只说真实的话,是什么样就什么样,绝对不会欺骗迷惑大家。”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并非那外道的四种混乱的言论,所以你们不用忧愁苦恼,只要仔细地思考我说得对不对就可以了。

古人曾说过“没有他心通者不能讲法”,因为古人信根很好,传媒又不发达,来听一次法很不容易,也非常虔诚,现在呢,大家信根都比不了古人了,传媒设备却极大地发达起来,我们随便就能听到、看到,也就对法没有那么大的恭敬心了。

若对一个很虔诚的人来讲,你要是没有他心通,不知道该怎么讲才算对机施教,他又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再说的驴唇不对马嘴的,说不定他就对佛法没有信心了,甚至会断人法身慧命,罪过很大的;现在好一点,我们的信心往往不是很足,东家听听不受用,很容易可以再听听西家怎么讲,说不定就入门了,所以他心通不通也就不勉强了,只要能按佛经用白话讲解一下,不乱讲外道的理论,也就算可以讲法了,如果还按照古人的要求来,谁都不敢讲,那就没有人学法了,因为古文本来就难懂,再用它来讲非常高妙的道理,不比天书还难懂吗?谁又能看得下去呢?所以就多了我这么一个混水摸鱼的人,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啊,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楞严经卷二(6)

当时除了佛陀以外,很多跟随佛陀一起度生的大弟子也都有神通,比如文殊师利法王子,他是代表大智慧的,是<楞严经〉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大福德的阿难尊者,所以《楞严经》是福慧双修的重要经典之一),文殊菩萨也看到了大众的惶恐,于是内心升起慈悲——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于是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恭恭敬敬地代众请法: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啊,这些弟子内心如此恐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领悟您所开示的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的义理。

什么叫二种精见色空呢?就是前面佛陀说的一切色空都不“是见精”(),一切色空也都不“非是见精”(非是),这就叫作是非是义,这两种义理要通过对色和空非常细致精确的观察,才能明白,所以叫作“精见色空”,不是粗见,你如果没有认真细致地去思考,只是粗粗一想,是不可能明白的。

而没有开悟的人,就比如说佛陀的这些弟子,不是认为“”,就是认为“非是”,而佛陀一开示“是非是”义,这个实相不修证是见不到的,因此完全超出了这些弟子的理解范围,因为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明白佛陀所说的色空真义,自己以前所明执著的道理又被佛陀给否定了,你说这可怎么办呢?所以这些弟子感到内心惶恐不安。

然后文殊菩萨又接着重复了佛陀所开示的是非是义,说“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这些色空都是见性随前缘所显现的幻相,如果色空这些现象是见性本身,那就能指出来见性在那里;如果不是见性,就应该什么也看不见,所以说“是非是”,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这些弟子因为不知这个意思到底指的是什么,所以才会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只是大家都没有听明白,并不是以前的善根缺少所至,(比如外道或者小乘种性的人,虽然他们也积极地修行,但因为善根轻鲜,听到佛陀讲空性的道理会惊怖而退席,这样的人也不想度众生成菩萨、成佛的,只想自己解脱快乐,这就是善根轻鲜;而佛陀的这些弟子都是大乘种性,他们是相信佛陀的,惊怖是因为还没有听懂,并不是因为往昔的善根太少)惟愿如来大慈发明。——希望大慈大悲的世尊继续开演无上妙意,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这些色、空物象,和这个见精,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啊),所以并没有,也没有,也就是说在色空见精之间,并不存在的关系,也不存在不是(非)的关系,这叫作无是非是

有人把大家的心里疑问说得如此清楚,佛陀当然会随问作答地开示了,于是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这是直接告诉大众佛陀及大菩萨的境界和见地,“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在佛陀和大菩萨(菩萨分十地,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算大菩萨)的境界(三摩地,也就是定慧等持的清净心)里,他们所见的实相是什么呢?——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就是能见、所见、以及能所相对所产生的一切想法,都如虚空中的花一样,他的本质是空的,这叫作本无所有。

文殊菩萨问“元是何物”,佛陀就此回答道“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这个能见之心及所见之缘,其本质就是见性,见性后就会开发清净圆满、妙用无边的菩提心,所以也叫作菩提妙净明体,在这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实相中,云何于中有是非是——哪里有“是”“非是”呢?

