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的爱

妙境长老:金刚经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这个人在这麽多的佛所栽培善根,今生能持戒修福,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乃至」如何解释?佛在世时,人的善根厚,他听闻佛说法,可能就得须陀洹果或得无生法忍,也有人听佛说法以後,又再修行数月或数年才得无生法忍,因为各人栽培之善根不同,若今生遇见佛法能生清净信心者,每个人情形亦不同,有人一接触佛法就有欢喜心,他就生一念清净心,也有人必须听闻佛法数月或数年始生清净心,故说「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一念表示很快,一念之间,他就生起清净之心,其境界与前面之「实信」是一样,表示得无生法忍、得圣道。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佛招呼须菩提,如来是是释迦牟尼佛自称。所有无量无边的有善根者,他相信佛法之情形,佛是完全知道他的内心境界,也完全看见到他表现在外之行为,亦即佛悉知悉见其内心智慧与外表行为。这麽多众生相信佛法得到清净信心,这个人是有无量无边的福德。按目前在佛学院的学习情形来看,有人听法师讲经能很快即通达,但有人学习多年仍无法入,同样的学习但成就不同,为何原因,就是因为宿世栽培的善根不同。所以,我们若现在不继续栽培,将来情形会如何,是可以想见。  「何以故」,以下解释,生一念净信者得如是无量福德,是什麽原因?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此说净信相貌,此净信者,程度很高,非一般的相信,是已达到无我相。我相、我见,大概分二种,①分别我执:经过学习,听到他人讲解「我」是这样的,他就认为在我生命中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之我,我是有主宰的,因而说出一个我的相貌,如此执著。 ②俱生我执:非经过学习,非听到他人讲解,而是与生俱来,默默中认为有一个我。初果圣人是已将分别我执去除,但俱生我执仍存在。我慢,是我感觉我很了不起,一般人均有我慢,但是,初果、二果、三果圣人也是有我慢,因他学习佛法、修行戒定慧,达到圣人境界,可能有甚深禅定及神通,故有我慢,由此可见,我慢是不易除去,必须到阿罗汉果才能除去我慢。此处说「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并未细分是否包括我慢,但能达此境界,决定已是圣人。何谓「法相」?无我相,就是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异之我。色受想行识,就是法,法也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都是毕竟空的,就是「无法相」。何谓「非法相」?就是毕竟空。毕竟空亦非有自性,它是对有而说空,若不说有时,空亦不可说,所以,它亦无真实性,故说「亦无非法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可以合成一句,就是我相,所以,可以说是:我相、法相、非法相。无我相是谓「我空」,无法相是谓「法空」,无非法相是谓「空空」,合起来为「三空」。  再多说几句「无我」之道理:我们平常人未修「无我」之观察智慧,也未特别执著身体中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之我,但总还是认为身体就是我。佛法亦承认有一个假名之我,但没有实体之我。身体之色受想行识,合起来就是我的生命,这个身体,假名为我,但非真实有我,我们应观察它是「无我」的,应如何观察思惟?思惟这生命体,在时间上是属於现在的,(过去生命体已经死亡,先不谈),但现在之生命体也将会死亡,死亡後还有另一个生命,从现在来看,那个未来之生命,它出现是在未来,也是因缘所生,我们站在现在去看未来的生命,如何?未来的生命是因缘所生,因缘若未和合就没有此生命,如此观察它就是无所有的。(前面提到,自性有与缘起有之不同,「缘起有」是必须依赖因缘合和才有,「自性有」是不依赖因缘,它自己即是有),若未来生命是自性有的,则现在亦应该是有的,不须等待因缘才有,如此从现在去观察未来生命,就应该看得见,因为它也是我的生命,但是,实际上却看不见未来生命,所以说是自性空。自性是空,但是,缘起有之生命,若无因缘就没有生命,我们现在静坐思惟这道理,未来的生命,从现在去看,未来生命犹如虚空,什麽也没有;而现在之生命,感觉似乎是有的,但若在此生命之前,在一百年以前,来看这一生命,就像现在看未来生命之情形,也是空无所有。如此观察,因缘未生起时,因缘所生之生命是未出现,是犹如虚空;现在的生命,是有的,现在生命是因缘和合了,我们天天吃饭能滋养生命,它继续生存,但此生命是因缘有的,观察它的自性仍是没有的;如此去看未来生命,也是空无所有的,犹如虚空;若站在过去一百年来看现在的生命,也是空无所有的。现在的生命虽是有的,但是自性空,就犹如在一百年前看现在的生命,也是自性空的,若我们如此观察,就易观察到自性空。如果你与别人接触时,不论你的心情如何转变,但若你能观察此生命体是自性空,你就能将「空」现出来。但此种观察还是有取相惑的毛病,但是,是取「空相」,不是取色受想行识之相,若我们心里取著色受想行识就是有分别,因种种虚妄分别而起烦恼,若取「空相」,烦恼就不生起。若你能常静坐,摄心不乱,有多少之寂静功夫,就能帮助你观察身体是空无所有的,你就会逐渐进步,容易观察。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观我空,「无法相」是观法空,「亦无非法相」是观空空。若先观我空,但色受想行识还是有的,进一步观法空,则色受想行识於自性空里也不见了。若论修行次第,先观我空,再观法空,至於观空空,必须慢一点,或也可以正意念,不取著这个空。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净信的人(对般若法门有清净信心的人),他能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为何他能这样?若他心里取著我相、或取著法相、或取著空相(此处「若心取相」是总说,以下「若取法相」、「若取非法相」是别说),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我人众生寿者四句,均是指「我」而说,执著有一个真实性的东西,这个常恒住不变东西是我,这就是有我相、有我执。  以下是别说: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你若执著色受想行识之每一法有真实性,就与执著有我相是相同,就是执著我相。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佛教徒应多读几本经书,若你多读经书,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何谓「真如」?你可能会见到如此的解释:一切有为法均是虚妄、空的,无为法是离一切相、常恒住不坏的,这是真如。但从这段经文来看,这种解释就是落於「非法相」。所以,为何「非法相」也要空掉?非法相,是离一切相,若说此是真如,即不应空掉!但此处经文明白说,「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你若取著空相是真如境界,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因为,你取著我、或取著法、或取著空,所取著之对象虽然不同,但结果仍是一致,你取著我之结果也会有法执、空执,取著法相、空相之结果亦一样,也会有我执的。别的经论上解释说,阿罗汉已断我执,但未断法执。但金刚经是说,你若有我执即有法执,若有法执即有我执,所以,此处是有些不同的解释。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所以,学习佛法者、对金刚般若经生起清净信心者,不应取著法。取著我是不对的,所有经论均如此说。至於法执,有的小乘经论说,保留法也是可以,不必空掉法;但金刚经之立场认为,不应取著法,亦不取著空,因为,你若取著就是有我相。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若有取著就是不对,所以,不应取著。佛在阿含经常说,你们比丘知道我说的佛法,犹如筏,筏是以竹木连结,浮於水面,乘筏可从此岸到彼岸,到彼岸时就不需要筏,最後到岸时应弃舍筏,若未到岸即应用筏,佛教徒修行亦应如此,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指八正道,换言之,即是戒定慧,我们修行戒定慧,最後是要得圣道,得圣道时,内心与真理相应是离一切分别相的,若你取著八正道就与真理有距离,就不能与第一义谛相应,所以,得无生法忍之那一刹那,心是离一切分别相,是弃舍八正道,若不弃舍八正道而继续分别它,就不与圣道相应。所以,乘筏到彼岸时应弃舍筏,与真理相应时就应弃舍八正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阿含经』解释,八正道是清净之善法,得到圣道时,尚须弃舍八正道之分别,何况其他有罪过之事情,更应弃舍。但此处金刚经之解释与阿含经稍有不同,「法尚应舍」之解释是相同,但对於「何况非法」就有不同解释,非法是指前面所说「诸法皆空」之「空」,修行人在修止观时,观一切法是无我的,观一切法是空的,观就是思惟之意思,思惟无我之道理,思惟一切法空之道理,在禅定中如此思惟,这就是修行,可是,得圣道时,就停止此种思惟,是谓「法尚应舍」,如你继续思惟,就不对了,如你继续思惟,你的心就与第一义谛之离一切相境界不相应。