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586|回复: 4

3招去除体内湿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林贞岑
2006/03 康健杂志 88期

环境中的潮湿固然可怕,存在体内的“湿”也不可小觑。

如果你经常觉得胃口欠佳、整天想打瞌睡、皮肤起疹子,可能是体内的湿在作怪。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

从特殊气候变化造成病源菌孳长(外湿)到体内水分滞留(内湿),中医提到的湿病范围极广。

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如同洪水溃堤,脏腑运作因水患而受阻。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湿疹的人很多都是焦虑、紧张引起的,”皮肤炎治疗经验丰富,林口长庚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林胤谷观察到,交感神经受到情绪影响,水分代谢功能失常,湿气滞留体内,恶化湿疹症状。

尤其居住沿海地区的南方人(如台湾),因环境多雨潮湿,如感染、皮肤发炎等与湿气有关的疾病特别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林胤谷医师提醒,老人、小孩、肥胖、少运动、肠胃功能差、心脏病、肾脏病、气喘、关节炎及癌症患者,对环境中的湿度变化特别敏感,水分代谢差,因此雨季时要特别留意保养。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去湿法宝。

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慧。譬如南方人随身佩戴艾草杀菌,防止感染疾病。

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好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兰、石菖蒲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汤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炖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除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

中医师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强水分代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甜食及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

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4.水分摄取要适量。

尽管环境潮湿,但你仍有机会扭转乾坤,把潮湿赶出体外。
发表于 2010-1-2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2-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4-19 08:18 , Processed in 0.25262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