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星 云 禅 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75 方外之交
  杭州净土院的药山惟政禅师,持律甚为精严,曾接引太守李翱皈依佛法,也曾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事。但生性淡泊,不喜应酬,朝中大臣经常争相供养,禅师均借故推辞。
  师与蒋侍郎颇为深交,一日,蒋侍郎对禅师道:“明日寒舍文人雅集,有几个知己好友相聚,大都是当代学者名士,恳请禅师能拨空前来普洒甘露,演说妙法,则我等不胜荣幸!”
  惟政禅师推辞,蒋侍郎不允,不得已,勉强承诺前往。第二天侍郎派人前来迎接禅师时,惟政禅师已不在寺中,迎者遍寻禅师不着,但见其经案上留有一偈,偈云:
  “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
  为僧只合居岩穴,国士筵中甚不宜。”
  迎者将此偈呈交蒋侍郎,蒋侍郎不但不怪他失信侮慢,反而更加尊敬惟政禅师,认为惟政禅师才是他真正的方外之交。
  出家人的性格,个个不同,有的发心在各阶层弘法度众,经中称为“人间比丘”;有的喜欢居住在深山丛林,经中称为“兰若比丘”,这就是大小乘的悲愿不同所致。人间佛陀的释迦,经常活跃在王公大臣的周围,但也容弟子大迦叶经常山林水边静坐。故《高僧传》中,有义学比丘、弘传比丘、持律比丘、神异比丘等不同。禅门da师的风格,有为当朝国师者,有隐遁不出者,但均能树立佛法有益于众生,不必同一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76 心离语言相
  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希迁禅师时,石头禅师问道:
  “哪里个是你的心?”
  宝通回答道:“见语言者是!”
  石头禅师不以为然地说道:“有见有言即是妄心,在言语的上面还见不出你的真心!”
  宝通惭愧,日夜参究,什么才是自己的真心?经过十天以后,宝通禅师又回来请示道:
  “上次的回答不对,今天,我知道什么是我的心了。”
  石头禅师问道:“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回答道:“扬眉瞬目。”
  石头禅师继续问道:“除却扬眉瞬目,请将心来!”意即不可用动作,心不是扬眉瞬目的动作。
  宝通道:“若如是则无心可将来!”
  石头禅师提高声音说道:“万物原来有心,若说无心尽同毁谤。见闻觉知,固是妄心,但若不用心,又如何悟入?”
  宝通禅师终于言下大悟。
  “心”者,离一切相,离文字相,离语言相,离一切动作(扬眉瞬目)相,更要离一切虚妄心缘相,此离一切相之心体,说有即不对,说无也是过。正如惠能所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恁么是上座的本来面目?”参禅者会也否?
  为什么禅师们经常都说无心才是禅心呢?因为有心都是虚妄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每天从天堂、地狱不知有多少个来回,禅者若能将自己安住于无心之处,正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唯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才是此义。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77 化人说法
  唐朝,文宗皇帝生性嗜好蛤蜊,沿海民众总是不断地捕捉蛤蜊进贡朝廷。有一次御厨在烹调时,一打开蛤蜊的硬壳,见壳内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形象,梵相具足,非常庄严,文宗就以美锦宝盒供奉在兴善寺,让大家瞻礼。水产的蛤蜊,其中现出菩萨圣像,太过稀奇,因此唐文宗在上朝时,问群臣道:
  “众卿之中,不知有谁知道蛤蜊内出现菩萨圣像,是象征什么祥瑞之兆?”
  有一位大臣说道:“此乃超凡入圣之事,非一般学者凡人能知,圣上如必须探究此事,在太一山有药山惟政禅师,深明佛法,博闻强记,可以诏来询问。”
  惟政禅师到达宫中后,便告诉唐文宗道:
  “物无虚应,此乃开启陛下信心。《法华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今菩萨现身,乃为皇上说法!”
  文宗道:“菩萨虽已现身,但未闻其说法?”
  惟政禅师立即解释道:“陛下认为此蛤蜊中现观音圣像,能否启发陛下的信心?”
  文宗皇帝说道:“这种稀奇的灵异之事,是我目睹,当然相信。”
  惟政禅师道:“陛下既已起信,那菩萨已为您说法说好了。”
  药山惟政禅师对唐文宗的说法,极尽巧妙,此种灵慧均由禅心中得来,所谓有了禅心,真是信口说来,皆成妙谛。吾人对佛法禅道能有体悟,则世间上一色一香,一草一木,无不是道。你如懂得:那青青杨柳,郁郁黄花,都是诸佛如来的法身;你能明白:那江海涛声,檐边水滴,都是诸佛如来说法的声音。哪里里一定要观音现身呢?哪里里一定要观音说法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78 听与不听
  青林师虔禅师初参洞山禅师时,洞山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青林禅师回答道:“武陵!”
