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星 云 禅 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65 石头狮吼
  当石头希迁禅师刚来南台时,次日就对怀让禅师道:
  “昨天我来到你这里,有一个荒唐的青年禅僧,如如不动地坐在石头上面。”
  怀让禅师听后问道:“你有没有弄错?”
  希迁禅师道:“没有弄错!”
  于是,怀让禅师就吩咐侍者道:“你到山门外调查一下,坐在石头上的那个禅僧是谁?假如是昨天刚来的那个青年禅僧,你就责备他玩弄什么玄虚?假如他承认,你就问他说:‘石头上的东西,移植后还有活的可能吗?’”
  侍者就用这句话回报希迁禅师,希迁回答说:
  “诸佛如来的世界里,没有可搬动的东西,也没有死活这句话。”
  于是侍者回来将希迁的回答报告怀让禅师,怀让禅师自语似地说道:
  “这个禅师,他的后代子孙将使天下人的嘴噤若寒蝉。”
  接着他又派侍者去考问希迁道:“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解脱?”
  希迁:“谁绑住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净土?”
  希迁:“谁污染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涅槃?”
  希迁:“谁把生死给了你?”
  侍者回来把这些问答报告给怀让禅师,怀让禅师听后双手合十,一言不发。
  六祖惠能da师门下两大弟子: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已是当代宗师,而他们都认为:“在那石头上能听到狮子的吼声。”
  石头希迁禅师,对于讨论问题,以问作答,正如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说法。所谓束缚,原来是自己束缚了自己;所谓污染,原来是自己污染了自己;所谓生死,原来自己沉沦生死苦海,并不是由谁造成。本是石头如如不动,无死无活,我们定要庸人自扰,所以要怀让禅师叫我们听听石头上的狮子吼声!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66 变与不变
  岩头禅师在唐武宗毁灭佛法时,缝制了一套俗装,准备到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应变。不久圣旨下来,强令僧尼还俗,有声望的高僧还要逮捕判刑,岩头禅师为了躲避苛政,他穿了俗装,戴了低沿帽子,悄悄躲进一个在家修行的师姑佛堂里。当时师姑正在斋堂吃饭,岩头大摇大摆地走进厨房,拿起碗筷也开始吃饭,这时一个道童看见他,立刻告诉师姑,师姑拿起棒子,作出准备打人的姿势,并且口中说道:
  “嗄!原来竟是岩头上座,怎么变形了?”
  岩头禅师不慌不忙,安然说道:
  “形可变,性不可变。”
  后来,大彦禅师初次参见岩头禅师时,岩头正在门前拔草。大彦戴着斗笠大摇大摆走过来,直直地站在岩头的面前,并且用手敲敲斗笠举手说道:“你还记得我吗?”
  岩头抓起一把草,朝着大彦的脸上打过去说:“世间变化无常,不记得了。”
  大彦不肯让步说道:“世间无常,但法性永恒,怎可不认帐?”
  岩头禅师一听当场打了大彦三拳,于是大彦站好姿势才进僧堂,岩头禅师这时说道:“已经寒暄完了,根本没有再进僧堂的必要。”
  大彦立刻转身往回走,可是第二天早粥吃完时,他却又走进僧堂,刚进门,岩头禅师立刻从法座上跳下来,一把抓住大彦的衣襟道:
  “你快说,你快说,不变的前帐在哪里里?”
  大彦禅师也一把抓住岩头禅师,说道:“师姑家里,形可变,性不可变!”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
  世间一切诸法,形相是生灭变异的,法性就不会变异了。就如世界,是成、住、坏、空,人是生、老、病、死,心是生、住、异、灭。唯有诸法本性,即吾人的本来面目,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
  岩头禅师在暴政没有信仰自由之下,换着俗装,如他所说,形相可变,心性不变。吾人如能体悟到自己不变的真心,如黄金尽可变形为耳环、戒指、手镯,而其黄金本性不变,人在生死五趣中流转,其本性实亦未变。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67 虎头长角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次到厨房,看到典座(负责煮饭)就问道:“你在做什么?”
