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我爱布施

[大德开示] 宗镜录略讲——南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水潺潺谁解饮


  密云悟悟道以后学问好,有人问他,儒家《中庸》上说:‘夫妇之愚,可以予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一般男女生活行为之间都可以懂得道,但是推到形而上最高处,连悟道的圣人也不知道,就是说,凡夫都有道,都知道,到了最高处,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话?这怎么解释?问此话的人都是当代第一流的学问家,功名皆在进士、翰林以上,官好、学问好、道德也好才问得出来。这位师父怎么说?那真是庙子上千古名言:

  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

  一切凡夫具备,凡夫不知,凡夫如果知道这个就是,立刻变成圣人;到了圣人悟了道呢?他不会觉得有道,如果圣人还保持一个有道的样子,这个圣人就变成凡夫。悟了道的人,这一悟没有悟的形迹,如果自觉得了道,是圣人,那是乘下来的人、昏人。真圣人、得了道的人,不觉得自己有道,否则,乃盗也。

  所以啊!‘得失似分’,好像悟道,又好像没有,这‘似’字用得好极了!‘明昧得失似分’,凡夫与圣人一样都具备,以佛法来讲,每一个众生都具有成佛的东西在自己生命中,只是你没有找出来,‘只于明昧得似似分’。

  诸圣了之,成真如妙用,尽未来际建佛事门。众生昧之,为烦恼尘劳,从无始来造生死事。于日用中以不识故,莫辩心王与心所,宁知内尘与外尘?


  ‘诸圣了之,成真如妙用,尽未来际建佛事门。’一切圣人悟了道,了了这个事,那就不叫阿赖耶识,而叫真如,换一个名称;也不叫乱作,叫妙用,宇宙中本具这股力量绵绵不绝。悟道者尽未来际,所作所为皆是佛事,永远不再迷昧。

  ‘众生昧之,为烦恼尘劳,从无始来造生死事。’一切众生迷住了。所以中国人只讲迷与悟,迷的人并没有少样东西,譬如在暗室中,未少一物,只是看不见而已!等到一有亮光,什么都看见,也没有多一样东西,你本来都看见,迷悟之间就是如此。
  ‘于日用中’,根据《中庸》‘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成语而来。我们平常用的心就是道,因为自己不悟,分不出哪个是心王?哪个是心所的作用?莫辨心王与心所。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内尘?什么是外尘?

  注意内尘与外尘的差别。一般学佛,外尘容易分辨,譬如我的对面是诸位,诸位是外尘,因为诸位引起我里面动脑筋。内尘在里面,看不见,尘劳烦恼、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是内尘,一般人检查不出。

  比如大家修养学佛,尽管打坐一天,并不喜欢,并不快乐,坐在那里干熬,看起来像在修行用功,实际上在煎熬。那真是煎熬,道家干脆得很,称修行是焚修,像在火里烧一样难受,又想下坐到外面玩一玩,又想这样不对,不是修道人。坐在那里舒服不舒服呢?烦得很,腿子又发麻,心里头越坐越烦躁,真是焚修、煎熬。这些东西属粗的内尘,容易找到;如果觉得心里一念不生很清净,万事干扰不了,那正是大内尘,‘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这些要搞清楚。认为悟了道,有境界、有功夫,被功夫(道)的包袱困住了,那怎么叫解脱?那是功夫的包袱,清净也是包袱,两者包袱不同,清净的包袱是白布所困;烦恼的包袱是黑布所困,全是内尘。一般人认不请自己心性本体能所功能的作用,‘宁知内尘与外尘’,分不清内缘、外缘。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智眼方识宝


  如有目之人,处闇室之内,犹生盲之者,居宝藏之中。


  两个比喻,一是等于有眼睛的人在黑暗的房间中什么都看不见,你不能说他没有眼睛,另是眼睛不起作用而已,这是一个比喻。另一个比喻说就像没有眼睛的瞎子在宝藏中,当然找不到宝藏。这是两重比喻,很妙!这两重比喻也等于内尘与外尘、内分与外分的道理。

