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个人原创] 【原创&香积】礼敬诸佛,知恩报恩,常随佛学,最胜吉祥——为般若奥运加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0 23:36 编辑

佛教故事——尊敬长者(转)

有一位敬佛的长者,建造了一座精舍。造完之后,派使者到佛陀那里,请佛陀去住,佛陀从王舍城出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这时有六群比丘先行,他们在长老来到之前,就各自将床位分配占用了,还自以为很聪明。这样后到的长老们便取不到床位,舍利弗的弟子们 替长者找不到任何空位,舍利弗便在佛陀的近处一颗树下,或坐或徘徊,过了一晚。到了黎明时,佛陀便问:“是谁在我附近的树下过夜?”

“佛陀,是舍利弗。”

“舍利弗,你这时候在这里做什么?”佛陀问。

舍利弗便把情形禀白,佛陀听了之后,想到:在我说法时,比丘们已失去了相互间的尊敬、谦让,等我涅磐之后,他们将怎样啊?

于是,天一亮,佛陀就召集比丘们,向他们问道:“比丘们啊,据说有人先到这里,占去了长老比丘的床位,真的吗?”

“是真的,佛陀。”

“那么究竟谁最有资格享受好的床位、最好的水及食物呢?”

“出身于刹帝利族的出家者,”一些比丘回答。

“出身于婆罗门族的出家者,”又一部份回答。

“持戒者,布教师,进入初禅,进入二禅,三禅,四禅者。”

“预流,一来,不来,阿罗汉,得三明六通者。”

比丘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说出修炼出家人的等级,及谁配享受最好的床位。佛陀说:“比丘们啊,在我的法门里,配享受最好的待遇的不是刹帝利族的出家者,也非婆罗门族,更非律师、经家、初禅、二、三、四禅者等等。比丘们啊,在这个法门里,对年长者该行恭敬的招呼,作合掌之礼,真诚相待,谦虚礼让,年长者该奉以最好的床位、最好的水,及食物。在比丘中,唯年长的才有资格,这里的比丘中,舍利弗是我的高徒,照理应得比我次一等的床位,可昨晚他在树下过了一夜,你们现在就这样失去尊敬、谦让,不知何从,那将来你们的行为又会怎样呢?

为了使比丘们更加明白,佛陀又说了一个过去的故事:

从前,喜玛拉雅山中腰的地方,有一株大榕树,树下住着鹧鸪、猿与像三个朋友。他们彼此不相互尊敬与和睦,大家皆不舒畅,于是他们想,何不把最长者选出加以尊敬,向他行礼而度日。但是三者之间,谁最年长却不知道。一日,三位朋友坐在榕树下,鹧鸪与猿问像:“像君啊,你知道这株树已有多久了吗?”

“朋友啊,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这榕树只是一株灌木,我记得当时常常跨过行走,所以,我在它还是小灌木时就知道的。”

鹧鸪与像又以同样的话问猿猴,猿猴回答说:“我还是小猿时,曾坐在这里咬食榕树梢头新嫩的芽头,所以我在很久就熟悉这株榕树了。”

鹧鸪说:“从前某处有一株大榕树,我吃了那树的果实,一次,把一粒果实掉撒在这里,于是便生出榕树来了,这株树的种子是我播的,我知道它是在未萌芽之前。”

于是像与猿立即恭敬的尊崇承待,敬礼合掌,“你是最年长的,请接受我们的供养礼拜吧。”于是三个动物持戒律,尊敬随顺,对普通的生活法则不违纪,命尽时往生安乐国土。

佛陀讲完后又接着说:“比丘们啊,它们是动物,尚且互相尊敬从顺过活,你们身为出家人,且受有经律之教,为何不能互相敬重顺从呢?”

