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相逢一笑

金刚经浅释 —— 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B9.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释迦牟尼佛,恐怕一般人还不明白这个实相般若的道理,所以,又设一个比喻来问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叫一声,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是怎么样子啊?这小果的圣人是初果须陀洹果;“须陀洹”,是证初果的阿罗汉,这是小乘里头的初果,这叫见道位。这个初果呢,它破八十八品的见惑,能以这个十六心来断惑证真。
  甚么叫十六心呢?这十六心,就是在欲界;六欲天的欲界,断欲界八十八品的见惑。怎么叫见惑呢?就是对境起贪爱,这叫见惑。对著这个境界上,生出一种贪心和爱心,这就叫见惑。你要没看见的时候呢,就没有这种贪心,也没有这种爱心;见著了,也不知道为甚么它就生出这种贪心出来了,就生出这种爱心来。这叫对境,对著个境界生出一种贪爱。它就叫见惑。见惑有八十八品这么多。它以十六心来断这个见惑。十六心是甚么呢?就是在苦集灭道,这四谛,欲界上,有这个八心。八心是甚么呢?就是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这是四心的次第。又有苦类忍、集类忍(类就是一类一类的那个类,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这是欲界的八心。
  那么又色界有八心。色界的就是苦法智(智就是智慧的这个智;前边那是个忍,现在这是个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这是个四谛;苦集灭道,这个在色界的这四智。又有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这个又是四心。那么合起来呢,这叫十六心,这是在教相里头的。
  在这个十六心;在十五心苦法智这个时候,断见惑的时候,这个地方叫初果向。等到第十六苦类智,得到这个苦类智,这十六心圆了,这叫证二果。苦法智这个时候,叫初果向。这个初果,已经证到初果,然后,就要向二果了;要到二果了,证到二果上,还没有证的。这个有一个名词,叫甚么呢?叫无间道。无间,就是无间地狱那个无间,但是这个叫无间道。这个无间道,这是正断惑的时候,它叫无间道。你等得到道类智的时候,这叫已经断惑断了,这叫解脱道;这个时候,叫解脱道,得到解脱了。这个怎么叫果呢?这个果,就是好像这个果木结果了。它这是结了果了,但是还没有成熟;到成熟了,收成了,那就是叫道。所以这初果也叫果;二果也叫果;三果也叫果;四果就叫阿罗汉道了。阿罗汉道呢,它就是好像这果成熟了,它就叫阿罗汉道,收回来了。在初果叫见道位,二果、三果呢,都叫修道位,等四果呢,叫无学位。
  这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是梵语,翻到中文,就叫入流。怎么叫入流呢?入流,是逆凡夫六尘流,和凡夫这个六尘流相逆了;入圣人法性流,入小果的圣人法性的里边来了。这个流,也就是一类一类的意思,入到圣人之类的同类里边。所以现在说,“须陀洹能作是念”: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说是,须陀洹,证到初果小乘的圣人这个果位,他可以作这种的念吗?他可以这样想吗?想甚么呢?说:“我得须陀洹果。”他说,哦!我已经得到须陀洹果啦!他可不可以这样的想呢?须菩提言:“不也。”须菩提说,不可以的!那他不应该有这种的念头的。“世尊”,说啊,“世尊。何以故”呢?甚么缘故他不应该有这种的想念呢?“须陀洹”:因为,须陀洹他这个果位,“名为入流。”他的名字叫入流,“而无所入”;无所入,也没有所入。虽然他叫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呀,怎么叫证了初果了?他不被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所转了。他能,见色也不迷,见声尘也不迷,香尘也不迷,味尘也不迷,触尘、法尘,统统他都无所执著了。他因为无所执著,所以就有这个初果的名。这初果虽然名为入流,可是根本就是一个名字。名字是没有一个实体的。所以,这个须陀洹,他也就不应该作这种的念头,说,我已经得了须陀洹果了,他不应该有这种念头。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释迦牟尼佛说了初果,那么恐怕一般人以为初果,和二果不同。那么初果不作这种的念,二果或者可以作这种念吧?所以再问须菩提,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你怎样啊?“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说是,这个初果,他证初果罗汉哪,还有七番生死。因为要到天上,再到人间,要七次;还有七番受生死。这二果呢,就是,一往来,一来果。这一来果,就是一生天上,一来人间:这是二果。说是啊,须菩提,这个二果斯陀含他可以作这种的想念吗?作这种的念吗?“我得斯陀含果不。”他说:哦!我已经得了斯陀含的果位了。“须菩提言。不也”:须菩提对佛讲,说:“不也。”不可以的。为甚么呢?“世尊。何以故。”“须陀含名一往来”:这个斯陀含的果,他的名字就叫一往来:一来天上,一生人间:这一往来果。“而实无往来”:在这个名义上,有这种的往来,而实实在在的,他也就没有往来;没有往来,他已经快了生死了,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可以有一番生死,也可以,再往前一进就证得这三果,就没有往来了。在这个二果,这一来果,也就是一个名而已,并没有一个实体。“是名斯陀含”:这个它仅仅就是一个斯陀含的名而已。所以他也不可说是我有所得了。啊!我得--得个甚么呢?根本就是个名义;给他这么一个名,他没有一个实体可以得的,所以作这种的念。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这一分,就是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才说“一相无相分”,这第九。说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已经讲了,现在讲到三果阿那含。这个初果要离一切的执著,二果也要离一切的执著,三果更应该离一切的执著。所以佛又叫了一声,说:“须菩提”呀,“于意云何”:在你的想法应该怎么样子呢?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阿那含”:前边那讲的初果、二果,现在是三果;三果是阿那含,名为不来果。这阿那含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叫不来,所以叫不来果。“能作是念”:说他能不能作这样的想法?这个“能”,就包括不能;他能不能?这是个问询词。前边也是询问词,这儿还是个询问词。说,他能作这样的想念吗?“我得阿那含果不”:他能,想一想我自己是不是得到阿那含果了呢?得到没得到呢?他想不想这个?“须菩提言。不也。世尊。”须菩提,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悟解空理第一。他就说了:“阿那含”,阿那含这个名词,“名为不来。”他是要不到人间受生死了,不来了。
方才有的人说是,他没有地方来;那没有地方来,有地方去没有呢?有的人,头前又讲说是,他打这个妄想了。这儿并没有打妄想。“能作是念”,并不是他真作这个念头了。这是佛来询问须菩提,问他。他说:“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说,我能不能,我已经得没得阿那含果了呢?“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说他不会这样想,他不会打这个妄想,不会生这种贡高我慢哪,这骄傲的心。“何以故”呢?甚么原因哪?因为这个阿那含,他名字叫不来,可是,他这个不来的思想,他也没有;没有这一个执著,说,哦!我是不来果了。没有!“而实无不来”:而实实在在他不能起这个妄想念头。所以,“是故名阿那含。”因为他没有这种妄想,所以才叫不来果;不来就是不到,不来受生死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罗汉”,释迦牟尼佛,又叫须菩提,说,在你的意思怎么样子呢?这个“阿罗汉能作是念”:证阿罗汉这小果的圣人,这四果的阿罗汉,他可以这样想吗?“我得阿罗汉道不”:我已经得到阿罗汉道了,或是没有得到呢?他可以这样想吗?
  “阿罗汉”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应供,又叫杀贼,又叫无生。怎么叫应供呢?应供就是应当受人天的供养。比丘就是罗汉的因;罗汉就是比丘的果。在因中,他是做一个乞士,到各处去托钵乞食;在果上呢,就做应供,应该受人间的供养和天上的供养,这叫应供。因中,是叫怖魔;果上,就叫杀贼。杀甚么贼呢?就杀这个烦恼贼。在比丘的时候,他就破恶;那么果上,就叫无生。这个罗汉,也有三个意思,所以就是应供、杀贼和无生。杀这个烦恼的贼,在小乘罗汉,杀烦恼贼;要是在菩萨乘,说,就不单要杀贼,就是不贼也要杀,不是贼也要杀。不是贼怎么要杀呢?在罗汉的这程度上,它不是贼了,但是到菩萨的这种地位上,它又变成贼了。所以,虽然说杀贼,也杀不贼。这个也杀不贼,就是杀在菩萨的地位上,这个贼。
  这个贼是甚么贼呢?就是这个无明贼,无明。无明怎么变成贼呢?因为这一切的烦恼都是从无明生出来的。罗汉虽然证到无学位,但是他还有无明。不单罗汉有无明,就是菩萨到这个等觉菩萨,还有最后的一分生相的无明未破。所以,在罗汉的身份上来说不是贼,要在菩萨的身份上来说,就是一个大贼。所以呀,也应该杀这个不贼。这是,这个罗汉。
  “能作是念”:这罗汉他可以这样想吗?“我得阿罗汉道不”:我得没得了阿罗汉道呢?可以这样想吗?“不也。世尊”:须菩提就说,不可以的。为甚么不可以呢?“何以故”呢?甚么原因说不可以作这种的念呢?“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虽然证得阿罗汉果,这不过也就是一个名而已,根本就没有一个甚么实体可得的。不要说证阿罗汉果,就是成佛也不能说,自己想自己已经成佛了,不应该有这种念。“实无有法”:没有一个甚么有形相的法,说是“阿罗汉”。这阿罗汉祗是一个虚名而已,一个空名而已。如果你要是认为有了,那就有了一种法执了;有了一种法的执著,那就是放不下,也就是,这个法没有空。
  “世尊”:须菩提又叫了一声世尊,说,“若阿罗汉”:假设要这个阿罗汉,“作是念”哪。他要这样想,“我得阿罗汉道”:我呀,已经得到阿罗汉道了。这个前边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都是讲果,怎么第四就讲道了呢?这个道本来也就是个果,不过以前所说的那个果就像那个果木树,方才结实,结那个果的时候,还没有成熟呢。到这个道呢,就成熟了。这果已经成熟了,就应该收成了。这收成的果实,所以叫道了。那么阿罗汉,假设他要说,我得到这个阿罗汉的道果了,“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他这就我也没有空,法也没有空。他有我得阿罗汉道这个思想就有了我相了;有了我相就会生出一种对待,有了人相了。人我,这一有对待法就变成众生相了;有了众生相,就有了寿者相。这是,已经著了四相了。
  “世尊”:须菩提又叫了一声世尊,又叫一声佛。“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佛,说我得到这个无诤的三昧。甚么叫“无诤”呢?“诤”就是争论,就是争辩,就是一种斗争的心:斗争。
  这个斗争的心哪,六祖大师说过:“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这六祖大师,他说,这个诤,为甚么要有诤呢?诤就是要争胜负:或者你输了我赢了,或者我赢了你输了;我辩胜过你了,你胜过我了:这就叫一个诤。这诤有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与你修道上,就大相违背啰!你修道就不应该争胜负,也不应该争第一和第二的。修道的人,我以前没讲吗?就像那个水似的,那个水,怎么样子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它利益一切的万物,你,树木、花草依仗著水而生。有水,它才能生;没有水,它就不生了。乃至一切的人也要依赖著这个水而生;你要没有水,你看一看,就不会生存了。可是飞禽哪,有的不喝水的,但是也有很多都要喝水的。一切的飞的东西需要水;在水里生存的鱼鳖虾蟹也需要水。一切的动物需要水,一切的植物需要水;这胎卵湿化都需要水来生存。所以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对一切的万物,它都有利益而不争功。那么水所处的地方,不是在高尚的地方,它是在洼下的地方,就是最低的那个地方,是水所住的地方。“处众人之所恶。”这是老子说的。怎么“处众人之所恶”呢?你看那个水,在最低下的地方。人人都欢喜往高的地方去,不欢喜往低的地方去;水呢,就不同了,水愿意在低的地方。因为它在低的地方,所以就合乎道。“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它就合道。
  那么讲起来这个老子,你知道是谁来的?老子,他前生就是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因为在佛出世之后,他知道中国这个众生造罪业的很多,不依法修行。所以,他就派这个老子,和孔子和颜回,来到中国先教化众生。老子就是摩诃迦叶的化身,这个孔子,和颜回都是菩萨,来到中国来的。所以老子在中国,就提倡无为。那么人要能知道无为了,这个法,然后再能知道无不为。那么这是佛教的道理了;佛教讲无为、无不为。那么这个“诤是胜负心”:争强论胜,“与道相违背”。这和修道上,是大相违背的,是背道而驰的。修道本来应该向南走,你一有诤的心就是向北去了。本来应该向西走,你又向东跑去了,所以,这叫背道而驰,“与道相违背”。你由这一诤就生了四相心了:生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生出这四相心来了。“由何得三昧”:你生出这个四相的心来,怎么会再得到三昧呢?!就得不到三昧了!所以,这六祖大师说的。
  那么这个“无诤三昧”:“无诤三昧”就是没有胜负心了,没有斗争心了;没有斗争心,入到这种的定,这叫无诤三昧。世尊常常说,须菩提得到这个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在这个一般人里边,他算是最为第一了,是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离欲”:就是离开一切的这种贪欲。贪欲,很多很多的,这个贪欲。贪财也是个贪欲;贪色也是个贪欲;贪名也是个贪欲:贪一切所好的,这就叫贪欲。那么证得这无诤三昧了,就没有一切的贪欲;也不贪食,也不贪穿,也不贪住好的地方,一切的欲望都断绝了,这是第一离欲。离开欲就得到这无诤三昧,就得到这个清净了;没离开欲就得不到这无诤三昧,得不到清静的这种快乐。
  “世尊”:世尊哪,“我不作是念”:我不想,我是得到无诤三昧了,我是证阿罗汉果了,我是人中第一了,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了。世尊哪,我没有这种的念头。为甚么呢?“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世尊哪,假设我要有这种的念头的话,我就谈不到清净啰!谈不到离欲了!谈不到无诤啦!“我得阿罗汉道”:我要是,想,“我作是念”,我已经得到阿罗汉道了。那么我要这样想的时候,“世尊则不说”:世尊哪,你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你呀,世尊,你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一个最欢喜修行清净行的这样的人,你就不会这样想了。因为甚么呢?因为我有这种念,那就不够清净了!不够无诤了!不够离欲了。我有这种念,这就是诤,就是不清净,就是没有离欲了嘛!还有这种的妄想了嘛!
