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085|回复: 104

【正在进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2-3-23 22:07 编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读诵全文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1.净身业真言(唵 修哆唎 修多唎 修摩唎 修摩唎 娑婆诃)
2.净口业真言(唵 修唎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
3.净意业真言(唵 嚩日啰恒诃贺斛)
4.清净身口意三业真言(唵 娑瓦 婆瓦术驮 娑瓦达摩娑瓦 婆瓦秫多憾)
5.安土地真言(南无三满哆 母驮喃 唵 度噜度噜地尾 萨婆诃)
6.普供养真言(唵 誐誐曩 三婆嚩 伐日啰斛)

奉请八金刚
奉请青除灾金刚 奉请辟毒金刚
奉请黄随求金刚 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 奉请定持灾金刚
奉请紫贤金刚 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四菩萨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
奉请金刚爱菩萨 奉请金刚语菩萨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 归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
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终

般若无尽藏真言
纳谟薄伽伐帝 钵唎若 波罗蜜多曳 怛侄他
唵 纥唎 地唎 室唎 戍噜知 三密栗知 佛社曳 莎诃

金刚心真言
唵 乌伦尼娑婆诃

补阙圆满真言
唵 呼嚧 呼嚧 社曳穆契娑诃

普回向真言
唵 娑摩啰 娑摩啰 弭摩曩 萨缚诃 摩诃斫迦啰(la)嚩(wa)吽

金刚赞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福德叹无穷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 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利哆 毗迦兰帝 阿弥利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枳多迦利 娑婆诃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得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解》序

是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大師聞而悟道,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故《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羅蜜。」故《大般若經》會會之初,皆先明無住。

又彼經云:「爾時世尊,復依一切無戲論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輪字法門。謂一切法空,無自性故。一切法無相,離眾相故。一切法無願,無所願求故。一切法遠離,無所著故。一切法寂靜,永寂滅故。一切法無常,性常無故。一切法無樂,非可樂故。一切法無我,不自在故。一切法無淨,離淨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尋其相不可得故。」直接顯性空理趣。

彼經又云:「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一切有情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語轉故。一切眾生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前明有法非法,後明無法不法,非有非無是中道理趣。

昔有五百比丘聞說般若空法,狐疑不信起座離去。網明菩薩令思益梵天為做方便,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恆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虛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復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

吾人研究佛教,當知佛教乃法界教也,故無國籍之分。佛教者乃人人教也,故無家庭之私。佛教者乃眾生教也,故無種族之見。佛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信與不信暫時之問題爾,既不能超出法界,則均在佛法含育之中,焉用辯。

時逢英譯金剛經略解,夫之之初,引之數言,是為序。

金山沙門
佛曆三○○二年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
------------------------------------------------------------------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話解】

我告訴你們,我講經也不會往深的講,我只會講淺淺的,講不能出版這一類的經;能出版的我不會講。但是你們一定要出版我也不管,將來人笑話,那是人笑話我,不是笑話你們,是不是啊?我負責任,用不著你們負責任的。人說:「這不是你們翻譯得好不好,那是他講得不好,關你們翻譯什麼事!」對不對?我是講邏輯學的,不把這個過錯放在你們身上。

是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大師聞而悟道,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故《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羅蜜。」故《大般若經》會會之初,皆先明無住。

「是經云」:就是這一部金剛經說的,說什麼呢?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你這個心不要有所執著,要無所執著而生這個心。「六祖惠大師聞而悟道」:六祖惠能大師一聽這兩句話就開悟了,而我們現在聽四句也沒有開悟。「若心有住,則為非住」:經上又說心若有所著住,就是非住,那就不對了。

「故《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蜜」:所以大品就說了,你若執著一切法,是名不住般若波羅蜜;這個不住,也可以說你不明白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羅蜜」:不執著一切法,是名方住般若波羅蜜;那時候你才算明白般若波羅蜜法。「故《大般若經》會會之初,皆先明無住」:所以《大般若經》每一會的一開始,都是講無住,叫你沒有執著,無所住。

又彼經云:「爾時世尊,復依一切無戲論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輪字法門。」

「又彼經云」:在經上又說:「爾時世尊」:就是在那時候世尊「復依一切無戲論法如來之相」:這講的是真法,不是戲論,不是講笑話,說如來這個大概的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輪字法門」:為一切的大菩薩宣說這個智慧法,這種甚深的道理、宗旨,轉這個般若法輪;這個般若就屬於輪字法門。

