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582|回复: 15

[般若正见] 菩萨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9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萨戒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梵网戒本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为主,今则盛行梵网戒。天台宗之圆顿戒,即为梵网戒。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菩萨戒乃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外之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菩萨之身分可在七众之中,亦可在七众之外,其尊贵处,乃由于涵盖而又超胜一切戒之故。梵网经谓,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诸佛子之根本。菩萨戒之性质,相似于八戒(八关斋戒),八戒亦为七众戒外之一种别解脱戒。但菩萨戒中,有些相似于八戒,故为顿立戒;有些则不同于八戒,而相似于七众戒之渐次戒,故菩萨戒之种类可分为二:()顿立而可单受之菩萨戒,()渐次而须先受三归五戒等之后再受的菩萨戒。



 汉译藏经中较受重视之菩萨戒本或菩萨戒经有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菩萨戒本、瑜伽师地论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优婆塞戒经戒本等六种。若以顿渐二类分之,璎珞与梵网属于顿立,其余之瑜伽、地持、善戒、优婆塞等戒经则属于渐次戒。
 又我国菩萨戒之弘传始于鸠摩罗什(344413),于敦煌写本中有罗什撰之受菩萨戒仪轨一卷。至于受戒之作法则以昙无谶(385433)于姑臧(甘肃武威)授与道进等十余人菩萨戒为嚆矢。南朝梁、陈二代,受菩萨戒风气盛行。梁武帝、陈文帝均为菩萨戒弟子。梁武帝曾造立戒坛,诏请慧超授菩萨戒。复于天监十八年(519)自发弘誓,于等觉殿从慧约受菩萨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从受者四万八千人。一说武帝从智藏受菩萨戒。至隋代,文帝从昙延受菩萨戒,炀帝从智顗受菩萨戒,均称菩萨戒弟子。由此可窥知受菩萨戒风气盛行于我国之一斑。(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菩萨善戒经卷四、菩萨善戒经(一卷)、优婆塞戒经卷三、菩萨戒本、授菩萨戒仪(湛然)、大智度论卷四十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八宗纲要卷上、续高僧传卷五智藏传、卷六慧超传、慧约传、广弘明集卷二十二)((参见:三聚净戒)665”2896传戒”5387圆顿戒”5411
p5216
FROM:
【佛光大辞典】





[ 本帖最后由 幻法 于 2011-4-29 22: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摩訶羅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是三聚戒中之摄律仪戒也。瑜伽禀承之说出于善戒经,彼经为佛初成道之说,补处之弥勒亲闻之,瑜伽论之菩萨地品也,依此说则摄律仪戒与声闻地之所说相同,与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为菩萨利他摄诸善法饶益一切众生为菩萨戒。即三聚中之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说不一定,瑜伽论持地论各有不同。
        菩 萨 重 戒 戒 目 表
┌────────────
──────────────┐
  梵网经戒本 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条数  戒目条数  戒目
 1  杀戒 │ 1  杀戒 

 2  盗戒 │ 2  盗戒

 3  淫戒 │ 3  大妄语戒

 4  妄语戒 │ 4  邪淫戒

 5  酤酒戒 │ 5  酤酒戒

 6  说四众过戒 │ 6  说四众过戒

 7  自赞毁他戒
│ │
 8  故悭戒
│ │
 9  故嗔戒
│ │
│ 10
 谤三宝戒
│ │
└────────────
──────────────┘


       菩  萨  轻  戒  戒  目  

────────────────────────────┐
    梵网经戒本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条数  戒目条数  戒目
 1  轻慢师长戒 │ 1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2  饮酒戒 │ 2  耽乐饮酒戒