  典座:“我正在盛禅僧吃的米。”
  黄檗:“每天需要多少米?”
  典座:“每天三餐,约吃两石半(一四九公升)。”
  黄檗:“是不是吃得太多了?”
  典座:“我还担心不够吃呢!”
  黄檗一听这话,顺手就打典座两个耳光,典座就把这事告诉临济禅师。
  临济禅师听后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答话,也没有罪过,为什么要打人呢?他就安慰典座道:“我替你问一问这个老和尚!”
  可是当临济禅师一到黄檗禅师那里,黄檗禅师就提起先前的事。
  临济禅师说:“由于典座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打他,所以才托我替他问老师一声。”
  黄檗禅师道:“为什么?你说为什么打他?”
  临济禅师不服道:“难道担心不够吃也不行吗?”
  黄檗禅师:“为什么不答‘明天还要吃一顿’呢?”
  临济禅师竖起拳头,大声说道:“说什么明天,现在立刻就要吃。”说完,拳就顺势挥过去。
  黄檗禅师挡开临济的拳头,责怪道:“你这个疯和尚,又来这里拔虎须!”
  临济禅师怒吼着走出僧堂,黄檗禅师反而欢喜,说这只小虎的头上长角了。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就这件事问仰山慧寂道:“这两位禅师究竟是在做什么?”
  仰山:“老师的用意如何呢?”
  沩山:“生了孩子才知道亲情伟大。”
  仰山:“我却不认为如此。”
  沩山:“那你又作何想法呢?”
  仰山:“这就恰如把小偷领进自己家中,偷自己的东西。”
  沩山灵佑禅师听后哈哈大笑。
  临济义玄禅师是黄檗希运禅师的弟子,弟子打老师,这是忤逆,但黄檗不以为忤,反而赞美临济,俗语说:“打是情,骂是爱。”在禅宗接心上看,这倒别有意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68 无嘴说法
  有一学僧道念,出家数十年,到处参访,皆未能开悟,一日,请示石楼禅师道:
  “未识自己的本性,乞禅师方便指示。”
  石楼:“石楼无嘴巴。”
  道念:“学僧至诚,洗耳恭听。”
  石楼:“你听了什么?”
  道念:“学僧自知罪业深重。”
  石楼:“老僧罪过也不少。”
  道念:“禅师过在什么地方?”
  石楼:“过在汝非处。”
  道念:“可以忏悔吗?”
  石楼:“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
  道念随即礼拜,石楼禅师便打,打后问道:“你最近离开何处才到此?”
  道念:“梁唐晋汉周,到处行脚云游。”
  石楼:“这些主人还重佛法吗?”
  道念:“好在禅师问到我,若问别人,恐怕就惹祸。”
  石楼:“为什么呢?”
  道念:“因为这些君主,不喜欢别人怀疑。”
  石楼:“人尚不见,有何佛法可重?”
  道念:“请禅师告诉我,如何来重佛法?”
  石楼:“你受戒已多少年?”
  道念:“十多年了。”
  石楼:“十多年了还不知重法,今日问我,我的嘴巴怎说得清楚?你的耳朵又怎听得进去?”
  道念终于言下大悟。
  在禅门参学几十年透不到一点消息,机缘一到,得来又全不费功夫。石楼禅师无嘴巴,只是说禅乃无言。道念的洗耳恭听,就算洗耳但未能入心,岂又奈何?道念受戒十多年,还不知重法,石楼禅师为其点破,多年心上云雾,一下抹拭,此即所谓禅话入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69 无道心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
  “末学文道,素仰禅师的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时已晚,慧薰禅师就说:“日暮了,就此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已将粥煮好了,用餐时,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可给文道用餐,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粥给文道。文道踌躇得不知是否要接时,慧薰禅师说:“你无道心,非真正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憎爱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得道呢?”