“以须菩提”:因为我须菩提,“实无所行”:我无所事事,我一切无著。我既没有我执,又没有法执。我也不执著,不自满说,哦!我已经得到阿罗汉果了、阿罗汉道了。因为我没有这种的这个念,所以,这才够上清净、无诤、离欲阿罗汉。所以佛才说我是一个第一离欲阿罗汉。如果我要有这个念,佛就不会这样讲啦。“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而祗不过有一个虚名,说,须菩提,他是一个欢喜修清净行的这么一个人。并没有实体,说,我有一个甚么所得,实无所得。我虽然证了四果阿罗汉,而无所得,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甚么也没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B10.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前边这个小乘的四果,都应该无所著住。那么释迦牟尼佛,又恐怕一般人以为这小乘的圣人果,不应该执著。那么佛的果或者是菩萨,和小乘的不同了。恐怕有人怀疑,所以又举出佛呀,作譬喻来讲。“佛告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告诉须菩提,“于意云何”:说,在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如来”就释迦牟尼佛自称,说是,如来我呀,“昔”,就是以前;说是你以为我,在以前然灯佛那个时候。然灯佛就是给释迦牟尼佛授记的那个佛。释迦牟尼佛就是受然灯佛的记。怎么叫授记呢?授记就是给一个记别号;授一个记别号,就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就叫给他授记了,预先授的记。
  在然灯佛给释迦牟尼佛授记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也是个比丘,然灯佛呢,当时也是个比丘。释迦牟尼佛这个比丘可是,没有成佛的比丘;然灯佛这个是已经成佛了,是然灯佛。释迦牟尼佛,有一次见著然灯佛,从很远的地方走来了;走来,在这个路上,就有一些水、一些泥。释迦牟尼佛因为行菩萨道,他愿意利益一切的人。他看这个路上有水,于是乎他就自己躺到这个有水的地方。那么还有一些个水,他这个身体没有遮住,于是乎他又把他头发(他行头陀行,不剃头的);这个头发打开,也铺到这泥和水这个地方,请然灯佛在他身上边走过去。然灯佛就满他的愿,由他身上走过去。走过去之后,就对释迦牟尼佛说:“你也如是,我也如是。”说:“你的心也是这样子,我的心也是这样子。”所以说,“你也如是,我也如是。”你也是为法忘躯,我也是为法忘躯,那么共同都是为佛法而行菩萨道。于是乎,就用手摩著释迦牟尼佛的顶,就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说,你在来生就成佛了。你佛的名号就叫释迦牟尼佛。
  然灯佛给释迦牟尼佛授记之后,那么两个人就分手了,各行各道。那么释迦牟尼佛以这种的利益众生的精神来行菩萨道,遇著然灯佛给他授记,所以才说:“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我以前在然灯佛的时候。“于法有所得不”:于这个佛法上,我有甚么法可得吗?须菩提,你想有没有?“不也。世尊”:须菩提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一问,于是乎他就答覆,说:“不也。世尊。”说,不,没有法可得的,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如来世尊你呀,以前在然灯佛那个时候,“于法实无所得”:你对这个法上,实无所得,没有甚么所得的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须菩提,在你的意思怎么样?修行六度万行这个菩萨他庄严佛土不?他用他这个功德来庄严佛土吗?“不也。世尊。何以故”:须菩提就说,他不庄严佛土;他要有一个庄严佛土的心,也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相了,也就有所执著了,又和那个小乘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一样的道理了。他要有一个庄严佛土的心,他也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相了。“世尊。何以故”呢?“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说是,他虽然来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就没有庄严。因为甚么呢?他要有这么一个心,说,我庄严佛土了,他就人也没空,法也没空;他没有空人我的法,那个法也不空:这有了法执和我执。所以菩萨庄严佛土,他不以为他是庄严佛土,不过祗有庄严佛土这么一个名而已。这不过说,庄严佛土,这是个名而已,没有实体的。
  “是故须菩提”:因为这个,所以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所有一切的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应该生清净心,就是没有所执著的心,就是清净心,没有所执著。没有说:哦!这个是我做的,那个是我做的;哪个功德是我出的,哪一件事是一定幸亏我:没有这种思想的,没有这一种执著心的。“如是生清净心”:如果有这种执著心,说是我做了甚么功德了,那就变成不清净了。不清净就是污浊了。你以这个人心,人我的心来做功德,那是没有功德的;以人我心来庄严佛土,那是没有庄严的。所以菩萨他要生清净心,没有这种染污心,没有像人我、是非哪;我呀、人哪、众生、寿者:没有这些个念头,这叫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该执著有这个色而生心。不应该执著住到声香味触法而生心;你要有色声香味触法这种心,这就变成六尘的心了,不是清净心了,不是你真正那种功德了。“应无所住”:应该要无所执著而生其心,应该要无念哪!你要能无念就是无所住。你要是能无念,也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须菩提,你应该知道。“譬如有人”:我跟你举出一个比喻。“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他那个身,像须弥山王那么大,“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你怎么样?“是身为大不”:这个身是大吗?“须菩提言。甚大”:须菩提说,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说,甚大呀,但是以后接著又说,佛说那个非身,你要有一个须弥山,那还有边际呢,有了限量了;你要能没有身,没有再可以比的他那个身,“是名大身。”你有个须弥山,那还有限度,虽然是大可是大,但是,那个非身,没有边际那个身,那才是个大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B11.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这一段文是说这个无漏的福德,胜如有漏的福德,无为的福德胜如有为的福德。“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说,在前边这个小乘的四果圣人,和菩萨、佛都要不取相,都要无所执著;也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也没有空执了:一切都无所执著。所以,这是不执著,所以才能得佛果、菩萨庄严佛土、证四果阿罗汉,而要无所执著。那么又恐怕人对这布施上,还有执著这个相,所以又叫须菩提,说:“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说,你看见了吗?我们前边这一条恒河,这一条恒河有多少沙呢?“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在这一条恒河里所有这一些个沙。
  恒河那个沙,就像面粉那么细,每一粒沙,甚至于都看不清楚那么细,就像面粉似的。你好像那个面粉,那一粒面粉,你看得不清楚,单单一粒面粉,你看都看不见的。恒河那个沙也是这样。那么它这个沙这么样的细,你说有多少沙呢?这个沙的数量有多少呢?可以说是,用最高的算数师也算不清楚。那么现在把这一个恒河里边,每一粒沙再做为一个恒河。你说这有多少恒河?那恒河沙既然不知道数量了,那么每一粒沙再做一个恒河,这有多少恒河呢?这恒河也没有数量了。那么在这没有数量这么多的恒河里边,所有的沙,那么有多少呢?这更加不可算数了。没有法子知道是多少,“如是沙等恒河。”
  “于意云何”:在须菩提你的意思里边,怎么样子呢?在你的意思里,认为这沙是有多少呢?“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这所有的这么多的恒河沙,你说它是多不多呢?有多少沙呢?“须菩提言。甚多”:须菩提说,甚多啊,这个沙的数量,简直的我数不过来了。为甚么呢?“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说是,这个恒河,已经就没有数量了,何况恒河里边这个沙又有多少呢?我是不知道了,所以这甚多。何况其沙呢?,何况它的沙数呢?释迦牟尼佛听见须菩提这样子答覆,他就又说了,说:“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我现在说诚实言,老老实实地告诉你,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怎么样子呢?“若有善男子”呀,假设要有善男子或者是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说是,所有的修五戒十善的男人和修五戒十善这个女人,“以七宝”--“七宝”就是金、银、琉璃宝、玻璃宝、砗渠宝、赤珠宝、玛瑙宝,这七宝--“满”,这个“满”,就是充满了。“尔所”:这个“尔所”,就是像以上所说这么多的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尔所”,就是又当“如许”:如,就是像字,就是如是我闻那个如。许就是言字边加个丑寅卯午未的那个“午”字,就是许可的许。如许,就像这么多。如许就是说像这么多。多少哪样多呢?“恒河沙数”:像那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
  在本经,前一段说过,说过是仅仅就说三千大千世界,没有说“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现在,又把它往更深了一层讲,更殊胜了一层讲,又往更多了一层比喻。前边仅仅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现在,是“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这比以前那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又增加了几千万倍。“以用布施”:用这么多的七宝来作布施。“得福德多不”:这个得的福,多不多呢?“须菩提言。甚多”:须菩提说,哦!这个是很多!可是虽然很多,这是有为的福报,这叫有漏的福德,有为的福报。有为,就是有穷尽的时候。有漏的,也是不究竟的。所以,虽然像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来作布施,也仍然是属于有为、有漏的。所以,不是无为无漏的。“得福多不”:得福多不多呢?“须菩提言。甚多”:很多,世尊,须菩提说。
  “佛告须菩提”:这时候,佛又告诉须菩提,说:“若善男子”:假设若有,世间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子,或者修五戒十善的善女人,“于此经中”:在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边;不要说,他就讲这一个全部的《金刚经》,就在这个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乃至”,是超略词。怎么超略词呢?超略就是减少,省文,就是不讲那么多麻烦的话,简而赅之来讲。“乃至”,乃至,就是意思你不要说你读诵这个全部的《金刚经》,你就是,乃至于最少,以最多之中的最少,少到多少呢?少到“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受”,就是心里领受了;“持”,就是执持。就是身心奉行,心里也记得它,身也要行持它,就要实实在在去做去。怎么叫心领受呢?好像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应该,离开这一切诸相,心里想这个意思:哦!菩萨应离一切相。甚么相也不著,也不著我相,也不著法相,也不著空相:这离一切相啦。
  这心里明白了,那么要实做去,就是,所行的布施也不要有一个我相,也不要有一个人相,也不要有中间一个受者,不要有一个能施,又有个所施;不要有一个能受,又有个所受,离开这一切的相。离开一切相了,这就是持。你能实实在在照这样去做去。你做了功德而不著住这功德之相,这就是持。这受持。受持多少呢?“受持四句偈等。”“四句偈”,前边也已经讲过一次了,那么就是,或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也是四句偈。
  譬如你见著人,你就给他讲了,你说在《金刚经》上,说应该无我相。所以你不要把你呀,看得那么样子的重要。你不要执著有一个你。你又要无人相,也不要执著有人相。你没有我相,没有人相,这就是没有众生相了;你没有众生相,也就是没有寿者相。他这讲了,他一听,哦!这要离一切相了。那么能离一切相就是菩萨了,菩萨就不著相了。不是说,哦!这个功德是我做的,那个功德是我做的,这个庙是我修的,那个经是我印的;没有这一切相,做去就忘了。要真忘了,不要装模作样,故意沽名钓誉。人家问说,那个经是谁印的?我不知道呢!明明他知道,他又说不知道。这就是故意沽名钓誉,你懂吗?
  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人家没有问你,你也不必说:哦!这是我做的,这个经都是我印的,你看见!这个经上都有我的名字在这儿了嘛!有他的名字呢!这就著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空呢!要不执著于相呢,你印经印过去就了了,没有寿者相。你了了,那功德是存在的;你要不了,那功德它没有。因为你这儿要是无漏了,那功德才是无漏;你这儿有漏呢,那功德还是有漏。你这自己要能明白无为法了,你那功德也就变成无为了。所以,这是四句偈。
  还有,“若以色见我”,《金刚经》后边讲,说,你要以这个有形有色的来见我,我是谁呢?佛。以音声来求我,“以音声求我”,以这个音声,你唱的好歌,或者唱的好声音哪,你来求佛。“是人行邪道”:这个人,都是行邪道呢!“不能见如”:不能见如来的法身。那么在前边,说是那个身大如须弥山王,那么个身是大吗?须菩提先说甚大,以后他就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那个“非身”--甚么是“非身”呢?非身,说不是身;不是身,那是个甚么?不是个身,怎么又说是“非身。是名大身”呢?那不是身哪,那是个法身。那佛的法身是绝对待的,没有可以和他比的。如果你要有一个须弥山那么大,那还是和须弥山对的;须弥山也这么大,你这个身也这么大。或者那有一个比须弥山更大的?你就小了嘛!你没有对待,那个法身是绝对待的;没有第二者,祗独一无二的,那才是大身呢!那个“非身”呢,就是法身;所说的法身,不是这个报身。
  在佛教的教理上讲,这个法身才是真佛呢!那么所以说,“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他是遍满一切处的。那个圆满报身是卢舍那佛。千百亿万化身是释迦牟尼佛。在佛教的教理来讲,那个报、化;报身和化身都不是真佛,祗有法身才是真佛呢!所以本经讲的“非身。是名大身。”这个“非身”就是法身。
  或者这四句说,“一切有为法”。“一切”:所有的都包括在这里边了。“有为法”:就是有所作为的,也就是有形相的,这叫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有为的就好像是梦似的;又好像虚幻不实的这个东西;又好像那个水泡;又好像这个人的影子一样。“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像那个露水似的,又像电光石火似的。“应作如是观”哪,在这一切的有为法上,你都应该作这样的观。甚么叫“有为法”?就是世界上,这一切有形相的,乃至于国、家、自己本身;这有形有相的都叫有为法。这一切有为法都是像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这个样子。“应作如是观”:应该作像这样的观。“应作如是观”哪!这个有为法是有坏的。所以,你就给他讲这四句偈。
“为他人说”:而为他人在说。你明白这四句,你就说四句;明白五句,你就说五句;明白六句,你就说六句;明白这一部《金刚经》,你就说一部《金刚经》;明白十部《金刚经》,你就说十部《金刚经》。你要明白多少,你就讲多少。“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呀!你就仅仅讲这四句偈这么少的佛法,而这种的福德,也比你以七宝充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来作布施,那种的功德多。为甚么呢?前边那是有漏的功德,你现在所讲的这个佛法,这是无漏的功德,这是不坏的功德。你以前所讲的,那是有为的功德,那是有漏的功德,那是有相的功德。所以,这个无相虽然少而胜于多,无漏也虽然少而比这个多的殊胜,所以,“胜前福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B12.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复次”:这是前边这个经文还没有说完,所以再继续来把它说一遍。“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随说是经”:这个经典,随时随地有人讲说这个经典,这叫“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乃至于没有能把这个全经都演说,因为,或者时间的关系,或者环境的关系,种种因缘而不能把这个全经讲完,就单单讲四句偈等,就好像前边所说的四句偈。那四句偈,一切有为法都像梦幻那样子。那也说--又有四句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是四句。那么无论哪四句,你认为对你当前的人,来给他解说,是最应机,这就是对机之谈,对机说法。“当知此处”:你应该要知道,在你说四句偈这个地方。“一切世间”:这“一切”就是包括这个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儿仅仅说阿修罗和天人,没有说三恶道。因为三恶道,它不容易来供养三宝,所以,这个世间的人和天上的人。
  这世间有二种世间。甚么是二种世间呢?一种就是有情世间;一种就是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我们所有一切的众生,凡有血气的,这都叫有情;没有气血的,那是无情。甚么叫器世间呢?器世间就是,房廊屋舍、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都叫器世间。那么有情世间又叫正报;器世间又叫依报。正报,为甚么要有这个世间哪?就因为有这一切的有情。这世间,有这一切的有情,才能作一个世间;如果没有有情的众生了,那世界也就没有了。器世间它是个无情的。那么无情的呢,为有情所依,所以叫依报。这个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果报的。我们人在这个世间都是受果报的,这世间。
  “天”就是天上的人;“人”就是人间的人。“阿修罗”:阿修罗,我们很多人都听过阿修罗这个名词了。我还记得去年暑假的时候,这个果璞告诉我说,她这个家里有一个阿修罗狗跑了。阿修罗狗,还要用人来照顾它:这是一个阿修罗狗。那狗是阿修罗,人也有阿修罗的;人好打架,好战争,这都是阿修罗。天上也有阿修罗;天上阿修罗就欢喜和天兵天将去作战,打架。阿修罗他的这种的性格,就是好斗争,斗争坚固。那么,没有听过经的说,阿修罗?我还不知道是甚么意思。我现在告诉你,阿修罗,是梵语。这个中国话就叫无端正。英文呢,叫甚么?大约叫 ugly ,是甚么?我不知道了。
  这个又叫无酒。他没有酒喝,一天到晚他想要喝酒。但是也不知道为甚么,卖酒的就不卖给他;不卖给他,所以他没有酒饮。钱是有,但是没有酒喝。人家一看,这阿修罗来了,喔!就不卖给他酒。为甚么呢?怕他喝醉了就打人,所以就不卖给他酒,叫无酒。
  因为他有天福,没有天权。在天上,有天人的福报,没有天人的权利。所以又叫有天福,没有天德,没有天人的德行。这是阿修罗。阿修罗,怎么做的阿修罗?这个阿修罗呀,就是你欢喜报复。譬如,人家骂你一句,你也想骂他两句;人家打你一拳,你要想打他两拳。总而言之,要加倍奉还。总而言之,你要自己占一点便宜,在斗争上,占一点便宜,这就快去做阿修罗了。可是,“皆应供养”:你有人说这四句偈的时候,这个不单人间的人应该供养,就天上的人,也应该来供养这个说法的人。
  甚么叫供养呢?这供养,供佛有供佛的这种供养;供养法有供养法宝的供养;供养僧有供养僧宝的供养。供养佛用甚么呢?用香、花、灯,点灯,或者水果,或者,庄严佛前:这都叫供养。或者供茶,供水,这都是供养佛。供养法呢?怎么供养呢?就要好好地保护这个法,看这个经典,不要马马虎虎的,不要看这个经典很随便的,甚么地方都放。放这个经典,你一定要放一个洁净处。你把它放的时候,要放得好好的,要放得规规矩矩的。不要这样放,怎么样放?放得这一本经呢,放到这个台上一半,后边还有一半这么低下去。据这个开佛眼的人看,你这样放这一部经不要紧,韦陀菩萨就要在这个地方,用他这个手来掫著这个经的;他不动弹的,韦陀菩萨。你要放到那个不干净的地方,就是不恭敬经典,这也不是供养。你放这个佛经,一定要比世间那个书籍高;世间书籍放在下边,佛的经典放在上边,放比较高的地方,放到那个清洁的地方。爱惜这个经典犹如我们的生命一样,就像爱惜我们的生命一样,不要拿这个经典随便就把它撕下去一张,随便就把它用火烧了,不可以的!
