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順心如意

山海经的远古信息中寻找一段失落的文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山海经》一书的内容,来自帝禹时代流传下来的自然地理文献资料、夏代流传下来的人文地理文献资料、商代流传下来的人文地理文献资料、周代流传下来的人文地理文献资料。那么,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对上述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并形成《山海经》一书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又涉及到中国文化史的另一个千古之谜,它就是周室典籍失踪之谜。周室典籍的价值可与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媲美,甚至更古老更重要。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王子朝(庶长子)占据王城(洛阳)数年,王子丐(嫡次子,被立为周敬王)避居泽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此举得到中原过诸侯国的响应),王子朝遂携周室典籍(应当还有包括九鼎在内的大量周王室青铜礼器)投奔楚国,此事被记录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和《史记》等书中。


  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员、世袭贵族,也有供职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吏和学者,而长期供职于周王室图书馆的大思想家老子亦非常可能同行。至于王子朝一行所携带的周室典籍,应当是相当珍贵的,它们应当包括前朝(指商代、夏代及更早时代)的文献、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诰命文件,或许还有各诸侯方国的奏章、报表等文书档案资料。


  根据《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本周。”这一方面表明周王室图书馆收藏有夏朝、商朝的图册文物,另一方面也说明携典籍投奔“有道之国”乃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而且也是图书文献管理官员的神圣职责。因此,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如果不是表明他相信楚国将代周而兴,那么就表示他自己仍然是周王室的合法继承人(拥有王室档案乃是拥有王权的必要条件之一)。与此同时,在王子朝占据王城洛阳数年之间,周王室图书馆的官员和学者当仍然恪守职所,这在客观上等于站到了王子朝一派。因此,当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之时,这些官吏或学者无论愿意不愿意恐怕只能与王子朝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在王子朝奔楚之际,恰逢楚平王死,楚国在继位问题上也动荡不安。种种迹象表明,王子朝一行并没有到达楚国都城,而是滞留在南阳西鄂一带(今日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也就是说,王子朝很可能并没有把周室典籍送交给楚国君臣,而是将它们妥善地保留在自己手中。我国现存史书中,既没有记载楚国何时何地收到过这些周室典籍,也没有明确记载这批这批珍贵文献的下落,这些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价之宝从此就神秘地失踪了,而且历代出土文物中也不见它们的踪影(或许有部分典籍出土或外传,但人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周王室图书馆之典籍)。由于王子朝是有准备的带走周室典籍,而且他始终怀着复位的期望;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今天有理由相信正是王子朝将周室典籍秘藏起来了。这正是中国夏、商、周以及先夏史变得模糊不清的原因所在。 


 为此,笔者在历史探索小说《老子隐迹》(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中假设有如下情节:王子朝在携典籍奔楚的途中,接受老子的劝告,对外伪称不慎失火将典籍烧毁以绝人念,暗地里则化装成商旅将周室典籍秘藏在墨山和丹崖山的山洞中(在今河南西峡县境内)。不过,《皇览》记有王子朝之墓在南阳西鄂,当地晁姓氏人自称乃王子朝的后裔。王子朝秘藏周室典籍的地方也可能在上述地区。我相信它仍然静悄悄地躺在那里,等待着重见天日。


  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事件发生在在公元前505年,,但未言及事由和地点。笔者推测此事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拒绝交出典籍。与此同时,老子可能因参与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辞职隐居直至终老;事实上,周敬王在位长达44年(死于公元前476年),在此期间,老子是不可能再回到周王室图书档案馆任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天道篇》记有:“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若是《庄子》所言不虚,似可表明周敬王由于未能从王子朝手中追回周室典籍,故而重新向天下征集图书,以重建周王室图书馆。《庄子》书中认为老子与孔子观点不同,故而拒绝了孔子的请求。应当承认,老子经历周王室内乱后,其观念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过,老子之所以拒绝充当引荐人乃另有苦衷,其实他已经失去了这种资格,而且也不便公开活动(大约此后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


  我认为,正是那些追随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的专家学者,编写出《山海经》,并把它做为送给楚国的见面礼。与此同时,这些人为了生活,开始抄写周室典籍出售,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图书出版业了。此外,还有一部分周室典籍散落民间,它们被孔子收集起来,整理成为《书经》、《诗经》。


  由于《山海经》的地理内容在当时仍然具有军事战略价值,因此被楚国视为秘密档案,只有很少的人例如屈原能够读到,这就是屈原的著作能够大量引用《山海经》内容的原因所在,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很少有人提及《山海经》的原因所在。此后,秦灭楚,包括《山海经》在内的楚国档案图书被运到秦国的咸阳,吕不伟有条件看到《山海经》,因此《吕氏春秋》里也有与《山海经》相同的内容,例如,禹为了考察远方异国的情况,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惜裸身而入。