「謂一切法空,無自性故。一切法無相,離眾相故。一切法無願,無所願求故。一切法遠離,無所著故。一切法寂靜,永寂滅故。一切法無常,性常無故。一切法無樂,非可樂故。一切法無我,不自在故。一切法無淨,離淨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尋其相不可得故。」直接顯性空理趣。

「謂一切法空,無自性故」:一切法都沒有了;法自己沒有一個體性,所以就空。「一切法無相」:一切法也沒有一個相,為什麼?「離眾相故」:這一切法它什麼相也沒有,所以離眾相故。「一切法無願」:一切法也沒有一個願。你可不能說:「喔,一切法無願!」那是法無願,不是人無願。這個法可沒有說:我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無所願求故」:它對於人沒有所求,你修行這個法,不能說一切法無願,我也無願。你不發願就不成佛!這個法它自己本體上沒有所求。

又「一切法遠離,無所著故」,又「一切法寂靜,永寂滅故」:一切法都是寂滅相,諸法空本來常自寂滅相,所以永遠寂滅的。「一切法無常,性常無故」:一切法也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常,它沒有一個常性。「一切法無樂,非可樂故」:這個法在自性也沒有說我這個法是樂,有什麼法可樂呢?法它自己沒有什麼可樂的。

「一切法無我,不自在故」:一切法也沒有自己,它沒有我執。「一切法無淨,離淨相故」:這是涅槃的四德──常樂我淨。之所以說一切法無淨,離一切淨相,因為你若有一個淨相,就無無相,就有一個染污了。法它連一個淨相都沒有,那染污相更沒有了。「一切法不可得,推尋其相不可得故」:一切法沒有可得,無智亦無得,你找那個法的相不可得,找不著它那個相。

「直接顯性空理趣」:這前邊的文,是講法的自性本空這種的道理、宗旨。

彼經又云:「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

「彼經又云」:這部《大般若經》又說了。「爾時世尊」:在當爾之時,佛「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前邊說的空,現在說的有;前文是無為的法,現在是依照有為的法。佛又以有為的法,也說如來大概的一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為一切的菩薩,宣說般若那個智慧法。說所有的世間一切有情住持遍滿於法藏,說這遍滿的甚深理趣很殊勝的這種藏法。

「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一切有情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語轉故。一切眾生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前明有法非法,後明無法不法,非有非無是中道理趣。

「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說的一切有情都是如來藏性,為什麼?「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普賢菩薩也是一切有情之一,他遍一切有情。他遍一切有情,所以一切有情的本體,也就是如來藏。「一切有情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一切眾生都是金剛藏的眾生,以金剛藏這個法所灌灑故。普賢菩薩、十方諸佛,常常用金剛藏的法來灌溉一切眾生。「灌灑」,就是用金剛藏來加持一切眾生。

「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語轉故」:一切眾生都是正法藏,一切都依照這個正語來轉。「一切眾生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一切的眾生都是妙業藏,這個業是不可思議的藏。所有一切事的業,皆加行依故。這個「加行」,就是你修行加上一點。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那就加行。加行可以依照這一切的事業來增長。

「前明有法非有」:前面一段所說,有的法非有。

為什麼我用這個做序文?你們《金剛經》翻譯完了,還不知道《金剛經》的意思。這《金剛經》所說的什麼也沒有,什麼也都空了,連法、佛都空了,都沒有了。所以這篇序文上,前邊這一段文,是說明了有的法也是非有。「後明無法不無」:後邊說明,沒有的法也不是沒有。有的也不是有,沒有的也不是沒有,這叫「非有非無是中道理趣」:這是合乎中道。

昔有五百比丘聞說般若空法,狐疑不信起座離去。網明菩薩令思益梵天為做方便,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恆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虛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復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

「昔有五百比丘聞說般若空法」,以前有五百個比丘,聞說大乘法的時候,你說怎麼樣啊?他們都發狂了!這五百個比丘人人都把耳朵堵上,這麼(上人做「咚咚咚」聲)就跑了;跑得遠遠的,不聽你這個法!不聽你這個空,這法怎麼會空?他們就跑了。

他們「狐疑不信起座離去」:這五百比丘聞說般若空法,就像狐狸多疑似的,從座上起身就走了。這狐狸精,你們看牠的懷疑很多的,牠在冰上,走一步,聽那個冰響不響;走一步,聽這個冰響不響。為什麼?牠說:「如果這冰一響,我就不過河了,這會掉到河裏!若這冰不響,就是冰凍得堅固的,不會掉到河裏去。」這叫狐疑,狐狸就是很多的懷疑。所以你講什麼法,他也不相信的,這叫「狐疑不信」。