  你要烧这个经典,会怎么样子呢?来生愚痴,没有智慧。你烧经典,不要紧;你现在烧了,不晓得怎么样了?来生最笨最笨了!人家教你一遍也不记得,教两遍也不记得,就像那个周利盘陀伽似的。可是周利盘陀伽,他虽然在以前壅塞经路,可是他以后,还种了很多善根,所以遇著释迦牟尼佛,证果成阿罗汉了。我们不知道甚么时候才可以见著佛?如果做这些毁坏经典的事情,愚痴,将来,那后果是不可设想的!所以这供养法。
  供养僧呢?这供养僧人,在暹罗、缅甸,都是供养吃的东西。那个出家人,都是托钵乞食,到外边去化斋饭。每一家庭,都应该预备出来一碗饭、一碗菜,给这个僧人来乞食时,布施的。我们布施给出家人,在佛国的地方是饮食,可是这有四事供养,四种。四种是甚么呢?第一饮食。第二衣服,出家人要穿衣服,要这个在家人来供养。卧具,卧具就是 sleeping bag 。汤药,就是指一种药品;这种药品供养给出家人,防备他有的时候有病,随时就可以吃一点这个药,就没有病了。这叫四事供养。那么这供养,要在家人来供养,出家人是受供养的;受供养的,在吃饭的时候,所以就有三念五观。出家人受供养的时候应该有三念五观。
  甚么叫三念呢?易果容前天,他向我请问这个三念五观的道理。我已经给他略略地讲一讲。那么现在,再给大家讲一讲。三念,无论出家人、在家人吃东西的时候,应该作有这三种的念:第一是我要没开始吃饭以前呢,要喝汤的。喝汤,要喝三调羹。这三调羹,第一调羹,这要说:愿断一切恶。这叫发愿,把一切的恶事都断了它,甚么恶念也不起;不单做去,就连这个恶念也要断了它。这是第一个愿。第二呢,是愿修一切善。愿意、发愿做一切的好事;不是发这个愿就算完了,要真去做去。我真要断一切恶,我真要修一切善。第三、愿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我把一切众生,都度他都成佛。这第三愿。喝一调羹这个汤的时候,发一个愿;喝两调羹,发两个愿;喝三调羹的时候,发三个愿。这是第三愿。
  那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是一边吃,一边看看,哦!你吃这个甚么菜啊?我看看我这碗里有没有你吃的东西,各处去 … 。那人家观世音,你去观饮食。观世音菩萨;你是观饮食“菩萨”。看看所有人的这个饮食,你是观饮食“菩萨”。这观饮食“菩萨”,不是说,哦!你没有,我把我有的给你一点。他看,我自己有没有你吃的东西?是不是你吃得比我吃得好一点哪?不是要 … 尽生的一种贪心。要怎么样子呢?有五种观想。这五种的观想,第一的是记功多少,量彼来处。你要算计算计;算计甚么呢?这个要用多少功、多少功夫?那个农人种田,种子种到地下,生出来,又用种种的人工来栽培,灌溉,它才成熟;成熟,才能把这个米收回来,再用机器把它碾成米,你说费多少功夫?“量彼来处”:你量一量,它那个来的时候,很不容易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忖,就是思量,就是思忖一下。这个思忖,想一想,我自己的德行是全哪?是缺?我有没有修行?有没有道德?如果我没有修行,受人这供养,应该生惭愧心:赶快要修行,要用功修道,了生脱死,这要生惭愧心。要是全呢?说,哦!我是大德高僧,我也最有道德。这个世界上,大约就我是第一个有道德的高僧了,不要紧吧?也不是。我应该更加努力,我受这供养之后,我更加努力,还要向前精进。我证初果,我就求证二果;证二果,我就求证三果;证三果,我就求证四果:那么总要往上去增进。这是全缺应供,我应该做。
  第三、要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要防备这个心,离开过错。我要吃得不要太饱了。吃得祗要够了就可以了,不要再贪多。病从口入!你要一贪多,怎么样呢?这个东西再好吃,吃多了就会泻肚了;把肚就吃坏、胃口吃坏了,它自己就又泻肚了。这是为甚么泻肚子呢?就因为有贪心,吃得太多了。那个肚里头没有地方存了,所以,就要搬--香港那个徙置区,就要徙置了,要搬家了,所以就屙肚了。屙肚,懂不懂?哎!那么就贪等为宗,不要贪多。
  第四、要观想正事良药,为疗行枯。这个吃的东西,就是一种良药;我吃它就令这个身体,不会枯槁,不会干。第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我为甚么要吃这个东西呢?就因为我要修成道业,将来成佛,所以受这供养。这是,我们出家人有供养的时候,也不要生一种骄傲的心;没有人供养,也不要生一种贪心。就是,我前几天讲过,就是饿死也应该修行。我修行,为修行而饿死,这是最大的一种光荣,最有价值的一种牺牲!牺牲,所以,不要怕饿死。
  “如佛塔庙。”那么在有人说四句偈这个地方,都像佛塔庙;这个地方,都应该供养的。“如佛塔庙”:就好像有佛,有塔,有庙,这么样供养。“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何况,更有人,他能完全受持这个《金刚经》,又能读,又能诵。甚么叫“读”呢?对本曰读,对著这个本子念经,这叫读;不要这个本子,这叫诵。不要照著本子来念经,这叫诵,诵经。“须菩提”:须菩提啊,“当知是人”: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哪一个人?就是说四句偈,为他人说法这个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他所成就的最高尚、最第一,也最少有的这种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假设这个《金刚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这个地方,就是佛的法身、舍利存在的地方。这一部经就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佛的舍利。“若尊重弟子”:所以说,一切的人见著这一部经,都要好像弟子恭敬师父那么样恭敬。
那么这个做弟子的都要恭敬师父;恭敬师父,也要恭敬这个经。恭敬这个经,也就像恭敬师父这样恭敬;恭敬师父,也就像恭敬这个经这样。经就是师父;师父就是经。你不要把经,和师父分开。为甚么呢?你所明白这个法是从师父这儿来的;师父的法也就是在这个经上来的。这是一的,三而一,一而三。你不要打错了算盘,说,哦!这一部经就是我的师父了,我不要那个师父了。那你不要那个师父,这个师父也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B13.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在前边这一段文说,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当到这个时候,须菩提又向释迦牟尼佛说了,说:“世尊。”须菩提说呀,这一部《金刚经》,它的功德是这样的多,乃至于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演说,就是解说,或者自己受持读诵,这功德,比以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那个功德还大。既然有这么多的功德,那么这个经应该叫甚么名字呢?所以他说,“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呢?这一部经应该叫甚么名字呢?“我等云何奉持”:他说,我们这一些个阿罗汉、声闻缘觉和未来的一切众生,应该怎么样来顶戴奉持这一部经呢?我们怎么样来修呢?“佛告须菩提”:这个空生,他这样请问这个经的名字,所以佛就告诉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佛告诉空生,说,这一部经,它的名字;你问它的名字吗?它的名字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这“金刚”,甚么叫“金刚”呢?这个金刚具足坚、明、利三个意思。在前边讲题目的时候已经讲过,不过还有新来听经的人没有听过;听“金刚”这个名字就不明白,所以现在再把它讲一讲。本来我想,再找一个人替我代讲,我又怕找不出来,所以还是自己讲一讲。坚、明、利,这三个意思。
  怎么叫坚呢?坚就是坚固;坚固不为一切所坏。甚么也不能破坏它,这叫坚固;而能坏一切,它能把一切都破坏了。说,这个金刚有甚么用呢?能破坏一切,把我一切都给我破坏了,那我一切都没有了?你所以不成佛就因为你有一切;你要没有一切就可以成佛了。你这一切就是你的执著,就是你的放不下。你这一切是从甚么地方来的?是从有相那儿来的。有相,就是有形有相的;有形有相的都会变灭的。那么无形无相,它是不会变灭的。因为它无相,所以你不能把这无相给坏了。无相也就是无念;这个无念就是万法的本体。这一切法的本体就是无念。你要能到无念这种程度上,那就返本还原了。所以金刚,它这个坚固就是能破你这个有念,而不能破这个无念。这个无念也就是这个坚固;坚固能破一切有相、有为、有漏的法,能破坏天魔外道这种的神通。
  天魔外道,为甚么能破他们的神通呢?就因为他们有相。他没有到无念的这个境界上;要到这个无念的境界上,他也就不是天魔外道了。就因为他都是有所念,有形有相,做有漏的法,种有漏的因。那么这种有漏法和有漏的因,用这个金刚就可以给他破坏了,这是坚。
  这明:明,就是光明。这个光明有甚么用处呢?光明能破一切的黑闇。有光明就没有黑闇;你要有黑闇,就没有光明。你要光明充满了,黑闇就消灭了。所以金刚具足那个光明,光明之体,所以,把这一切黑闇都给摧毁了。
  利:这个利,就是锋利。锋利就是像那个刀似的。这个刀要是利,就是斩甚么就断了,一斩就斩断了;要不锋利,斩一下也不断,斩一下也不断,这叫钝,而不叫利了。这个利,就是这个刀非常锋利。金刚的用就和这个刀锋利一样,能摧邪显正,把这一切天魔外道,这种的邪知邪见都给斩断了。斩断邪知邪见,斩断我们人的一切烦恼无明,可以斩断。所以,这金刚的体是坚固的,金刚的相是光明的,金刚的用是锋利的。所以以金刚来作比喻这个金刚法。金刚作比喻是般若波罗蜜这个法,所以这一部经就叫法喻为名。以这个法喻作这一部经的名字。
  “般若”:般若有三种;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种。文字般若就是所有的一切经典、所有一切的文字,这是文字的智能。你由文字的智能要起观照的智慧。观照,观就是观察;照就是照了,照明。你先由文字般若而生起观照的般若,由观照的般若,而到达实相的般若这种程度上。甚么叫实相般若?这实相是无相,实相者无相也;可是无所不相也,无相无不相。这个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种,分而言之,是三种般若;合而言之就是一种般若。这个般若也就是一个代表的名词。代表名词,它的本体也是当体即空,当体即假,当体即中。你不要执著它,这是空;你也不要执著这个空,这是假;在这个空、假里边,你都无所著住了,这就是个中道。那么又者,这个般若,因为有多含的意思,所以没有翻译,还保留这个般若的名字。
  “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到彼岸了。甚么叫到彼岸呢?这个到彼岸,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做完了,这就叫到彼岸。修行,由凡夫到佛地,这是到彼岸了。由凡夫乃至于成佛,这是到彼岸了。你做一件事情,把它做了了,这也叫到彼岸了。彼岸是对此岸而言的;要没有此岸也就没有彼岸。此岸是甚么?此岸是生死。彼岸是甚么?彼岸是涅盘。因为我们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而达到这个涅盘的彼岸,这叫波罗蜜。我们从旧金山坐船到奥克兰、到屋仑去,这也叫到彼岸。就是达到那个目地,这就叫到彼岸,这就是波罗蜜了。
  “以是名字”: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这一部经的名字。以这个名字,“汝当奉持”:你须菩提,空生,你呀,应该顶戴奉持这一部《金刚经》。顶戴就是恭敬的意思,好像戴到头顶上,这么恭敬。所以,我们研究佛学的人对这个佛经,一定要爱护恭敬;你要不爱护恭敬佛经,这就谈不到顶戴奉持了。那么你能爱护恭敬佛所说的经典,就好像恭敬佛一样。为甚么?前边不讲吗?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这个经典所在甚么地方,甚么地方就是佛的法身存在的地方,也就是佛法的存在地方,也就是僧伽存在的地方。那么所以,有这个经典就佛法僧三宝都具足了,所以你必须要恭敬。
  “所以者何”呢?甚么原因你要受持这一部经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佛说这个般若波罗蜜,这是依照著中道实相的理体,这说有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要按照这个真谛理来讲,这就不是般若波罗蜜。真的是离语言,离文字;既然离语言,离文字,那么怎么会又有般若波罗蜜呢?甚么都空了。这按真谛理,就是“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要按照俗谛来讲,这是个假名而已,这个假名叫般若波罗蜜。这个“佛说般若波罗蜜”,这是按照中道实相,说有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按照这个真谛理,根本没有这个名字。不立文字又怎么会有个般若呢?离语言,离文字,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那个道路断了,没有了;有甚么般若波罗蜜呢?没有。心行处灭,你那个心所想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这个不立文字,“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不过提个假名而已,也叫般若波罗蜜,所以你不要执著。你也不要执著空,也不要执著有;也不要有人执,也不要有法执,也不要有空执。你要一定说有这个般若波罗蜜,那就是一个执著。所以,“即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我说这个道理,在空生你的意思里边怎么样子呢?你觉得这个道理,认为有甚么意见呢?你可以提出来讲一讲啊?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你说,我说般若波罗蜜这个道理,你明白没明白;我不知道,我再问问你,“如来有所说法不”:佛有说法吗?“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对佛就说了,“世尊。如来无所说”:你说!这佛在这儿说法呢,他就问须菩提,他有没说法,硬逼著这个须菩提,叫他说他没有说法。哎!那么须菩提,一看,佛这么样问,明明佛在这儿说法呢,怎么还问有没有说法呢?这应该怎么答呢?须菩提大约一看,他解悟空理了。解悟空理,他叫空生,他解空第一。于是乎,他明白这个真正的般若是没有、无所说,所以他就说,无所说,“如来无所说”。
  那么一般人哪,看这个经文,就会不明白。明明佛说法,又问有没有说法。须菩提就说,没有所说法。甚么道理呢?须菩提和释迦牟尼佛,这互相问答,这是讲真正的般若。谈到真正的般若,既然不立文字,离开语言,那么又有甚么可说的呢?一切法空相,是无言说的。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临到圆寂的时候,入涅盘的时候,他说,没说一字,一个字也没讲。说,要有人说,说佛说法,这就是谤佛。这就是谤佛;那么说,佛既然没有说法,为甚么又有这么多经典是佛所说的?这个道理,对著有为的人说有为法,对著无为人要说无为法。《金刚经》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法也应该舍了它,何况不是法呢?佛所以说,他没有说法,就怕人执著这个法相,有了法执。有法执和这个我执是一样的;那么法执、我执都没有了,连这空执也要没有了。所以现在讲般若法门,是连这个空也都不要执著。
  “须菩提。于意云何”:他说,须菩提,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子呢?“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在你意思里,所有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小的是邻虚尘;邻虚尘,就是和虚空是一样的,你看不见的。我们眼睛能看见这个微尘,再剖成七分,这叫邻虚尘,就和虚空是一样的。好像在这个虚空里边,那个尘根本很多很多的,不过我们眼力看不见而已。但是这叫邻虚尘,与这个虚空做邻居了,这叫邻虚尘。那么邻虚尘和能看见这个微尘,“是为多不。”那么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微尘你说多不多?“须菩提言。甚多”:须菩提说,这个微尘甚多,“世尊。”他说很多。
  那佛又叫一声“须菩提”,说“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说这个微尘,所有一切的微尘,“如来说非微尘”,也是按照实相来讲;说它是微尘,要按照真谛来讲,它就非微尘,没有了,按照俗谛讲,那么它不过“是名微尘”而已,是个微尘的名。所以,“如来说世界。”那么这个积微尘而为世界。微尘,就是这个依报的最小的;世界呢,这是一个依报的最大的。最大的这个依报,是从最小的积聚而成的。你这一个世界怎么有的?由这个众微尘,众多的微尘积聚而成的这么一个世界。要把这个微尘分开,这个世界也没有了。所以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而已。
