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心是莲花开

[大德开示] 净慧长老——人生一场虚幻梦境 不为其所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5-3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一切布施,法布施第一。
发表于 2011-5-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念佛
感恩师兄提醒
发表于 2011-5-3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顶礼净慧大和尚

愿法界众生了知一切法如幻,不落空亡,不落放逸,不生疑惑,如法严谨不失大慈悲心,担起如来家业,世出世间法皆得成就圆融无二,成第一法师,具足一切善境界,广为弘扬僧伽吒,直至成佛。
发表于 2011-5-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顶礼(上)净(下)慧大和尚

愿法界众生了知一切法如幻,不落空亡,不落放逸,不生疑惑,如法严谨不失大慈悲心,担起如来家业,世出世间法皆得成就圆融无二,成第一法师,具足一切善境界,广为弘扬僧伽吒,直至成佛。

发表于 2011-5-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 (之二)
 
 

净慧法师于2004 年5 月5 日讲


智慧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是根本智慧,是通达事物总相的智慧,也就认识一切法空相的智慧,又叫无分别智、根本智。声闻、缘觉、菩萨都有一切智。道种智,是了解事物差别相的智慧,是大乘菩萨的智慧,又叫差别智、后得智。只有佛的智慧才叫一切种智,才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一切种智,是一切智和道种智在最高程度上的完美结合。 虽然只有佛所才能证得一切种智,但佛的一切种智在我们自性里也是本自具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切智好比是定,道种智好比是慧,如果你能够定慧等持,那你就可以与佛无二无别。要做到定慧等持,你就必须要通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通过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的修行,就能证得一切种智。
  



无二之相,没有对立面,名为一相。一相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无相。
  




一切有相都不究竟。只有离开了一切分别的智慧才是究竟的。僧肇大师《维摩经注》中说:“万物齐旨,是非同观,是名一相。”万事万物在现象上虽是千差万别,在本质上则一律平等,所以说“万物齐旨”。人有男相、有女相,男相女相里边又有千差万别。人虽有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各种学说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说法。基督教看人的本质,说“人为万物之灵”。生理学家说人都具有本能的生理要求,比如说寒要穿衣,饥要吃饭,这些本能的要求每个人都是一致的。但种种学说都只讲到人类后天的一些特征。佛教说人的先天的共同本质,就是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佛性,所以自心能生万法,能造善业恶业,能够修行证果。
  




种智,可以说就是佛性的别名。要想成就种智,就一定要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什么叫一相三昧呢?六祖大师说:“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所谓一相三昧,就是要在一切处都不住相。怎样才是一切处不住相呢?




就是把一切的相都融为一相,是非平等,善恶同观,不生憎爱,不生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以安闲恬静、虚融淡泊的心境来面对一切事物,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归于圆融无碍,成为佛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这就叫一相三昧。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所谓“一行三昧”,就是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要“纯一直心,不动道场”。不二之心、质直之心、没有谄曲、没有是非、没有憎爱,这才叫纯一直心。不动道场不是坐在这里不动,行住坐卧四威仪都是道场。行, 不动道场、纯一直心;住,不动道场、纯一直心;坐卧亦复如是。能纯一直心,能不动道场,当下就是净土。
  




极乐世界并不是只在十万亿佛土以外,我们现在听到外边有人在说话,你如果以无分别的心去听,它就是水鸟树林常说法,它就是在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果用分别心去听,你就会生烦恼:“我坐在这里听法、打坐,你却吵得一塌糊涂!”你的心就不安静了。所以只要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当下就转变成为极乐净土。
  




又比如说小孩子,父母亲高兴的时候,把他搂在怀里,这里打一下那里摸一下,他乐支支地,一点也不反感;如果他走到外边,一个陌生人轻轻在他头上摸一下,那可不得了,他一定哭得死去活来,说人家欺负了他,回到家里去投爷爷告奶奶,一定要去给他打抱不平。同样是那么摸一下,反应就有这么大的不同。这就是因为他的心在起分别。这样的的事例举不胜举,随便就可以找到很多。心在起分别,所以不是纯一直心;不是纯一直心就不是道场;不是道场就不是净土。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行、一相,亦复如是。”
  




六祖大师说:修行这两种三昧的人,就像地里下了种子一样,尽管还没有发芽,总有那一天,会长出苗来,会结出果实。我们心地里有了菩提种,再用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来培养它,有朝一日,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普荫人天。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如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
  




六祖说法,佛陀说法,历代祖师说法,就像及时雨一样,能够普润一切众生,使每个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的得益。前两天下的雨,我看就是及时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特别是北方,有这一场雨,那真是在下人民币!佛法对于渴求佛法的众生来说,也像普润大地的及时雨一样。我们每个人的佛性种子,遇上这场好雨,沾其滋润,它就会发芽,就会长出菩提苗。
  




“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六祖大师说,能够禀承我的宗旨的人,一定能够得到菩提,得到觉悟按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去做,一定能够证到妙果。菩提妙果;就是佛果。菩提之果微妙不可思议,所以叫妙果。
  




六祖这一段法语,言简意赅,切实可行,希望每一位听法的人,能够按照六祖的法语去做。决获菩提,定证妙果。
  




“释曰:六祖说二种三昧,乃日用践履之捷径。据祖意:一相,则于境上洞达实相,不住幻相。一行,则心常质直,安住实相。心境皆空,与理冥符,谓之三昧。”
  




编集《禅海十珍》的道霈禅师解释说:“六祖说二种三昧,乃日用践履之捷径。”说六祖二种三昧是我们在日常随时可以运用的修行法门,是一条能够开悟、能够证到菩提妙果的捷径。是最近的路、最方便的路、最稳当的路、最直截了当的路。“据祖意,”据祖师的意思,“一相”就是在“境上洞达实相,不住幻相”,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对于一切事物,都要能洞达实相,要能了解、明白、体证实相,不要在幻相上流连。“一行,则心常质直,安住实相。”一行,就是要纯一直心,心常质直,安住在实相上,不落第二念。落于第二念就不是实相,就是幻相,就是逻辑推理。只有第一念才是现量亲证,才是真实相。“心境皆空,与理冥符,谓之三昧。”什么叫做三昧呢?心、境都空,与真理、与佛性相应,这就是三昧正定。下面道霈禅师引《文殊般若经》的话说:
  




“《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夫法界一相,即一相三昧。系缘法界,即一行三昧。是理、行之别名耳。今祖意二种皆行,乃冥契于理。究竟无二也。”
  




这是道霈禅师对这两种三昧简明扼要的解释。《禅海十珍》,是从浩瀚无边的禅宗法海里边精心挑选出来的最重要的法语,希望大家好好体会, 信受奉行。
  




——摘自净慧法师著作《双峰禅要》“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 ”






发表于 2007-8-29 09:53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浮世莲花



布施论坛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7033&extra=page%3D1&page=1

发表于 2011-5-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皆以感恩的心,将甚深般若的光明和佛陀的慈悲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净慧长老:己丑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



发表于 2011-5-3 19:31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大心


布施论坛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26833&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1-5-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我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 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一切众生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所做无边布施功德皆回向一切如来神通大光明藏。
发表于 2019-5-10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4-4 06:09 , Processed in 0.262099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