  无般若之光,何由辩真识伪;阙智眼之鉴,焉能别宝探珠。遂乃以妄为真,执常为断,不应作而作,投虚妄之苦轮;不应思而思,集颠倒之恶业。


  这是对仗的文字,很容易懂,不需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主要是说明般若智慧的重要,所以我经常大声疾呼,成佛悟道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但是也离不开功夫,功夫不到,你本有的智慧不会开发,如果执著功夫是道,那就错了,因此般若非常重要。没有智慧的光明,不能分辨真道非道、正道外道;缺了智眼的光明,就没有办法找到真正的宝藏,于是‘以妄为真,执常为断。’‘不应作而作,投虚妄之苦轮’,这是很严重的一句话,换句话说,作修养功夫所用的方法,理搞不清楚,修了半天都是‘不应作而作’,结果跳进了‘虚妄之苦轮’,一如白居易的诗所警示: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就是这个道理。‘不应思而思,不应想而想,不应用而用’。这里指修持方面而言。经常胡思乱想的人要多加注意,应该牢牢记下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你不要以为只是思想一下,没有做出行为,这也是造业,叫思业,思业的果报也很严重。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师益友难得


  只为不遇出世道友,未闻无上圆诠,任自胸襟,纵我情性,取一期之暂乐,积万劫之余殃。以日继时,罔知罔觉,从生至老,不省不思。以无明俱时而生,以无明俱时而死;从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轮入一苦轮;历劫逾生未有休日,此身他世几是脱时!


  一篇劝世之文,劝导世界上的人。以前我们都说永明寿禅师专门说老太婆的话,喜欢说劝世文,因为加上几十年人生经验,每一句话都明白易懂,变成劝世文章,每句话也都很严重。

  ‘不遇出世道友’,老师、朋友、善知识、道友之难找。‘未闻无上圆诠’,听不到圆满的解释,善知识难逢,明师良友之难求,因此,东方文化儒释道三家非常注重良师益友,良师就是益友。换句话说,人,即便是是第一流的圣人,开始的时候,多半还是受依他起的影响,靠良师、靠人的影响。完全不靠人的诱导而悟道非常不容易。现在讲一个公案:六祖最初在客栈闻到人诵《金刚经》直至后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当时那个外地旅客出资使六祖去五祖弘忍处求法,并且为六祖出路费,供养六祖老母。现在大家修六祖的庙,后面应该供外江佬才对,那位外江佬才是六祖真正的良师益友。大家都是俗语说的:‘新娘进了房,媒人抛出墙’。大家光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介绍来的!怎么忘了释迦牟尼佛?所以东方文化非常注重师友,佛经中尤其再三强调善知识的重要。出世的道友更难,出世的道友已经悟道,跳出三界,因此‘未闻无上圆诠’。

  ‘任自胸襟,纵我情性’,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尤其跟我亲近的年轻同学注意这八个字,有些人讲话:我认为怎么样。我说这样啊!那就听你的,你认为怎么样何必来问我,对了就好了嘛!这叫‘任自胸襟,纵我情性’。其实良师益友也并不是太难求,只要你真能够尽其事谦虚地学,这当然很不容易啊!老实讲这些都是甘苦了几十年才体会到的。早年读这些经典,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永明寿老婆禅,啰嗦!年轻时自己就犯了这八个字的错。

  ‘取一期之暂乐,积万劫之余殃’,年轻任性,执著一时的快乐,不晓得自己所造之业,报应留到万动不能转。‘以日继时,罔知罔觉。’老婆禅来了,日以继夜皆在盲目的任性中。‘从生至老,不省不思。’不肯反省、不肯思想。‘以无明俱时而生,以无明俱时而死’,这些都是永明寿老婆禅的文章,来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来;死的时候莫名其妙地走,所以有些学佛的老朋友,见了面会互相调侃地说:‘你弄明白一点走好不好?’但也还有同学告诉我‘不想悟道’,‘为什么?’假使弄清楚了死很不舒服!反正糊涂地来糊涂地走。我说好,你真是天下第一人,有勇气。