如此思惟,到达离一切分别相时,也不取著一切法空,所以说「何况非法」,「非法」是指一切法皆空之空,就是不取著空相之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分 无得无说分。  前面须菩提请问佛,凡夫发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就说一大段,如何发菩提心,如何修六度行,然後得无生法忍;再後一大段是说相信此法门者有很高的程度。刚才佛回答须菩提,是引将来後五百岁之事情,以下也是引证,是引现在已於佛法修行得圣道者作证明,此处先引佛为证。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佛在此提出二个问题,既然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那麽,一般认为,佛在菩提树下得无上菩提,为一切众生转法轮说法,这不是已得无上菩提,因此是有无上菩提可得,是不空吗?以此问题来表示,佛也一样,我空,法空,空空的。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须菩提只是阿罗汉,对於佛之境界不能完全明白,所以,他回答:依我所理解佛所说之道理,我认为是这样。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定法是自性之意思。没有一个有自性的,可名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一个非因缘有而自己即有之理性,可名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经过无量劫努力修行而成就,并非不需要修行而有一个理性的东西可称为无上菩提,所以,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也不是说,有一个法是有自性的,而佛就说这是佛法,佛并不是如此说。因为佛说的法,也都是因缘生法。佛说的佛法是无自性的,佛所证得的也是无自性的。佛以语言表达之佛法,谓教法,佛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证法,这二种法,均无有自性的(无定性的)。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佛为一切众生讲解之佛法,皆不可取著它是有自性的,不可说它是有自性的。「不可说」,是从语言上说,「不可取」,是从内心上说。从内心上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证得的,有能证、所证之分别,能证、所证,你皆不可取著它是有自性的。佛为众生宣说的佛法,你也不能说它是有自性的。「非法非非法」,是解释前面「不可取不可说」,因缘生法是无自性的,谓非法;而无自性之空,亦是假名言说,也是无自性的,故谓非非法。  有人提出问题:请师父再解释「非法非非法」。  师父答:「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是总说,「非法非非法」是别说。先解释「法」字,法,是一切因缘生法,这因缘生法是无自性的,毕竟空的,故谓「非法」。下文「非非法」,先解释「非法」,非法就是毕竟空,毕竟空是对於我们执著诸法是「有」而说,我们说一切法是「有」,对这个「有」而说「空」,这样说,「空」是对「有」而说,如果没有「有」,那麽,「空」亦是不可得了,不可得,故谓「非非法」,这也表示「非法」是无自性的。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对於「有」不取著,对於「空」也不取著,不能取著它有真实性。修行人要以「止」与「观」,去观一切法是缘起,观一切法是无自性,你本身对这一切境界还不能有所取著,是谓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再解释为何佛的证法、教法均是无自性的呢?学习佛法的人,分为二种,贤与圣,二者均是学习无为法而成就。贤者,他不断学习佛法之戒定慧,能降伏烦恼,使令烦恼不活动,但尚未入圣位,故谓贤。又可分为二方面说,①知见(思想)上:他学习佛法,得到佛法之正知正见,而且,他的品德很清净,持戒清净,修习禅定或止观,就可称为贤。②他修习禅定,无何烦恼,持戒清净,但无正知正见,即不能称为贤。③他有正知正见,但持戒不清净,常放逸,亦不是贤。④他无正知正见,且常放逸,也不是贤。所以,得到佛法真意,有正确思想,又能精进修学戒定慧,降伏自己烦恼,不放逸,即可谓贤。圣者,乃贤者进一步断了烦恼,见到真理,故谓圣。无为法,是一切法自性空、诸法空性;诸法空性是无生无灭的,故谓无为;学习无为法,可成为贤人、圣人,究竟圆满就是佛。学习无为法可成为贤人、圣人,但还是有差别,因为,还未断烦恼者尚非圣人,断烦恼而未究竟清净,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成佛,有这麽多差别,故说「而有差别」。同样学习无为法,还是有差别,不是完全一样的,例如,灯泡有度数高低不同,若度数高者,灯光就亮一些,若度数低者,灯光就暗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分 依法出生分。
  此段文说明学习般若法门是有功德。因为,说我空、法空、空也空,若学错了就
不信因果,不信因果者即非佛教徒。此处说学习般若波罗蜜是有很大功德,表示:虽
然一切法皆空,但不妨碍缘起有。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三千大千世界,
就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故说三千,三千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三千大
千世界七宝」,将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表示七宝有很多。七宝,是金、银、琉璃、
玻璃、车渠、赤珠、玛瑙。「以用布施」,布施贫苦者、或供养父母、或供养三宝。
是否有人能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呢?『大般若经』说,法身菩萨是有能力以三千大千
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
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成就之福德,是否很多呢,
须菩提说,甚多。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它所成就之福德,还是因缘有的,
因缘有的就没有福德之自性可得,就是毕竟空;因为它是自性空,所以,你这样去布
施,就是有福德;因为自性空,所以是缘起有,你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如来说
得福德多。
  「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前面说布
施之福德多,用意是在这里。「受」,信受、领受,把金刚经之经文信受,心里接受
,「持」,持而不忘,对其文、义均能受持。「乃至四句偈」,或受持全部经文、或
受持半部经文,或受持四句偈,四句偈是最少之意思。何谓「四句偈」?①唐朝窥基
大师说,若这段文能表达金刚般若经之要义,就是四句偈;②有人说,印度人计算数
目,以三十二字为一偈,四句偈就是最少之三十二字数目。「为他人说」,你自己能
受持且能为他人讲说。「其福胜彼」,你得到的福德胜过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
得之福德。这是什麽原因?七宝布施能使他人得到物质满足,这是暂时性的救济,但
是,我们人生痛苦之根源尚未能拔除,若学习佛法,以法布施,就能使令我们得到正
确思想,能使令我们健全品德,我们若继续不断用功,会有更好的进步,乃至能得大
解脱,得到圣道、成佛,所以说,非七宝布施可胜过,因此,受持四句偈,学习般若
波罗蜜经之功德是最殊胜的。
  现在说一个古人受持读诵金刚经所得功德的故事,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时代)
,有一田姓人,嗜打猎,他养狗与鹰去山里打猎,某日在林中拾得一本金刚经,他因
此天天读诵,经过多少年後,所诵金刚经已约二千多部,某日忽病死,惚然间,他感
觉自己已至阎王面前报到,周围所见均是众禽兽前来索命,他自己心知而无言以对,
又见有十余人与他站在一起报到,不久,有小鬼对这批新来报到之鬼魂投以药丸,其
他鬼魂吞下药丸後均起火燃烧,只有此田姓人不著火,小鬼接连数次投以药丸均无法
使田姓人起火。阎王就问此人:你在人世间是否有行善?田姓人答曰:没有做过什麽
好事。阎王再问:你一定有做过什麽好事。田姓人就回答:仅有读过金刚经约二千余
部。阎王说:这就是你不起火的原因。阎王拿纪录簿来看,果然如此,就令田姓人背
经,田姓人因为已读过二千余部,故能背诵,就开始背诵金刚经,田姓人背诵完毕後
,周围欲索命之禽兽就都不见了,阎王亦赞叹他,说他的罪已灭,可延寿十五年,就
释放他。这则故事见於『金刚经灵验记』之记载。他自己读诵金刚经二千余部就能灭
除他这些罪,又能延长他的寿命。我看,这个人将来会继续进步,若他愿意往生佛世
界亦能往生,不然,他也会在人间或天上享福。所以,读金刚经是不错的,的确有大
功德。
  何谓「四句偈」?前面所讲经文均是长行文,并无偈颂,所以不必执著,刚才已
解释,三十二字为一偈。最少能受持这麽多,能表达出金刚经要义者,自己能受持又
能为他人说,会得到更殊胜的福德果报。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为
何受持四句偈能得如此大功德?佛招呼须菩提说,一切诸佛(非只有一位佛,十方三
世一切诸佛,指人),及诸佛所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指法),如此殊胜人法,均