前边所说这些个道理,都不外这个空假中。你知道一切法空,这是个空谛;你知道一切法是假,这是个俗谛。你一切法空,这是个空谛;一切法是个假的,这是个俗谛。你要知道这个非空,非假,也不是空,也不是假,这合中道中谛,这叫中谛。那么现在所说这个般若,说来说去,没有说。所以,须菩提善说般若;那个梵天的天王善听般若。须菩提问他,说,我说甚么来著?梵天说是,尊者无所说。那么须菩提问,那么你听的甚么?他说,我也无所听。须菩提说,这是真般若。无说无听是名真般若。所以佛,“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都是假名而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须菩提,在你的想像怎么样呢?“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说你,你可以用如来这三十二相而见如来的法身吗?你见著这个三十二相,你以为这就是佛的法身吗?“不也。世尊”:须菩提听释迦牟尼佛这样子再问他,他说:“不也。”说,不可以的。不可以以这个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种相好就当是如来的法身了。“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你不可以三十二相,就认为是佛的法身了。“何以故”呢?甚么缘故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佛的法身呢?“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这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如来”是须菩提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十二相,这是一个应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应身也就是化身。这个化身三十二相将来是会变灭的,不是永远的。佛的法身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你所说这个三十二相,这是应化身的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这不是真正佛的相,不过这也就是按照假名三十二相而已。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说是,假设要有世界上的受五戒十善的这种男子,和受五戒行十善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他用,好像恒河沙这么多的身命布施。恒河沙数,这是太多了!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舍身喂虎,割肉喂鹰。
  怎么舍身喂虎呢?释迦牟尼佛,修道的时候,在山上修行。修道,在山上,有一次他看见有两个虎,一个虎的母亲带一个小的老虎。因为这个天哪,下很多雪,把这虎的饮食也给断了,一切的这所有的畜生,也都不出来了。虎也找不著东西吃,于是乎就要饿死了。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一想:这一饿,饿死两只虎。这个虎母亲饿死了,把这个小虎也饿死了。于是乎,他就发愿,把自己这个身体,布施给老虎来吃。你想这个老虎是世间最恶的一种兽类,任何人也不会把自己的生命,来愿意布施给这个老虎做饮食的。可是释迦牟尼佛看见老虎这么样饿,于是乎就发一种布施心,就把自己的身体,跳到那个老虎的面前,给那个老虎吃。这是以身命来布施。
  又割肉喂鹰。那个鹰,要吃一个鸟仔。这个雀,就跑到释迦牟尼佛怀里去,叫释加牟尼佛救它--释迦牟尼佛那是在前生,不是在今生--说是,它这个鹰要吃我,你快救一救我。释迦牟尼佛说,怎么样救你?这个鹰也就说,说你救它,可是把我饿死了。你这是救一个众生,杀一个众生。你这也不是慈悲心哪?释迦牟尼佛听见它这样说,于是乎把自己的身上肉,就割下来喂这个鹰,给鹰吃。这个鹰吃一块也不饱,吃一块也不饱,把释迦牟尼佛的肉都给吃了了,它还说不饱。那么于是乎释迦牟尼佛说,那好,你把我身上的肉都吃了好了。那么于是乎这个鹰也毫不客气,就把他身上肉都给吃了了。这叫割肉喂鹰。
  那么释迦牟尼佛以这样子的布施心来求佛道。我们现在的人,布施几个钱就觉得心也疼了,肝也疼了。呵!周身都觉得 … !舍出两百块钱来,那有三天睡不著觉。这两百块钱,我要做一个多礼拜、两个礼拜才可以赚得到两百块钱。算这个帐,算得很清楚的。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就不算这些个帐,所以他成佛。我们为甚么还没成佛呢?就因为这个帐目算得太清楚。说,那不清楚,要糊涂帐吗?糊涂帐也不要了,连个糊涂帐都没有,那就是清了,那就清净了。你还有个糊涂帐,甚么叫糊涂帐?你算不清楚,这就是糊涂帐。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舍过一千个身来救度众生。再要往详细了说,这所有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粒微尘那么多地方,不是十方诸佛舍身命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发这种大乘心。就不舍身命,所有的身外物、一切的财产赶快都要不要它,都要作布施。所以这舍身命,“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复有人”:假设要再有另外一个人。“于此经中”:在这一部《金刚经》里边。“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就是,乃至于最少,念这四句偈颂这么多。“为他人说”:为其它的人来讲解,解说。“其福甚多”:他这个福报,就比你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布施,还多,那个功德比那还多。
你们听《金刚经》之后,赶快去到各处去讲《金刚经》去了。好做多一点功德,得多一点福报。这个比你们布施多少钱的功德大,我现在给你们讲,我的功德也不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B14.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尔时”:就当尔之时。当释迦牟尼佛说,有人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和恒河沙这么多的身命布施,要有另外一个人能诵持这个《金刚经》,而也为他人解说,虽然就四句偈颂那么少,他所得的福德也比用恒河沙数身命布施那个福德多。为甚么这样说呢?因为以身命来布施,也祗能救其它的人的生命,而不能使他返本还原,恢复他的本来面目、本有的法身。你要给他说法,令他由此背尘合觉乃至成佛,那么这是救度众生的法身。所以这功德是没有法子可以把它比较出来的,就是这个时候。“须菩提”:当须菩提听完了释迦牟尼佛这样子讲的时候。“闻说是经”:听见《金刚经》这个道理,“深解义趣”,他对于《金刚经》这无相的道理,他是深深地了解;这种的意义,和它的归趣、它的趋向,他完全明了了。所以这“深解义趣 ”:因为他完全明了,所以就生出欢喜心来,生出一种欢喜心。
  欢喜到甚么程度呢?欢喜得就哭起来了。这个“涕泪悲泣”:就哭起来了。“涕”:这流鼻涕,鼻涕也流出来了。“泪”:眼泪也流出来了。“悲”:就非常悲哀。那么悲哀都是,忧愁才哭哪。人觉得有不如意的事情,他哭。为甚么须菩提他这欢喜的时候,又哭起来了?我们一般的人,有的时候,乐到极处就会流眼泪。所谓“乐极生悲”,乐到极点了,所以就变成悲哀了。我们一般的人都知道,说是啼笑皆非。这就是到啼笑皆非的程度上了。你说他乐吗?欢喜吗?但是他又哭起来了。你说他是哭吗?又是欢喜。啼就是哭;笑就是欢喜。那么现在,释迦牟尼佛说这个般若妙法,因为太妙了,所以,使令须菩提也啼笑皆非了。那么这个啼笑皆非,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的道理不究竟,引得人啼笑皆非。因为这个深般若,讲得彻底究竟,于是乎须菩提,就欢喜得闻这个别教的般若妙法。
  别教,这个般若法门属于别教;别教就是般若时。教有藏、通、别、圆。那么这个般若,属于别教。他所闻到别教这种妙法般若,所以就欢喜。悲,悲就是悲悟以往之不谏,他觉悟过去欢喜小乘法,欢喜声闻法是不对了。所以他现在,因为“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他知道,我这个迷途,我误入歧途,我好这个小乘;这小乘,就等于岐途一样。在大乘来说,这小乘就好像误入歧途似的,可是,没有太远。“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现在才知道,求这个大乘的法,这是对的;我过去欢喜小乘声闻的果是错了。因为有这种种的感觉,所以他又欢喜,又悲哀,所以才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对佛就说了,说:“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他说,很希有的很哪,世尊。前边,最初那一分,他也叹希有。那个希有,是赞叹释迦牟尼佛日用伦常;这日用,行住坐卧都表现这种的般若法,所以他赞叹稀有。此地这个希有呢,他是说这个经典,甚深稀有。他说,从来都没有的这个,世尊哪,很稀少的,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哪!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说这个“甚深”,这样甚深的经典。“甚深”:就是小乘人,不容易了解,所以叫甚深的经典。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我自从亲近释迦牟尼佛,跟著释迦牟尼佛您学这个佛法,我所得到这种智慧的眼目。智慧,慧眼就是智慧眼。这个智慧眼,也可以说是五眼之中的一个智慧眼,也可以说以智慧来做眼目,就是不盲从;不是随随便便,人家说一个任何的道理就可以盲从的。他不盲从,这叫有智慧眼。怎么叫盲从呢?盲从就是以盲引盲;以盲来领著盲人。那么以盲引盲,这大家都找不著路。所以,这为甚么会以盲引盲?就因为没有智慧眼。这个智慧眼,就是能分别是非,能分别黑白,能分别是法非法,有这种的智慧。“未曾得闻”哪,我从修道以来所得的智慧,我从来就没有听过,“如是之经”:好像现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般若法门这样的经典。“世尊。若复有人”:我听了是信了,假设另外有一个人,“得闻是经”:他听见这一部经了,“信心清净”了,“则生实相。”他,生出来一种信心清净。
这个“信心清静”,怎么信心还有不清净呢?“信心清净”,就是不怀疑,没有疑惑心,没有不信的心,祗有一个清清净净的信心,一点也没有夹杂,这叫“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人,他就会生出来这种实相无相的智慧。“当知是人”:应该知道这个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他的成就就是最第一、最希有。他这种功德,也是没有甚么可以比的。为甚么呢?他能以专一信心而没有疑惑。信到极处就会得到实相的理体;因为得到实相的理体,所以这是最希有的、最第一的 。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须菩提称了一声“世尊”,说“是实相者”,所以说,“即是非相”。甚么叫实相呢?这个实相就是非相,就是无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因为这个,所以如来,就说这个实相叫无不相,无所不相。实相本来是无相,但是无所不相,是无所不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我须菩提现在听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经典。“信解受持”:我也可以有清净的信心,也可以明白这个般若的妙法。我又可以受之于心,持之于身,终身受持而不忘记。“不足为难”: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为甚么呢?也就因为须菩提,在过去久远劫,种诸善根,所以他才能不足为难呢!要没有善根的人呢,听见这个般若妙法,他就不生清净的信心,就狐疑不信。所以,我在以前曾经供养无量诸佛,种诸善根。这个诸善根,有十一种,有十一种这个善根。
  十一种的善根:第一就是信根。第二,就是惭根,惭是惭愧的惭,无惭无愧的那个惭。第三呢,就是愧。你要能以遇著事情生惭愧心,觉得自己做错了,啊!改恶向善,生一种惭愧,这都是一种好的现象,这都属于善根、有善根。你要无惭无愧呢,就没有善根;有惭有愧呢,这就是善根。信是一个,惭是一个,愧是一个:这三个了。还有无贪,这是一个,这四个了。无嗔又是一个,没有嗔恨心,这是五个善根。无痴,这是六个。这个精进,这也是一种善根。轻安也是一种善根。轻安,这是在坐禅,有一种轻安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善根。不放逸,不放逸也就是不懒惰。怎么叫放逸呢?放就是放松那个放;逸,就是这个 Loni 这个名字叫果逸,那个逸。这果逸的逸,也可以说是隐逸的逸,又可以说是放逸。放逸呢,就是把他放跑了,跑出去,随便各处跑,也就是不守规矩;要不放逸呢,就是守规矩了。这不放逸。这多少了?是七个、是八个了?(弟子:现在是九个。)现在是九个了?不放逸,还有这个不害。不害,就是不害其它的人。还有行舍。行舍就是做这个布施。现在多少了?(弟子:还有没有?)你数一数。(弟子:一、二、 …… 、九、十、十一。十一个。)十一个。(弟子:现在有十一个。)就是十一个。这有十一个,这叫属于善心所的十一种善根。这心所法有五十一个,现在是讲十一个心所法。我讲经的时候一点一点添上去,突然间讲全了,记不清楚。这是十一个善根的心所。
这须菩提,在无量劫以前,他修这种的善根,所以他才不足为难。“若当来世”:我须菩提虽然是很容易生信心,很容易受持这个经典,可是,将来若当,将来的时候,未来世的时候。“后五百岁”:在这末法的时候,斗争坚固那五百岁的时候,“其有众生”:有这一类的众生,“得闻是经”:他也听见这《金刚经》了,“信解受持”:他要能信,能解,也能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这个人哪,在这末法的众生里边,是最第一、最希有了!“何以故”:甚么缘故这个人是最为希有的?“此人无我相。无人相”:他,无我相,他就没有贪了;无人相就没有嗔了;无众生相就没有痴心;没有无寿者相就没有爱心:这没有贪、嗔、痴、爱这四种的痴心。“所以者何”:所以然的缘故,是甚么道理呢?“我相即是非相”:我相,这也应该没有相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都是无相,也都应该无相了。你要能得到无相这种境界,无相也就是实相;实相也就是无相。“何以故”呢?又甚么缘故这无相就是实相呢?“离一切诸相”:这个佛常常讲的,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离开这一切的非相就是实相;你能得到实相,这就得到诸佛的理体,诸佛那个自性的理性,所以,这个“则名诸佛”,也就是一定会成佛的。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告须菩提”:须菩提这样向释迦牟尼佛来陈说,佛听过之后,随著就告须菩提,说“如是如是”:说,是这样的,是这样子。你所说这个道理对的,“如是如是”:你也这样想,我也这样想,所以是“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假设要再有人,“得闻是经”,他听见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惊不怖不畏”:他也不惊恐,也不怖惧,也不怖畏。怖、畏,这都是恐惧的一种表现。
  为甚么人会惊、怖、畏呢?因为凡夫从来就执著这个我相,现在你叫他没有我了。呵!他害怕了,惊怖畏起来了。怎么?我跑到甚么地方去了?怎么会没有我了呢?他惊起来了。哈!我现在在这儿存在著呢,怎么可以没有我了呢?他惊怖畏起来了:这是凡夫的惊怖。二乘呢?他虽然有我,我已空了;但是法没有空。所以,他听见法尚应舍这种法门,法怎么还可以舍?他也恐惧起来了。哦!那把法舍了,我用甚么来修行呢?这可是,甚么自己也没有了;自己没有了,所以就觉得,惊怖起来了:这二乘的。
  权乘的菩萨,他虽然证得我空、法空,但是他没有得到空空,他没有空,这个空也要空了。你有一个空的存在,那还有一个空执。所以佛法呢,也要没有我执,又要没有法执,连这个没有我、没有法,剩了一个空。你要是执著这个空了,这叫耽空滞寂。耽空,就在这个空这个地方,你就站住了;滞寂,在这个地方不走了,就守著这个空,这又是错了。
  那么权乘菩萨虽然得到人空、法空,但是他没有得到空空。现在连空都没有了,这般若讲的般若实相的理体,连空都没有了。所以他也就恐怖,惊起来了。那么现在这个人听见这个经,他不惊恐。不惊恐,那么他是明白真正的般若波罗蜜的法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当知是人”:应该知道这个人,“甚为希有”:这个人哪,是最为希有的。
  所以,我们人做一点功德就挂到嘴上!说,我做了甚么好事了,我又做了多少功德,好像那个梁武帝似的,那简直是太愚痴了!他因为,没有明白这个般若法门;这个般若法门,甚么都是过去就没有了。你要有一点就有所挂碍。所以《心经》上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你有你的功德存在你的心里,那也是挂碍,所以你就不能远离颠倒梦想。你要想远离颠倒梦想,就要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就不惊不怖不畏了,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就得到涅盘了。所以《心经》那个道理,那是非常的妙的!
  这个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须菩提,说:“何以故”呢?为甚么这个人是希有呢?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如来所说的第一波罗蜜,是要按照原理、中道来讲,这是第一波罗蜜;要按照这个真谛理来讲,“即非第一波罗蜜”,根本就没有的,第一波罗密都没有。“是名第一波罗蜜”:这不过依照俗谛,给它取个名,叫第一波罗蜜而已。
  “须菩提”:佛又叫了一声须菩提,说:“忍辱波罗蜜”:这个忍辱,是个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你这个忍辱,应该没有相,没有忍辱相;你要有一个忍辱相,那还是著相的忍辱,还是执著的忍辱,还是没有放下的忍辱。你还是,没有能真忍辱;真忍辱也没有人相,没有我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既然四相没有,你又有一个甚么可忍的呢?所以说,这个忍辱,如来说,“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这个忍辱,按照中道说是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你要是人空、法空、空也空了,哪有一个波罗蜜可忍呢?没有的。“是名忍辱波罗蜜”:这是依照俗谛而有一个名称,叫忍辱波罗蜜而已。“何以故”呢?甚么缘故?为甚么这个忍辱波罗蜜,说它没有忍辱呢?