  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与堂兄提婆达多的故事,提婆达多反对释迦牟尼佛,处处与佛作对危害佛,甚至叫人从山上搬大石头要压死佛,结果被佛的一位有神通的弟子一扫把把石头挡回去,佛的大拇趾还因此被碎片弹伤。佛这位有神通的弟子原来不识字,佛教他念扫把,念了扫字忘了把,念了把字忘了扫,搞了好多年,后来悟道,晓得扫把就是这个,扫的干干净净。提婆达多最后活著下地狱,据说,他下地狱的地方还在,此为‘生身下地狱’。

  佛到八十一岁快要涅槃时,堂兄弟阿难怜悯堂兄提婆达多,请佛救他,佛说不是不救他,是他不肯出来(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阿难问为什么?佛告诉阿难,提婆达多在地狱里有三禅天之乐,比在色界天当天主还快乐。阿难不信,佛示神通带阿难入地狱,果然看到提婆达多,阿难求他忏悔出离地狱,他告诉阿难在此有三禅天之乐,印证佛所言不虚,把阿难搞得莫名其妙,向佛请示。佛说罗汉知道八万劫以内的事,八万劫以外的事不知,提婆达多是早已成就的大权菩萨,专现魔王身跟佛捣蛋,岂只捣蛋一辈子,佛多生累劫开始学佛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提婆达多,后来生生世世跟佛捣乱。有一生佛变成虱子,提婆达多就变成跳蚤害佛。虱子问跳蚤在哪里吃得又黑又亮蹦蹦跳跳,跳蚤叫虱子到打坐的胖罗汉身上,结果初果罗汉杀生习气未断,一指头把虱子掐死。

  诸如此类,佛讲了许多过去生的因缘,提婆达多总是与佛作对,令佛难堪,释迦牟尼佛说他永远永远感谢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早已成就的佛,故意现反面作反教育,所以他有本事下地狱,功夫到了不肯出来,佛最后才把这个大秘密揭穿。当然他不是‘以无明俱时而生’,也不是‘以无明俱时而死’,提婆达多敢在地狱轮转,因为他有这个本事。

  我们不同,我们是盲目地在滚,永明寿禅师形容住是‘从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轮入一苦轮’。‘此身他世几是脱时’,永远没有解脱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佛法但由省力得


  宗镜本怀正为于此。是以照之如镜,何法而不明;归之如海,何川而不入。若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灯;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


  写作《宗镜录》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暗了一千年的房间,刹那间点亮一支腊烛划破黑暗,禅宗顿悟到的道理就是如此,真正悟到那个理,一灯而破千年暗室,一千年的无明破了。

  ‘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大家做功夫修止观观不起来,佛经上说:‘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一照就到了,很容易,什么顿悟不顿悟,顿悟很容易,就是前面所说:‘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灯’,怎么点亮这一灯?很容易,就是这一念之间:‘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一观照一下,无始尘劳就破掉。

  此具足诠旨,信入而不动神情;成现法门,谛了而匪劳心力。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嘱后贤,无失法利。


  对仗句。‘具足诠旨‘,一切众生本来具备,个个都是佛,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佛?自己把自己关在黑暗房间中,只要把你生命本有的智慧之火点燃,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作观想也好、参禅也好,不管什么法门都是这根洋火,一引就出来了。‘信入而不动神情’,一信就进入这个境界。其实有很多朋友,房间早已经亮了,自己不知道,到处去找,结果又把开关关掉,聪明反被聪明误。动都不要动就悟道了,这是现成的法门。‘谛了而匪劳心力’,真悟了,也不用心也不费力,早就到了。

  ‘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嘱后贤,无失法利。’ 假使你真的信不过,我这里有好酒好菜请大家,赶快来研究我这个东西,集中了佛的宝贝,等你来拿。‘深嘱后贤’,我们都是他的后贤。‘无失法利’,不要失去这个利益,只享权利,不需尽义务。

  现在讲到生死大事。

  故《法华经》偈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我们晓得西方极乐净土所供奉的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两旁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至者到也,也是大势至佛,过去已成佛。两位都是阿弥陀佛的助手,将来阿弥陀佛退休,由观世音菩萨即位,名号也叫阿弥陀;再继位的大势至,名号也叫阿弥陀,从此西方极乐净土只有一个名号阿弥陀。佛经记载很多佛,禅门课诵就有千佛,名号各有不同,各有其所代表的哲学意义。