从金刚般若法门生出来。何谓皆从此经出?经论上说明,所有佛教徒,不论在家之优
婆塞、优婆夷,或出家之比丘、比丘尼,学习佛法之次第,就是「近善知识、听闻正
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四句话就是学习佛法之次第,通常说「从闻思修,得
无生法忍」,就是这二句话,从这里逐渐学习,就会转凡成圣,得到圣道後,继续修
学佛法,就会进步,得到无上菩提。稍微解释这四句话:①近善知识:指人而说,你
要亲近正知正见且能修行戒定慧之善知识,目的即在听闻正法,②听闻正法:从善知
识那里学习佛法。如何学习佛法,应学习至何时才告一段落?『解深密经』提到,闻
思修三慧,听闻佛法所得智慧是闻慧,但闻慧内容是,你学习佛法已能得到佛法真意
,而且特别地淳熟,那时是闻所成慧,这就是听闻正法。若学过但尚未弄懂真意,则
闻慧尚未圆满。③如理作意:听闻正法以後,内心还要依佛法真理去观察一切事物的
情况,根据佛法真理在内心思惟,思维时,不仅依经论之理,还要依因缘生法作所缘
境去思惟,这样能将你的闻慧进一步成熟,这是如理作意。④法随法行:第一个「法
」是涅盘,随法是随顺涅盘之佛法、就是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你就根据随顺涅盘
之佛法去修行。依据正常之佛法次第,就是修禅定,在禅定中去修三十七道品、六波
罗蜜,这样就能得无生法忍,入圣位,能达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境界。修行
这件事,从凡夫修行至入圣位,这阶段是最困难,若入圣位以後即不太难,因为在凡
夫时候,有烦恼常活动,再加上世间尘劳境界之影响,所以,此时修行最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第九分 一相无相分。
    前面是举佛为证。此段文是举声闻为证。
  前面说「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样的修行法门,不论佛、菩萨、声
闻、辟支佛,均是如此修行。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陀洹就是圣人。
须菩提是大阿罗汉,佛现在招呼须菩提说,须陀洹这个圣人他心里能否如此忆念,我
已得到须陀洹果?须陀洹所以得到须陀洹,是因为其已得到无我之智慧,初得无我位
时,谓须陀洹。得到须陀洹果时,他心里能否如此想,我已得到须陀洹果了?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不是的,须菩提不会这样想。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须陀洹,译为入流,流是类,流有二
种,①凡夫苦恼境界之生死流,有生有死,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有生有死,这一类人
,②圣人见到法性里之圣道流、涅盘流。须陀洹是入於圣道之流类,明白地说,见到
一切法本性空、无我、无我所之道理,诸法从本来是寂灭相,见到这寂灭相谓入流。
「而无所入」,须陀洹入了圣流,而还是无所入,无所入,实在也就是没有能入,也
就是没有所入,所以,他不会这样说这样想,认为我已得到须陀洹果。
  再说「无我」之道理:我们的生命体是色受想行识所组成,如此组成也就是因缘
所有。譬喻一个人没钱,向某甲借五百元,向某乙借五百元,合起来就有一千元,有
人问他有多少钱,他说有一千元,但是,某甲、某乙在旁知道後,认为他的一千元都
是借来的,此人实际上是没钱,但也可以说他有一千元。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之生命体
是因缘所有的,属於因缘有,非自性有;初结胎时,是父母帮助,加上自己业力,而
成就一个生命,出胎後,有父母之养育及饮食,加上空气、阳光等因缘,生命才能继
续生存下去,这样说,生命完全是由因缘而来,不是生命自性本身有啥,若从它的自
性看,它是什麽也没有;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都是由业力及父母、饮食
等因缘成就,若无因缘,它本身是一点也没有的。犹如刚才那个人是有一千元,但是
,一千元是借来的,若他不借钱,他是一毫钱也没有。从这个譬喻来观察我们的生命
体,从缘起上看,是有这麽一大块物,有色受想行识,但是,若观察它的自性,它就
是犹如虚空,无啥一物,这样再观察「我」(「我」就是自性),观察以後,没有「
我」,这都是从因缘而来,没有一个是我本来有的,从自性空来看,即无有少法可得
。所以,我们问:是谁得须陀洹果?须陀洹的心静下来,他在奢摩他中观察:是谁得
须陀洹果?没有!没有得须陀洹果者。色受想行识都不是「我」,除了色受想行识以
外,没有一个「我」,谁得须陀洹果?没有!所以,「须菩提言,不也」,他不可能
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谁入圣道流?谁见到法性里?也是不可得,没有!无眼耳鼻
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乃至无意识,无有少法可得,谁入圣道流?也是不
可得,没有能入,也没有所入,不能执著有一个「我」得须陀洹果,不可能有这句话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圣人,他有佛法的智慧,他观察
色受想行识是因缘有的,是无常的,是刹那生灭变化的,是因缘有的,是空的,那有
色声香味触法值得我取著的。入是取著之意思,他不会去取著色声香味触法,也不会
取著眼耳鼻舌身意,也不会取著色受想行识,无有少法可得。所以,不入色声香味触
法,是法空;也没有法性可入,是空空;也没有我得须陀洹果,是我空;我空、法空
、空空,都俱足了。佛的智慧给这个修行人一个名字,须陀洹(入流),他现在是入
於圣人的境界。须陀洹自己在入定时(须陀洹最多是未到地定,不是色界定),他在
一心不乱之境界里面时,无我、无我所,他也没有须陀洹的名字,他没有此分别,这
个说法是指须陀洹入於正观时之境界,他若从正观出来时,就不是这样,因为,须陀
洹只是除掉我见(除掉分别我执),仍有贪瞠痴烦恼,所以,他出观以後,有时侯,
他仍是有烦恼。不仅出家人可得须陀洹果,即使在家人也可以得到须陀洹果,纵使有
夫妻儿女关系及有财产之在家人,也可得须陀洹果。须陀洹只是把见烦恼灭掉,而爱
烦恼仍存在,但是,须陀洹的烦恼比起一般凡夫的烦恼是轻些,不是那麽严重。得须
陀洹果有何好处,为何值得赞叹:①得到须陀洹果者是决定不到三恶道。②他不会造
严重罪过。若在家居士得到须陀洹果,他对於为他做事者不满意时,也可能会骂人,
但决定不会造严重罪过,③他洗灭很多邪知邪见,④无量无边之生死,在须陀洹而言
,是有时间性的,他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不再受生死而入涅盘。但是,我
们未入圣位之凡夫,将来之生死是没有边际的,没有时间性的,一生又一生相续下去
。有人在前一生,对於般若佛法的善根栽培很强,今生再遇佛法,他就容易得到初果
,并不太辛苦,此人可能继续努力修行,当生得到阿罗汉果或得三果。若前生栽培的
善根不是特别圆满,但是,今生遇善知识及同参道友,大家互相勉励,也努力精进用
功修行,经过几十年辛苦,忽然间得到须陀洹果,他可能这样想,今生是费了多年辛
苦才得到须陀洹果,不愿再努力修行,心里想再七番生死即能得阿罗汉果而入涅盘,
所以他不愿再努力,只愿任运地生活,所以,他继续在人间、天上受七番生死,最後
得到阿罗汉果。⑤须陀洹果至临命终时,决定是正念分明、不糊涂,这是与凡夫不同
。凡夫於生存时看得很明白,但是,死时却糊涂;有人在打佛七时还肯念佛,但是,
临命终时却不肯念佛,别人帮他念佛,他还不高兴,就是糊涂了。须陀洹果不会如此
,他决定是正念分明,所以他决定不会去三恶道。
  「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斯陀含,翻译为一往来
、或薄淫怒痴,即淫欲心、瞠心、痴心薄了,不像须陀洹仍很厚,故称为薄淫怒痴。
欲界的贪瞠痴烦恼分为九品,斯陀含是经过一番修行,灭了六品,还有三品,此三品
烦恼之力量能使令他生天又再来人间,之後,他的三品烦恼才除去,故称一往来。但
在斯陀含之正观里,他的正念一提起、一观照,照见五蕴皆空,何有生天又再来人间
,没有这件事,故谓「实无往来」。在观察我空、法空时,在自性空里看,无往来者
,也无往来之法,无我、也无法。所以,你问他有无得斯含果?他正念一提起,就回
答:没有得斯陀含果!无我,所以,那有谁得须陀洹果!他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
这是他在正观之如理作意时侯。若他出观时,他还是有一点烦恼。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去向雪峰禅师参学,雪峰禅师问他是如何来,是坐船来或
走路来?他就回答:二途俱不涉。雪峰禅师乃问,那你怎麽来?他又回答:有什麽隔
碍。雪峰禅师就以香板将之逐出。我看这个公案:「有什麽隔碍」这句话,我认为没
有错,照见五蕴皆空之时,你雪峰禅师也是一样,照见五蕴皆空,其余一切众生也都
是五蕴皆空,彼此间是没有什麽隔碍,都是毕竟空的,有何隔碍呢,不论是有修行或
无修行者,佛也一样,在法性里上看,是无隔碍;当时,雪峰禅师打这个人且驱逐他
,这个人离去後,对於雪峰禅师的态度很坏,所以,我明白,雪峰禅师当时打这个人
是打对了,因为这个人只会说这句话,其实根本无修行。从表面因缘所生法之境界来
看,是有来有去,人偶而至天上去,又偶而至地狱去,人是有来有往的,这个事实,
不能说没有;但若从因缘所生法是自性空来看,就无来无去,故说「无什麽隔碍」也
是对的。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阿那含,是三果,翻
译为不来。阿那含是从初果、二果,进步至三果。阿那含是有「无我」之智慧,你这