  再以后,刘邦兵入咸阳,萧何首先赶到秦国图书馆运走了全部图书档案文献,其中应当还有《山海经》,因为《山海经》属于实用图书,不在秦始皇焚书之列。这就是司马迁能够看到《山海经》的原因所在。到了西汉末期,由于时过境迁,《山海经》已无军事战略秘密可言,它这才能够公开面世,可惜人们已经看不大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2、现在我来介绍第二部分内容,《山海经》记载的早期口传文化。  我在1983年撰写《追寻远古的信息》一书时,这本书已经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胡杏天,对远古神话传说进行了新的定义。在我看来,传说是一种信息载体,它的传播媒介是人的口、耳和大脑,其符号是语言,准确说是一种有制度的传话体系,即有专人负责记忆本部落的历史,并把新发生的事件补充进去,然后再一代一代地传颂给后人。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远古传说是人类在使用文字前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信息载体,它记录着人类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


  对比之下,神话则是当时的人以及后人对传说所承载所记录的远古信息的解释,因此是先有传说,后有神话。当然,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由于许多神话也已经流传很久很久了,以致我们往往分不清哪些内容是传说,哪些内容是神话。


  人类什么时候进入文明社会?什么是文明?目前流行的关于文明的定义,通常涉及到文字、金属器具、城市、国家管理体系等等参数,但是这些参数在时间上和定量上往往是模糊的,缺少相应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是,能够记录自己发生过的故事的那一天。这个时间的上限大约在7万年前,那时的人类已经能够讲流利的话,而且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不过比较可能的起点大约在1万年前左右。因此,如果从信息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划分,在文字信息阶段之前是传说(包括图画和助记符的使用)阶段,而在文字阶段之后则是纸和印刷术阶段,我们今天则处于光电磁信息传输和信息自动处理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众所周知,神话传说的物质载体是人的口、耳、大脑和传导声音的空气,它们的问题一是容易失真,二是容易丢失。因此,当人类发明文字之后,就开始用文字载体转录神话传说的远古信息。许多人包括一部分学者,都曾经想当然地认为,文字记录神话传说的工作是一夜之间就完成的。因此他们认为时代越晚的文字记录的传说就越不可靠,例如以顾颉(JIE)刚为代表的疑古学派。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用文字转录传说口诵历史信息的工作,乃是陆陆续续、零零星星地进行的,这项工作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全部完成,因为还有许多口头流传的古老故事没有被用文字记录下来。


  神话传说还有一个特点,我把它称为“时间压缩律”,即神话传说时代的人们对大尺度时间的记忆能力比较差,也就是说他们能记住发生的大事情,却记不清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因此只能说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久而久之,原本相隔很长时间发生的事情,就都变成了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这些远古的事情也就在时间尺度上被叠压在一起了。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早期的用文字记录口头传说的文献资料非常少,而其中最早和内容最丰富的就是《山海经》,目前版本的《山海经》全书共计31000字,在先秦应当算是大部头的巨著了。


  《山海经》中记录的远古传说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女娲补天射日,今本《山海经》已无,我国民间至今仍然相传正月二十三是女娲补天穿的日子,届时要把煎饼抛到屋顶上,意思是帮助女娲补天。炎帝少女女娃溺于东海变成精卫填海的故事,以及夸父逐日的故事,关于这些故事的信息解读,过一会儿再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42甲乙精卫填海。图88夸父逐日。


    2010110312887732997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天旱驱逐旱魃的风俗、舞龙求雨的风俗、寒食节的习俗、凿齿的习俗、沐浴或圣水浴的习俗、生殖崇拜的习俗,以及黄帝部落联盟与炎帝部落联盟的长期战争故事,少昊与颛顼的故事等等,《山海经》里都有记载,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其它古籍所没有记述的。

  图1318天女魃。
       2010110312887733262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是有关生殖崇拜的记述,肠即子宫,我国民间称子宫为花肠。大概的形式,可能是在特定的大道上设有象征子宫的结构物,人们穿过这里,就能够怀孕生子。我看到的资料,好象是在越南仍然保留有类似的风俗。


  图1203女娲十肠。


          2010110312887733461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渔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渔妇。颛顼死即复苏。”这是一种古老的沐浴巫术,其意义类似今日西方的圣水浴、印度的恒河沐浴,傣族的泼水节,主要价值在于通过沐浴消除灾难、获得新生。


  图1240渔妇。图1121白水山·昆吾之师所浴。


         2010110312887733663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少年的颛顼曾经做为人质来到少昊部落,因此他不得不放弃了他心爱的琴瑟。


  图1001少昊孺帝颛顼

         2010110312887733898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 14:06 , Processed in 0.15419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