  现在先推开佛经来说,世法也就是佛法。大家应该看过近代一本小说《老残游记》,刘鹗作的。中国文人没有不研究佛学的,凡在佛学中有心得,文章诗词境界就高。《老残游记》谈到许多佛法精神,其中谈到满清末年,他已经看到时代的苦难。他说做了一个梦,看到海边一艘破船在狂风骤浪中,大家要抢救这只船,他早已看到国家民族前途的危机。

  后来他在桃花山上看到一位朋友题的诗:‘回首沧桑五百年’,哟!不得了!刘鹗描写自己遇到神仙,那一段描写得真好!山上茅蓬有个隐士,穿著黄袍子,相貌古色古香,刘鹗称他前辈神仙,起码有五百岁,老先生哈哈大笑,说自己跟刘鹗差不多岁数,诗呢?他回答:‘诗人多半打妄语,作诗吹得越大越好。’刘鹗恍然大悟,文人多半吹大牛。后来两人谈到满清末年国家民族的命运,不得了,中间很多隐语,替皇帝宗室、中华民族算命,算得很对,唉!两人感叹那怎么办?刘鹗说我告诉你:‘一切宗教有个什么人最大?’那个人想了半天说:‘如来佛?’‘不是’,如来佛管不了事。‘上帝?’‘也不行’。上帝最怕魔鬼,魔鬼力量和上帝一样。他问哪一个最大?‘有个叫势力尊者大势至,大势到的时候,上帝也都没办法,上帝都怕势力尊者。’为什么念佛的人拜大势至菩萨?生命到了医院,最后的时候,大势至菩萨来接引你了,那个时候你不要再想上个氧气多留几天,不必了!大势已到,请帖接到就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二十二章 张口辟洞庭

  现在继续讲《宗镜录》第四十三卷。

  故《法华经》偈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我们上次提过大势佛,每一位佛的名号都有其佛法上的意义,所谓大势佛就是‘时间到’,业力的力量到了某一个程度,无法挽回,所以称大势至菩萨乃至成大势佛。在宗教情感上,念大势至菩萨是在求大势至菩萨加持,这是宗教方面的祈求。如果真正从佛法修持的功夫上著手,就是要把身心与时空的关系,那一股不可挽回的力量拉回来,亦即‘反其道而行’,甚至把这股力量定住,此所谓‘定慧等持’,属于功夫方面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转定业


  如果谈到打坐、修定,人不能没有呼吸,也不能没有思想,初禅做到念住,是把思想定住(定在一个东西上),而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思想是不可能的。我常常比方,我们的思想像一堆面粉,面粉因风而起,四处飞扬;如果面粉加水放在某一定点慢慢碾动,逐渐和入所有飘扬的面粉,就裹成一团面。做功夫修定,感觉到念头空了。实际上,空的境界正是念头,正是一团面粉。大家不要听了这个观念,去观面粉,那就糟糕了!那对生理影响非常严重。我只是打个比方,定是这个道理,面粉(思想)起初到处飞扬,靠修定功夫慢慢澄清下来。

  再打一个比方,修定做功夫,不管是念佛、观想或参禅,像吸铁石吸引铁粉的作用,细铁粉渐渐被吸铁石吸住不动。当然,你们也不要把自己当作吸铁石;不过打起坐来,确实有吸铁石的作用,人体是有所妙用。

  我曾做过实验,制作一个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有一定的高度尽码,对好南北极,戴在头上打坐,很容易凝定住。这就是利用宇宙的磁场道理,有助身心得止。国外也做了很多实验,法国放射学家马夏,把一块新鲜的肉放在小金字塔中间,一星期后肉没有臭,仍然新鲜。这种作用当然对人体关系很大。布拉格的无线电工程师宝巴尔把钝的刀片摆在小金字塔三分之一高的纸板上一个礼拜,又可以使用 ,可见磁场作用非常大。

  所以有一派道家、密宗,主张早晨打坐要对著东方,如何把南北极摆好,是有一点道理,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那么初步是这样一个作用,身体内部像吸铁石一样,有凝定的作用。把念凝定住了,使自然飞扬的业力定住,普通叫功夫。学佛的人加上许多神秘的佛法的外衣,那又另当别论!