样问他,他的正念观察,当然不会回答说我得阿那含果,不可能如此执著。为何他不
如此执著?因为,他把欲界九品烦恼全消除了,他无理由在欲界受生死,已无系缚力
量能把他困在欲界,他得到色界定或无色界定,加上四念住、无我之智慧,他一定到
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去了,他没有欲界烦恼,不可能再来欲界受生死,故谓不来。(初
果、二果是没有得色界定,若已得色界定,就是三果)。三果圣人在色界定或无色界
定时,他修「无我观」,观察:我不来欲界,谁不来欲界?没有!没有一个不来欲界
者,也没有一个不来欲界之法,都是空的,故此人可称为阿那含。
  佛在世时,提婆达多之徒弟瞿加梨,他有多少世间法知识,某日早晨,他见一个
女人从房屋出来,瞿加梨问这女人,屋内尚有何人?女人回答尚有二位比丘,瞿加梨
遂驻足观察,旋见舍利弗、目犍连二人出来,瞿加梨遂到处宣扬其二人犯戒。阿罗汉
是圣人,不可能犯戒,但是,若阿罗汉不入定,是不会知道所住屋内尚有一女人,因
而惹来讥嫌。瞿加梨又到只树给孤独园精舍,向大众僧宣扬此事,佛就说这二位大阿
罗汉的心是清净的,令瞿加梨勿乱说。瞿加梨仍不听佛的劝说。此时,梵天王来见佛
,但佛已入定中,梵天王不能打扰佛,遂去找瞿加梨,打算劝瞿加梨不要诽谤舍利弗
与目犍连尊者之名誉。梵天王去敲瞿加梨的门,瞿加梨就问:是谁?梵天王回答:我
是梵天王,我来看你,你不要说二位大阿罗汉的坏话。瞿加梨说:我听佛言,你已得
三果,而三果是不来,你怎麽又来了呢?梵王遂回答:「无量法欲量,智者所不量,
无量法欲量,是人自覆没」,圣人在止观中,观察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这种毕竟
空寂之理性,谓无量法,是不可思量之境界;例如,这是光明,那是黑暗,这有相对
的差别相,所以,我们能思惟,又例如,这是房子,那是大地,这是大的、小的、黑
的、白的、长的、短的,这些有为法之差别相,有名字有形相,我们内心就可思惟之
;圣人之无分别境界是无名相,不能以语言文字去形容,是不可异议,若凡夫想去思
量无量法,是不行的,因为凡夫会被他的无明烦恼所隐没,不可能去认识无量境界。
梵王如此说,是在诃斥瞿加梨。梵天王是色界天人,不是欲界天人,梵天王与瞿加梨
谈不拢,就走了,梵天王就去见佛,向佛说刚才的对话,佛就赞叹梵天王所说的四句
话很好,给这四句话加以赞叹。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前面三段文里并没有这
句话,但是,前面三段文也可以这样说,实无有法名须陀洹、实无有法名斯陀洹、实
无有法名阿那含),得阿罗汉者,在禅定中,正念提起,照见五蕴皆空,没有一个不
空而有自性之法,可以名之为阿罗汉,他如此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可以名为我吗?
他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均是空无所有的,无我、无我所,所以,谁是阿罗汉,实无有
法名为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阿罗汉在禅
定中观察有一个我,而这个我是得到阿罗汉果,若是如此,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之凡
夫了,因为凡夫才执著有我,圣人照见五蕴皆空时,没有我,怎会执著有我、有我所
呢?以上是说一般阿罗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所谓无诤三
昧,诤是烦恼,无诤是无烦恼,这不是一般的无烦恼,这是说,修行无诤三昧之人,
他有慈悲心,他不愿因为是我的原因而引起别人之烦恼,若有人会因为我的行住坐卧
而不高兴,我就避免,有人不高兴我在这儿走,我就不从这儿走,不引起他人不高兴
,此谓无诤三昧。无诤三昧是大阿罗汉已得到四禅八定、灭尽定之高深禅定所成就的
,这位大阿罗汉於早晨入定时,能完全知道这一天要去何处、做何事、接触何人、会
有何人欢喜或不欢喜,他知道後会改变行程,若今日有何事要做,但会引起别人烦恼
,又无法改变之,他就整日不出门,谓无诤三昧,三昧是定之意思。无诤三昧是慈悲
心,他感觉众生已很苦,若因为我而又使众生烦恼,他就会避免这件事。在佛的弟子
中,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尊者,很多大阿罗汉均能修行无诤三昧,佛也可以修
行无诤三昧,但为何佛说须菩提在得无诤三昧人中是第一?大毗婆沙论提到,佛也得
到无诤三昧,但佛不完全如此做,佛是常常入定观察,知道今日有多少人可得度,若
为这个人说法将可使他得圣道,但会有一部分人不高兴,佛也不管,佛仍来度化此人
,令其得圣道,这样就与无诤三昧有冲突,但是,须菩提就不是这样,若有人因为我
而有烦恼,他就不做这件事,所以佛说,若站在无诤三昧之立场来看,须菩提是人中
第一。
  此处说一个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有一个不信佛的年轻人,叫做因汝通,家中
富有,某日将结婚,宴请婆罗门及亲戚来祝贺,但未邀请佛来,当天尚未日出前,佛
就招呼侍者阿难,一起至因汝通家前,所有贺客见佛来了,乃议论纷纷, 异佛为何
来了呢?佛遂招呼阿难去向众人说:佛是三界导师,是人中最吉祥,今日是吉祥事,
理应欢迎佛来,今日,因汝通是决定皈依佛而出家做比丘,婆罗门可以尽力阻挠看是
否能成功?此时,婆罗门均大笑,认为因汝通今日要结婚,是不可能随佛出家,但有
一婆罗门认为有可能,他说,他以前见过佛所预言均是灵验的,因此因汝通是有可能
今日出家~~~~,因汝通出门要拜太阳,他是拜太阳之外道,此时,因汝通在阳光中看到一个身
上挂著黄金绳之相貌庄严人,就在屋内设坐位使这人坐下来,这些婆罗门纷纷说,因
汝通是有大福德者,故今日感得梵天王来祝贺婚礼。这位庄严人就问因汝通:你今日
是要做啥?因汝通回答:是世俗之迎娶。此人又问:那要花费多少钱?因汝通回答:
三百千金(亦即三十万)。此人又问:你如何分配花用?因汝通回答:其中十万金是
宴请客人,十万金是赠送妻子买装饰品,十万金是赠送予婆罗门。此人说:你宴请客
人及婆罗门是好的,将来会得福报,但是,你将十万金给妻子,是否要买这妻子?因
汝通想一想,回答:也可以这麽说,是的。此人又说:妻子价值十万元吗?因汝通不
答。此人又说:若把妻子之头发剪下来,能值十万元吗?因汝通回答:没有。此人又
问:若把妻子之手指甲剪下来,能值十万元吗?因汝通回答:没有。此人又问:若你
的妻子哭了,眼泪能值多少钱?若你的妻子咳痰,痰能值多少钱?此人一一举出人体
内的三十六种不净物,说完後,因汝通就离欲了,他的欲界烦恼就没有了。因为他以
前在迦叶佛时代,曾出家为比丘,曾修过止观、修过无我观,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
舌身意心肝脾肺肾均没有我,曾有这种修行,现在经此人一一询问,他的善根就出现
,将欲界烦恼均除灭了,此时,这人就变成释迦牟尼佛,并为因汝通说苦集灭道,因
汝通立即得到阿那含果,佛遂拉因汝通之手离去,在场之婆罗门均不高兴,佛也不管
,仍度化因汝通。若是须菩提就不会如此做,若有人会不高兴,他就不做,所以,佛
说须菩提是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其他人均不如须菩提。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因为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所以,他是第一离欲阿罗
汉。离欲是无烦恼,欲界烦恼是欲。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凡夫若得到此种定,
仍是有爱著心,他爱著禅定三昧乐,仍是欲,离欲则是把所有烦恼均清净。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
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若行者」:佛如此赞叹我,但我在心中观察,我不作是念,
我不这麽想。因为观察色受想行识均是不可得,空无所有,无我、无我所。若我这样
想,我是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执著有我,世尊就不会说
,须菩提是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佛就不会赞叹须菩提是欢喜修行无诤三昧人中最
为第一,就是生死凡夫了。阿兰若,译为无诤。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若行」:这句话仍是须菩提自己说的
。须菩提在禅定中修正观时,观察这无诤三昧也是不可得的,我也是不可得的,离欲
阿罗汉等一些名相均是不可得的,没有这些行,就是无我、无我所,所以,佛说须菩
提是欢喜修行无诤三昧的人。
  此段文是从初果、二果、三果、至四果,又说须菩提自己之境界,引出这麽多圣
人,是为证明前揭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均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分 庄严净土分。
  前面引佛及声闻境界,证明前面所说菩萨行是一致,此处又举菩萨境界为证。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释迦牟尼佛,
於成佛前,是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之修行,释迦牟尼佛於初发无上菩提心修行时,他是
遇见古释迦牟尼佛,二者同名,於第一大阿僧只劫满时,他遇见宝寂佛,於第二大阿
僧只劫满时,他则遇见然灯佛,第三大阿僧只劫满时,则是遇见圣观佛;释迦牟尼佛
於第二大阿僧只劫满时,是第七地菩萨,他听到然灯佛说法就进步至第八地,然灯佛