 3  食肉戒 │ 3  不瞻病苦戒

 4  食五辛戒 │ 4  见乞不与戒

 5  不举教忏戒 │ 5  不承迎礼拜尊长戒

 6  不敬请法戒 │ 6  见他毁戒心生憍慢

 7  不听经律戒 │ 7  不持六斋戒

 8  背正向邪戒 │ 8  不往听法戒

 9  不瞻病苦戒 │ 9  受僧用物戒

 10 畜诸杀具戒 │ 10 饮有虫水戒

 11 通国入军戒 │ 11 险难独行戒

 12 伤慈贩卖戒 │ 12 独宿尼寺戒

 13 无根谤人戒 │ 13 为财打人戒

 14 放火损烧戒 │ 14 以残食施众戒

 15 法化违宗戒 │ 15 畜猫狸戒

 16 惜法规利戒 │ 16 畜兽不净施戒 

 17 依官强乞戒 │ 17 不畜三衣钵杖戒

 18 无知为师戒 │ 18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

 19 斗谤欺贤戒 │ 19 贩卖斗秤不平戒

 20 不能救生戒 │ 20 非处非时行欲戒

 21 无慈酬怨戒 │ 21 商贾不输官税戒

 22 慢人轻法戒 │ 22 犯国制戒

 23 轻新求学戒 │ 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

 24 背大向小戒 │ 24 僧不听辄自说法戒

 25 为主失仪戒 │ 25 在五众前行戒

 26 待宾乖式戒 │ 26 僧食不公分戒

 27 受别请戒 │ 27 养蚕戒

 28 故别请僧戒 │ 28 行路见病舍去戒

 29 恶伎损生戒
│ │
 30 违禁行非戒
│ │
 31 见厄不救戒
│ │
 32 畜作非法戒
│ │
 33 观听作恶戒
│ │
 34 坚持守心戒
│ │
 35 不发大愿戒
│ │
 36 不自作誓戒
│ │
 37 故入难处戒
│ │
 38 众坐乖仪戒
│ │
 39 应讲不讲戒
│ │
 40 受戒非仪戒
│ │
 41 无德诈师戒
│ │
 42 非处说戒戒
│ │
 43 故毁禁戒戒
│ │
 44 不敬经律戒
│ │
 45 不化众生戒
│ │
 46 说法乖仪戒
│ │
 47 非法立制戒
│ │
 48 自坏内法戒
│ │
└────────────
────────────────┘
FROM: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应受持之戒律。又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即《梵网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所说之三聚净戒、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等。又,日本曹洞宗则称下列十六条戒为菩萨戒。此十六戒即︰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酤酒戒、不说过戒、不自赞毁他戒、不悭法财戒、不嗔恚戒、不谤三宝戒)。该宗以为此十六戒为佛祖正传菩萨戒
弘扬菩萨戒之宗派,在我国主要为天台宗。日本比睿山天台宗则进而主张菩萨戒即圆顿戒,不须另持小乘戒。日本南都律宗与我国相同,既说小乘四分戒,又说菩萨戒,并等同授与欲持受菩萨戒者,不问其出家与否。我国禅宗及其他宗派都主张在受小乘戒后,应继受大乘菩萨戒。如《禅苑清规》卷一〈受戒〉条(卍续111·877上)︰既受声闻戒,应受菩萨戒,此入法之渐也。但是,日本曹洞宗所说则与日本天台宗相同,都主张仅须受持菩萨戒,不必另受小乘戒。
近世以来,我国佛教界所传的三坛大戒中,第三坛所授者即为菩萨戒。这是僧俗皆可受的戒律,所用戒本为《梵网经菩萨戒本》。关于戒本问题,有人反对用《梵网经菩萨戒本》,而谓宜采用《瑜伽戒本》。然迄今为止,仍未见有改变的迹象。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附一︰续明〈声闻戒与菩萨戒〉(摘录自《戒学述要》上)
两种戒法之差别与融贯
声闻戒通指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有道有俗。菩萨戒有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之分;同样的,声闻戒也有在家声闻与出家声闻之别。换句话说,七众佛弟子,可以受持菩萨戒而渐历大乘之圣位;同样的,七众弟子受持声闻戒也可以获证小乘之圣果。故在发心、趣行、证果上面说,在家与出家是并无差别的。经里时常记述到外道、婆罗门、国王、长者、居士、妇女等,见佛及声闻弟子后,闻法悟解,改邪归正,当其唱言︰我今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夷);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时,即已获得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成办诸法,自审得果,不由他信;也即是证入初果。如是证二果、三果,乃至厌离心发,求佛出家,获证阿罗汉果的,也比比皆是。而七岁沙弥均头等,亦证阿罗汉果,神通自在。由此观之,修行证果,不论是大乘或小乘,是并不简别在家与出家的。因为证悟全在无漏净慧的有无,而在家与出家,不过因各人根习、境遇的不同,故所采取的学佛方式有异而已。