  那么,这是心理方面,由心理方面自然会配合到生理方面,慢慢配合呼吸的往来。一个心粗气浮的人,呼吸特别粗,这其中又有两点要做研究。我经常说学佛是科学,不要完全搞迷信。男性事情繁杂会心浮气躁,女性也一样,但是两者不同。女性平常身体的劳动、运动不像男性。有些女性的呼吸本来就很微弱,但这并不表示其思想轻灵,反而跟男性思想一样粗浮,男女情形相反,即阴阳相反的道理。

  先在男性立场讲,由粗浮的呼吸,透过静坐、修定,变得呼吸轻微,乃至变成很长的呼吸。所谓长呼吸是呼吸缓慢。功夫到了某个境界,很久才吸进一下,很久才呼出一点,一呼一吸之间的时间距离比较长,也就是说,呼与吸中间的距离拉长了,这才是真正的‘长呼吸’。一般做功夫的人看到古书‘长呼吸’,完了,拼命做很长的呼吸,这样反而把妄念的力量增强了。因此越坐妄念越大,越不能定,此乃理不明。所以学佛修道不论做任何功夫,明理是非常地重要,它有它的学理。

  如此,呼吸间距慢慢拉长,甚至到达好像没有呼吸,是谓‘胎息’。一般人做功夫又搞错了,以为胎息是用小腹呼吸(胎儿呼吸)。搞了半天,功夫是有了,肚子也大了。

  所谓‘胎息’是呼吸非常慢,气一吸进来,自然晓得充满全身,甚至到达足尖,每一毛细孔均知吸进来,无表的;然后呼出去也是无形的、很轻松的。深长的、无形的呼吸才真是‘胎息’。有许多人做功夫说自己已经得到胎息,不用鼻子呼吸,在肚脐呼吸。我说很好,将来卖肉一定多两个钱,因为肚子长出大堆赘肉。那不是真的胎息,不要搞错了!

  当然,慢慢没有呼吸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现象,血脉流动缓慢,甚至似流不流,心脏很慢才动一下,好像患了心脏病快要死了!其实不是。那么,学佛打坐真做功夫,这些现象都会出现,这些现象违反常规。平常的呼吸一来一往,血液顺脉循环,念头纷飞;可是功夫做得细了,便不一样。就是说,这股业力有非常大的转动力量,它慢慢反转来走慢了,这就是自然与生命的一种秘密,由此你的一切当然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转定业


  如果谈到打坐、修定,人不能没有呼吸,也不能没有思想,初禅做到念住,是把思想定住(定在一个东西上),而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思想是不可能的。我常常比方,我们的思想像一堆面粉,面粉因风而起,四处飞扬;如果面粉加水放在某一定点慢慢碾动,逐渐和入所有飘扬的面粉,就裹成一团面。做功夫修定,感觉到念头空了。实际上,空的境界正是念头,正是一团面粉。大家不要听了这个观念,去观面粉,那就糟糕了!那对生理影响非常严重。我只是打个比方,定是这个道理,面粉(思想)起初到处飞扬,靠修定功夫慢慢澄清下来。

  再打一个比方,修定做功夫,不管是念佛、观想或参禅,像吸铁石吸引铁粉的作用,细铁粉渐渐被吸铁石吸住不动。当然,你们也不要把自己当作吸铁石;不过打起坐来,确实有吸铁石的作用,人体是有所妙用。

  我曾做过实验,制作一个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有一定的高度尽码,对好南北极,戴在头上打坐,很容易凝定住。这就是利用宇宙的磁场道理,有助身心得止。国外也做了很多实验,法国放射学家马夏,把一块新鲜的肉放在小金字塔中间,一星期后肉没有臭,仍然新鲜。这种作用当然对人体关系很大。布拉格的无线电工程师宝巴尔把钝的刀片摆在小金字塔三分之一高的纸板上一个礼拜,又可以使用 ,可见磁场作用非常大。

  所以有一派道家、密宗,主张早晨打坐要对著东方,如何把南北极摆好,是有一点道理,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那么初步是这样一个作用,身体内部像吸铁石一样,有凝定的作用。把念凝定住了,使自然飞扬的业力定住,普通叫功夫。学佛的人加上许多神秘的佛法的外衣,那又另当别论!