就为他授记曰,你再经过一个阿僧只劫即成佛,名为释迦牟尼佛。那时,释迦牟尼佛
是菩萨身分,名为善慧菩萨,他在雪山随一位仙人读书,那位仙人则是弥勒菩萨化现
,善慧菩萨从仙人学习毕业後离山,到某处遇到一场辩论会,他参加辩论而得到第一
名,获得大会所赠送之五百金,他原打算将五百金拿回去供养师父,但是,忽闻然灯
佛将来城里,他认为佛是难值难遇,就未返回师父处,打算去城里拜见佛,他以五百
金向一位女子买五支莲花,此女子又附上二支,共七支莲,善慧将这七支莲花散在空
中供养佛,此时,佛行走之路前有块泥污,善慧就伏在地上,并将头发散在泥污地,
将泥污地遮掩,请佛从他的身上走过,佛也如此走过去,并为善慧授记,此时,善慧
由第七地进步至第八地,得到无生法忍。实际上,初地菩萨时就得到无生法忍,现在
说八地菩萨也得到无生法忍,是谓「无功用」,因为,初得无生法忍者尚须作意,入
禅定中思惟身体是苦空无常无我的,然後才能入於无生法忍境界,但第八地时即不需
此作意,有此不同。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就是得到无生法忍不?得无
生法忍,就是智慧,就是无所得之智慧,你对那微妙智慧有所得不?你感觉所得到的
智慧是真实性不?佛告须菩提,如来(释迦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得到无生法忍,有所
执著吗?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对於无生法忍之智慧是无所
得的,观察这智慧也是因缘所生,由於自己努力再加上然灯佛之加持,这样才得到无
生法忍,所以,这是因缘所有,是自性空的,自性空也就是无所得的,所以说「於法
实无所得」。
  「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
非庄严,是名庄严」:菩萨得到无生法忍,有二件事要做,庄严佛土及成就众生。现
在我们所居住之世界是众生世界、或说凡夫世界。佛土,是佛所居住之世界,但也有
差别,若佛度化凡夫众生之世界是谓凡圣同居土;若凡夫不能到达那里,必须圣人才
能居住,则是法性土(天台宗谓实报庄严土,或谓方便有余土),那是圣人世界。现
在说凡圣同居土,这世界有佛、菩萨、阿罗汉、凡夫,例如,弥勒菩萨将来也在这世
界成佛,将来这世界是七宝庄严之清净世界,与现在世界之情况是不同。为什麽,因
为,那时候人类完全是学习十善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
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瞠、不邪知邪见,都是修学十善之人,所以,那个世界是七
宝庄严的世界,就是净土。何谓庄严净土?行菩萨道者,他自己将来要成佛,他成佛
之世界必须清净庄严,而非污浊世界,虽然世界的庄严,表面的山河大地是七宝所生
,但主要还是人的问题,若世界完全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当然就是七宝庄严之清净
世界,纵世界是七宝但若均是恶人,亦不得谓净土,此处谓庄严净土,是指发无上菩
提心、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不断地教化众生,使令众生共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大家於长时期内(一大劫一大劫地)教化众生,使令众生均能学习五戒十善,均能发
菩提心、修学圣道,将来成佛时,那世界即是清净庄严,而这些受佛教化与佛同行菩
萨道者,均往生到此世界去,随佛继续学习佛法,此世界即是庄严净土、清净世界。
「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菩萨行菩萨道,修六波罗蜜,教化一切众
生,是有一个清净的庄严世界吗?不是的,佛菩萨是长时期、一大劫一大劫地教化众
生,佛本身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加上与他同一志愿行菩萨道者的功德,加上受他教化
者的功德,是共业所成的清净世界,成就以後,佛菩萨均在此世界居住,继续教化众
生,这种境界,你说佛菩萨庄严净土,是否有一个真实的庄严净土?佛在此与须菩提
讨论此问题,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这个世界有很多善人、圣人、及七宝庄严,但这都是因缘所有的,是众多因缘长
时期修集所造成的,所以,是自性空、毕竟空,从毕竟空上看,也就没有庄严世界可
得,故谓「即非庄严」;但毕竟空并不妨碍缘起法,缘起法还是存在,所以,假名为
庄严佛土,故谓「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
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前面说,菩萨得到无生法忍,菩萨对自己所得到
之无生法忍,也是认为无所得的,又菩萨庄严的佛世界,他观察这庄严世界也是无所
得的、是空无所有的,就是前面所说「我空、法空、空空」。所以,佛招呼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就是前面所说,你必须是「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
相」,都是无所得的,你生出这样无所得之智慧,就是清净心,若你对净土世界有很
多美丽的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你对这些境界,心里产生爱著,就是染污心,就不是生
清净心。若心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时,心有取著,生取著之心,就是住色声香味触法而
生心,但佛告诉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的心接触
色声香味触法时,你不要取著它,不要执著它,要观察它是因缘所有的、无常的、无
我的、毕竟空的。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可取著,就生出清净、无所得之智慧心,「而生其心」就是生出、引发出来无所得的
智慧。无所得的智慧生出来以後,第一义谛境界就现出来。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
,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前面一段先言得无生法忍,次段言庄严净
土,现在则言菩萨得法性身。「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是得到法性身之意思,菩萨
得到无生法忍以後,到第八地时,能把三界烦恼完全清除,此时,这菩萨就无三界之
肉身。初得无生法忍之初地菩萨,他的三界烦恼还是有很多,所以他不能离开这世界
,但他不会到三恶道,就在人间、天上。未入圣位之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他能
努力修行六波罗蜜,一方面栽培自己善根,另方面教化众生,长时期如此做,菩萨之
身体较一般人健康,也特别庄严,与凡夫不同,但他也会老病死,他若得到无生法忍
以後,他有「无我」、「无我所」之智慧,以此智慧及大悲心,再继续修行六波罗蜜
、教化众生,他再得到之身体果报就会更殊胜。我看过嘉瓦喇嘛之照片,最初听说西
藏喇嘛是一世一世的转世修行,我心里当时有一点疑惑,後来,听说嘉瓦喇嘛最初是
宗喀巴大师之弟子,转至第几世时,他就宣布不再来了,所以,後来几世之嘉瓦喇嘛
并非以前之嘉瓦喇嘛。此处说,得到无生法忍之圣人,他继续不断修行六波罗蜜,自
度度他,栽培善根,到第八地以後,就把三界以内的所有烦恼都灭除了。菩萨,多数
是在人间从父母得到一个身体,他虽修行禅定可以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但是,他不
去色界天、无色界天,他於临命终时仍回转要到欲界来受生。若凡夫得到色界定、无
色界定,死後就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不能再来欲界受生死,除非他的色界定、无色
界定坏了,就再回到欲界来受生死。菩萨,是愿意在欲界受生死,他不去色界天、无
色界天,为何原因?因为,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不容易度化,他们有高深的禅定,
故无何苦恼,不老不病,只有最後的死亡,所以,他们不愿听菩萨的教化。但是,欲
界的人有很多苦恼,我们不愿意受苦,听说相信佛法能不老病死,我们就愿意相信佛
法,容易受度化,所以,菩萨是在人间。所以,得到无生法忍的圣人菩萨,虽然有高
深禅定,他不去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仍在人间;但是,他不断修行,等到第八地时
,断除所有三界内之烦恼,他想要继续在人间受生死,就不能以烦恼及业力作本钱了
,(我们轮转生死,就是靠业力),菩萨已无烦恼,业力不发生作用,所以,他不能
在人间受生死,他就到佛的世界(圣人的世界),那时,他得到的身体是谓法性身,
就是无漏功德所得之果报。他在人间度众生时,是以他的化身,不是他的本来面目。
他所得到之法性身,是特别高大,是特别庄严,不可思议境界。「须菩提,譬如有人
身如须弥山王」,经论说,须弥山王,是入水八万四千由旬,出水八万四千由旬,为
四宝所成,特别高大,以此形容菩萨法性身的高大庄严境界。「於意云何,是身为大
不」,佛问须菩提,你心里是如何想,他的身体是否高大?「须菩提言,甚大」,须
菩提回答,的确是高大。我们读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经,知道阿弥陀佛的身相是
很大,而法性身的大菩萨身相也是很大,但是,我们凡夫的身相为何不能那麽大呢?