  “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好像我在因地的时候。因地,因就是因果那个因;地呢,就是果地的地。因地就是在前生以前的事情。“为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歌利王”,歌利王,有的翻译成迦陵伽王。玄奘法师就翻译成,这割利王,也就是有的经上说歌利王。有的就这个“歌”字,翻译成那个割,用刀割的那个“割”。相信,这个翻译法也就因为这个王,他把释迦牟尼佛身体给割开了,割释迦牟尼佛的身体。所以,这个字有的就用这个唱歌的歌;有的经上,用那个割解身体那个割字。
  那么在释迦牟尼佛因地,不知道多久的时间了,有这么一生。他很年轻的就到山上去修行。这个山,就近歌利王他做国王这个城市,大约没有很远,或者有二十、三十里的样子。那么这歌利王有一天,就出去打猎。打猎,听得懂吗?(弟子:是要去杀那个众生。) hunting 。(弟子: Yeah 。)去打猎去。打猎,他带著很多的军队,又带著文武百官。那么,他觉得还不够这个风头,不够派头,又带著宫娥、婇女、妃嫔,他这些个最美丽的女人都带出去了。因为他舍不得离开这一班女人,所以就带著一起出去打猎。连打猎再玩女人,你说!他觉得这种浪漫的生活,是很十足。十足,就是很满足了。那么带著婇女打猎,到这个山上打猎。那个打猎的地方很大的,这歌利王就去追这个獐、麃ㄆㄠ pao (上“鹿”下“包”)、野鹿,或者老虎,或者甚么,他就追赶那些个野兽去打。
  这些个女人,她没有那么大胆子,一看著这种野兽,她自然就是躲躲藏藏,不敢跟著这个歌利王去打猎。那么往这个山上一走,就遇著一个在那儿修道的一个比丘。这个比丘,大约有十八、九岁的样子;很年轻的,生的相貌大约也很过得去的,不十分的美貌,大约都有普通人那么样。这些个婇女看见山上有这么一个青年人,好奇心就都生出来了。他虽然是个比丘,很年轻,留著长长的头发,穿的衣服也很褴褛的、很破的。这一些个女人哪,以为这是个妖怪,这是个会吃人的,或者是妖怪,或者禽兽,就很怕的。很怕呢,就说:哦!这个地方也有一个,你看那个野兽像个人似的。等那释迦牟尼佛说,哦!我不是野兽,我在这儿修道的。这一些个人,哟!甚么叫修道的?在这宫里边,从来就没有听见修道的这个名称;到这儿就听他会说话了,就走近前去和他一谈起来,释迦牟尼佛就给他们说佛法。
  这一说佛法,她们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于是乎,就在这个地方停止下来,就来听佛法。正在听著这出神的时候--出神呢,就听著很欢喜听,旁边有甚么动静,她们也都不知道了;不知道了,这歌利王追赶这个獐、麃ㄆㄠ pao (上“鹿”下“包”)、野鹿,回头一看,这些宫娥婇女都跑到甚么地方去了?于是乎又回来找他这些个女人;找女人,一找就找到这个比丘这儿了。他在远处一看,哦!这一些个宫娥婇女在那地方围著一个人,那个人在那儿给她们讲,讲甚么呢?于是乎他就蹑手蹑足地走道,慢慢地慢慢地来,好像做特务似的,到这个地方--特务这个情报的消息。到这儿一听,哈!这释迦牟尼佛在这地方给她们讲佛法。这些个宫娥婇女,他这些妃嫔哪,就都注目凝神,也不知道歌利王走到身边来,甚么都不知道了。
  这歌利王就出声了,说:喂!你在这儿干甚么呢?他说:我修道的。你修道?你证了罗汉果了没有?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证罗汉果。说,那么你证了不还果了没有啊?你证了三果了没有啊?你没有证四果,你证三果了没有啊?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证三果。说:那么你没有证三果。这个世间有一些个仙人,他服气,食果;他吃这个气,服气吃果,吃这个水果,吃这个 fruit ,这么生存在世界上,他们都有贪欲--贪欲就是淫欲--他们都有这个淫欲心。你这么年轻,在这个地方,你也没有证果。你有没有淫欲心哪?释迦牟尼佛说:我也没有断。没有断,那就承认有了。这个歌利王更发脾气了,说:那你没有断淫欲心,为甚么你看我这一些个女人看得这么样,你怎么能忍得住你这个淫欲心呢?释迦牟尼佛说:我虽然没有断淫欲,但是我不起淫欲的念。我修行观这一切都是无常。我修这个不净观,九种不净。歌利王说:哦!你修不净观,你这简直是骗人的嘛!你有甚么证据,你不起你这个淫欲念呢?你能忍得住你这个淫欲的念头啊?释迦牟尼佛说:我忍得住,甚么都可以忍。你能忍?好!这现在我先把你的耳朵给你割下来。
  于是乎抽出这宝剑,就把这个比丘的耳朵就给割下来了。割下来了耳朵,这些文武大臣一看,这个释迦牟尼佛的耳朵被歌利王给割下来了,还是一点没有痛苦的样子。于是乎这一些文武白官就说了:大王!你不要割了。他是个大士,是个菩萨啊,你不可以割。歌利王说:你怎么知道他是菩萨?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大臣说:我看你割他耳朵,他一点颜色都不变的,还像没有这么回事似的。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回事?他心里那儿嗔恨我,嗔恨得很厉害。我再试一试他。于是乎拿起宝剑,又把鼻子给割下来了。把释迦牟尼佛的鼻子也给割下来了。说,你嗔恨不嗔恨?释迦牟尼佛说,我不嗔恨。好!你不嗔恨。大约你还是不讲实话,你尽骗人哪!你骗这些个女人可以,你骗我就骗不了的。你真能忍得住?我把你手给你剁下来一个,看看你怎么样?把手又给剁去一个;剁去一个,问他,能忍不能忍?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事情。好!你没有事情。我再把你那个手也给剁下来了。那个手也给剁去了。问,你还嗔恨不嗔恨?你现在有没有嗔恨心?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手给你剁下,你还说没有嗔恨心,我不相信的!我不相信世间有人,人家把他耳朵、鼻子、两只手都给剁下来,他不嗔恨!你这个真是古怪了!把腿给剁下来一个,把脚也给剁下了一个。问,你还嗔恨不嗔恨?他还不嗔恨。把那个脚也给剁下来。两个手、两个脚、两个耳朵、一个鼻子都给割下来了,说,你现在嗔恨不嗔恨?释迦牟尼佛还说,我不嗔恨。
  这个时候四大天王就发了脾气了,你看你这个歌利王,真是混蛋!这个人在这儿修道,你来这样欺负他;我们是护法,应该来惩罚你。于是乎天就下这个大雹子,下这个冰块,又飞砂走石,把这个山石也都给刮起来了。歌利王一看,喔!这回惹了祸了。这回怕了,于是乎就跪到这个没有手、没有脚的、也没有耳朵、没有鼻子这个比丘的面前,说:唉呀!现在我知道错啰!我这回,上天要责罚我了!你不要嗔恨我了,你不要生气了!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生气,我没有嗔恨你啊!我不相信哪!那你要不生气,怎么这个天祂来罚我了呢?释迦牟尼佛说:我有证据。我如果要生嗔恨心的话,我这个手脚就不会再恢复原有的手脚,和耳朵、鼻子;如果我没有嗔恨心哪,我这个手脚和耳朵、鼻子都会恢复如故,像原来你没有斩那时候一样。说完了这话之后,果然这个手也生出来了,脚也生出来了,耳朵也生出来了,鼻子也生出来了;生完了,又说,等我成佛那一天,我先度你来成道业。他发愿先度这个歌利王成佛。所以释迦牟尼佛今生在成佛的时候,就先度憍陈如尊者。
  憍陈如就是这个歌利王的前身,前身就是歌利王。所以,我们一般人哪,听经听到这儿,说:哦!那这个比丘在山上修行,他修忍辱的功夫。我也到那地方去把他鼻子、耳朵给割下来,他好发愿先度我。但是你要遇著释迦牟尼佛这样慈悲心、忍辱的人就可以;要是遇不著释迦牟尼佛这么样的慈悲、忍辱的修行人哪,他生一念的嗔恨哪,你就会堕无间的地狱的。这个不要轻易尝试这种的办法。况且你也没做国王,要做国王或者也可以的。
那么,我在以前的时候,我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为歌利王把我的身体给割解的时候,“我于尔时”:我在那个时候,也没有我相,也没有人相,也没有众生相和寿者相,所以我经验过这种忍辱的波罗蜜的法,所以我才现在说给你们大家听。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释迦牟尼佛说呀,当著歌利王,他在以前把我节节支解时,把我耳朵给我割下来,鼻子给我割下来,两只手、两个足,这四肢都给我支解,都给我剁掉了。“若有我相”:我在那个时候,假设我要有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那么要有我相就会生一种嗔恨。为甚么呢?有人把我的手给我剁掉了,把我的鼻子给我割下来,把我耳朵给我割下来,那么这个时候就会生出一种嗔恨心。因为,有一个我的存在,所以就会生出嗔恨来;要没有我的存在呢,就不会生出嗔恨来了。所以我在那个时候,“须菩提”:你知道,我在那个时候没有生出这个嗔恨心。所以我发愿,即刻恢复我这个四肢和耳朵、鼻子,就能恢复。如果我稍微有嗔恨心的话就不会遂心满愿,不会应我这个誓愿而恢复如故。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我又想起来,想起来在过去生中,“五百世”,在五百世的时候,“作忍辱仙人”:在那时候,我作忍辱仙人,一切的事情都要忍辱。“于尔所世”:我在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上,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四相也都没有。所以一切的困苦艰难的问题,我都可以忍的。“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这个菩萨呀,应该把一切相都离开,而不著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这种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不应住色布施,也不住色生心,也不应著住到这个六尘境界上,不应该执著色而生这个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而生这种执著心。“应生无所住心”:应该生出一种无所执著的心,一切都圆融无碍,一切都无有挂碍。“若心有住”:假设你的心要生出一种,执著的心,“则为非住。”那就是,不是你这种的“非住”,就不是你应无所住的那种住了,就又是有所执著了;你有所执著就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所以,菩萨的这个心,不应该执著到这个色的布施上。
  菩萨行六度万行,在布施这一度,也就具足六度,六度都具足的。怎么说呢?这个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资生施。资生就是为资养这个人的生活,这种施,这就是六度的布施度,这是本度。第二就是法施。以这个法施予没有怨害你的众生,你说法,令他心无所畏,这就是一种持戒的度。对你没有害处的众生,你令他远离一切的怖畏,这叫持戒度。那么对你有害的众生,你能说法,令他无所恐惧。对你有怨害的,或者对你有仇,或者对你有甚么不相当的地方,你还能对他说法,令他心里远离一切怖畏,这就叫忍辱度。你能用忍辱的波罗蜜来教化众生,这是忍辱度。
  你诲人不倦,你教化众生,一点也不懒惰,见著所有的众生就是给他说佛法,欢喜给他说佛法。我所知道的这个佛法,我就来给他说。不管他接受我的度不接受我的度,我也要给他说法。我知道一点佛法就给他说佛法,不怕疲倦,不怕辛苦,这叫诲人不倦。教化众生而不疲倦,不懒惰。这就叫甚么呢?这就叫精进度,这就叫精进度。你又能说法说的非常有次第,不会杂乱无章的,不会前边倒到后边去,后边又倒到前边去,来回说得颠倒。譬如六度,本来第一就是布施度,你说第一就是般若度,第二就是精进度,这就是没有依照次第。
  这布施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要依照次序来讲。
  还有,譬如讲五根,五力。这五根,甚么叫五根?五根就是五种的根,像那树有根似的。五根是甚么呢?第一就是信根。第二就是净根。第三是念根。第四是定根。第五就是慧根。这信、净、念、定、慧,这叫五根。这五根,它具足五种的力量,所以,又叫五力。那个《弥陀经》上讲五根、五力,就是这个。那么你要不懂佛法的呢,你本来是五根哪,哎!你讲到六尘上去了;讲五根,你讲变成六尘了,这就是错乱了。错乱,这就说法不如法。你现在说法不错乱;说法不错乱,就叫如法。这如法,你能不错乱,这就是禅定的波罗蜜。你有禅定的功夫才能不错乱;你没有定的功夫,一讲上来,就手忙脚乱了,无所措手。或者再有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一问,更慌上来了。不知道怎么样答覆这个问题好了。这就叫没有禅定的功夫,没有定力;没有定力就慌了。
  那么有定力,在这个讲法的时候,把这个法相,分别得很清楚而不错乱。(这是禅定波罗蜜。)禅定波罗蜜,那么再能有一种慧辩无碍。慧就是智慧;辩就是辩才。有这个智慧才能有辩才。有辩才,所谓头头是道,你所说出来的法,你怎么样说怎么样就是有道理。左右逢源,你往左讲也讲到那个源头上了,讲那个真正的道理;向右一讲,也是讲那个真正的道理。怎么样讲怎么有道理,这就叫左右逢源,头头是道。为甚么能这样子呢?就因为有慧辩无碍,有这个智慧辩才,得这种无碍辩。所以呢,这就是般若度。所以在这一个布施度,就具足这六度,就有这六度。那么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三种里头,这个六波罗蜜。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菩萨因为想要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应如是布施”:应该像上边我所说这个应无所住心,而行这个布施,不要生出一种执著来。怎么叫无所住心呢?无所住心就是,你虽然作布施而不执著到这个布施相上。我这回做了布施了。我是一个能施,那么对方是我一个所施,中间,或者我施出来,我布施多少财务或者多少功德,我又给人家说了多少法,教化了多少众生。生出这种执著相。佛法,就是要你没有所执著,要清风明月随时现!这个清风徐来,这个明月都是自然的境界,不要执著,不要生出一种著相的这种的布施。你著相布施呢,这是修天福的;你修佛果,就要不著相。虽然你不著相,而还要你真真实实去做去。你要说,我不著相,这甚么也没有了,我就不要做了。那又变成一个顽空了,落成一个空妄了。你虽然不著相,而要去真实去做去,这才是真的。
如来说一切诸相,如来,他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这个一切诸相本来是没有相的。“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本来他的自性都是诸佛来著。所以现在不过迷就是众生,觉悟就是佛。你要是用一切的佛法去教化众生,将来众生都可以返本还原,成佛的。那么释迦牟尼佛说出这样的法来,恐怕人又有惊怖,狐疑不信了,又生出一种怀疑心了,在这个地方,所以才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如来是真实语的一个人。“实语者”:是老老实实说的话,不打妄语的。“如语者”:他是一个所说的话,都是有真如的道理的,都是有真理的。“不诳语者”:不会打妄语的,如来不说假话的。“不异语者”:也不会说出一种奇奇怪怪,怪力乱神这种的话,来惊世骇俗的。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说,“如来所得法”:如来所得这个实法、这种真实的智慧,“此法无实无虚”:这个法,它是一个真空。所以真空,也没有甚么实在的实体,没有一个实体。“无虚”:虽然没有实体,可是在这个真空里边有一种实相的妙有的存在。它因为有妙有,所以又叫无虚。这个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所以,无实也无虚。所以无实无虚,甚么道理呢?就是叫人,没有一切执著相;离开执著相就是妙有真空的理。所以,“须菩提”,你要知道,“若菩萨心”:假设这个菩萨,修菩萨道的这个菩萨的心,“住于法而行布施”:他要著住到有为法上--这个法是有为法--著住于有为法而行布施,就是著相的布施。著相的布施祗可以升到天上去,或者生到人间。
  所谓“著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你著相而行布施,这生天的福报。你好像甚么呢?好像,拿著一把箭,弓箭向空中来射箭一样。向空中来射箭,“势力尽。箭还堕”:这个你那个力量没有了,这个箭又落下来。“招得来生不如意”:你生到天上去,然后天福享尽,又落到人间来,又要受苦了。所以这叫有漏的布施。有漏、有为法而成的有漏的福德,这是不究竟的。就好像人,你祗知道修福而不知道修道,而不知道修行;你就得到天福,虽然得到天福,终究,天福尽,还要受苦的。
  这是现在举出一个譬喻来。这个著于法,这个执著生出的一种执著心。“如人入闇”:你行这种布施就好像人,到那个闇的地方去了。“则无所见”:你甚么也看不见。也就是你升到天上去,虽然有天福,但是没有真正的智慧,就没有真正的光明;没有真正的光明也就是黑闇,就是“如人入闇”了。“则无所见”:你没有真正智慧,你闻不到佛法,就是“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假设菩萨他存心,不执著于这个有为法而做布施,“如人有目。”这个他不执著做这个无为法,修无为法而得到这个无漏的果实,得到无漏的果,“如人有目。”这好像人有眼目一样,也就是有了智慧了。“日光明照”:这个日光,就等于你的智慧光。这个智慧光,遍照一切。“见种种色”:所有的一切种种的色相,都可以看得见。
  “须菩提。当来之世。”“当来”:就是未来的时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他能在这一部《金刚经》,“受持读诵”:心里能领纳,身体能力行,能奉持,又再能读,对著本来读;诵,或者不要这个经本就可以,能诵得出来。“则为如来”:这个人,他就能得到如来“以佛智慧”:以这个佛智、佛慧,“悉知是人”:如来他能以佛的智慧,他悉知道这个人的修行。“悉见是人”:也能看见这个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他将来一定会得到,无量无边这么多的功德,没有数量、没有边际这么多的功德。那么这么多的功德在甚么地方呢?甚么地方也没有!你不要找,你一找就没有了。你要不找,它就在这个地方;你要一找,一看就没有了。所以头先那个果章说,他在台湾讲佛法就在外边那个地方。你要不讲,真在那个地方;你讲出来了,哦!他一看就没有了。这个佛法就是这么样子妙!
