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星 云 禅 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半肯半不肯
  洞山良价禅师在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时,刚巧遇到他剃度恩师云岩昙晟禅师的忌日,因此就设斋上供,有学僧问道:
  “禅师于令师云岩处,得到什么开示?”
  洞山答:“虽在云岩座下,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不蒙指示,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我真不懂,你来南泉普愿禅师处悟道,为什么却为云岩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我不尊先师的道德佛法,只尊重他不为我说破,单凭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既然为先师设斋,那么肯定先师的禅风了?”
  洞山答:“半肯定一半不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不全部肯定呢?”
  洞山答:“因为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负先师了。”
  洞山良价禅师是在老师云岩圆寂后,见水中自己的影子才开悟的,他的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洞山悟道,虽是在老师圆寂之后,但不忘师恩,因此在忌辰设斋致祭,致祭恩师就是感谢他未说破,所以才睹影自悟。修行若是全依赖师长,将会失去自己;若是全靠自己,没有指引,何能因指见月?所以师资相助,这就是半肯半不肯的真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9 善知识
  皓月供奉,有一次问赵州禅师道:
  “普天之下,所有的善知识,是不是都已证得涅槃解脱了?”
  赵州:“大德问的是果上涅槃?还是因中涅槃?”
  皓月:“果上涅槃。”
  赵州:“天下的善知识未证。”
  皓月:“为什么未证?”
  赵州:“功未齐于诸圣。”
  皓月:“功未齐于诸圣,为何称为善知识?”
  赵州:“明心见性,悟入佛之知见,亦得名为善知识。”
  皓月:“未审功齐何道,才名为证大涅槃。”
  赵州禅师说偈道:
  “摩诃般若照,涅槃解脱法;
  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
  皓月:“果上三德涅槃已蒙开示,如何是因中涅槃?”
  赵州:“大德是也。”
  学佛的人,未见法性之前,不能离去善知识,因为佛陀曾说,亲近善知识是证悟法性必备的条件之一。末法时代,欲求全德(果上涅槃)的善知识确实不易,如于佛法的行解,弘法的热诚,只要有一分胜过自己,都可亲近。更重要的是对所亲近的善知识,必须随顺恭敬,经上说:“若彼于师,住嫌恨心、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
  经上也说:“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亲近。”因为正在修持因中涅槃者,即具少分功德,亦可名为善知识,所以赵州明示皓月:因中涅槃,即你(大德)就是!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10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道:
  “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跟前面对着他,一句话不说,道吾禅师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摇摇头,表示意见道:“我不认为如此。”
  道吾追问:“那你的看法?”
  仲兴就把道吾手中的杯子抢到手里,大声反问:
  “是邪?是正?”
  道吾抚掌大笑,说道:“汝不愧为我的侍者。”
  仲兴便向道吾禅师礼拜。
  道吾禅师开示的“是正?是邪?”这内中的道理,所谓“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有些人天天说道,却破坏人的信心;有些好打喜骂的人却能让人入道。名医治病,砒霜毒药皆成良药,因此说“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认为宇宙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能体会时则不执断,亦不执常,作如此会时,则一切皆正;若将手中物执有执空则皆是邪。以此见地反问老师,道吾禅师欣慰嘉勉,终于师资相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11 他已谢过了
  晚上,七里禅师在诵经时,有一强盗手拿利刃进来恐吓道:“把钱拿来,否则这把刀就结束你!”
  禅师头也不回,安然无事地说道:“不要打扰我,钱在那边抽屉里,自己去拿。”
  强盗搜刮一空,正要转身时,七里禅师就说:“不要全部拿去,留一些我明天要买花果供佛。”
  强盗要离开时,禅师又说道:“收了人家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走了吗?”
  后来强盗因其它案子被捕,衙门审问知道他也偷过禅师的东西,衙门请禅师指认时,禅师说:“此人不是强盗,因为钱是我给他的,记得他已向我谢过了。”
  强盗非常感动,后来于服满刑后,特地皈依七里禅师,成为门下弟子。
  禅的教育是非常活用的,禅有自悟性,禅更有化他力。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12 不可向你说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
  “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了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你说这是盐。”
  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13 莫轻园头
  有一学僧向洛浦禅师告假辞行,想到其它地方去参学,洛浦禅师就问道:
  “此处四面是山,你要往何处去?”
  学僧哑口不知如何回答。
  洛浦禅师道:“如果你在十天内能够回答,那就请便!”
  学僧日夜思索,经行往来,偶在菜园中巧遇担任园头的善静禅师,善静禅师就问道:
  “听说你已告假辞行到他处参学,为什么还在这里不去呢?”
  学僧将不能回答洛浦禅师的问题经过详述一遍。
  善静禅师说道:
  “我可以教你回答,但你不能对洛浦禅师说这是我的话。”
  学僧一听,大喜,恳求道:“可以,请您告诉我答案吧!”