因为凡夫有我执,执著这是我的,一执著,所做功德受到我执影响,因此所得果报就
变小了。现在的人还有如此大,将来人寿到了三十岁、又渐减为二十岁、十岁时,人
之身体就更小了,因为烦恼执著愈重,人的果报也就愈小。「何以故,佛说非身,是
名大身」,须菩提说,他的身体那麽大,是什麽原因呢?因为他有无所得之智慧,心
里不执著我、我所,因此身量大,「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他观察他的殊胜身体也
是因缘所有,你肯以无所得智慧、大悲心,去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将来就会得
到此身体,你只要肯努力创造就会有此身体,既然是因缘所有,它就是本性空,故谓
「非身」,但是,因缘所有也是宛然存在的,又可名之「大身」。
  此段文在说明:菩萨得到无生法忍、他的庄严佛土、他得到法性身,但在菩萨之
心境里,都是无所得的,他不执著这件事,还是我空、法空、空空的境界。与前文的
意思是一致的。

  有人提出问题: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无业力与烦恼,为何仍来人间出生成佛?
  师答:若释迦牟尼佛不在人间找个父母,就突然来一位佛,那麽,我们人间可能
很难相信,会认为是妖怪,所以,释迦牟尼佛不暴露他的身分,也是有父母,但是,
他不是普通人,他的父亲是国王,他可以继承王位,发挥才干,享受大富贵,而他放
弃这些,要去追求真理,他去学习禅定,发现禅定尚不能解决问题,他又去六天苦行
,发现苦行亦不行,这时,他去菩提树下,以禅定思惟缘起之道理,这才开悟,得到
无上菩提,此时,他去各处宣扬真理,就有人相信,因为,他也是有父母,又是如此
修行多少年,他也是有眼耳鼻舌身意,他能修行成功,我亦能修行成功的,所以,释
迦牟尼佛不会突然从佛世界来,他不怕麻烦,就绕个圈子,在人间有父母,示现这些
事情才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顾虑到众生之分别心、疑惑心也是很大的,他如此做才
容易取得众生的信心。

  某人又问:八地菩萨也是如此?
    答:是的。他未入八地时,也是有圣道,但他仍有多少烦恼,所以,他假藉烦恼
在人世间流转生死,他把烦恼去掉以後,就不能以烦恼来流转生死,他就到佛世界去
,得到法性身,但是,他还有慈悲心,他不忘众生苦,所以,他又有化身,化身来到
人间,也是一样有父母。但是,这又分几种,例如,我们这个世界有人念观世音菩萨
,若你有困难时就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会来救护你,你可能未见到观世音菩萨
,但困难是解决了,这是临时性的,也有可能你会见到观世音菩萨来救护,但是,忽
然间,观世音菩萨又不见了,这是一种情形,不论我们念普门品、大悲咒、观世音菩
萨名号,是先有信心,::(以下脱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分 无为福胜分。  此段文是较量功德,前面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功德来较量,此处则是以恒河沙数之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作较量,是一层更深一层。  恒河,有的地方说恒伽河,有的地方说竞伽河,非中国话,翻译为天堂来,印度人认为这条河是从天堂来的,实际上,河水是从雪山的阿尔巴池流下来,印度人称是从天堂来。印度有三大河流,洹河之沙较其他二条河流多,佛说法时多数是在此地区,而且,恒河的名气很大,为多数人所知,所以,经里常以恒河作譬喻。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佛问须菩提,如恒河中沙的数目,一粒沙作一恒河,恒河沙数的恒河,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很多。「实言」,加上一个实字,劝人相信的意思。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得福德是很多,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对金刚经有信心、有欢喜心,於金刚经能受持全部、半部或最少四句偈,为他人说,此人所得福德即逾前者,原因与以前所说相同。 有人问:何谓四句偈?  师答:很多人不明白金刚经所说的四句偈。因为,金刚经只有於後文才有二个四句偈,其余均是长行,如何解释四句偈?古代大德的解释有不同说法,但综合起来有二种说法,①计算经的字数,以三十二字即一偈:你能受持金刚经内最少的三十二字,就是四句偈。②若这一段文能表达金刚经之要义、道理,就是四句偈:我认为这个说法较好,所以,金刚经文的一段一段均是四句偈。例如:「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这就是四句偈。例如:「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四句偈。若这一段文能把金刚经之道理说圆满,这就是四句偈,每一段文均能名为四句偈。   这是赞叹学习金刚经之功德很广大,如此,可以引发我们学习金刚经之兴趣,我们就会欢喜受持读诵,欢喜去研究它的道理,我们从受持读诵研究道理时,就栽培善根,我们就会或多或少去修行,将自己的妄想心停下来,能静坐一刻钟,思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如此思惟,就在内心深处栽培了般若种子。栽培般若种子有何好处呢?你将来就有见佛之因缘!为何有些人能见到佛,有些人不能见到佛?你没有见佛的因缘,就不能见佛。金刚般若法门是出世间之大乘法门,不是人天乘之佛法,所以,我们若以欢喜心学习,就栽培善根,你将来就能见佛,若弥勒佛将来在世间成佛,你决定能见到弥勒佛,因为你栽培善根了;或许,你愿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阿弥陀佛国,你也决定是能去阿弥陀佛国。若你只是念阿弥陀佛经、念阿弥陀佛号,诚恳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你当然也可以往生至阿弥陀佛国,但你若能再读诵金刚经,你将来在阿弥陀国,能较快点得到无生法忍。若你肯努力不懈怠的学习金刚经,又有戒定之帮助,你有可能在此生得到无生法忍。金刚经是有此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分 尊重正教分。
  此处仍赞叹学习金刚经之功德很广大。
  「复次」,前面已赞叹得到殊胜的福德,其实仍有不同理由。
  「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
养,如佛塔庙」:随某人在何处,或在山林、城市、寺院等地,为人演说金刚经,或
为人讲说全部金刚经,或最少四句偈,你应知道,这个讲经地方就是受到尊重,经所
在处,法所在处,一切世间天、一切世间人、一切世间阿修罗,他们皆应供养这个讲
说金刚般若法门之地方,就像供养舍利塔或佛像庙似的尊重。天人阿修罗,是六道中
的三善道。天人,是六道中享受最好的,除地居天有些问题外,其余空居天的天人的
身体健康、不老不病、尽形寿都是快乐的,且寿命长。我们人间的人,是有老有病,
有多很纠纷,有很多苦恼。地居天,有些问题,他们有时会和阿修罗战斗,彼此不和
,经上说,天人是住在须弥山上,但须弥山原是阿修罗住的,劫初时,色界天二禅天
(光音天)的天人死了,生到欲界天之忉利天,他要住在阿修罗原来住的须弥山上,
阿修罗乃退让,因此,须弥山成为诸天所住之地方,阿修罗虽退让,但仍不高兴,故
彼此不和;另外,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已有众多妻妾,仍不知足,又娶阿修罗王
之女儿至天上住,天女是不会嫉妒障碍,但阿修罗王之女儿会嫉妒,因此,阿修罗王
之女儿常回去向阿修罗王告状,阿修罗王因此常要与诸天作战,所以,地居天有时会
有此问题,但也不是常打仗。天人的福报大寿命长,他们不须工作,每日只是游戏享
受五欲乐,所以他们欲先享受五欲乐,无心学佛法。人是在地面居住,有贫富贵贱,
有老病死苦恼,但是,人间有佛法,因此有可能接受佛法。在人间接受佛法且受持三
皈依五戒者,也有可能升天,他到天上後可能继续学佛法;但若在人间做功德之非佛
教徒,他到天上去後,未必能信佛,仍为五欲所迷,就没有时间学佛。所以,人间可
学习佛法,是诸天所不如之处。阿修罗,翻译为不端正、无酒,阿修罗的世界是没有
酒,阿修罗世界的女人非常美,有时阿修罗的女人美过天女,所以,释提桓因娶阿修
罗王的女儿,但阿修罗之男人很丑陋,又阿修罗之性格多嫉妒、多瞠恨、多疑惑,例
如,有一次,佛为天人说四念处,後来,阿修罗也来听法,佛也为他们说四念处,但
阿修罗的心里却疑惑,佛为天人说五念处,为我少说了一个念处。但阿修罗也是福报
很大,与诸天一样有神通,是三善道之一。
  「如佛塔庙」,塔,印度话是塔婆,翻译为方坟、或高显处,中间供奉佛的舍利
。庙,是供奉佛像处。相信佛法者,对於供佛舍利之塔或供佛像之庙,均会以香花供
养礼拜。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有无上道德,所以我们是五体投地供养赞叹。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供养演说般若法门之地方,也能如佛塔庙。事实上,般若法门在
佛法中之重要性,是超过佛的塔庙,此处言「如佛塔庙」,是有一点方便之意思。因
为天人阿修罗对佛之塔庙有恭敬心,但对经论之恭敬心,似乎不是那麽殊胜,所以说
「如佛塔庙」那样的恭敬供养。
  「何况有人尽能读诵」:演说金刚经之四句偈即能如此恭敬供养,何况有人尽能
受持读诵,受持读诵全部金刚般若经之地方,更能特别恭敬供养。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前面提到演说金刚般若法门之
地方,均能受到三善道(天人、人、阿修罗)之恭敬供养,此处则说人,受持读诵演
说金刚般若法门的人,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受持金刚般若法门之文句,将文句
背下来,文以载道(文里有道理),你能受持文,文里有义,则你一定能受持义,你