  善恶、是非、得失、净秽,这是从分别心所认识的世界。真正的道,不思善、不思恶,不在净、不在秽,文道的憎爱之念,拒受之情,当然要被呵为无道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70 去问他!
  径山禅师门下有五百位学僧,但真正用心参学的并没有几人,黄檗禅师就叫临济禅师到径山禅师那儿去,当临济要出发时,黄檗禅师问道:
  “你到径山禅师那儿时要如何?”
  临济禅师回答道:“到时我自有方法。”
  临济禅师到了径山禅师那儿以后,就直入法堂去拜见径山禅师,径山禅师刚一抬头,临济禅师就对着他大喝一声,径山禅师正要开口,临济禅师掉头就走。
  有一学僧问径山禅师道:“刚才那位法师对老师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敢对你大声吼叫呢?”
  径山禅师道:“他是黄檗禅师门下的弟子,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何不自己去问他?”
  学僧道:“我们就是不知道怎样去问他?”
  径山禅师道:“你们会大喝一声吗?”
  学僧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大喝一声,这是非常简单的事。”
  径山禅师立刻大喝一声,问道:“这一喝,是什么意思?”
  众学僧面面相觑,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径山禅师道:“那一喝上通天堂,下达地府,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你们五百学人大多放逸散漫,犹如聋哑,怎能懂得狮子吼声?”
  径山禅师的五百位学僧,大部分就此各自分散去各处参访了。
  径山禅师在古德中是一位证悟很高的禅匠,从不方便地观机逗教,启发后学,经临济禅师这一喝,真有振聋发瞶之功,他知道禅者教导后学契理容易,契机不易,故自己也大喝一声,遣散十方学子,到各方寻找有缘。自古以来,所谓大德者,风格虽各有不同,但不会蒙混学者。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71 西来意?
  龙牙居遁禅师在临济禅师处参学时,一日,请示临济禅师道:“如何是西来意?”
  临济禅师道:“把香板拿来给我。”
  龙牙禅师把香板递给临济禅师时,临济禅师拿起香板就朝龙牙禅师打过去。
  龙牙禅师:“老师打我没有关系,但总要告诉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吧!”
  临济禅师道:“刚才的香板难道没有告诉你吗?”
  后来,龙牙禅师到翠微无学禅师处参学时,又请示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翠微无学禅师道:“把蒲团给我拿来!”
  龙牙禅师将蒲团交到无学禅师手中时,无学禅师顺手就把蒲团往龙牙禅师身上打去!
  龙牙禅师道:“别急着打我!您还没有告诉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呀?”
  翠微无学禅师道:“刚才的蒲团,难道没有告诉你吗?”
  龙牙禅师经过多年的参究,终于明白了香板和蒲团的西来意了。
  一日,在禅堂里有位学僧问龙牙禅师道:“和尚(亲教师之意)行脚时,曾参学访问临济与无学二位大德,对他们印象如何?”
  龙牙禅师道:“印象很好,就是没有告诉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学僧道:“为什么他二老不告诉你呢?”
  龙牙禅师非常开心地回答道:“因为香板和蒲团都早有消息了。”
  禅宗常常用法器和法物来象征禅道、传衣、传钵,就是用衣钵代表禅法。香板打人,这也是将禅交给你担当,所以香板就是西来意。蒲团打你,蒲团是礼拜之物,作为凡心接触佛心之用,因此蒲团也可告诉你西来意了。但是要从香板和蒲团中懂得西来意,那还需要长年累月的参究!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72 一起活埋
  临济义玄禅师有一次与大众出普坡(劳动)时,看到黄檗禅师远远地走过来,就拄着锄头不动地站在那里。黄檗禅师看到后就问:
  “你是不是太累了?”
  临济禅师:“我还没有开始工作,怎么就说累了呢?”
  黄檗禅师将手中的棒子随手向临济禅师打了过去,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的棒子一推,就把黄檗给推倒了。
  临济禅师赶忙对黄檗禅师说:“对不起,我把你推倒了,现在,我拉你起来!”
