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承美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又名<僧伽吒经>)解读》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4日学习《心净则佛土净》
佛陀接着对尼乾陀众说道:“汝善思维。于自身心诸苦所逼,尚不能知,云何而能于此称胜。”
有人说:“老师,娑婆世界非常不好,我不想待在娑婆世界了,我要走。”
当时回答他:“‘心净则佛土净。’如果你心不净,跑到哪儿都是垢土。”
就如同有位朋友家里很富有,但他却说:“在家里待着简直像跟地狱一样,没有快乐。一家人的心都往下沉着,感觉阴沉、压抑......”
自己的内心没有快乐,跑到天堂就能快乐吗?如果身在天堂,却天天忧愁万分,悲苦不堪,那到底是在天堂还是地狱呢?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小说《七个铜板》。文中的母亲生活贫困,没钱买肥皂,就和孩子一起在家里唱着歌,开着玩笑翻找铜板......虽然家境贫穷,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了笑声......
看过以后感触颇深,原来幸福源于心灵的纯净。
当有平等相时,在哪里还不都一样?同理,如心无平等相,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觅得永恒的天堂呢?
一切皆来自内心的感觉。心净,则处处皆是净土。
连心中的种种痛苦都战胜不了,心从来没有净过,又到哪儿去找净土呢?
佛陀一针见血地指出尼乾陀众内心的落处所在。

点评

幸福源于心灵的纯净  发表于 2015-11-16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则佛土净,
彼岸非遥,
直下承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5日学习《普勇菩萨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
经文: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卷第二
(尔时,世尊化诸尼乾陀众已,即以方便善巧说法,心住三摩呬多,舒金色臂,经七昼夜。乃至普勇菩萨游十方世界,广作佛事已,来还此土......又见其中有一佛刹,彼佛正法久已灭尽,劫火炽然从四面起。乃至大地,须弥山王,大海,江河,一切树木,皆悉已焚,无所依止,惟一空界荡然无际。”——参见《<佛说大集会正法经>解读》240-241页。

学习这段经文应仔细用心。
当佛陀教化这些尼乾陀众的时候,普勇菩萨则用七昼夜的时间遍游十方世界,同时“广作佛事”,见到每一尊佛都恭敬供养......
注意,此处很关键。
现在很多人每天走路、做事都是急匆匆的,忙的真是有意义、值得去做的事情吗?到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份宁静、淡然的心情呢?......
当我们没有一份宁静、淡然的心情时,自然就不明白原来我们每天忙碌,终究乃生死之间的幻化相,并无真实的意义,也就不明白佛陀在度尼乾陀众,而普勇菩萨却在十方世界广作佛事,两者本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无我无人无众生,
不增不减亦不住,
般若菩提静中觅,
自在烦恼由它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4月26日 学习《心合至善,永不逾矩》
经文:“若有智者,能于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所,发净信心,见彼诸佛,生大欢喜,乃从诸佛得闻是法。闻是法已,即如实知,不生轻谤。是人得大善利,即为诸佛共所护念。”
这是一段能扩展得很广的经文。
“闻是法已,即如实知,不生轻谤。是人得大善利,即为诸佛共所护念。”
学此经书千万不能心生轻谤,应做到“即如实知”,如此便可获得大的法益......
大家知道,天人不仅有天福,还有天德;而阿修罗虽有福报,德却不厚。
德是什么?
德是无法用意识去思维,用逻辑去推断的。当认为自己知道答案的时候,那个“德”就不是德了。
德不是往外找,而是向内修的——了知山河大地、三身四智皆是自性化现,皆自作相,故不思议。
真正的修行人,要先修德行,即:先学着承载住一切境界。

记得有人问:“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却不会越出规矩,这是什么境界?”
当时回答:“行至善的时候不坏规矩,行恶的时候就坏规矩。为了防止人们做恶事,故而设立了规矩——做了恶事要受惩罚——以促使人们都去做善事。孔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至善基础上的,故而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所有的规矩都是为了防止作恶。本来无恶,何谈破坏规矩?”
心正则一切正。——而这个“心正,就是修行人“德”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承美 于 2015-4-26 19:55 编辑

心合至善,永不逾矩。
了知山河大地、三身四智皆是自性化现,皆自作相,故不思议。
心正则一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30日学习《内心落处化现的对立面》
这一切皆是内心落处化现的对立面,因此从不敢嫌弃别人,只有坦然接受,忏悔业障,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无我的大慈悲心,如理如法地满足一切求到自己眼前的因缘幻众的愿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一个个影子,所以必须好好教他们......
因地中要学着广布施,尤其是法布施,这是很大的正投射。
......
严持戒是不再造恶因,布施是给自己增加福报,忏悔业障是要回福报,心念佛即:“是心作佛”。——这些都是在自性空间中形成正投射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严持戒、广布施、心念佛!
戒忌用力地严持戒、无一切相地广布施、无力可用地心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承美 于 2015-5-1 09:43 编辑

5月1日学习《不究竟的行小善者》
经文:“药王军。诸异生类,于佛世尊深妙法中,自不生信趣向修习。亦复不能转劝他人。此等异生,身坏命终,而无善法为所依怙。......是时父母方共言议,未及还家,忽逢人告,子命已尽。时彼父母一闻是言,生大苦恼,俱死躄地。”——参见《<佛说大集会正法经>解读》361-363页。

这段很长的经文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商人借了千两黄金去做生意,他的父母告诉他,金子不是他自己的,要好好照看,不要丢失,否则会后悔的。
然而,这位商人很快把金子散失了。他追悔莫及,忧愁烦恼,回国后就病了......这时,他的父母决定去求天神。
他们杀人、杀畜生祭祀天神,却没能挽救自己儿子的性命,最终都绝望而死。

这里,千两黄金代表正法生出的幻法(虚幻相),父母代表帮助其人的行小善者。天神代表行小善者的管理者。
什么是行小善者?
指行有范围、有四相善法的人。
比如,有人听说布施可以得福报,于是拿出2000块钱做布施,想着把钱布施出去后,会有什么便宜可赚。这就属于行小善者,因为他没有理解布施的真正含义。
行小善的修行人,认为做了善事所得的福报就是自己的。其实不然。因为所行不究竟,所以在行小善者的后面,会有一个力量在管理着这些人。
好比有人建了一幢100层的高楼,但它是建立在地球上的,依然属于地球。有人掌管着4家企业,所有员工加起来有好几千人,但这些还是归于地球的范围。
凡夫众生就是这样被层层力量控制着......
佛陀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僧伽吒”的殊胜之处在于,当下一念即突破了一切控制自己的大小程序,一下子跟自己最大的本来——自性佛合在一起,对一切境界不再起一丝疑惑,故而“于出世法中是为第一”。
如同那个被买来祭天的人,只念了一句“南无佛”,即脱离人道,转生天上。而行小善者,则需要一点一点地突破控制自己的层层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让大家念佛,因佛是通达三界无碍的,故而念佛方能突破层层控制直接成佛。
这个故事的寓意可能很难理解,如不理解,可以把这段经文多读几遍。

点评

念佛成佛  发表于 2015-11-16 0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善不究竟,层层幻境迷。
一念“僧伽吒”,顿超于十地。
一称“南无佛”,定成无上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8:11 , Processed in 0.173209 second(s), 15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