“再说那三个动物,那时的像是目犍连,猿是舍利弗,鹧鸪就是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化生活】挽救了许多生命的六个字(转)

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燕子矶写下的“想一想死不得”警示牌,使无数欲在此轻生的人打消了投江的念头,挽回了许多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中外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这六个字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力量,更彰显了文化的张力。


燕子矶位于南京城区东北郊的长江边上,是幕府山东延之余脉,有“天下第一矶”之称。陡峭的山崖兀立江畔,三面临江(只有南面与江岸毗连),壁立千仞,宛若展翅欲飞的矫燕,故名“燕子矶”。立于矶顶远眺,视野开阔,长江一泻千里,江帆点点。江边怪石险峻,突入江心,在矶上俯视更见矶下惊涛拍岸、江水汹涌澎湃。巨浪翻滚,漩涡一个挨一个。湍急的江流拍打着赤褐色的悬崖石壁,江风卷起的大浪一波接一波地向矶底的崖石撞去,化作万千水花,尤为壮观。

矶,即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燕子矶与安徽采石矶、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并称为长江三大矶。燕子矶十分地势险要,自古便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更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矶”。这里历来是文人墨客临江抒怀的胜地,刘继兴考证,李白、史可法等名流都曾在此饮酒赋诗,而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也都曾泊舟在此。矶顶现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燕子矶”三个大字;“燕矶夕照”早在明末清初时就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这样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竟然曾经是个著名的“自杀胜地”,曾是一处令人胆寒心碎的“鬼门关”。南京数百年来曾流传一句俗语:“燕子矶的肉包子,一两(仰)一个”,意思是说在燕子矶跳崖坠江自杀者多。据资料记载,过去数百年间,燕子矶发生的跳崖自杀悲剧多得无法统计。也许是见得多了,人们渐渐麻木、漠然,习以为常,以至于人的生命像“肉包子”般无足轻重。终于,1927年,有一个人走来了,他平心静气但又痛心疾首地说了句:“想一想,死不得。”声音不大,却如黄钟大吕震醒世人,从鬼门关口拉回了许多正在走向死亡的生命。这个人,就是大教育家陶行知。

1927年,陶行知来到南京燕子矶畔的晓庄乡,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一天,他听到人们谈论,燕子矶下又浮起了一具女尸,并且是个学生。他极感不安,立即到学校木工场找来块木牌,在上面写了劝喻轻生者的话:“想一想死不得”。大字下边还写了几行小字:“人生为一大事来,当做一件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生?死有重于泰山,或有轻于鸿毛,与其投江而死,何如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同胞努力而死1陶行知把木牌竖立在燕子矶头,又委托一位在附近开茶馆的朋友多留心,看见有人在矶头徘徊要赶快上前劝说。此后,不少来到这儿打算自杀的人,看了木牌,听了劝说,“想一想”后,真觉得“死不得”,终于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文革”期间,两位被打成“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不堪忍受凌辱,一起来到燕子矶,准备终结生命,但陶行知先生的劝诫碑拦阻了他们,他们咬牙坚持活了过来,终于盼到了云开日出。1980年,时年88岁的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先生回忆说:“我在南京上大学时得了胃溃疡。一次我正在读书,一阵阵剧痛袭来,简直使我要发疯了,便无可奈何地来到燕子矶,想跳江了却一生。我抬头望去,只见木牌上写着‘想一想死不得’,我猛醒,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简单朴实的六个字,居然挽救了许多生命,可谓功莫大焉。阅尽人间风雨的燕子矶如今依然守望着长江,当年陶行知立的木牌因岁月沧桑已不复存在,我们现在见到的是后人复立的石碑,但上面镌刻着六个大字“想一想死不得”,依然是陶行知先生的手迹。

发表于 2011-9-4 10:33:42
感恩本文发布者:至善的爱

挽救了许多生命的六个字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87&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 ”是老师和父母的合称,佛教是佛在教 (转)  
   

2009年9月3日上午10时30分,长沙太平街“无上清凉”茶楼,迎来了一位“稀客”,他是台湾白毫禅寺的开山鼻祖——禅心长老。
   

这个准确的消息,是“无上清凉”茶楼老总肖志伟先生提前一个小时告诉我的。肖总还说,如果长老身体状况允许,将为有缘之人作禅修开示。
   

法度有缘之人,长老如期而至。  如是我闻:

*“师父 ”是老师和父母的合称,佛教是佛在教


1、死人举手?!没有死,法身慧命跳不出来。

2、一个小种子能够生出无穷无尽的种子。 一个法的成熟,没有加注种种的因是不行的。挑粪便灌溉花木前,先说声对不起。你要完成使命,你得要接受这些最臭的东西才能成长。群众给我的称讥毁誉都是给我灌溉的资粮。