能不断学习、思惟,多参考印度大德或中国历代或现代人的注解,能多参考并思惟,
不断学习,必能深入金刚般若法门之第一义谛境界。初开始,多属於分别境界,但如
此分别思惟,也就不可思议,你若能学习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有禅定功
夫,如此栽培之善根就更殊胜了,故谓「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金刚
般若法门,是属於大乘菩萨道,是成佛之法门,(三乘,是指声闻乘、辟支佛乘、菩
萨乘),若能努力学习,我们会在心的深处,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门。何谓最上第
一希有功德?你有般若波罗蜜之学习,又有前五波罗蜜之学习,如此六波罗蜜之功德
均能栽培了,这就是成佛的因缘,在你内心里面有成佛的种子,不止将来能见到弥勒
菩萨,更超越阿罗汉之境界,会得到无上菩提,如此,无上菩提之善根是最殊胜的,
是人乘、天乘、辟支佛乘、声闻乘所不能及,故谓第一,其余一切世间法也不能比,
故谓希有。前面说到因汝通之故事,我们的身体、眼耳鼻舌身意、心肝脾肺肾,犹如
臭皮囊,是不值得爱著之东西,但如学习般若波罗蜜,你就在臭皮囊的色受想行识里
面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臭皮囊裹面就有宝了。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是总结这段文。若是这个经
典所在的地方,你认为只有一经本在那里吗?不是如此简单的!金刚般若经所说一切
法是寂灭相,就是法身佛的境界,而且,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
此经出,金刚经是诸佛之母亲,诸佛之母亲在此处,诸佛也就在此处,所以说「即为
有佛」。何谓「若尊重弟子」?学习佛法的人,已见到诸法寂灭相之道理,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见到无为法就是圣人,圣人是值得尊敬的,所以说「尊重弟子
」,不是凡夫比丘,而是圣僧,有圣僧在此处。金刚经在此处,就是有佛及圣僧在此
处。大阿罗汉、大菩萨,均是圣僧,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均是圣僧,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摩诃迦 延尊者、宾头卢颇罗堕
等尊者均是大阿罗汉,是圣僧。这就等於是有三宝所在的地方,当然是值得特别尊重
恭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分 如法受持分。
  前面是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之布施功德来显示学习般若波罗蜜之功德广
大,由此可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重要。若以世间事来观察,做一个成功之医
生、建筑师等其他事业,若他很幸运,他在一生中又可赚多少钱?现在学习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之功德,就能超过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功德,从此来看,现
在世界,没有一件事赚得钱可赶上受持读诵金刚经所赚得钱多,从这里看,学习世间
各种专业知识均不及学习佛法之重要。如此赞叹,所以,下文告诉我们应如何学习这
部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这部经应叫什麽
名字呢?我们感觉到学习金刚般若法门经之功德太大了,想学习,应如何学习?奉持
,就是学习,一般认为到学校读书是学习,但是,对於佛法的修行亦包括在内,学习
佛法并随顺佛法道理去修行,均名为学。我们应如何随顺佛之教导去修学这个法门呢
?这里有二个问,一个是问名,一个是问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佛回答,我
告诉你,这部经的名字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名字是佛自己说的,(有的经本身
说出很多名字,翻译的人就选出一个名字标出),你就按这个经名意义去学习这个法
门。我们从「如是我闻」学习到此,感觉上,金刚般若法门的主要一点,就是以金刚
般若来破除一切境界、一切功德的虚妄执著,用般若智慧来扫除一切戏论执著,不管
是拜佛、念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行住坐卧语默,都没有执著心,一切地方
均如此。我们是凡夫,随时随地均有执著心,若我们发了慈悲心,好心去对待别人,
也是有执著心,必须用金刚般若破除这一切执著心,使令所做之功德是清净无为的,
成为无漏的功德。你按这名字、按这金刚般若之意思,才能不忘正念,如此修行就好
了。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这个地方的解释分
为二部分,第一种解释:金刚般若波罗蜜,我们按这名字去修行,为何要如此修行,
有何理由?「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我们从前面经文「如是我闻」说
至此处,已说了多很的般若波罗蜜,即不是般若波罗蜜,这道理如何说?例如:地水
火风之火,当我们嘴巴说「火」这个字,这个「火」字,只是个名字,并不就是真的
火,若说「火」这个字就是真的火,那我们嘴巴说「火」,不就把嘴巴烧了吗?所以
,可以表示,我们说「火」,只表示一个名字,不就是那件事,当然也有关系,我们
说「火」,并不是指水,我们说「水」也是一个名字,不是火,其他一切名字、言说
,均如此。又例如:建筑师画图要造房子,图与房子有关系,但图并不就是房子。现
在,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是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不是那些已修行成就的
佛、大菩萨、大阿罗汉等圣人所成就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在,佛只是说语言文字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个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尚是不行的,你还要「以是名字
,汝当奉持」,你要继续修行,依这个名字去修行,渐渐进步,才是真实的金刚般若
波罗蜜。你若只是口头上念「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不行的。所以,「佛说
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你不能执著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般若波
罗蜜,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非要继续努力不可。
  禅师语录有一则故事:道明禅师,他是很了不起的人,有一出家人来拜见道明禅
师,道明禅师乃问曰:你从何处来?此人回答:从刘阳来。道明禅师又问曰:刘阳的
大德如何讨论佛法?此人回答:该处大德有一句话,遍地行无路。道明禅师又问:那
些大德果真如此说?此人又回答:是的。道明禅师就以香板打之,说:你这个念言语
汉(你只会念这句话)。佛说这般若波罗蜜,只是言说波罗蜜,非那个真实的金刚般
若波罗蜜。我有一个想法,有的出家人是学禅,称为「宗下」,有的出家人是随一位
大德学习佛法,称为「教下」,(就是跟随一位老法师学习经文如何解释,是学教的
法师),道明禅师打那个人并骂他,你这个念言语汉,就是在诃斥学教之法师,只会
念文句而不肯用功修行。此段文「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
,汝当奉持」,须菩提是代表大众,要努力修行才可以。
  「是名般若波罗蜜」:有的本子无此句经文,有此句话也可以,道理上并不妨碍
。是一个假名的金刚般若波罗蜜、是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也可称之为金刚般
若波罗蜜,虽然非那个胜义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但我们凡夫学习,还要从这里开始,
若不从这里开始,我们是无希望得到解脱的,所以,它虽然不是胜义的金刚般若波罗
蜜,但我们仍要从这里学习,它仍是很重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这个地方有另一个
解释:「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指证法,学习佛法已入圣道之圣人,
乃至佛的境界,是谓证法。「如来有所说法不」,是指教法,即语言文字的佛法。学
习佛法可分为二个部分,一个是证法,一个是教法。从证法上来诃斥教法,你要努力
这样学习。以下所说是教法。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招呼须菩提,你心里想过没有,佛为一切众生演说佛法不?有为一切众生演说金刚
般若波罗蜜不?须菩提回答,如来没有说法。是什麽道理?这是立场问题。一般人说
话也有此情形,先要有名字才能说出来,『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有现成的名
字,一个字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名,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连起来就成为句,有名句以後,
心中才会思想,心中有思想才会有语言说话,所以,名、想、说三个部分,若无名字
,心中即无法思想,也就不能说话。我来到美国以後,思惟这道理是更明显,我以前
小时候在家时学过英文,学习的时间很短,後来出家,到香港时也学过英文,但也是
