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3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禅 修
修行是生命依仰佛法升华的过程,理性的看待生命,,破除在人间形成的观念,改变心灵对于生命存在的目的,是精神层面对于修行的指导,我们称为”正思维”,这是修行者的道路,是对于生命的规划,前进的方向,佛教中称为”正知见”,是修佛所遵从的“八正道”的首要课题。
知见如果不去履行,就是学术,而不是修行,禅修,就是修行的行为,“八正道”中称为“正定”,禅修分为不同的次第,对于修行在不同境界的人,有着不同的觉受,佛教中统称为“四禅八定”,有“四禅定”和“四空定”的区别。
这里所讲的,是个人在实修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境界与次第差别,不去对应“四禅八定”的觉受依据,仅仅是个人的体会。
(心经)中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就是禅定中一层境界,属于“空定”,但是还不是最终的涅槃觉悟,我们就以此境界作为标准依据,依次阐述禅修的次第过程。。。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能够看到世界,感受到世界,全部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表象,这个”看“,其实不是眼睛,而是你的”心“,我说了是你的心在看世界,你可能觉得荒唐,没有眼睛,”心“怎么可能看世界?
问你一个问题,你眼睛看到景象的时候,脑中的景象是否是像镜子一样稳定不变的?清晰客观的反应客观物质本体?绝对不是,你不信?你现在随便看看身边的任何一个物质,随意看,你看到这个物体的时候,脑中显现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表象,而是一整套物质“概念”,比如说,看到一杯水,眼睛看到水的同时,脑中同时做出了判断,“这是水”,心灵同时有对于水的感受,你绝对不会看到水的同时,脑子中仅仅是一个物质现象的倒影,一定会有情感和思维的反应,这就是业障,这就是累世因果体现出来的对于三界世界的本能反应。
这就是“人格”,“人性”对于世界的本能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闭上眼睛还能够在大脑中浮现现实世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我们会做梦的原因,也就是我们会有生死轮回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能够达到眼睛看到的物体,仅仅是一个光学信号在大脑中的反应,情感,思维不做任何参与,你就在“空定”之中了,你们听明白了吗?
是因为我们有“心”,世界才会对于我们的“生命”起到“作用”,而修行,就是要去掉你这颗“心”,还原你的生命先天的本性,“离一切相便为佛相”,本性具足“如来”一切威德佛相,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还原生命的原始面目。
“善哉,原来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只因执著迷障不能解脱”,这是释迦摩尼成佛觉悟后说的第一句话,什么是“执著迷障”?就是现在看文章的这个现实的,真实的你自己,你所谓真实自己的“自我”是谁?就是后天在社幷会中形成的一切观念,执著,欲望,情绪,感受,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你的内心,你,就是你的“心”投射出来的一个“幻象”,把你的“心”去除掉了,现实的这个“你”,就消失掉了,
“心”消失的同时,“本觉”就会清醒,那就是顿超生死,刹那成佛的涅槃解脱。
整个禅修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
禅修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先天原始的生命本来面目,所以“禅”,又被称为“清净自在真实面目”的境界。
明确了目的,指出了障碍,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开始下手,实际的进入禅定,第一步,就是盘坐,这个姿势几乎所有的修行者都会,这里就不再叙述了,我们从闭上眼睛,双手结印,调整呼吸,平缓心情后开始描述。
禅定的刚开始,我们是无法静止下来的,因为我们的心在动,所谓的“心猿意马”指的就是现在的这种状态,因为此时你的“意识”不是“真我意识”,而是业力因果在思维中的存在体现,你就是你的“思维”,思维无法停止,你就无法安静,怎么办?告诉你,不要去管你的思维,不要去理睬他,去“观心”,看你心底里所有的情绪,愿望,情感,语言,来来去去,生生灭灭,“你”看着他,不要随他所动,实在是静不下来,就把心底里放不下的念头写出来,放在身边,告诉自己的心,你想的我都已经记录下来了,不要再想了,重复以上的举动,你的心会慢慢安静,停止下来,思维也会慢慢地清晰起来,而思维会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你可以对着思维说“我要修行,进入禅定了,不要干扰我”,说这话的时候,你的“意识”一定要清醒,坚定,明确,这个时候的“你”,就不是刚才那个满脑子“思想”的你。而是一个清醒的“意识”,意识脱离“思想”的开始,就是你修行解脱的开始。
禅修的初期,是“心”与“情感”的结合,心安静下来了,情感依旧会波动,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充满了仇恨与不安全感,被各种欲望带动驱使着心灵,心可以被调摄,而情感本能的不安全感还是在波动,试图带动我们的心,回归到“人类自我”生存状态,此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的起伏上面,用心灵的宁静来安抚情感的波动,这个功课平时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打下牢固的基础,我所说的修行,基本的功课就是“清苦,离欲,自净其心”,平时你就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做到“无私,利他。忍辱,淡漠”,平时的修心可以放弃你很多的欲望和对于自我的保护,禅修中,情感的不安全感就会减少,安定感就会增加,修行不是一个工作,而是我们人生的目的,生命全部的意义,所以,不要以某一件事的成败来恒定自己的修行成果,我们追求的,是当生命结束,死亡来临的那一时刻,就是你解脱圆满,展现你修行成就的时刻,当然,如果你的宿世因缘,累世因果积累到今生,能够达到即身成佛,在肉体健在的时候就能成就光明圆满,那将是地球人类,三界众生的万世盛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