3、低头思大地,仰头望虚空。

4、地「藏」什么? 众菩萨中,唯独地藏菩萨现出家相。释尊即将入灭,不将众生托付给文殊和普贤,却托付给地藏菩萨。

5、能受用最好,不能相应的就归还给他。不需要跟他批判,要检视自己,捡与自己相应的。

6、加持。受用佛法不够时,请师父跟我加持。加了之后我要持以受用。

7、攀缘、结缘不一样。不要掉入名与利的情境中。名利摆两边,慈悲智慧放中间。名与利对修行人而言只是一个器具而已。掉入名与利,我执与我见永远摆脱不了,是剧毒、会斩伤我们的法身慧命。

8、简单直接。

9、一棵桂花树很大,他释放出来的香味是平等供养的。该轮到他释放能量、完成使命的时候,他就毫无保留,不计较、不分别有没有一个漂亮的花园、有没有人来欣赏他,也不跟人家争百花鲜艳。该睡觉就睡觉,该休息就休息。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看他很孤寂,单独一棵树。但是他很随俗,很入众。我尊重他的法,我顶礼他的法,他在为我说法,说无常法、说平等法、说大悲法、说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大法。这个就叫无情说法、无情现法身。

10、白毫的情境,生命美学。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有他的生命故事,要去倾听他。倾听那白云飘过的音声,倾听那莲开的音声。不自以为了不起,不起我慢,多观察山河大地。

11、 一株小小的小黄花,他告诉我:前两天你们的除草机才从我身体碾过而已,我现在又出来了。他没自卑过,他该圆满、该完成的任务,他还是这样走过来了。每次台风过后,大棵的树木倒了,我要去搬运大树的尸体。树底下的小草,却抬头望虚空,他没被吹倒,又勇敢站起来,因为他柔软。小草没自卑他寄人篱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12、石头可以转化成一个庄严的菩萨,转化后他就要去圆满他的使命跟任务。哪一天你们也可以被转化成功。被转化的过程要舍,要忍痛。要转化成庄严的菩萨前,他得要接受千刀万剐。木头要转化成庄严的菩萨前,他第一个要牺牲生命,再来水分也要完全吸干,他才能被雕琢,干了才不会裂开。有心人将他转化成菩萨,他就接受礼拜,哪一天又有一个有心人将他转化成一个鬼的模样,那就会吓人。无论是菩萨或鬼,~这叫随缘,但是他本质不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3、没见过我的举手。

14、我是你们的不请之友。

15、禅者逼徒弟到绝路,逼上一条滑路。走到边缘,要往前再走一步。转个弯,还是往前走?转个念头,即一两拨千斤。

16、父母为了担心小孩,要拨开他,反而他抓越紧。要勇敢的舍,不要怕失去。没看过布施穷死的,要敢舍,修福德,再转化成功德。再从功德转化成智慧,犹如手中的浊水,静深不动,淤泥自沈~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初伏烦恼。去泥存水~断烦恼,智慧现前。走入红尘不会被红尘染污,可以回归自性清净。

17、自行了断,把问题归还给他们自己,他们自己会疗伤。

18、三世因果,龙眼、西瓜。西瓜大还是种子大,没大没小,不要掉入大小的分别妄想中。小种子接受四种因缘具足:地水火风,才会长成大西瓜。现在果有过去因,而未来因同时呈现,将会有未来果。

19、耕田除草,播智慧种。最初发心如果偏了,未来果实也就会偏。

20、旷野中的菩提树王,根要生得宽广、实在,就要吸取很多水分养分来成就。释尊视一切众生为根,舍不得将根斩断。根为众生,养育其干,才有花果茂盛,再来养育众生。

21、诸佛依众生成佛,也是依前佛而成佛。从众生的现象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个法门是不能分开的。佛法的布施比财施还要重要。法施是最殊胜的,也要坚持无畏施,让人家无恐惧害怕。要行无畏施,就要守戒律清净。知道你守戒律清净,就不会提防你。法不孤起,仗缘而立。缘生必有缘灭,不要停留在那个现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22、禅者孤高而随俗。爬山得要有爬山的心理准备,在爬的过程当中很辛苦,在最高点观望一切景色的时候,就务必要小心不要停留太久,要走入红尘度有情。下山时比上山更危险,上山前要先有下山的准备,不然孤高是很寒冷的。要看好六根,「守口(4)摄意(3)身(3)莫犯,如是行者能度世」~周利盘陀伽