说到这里,佛陀又举了一个例子,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就拿你来说吧,对于你自己来讲,有没有“是你”还是“不是你” ,只有不是你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区别,只有没有契入真心实相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分别,而对于见到真心、契入实相的人来讲,并没有是非二字了,对不对?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没错,是尊,对于我本身来讲,我就是我啊,并没有一个是我、不是我的识在,何以故。为什么呢?

若有是者。则二文殊。如果有是的话,就有两个文殊了,文殊是一个,知道文殊的那个又是谁呢?也是文殊啊,所以就成两个文殊了,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不过,我现在讲的也不是没有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而是没有是也没有非的真文殊。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佛陀总结道,这个妙明的见精和所有的空相和色相(尘相)的关系,也都和真假文殊是一样的(这就叫做诸法实相。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本来都是妙明(妙明就不是无明,也不是无明尽)、无上(智慧具足称为无上)、菩提(慈悲圆满称为菩提)、净圆(净为不染,为无漏的真心,这样好的一个真心,却妄为色空。——因一念无明,阴阳两判,妄想执著成为色空(空是看不见的,色是看得见的)二法(所有一切现象都可归为色或者空),及与闻见。——色空一出来,对境生心,见闻觉知都出来的,就以为见闻觉知的才是真的,如第二月。这就像捏目看到了第二个月亮一样,眼睛花了看不清月亮,于是捏一下就看清楚了,一把手拿下来又是乱七八糟的,看不清月亮的样子,可是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捏一下眼睛(打坐修定的小乘人)看得清就是月亮吗?不捏(凡夫)看不清了就不是月亮吗?其实清楚与模糊全都是月亮的显现。

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诣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楞严经卷二(7)

佛陀将此见性为阿难尊者确定为自己之后,继续深挖尊者的病根,说“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啊,你虽然已经明白了这个本觉妙明的真心既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生-----(这是指阿难所说的“我头自动,而我见性本无所静.......”的那一段话,因为阿难明白了能见、所见都不是自性的道理,能见、所见无非因缘、自然两种——人们解释的了的叫作因缘,有因有缘而成;解释不了的就称作自然,所以自性“非因缘也非自然”,这个道理阿难虽然明白了,但对无相理解得并不彻底),却对于这个本觉既非和合也非不和合的道理还有些糊涂,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开示了这么半天,你还是以世间的这些戏论来考虑问题,不能打破缘心听法的误区,还是认为菩提心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阿难虽然认识到自性不是因也不是缘、也不是自然,但他认为还是因缘和合的作用产生了非因非缘的自性,打个比方说,阿难认为这就如同父母为因缘生下了儿子,儿子是非因非缘独立存在的,却是因缘所生物),那么你既然只会这样思考问题,那我就用你能看到的一切前尘来问你-------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把这个误区给你分析明白。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既然你认为真心是和合而出,那你看看你眼前的这些物象,真心究竟是和谁和合呢?是和明合吗?和暗合吗?还是和通合?和塞合?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假设是和明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如果眼前是的时候,见在何处呢?见相可辨,杂何形像?——如果是可以分辨出来,那么杂合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呢?若非见者,云何见明?——如果不是,那是怎么看到相的呢?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如果相就是,也就是见和相没有区别,我们为什么说见相而不说见见呢?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如果单独或者单独自身就已圆满的话,也就不必合了,见必异明,——如果说见和明一定是不同的两个东西,杂则失彼性明名字——那么杂合在一处的时候就不是也不是;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因此佛陀最后得出结论说,如果说见性和合,就会产生既非又非见性的杂合体,因此见性和明相和合的假设是非义——是不成立的。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分析完与明和之后,依此类推,其它与暗和、与通和、与塞和也都一样,因此,见性与诸相和合而出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

这样分析完后,佛陀看阿难尊者似乎还有疑问,就进一步论证道: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我们用假设的方法再来推理一遍,看看见性到底是不是和诸相相和合: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如果见性是和明合为一处的,那么天一黑,明相就灭了,暗相就现前了,见性既然只与明和,肯定就不会和暗合,所以我们就应该看不到黑暗了,其实我们是能看到的,这就说明见性并没有和明合在一处;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如果是因为没有和暗合才可以见到暗,那么与明和的时候就应该见不到明才对啊,是不是呢?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如果你连明都见不到,为什么能说见和明合呢?为什么还能知道明和暗的有区别呢?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用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推断出与暗、与通、与塞和的错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阿难尊者的聪明劲儿又来了,他觉得佛陀说的有道理,因此想“既然不是和合,那见性肯定是非和合的了”,这个见地怎么样呢?
非和合也不对,因为因缘、自然、和合和非和合是世间的四种戏论,是我们大脑的产物,大脑不是心,心是一个,而大脑分为左右两半,因此大脑考虑问题的特点就是左右相对比较而出的,什么阴阳、左右、是非、前后、美丑、贫富、贵贱、动静、喜恶、东西、南北等等等等,运用的方法不外乎演绎、推理、论证这些戏论,这就是大脑的全部本事,所以佛陀一说和合不对,阿难尊者很自然就蹦到非和合那边去了,但是他已经有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所以又蹦的很不踏实,不敢确定对不对,很有可能还是不对,于是就小小心心地请问佛陀。