「網明菩薩令思益梵天為作方便」:這時候有位網明菩薩,他令思益梵天的天王為作方便,說:「你去看看他們做什麼,怎麼都走了呢?」這給他們作一個方便。

「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恆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這位梵天就舉出一個譬喻說了,縱然令這五百個比丘去走,走到恆河沙刧那麼長遠的時間,他們也跑出不去這空的法門。因為空的法門包括一切,你沒有法子跑得出去。

現在舉出一個譬喻,像什麼呢?「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就好像有個愚痴的人,他怕什麼呢?怕虛空,說:「哎呀,這虛空呀,我可怕這虛空!這虛空最不好的,我要離開這個虛空!」他捨空就跑,跑!跑!跑!「在所至處,不離虛空」:跑到一個地方,他在這個地方,還沒跑出虛空去。再跑,再跑,跑得累得不能跑了,以為這沒有虛空了。還是在虛空裏頭!再跑,又跑,跑得累得跑不動了。再看看,還是在虛空裏頭!你看,這不離虛空!

「此諸比丘,亦復如是」:聽見說般若空法就跑的這些個比丘,就像那個癡人怕虛空一樣的,跑,你能跑出這虛空嗎?跑不出去的。「雖復遠去,不出空相」:雖然他跑了很遠的很遠的,還是跑不出去空的範圍裏頭去。你怕這個空嘛,走!能走得了嗎?這不但不出空相,也「不出無相,不出無作相」。

「又如一人求索虛空」:又有一個比方,好像一個人他不是怕虛空,而是想要虛空。他各處去找虛空,「東西馳走」:他往東跑跑,往西跑跑。往東跑跑,我要找虛空;往西跑跑,又我要找虛空。「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他說:「我願意得到虛空,我願意得到這個虛空,你們誰把虛空給我?」「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這個人想找虛空,但說虛空名字,因為他不認識虛空,所以也得不到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他就在空裏邊走路,而見不著這個虛空。

「此諸比丘,亦復如是」:跑的這些個比丘,也像這個人一樣的。你說這是聰明人?還是愚痴人?「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你想要證得涅槃,你雖在涅槃裏頭修行,也不知道這個是涅槃。

「所以者何」:什麼原因呢?「虛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復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所說這個涅槃,就只是有一個名字。涅槃這個法,它沒有一個體相。也就好像一切法如虛空,涅槃法也像虛空,雖然說你證得,但是也像虛空僅僅有個名字,你不可以把它拿來。說:「我把虛空拿來!把涅槃拿來!」你拿了個什麼?

吾人研究佛教,當知佛教乃法界教也,故無國籍之分。佛教者乃人人教也,故無家庭之私。佛教者乃眾生教也,故無種族之見。佛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信與不信暫時之問題爾,既不能超出法界,則均在佛法含育之中,焉用辯。

「吾人研究佛教,當知佛教乃法界教也」:我們這所有研究佛教的人,應該知道佛教乃法界教也。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法的表現,沒有超出佛教之外!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教充滿的地方!「故無國籍之分」:也沒有說是這個佛教是日本的佛教,那個是中國的佛教,那個是印度的佛教,那個是錫蘭、緬甸,或者是泰國的,是哪一國家專有的佛教。不是的,這無國籍之分!

「佛教者乃人人教也,故無家庭之私」,佛教就是一個人人的宗教,所以佛教沒有說是「這是我家裏的,這是你家裏的,那是我自己的!這是私人的!」沒有這個,不是這樣子的!「佛教者眾生教也,故無種族之見」,佛教也叫眾生教,所以也沒有一個種族,說是這是白種人的,那是黃種人的,那是黑種人的。沒有的!沒有種族之見,不可以有這種的見解在裏頭。

「佛云」:佛有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所以「信與不信,暫時之問題爾」:你信佛教和不信佛教,這是暫時間的一個問題。「既不能超出法界,則均在佛法含育之中」:你既然不能跑出這個法界之外去,則無論哪一個都在佛法裏頭包括著,沒有跑出去。「焉用辯」:這不用說來辯解這個問題。

時逢英譯金剛經略解,夫之之初,引之數言,是為序。

「時逢英譯金剛經略解」:現在遇到英譯《金剛經略解》。我講解的經就叫「略解」,以後哪一部都叫略解。「夫之之初,引之數言,是為序」:在這付印的開始,我多餘地說幾句話,用它來作序。

金山沙門
「金山沙門」:這個你們認識?這不是你!
佛曆三○○二年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
------------------------------------------------------------------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愿我此生发的不究竟的愿力,皆转为究竟愿力。

愿我一切布施皆如如来无相布施一般,一切不如法不如戒的业力,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七宝池莲花中,再受业报。