  今天晚间这个讲经的时间哪,搬家了,搬到或者三点半,或者四点钟到五点半,或者六点钟。为甚么搬家呢?因为美国这儿有一个中国的武术大会。这个中国的武术是由菩提达摩传出来的。在菩提达摩以前,本来中国也有武术,不过没有那么盛行;菩提达摩到中国,那么武术为甚么就这么盛行呢?因为那时候在少林寺有一些个出家的和尚,那时候大约科学也没有这么进步,所以这出家做和尚,就没有甚么工作。不像现在,又可以打打字,印印这个笔记,这有一些个工作,令你这个心,不打妄想,这都是修行。当时,因为出家人要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发脾气;发脾气,就你障碍我,我障碍你:大家都不能修行。菩提达摩是个祖师,他说,你们欢喜打架吗?我来教你们打功夫。你们谁的功夫学得最精了(精就是精妙了),你就不会被人欺负,不会被人打,你可以打人了。那么你要不学功夫呢,你和人一发脾气打架的时候就吃亏了,被人一打就打躺下了。那么并且又可以运动身体。
  菩提达摩这样一说,这些和尚说,对啊,我学会了功夫,再和任何人一打的时候,我就可以打胜仗了。于是乎连中国的武术再印度的武术,这个菩提达摩,把它合起来,变成一种这个少林寺的拳,少林拳。那么这一些个和尚一打功夫,你也想要把这个功夫学得精妙了,他也想要学精妙了。学精妙为的甚么呢?好预备打人的。或者有的就预备挨打的。怎么说挨打了呢?人家打一拳,他这个铜筋铁骨--我头先不对你们讲,有铜头铁罗汉?这和尚的头,像铜那样坚固,身上像铁那么结实。所谓就是你打一拳,踢一脚也不要紧的。那么所以呢,就很多出家人,当时都学这种功夫。
那么学这种功夫不要紧,把这个妄想,也都没有了。一天到晚就是学功夫。所以,把其它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境界,就都无所动于衷了。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就都不动心了。那么无形中这就持戒了。持戒,就在这个时候又生出定了;生出定就开智慧了。所以当时,也有很多的人,因为打功夫就开悟了;开悟了,那么因为这个,所以就传出来有少林派。少林寺的和尚,出来到甚么地方,人人都怕的,没有人敢欺负少林和尚的。所以,这一传呢,就传到现在美国这儿,有了五个馆。五个馆,他们以前常常有的到这儿来看我。这回他们听说我要去听,特意送来四张票,请我们去看的。你们其余的,谁愿意看中国的功夫,想要开悟,可以买票去。我这个呢,因为我也没打算去看,好开悟,所以他送来的,这儿有几个沙弥,或者这个果彰同我去,因为果彰是我最欢喜的一个好孩子,所以,我要同他去。那么今天把这个法会就搬了家了,就这个原因,告诉大家一声。你们谁愿意要去看的话,也就去自己买票去,开不开悟,我不保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B15.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迦牟尼佛叫一声空生,“须菩提”,说是,假设“若有善男子”:这个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修五戒十善这个女人。“初日分”:在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日分”,就是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这是寅卯的时候。“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前边那儿讲是用一个身来作布施,现在呢,用恒河沙等身布施,用这么多的生命来作布施。“中日分”:中日分,就是巳午的时候,这叫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就是不单单初日分用恒河沙等身命来作布施,就是中日分,也用恒河沙等身命来作布施。“后日分”:后日分,就是申酉的时候,叫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也用这个恒河沙等身命,来作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像这样的作布施,不是单单一天这样来作布施,要用百千万亿劫那么样长的时间,来做身命布施,“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那么前边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各以恒河沙等身作布施,那么时间又那样的长。可是,假设要再有一个人,“闻此经典”:他听见《金刚经》的这个经典,就单单听见,“信心不逆。”信心不逆,这个“逆”是忤逆,也就是疑惑,信心,不生疑惑心。“其福胜彼”:他这个福德,就超过那个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百千万亿劫,那么长的时间。那么这个人,仅仅就一听这个经典就,“其福胜彼”:他这个福,就超过前边,以身命布施那个人的功德。甚么缘故呢?因为那以身命布施,祗是得一种财施,是一种财施的功德。那么你现在闻这个经典,就叫得法施的功德。财施,是得到福德;这个法施呢,得到智慧。你要是想开悟成佛,一定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开悟成佛。你要没有真实的智慧,那么仅有福报,是不会开悟的。所以,“其福德胜彼”。“何况书写”:何况你能以用笔墨来书写这个《金刚经》,又能受持读诵《金刚经》,又能为人解说《金刚经》。
  “须菩提。以要言之。”,那么撮要来说一说。“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这个经,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不可以秤称、不可以这个斗量的那么多的功德。“无边功德”:这个功德是无边的,没有边际。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如来,不是为这一些个小果声闻,说的这个《金刚经》,是为发大乘菩萨心的人,而说的这个《金刚经》。“为发最上乘者说”:这不单发菩萨心行菩萨道,而且还志求佛道,要广度众生,最上的、无上的这种佛乘。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假设要有人能受持这一部经,能读诵这一部经。“广为人说”:来给一般的人讲说。“如来悉知是人”:如来,以这个天眼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这个人,他都得到成就了,这不可以斗量、不可以秤称的无边不可思议这种的功德。
“如是人等”:像受持读诵书写这个人这样子。“则为荷担如来”:这个就是负担如来所有的家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弟子:这个负担如来所有的家业,是甚么?)“荷担”,就是担负著。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何以故”:甚么原因这一个人就是负担如来家业的人呢?“须菩提。若乐小法者”:假使他要欢喜这个小乘的法,这样的人。“著我见人见”:他著住到我见上,就有一种贪心;著住到人见上,就有一种嗔心;著住到众生相,就有一种痴心;著住到寿者相,也就有这一种的著住到寿者相,这种的愚痴的见。“则于此经”:他在这《金刚经》的里边,“不能听受读诵。”他因为祗欢喜小乘法,所以对于《金刚经》大乘的实相无相的这种的法,他就不能听受。他也不相信,也不能接受;也不会读,也不会诵;也不能为人解说。因为他心量小,境界小,所以对这个大乘法,他就不懂。“须菩提,在在处处”:无论在甚么地方,“若有此经”:假设若有这一部《金刚经》的话。“一切世间”:一切世出世间,这个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和阿修罗,有天福而没有天德的这种修罗法界的众生,“所应供养”:都应该供养这一部经,应该发心供养。
  这供养呢,以前讲过很多,现在把它再讲多一点。这供养,有十种的供养。十种供养都是甚么呢?第一就是香。我们供佛的那个香,要买最好的那个香、最值钱的那个香,不要买那一种香,是几几乎,人家要把它丢到圾垃箩里,丢到那个 garbage ,你把它捡来,来供佛,这是不够诚心的。要用最好的那个香,在佛教里讲这个牛头栴檀。这个牛头栴檀香,烧上可以香四十里。讲《楞严经》我讲过,那个四十里。一点著,就四十里地以内都香。那种的香,那一铢--一铢就是很少的份量--就价值连城。所以那种香是最够诚心的。你看那个婆罗门女,讲《地藏经》,她为甚么把她的家宅都卖了,把她的房子都卖了?就去广求供养,广求供具,去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她为甚么卖房子呢?就因为,她要拿出她真正的诚心来,所以把自己的房子都卖了;宁可没有地方住,去到外边去露营,也要来供佛。所以这是一种真心。第二种,用甚么来供佛呢?要用这个花。花,就是种种的那个花。好花好香。总而言之,你用多一点钱买花来供养佛,你的功德就多一点;你不要说是,我欢喜吃好东西,我就舍得钱去买,买,尽量来吃。然后供佛,一个仙( cent ,一分钱),我也不舍得了。在那个 garbage 捡一点人家丢到垃圾里头那个花来供佛,这是不够诚心的。这第二种是花。
  那么供香有甚么好处呢?供香,你那个身体等到来世,就放香,有一种香气在你身上。你看!释迦牟尼佛口里也放香,身上毛孔也都放香。他身上没有臭气。你为甚么身上有一股臭狐气?臭得不得了!离得三、五 mile (哩)都可以闻得到你这一股臭气。为甚么呢?你说?我说这个话,你笑,真的!你看警察那个狼狗!你离多少 mile ﹙哩﹚,它一闻你这个味,它就知道了,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它就会找去。你不要以为三、五 mile ﹙哩﹚,这是远了,这不远的。那个警犬,都可以找得到的,都可以找得见。那么身上会放香气,你用香来供佛。这也不是说,哦!我用点香来供佛,我求著来生我有香气,不是的。你也不要求,不要希望,自然就有的。你的功德到了,你身上就会放香;你功德不到,你就求香,也祗有臭气。你看天人,他为甚么身上放香呢?天上的人都有香气的。他就因为,在前生用香来供佛。
  那么花呢?用花来供佛,那更好了。有甚么好处呢?你来生那个相貌,美满、圆满,那个相貌,非常的美丽、非常的好看,所谓人见人爱,谁看见你谁就爱喜。你要是男人呢,就招得一大帮女人欢喜你;你要是女人哪,就引起一大帮男人来跟著你。说,那更麻烦了!我不希望有这么多麻烦。你要不希望,那更好!你看!释迦牟尼佛相貌那么圆满,也就是因为宿生他用香,花,来供佛,所以相貌圆满。那么你要不愿意相貌圆满,怕这个麻烦,那你可以变成那个菩提达摩。你看,菩提达摩,胡子邋遢的,那个相貌很丑陋的,也可以的。不过那随你的心意,你欢喜怎么样就怎么样。第二就是香。
  第三呢,是甚么呢?是灯。你在佛前点灯,来生的眼目就明。眼目就明亮,人家看不见的东西,你也可以看得见;人家不知道的事情,你也可以知道。你就会得到天眼通。得到佛眼、法眼、慧眼,得到这个智慧眼、肉眼、天眼,得到这个五眼。为甚么你会有这五眼?就因为你佛前点灯来著。佛前点灯,你这个肉眼也明亮,五眼也会能开的,会开五眼。所以你这个人,说:他有佛眼,我怎么没有呢?哈!你佛前连一滴油也不舍,一对蜡烛你都不买,也不供养佛,那当然你是没有五眼了嘛!你要想有五眼,就赶快地买那个最好的香油,来在佛前点灯供佛,这就会得到这个五眼六通。你看这功德多妙啊!这第三,用这个灯来供佛。
  第四是甚么呢?第四,就是璎珞。这璎珞,以前讲那个璎珞珠啊,这个璎珞就是美丽的珠就是了,最值钱的这个珠宝。拿到佛前来供养,供养佛,用这个珠宝,这叫璎珞。这第四,用璎珞珠来供佛。
  第五呢,用宝盖。宝盖,有那个幢幡、宝盖。宝盖在空中,像中国那红罗伞,古来作官的顶上不打一把好像伞似的?这个叫宝盖,这宝盖来供佛。这第五。
  第六是甚么呢?用这个幢幡。幢幡,就好像这木头对联,这都属于幡之类的;属于幡,这叫幢幡。幢,就是大梵天王那个网罗幢,是一个圆筒形做的,那么一个用珠宝镶上的,也在悬挂到佛前来供养佛,这叫幢幡、宝盖,第七。
  第八是甚么呢?第八 … (弟子:幢幡是两个东西?)是两个东西。第八是甚么呢?你不要担心,我没有忘。我现在不是问你;我是告诉你。第八是衣服,是你所有的衣服,最好的那个衣服,做好了,你不要先穿,你要先拿来供供佛。供佛?佛穿你的衣服吗?佛不穿你的衣服,但是这一种表示敬意。这衣服。
  我现在算一算还有多少: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灯,第四璎珞,第五是这个宝盖,第六是幢幡,第七是衣服。我觉得这个甚么,第七是衣服。
  第八呢,是果食。这种水果,饮食,你吃的东西,都应该供供佛,不应该没有供佛,自己就先吃了。这第八,这果食都要先供佛的。所以我们在以后,所有的居士都记得,在佛堂,或者庙上吃东西,在出家人没有吃的时候,自己不可以先吃的。因为必须要僧人先吃,一起吃,才可以吃的。因为过去我看见,有几个居士到这儿,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连佛也没有供呢,拿起来东西就吃。在庙上,不可以这样子的!必须要先供过佛。我们因为是信佛的,信佛就要恭敬佛;恭敬佛就要恭敬法;恭敬法就要恭敬僧。所以在出家人没有吃东西的时候,这自己不要吃。除非有特别情形,这个出家人或者没有时间,或者说,你们可以先吃吧!这样子呢,就可以先吃。那么这一切一切佛法,都有一个法在里边的,不可以太随便了。这是第八,用这个果食来供佛。
  第九是甚么呢?用音乐。有人说,是不是 piano (钢琴)?也差不多。不过我们这个音乐就是,敲木鱼,敲鼓,敲钟,或者敲引磬,唱赞,这就叫音乐。以音乐来供养佛。
  第十是甚么?第十是最简单,甚么也不必费,就这么合掌;这合掌供养。第十是合掌供养。
  你们记得这个供养有这十种。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灯。第四璎珞。第五宝盖。第六幢幡。第七衣服。第八果食。第九音乐。第十合掌作礼。这十种的供养。
那么在这个经典所在之处,这都应该供养的。“当知此处”:你应该知道,“此处”,这个地方,“则为是塔”:这个就是如来的真身所在之处。如来的真身,如来的舍利所在之处,“皆应恭敬”:一般人都应该恭敬。“作礼围绕”:“作礼”,就是叩头顶礼;“围绕”,就是右绕三匝,向右边那么绕佛。我们念〈大悲咒〉,或者念佛,向右这么绕,这就是围绕。“以诸华香”:用这种种花、种种香“而散其处。”“散其处”就是来供养,作供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B16.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经文是说,这个人,重罪轻受。“复次。须菩提。”释迦牟尼佛,恐怕众生不明白这个大乘实相的妙法,而生出一种疑惑,疑惑甚么呢?疑惑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个经典,这样子的深妙,可是为甚么有人念《金刚经》,还被人家看不起呢?恐怕人,生出这种的怀疑,所以又讲一遍。说,“复次。须菩提”:说,空生,“若善男子善女人”:这个修五戒十善的男人,和修五戒十善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他受持于心,持之于身,那么又能读又能诵这一部经典。“若为人轻贱”:这个人,假设他诵经,被人所轻贱。这是甚么原因呢?人看不起他,说,你看他还念经呢!还念佛呢!那简直成一个经混子、佛迷糊了。经混子,就在念经,谓挂羊头卖狗肉。挂这个羊头卖狗肉,是这个店,不是这一行。就说,他这个还学佛,念佛呢!你看他!无所不为,又偷,又杀,又邪,又淫,又邪淫,又妄语,又饮酒;他无所不为,他还念经呢!真等于骂人呢!这简直他是骂佛呢!这么样,这是轻贱这个人!