但这里所说的修行证果,无论是大乘或小乘都不是指极果而讲的。约小乘说,在家人只能证声闻的前三果,大乘也只限于菩萨的因位。一旦功行圆满,要证声闻第四果或大乘佛果时,自然即会现出家相。故不说以在家身证声闻第四果和佛果。所以说︰三世诸佛,不说在家成道;历代祖师,阿谁行染度人?释尊之先出家而后成道,也即是显示此义。故学佛进道,须由在家而出家,因出家而修行证果,是更易于成办的。故七众弟子各别所持之别解脱戒,是由粗至细,由简入繁的,这正合于声闻乘法︰呵欲不净出要为乐之原则。也即由此别解脱戒才有七众弟子的差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一般说来,声闻乘律仪有三种︰(1)别解脱律仪,(2)静虑律仪,(3)无漏律仪(《成实论》不说无漏律仪,而以禅律仪即色界四禅,定律仪即无色界四定,说为三种)。也有加断律仪而说为四种律仪的。因为断律仪,不过是静虑、无漏二律仪的一分,就其能够永断欲界所缠的恶戒及能起破戒的烦恼而得名的。《成实论》不说无漏律仪,也是以无漏律仪,是依禅、定分位而别说的,所以只说三种律仪。七众别解脱戒,是欲界尸罗。静虑律仪(也名定共戒),是色无色界尸罗。上二尸罗,是三界业,同属有漏。无漏律仪(也名道共戒),是无漏尸罗,非三界业。静虑(定)、无漏(道)二律仪,总名随心转戒,谓心在定中或心与无漏圣慧相应时,此时身语二业,任运即能发生防非止恶的作用。可是,一旦出了定,或心更缘差别境相时,虽不同常人之骚动起惑发业,然那种防非止恶的功能,也随着而不存在了。故静虑、无漏的二律仪,并不像受过别解脱律仪的戒体,可以毕生随转。也就因此,称那与定心同时生起的防护作用为定共戒,称那与无漏圣慧同时生起的防护作用为道共戒。二者皆是从心为因而生起的,所以俱名为随心转戒。别解脱戒须假缘受而有,得戒以后,即随转不失,就是因无心闷绝等位,此戒也还存在,所以又名不随心转戒。
若就圣凡的差别而论,则别解脱戒与定共戒,容圣凡俱有;道共戒,则唯圣者有,凡夫所无。若约功用而言,则别解脱戒但随于身,此身殁后,戒亦随没。迨以受戒得体时,仅以尽形为要期而然。定共戒、道共戒则随心而转,生前死后,可随逐不绝。《萨婆多毗婆沙论》卷一︰问曰︰禅戒、无漏戒、波罗提木叉,三戒中何戒为胜?答曰︰禅戒、无漏戒为胜。有云︰波罗提木叉戒胜。所以尔者︰()若佛出世,得有此(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一切时有。()于一切众生非众生类得波罗提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但于众生上得。()于一切众生上慈心得波罗提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不以慈心得也。()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禅无漏戒不尔。是故于三戒中,(波罗提木叉戒)最为殊胜。若以声闻三律仪望菩萨乘三聚净戒,则波罗提木叉即摄律仪戒,静虑、无漏即摄善法戒,声闻所缺者为饶益有情戒。然此仅就大小二戒最粗著者而言,若据前引多论木叉戒四义故胜为论,别解脱戒又何尝不为饶益众生而立。
·智首律师,谓菩萨摄律仪戒有三种︰(1)禅律仪,谓定共戒;(2)无漏律仪,谓道共戒;(3)别解脱戒,谓五、八、十、具。此则专就定、道可以称为戒者而言,若小乘所修之止观忍进等行,则亦应为摄善法戒所收。观佛为悭吝财物不肯布施的长者说︰汝能受持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戒,即是行大布施。五戒尚且如此,具足等戒,亦莫不皆然。当知随举一戒,摄律、摄善、摄生三义无不具足。故知摄律仪,即是摄善、摄生;摄善法,亦是摄律、摄生;摄生亦是摄律、摄善。故小乘戒法,虽望受者自身为消极的防止惑业,然就以己度他情,而各得遂其生以言,也就是利他。不过亦仅于消极的利他而已,较诸菩萨以横溢的热情(大悲心所激发),表现为勇猛牺牲的度生大行,自然就瞠乎其后了!所以说︰小乘之戒,仅收摄而自守;大乘之戒,兼开通而利生。