23、佛门中,任何小动作都是佛法。未入佛门嫌事多,入了佛门事更多。怕死的不要来,来就要死,没死不会活。

24、 眼对色尘,他会跟你开示。从物质~色的现象、声香味触的现象来观察。

25、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骂我的表情我不受,不受就少了负担,就多了轻安。想行识,亦复如是。

26、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个和尚欲望多,要两桶水,另一个来了比较精进,他起惭愧心,欲望降低了,变成共享一桶水。第三个来更精进,双腿一盘入定了,其余两个也都跟着精进,入定了、不需要喝水了。

“师父 ”是老师和父母的合称,佛教是佛在教
全文: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0851&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虚云老和尚开示:大丈夫,直截了当,修还是不修!(转)
印.jpg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表显,出家访道,苦行六年证道,夜睹明星,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清净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而曰“未说着一字”。自后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皆认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横说竖说,或棒或喝,都是断除学者的妄想分别,要他直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假一点方便葛藤说修说证,佛祖的意旨,我们也就皎然明白了。

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么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什么行可修,讲修行岂不是句空话吗?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向外驰求,妄想执着,不能脱离,自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初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主,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长在妄想执着中过日子。上焉者,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下焉者,贪嗔痴爱,牢不可破,背道而驰。这两种人,生死轮转,没有已时,讲不修行,岂不又是空话!

所以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自己清净太平家里,享受无尽藏宝,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如如,冷暖只他自己知道。不惟三界六道的人天神鬼窥他不破,就是诸佛菩萨也奈他不何,这样还说个什么修行与不修行呢?其次的人,就要发起志向,痛念生死,发惭愧心,起精进行,访道力参,常求善知识,指示途径,勘辨邪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渐臻于精纯皎洁,这就不能说不修行了。

上来说的不免迁上就下,仍属一些葛藤,明眼人看来,要认为“拖泥带水”。然祖庭秋晚,去圣日遥,为应群机,不得已如此啰嗦。究实论之,讲修行,讲不修行,确是空话,直下无事,本无一物,哪容开口。菩萨呀!会吗?

发表于 2011-4-30 11:57:02
感恩本文发布者:随念

大丈夫,直截了当,修还是不修!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504&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净慧长老说禅行(转)
净慧.jpg
什么是禅行?

实际上在讲禅理的时候禅行即在其中,讲禅行也离不开禅理。因为我在前面就说过禅的见地和功夫,从修禅的人来说,从学佛的人来说都是当下的,不是分裂的,不是分离的,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为了讲说的方便,才把禅理和禅行、把理论和实践分开来讲,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禅行是什么呢?

从达摩祖师一直到六祖这一脉相承的六代祖师,都讲了一个法门,就是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的意思是什么呢?

六祖大师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又说:“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在一切处,在行住坐卧当中,做什么呢?做到两件事:一是纯一直心,二是不动道场。

在四威仪当中三业所体现的是纯一直心、是不动道场。就是说在四威仪当中行住坐卧处处都是道场。这就是我那本小册子的题目所说的“何处青山不道场”。

我们能不能把行住坐卧都变成道场呢?

能不能把家庭和寺院、念经和做杂务、打坐和你们老太婆带孩子都看成是道场呢?恐怕大多数人做不到,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在家里带孩子,都愿意到佛堂来打坐。

这是什么心呀?在修行上来讲这就是分别心,有道场和非道场的分别,有俗事和佛事的分别,没有把俗事也当作佛事来做。你说那修行怎么修哇?一天有多少时间来修哇?很少很少。修行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时时刻刻要以一颗纯直的心,又纯又直纯一直心,所以直心是道场。直者不弯不屈,到处一样,有这一颗直心哪里不是道场,那一件事不是佛事呀?如果说有一件事不是佛事,你就在那件事上解脱不了。有一个地方解脱不了,你就不能够真正成为“三觉圆满”的佛陀。因为,你还有障碍没有破除。

成佛是要把像尘沙一样多的烦恼和迷惑都破除干净,那样才能成佛。那就是说所有的障碍都要扫荡干净,就像一股智慧的狂飙,要把天空中的乌云一扫而空,真正显现大光明、大自在,那才是成佛的境界。

带孩子就不是佛事,那完了。那佛法就有局限性,佛法就不能在带孩子的这件事上去落实,这个很现实。你们要好好的体会。不好好的体会,佛法在这个社会、在这个时代,就会被排除到社会生活之外,因为,你信仰的佛教在社会生活当中不能落实,佛教的作用不大。