  那么,这是心理方面,由心理方面自然会配合到生理方面,慢慢配合呼吸的往来。一个心粗气浮的人,呼吸特别粗,这其中又有两点要做研究。我经常说学佛是科学,不要完全搞迷信。男性事情繁杂会心浮气躁,女性也一样,但是两者不同。女性平常身体的劳动、运动不像男性。有些女性的呼吸本来就很微弱,但这并不表示其思想轻灵,反而跟男性思想一样粗浮,男女情形相反,即阴阳相反的道理。

  先在男性立场讲,由粗浮的呼吸,透过静坐、修定,变得呼吸轻微,乃至变成很长的呼吸。所谓长呼吸是呼吸缓慢。功夫到了某个境界,很久才吸进一下,很久才呼出一点,一呼一吸之间的时间距离比较长,也就是说,呼与吸中间的距离拉长了,这才是真正的‘长呼吸’。一般做功夫的人看到古书‘长呼吸’,完了,拼命做很长的呼吸,这样反而把妄念的力量增强了。因此越坐妄念越大,越不能定,此乃理不明。所以学佛修道不论做任何功夫,明理是非常地重要,它有它的学理。

  如此,呼吸间距慢慢拉长,甚至到达好像没有呼吸,是谓‘胎息’。一般人做功夫又搞错了,以为胎息是用小腹呼吸(胎儿呼吸)。搞了半天,功夫是有了,肚子也大了。

  所谓‘胎息’是呼吸非常慢,气一吸进来,自然晓得充满全身,甚至到达足尖,每一毛细孔均知吸进来,无表的;然后呼出去也是无形的、很轻松的。深长的、无形的呼吸才真是‘胎息’。有许多人做功夫说自己已经得到胎息,不用鼻子呼吸,在肚脐呼吸。我说很好,将来卖肉一定多两个钱,因为肚子长出大堆赘肉。那不是真的胎息,不要搞错了!

  当然,慢慢没有呼吸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现象,血脉流动缓慢,甚至似流不流,心脏很慢才动一下,好像患了心脏病快要死了!其实不是。那么,学佛打坐真做功夫,这些现象都会出现,这些现象违反常规。平常的呼吸一来一往,血液顺脉循环,念头纷飞;可是功夫做得细了,便不一样。就是说,这股业力有非常大的转动力量,它慢慢反转来走慢了,这就是自然与生命的一种秘密,由此你的一切当然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悟力不思议


  为不依正觉广大威势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于心外取法成诸邪见。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


  ‘正觉’即梵文的菩提。什么是不依正觉?前两天有个青年同学跟我讨论到觉悟的觉:‘迷路了,忽然发觉刚才走错方向算不算悟?’我说:‘也算悟啊!’中国人讲睡觉的‘觉’也是觉悟的觉,睡醒了即是觉醒了。觉有很多,包括世间法、出世法。‘正觉’即明白身心性命的根本,乃至宇宙万物的根本。所谓明心见性,是见到这个程度谓之菩提。正觉不是一般所谓有觉,因此有些经典不翻这个‘觉’字,只翻原文叫菩提,觉字很难翻,就是悟到生命的本来。

  为了一切众生不依正觉,不依正觉是智慧,下面有个名词:‘广大威势之力’,这个‘广大威势之力’是功夫的、修持的境界。比如打坐,有时身上会产生腰酸背痛、头痛等等痛苦的反应,你要晓得这也是自己生命广大威势的力量。此广大威势力量有两层:

  第一层,平常未经修持,生理心理没有转化,一身都是业力。这个业力是痛苦的业力;现在经过修持,慢慢在转化,这一股正气所起的力量与业力在互相消长,于是产生我们感受的痛苦,所以这个时候有广大威势之力。

  第二层,凡夫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威力大得很。譬如这个世界经常有思想的威势之力的邪见一来,世界上死多少人?又如一个人脑子一动,杀人的武器就发明出来了,像死光的发明,就是众生业力的威势之力。这个力量转过来,就变成佛菩萨智慧神通,救苦救难之力,同样都是广大威神之力,这是指实际的功夫方面而言。有人说打坐容易走火入魔,其实根本就没有魔,自己智慧没有搞清楚,变成入魔。魔力是自己造的,佛力也是自己造的,广大威势之力是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念万法基