  善静一字一字慢慢地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当洛浦禅师听完学僧的回答,就问道:
  “这答案是谁告诉你的?”
  学僧回答道:“是我自己的。”
  洛浦禅师两眼圆睁,道:“我不相信!”
  学僧只好说是善静禅师教的,当晚洛浦禅师上堂,就对大众宣布道:
  “莫轻园头,他日其座下将会有五百人!”
  后来善静禅师弘化一方时,其弟子果真有五百余人!
  真人不露面,禅宗丛林,多少烧火的、挑水的、煮饭的等等苦役行者,都是在工作中参究出本来面目,但仍陆沉无人认识的真面目。“工作无尊卑,悟道有深浅。”诚信然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4 禅非一物
  有一次,石头禅师问宝通禅师道:
  “你是参禅僧还是州县白蹋僧?”
  宝通:“是参禅僧。”
  石头:“何者是禅?”
  宝通:“扬眉瞬目。”
  石头:“除却扬眉瞬目外,将你的本来面目说出来听听。”
  宝通:“先请禅师除却扬眉瞬目。”
  石头:“我不以扬眉瞬目看你。”
  宝通:“我已将禅呈给你看过听过了。”
  石头:“离扬眉瞬目,你和我心如何?”
  宝通 :“你心我心不异禅心。”
  石头:“不关你事。”
  宝通:“是关你事。”
  石头:“禅非一物。”
  宝通:“一物是禅。”
  石头:“真禅无一物,一物不可得,汝心见量意旨如此,应为善自护持。”
  禅是活泼的,只要能在参禅中,体悟万法皆空的法性,生活里,就会感受到“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实性。”因此,行住坐卧是禅,扬眉瞬目是禅,只要心领神会,又
  何需言说?
  宝通经不起石头禅师一再追考,最后道出禅无一物,一物是禅。《金刚经》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自性空)非非法(不着自性空)。”所以石头勉励他大须护持,继续参究。

查看详细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被人借去了
  有两位学僧同住一庵,彼此多日没有谋面,有一天两人相遇,住在楼上的学僧就对住在楼下的学僧问道:
  “多日不见,不知你在忙些什么?”
  楼下的学僧答道:“我在忙着造一个无缝塔。”
  楼上的学僧一听大喜,说道:“我也正想造一个无缝塔,能否借你的塔来看样子?”
  楼下的学僧道:“真不巧,你怎么不早说呢?我的无缝塔被人借去了!”
  楼上的学僧很自信地道:“没有关系,就以你给我一看好了。”
  “就以你给我一看”,因为众生的本性,才是真正的无缝塔,除了圆满的法性外,另外还有什么无缝塔呢?
  法身舍利乃佛觉悟之全体法性,就是佛依其觉性法性而开示的法语--经典,亦称为法身,亦可称为法身舍利,所以《金刚经》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楼下学僧既会得法身无边际,所以才知造一无缝塔、无边际的塔来供养法身。但是这种悟性是模仿不得的,是唯证相应的,所以借也借不得,学也学不来,楼下学僧当然推说被人借去了。
  但本性是被人借不去的,楼上的学僧已经知道当下就是了。修行,只有依靠自己去修、去参,模仿只像鹦鹉学语而不知实义。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6 佛子天然
  行思禅师门下的丹霞天然禅师,本来是一个上京赶考求官的士子,某日有人向他说:
  “选官如何选佛?”
  丹霞道:“到哪里里去选?”
  那人回答道:“江西马祖da师是个好去处。”
  天然就跑去见马祖,一见马祖就用手拍着头,表示要剃度出家。
  马祖说道:“你的机缘不在我这里,是在石头禅师那儿。”
  于是丹霞就去见石头希迁禅师。
  石头禅师一见,就命他作务去。
  有一天,石头命大家到堂前去除草,天然却端了一盆水把头洗净,拿一把剃刀,跪在石头面前。石头见他已会意,于是便为他剃发出家。
  他剃发出家后,再去见马祖,不先进客堂却直到僧堂,骑在祖师的圣像上,众人看到这个情形,以为不知何处的游方僧,大逆不道,遂告知马祖,但马祖da师看到他这样的行为,非常欢喜,遂说“我子天然!”天然随即从圣像上跳下,向马祖礼拜,从此以天然为名。
  有一次,在一个寺院拿佛像来烧火取暖,还说要取舍利子的,就是这位丹霞天然禅师。
  有些佛弟子一听佛法,当下悟入而证果;有的勤苦修学了一生,还是不能得道。这与前生的修持有关,所以修证的迟速,都不是今生的利钝根性差别。
  学佛,要像天然禅师,不要轻易错过因缘,但也不必急求速成,菩萨道须经三大阿僧只劫,这才是真正的利根。
发表于 2010-9-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1:31 , Processed in 0.195810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