所以说,修一行三昧,就要在行住坐卧当中去修,在行住坐卧当中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这就是一行三昧。

在这里顺便考你们一下,什么叫做“三昧”?懂得的不要说,不懂的才说。什么叫做三昧呀?懂得的不说,不懂得的也不说。这才叫无说而说,三昧就是正定,距离着石家庄十几公里,正定。正定在我们这里成了一个地名,在佛法上是一种大修行、大成就,大定。所以我们学佛、听法,听完了以后要想一想,今天讲的是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要温故而知新,这样就会天天有所收获,对修行就会有利。

修行就是要修一行三昧。还有一个“一相三昧”。“一相三昧”是什么呢?

六祖说:“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也就是世间的一切相,人我是非,历害得失,这些都是相。这些相,都是阻碍我们开发智慧的执著和障碍。

我们的智慧要怎么样得到开发呢?

一定要破除二执、二障,然后显露出来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那才是智慧。所以,真正的无漏慧是二空所显。二空就是人空、法空,就是人我执、法我执都破除干净。所谓断一分执著,显一分无漏的智慧。所说的无漏智慧就是证得无住涅槃的大智慧,不是世智辩聪。所谓的禅行,六祖大师说,就是要修这二种三昧。

修二种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

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这颗心能够安定下来,禅宗就是一种安心的法门。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都是要实现安心的目的。

四祖大师有一篇《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也是提倡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

四祖大师是把一行三昧作为安心的方法,把一相三昧作为安心的处所。我们的心怎样才能安,要修一行三昧来安心;我们的心安在什么地方?安在一相上。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心只有安住在平等一相上,才能破执显理。只要是我们的心有分裂,心就不得安;只有心无分别,心无人我、是非、凡圣、善恶之相,此心才能得安。所以,禅宗是安心法门。

二祖见初祖就是从安心而其入了禅的境界。无心可安,是名安心;如果说有一个心可安,那还是二元的,还是有对立的。只有无念、无相、无住,心才能安得了;有念、有相、有住,这颗心永远是分裂的,永远不得平静,永远不得安宁。

一相三昧,在我们具体的修行当中怎么去落实呢?

四祖大师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叫做“守一不移”,那就是一行三昧。修一行三昧,不在乎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你专心常不动就可以了,只要你坚住不移就可以了。

不要今天修修这个法门,明天又修修那个法门,今天诵诵经、明天念念佛,那就不是一行三昧。要专一,要守一不移。

天台宗说修止观要守一不散。

智者大师在《释禅般罗密》中讲,修禅定的基本方法是守一不散。四祖大师教我们守一不移;达磨祖师说坚住不移,都是一个道理,意思就是要一门深入才能得定。做不到一门深入就定不下来。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要一门深入。

一门深入当中一定要记住六祖的教导:纯一直心。要以直心去做,心不要弯曲,不要有分别,纯一直心。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去落实修行的理念。

修净土宗的人要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什么呢?就是一行三昧。修什么法门,用什么具体的功夫,因人而异。

一定要把目标搞清楚。搞清楚什么呢?就是说修行的目标就是要见性成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当下开悟,不但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能够撒手归去,十方净土都可以任你选择,都可以去。

到了你真正开了悟的时候,可能你想到西方、想到东方的这个念头都没有了。因为你想到西方、想到东方还是在分别。

开了悟是什么境界呢?就是六祖大师说的“不动道场,真成净土。

禅行的基本方法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为安心之法、一相三昧为安心之处。初步下手功夫,还是有所选择。从有选择到没有选择,从止恶行善到最后无恶可除,也无善可修,因为你已经是纯一直心了。没有分别,做一切事都是合规合矩,都是佛法,都是佛的境界的体现。

净慧长老说禅行(转)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0496&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经藏: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转)

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二七年到达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他的思想源头是根据四卷本的《楞伽经》;北宗神秀的弟子净觉所集的《楞伽师资记》,就是介绍从印度禅传承到中国禅的系统,也可以讲这是北宗禅,是以《楞伽经》的思想为主流。可是南宗的六祖惠能,虽也接受《楞伽经》思想的体系,但他却以《金刚般若经》做为他的禅法的依据。