  其次,众生不晓得‘正念一心法威德力’,这要注意一个东西,我们晓得佛的修法有三十七道品,这是显教的,不管密宗也好、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天台宗也好,修法原理都离不开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基本上分四个架构,四念处:心念处、身念处、受念处、法念处。实际上感受当然属于身念处;法呢?意识的思想,一切世法、出世法都属于心念处的,换句话说,三十七道品的修法全在身心两者。由四念处的修法,最后达到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正念。

  (编案:《瑜伽师地论》二十九卷,从正见起依次阐述,至成就如是正精进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九种行相所摄正念,能摄九种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与正定。)

  什么是正念?比如今天修净土,认清理论,今天只念就是正念。它有一个范围,站在今天修净土法门的立场来讲,我只有念佛这一法门是正念,其他任何一念进来,乃至其他佛菩萨之念进来皆非正念。如果站在其他宗派,修密宗念咒子或观想的立场呢?今天念咒子这一念是正念,其他都不是。那么站在空念所立场,今天什么都不念,空空洞洞的是正念,其他都不是。正念是念的力量。以禅宗立场而言,禅宗讲无念是正念。拿唯识宗、净土宗或密宗立场讲,以有念为正念。

  当然,正念有范围,我们可以再定一个范围,凡是能使身心安乐、安祥的,就是正念;身心感受不安乐、不安祥即非正念。归纳起来,正念并非说空念才是正念,说我念佛这一念不是正念,那不对的;也不能说只有念佛这一念是正念,空念不是正念,也不对。八万四千法门,方便修习,立场不同。

  那么,所谓正念,是有念,不是无念。在座诸位有许多学禅的,假使真能够忘记身心,一念空空洞洞的,本来无一物,你经常昼夜如此,这个就是正念,可是你不能说它是空,这也是一念,不过在空念中而已。以四禅八定来讲,那属空无边处定,但还达不到真无边处,只不过有一个小空的境界而已,这就是正念。如果完全无念而修,坐下就坐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顽空;不过顽空也是一念,非正念而已!

  所以正念的道理要认清楚,换句话说,念念都在正念中就是定、就是慧。譬如修白骨观的,念念都在白骨这一影像,乃至走路、吃饭、做事,昼夜都在此中,这是正念。其他的念头,能不能做事?能啊!能不能讲话?能啊!那个是正念以外的旁用,没有关系,这一念始终不变去,这是正念。一得正念当然得定,当然止观具备,当然包括一切。修净土的净土就到了;修禅的禅的境界也到了;修密的密的境界也到了。所以,原理不会离开正念。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心最威德


  为什么修这个法?永明寿禅师说,因为一切凡夫众生不懂正念一心法。大家如果了解这个道理,什么禅啊、密啊、净土啊,一切法门就是这一法门,就是这一法,正念一心。所谓提起正念就是这一念。

  许多修这个法门的说那个法门不是正念,修红观音的说修白观音的不是正念,这样一来,你那个根本都不是正念,谁是正念?正念在无念,无念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谓正念。此所以研究教理之重要,理通了以后,你才晓得‘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八万四千法门样样都是对的,不过修持要提起正念。正念的道理,刚才已经以面粉、吸铁石做过譬喻,你确定以这一法门修持,昼夜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是这一念存在。以此去修,不论在家出家,没有不成就的。

  为什么不能成就?平常的修持根本没有用正念一心法,用正念这一念把它定住。所谓定,是把它钉住,譬如挂物,必须拴住两边才能钉住。定就是一股力量把它钉住。很简单。大家不融会贯通世法、佛法,一天到晚打坐要修定,完了,一脑子乱七八糟的邪见都来了!什么神秘主义、定又怎样啦……一大堆。不修道学佛还好,一修道学佛乱用那些佛道名词,钉了一脑子。结果一脑子非正念,叫做‘经念’,神经之经,那就糟了!佛法非常简单、非常明白——‘正念一心法’。