愿我从今天起,身口意每一念,皆不离菩提心,如有离开菩提心的,也能立刻生大忏悔心,回到菩提心位上。

愿我一切功德皆回向如来大寂灭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 至 一九六九年四月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A1. 总释名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部经在这个般若时里边说的。论到五时八教,这属于别教,是般若时;第四般若时,也就是第四时。在这个四教里边,属于别教。佛说的般若部,有六百多卷。这《金刚经》,是六百多卷里边其中的一卷。

讲起般若部,这个《般若经》非常重要。怎么显出它的重要呢?佛说这个般若部的时候,用了二十年;二十年说般若,在这二十年说了六百卷的《般若经》。最后,佛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个《般若经》,将来大兴于震旦;震旦就是中国。说将来这个般若推行到每一个国家去。所以在唐玄奘翻译《般若经》的时候,有一千多个比丘共同在一起来翻译这《般若经》。一千多比丘,在家人有两千;两千多在家居士,在大兴善寺。

那个大兴善寺,当时从方丈室到山门去关门,要怎么样关门呢?要骑着马去关门。那么现在的时候,可以用一个自行车去关。距离有多远呢?由方丈到山门那个地方,有十里路;十里路远,所以关山门的时候要骑着马去关山门。因为它这么大,所以就能容纳--当时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的三、四千人,来做这件事情。那么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这一年桃开六度。这个桃花,就是结桃子的这种树,在这一年之中开了六次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这叫桃开六度。这是表示什么呢?就表示翻译《般若经》这种的工作是殊胜的,是特别的重要。所以花、草、树木神,都来拥护这个法会。所以这一年的期间桃花就开了六次,有这种祥瑞。那么由这种祥瑞,证明《般若经》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现在再讲这个《金刚经》的因缘。我最初到三藩市来,曾经讲过一次《金刚经》。当时预备一般听经的人,有的听得懂的,有的听不懂的,那么以后这么多年就没有讲过。为什么没有讲经呢?就因为我愿意隐遁,不愿意让很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位法师。所以我到美国自己给自己取个名字,就叫“墓中僧”。墓,就是坟墓;中,就是在坟墓里边:坟墓里边的一个和尚。虽然我现在没死,可是已经钻到坟墓里头去了,所以和外边的人很少接近。那么,由去年有白文天、韩光先、易象乾、客尔康等等从西雅图来,就硬把我从这个坟墓里头拖出来!拖出来干什么呢?就打禅七。这是在美国第一次打禅七。早起六点到晚间九点,一般人都认为是这是很辛苦了,其实这是很方便的,并不紧。这个工作要紧的时候,应该早起三点钟开始到晚间十二点钟,这是正式打禅七的一种工作。

那么由那一次,我第一次见着这个韩光先,就是果璞。他和我一讲话,我就听他这个声音好像山东人的声音,我叫他山东老乡,就是山东人。那么他呢,在以前也没有皈依过;可是没有皈依,见着我他就叩了个头。在这美国人里这样是很少的,所以我说这个真是正牌的中国山东人。那么我对于这班人的印象,就很不错。所以我觉得这几个人都可以提拔,在佛教里做一番事业。果然在今年夏季暑假的时候,这一班人就都来学《楞严经》。学《楞严经》学完了之后,现在又讲《法华经》。正在讲着《法华经》,有一天,大概是那一天呢?是不是观音菩萨出家那一天?果璞和果能,就要求讲《金刚经》。那么“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怎么叫法不孤起呢?这个佛法,必须要有人请法,才能说法;要没有人请法呢,这个法就不容易说的。有人请法,就是有人要求讲某一部经,这叫请法。那么法不孤起也就是这个法不能自己生起。仗境方生,有这个境界才能生出这个法来。道不虚行,这个道不会空走的。遇缘则应,有缘就应;就应付这个缘。这叫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那么既然有他们几位想要听《金刚经》,于是乎我也不管我会讲不会讲,就冒冒失失答应了,说可以。并且他们都过去已经听过《金刚经》了。听过谁呢?听过,那个 Kenneth 先生讲过《金刚经》。不过他说,当时因为初学,也大约听得不太懂,现在要再听你讲一遍。那么我就答应了,所以在今天才有这个金刚法会的成立。以后,无论你们某一个人想要听某一部经的,都可以请法师说法。这要请法;要有人请法,才可以说法。

