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时,我看了两位美国医生写的两本书,说的都是医学生的实习生生涯。一本是小说《上帝之家》(House of GOD),七十年代风靡一时,后来还被改成了电影。另外一本是纪实的,叫《学做上帝》(learning to play GOD)。有趣的是,这两个医生也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职业定义在类似"上帝"的位置,虽然两本书中各自以诙谐或者正经的口吻讲述着这些"上帝"究竟是怎么回事。反正,病人期待医生是"上帝",而医学生也渐渐自我感觉良好地把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上,虽然后来又不堪劳苦,摔了下来。
如果我们去研究一下医学伦理方面的文章或者书,就会发现:“不伤害”正被换成各种各样的同义词句,出现在大家面前。比如,一个叫Oscar London的医生写了本《尽可能少杀人》(Kill as few people as possible)。他在书中列出了作为好医生的57条规则,其中规则9就是——尽可能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