果然,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你现在又说什么非和合,那我再问你,如果这个见性是非和合的,那你就要说清楚,是不和明合?不和暗合?还是不和通合?不和塞合?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如同见性是不和明合,那么这个见和明必然都有明确的分界线,也就是说有明确的边缘,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那么你仔细观察一下告诉我,那个地方属于明,那个地方属于见呢?在见在明,自何为畔?——以什么为分界线呢?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佛陀又慈爱地叫了一声阿难啊,如果明的领地里肯定没有见性的存在,那么就互不着边,见都见不着,你怎么能肯定明在哪里啊?连明在哪里都不知道,边界线又从哪里出来的呢?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与其它(暗、通、塞)非和合的分析方法也是一样的。

接着,佛陀又进一步分析论证了非和合的错误所在,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另外,如果见性不与明合,那么的性质是不相容的,就如同耳朵和明不相干,也就是说和耳朵见不到明暗诸相一样,见性也见不到明相在哪里,连见都见不到,你怎能弄清楚是合还是非合呢?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与其它相不和合的错误所在也是一样的。

接着,佛陀 对阿难存在问题的一个总说,然后再分别细说各自的道理所在,从而使尊者开悟自性无生灭、万相自去来的道理,我们来看一下佛陀是如何开示的。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阿难啊,你还是没有明白这如同浮沉幻影般的一切相,都是应时、应地出现、又随处、随时消失掉了,这些虚妄不实的显现就称为“相”,这个幻相的真实性就在于妙、觉、明体,任何相都是这个幻化出来的,我们却以为这个相是真实的,所以容易着相动心,就出来幻想了,心上有相就是想,所以我们常说自己在幻想,其实因为着相的缘故,我们以为相都是真实的,却不知道幻想产生的原因——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感知的一切——也是虚幻不实的,这就是我们的迷惑所在,而更深的迷惑是,我们更不知道这些幻化不实的妄相本质却是真实不虚、具有妙、觉、明特性的无相无为的,也就是佛性、真如、如来藏.......。

佛陀接着说: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一切相就包括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是我们六根所能感知的所有世界(详见《也谈六识、七识》),所以佛陀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有生、有灭的,生灭作用的机制在于因缘果报,但这只是虚妄生灭去来,我们却以为是真实,所以佛陀说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你却不知道这一切生灭去来的本体全都是如来藏,或者说是常住不变的、妙不可言的、明了一切的主人,它是不动的却都周圆一切处、遍及一切法,也叫作妙真如性——妙不可言、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的佛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因为你们迷惑了,不能开悟自性,所以在本来真常的自性中去分别、追求去来、迷悟、生死等等这些虚幻不实的幻相,终归是了无所得,因为这些相的本质是无常,是虚幻不实的,所以无论你如何去追逐,也什么都不会得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卷二(8)
总说之后,佛陀又不厌其烦,一丝一丝地把这个凡夫的世界剥开给我们看,让我们用金刚妙慧眼光,一睹之下就能看清楚这个颠倒阴阳的世界的真相,我们看佛陀是如何进行一步一步地解析的:

第一、五阴当下就是妙真如性

五阴是什么呢?五阴是佛教的重要名词,包括色、受、想、行、识,是无明之后形成的造作一切业的基础,所以幻化出来的我们人的形象也是如此,干活的是五根手指、走路的是五根脚趾,没有手指和脚趾,在这个世界造业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五蕴呢,那么也就没有业了、清净了,所以我们都很烦五蕴,以为五蕴障碍住了自己,其实也不用烦,因为佛陀现在就告诉我们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什么呢?---------“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于后仔细地为我们分析了五阴形成的原因,从这个原因上我们就知道五阴的虚幻性了,而且佛陀又用了假设、论述等方法,来证实五阴的虚伪性。