因此,从《坛经》的内容固然可以看到浓厚的如来藏思想的成份,那是受了《楞伽经》系统的影响;同时又发现他特别强调般若和智慧功能,所以又是属於般若思想的传承者。照道理,般若的思想是属於「空」的,也可说是属於中观哲学的范畴;而《楞伽经》的思想既强调唯识,更强调如来藏,实际是以发挥如来藏思想为其重心,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另一个系统。至於《六祖坛经》怎麽可能把如来藏和中观的两系合而为一,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其实《六祖坛经》是以般若为方法,以如来藏为目标,用般若的空观来破除烦恼的执著,以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所谓“明心”就是无烦恼的清净心,“见性”就是见到与佛无二无别的佛性。佛性是如来藏的另一个名字,清净心是般若智慧的别名,它是用般若智慧以达见性成佛的目的。此二者虽有不同的名字,也有不同的立场,然而是一体的两面。若得其一,必得其二,不见其一,不得其二;明心一定能见性,见性一定是心地光明。

从中观的立场看般若,若得般若即见诸法自性是空,那就是目的,不再另有如来藏、佛性、法性等目的可求。可是从如来藏系统来看,般若只是功能,不是其本体;功能必定有其所属,所以产生了如来藏和佛性等思想。於是《六祖坛经》虽让人见到般若的思想,实际上是以如来藏为根本,这是非常明显的事。

坛经的思想系统,虽用般若经,实则是沿袭如来藏的观点,用般若的空慧,实证真如佛性,即是明心见性。坛经中引用。《金刚般若经》者凡五见,引用《文殊说般若经》者一处。其目的是在证明相无而性有,强调本心及本性实在。所引般若经典,乃在取其作为修证的观行方便,那便是般若三昧及一行三昧。

坛经引用《维摩经》者计六例,共有五种观念:顿悟、守心与直心、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即是修行、动静一体、不二。此外尚可在坛经中见到《大涅槃经》、《菩萨戒经》、《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的思想。

坛经的心理实践,名为“无念法门”,它又有无住、无著、无相等不同的名称,以无念得智慧,以无著离烦恼,以无相证佛性。坛经的生活实践是以忏悔、发愿、受三归依戒为准则,而又将之导归心理实践的“无相法门”。

至於《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将这两句的前後经文连起来看,是说不要把如来的身相当成真实的如来,因为如来不可以用他的身相来衡量和范围,也可以说如来是遍於一切相而不等於任何一相,不能认定任何一相就是佛;对所有一切相都不执著才能真正见到如来。所以其下还有两句经文:“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是从《坛经》的观点来看,“相”是虚妄的,而心性是实在的,所以《坛经》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不生灭”,这种不生又不灭的本心和本性,在《金刚经》中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相无性有,这与《楞伽经》的思想有些相同。

在《坛经》中没有举出《文殊说般若经》的名字,但其所举“一行三昧”是出於《文殊说般若经》,而且在第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早已引用过此经的“一行三昧”之修行方法,目的是在以该经的“念佛心是佛”说明《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

《文殊说般若经》提到,在没有进入一行三昧之前,“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进入一行三昧之後,便是“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可见《坛经》引用一行三昧的目的,不在於般若的思想,而是在於修行的目的;著重的是一行三昧的本身,不是进入三昧的方法。所以《坛经》说:“於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文殊说般若经》中并未作如是说,那是《维摩经》的境界,也可以说,法界一相,无碍无相;因为无碍,所以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都在三昧之中。这到後来的“无门关”便说出:“那伽(以龙喻佛)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的思想,实际上也是智慧的功用。

至於“般若三昧”之名,未见於任何其他经典,而《坛经》说修行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就能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所谓般若行,是指离一切境而无生灭,能够“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它就是“无住无往亦无来”的大智慧,以此智慧观照一切法而能够“无念无忆无著”,这就是见性成佛的般若三昧。

在《坛经》中也特别强调摩诃般若波罗蜜,并且要大众以清净心来念这句话,能得智慧;念时不仅是用口念,而且要心口相应,可见这是修行的方法。他把“摩诃”解释为广大的心量,如虚空无有边,没有一法可得,因为自性真空。可是《坛经》又提醒我们,不要认为是空就以空心静坐而成无记空;也就是说,既对一切法不可执著,也不可让心中成为一片空洞。这还是从修行的方法来肯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观点,同时也否定了一般所说的“沈空滞寂”就是悟境的观念。