那么讲《法华经》,这是什么因缘呢?讲这《法华经》,我告诉你们这个因缘。这因为现在我在美国,要造就和尚,要造就未来的佛教的继承人。所以现在有一个果前,他发心出家。那么发心出家,听了《楞严经》,对于佛法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我这个《法华经》的因缘,就是为着要果前,在前边;这一些果果果果,果什么果什么--像这个果宁昨天讲这个唧唧喳喳,都要在后边跟着。所以我看这一班人,还都对佛教有一点兴趣。所以有的栉风沐雨,就是刮风也来听经,下雨也来听经,在对面这么远,又要跑这么远的路。在二十九街过来,也要搭巴士,又要等车,又要在那个地方风吹雨打的,这都很不容易的。我看这一班人还有一点诚心。所以我就继续讲这个《法华经》。
------------------------------------------------------------------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又讲《金刚经》。我们现在讲这个《金刚经》要简单一点,就不要讲这个七种立题、五重玄义,都不要讲它。我们现在就开门见山,就讲这个总释名题,就讲第一,就是总释名题;第二、讲译人;第三呢,是别解文义,分出大科,分出这么三种讲法。

“金刚”:什么叫“金刚”呢?怎么又“金刚般若波罗蜜”?什么叫金刚呢?我告诉你,就是那个金刚心。金刚的心也就是那个金刚性,也就是那个金刚的般若。金刚的心也就是金刚性;金刚性也就是金刚般若。说出来这么多的名,合而言之是一个。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名呢?你不知道这一个,知道那一个;你不知道那个,就知道这个;你那个、这个都不知道,你又知道这个般若。所以多举出几个名字来,你张三也就是那个张和,也就是那个张老三。这么说好几个名字,你就认识他。这金刚也这样子。那么金刚怎么说是自性呢?我们这个自性,是永远不坏的。我们这个金刚自性也就是金刚心,金刚心也永远不坏的。我们这个金刚般若,就是实相般若。这实相的般若也是永远都不坏的,永远存在。所以这一部经的名字,这“金刚”是个比喻;“般若波罗蜜”是法,这一部经就是法喻为名。在七种立题里边就是法喻为名:以金刚来做比喻,比喻般若。

那么这个讲法固然是对,可是不如我说它是金刚心、金刚性、金刚般若。这个般若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心也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性也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就是什么呢?金刚,不要比喻,比较直接了当。这个讲法,是很少人这么讲的。可以说是这样,一般的法师,要是对金刚般若波罗蜜没有认识的,都不这样讲。怎么样讲呢?都作为法喻为名。我现在,是不是不以法喻为名?不是,也是用法喻为名。可是我把它合成一个,这个法也就是喻,喻也就是法:法喻是一个。分而言之,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合而言之,也就是《金刚经》。所以普通中国人叫它叫《金刚经》,没有般若波罗蜜。那么再可以说,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经》。那么这法,我常常对你们讲,应该讲活了,不要把它讲得死板板的。所以现在把它讲成一个也可以,讲成两个也可以,甚至于讲三个、讲四个都可以,这没有一定法!《金刚经》里边说:“无有定法,是名般若波罗蜜多!”你要把它讲成死板板的,好像那个钉是钉,卯是卯,总有一定的:那就成一个不活动了。

我们讲来讲去,究竟“金刚”的这个意思,我还没有明白。你讲一个也好,两个也好,三个也好;你讲了这么多个,但是我还没明白!这怎么办呢?那好了,我现在再给你把它解释解释。金刚具足三个意思。三个意思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坚固;第二个就是光明;第三个是锐利,也可以说锋利。什么叫锋利呢?就像那个刀刃,非常锋利,非常快,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这都是金刚。削铁如泥,砍到铁上,就好像砍到那个泥上一样,一点也不能挡得住它。金刚的体,是坚固的,金刚本体是坚固的,不坏的。它不可能为一切所坏,它坏一切所不能坏的;坏一切所不能坏的,就是什么呢?摧伏天魔,制诸外道。

天魔外道这种邪知邪见,是不容易制伏的,可是你有这个金刚的体,就把这个天魔外道都给它破坏了,这金刚体是坚固的。金刚的相是光明的,金刚,它是透明体的,光明的。光明而不为一切黑闇所破坏,而它能破坏一切的黑闇。所有世间一切的黑闇,你有金刚都可以把它破坏了。说那是破坏主义,你破坏这黑闇,才能得到光明!这是破坏邪法,而不是破坏正法。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能久住了。所以,这是破坏一切的黑闇。金刚的用,它的功用,是锐利的。这个锐利得,也是无坚不摧,无邪不破。
------------------------------------------------------------------
顶礼祗园会上佛菩萨
顶礼八大金刚四大菩萨
顶礼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顶礼宣化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11:23 , Processed in 0.13761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