五阴是怎么出来的呢?佛陀还是要用比喻的方法说给我们五阴形成的过程,因为如果不证入五眼六通,谁也不可能看清楚这个过程,所以只能用现实中的譬喻来说明它,“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佛陀讲了这样一个譬喻,比如有个人(代表佛性)用清净目观晴明空,这就是阴阳相对的状态(已经一生二了),佛性本来就是空、明状态的,它的感受只有极乐,所以这个状态也称空、乐、明,这个状态也叫作空性,这个空性是本空的,可一旦认为有个空性在,就由了,就如同本来是零,现在你又给他起了名字叫作零,这就有了1了,有了零就有了无明,所以在五阴起源的状态,也就是譬喻中的这个,他只有空、明,也就是一又生了二了,而佛性本具的这个却被无明遮掩了(他去注意外界了嘛,内在的快乐就体会不到了,这就是最初的着相),原始的状态就是如此清净无知的,可因为他(参杂无明的佛性)不明白这就是原本的状态(不知道空、乐、明都是自己所有),以为是能、是所,于是就想观察一下(佛性是有灵性的嘛),就用自己的明(清净目)去观察自己的空(晴明空),当然此时因为还是原始的空、明状态,所以唯一晴虚,迥无所有,除了,什么也没有,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但“”还没有形成的阶段。那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色阴,我们接着来看。其人无故不动目晴、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佛陀说,这个人恒久地用去观越来越对立,这时候就有明、暗二相的区别产生了,这就叫作则于虚空别见狂华,三(空和明的对比、互动产物)就这么由二(空、明)产生了,然后是什么呢?——三生万物——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万物就是一切狂乱非相,三生万物(一切狂乱非相)之后,色阴就这样产生了。
从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出,色阴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佛性真如啊,就是因为真如不明实相,产生无明,继而不守自性,将本来清净的佛性幻化而成了色阴,因此色阴是虚幻的,我们应该一眼就看透它是妙真如性的本质啊!所以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真是太慈悲了,而且充满智慧,他通过譬喻说明了五阴是真如不守自性的虚妄产物之后,又通过推理、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五阴的虚妄性,没有智慧的人是思考不到这一步的,我们来看: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狂花就代表色阴,也就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一切色相,(我们人的眼睛最容易着相,因为他离大脑最近啊,哈哈,所以佛陀就专门从我们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下手,给我们破除邪见),佛陀首先说,这个色相,并不是从空中来的(所见),也不是从眼睛里冒出来的(能见),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呢?就常常以为,我们的眼睛一对着外境,马上就会有眼识生起来,看见外物了,以为色相就是以眼睛和空为因缘而产生的,佛陀告诉我们,这个认识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能见所见并不会产生景象。接着佛陀就用假设的方法论证了起来: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如果色相是从空来的,那么从空中来的自然还要从空中入,如果有出有入就不是虚空了,虚空哪有出入呢?
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但是如果虚空不空,不空就有个特性、名字,自然不会允许别的性质的东西自由出入,就象如阿难体,不容阿难,就象阿难你的身体是不空的,就不会允许阿难从身体里出出入入的,一会生一会死的,这怎么可能呢?出来之后阿难就死了,进去之后阿难又活了,这不太可笑了吗?所以虚空不空是不对的,因此花相不可能是从虚空生出来的。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如果是花相出现的时候,是从眼睛生出来的,那花相灭的时候,当然就是从眼睛中又回去了,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因为这个花相是眼睛的孩子(是眼睛生的嘛),眼睛能见,花也应该能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如果这花能见,眼睛能看到花,那花在空中出现的时候也应该能看见眼睛啊,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如果不能见,那花在的时候就相当于把空给遮住了,回来的时候也应该把眼球给遮蔽住啊,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那么见到花的时候,眼睛应该是好的,应该是没有翳的(有就见不到花了嘛),回来的时候眼睛看不到了(不是能见了),不能见了自然就不是眼睛了,难道是这个晴空该被叫作清明眼了吗?这不是体用纷杂、能所不分,全都乱套了吗?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从这个推论来看,色阴也是虚妄的,既非能也非所,能、所就是因和缘,也不是离开能所而自然有的, 这个叫作“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有人又问了,那是怎么有的呢?唉,本来就没有嘛!!!佛性是真空妙有,就是因为这个离四相、绝百非的“幻有”当下就是空空如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说完了色阴,再说更深入一层的受阴, 如果理解了色阴的虚妄性,受阴也一样的,所以理解起来就简单一些了,“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妄想形成了色阴,慢慢就形成了色身,这个色身因为还没有造业呢,所以感觉是很舒服的,并没有什么疾病烦恼,可是好景不长啊,因为着相的根子没有去除,进一步的妄想又来了——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本来是阴阳相对生出的色相吧,所以色相也包含阴阳的,所以身体里也有阴阳的,比如两只手一左一右,这两个阴阳也要互相琢磨一下、玩耍一下,这一玩,就有新的感受生出来——涩、滑、冷、热诸相,出来其实也没有关系,但因为会着相啊,这些个感受就成了挥之不去的影子遮蔽住了自性的光明,受阴当知亦复如是。——受阴就是这么产生的。