  当临济禅师正要拉的时候,黄檗禅师道:“不必了,我根本就没有动,何必你拉?”
  临济禅师将手缩回,黄檗禅师就叫道:“维那(相当于训导长的僧职)!维那!快把我扶起来!”
  维那赶快向前去扶起黄檗禅师,并说道:“老师!您怎能原谅这个无礼的临济呢?”
  黄檗禅师刚爬起来,一听此话,立刻就举手打维那,临济禅师在旁锄地说:
  “其它的地方都是火葬,可是我这里却是一起活埋。”意指参禅要把动静、来去、荣辱、起卧等对待分别的意识,全部抛弃。
  后来,沩山禅师听到此事,就问仰山禅师道:“黄檗禅师打维那,不知其用意如何?”
  仰山禅师回答道:“真正的小偷跑掉,却让追捕的人挨揍。”意即超越的人永远解脱,拘泥的人只有挨打了。
  禅门的打骂,我们不可用世俗的观念来衡量,因为禅师们的打骂,其实是在“接心”,是在“传法”,黄檗禅师举棒要打临济,其实要把禅法交给他负担,临济禅师推拒,意即自己早已直下承当,何必传受?临济举手要拉黄檗,黄檗禅师只有说我在如如不动之中,何劳你拉?维那的挨打,只怪他多嘴,不懂得禅心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73 一首诗
  双溪布衲禅师和契嵩禅师友善,而且彼此已到了真正以禅接心的阶段。一日契嵩禅师戏以诗追悼还活得好好的布衲禅师曰: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布衲禅师读罢契嵩禅师的追悼诗后,非常欢喜地举笔答曰: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布衲禅师写罢,即投笔坐亡。
  布衲禅师本来没有入灭的意图,但为了顾念道友诗篇的信誉,所以就入灭了。禅师们的友谊,生死以之,实在非常难得。
  古人有一死以酬知己,但那都是为了报恩,或其它事故,而布衲禅师只是为了道友的游戏笔墨,就以死来维护道友的意见。契嵩禅师诗中的意思,就是直下承当布衲禅师的传法,也可以说是一句玩笑话,也可以说这一首诗或真有见地。布衲禅师为了认可,就毫不犹豫地入灭,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布衲禅师是被契嵩禅师逼死的。其实禅师对生死的看法,早就勘破,只要传承得人,撒手就走,可说洒脱自在,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74 归鸟迷巢
  有一信士问佛光禅师道:
  “经说: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daoren。不知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daoren有何德?”
  佛光禅师用诗偈回答道:“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这意思是说,只因多了一片白云,归巢的鸟雀都迷了路,飞不回家了。因为供养诸佛,有了对象,反而迷失了自己;供养无心daoren,乃以无分别智超越一切。百千诸佛,虽无过失,但无心daoren,而能认识自己。
  信士又问道:“既是清净佛伽蓝,为何敲打鱼和鼓?”
  佛光禅师仍用诗偈回答道:“直须打出青霄外,免见龙门点头人。”这意思是说,清净寺院道场,所以敲打木鱼、撞击皮鼓,完全别有深义。如敲木鱼,是因鱼在水中,从不闭眼,故以木鱼以示精进不懈;打鼓,只为消业增福。鱼鼓之声,上达云霄之外,何必还受轮回之苦?
  信士再问道:“在家既能学佛道,何必出家着僧装?”
  佛光禅师还是用诗偈答道:“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
  这意思是说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终不比出家修行更能精专一致,孔雀的颜色虽然好看,终不比雁鸟能够高飞!
  信士的心中疑云终于被佛光禅师拂拭了。
  有些问题没有通达时,真是心有千千结,但经过解释,就如拨云见青天。禅,有时不解释,有时就是解释,但都说些不相干的事。如果能于言外会意,则禅师们的一言一语,一动一静,就无不是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3:53 , Processed in 0.138976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