  洞山禅师再问道:“武陵的佛法与我这里的有什么不同?”
  青林禅师道:“如在蛮荒的沙石上开放着灿烂的鲜花。”
  洞山禅师听后,回头吩咐弟子道:“特别做一些好饭菜供养这个人!”
  青林禅师听后反而拂袖而出。
  洞山禅师对大众道:“这个人以后必然使全天下的学僧,都争先恐后地juji在他的门下!”
  有一天,青林禅师向洞山禅师辞行时,洞山禅师问道:“你准备到哪里里去?”
  青林禅师道:“太阳是不会隐藏而不让人看见的,因为既是太阳,它必然是遍界绝红尘。”
  洞山禅师印可道:“你要多多保重,好自为之!”
  于是洞山禅师就送青林禅师走出山门,分手时,洞山禅师忽然说道:“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此番远游的心情?”
  青林禅师不假思索地道:“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洞山禅师沉思了许久。青林禅师问道:“老师!您为什么不说话呢?”
  洞山禅师以问代答道:“我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为什么诬赖我不说话呢?”
  青林禅师跪下说道:“你说的弟子没有听到,你没有说的,弟子都听到了。”
  洞山禅师扶起青林师虔禅师道:“你去吧!你可以走到无说无示的地方去了。”
  禅师们非常认真,他们不是说谎,明明别人说的话,他说没有听到,别人没有说,他说他听了,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禅境,其实,听到无言无说的开示法语,那他已真正听到禅语的法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79 晒海苔
  日本永平寺道元禅师在中国天童寺时,看到一位八十多岁驼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海苔,道元禅师忍不住地说:“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地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可以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犹豫地道:“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老禅师:“大太阳天不晒海苔,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
  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别人不是我”、“现在不做,更待何时。”这是现代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80 每天吃什么?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
  道膺禅师回答道:“我从翠微禅师那里来!”
  良价禅师再问道:“你在翠微禅师那里,他都教导些什么?”
  道膺禅师道:“翠微禅师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六罗汉跟五百罗汉,而且祭祀得非常隆重!我曾请示道:‘以此隆重礼仪祭祀罗汉,罗汉们会来应供吗?’翠微禅师回答我说:‘那你每天都吃什么?’我想,这句话就是他的教言了。”
  良价禅师听后,非常惊讶地问道:“翠微禅师真的是这样教导你们的吗?”
  道膺禅师非常肯定地答道:“是的!”
  良价禅师既高兴又赞美翠微禅师,不禁非常欢喜。
  进一步道膺问良价禅师道:“老师!请问您每天吃些什么?”
  良价禅师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我终日吃饭,从来没有吃着一粒米;终日喝茶,从来没有喝到一滴水。”
  道膺禅师听后,忽然鼓掌道:“老师!那你每天是真正吃到米、喝到水了。”
  孔子曰:“祭神如神在。”神明有没有来应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主要是自己本身已来应供。假如有人问你,每天吃些什么?吃到的都不是真吃,因为有吃无吃,那是生灭问题,假如不吃而吃,吃而不吃,从有为到无为,从有相到无相,从生灭到无生灭,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就是每天都在吃,每天都在解脱之中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1 砍头落地
  有一次,龙牙禅师对德山禅师道:“假如我现在手中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准备要砍下您的头时,不知您有何感想?”
  德山禅师听完这话后,就伸出脖子往前走了几步说道:“你砍吧!”
  龙牙禅师哈哈大笑道:“你的头已经落地了!”
  德山禅师也哈哈大笑道:“我的头已经落地了。”
  后来龙牙禅师在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时,曾将砍德山禅师头的经过说了一遍。
  洞山良价禅师道:“当时,德山禅师说了些什么?”
  龙牙禅师道:“德山禅师也跟我哈哈大笑说头已砍下了。”
  洞山良价禅师道:“你不可以说德山禅师头被你砍下来了,实在说,现在你的头才被德山真正砍下来了!”
  龙牙禅师一听,辩解道:“老师!我的头在这里,并未被德山砍去。”
  洞山良价禅师哈哈大笑说道:“德山被你砍下的头,你亲自拿给我看!”
  龙牙禅师听后,顿然天崩地裂一声,他这时才真正的大彻大悟。
  龙牙禅师最初起意,要砍下德山禅师的头,这是从自我出发,没有忘记对方,而洞山良价禅师却提醒龙牙禅师,要砍下自己的头,以便斩断自我的执着。这绝对不是空无的幻想,从自己把自己斩下的头拿给人看,这就是禅的空诸所有,但不否定所有。宾主对待一如的看法也好,自他圆融的一体说法也罢,一旦接触到中道平等的超越禅境,是非虚妄的世界粉碎,不悟而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2 吐 痰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
  “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
  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我现在还要吐痰,你告诉我,我的痰往哪里里吐呢?”