同样,佛陀又用了推理论证的方法,来阐明受阴的虚妄性: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同样,这个虚幻的触觉,是不从空来(缘),也不是从手掌(因)出去的,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如果是从空来,既然能让手有触觉,自然也能让身体有触觉,因为虚空是无情众生,所以不应该有选择性的。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如果是从手掌出来的,那就不应该等到手掌合在一切互相磋磨的时候在有感觉啊,应该随时都有感觉的,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再者说,如果是从手掌出来的,合时有触,手掌是知道的,手掌互相离开的时候触觉就没有了,就应该回到手掌里去了,那么整个胳膊也应该知道这个触觉进入时的轨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肯定有个能觉之心知道这触觉的出入路线,何必一定要两个手掌合在一起才叫触呢?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受阴也一样,不是从手掌出(非因生),不是从空出(非缘生),离开手掌和虚空也无法生(非自然),既然不是这些,那是什么呢?那不就是真空所显现的虚妄不实的相吗?呵呵

接着是想阴,有了感触了,就有了回忆了,这个就是妄想,明白了上面,破这个妄想的真实性也就容易了,想也不是从所(缘)生、也不是从能(因)、也不是无因无缘而自然生,只是因缘和合虚妄而有的,所以经文也就不翻译了。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同样啊,想阴出来之后,着相毛病还在啊,那就接着对这个“妄想”又着相了,一会想东、一会想西,妄想一变化,于是就有了行阴,这个行阴我们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写作方法,有一种叫作意识流的,非常象这个行阴,意识如波浪般地流动不停遮盖了自性的光明,这叫作行阴,佛陀用水的流动性来比喻行阴。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这就说的很明白了,和上面一样,也一样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空是没有选择的,如果水流是空所生,那么空遍一切处,这个水也应该流得满世界都是了——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如果是因为水有的,水是无色澄清的、安静不动的,这个瀑流却不是这样,瀑流是有各种各样变动不安的样子的,所以瀑流就应该就不是水了,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如果这个流动不安的特点就是水的本性,那么水安静澄清的时候就不是水了;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如果这个瀑布是离开空水而有的,离开空还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是离不开空的;那么离开水能不能成瀑流呢?也是不可能的,水运动形成的一种状态叫作水流,没有水谁又去流呢?没有佛性我们怎么能有妄想呢?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依此类推就应该知道,所谓的行阴也是虚妄不实的,它的本性也应该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天然佛性。

最后障碍我们的一个虚妄之阴是什么呢?叫作识阴,这个识阴又是如何去认识它呢?——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佛陀是这样比方的,有个人(指佛性)用一个两个口的瓶子,把两个口都塞上(如同人心脏上的两个口,第八识就居住在这个颠倒的心宫里),这个瓶子就盛满了空气(过去的因)——千里远行,用饷他国——我们现在的(钱)(身心世界)全是很久之前种下的因所结出的果,所以佛陀用千里远行用饷他国来比喻因果的形成过程,远行他国也比喻我们以识为真心,迷惑了本性,遗失了真正的家园国土,这就是识阴

这个识阴的破除方法和上其它几阴破法一样,比较简单,我们自己看一下就可以了,——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mawq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4-1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4-12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谢谢了!
发表于 2010-5-7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受教,谢谢!

十分受教。师傅让我诵读楞严经100遍,目前读完了第1遍,有幸得阅此文,感觉对契入本经大为有益,如一良师从旁细解。不知师兄能否继续翻译,让我等后辈得享法雨,多谢了!!
发表于 2010-5-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5:12 , Processed in 0.185706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