  为甚么这个人念经会被人这么样轻贱呢?会被人这样看不起呢?“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这人他在前生,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罪业--或者杀过父亲,或者杀过母亲,或者杀过阿罗汉,或者破和合僧,或者出佛身血;到处挑拨是非,挑拨离间,这样子,所以他应该堕恶道;不应该得到这个微妙的、甚深这种的实相的大乘佛法。那么他现在得到了,所以“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应该堕落到这个三恶道。三恶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这三种的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以现在,世间人轻慢他的缘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前世的罪业就消灭了。所以他这个重罪轻报,虽然应该堕落恶道,因为现在被世人一轻贱他,哈!他的罪业就消了。
  所以,你们每一个人要念经的时候,有人看不起你们,有人说,这才是迷信呢!那真是你的德行所感。为甚么有人这样来轻慢你呢?轻贱你,看不起你?认为你是一个最愚痴的?英语叫甚么? stupid ,这意思。 very stupid !他这么样一想你啊,你前生这个罪业就都没有了,就都消了;他要不这样给你,来轻看你,你罪业不能消。为甚么呢?“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你没有一个人这么样轻慢你,再来试验试验你,有没有忍辱的功夫,这么试验试验你。你有忍辱功夫了,你认为不要紧。你说你轻慢我吗?这真是摩诃般若波罗密!这真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你能这样啊,你觉得他轻慢你这种的滋味,就等于那个波罗蜜那么甜,你就可以到彼岸了。所以,你应该感谢他,说,你真是我的善知识,你这一轻慢我,我的罪业就消灭了。这可真是,我成佛,是你度我成佛的!那么你这样一想,你怎么会再生嗔恨心呢?自然而然就会有忍辱了,有忍辱就波罗蜜了。
  那么“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你看!这说的决定词,一点含糊都没有。“则为消灭”:决定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这种佛果,一点你不要疑惑的。
所以你们谁念经,有人骂你,那是最好了!有人打你,你就向他叩头。你说,阿弥陀佛,你就是佛了。这回你这一打我,我前生的罪业,如汤泼雪,就好像那个慧日销霜雪一样。那个太阳照到那雪上,把雪都给照化了。这个他轻贱你就等于太阳,你的罪业就都化了;化了,罪业消尽了。你业尽情空,就可以证得佛果,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在前一段经文所说要有人读诵这《金刚经》,要为人轻贱,这因为甚么呢?因为这个人先世有罪业,应该堕落到三恶道去。以今世人轻贱的缘故,那么前生的罪业就消灭了。这叫重罪轻报。那么应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那么佛证得有八大自在我。这八大自在我,前几天已经讲过了。我不知道有人记得没有人记得。如果有人记得,可以替我讲一讲,我就省一点气力。
  翻译者: The abbot requested for someone among us to speak for on the eight kinds of large self confidences 自在。 These were explained a several days ago I think ……so probably a several days ago.
  弟子: ……talk about what.
  上人:甚么?
  弟子: ……What do we talk about?
  上人:八大自在我。
  翻译者:我就是我你他的我。
  上人:哎!
  翻译者: Eight great 自在 me ,我。
  上人:有谁记得就快一点讲出来!
  翻译者: Whoever remember should speak forward. Or ……abbot said everything.
  弟子: Eh, I could tell three.
  翻译者: Well, good. 他说有三个了。
  上人:嗯,谁?
  翻译者:那个戴眼镜的那个。
  上人:啊。三个都甚么?
  翻译者: What were the three ?
  弟子: …… (注:听不清楚。)
  翻译者:错了,完全错了!他就是讲那个我们;昨天他来听这个讲演的嘛!他讲这个昨天讲的东西 …
  上人:昨天讲的是甚么?
  翻译者:是《楞严经》里头的那个波 …… 者 …… 其它的道理。
  上人:哦!那他是不懂。有人懂没有?我们自己有懂的人吗?
  弟子: …… 。
  上人:哦 … ,嘿嘿!
  弟子: …… 甚么地方都有“我”。
  上人:这有八种自在我, Nobody remember ?嗯!哎!我给你们讲了,这个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之后,证得这八大自在我。有八个自在我。
  这个八个自在我,第一就是,能示一身为多身“我”。能现出来一个身变成多身。这是第一。第二呢,以这个一粒微尘那么大的一个身体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这第二。第三呢,他能以这个大身轻举远到。方才你说可以到很远的地方,这轻举远到:这第三个。第四个呢,能以无量类身(无量类,就不是一个种类,甚至于佛身、菩萨身、声闻缘觉身、天身、人身,这个阿修罗身,乃至饿鬼身、畜生身,这叫无量类,无量类,无量种类的身。)常居一土。一土就是一个国土。这第四。第五种身呢,就是诸根互用。
  诸根互用,你们听惯了的,是不觉得奇怪。没有听惯经的,说这真奇怪!怎么奇怪呢?眼睛能吃东西,耳朵能看东西,鼻子能说话。你看!鼻子可以演说佛法;嘴呢,也可以听,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听,又可以看。哎,你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六根的这种能力,这叫六根互用,诸根互用。那么第五。
  第六呢,他得一切法而无法相。虽然得一切法,但是可不著一切相;没有相,没有法相:这第六。第七呢,能说一偈义(这一个偈颂的意思、这个义理),经无量劫。经过无量劫那么长的时间,也说不完这一个偈颂的道理。这第七了。第八就是身遍诸处。他这个身,可以遍满一切处,犹如虚空一样的。这是八大自在我。
  我大约上个礼拜讲的,谁不知这个礼拜就给我就都忘了!这是,我费这么多气力,没有人拿著当一回事。但是,我也还不嫌会麻烦,今天再给你们讲一遍。你们再要记不住了,等下个礼拜我再讲一遍。那么相信哪,一而再,再而三,无论如何会有一个、两个人可以记得住。
  这个释迦牟尼佛,他念,“念”就是回忆,就是想。想甚么呢?想过去无量阿僧祇劫,过去没有数量那么多的阿僧祇劫,没有数量。于然灯佛所,我于然灯佛前,我在然灯佛那个时候。在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他那时候是一个陶师。甚么叫陶师呢?陶师就做砖做瓦的、做磁器的这种的工作的师傅,这种的技术人员。就专门造砖,造瓦,造这个茶杯,茶壶,这些个磁器,这个陶磁的师传。
  那么那时候有一个古释迦。这个古释迦一看这个陶师的机缘成熟了,应该去度这个陶师去了。这个陶师叫甚么名字呢?叫广炽陶师。广,就是广大的那个广;炽,就是五蕴炽盛苦的那个炽,就好像很多火似的那个炽。这广炽陶师一看见古释迦来了,他就欢迎得不得了,高兴得不得了!这回我也见著佛了。见著佛,他就听这个佛说法;一听佛说法之后,他即刻就发愿了。他发甚么愿呢?他发愿说,你这个佛啊,真好!将来我成佛也和你这个佛一样,和你这个佛一样,我的名字也叫释迦牟尼。就在这个佛前发愿,去修道。
  那么从这个佛,到到宝积如来这个时候,这是中间经过七万五千佛。七万五千个佛,这叫第一个阿僧祇劫。那么他由做陶师那时候就发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行,经过七万五千个佛,就到宝积如来那个时候。这个时间有多长啊?你算算,这每一位佛,都不知多久才能出世!他经过七万五千个佛。那么这叫第一个阿僧祇劫。
  由宝积如来到然灯如来这个时候,这又经过七万六千个佛的时间,这叫第二个阿僧祇劫。
  那么由然灯如来,再到这个圣观如来,这是第三个阿僧祇劫。那么第三个阿僧祇劫,他经过七万七千佛。
  第一个阿僧祇劫是七万五千,第二个是七万六千,第三个是七万七千五百个佛。那么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这叫三大阿僧祇劫,他修成佛的。那么这个我相信以前也没有讲过,现在才给你们讲出来,这叫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说“我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得值”,也就是值遇,也就是遇著。遇著多少呢?这回说得更多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诸佛。“悉皆供养承事”:那么这每一尊佛,释迦牟尼佛都供养他,承事他。“承”,就是奉承而服侍,好像服劳执役,这个种种之类的。“无空过者”:哪一位佛,他也没有说空空的就过去,而不供养;都供养。
“若复有人”:假使要再有人,“于后末世”:在这个后来,末法的时候,“能受持读诵此经”:能以心受此经,身持此经,能以对著本子来读,离开本子来诵这个经典,“所得功德”:他所得的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于我在以前三大阿僧祇劫,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诸佛呀,那个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百分之中,也不及其中的一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乃至于,用这个算数,用这个譬喻来比喻,也比方不出来那么多的功德。所以,我虽然供养过那么多的诸佛,那么大的功德,将来末法的时候有人,祗能受持读诵这个经的功德,就比我那个功德,高出百千万亿那么多的倍数。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须菩提”,你应该要知道,假设这世界上有受持五戒修行十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于后末世”:在这个将来末法的时候,“有(能)受持读诵此经”:有,能受持读诵这部《金刚经》。“所得功德”:他所得的这种功德,“我若具说者”:我,如果详细完全把它说出来,“或有人闻”:或者有一个人听见我这赞叹这个经的功德,“心则狂乱”:他的心里不但不信,而且发起狂乱来了,发起狂乱就狐疑不信。
“狐疑”:怎么叫狐疑呢?因为这个狐,是一种兽类,就是狐狸。这种兽类,它表现得很聪明,实际上它是很愚痴的。那么这种兽类对一切的事故、事物,它都生一种怀疑。那么最显著的一种怀疑是甚么呢?它在这个渡河涉冰的时候,这个冰--在北方冬天,这个河上都结冰--那么这个狐狸要是从这个冰上边走过的时候,它走一步就听一听;走一步,听一听。听一听甚么呢?听一听这个冰是不是不坚固?是不是,这个冰这个力量受不住它这个身体,会把这个冰踩破了。所以它渡河就这样子。凡事,它都怀疑,不相信,这叫狐疑不信。“须菩提”:须菩提!你要知道,“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你应该知道,这实相般若的妙义,它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这种妙处你想像不到的。可是,它这种果报亦不可思议!那么如果没有善根的人,你听见这个经典就会不生信心。为甚么不生信心?就因为他善根薄弱。所以这种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B17.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当尔之时,就是佛说这个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这个时候。这个须菩提,就对佛说了;须菩提听见佛这样赞叹这个经的功德,于是乎就又请问佛,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所有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发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心,“云何应住”:他怎么样才能住心?怎么样他才能降心呢?要怎样子令他这个心才能无所住呢?怎么样子才能令他心降伏了呢?要离开相而降伏其心呢?这个,前边也有这么一段经文,但是他那是问的自己怎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自利的。现在呢,是说所有一切人 ,怎么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怎么样降伏这个心,怎样能住这个心。
  “佛告须菩提”:佛告诉须菩提,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发无上正等正觉这样心的人、这样的人,“当生如是心”:他应该,生出这一种心来。怎么一种心呢?“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他说,发这种菩萨心哪,就要灭度一切众生,就要去度脱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灭度一切众生已”:他把这一切众生都度完了之后。这个“已”;“已”就是度完了。“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那么在这个菩萨的心里头,没有一个众生是他所灭度的。为甚么呢?他无所执著。如果要有所执著,那就有了四相了。“何以故。须菩提”:甚么缘故,他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呢?都灭度一切众生已,还没有一个众生是他灭度的呢?“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假设这个度生离相的菩萨、度生离相这一位菩萨,“有我相人相。”怎么叫“有我相”呢?他有一个我能度众生,这就叫有了我相了。怎么叫有人相呢?他说,我能度人,这有了人相了。我能度众生,这是我相了;又我能去度一切的众生,这个众生是我所觉的。那么能有我度、自度、度他这种的相,就变成众生相了。你再要有自觉觉他的这种的心,这就变成了一个寿者相了。所以也没有能度,也没有所度,也没有一个被度的,要不著一切相。所以,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
  如果有这四相呢,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这他就有所执著啦,不但法没空,人也没空;人也没空,就有我执;法没空,就有法执,所以即非菩萨。“所以者何”呢?所以然的缘故是甚么缘故呢?“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本来是没有一法可得,没有一个法相可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他祗是一个名而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菩提!在你的意思里怎样啊?“如来于然灯佛所”,在这个地方又恐怕一般的众生怀疑,那么既然三藐三菩提、成佛也无法可得,那么为甚么又要发心呢?所以,佛又解释,说,“如来于然灯佛所”:如来我呀,在于然灯佛那个地方,“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说,我在然灯佛给我授记的时候,我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我有法所得吗?“不也。世尊”:这个须菩提,听到前边释迦牟尼佛这种种的议论、种种的发挥、种种的道理,他已经明白这个般若无法可得这种的道理了。所以他说:“不也。世尊。”没有法可得。“如我解佛所说义”:这个“如我”;“如我”,他这没有说是一个决定辞,他就是说好像照著我的意思,来解释佛所说这个道理,他没有敢下这个肯定辞,没有说一定得这样子。这是按照我的看法,是这个样子,那么不知对不对。这里还有一个活动的口气。好像我来解释佛所说这个道理,“佛于然灯佛所”:佛在以前然灯佛那个时候,“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实在无有少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法。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佛言”:释迦牟尼佛听见须菩提这样子的解答之后,所以就说啦,“如是如是”:说,是这样子,须菩提!你是这样子解释法,我也是这样子解释法。“须菩提。实无有法”:这个“实无有法”,是斩钉截铁,说的决定辞,说,实实在在的没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不要生出一种怀疑心,以为佛在然灯佛那个时候,有一个甚么秘密的法得到,这是错误的见解。释迦牟尼佛在然灯佛的时候,没有一种秘密法而得到这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若有法”:假设,须菩提!要有法可得的话,“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假设要有法,我如来得这无上正等正觉的话,“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这个然灯佛,在当时,我在第二个阿僧祇劫遇见然灯佛的时候,他就不会给我授一个记别号。甚么叫授记呢?授记,就是预先授一个记别号,就是好像一个预言似的。说,好啦!你等到来生,一定做一个有钱的人。好像我现在,给某一个弟子授记,说,你今生护法,发这么大的心,你等你来生,一定是很有钱了!这也是一个授记。这是个比喻。
  那么现在这个然灯佛,给释迦牟尼佛授记,就说,你等到将来的时候,在甚么世界,甚么世界?就娑婆世界,成佛,叫释迦牟尼。这是,给他预先授一个记别号。“则不与我授记”:如果我有少法可得的话,然灯佛就不给我授记了。他就不会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你在来生就做佛,“号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寂默。能,就是能够不能够那个能;仁,就是仁慈的仁,仁爱的仁。寂默:寂,就是寂然不动的那个寂;默,就是默然不语的那个默:寂默就是不讲话。这个能仁,就是随缘;寂默呢,就是不变。既随缘又不变,既不变又随缘。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动不碍静,静不碍动。能仁就是一个动;寂默就是个静:动静都在这个定中。所以,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就叫能仁寂默。