停下来,来至美国又学过一短时间,但又放下来,因为,实在觉得学习佛法较重要,
所以舍不得花时间学英文,因此,我一直不能以英文说话,我从此处觉悟到,我只能
以中文说话,不能以英文说话,所以,我也无法以英文去思想,假设我也不懂中文,
则我完全也不能想。我也曾经学过一些满文与日文,但也都忘记了。所以,若一个人
不懂任何名字文字,则这个人的心都不能动、不能思想。因此,你应先认识名(文字
),由文字组成名,由名组成句,然後,由名句才能思想,才能说话。按佛法道理说
,佛法说胜义谛,一切法是因缘生的,所以是无自性的、空的,在毕竟空的境界上,
是无差别相的,所以叫「平等空性」;但缘起法是有差别的;若缘起法之毕竟空性,
就是无差别相,在无差别相中,不能有名,不能有文字的。因为缘起法有差别相,我
们才能说这是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大小等,各式各样的名句才能说出来;但在平等
空性就无差别相,这些名句都用不上了。所以,若没有文句,我们思想就不能活动;
我们在世俗谛,在缘起法的境界上,可以思惟说话;若站在第一义谛(一切法毕竟空
性)立场,就是不可说,没有话可说,所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为救度我们,才方便立出语言文字,方便地使用我们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佛法,告
诉我们这是苦集灭道、十二因缘、佛、凡、圣,种种安立这些名字,这是一个方便。
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道理是一样,我们要用船到彼岸,但到彼岸後,船就
不能用,因为,这些筏,就像这些佛法,均是名句、语言文字的佛法,但是,若到达
第一义谛,这一切语言文字就都不能存在、不能用。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从
此处看出来,语言文字的佛法只是方便,能到彼岸,但到了彼岸就不用了。禅师语录
有一句话:『太平本是将军治,不许将军见太平』,世界太平是将军冒著生命危险打
来的,但太平以後,将军就死了,不许将军见太平。我们坐船到彼岸,但到彼岸後,
就不用船了。语言文字的佛法,只是前方便,非究竟佛法,『大般若经』说:「过一
切名字,是真佛法」,要超过语言文字时,才是真实佛法,也就是无名字的境界。在
第一义谛的立场,都是没有话好说,但为了救度众生,就方便地要有语言文字之佛法
。所以,我们不能执著语言文字,但又不能不重视,我们学习佛法要知道这件事,如
指指月,手指是指月亮,若误手指是月,就不对了,就失去佛的本意。因此,「须菩
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没有说什麽。
  「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
尊」:这段讲佛说法的地点。小乘法认为,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
之地点,大乘法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是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广的。三
千大千世界,我们可以如此分析思惟,它是由微尘集聚而成,这麽广大世界的微尘是
否多不?须菩提回答,这些微尘是太多了。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这段文是指佛说法的地点是缘起的。我们居住之世界,说到最小的是微尘,说到
最大的是世界,依我们凡夫执著之心情而说,对於微尘或世界,我们均认为是有真实
性的。那麽多的微尘,凡夫认为是有真实性的,但佛说微尘是无真实性的,它是缘起
的,也是自性空的,「如来说非微尘」。自性空故是缘起,缘起的,所以,也还可以
说它是微尘,「是名微尘」。前面曾经说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等圣人,他们认为自己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吗?没有!他
们都没有「我见」,这是在真实的立场观察「我」是不可得,但在世俗谛的立场观察
,他们是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果,这话还可以如此说,缘起假
名的我,仍是有的。你若执著有一个实体的我,就不对了。与此道理相同,观察微尘
是缘起的,它就是自性空的,虽是自性空的,缘起的微尘还是有的,还可以称之为微
尘,「是名微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它也是无自性的,它也是
缘起的,所以,是名世界。『大毗婆沙论』说到一件事,转轮圣王在人间是大福德者
,任何人见到转轮圣王,都会生起恭敬心,特别尊重,但修行人在奢摩他(止)里面
,心里寂静时,以微尘来观察,观察转轮圣王也是地水火风组成身体,用内心智慧去
分析,转轮圣王也都变成微尘,然後再去观察狗,狗是不能与尊贵的转轮圣王相比,
狗是不值得尊重的,但是,你在奢摩他、毗钵舍那里面观察,思惟狗也是逐渐变成微
尘,它若与转轮圣王的微尘混合起来,又有何不同?此时,就都是平等的,如此解释
,以天台宗说,就是「析空观」。因为凡夫之心情随境界转,会引起很多苦恼,若以
此方法观察,将一个人思惟成微尘境界,那微尘有何可爱或憎恶呢?心就能平静下来

  有一故事,清朝,四川某人,至江南当官,收到家书报告说,邻居修墙竟占到此
官人家的地,家人打算兴讼,这当官的人就回书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
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现在我们与别人争这块地,一定要在
此处修墙,过几天,我们死了,这块地是属於谁的?我想,这个当官的人,一定是信
佛的人,他的这封信就是在说人命无常的道理。以人命无常之道理,就把这纠纷解除
了。後来,这家人同意让邻居三尺,邻居见状,亦同意退让三尺,中间就留有六尺的
巷道。这是真实的事,不是小说。土地的纠纷,其实,在国家与国家间亦是一样的。
  这段文,佛说都是微尘境界,又何必那麽认真去争呢?但是,此处说,微尘与世
界都是缘起的,是何因缘生起呢?就是这世界的众生业力所造的,共业所造,若业力
改变了,这世界就转变了,它本身是无决定性的。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
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前段文是讲佛说法之
地点是缘起的、毕竟空的,不能生取著心。这段是讲佛(说法主)也是缘起的、毕竟
空的。前文曾讲说「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与这段文是相同意思,但非重复。前面经文的意义是
在「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而此处是指「说法主」,在说法主方面,不能执著有
一个真实的佛。我们见到一个人有三十二相就是见到佛吗?「不也,世尊,不可以三
十二相见如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就是无相,「是名三十二相」,缘
起的佛也可以称之为三十二相,但他是毕竟空寂的,我们见佛说法时,我们对佛不生
取著心,就是这个意思。
  我初出家的那几年,读禅师语录,我读不懂,就不读了,後来,读的时候有些分
别心,就欢喜读,到现在仍有欢喜。禅师语录有一则故事,赵州禅师从外面进入大殿
,见到侍者文远在拜佛,赵州禅师就问他在做何事?侍者回答:「我拜佛也是好事」
,赵州禅师就说:「好事不如无」。好事不如无,如何解释?拜佛时,朝暮课诵本有
句话「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观察佛像、观察佛,是缘起的、毕竟空
的,又观察自己也是缘起的、毕竟空的,毕竟空与毕竟空,何有拜佛之事,虽然拜佛
,但拜佛这件事又是毕竟空、不可得的,这就是「好事不如无」,「无」应是这样解
释,不是说你不要拜佛。佛教徒,初开始,应先知道如何拜佛、拜忏、念佛,但是,
进一步是学习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必须遍在一切清净的修行法门里运用,就是扫除一
切执著,你如此拜佛之功德就是很大,那就是得无生法忍的因缘。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
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此处又是较量功德,前面是说以七宝布施
,此处是说以身命布施。七宝布施是外财,身命布施是内财,外财是身命生存之因缘
,可说是外命,故能布施也是不容易。若以身命布施,就更困难,但有时亦能布施,
例如,父母生病,以割自己的肉来供养父母,或兄弟姊妹有特别困难,我也可以自己
的生命去帮助他,或为民族、国家而不惜生命,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就是身命布施
,但均是有限度,是为我所爱的人、我的国家民族去布施,也是不容易。但若发菩提
心,是为一切众生服务,就是无限度,经论上说,天不下雨,导致人民生活困难,菩
萨就发愿做一只大鱼游在岸边,使人们捕之而割肉填腹,这是菩萨发心以身命布施。
前面说,以外财布施之功德,不如学习金刚般若法门的功德殊胜;现在说,以身命布
施,仍不如学习金刚般若法门的功德大,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已是很多,仍不如学习
般若法门的功德大。因为身命布施只是暂时救济,不如佛法对人的觉悟是更殊胜,它
能令人的思想得到正知正见,这是非常重要,你若能如法修行,就更能进步,能得大
解脱,能得无上菩提,所以,这功德特别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3:39 , Processed in 0.171283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