  正念以后,一切无知吗?那怎么叫正念!当然一切皆知,不过,知的没有关系,只有这一念。譬如本市很多道路,我们从东门到火车站,哪一条是我的正路?中和的路与我不相干,因为我的目标是到火车站。这一条是我的正路,你不能说其他的不是路,那你全错了!因此,我们要晓得‘正念一心法’的道理。懂了‘正念一心法’的道理以后,心的功能、自性的功能就会起大威德之力,心力之强大矣,此所以‘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之故。这个威德的力量可以了生死,可以去生老病死的痛苦,然而我们搞不清楚‘正念一心法’,所以威德之力起不来。

  一切凡夫众生‘于心外取法,成诸邪见’,都在心外求法而成外道。一切功夫、一切境界、身心内外,身体能飞起、放光,也是心的作用,这些都是唯心的威德力量。人人可以做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有,都具备这个功能;为什么做不到?不能‘正念一心之法’。做到了也不稀奇,能在空中走路有什么奇怪?

  比如前天跟孩子谈空中跳伞的经验,自三千米的高空跳到地面八分钟。有时在空中碰到气流,人在空中转,上不去下不来有个把钟头,怎么办?那只好由它转,把重心稳住,转到相当程度,把握住机会。结论是完全靠智慧,这个时候要灵光,如何求生存?是智慧。假使外在境界碰到气流,就像空中跳伞一样,只要把自己稳住,这就是定。外界的大势力、风向、气流的回旋,你无法抵挡,不等这个力量过去,你下不来,等于我们修持一样,此时唯有定,心更要静定。我问他慌不慌?他说慌啊!那下一步呢?他说我早知道,下一步不对就是死,没有第二个字。

  同样的,修持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你只要放下、定住,心里的威德就起来。跳伞在空中,此时不可能有外力的帮助,在那个大力量的轮回、大气流的回旋中,外力被那股回流的力量挡住进不来。实际上,那股气流的力量也是空的,它本身空,空的东西一起动时,其威力之大无法想像。唯空能够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都是空的力量。一切物质的成就,空的力量使你成就。空也能破一切法,物理的道理也一样,原子弹爆破的强大威力,也是空的力量。宇宙万有的成功,也是靠空的宁静才起来,所以《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清清楚楚。

  ‘于心外取法’,不要随便骂人家外道。以佛的眼光看,声闻、缘觉、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还是外道。心外求法,没有回转来,不知这一切威力、智慧功能,都是一心所造。因此,一般修行的人‘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凡夫眼睛看到所谓有因果是生灭法,不识因果的体,只看到因果的用。

  譬如大家常用的比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世间法的现象,生灭的因果。瓜种下去之后慢慢成长,最后又结成一个瓜,当种子种下去,到后来结成瓜时,那种子的功能,亦即现象、作用早就空掉,前因已经过去,只看到新结的瓜的后果。而且新结的瓜中有种子,已经产生另一个前因在其中,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这个因果现象是生灭的因果。我们这么一反省,晓得平常了解的因果是生灭的因果,不生不灭的是‘非因果、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所以佛法的道理既高深又简易。

  凡夫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譬如念佛,一天念十万遍,一个月念三百万遍,不得了,功德积在那里好像做生意赚钱一样,这是以生灭心来计算生灭法。又如打坐,一天坐天次,比别人多加中午一次,坐在那里以生灭心修,一下观肚脐,一下搞这里弄那里,不打坐当然没有,以生灭心修行。以生灭的因,所得是生灭的果,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佛法以无生为因,所得为无生之果,没有在正念、正心、正道的因地上下手,搞得全是错误的路子,所以说一切众生‘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

  永明寿禅师说,本来众生为了跳出生死而修行,然而不学佛修道还好,一学佛修道‘重增生死’,跳不出生死。换句话说,自性本来无生灭、无生也无死,用不著去了它,因为我们提了一个观念要去了生死,因此‘重增生死’。

  诸佛菩萨‘为是等故’,为众生有这样多的错误而起大悲心。所有佛的讲经说法、八万四千法门为了什么?为了‘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拔去众生根本妄想、生灭妄生的痛苦。众生本来没有痛苦,都是自寻烦恼,自寻烦恼的根拔除,是诸佛菩萨教化的用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9:06 , Processed in 0.23741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