“以实无有法”:因为,实实在在地没有法可得。这个“阿耨多罗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法可得这个无上正等正觉这种果位。为甚么呢?这种果位是自修自证的,不是从外得来的;是你本有的,本来就有的,不要向外驰求。不是说,我们藉著外缘,藉著外边的力量来,使之自己生存,不是这样的。这是自己修才自己能得。虽然得,但是还毫无所得。因为本来也没有失过,所以也就无所得。“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因为这个,所以然灯佛,他就给我授记,给我授一个记别号。“作是言”:作这样的一个说话。“汝于来世”:说你在这个来生,“当得作佛”;应该成佛了,你的名号就叫释迦牟尼佛。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何以故”:甚么缘故呢?“如来者”:这“如来”两个字即诸法如义,就是,一切诸法都如如不动的这个样子。那么如如不动,又有一个甚么相貌呢?没有一切相貌,所以才说无法可得;你要有法可得,这个法是个甚么样子呢?是个青色的?是黄色,是赤色,是白色的呢?是个长的,是个方的,是个圆的呢?没有名,又没有色,又没有相,所以,这是诸法如义。这诸法如义就是如来一个意思,所以,你要有法可得就不是如义了;你要有法可表也就不是诸法如义了。“若有人言”:假设要再有人说,“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如来得到阿耨三藐三菩提了。“须菩提。实无有法”:实实在在的,我告诉你,无有少法可得,“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无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 。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假设你要勉强说,如来有所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话,“于是中”:在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上边,“无实无虚”:也没有一个常法,也没有一个断法,也没有一个真,也没有一个假。那么没有真,没有假,这是中道;中道了义,这个中道实相的般若。“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为这个,所以如来又说一切法,虽然是无法可得,可是皆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超出佛法之外。
我才说一切宗教都是佛教,它没有超出到佛教的外边去,因为佛教是包罗万象的。佛法是具足一切法,佛教也具足一切教;佛教里边也产生一切教,这一切的宗教,都是由佛教而产生出来的。那么既然由佛教产生出来的,将来还是还归于佛教。它从此地生出来的,将来还是到这个地方来的。所以现在你不要问他,你是甚么宗教?你是信天主、耶稣?无论信甚么宗教都没有跑出佛教之外。所以,祗管你信去。你信来信去,你走来走去,一定要回来的。所以你看这有多大!佛教也是这样大的,佛法也是这样大。虽然说无法可得,但是还没有一个法不是佛法,没有一种法不是佛法。所以又有甚么法可得呢?“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须菩提,所谓一切法,按著俗谛来讲,这是有一切法。要按著这个真谛来讲呢,“即非一切法”:就没有一切法。要按著中谛、中道来讲,“是故名一切法。”一切都是中道,一切都是了义,所以,“是故名一切法”,祗有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我现在为甚么说这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呢?因为,须菩提,我给你说一个譬喻。“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那么说是,“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听见佛说这一句话,那么他已经明白。他说,“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如来所说这个法身,是大,“则为非大身。”法身是无相的。无相,所以你不能说是他是个大身,“是名大身。”不过也就是依照这个假名,而名为大身而已 。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说,“菩萨亦如是。”说,这个菩萨也就像这样子的。“若作是言”:假设这个菩萨,他作这种的言论、这种的言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他要有一个我,说是,哦!我应该灭度一切众生,我应该度脱一切众生。他要有这一个我字的话,则非菩萨,“则不名菩萨。”他就因为有我执。你既然有我执,就不能叫他一个菩萨的名字。“何以故”呢?甚么缘故他不可以叫菩萨呢?须菩提,你应该知道,“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这个菩萨的名字,也是个假名,没有一个实体,没有一个形像可以看得见的,说这是个菩萨,“实无有法。名为菩萨。”给他取个名儿叫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因为这个,所以佛才说一切法,“无我”:应该要无我;没有我就没有我执,没有我相,没有我执;“无人”:也没有人相;“无众生”:也没有众生相;“无寿者”:也没有寿者相:这四相都没有。也就是,我执也空,法执也空,连一个空的执,都空了。要这个我、法、空都没有所执著,没有所执著,才能把这个轮回生死度了。你没有我,就是度过去这个我执;没有人,就也没有一个人相的执著了;没有众生相的执著;也没有寿者相的执著,这就是把这个我执、法执、空执,都断了。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假设菩萨要作这么一种的说法。说甚么呢?“我当庄严佛土”:说,我呀,应该庄严佛土。这也就是不名菩萨。为甚么呢?他还有一个庄严的这个执著存在著,还有一个我执。我是一个能庄严的,那么佛土是所庄严的。前边那个度众生,灭度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我是一个能灭度的,众生是我所灭度的,还有一个能所呢!既然有能所,他没有把我相看空。菩萨,度众生而不著众生之相;不是不著众生之相,而不著菩萨自己这个相。菩萨自己也就是众生之相,所以不著住到自己,也就是不著到众生。那么现在也没有一个能庄严,也没有一个所庄严,就是,做过去,做了就是做了,不需要存一种有功德的心。
  好像我们普通的人想做某一种的功德,做过去,不要记得它。不要,哦,这个功德是我做的,这个功德是我能做的,谁受了这个功德。这就是所做的,有能,有所。那么现在菩萨庄严佛土呢,也是要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把它空了。“是不名菩萨”:你要有一个庄严佛土的这个心,不是说不庄严佛土,是庄严而未庄严。就是你庄严佛土了,犹如你没有做这个事情一样,不要有所执著。怎么叫“庄严”呢?“庄严”,就是令这个佛土﹣﹣佛土就是佛的国﹣﹣令佛国,特别的妙好、特别的那么样美丽。好像我们现在用花来供佛,用香来敬佛,用种种的果来供佛,这都叫庄严佛土。一方面说是,这叫供养三宝,另一方面也就可以说是庄严佛土。为甚么呢?在佛前摆上一点花,看著是特别的好看;好看的时候,这就叫庄严。那么庄严佛土呢,就是令佛国家,增很多的光辉,很好看的。所以你要有庄严佛土的心,“是不名菩萨”。你要有这种的执著心,“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呢?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这按照俗谛来说是有所庄严的。按照真谛来讲呢,“即非庄严”。要依照这个圆融无碍的道理来讲,这是一个庄严的名字而已。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在这个佛事门里边,无法不是佛事。随拈一法,无非法界。你就信手拈来,甚么都是法。这叫“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真如性上不立一尘。”真如自性上头,连一个尘点那么多的东西也没有,连一粒微尘也没有。所以说,“佛事门中不舍一法”;“真如性上不立一尘”。“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假设这个菩萨,他能通﹣﹣“通”就是明白,通就是通晓;“达”就是达到这种的境界上;达到这种境界上,甚么境界呢?“无我法”:前边所讲,这都要无我,就没有我执。要明白这个没有我执这种的菩萨,“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如来说,这一类的菩萨才真正是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B18 一体同观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现在讲这个五眼。“须菩提。于意云何”:释迦牟尼佛,说完了前边这菩萨没有度众生的相,和没有庄严佛土的相。我们人初发菩萨心,所做的一切功德,都不要有一种执著心。你这个人做功德,祗要你发心,说,我这个是做的功德。你不管,你不用问,对方这个钱是用到甚么地方去了。你做了功德,这就像种地似的,把它种到地下。出不出,这是又要看天时的关系,又看土地的关系,又看这个水份的关系,将来它成长。如果你说,我不种;不种,始终也不会有生长的希望。所以,菩萨发心作功德,祗要去做去,就和种田一样的;你祗要去种田,将来一定就会有收获的。你不要问它收获的时候是多少,看你种的时候是怎么样种的。所以前边这个菩萨度生而无度相,庄严土而无严相,这都是这个道理。“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子呢?你认为“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没有肉眼呢,你说?
  这个肉眼,不是我们这两个眼睛这个肉眼。这个肉眼,我以前不是讲过吗?这是,属于五眼之中的肉眼。怎么它不叫旁的名称,叫肉眼呢?因为这个眼睛,它可以看见有色相的东西。有形有色的东西,它都可以看得见;那么没有形色的东西呢,它也可以看得见。这个肉眼和天眼、佛眼、慧眼、法眼,这五眼。五眼,在我们人头上这个地方长著。那么这个肉眼、天眼在我们这两边;这一边是肉眼,一边是天眼。你要是等你开这五眼的时候,你用一用你那个眼睛。这个天眼能看见天上的东西;它看不见人,看不见这桌子,花呀,甚么东西,它看不见的。因为它能看见无形相的;有形相的,它看不见的,这个天眼。但这个肉眼呢,它就可以看得见。它既可以看见无形的东西,又可以看见有形的东西;它有形的东西也无障碍,无形的东西也无障碍。所以,因为能看见有形质的东西,所以叫肉眼。这个人哪,它也可以看得见。
  我们这两个眼睛可以看见人,但是你看不见鬼神。你这个肉眼又可以﹣﹣你把这两个肉眼睛闭上﹣﹣那个眼睛一样可以看得见这个人。一样这个人谁在甚么地方坐著,这个人是黄种人哪,还是白种人哪?是黑种人哪,是红种人哪?它一看就知道。并且这个人长得相貌,是圆满不圆满啊?哪一个地方有个黑痣,哪一个地方有个疤瘌,哪一个地方有一个甚么特别的记号,它一看就看得清清楚楚的,一点都不混乱,比这个眼睛看得更清楚。这个眼睛往远了一看,看不见。你这个肉眼最低限度在十五里地以内的事情,这个人哪,物啊,它都可以看得见的,就隔著房子甚么的,它都可以看得见的,这个肉眼有这么样子作用!
  那个天眼呢,天眼就看天上的天人。天人,在那个地方互相吃东西,或者互相在那个地方用功打坐啊,天人多数都欢喜打坐的,又禅定,都可以看得见的。你说,现在用望远镜才可以看到月球上头有甚么情形。你要开了天眼,不用望远镜,就在这坐著,那天上有甚么东西,月球上有甚么东西,星球上有甚么东西,你都可以看得见的。那真比现在科学,要用这甚么种种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化验出来,才能试验出来。你那不用试验,你就是这儿稍微一入定,把这个一切一切你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你如果开了天眼,研究天文学,那是帮助你特别多。但是,你可不要给国家去做奴隶去。
  为甚么呢?你一想去赚钱呢,你这个东西就都会又没有了。所以就这么妙,它这个东西是无价宝嘛!你想要拿它卖钱去,那就没有用了。你甚至于就说是,哦!我看见甚么了。你想要到国家去得到你的专利权,怎么样子?你那天眼就会随时没有了。就这么妙的!所以这个东西不能用它来取利,不能用它来标异现奇,来向人炫示。说是,哦!你看我!我知道的东西,你们都不知道。你一有这种的毛病,那也就快没有天眼了,也快没有了。为甚么呢?你一有自满的心,你一有,说是我这个可以比你,超过你了。那也就有这种的贡高的心,这都叫有我执了。好像前边那个菩萨也没有度生的相,也没有严土的相。为甚么呢?就因为叫他没有我执,把我呀,放下它。你如果得了天眼,得了肉眼,你有了我执,你看!我有天眼,你没有,你现在,哈哈!还不行呢!那就有了我执了;有我执,这个天眼就看得清楚的,你会看得不清楚一点;你看得不清楚,就根本就看不见了。就有这么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个佛法要真正明白才算;不真正明白就有了,或者有的时候也会弄错了。
  “如来有肉眼不。如是”:这个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是有肉眼的,“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这个天眼吗?“如是。世尊”:须菩提说,是的,“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这“慧眼”就是智慧眼。这个智慧眼,能明辨是非,一看!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是假的,就知道了。那么这个没有智慧的人,他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有智慧的人,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能混合的,这叫有智慧眼。有智慧眼的人,这就不会愚痴了;你愚痴的人也就不会有智慧眼。这智慧眼,最要紧的。我们每一个人,为甚么要研究佛法,也就因为要栽培我们自己的智慧眼。那么释迦牟尼佛这样问须菩提,须菩提就说了,“如是。世尊。”说,“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这个释迦牟尼佛又问,说,须菩提!在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这个法眼吗?“如是”,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那么前边那四种的眼,须菩提都答得对了。所以,佛恐怕他还不清楚,所以又问,“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须菩提说,“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须菩提!在你的意思里怎样子?“如恒河中所有沙”:好像,前边那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是沙不”:佛说这个是沙,是不是沙呢?“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那么须菩提就说,“如是”,是这样子,如来说这个沙也就是沙,“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怎样子啊?“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比方说,这一个恒河里头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有,这一个恒河里头所有的沙这么多的恒河,每一粒恒河沙作一个恒河来计算,“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这一切的恒河里边所有的沙数,“佛世界。如是”:佛的世界好像这么多。“宁为多不”:你说这个佛的世界多不多呢?“甚多。世尊”:这个须菩提说,这很多的,世尊。
  “佛告须菩提”:佛告诉须菩提,“尔所国土中”:这个“尔所”,就是如许,当如许讲,就像这么多的国家。这个“尔”,不是说你那个国土中。这个“尔所”就是如许。如,就如是这个如;许,就是许可的许:如许就是像这么多国土中。“所有众生”:这么多国土里边所有的众生,“若干种心。”“若干种心”,就是他们那么多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种心。“如来悉知”:如来,每一个众生有甚么心,如来都知道。“何以故”呢?甚么缘故呢?“如来说”:如来说过,“诸心皆为非心”:这一切众生的这个诸心,皆为非心,这不是真心,“是名为心。”这不过都是一个凡夫众生的普通的心而已。“所以者何”:所以的缘故是甚么道理呢?须菩提,我现在简单一点告诉你,“过去心不可得”:这所谓的过去的心也不可得,无所得;现在的心也无所得;未来的心也不可得。为甚么呢?你说这个是过去,过去已经又过去了;那么过去的不存在。你说,这是现在,现在的又过去了,也没有存在。你说,那个是未来,未来的还没来呢!也不可得。这三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所以佛说,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若干种心都不出一种的攀缘心;要没有攀缘心了,就三心了不可得。
  再讲一讲这个五眼。方才所说这个五眼,这五眼是从里边生出来的?是从外边来的?不是从里边生的,也不是从外边来的。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有的人就会得到这五眼,有的人昼夜那么求也求不到。这是甚么原因?这个五眼,也不是从里边生出来的,也不是从外边来的,也不是从中间,是本有的。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这是要你修行用功,你功夫到了,自然就会有的;你功夫不到,你求也求不到的。你有心求,这是妄想;无心求,这是感应。那么在你用功,怎样会开眼呢?你做事情,修行,都要做一些个有智能的事情,不要做一些愚痴的事情。甚么叫有智慧的事情?甚么又叫愚痴的事情?你知道好的事情,你不做,这就叫愚痴;你知道坏的事情,你要去做,这就是愚痴的事情。你知道好的事情,我一定要去勇猛精进去做去,这就是智慧;你知道这个坏的事情,我发愿一定要把它断除了,我不做这一些个事情,这就是智能。你明明知道这是坏事,哦!你还要去做去。你说,这不是愚痴?是甚么?
  那么举个例子。你知道赌钱,这不是正道。哈!单要跑到雷诺去;回来就又要睡一天觉。你说!这是不是愚痴?人人都知道这是不一定对的。到那地方去赌钱呢,多数都是输的,但是还都要去赌去。甚至于,哈!我从香港来的这个弟子,大约结婚之后,或者钱也不够用了。哎!去赌一赌去,想要赢一点钱。其实去一趟,不但不赢钱,而且还要搭了很多精神,所以今天也不能来了。那么这是个譬喻,本来他人是很聪明的,但是要去做一些个糊涂事。再者,还有一件,本来他以前,要清身修道的。清身,就清净他这个身体;修道,不结婚的。他说,结婚,是很麻烦的事情。哦!现在钻到里边去了。这就是,明明知道这个事情是不很对的,又跑到那个阵里边去。你说这不是愚痴吗?你知道这是不对的就不做了,这就是智慧;你知道是不对,还要做这个不对,还要跑这个不对里边去,这就是愚痴。那么这样子呢,就很不容易得到五眼的。想得到这个五眼,就要做事非常的清楚、非常的认真,不能随便马马虎虎的。那么这是,得到五眼的这种的因缘。
  那么再者,这个五眼,方才说这个智慧眼。智慧眼是观法界性的;观法界性是得具足一切的智慧。这个法眼,这个法眼哪,譬如说,得法眼净。这个法眼净,你看经的时候,你看一切的佛所说的经典。我们这个经典固然是可以看了,就是你不看这个经典,尽虚空遍法界随处都是佛法,都有经典,都有佛法在里头。祗要你一念,所谓照了诸法实相,你这么祗看一眼,把那一切的佛法那个真义,就明白了。这叫照了诸法实相。佛眼呢?佛眼,你们大家差不离都知道,就是在这个二眉中间,这个头,正中间,这是佛眼。你们记得,要知道佛眼,就记得在这个地方。你等你有一天,你这地方现出来一个眼睛:我这里怎么跑出来一个眼睛呢?呵!就是吓得不得了,哦!我怎么搞的?多了眼睛了呢?我现在告诉你,你多的时候,你也就不会生惊恐了,不会怕了。那么这个佛眼能洞观一切。这个洞,就是当个明了讲。洞观,明了,观察一切。所谓人的前因后果,宿命通啊,天眼通啊,这一切的都了解了。那么这个佛眼,是有形有色的也可以看得见,无形无相的也可以看得见。它比这个肉眼那种的力量,又增加了几千万倍。所以这个佛眼是最妙的,是最不可思议的!
我们如果要得到这五眼的人,应该要好好保护它。怎么保护它呢?你就往前继续去,栽培你的善根,修你的福慧。要没有得到的,要好好用功,更要栽培你的福慧。你的福慧够了,你五眼也就开了。这是,我讲少少的意思。(注:这时有小孩子哭)不要紧的,不要怕!不要紧!(注:这时孩子的父亲表示歉意)没关系!你坐那儿了。没关系!你坐那儿了。没关系!不要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22:43 , Processed in 0.184954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