  侍者茫然不知。
  又有一次,道一禅师用很不高兴的样子朝虚空吐了一口痰。
  侍者又很不解地问道:“老师!方才吐痰为什么要生气呢?”
  马祖禅师解释道:“我在这里打坐,虚空之中,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显现在眼前,叫人觉得厌烦,所以我就忍不住要唾痰。”
  侍者不解道:“那一切都是修证的瑞相,可以说是好事,老师为什么要厌烦呢?”
  马祖道:“就你来说固然是好事,可是对我而言却是很讨厌!”
  侍者茫然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境界?”
  马祖答道:“菩萨境界!”
  侍者皱起眉头,摇摇头,表示不懂,说道:“这种境界真令人难以懂得。”
  马祖道:“因为你是人,不是菩萨。”
  侍者问道:“菩萨不是名为觉有情吗?”
  马祖终于呵斥道:“因为你是一个拘谨不觉的傻瓜,怎能称做觉有情?”
  在马祖道一禅师的呵斥下,侍者终于有所体悟了。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实并没有认识佛,因为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实法界,马祖虽将痰吐在佛像身上,这表示他已经认识诸佛的法身,已经无处不遍、无处不在了。
  一般人禅坐的时候,大都欢喜见到瑞相,以增加信心,而马祖讨厌所见,这正表示灭除宇宙间的差别现象而归于平等,灭除人我对待而归于统一,侍者拘于俗见,难怪要被斥为不觉的傻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3 往哪里里去?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呢?您忍心看着弟子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吗?”
  洞山禅师道:“你是谁家的子弟?”
  德照说道:“我是大阐提(喻无佛性之人)家的子弟。”
  洞山禅师沉思不语,双眼逼视着德照。
  德照显得非常焦急道:“四面都有山逼近时,老师!我要如何才好呢?”
  洞山禅师道:“我以前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走过来的。”
  德照道:“假若如此,我和老师在屋檐下相遇,请问老师,我和老师是互相回避呢?还是不互相回避呢?”
  洞山禅师道:“不互相回避!”
  德照不放松问道:“不回避,那老师要叫我到哪里里去呢?”
  洞山禅师指示道:“五趣六道、十种法界,到处是路,何必忧虑?如你不放心,那你可以到开垦的田地里去种一种稻粮!”
  德照听后,说了一声:“老师!那请您珍重。”然后整个人便像虚脱似地呆坐在那里,原来这位青年学僧德照禅师说完后就入灭了。
  洞山禅师用禅杖在他前面摇了三下,说道:“你虽然能够这样出去,但是却不能这样回来。”
  青年禅僧德照世缘将尽,重病在床,仍然不忘寻找生死之外的出路,正如他说:当生老病死逼近时,要如何才好呢?洞山禅师指示他“到处是路”,可是哪里一条是正路,不是人人能找得到。“垦地种粮”,这才是修道者应该注意的课题。德照安心地入灭,这正显示他已找到出路,可是洞山禅师说他能那样出去,却不能那样回来,可见就算禅者,如果要能来去自如,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84 爬 山
  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里去了?”
  云居禅师道:“我去爬山!”
  洞山禅师问:“爬哪里一座山?”
  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吗?”
  云居禅师道:“也并非如此。”
  洞山禅师问:“那么你总得找个出路呀!”
  云居禅师道:“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问:“假如你没有出路,又怎么能和我相见?”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一次对云居禅师问道:“你去哪里里?”
  云居禅师答道:“我去爬山!”
  洞山禅师进一步问:“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至诚地回答道:“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
  云居禅师照实说道:“没有!”
  洞山禅师用嘲笑的口吻道:“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爬上山顶!”
  云居禅师不服气地说道:“假如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禅师道:“你为什么不暂住那里呢?”
  云居禅师道:“我并非不愿住在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道:“我很早就怀疑你早就到过那山上了。”
  山上究竟有人抑或是无人,云居禅师的答话显得矛盾。时而说山上无人住,时而说山法师不准他住,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矛盾。五蕴山上哪里儿有真我吗?五蕴山上哪里儿准真我常住吗?在世俗看,有和无是迥然不同的两面,但在禅者的眼中,有和无并不是对峙的,有无之间只是一物两面,其间并无鸿沟,能把有无调和起来认识中道,那就是禅者的智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2:52 , Processed in 0.153398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