禅宗的悟是指在活活泼泼的生活中,不受任何境界所动摇的心。

《维摩经》的不二思想。在该经中有二十七位菩萨提出二十七种不同的观点来说明对於“不二”的看法,都是用两个相对的观念和事物来说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世间的一切学问,不论是由哲学、宗教和科学等任何立场来看世间的现象和观念,都不出相对的或二分法的观点。即使是讲一元论也是二分法,因为讲二是对立的,讲一也是等於二,因为单独的一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出现,只有从多才能见到一,或者从一切的现象而看全部的本体。如果要讲一,一定是二或是多,所以不管站在那个立场,总有它的矛盾不通之处,因《维摩经》提出不二的观点。不二不等於一,也不等於二,那是真不二。也可以说,二是一的两面,一是二的全体;有一一定是与二同在,有二一定不离一。此即《坛经》所说定慧不二、动静不二、善恶不二、众生与佛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等等。因此,《坛经》最後的咐嘱品说:“动用三十六对”;所谓动用,是从清净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六祖理出三十六对相对的观念和事相,要大家能够出离两边而通达地运用,实际上也就是不二法门的衍伸。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四弘誓愿,是菩萨戒的基础,又叫做一切菩萨成佛的通愿。

发大乘心,求成佛道,就是菩萨初发心。若要求受菩萨戒,先要忏悔、发愿,然後接受三归,《坛经》就是以此架构来劝人实践它的法门。不过,《坛经》在四弘誓愿之上多加了“自心”和“自性”的观念,因为自心是无量广大的智慧心,自性是清净不动无障碍的佛性,所以发愿度无量众生不是心外真有众生可度,断一切烦恼不是心外真有烦恼可断,修学一切法门不是心外真有法门可学,成无上佛道不是心外真有佛道可成。如果不是这样,便成了心外有众生、有烦恼、有法、有佛,那是二法,不是不二法;那是执著攀缘;不是解脱自在。但也因此造成许多人的误解:自己尚在烦恼中而说没有烦恼,也不需要断烦恼;不懂佛法而认为没有佛法可学;无能帮助众生而认为心外没有众生需要度;不知佛道是什麽就认为不需要成佛。这就变成了邪见,亦即《坛经》所说的“邪迷”、“诳妄”、“不善”、“嫉妒”、“恶毒”等的心理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師的話(转)

各位同學大家好:

有些人很會說好聽的話,但總讓人覺得只是喊喊口號而不實在:也有些人雖然話不多,但總是讓人感到真誠與有建設性。

相信大家情願聽聽有意義的話,然而古德說過:「好言難得,惡語易施」,此中的「好言」,並不是指順耳而無生命力的話;而是能有助於聽者正向思考與言行的建言。

此中的「惡語」也不一定是罵人的話,只要能引發聽者負向思考與言行的話語,也就是愈幫愈忙的提議,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惡語。

因此,佛陀才會提醒世人要注意口德,說「甘露及毒藥,皆在人舌中。」

有些人面對生活中不可免的紛爭,只有一個辯駁的理由:「我只是想把話說清楚,也都是為了大家好」,聽起來理由都相當充分,卻忽略了自己是以高姿態或專業身份去面對他人,只會用一種自以為是、唯我獨對的傲慢去「量人短」,當然就會遇事推託,根本不屑別人任何的建言,這是思想、視野、心胸嚴重的窄化,不符合佛陀強調佛弟子要學習「雖明世典,常樂佛法」的開闊胸襟。

因此,佛光人若想要學習成為一位「非佛不作」的人,首先要放下教訓世人的專業身段,看看佛陀是如何引導世人「由凡入聖」?

據佛典的記載,所有推動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者,皆發願「誓共眾生,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真善知識,同生淨土,乃至成佛。」陪每一位遇到困難的人,走過其調適身心、生存策略的艱苦過程。

總之,佛菩薩終究沒有要世人崇拜,卻發願每一個人都能「不退菩薩為伴侶」,這是佛教福利社會的慈心悲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1 00:18 编辑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老师
也感恩至善佛缘师兄,给大家转这么多好的贴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感恩您对素食的关注支持!对,感恩老师,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善知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赞一个!感恩一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18:11 , Processed in 0.31518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