声闻乘以出离为志,故戒行尚于急护,无所假借,心志冰清,洁行若雪,以不如此,即不足以速出生死得解脱故。菩萨乘以利济为怀,将护多有情心,宁亏己行,不迕他意,故戒行开遮尚宽,但论存心,不拘事境。《大宝积经》〈优波离会〉云︰为菩萨乘说不尽护戒,为声闻乘说尽护戒;为诸菩萨说开遮戒,为诸声闻说唯遮戒;为菩萨乘说深心戒,为声闻乘说次第戒。由于大小二人,发心不同,趣行各异,故互有其所缓,亦各有其所急。声闻乘既七众有别,七众进受菩萨戒,亦不能一概而论。故菩萨戒中,为护声闻净戒律仪,于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何者应开,何者唯护不开,亦均三致其意。由此可见,不但小戒不碍大戒,大戒亦不碍小戒。以大戒故能成佛法之广大,由小戒故能成佛法之尊高。大小相须,高广相成,佛陀设教化世的能事,也即备见于此了。兹将声闻戒与菩萨戒相互通贯之关系,摄列一表如下︰


优婆夷┐┌但三归
在家菩萨
├┤
五戒──在家声闻

│ └
优婆塞┘└ 八戒

│ ┌
沙弥尼别解脱律仪

摄律仪戒───沙弥十戒 │ │

(菩萨十重戒)出家菩萨式叉摩那六法戒──出家声闻┘ │
│ │ │比丘尼┐ │
│ │ └比丘具足戒
│ │ ┌(定共戒)静虑律仪────────
摄善法戒──────────
│ └
(道共戒)无漏律仪
────────┘
摄有情戒
……………………………………………………………………………┘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从声闻戒可为进趣菩萨戒之方便,及菩萨戒中特为出家菩萨而论其开犯,本此以观大小两乘戒法相互资成以建立佛法之教授,则大乘戒法与小乘戒法,在佛法的树立发扬中,皆各有其重要性。声闻戒法中最主要的是具足戒,受持此戒者,有比丘、比丘尼的二部众,因为此戒关系建立佛教三宝之一的僧伦,所以特别重要,就因为特别重要,所以戒法也制得特别深细谨严。也许是因为中印的风俗习惯不同,很久以来,比丘戒法在中国就很少有人能如律奉行了。这我们只要一翻宋明以来诸德著述,尤其是关于戒学方面的,都不胜其概叹沦丧之感而流露于著述的字里行间。降至今日,戒学的废墬扫地,就更加不堪闻问了!一般多以学大乘佛法自视,并以为菩萨戒法位既高大,又容易受持;比丘戒法既是小乘,复严谨琐细,难于奉行,于是舍小而取大,并以此为口实,谓是大士不拘小节。而不学之人,更将大小乘戒法,误以为什么都可以开许作的,就是大乘戒法;什么都有限制,且不许作的,就是小乘戒法。这种毫无根据的错误见解,既经深入人心,习以为然,对于佛教的前途,实在是不堪设想!殊不知菩萨戒法,首须受持的就是摄律仪戒,所谓摄律仪戒,就是七众各别所受的别解脱戒,这不但是摄善法戒的根本,也是饶益有情戒的基础。
换句话说︰没有善护摄律仪戒,就不可能生起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一般世俗人也有好善乐施和广办饶益有情事业的,但那只是一种普通善行,不能说是持菩萨戒,更谈不上可获佛法中戒行的功德,当然也不能称这是佛法了。可是,这些若是佛教徒做来,其功德就大得不可思议,绝不可以普通善行视之!因为佛教徒受有佛戒,动机出发于殷重的菩提心,和履行如来经律中的教诫,所以这一切善行,就都名为持菩萨戒。而持戒的功德,不但己身获得为善最乐的世益,并得诸佛菩萨的护念加被,和护法龙天的侍卫守护,对于自己所期愿的佛果之资粮,也就更加充备。所有这一切殊胜功德,都是因受持佛戒而来的。如果佛教徒没有菩萨和声闻七众的摄律仪戒,施、忍、定、慧等的摄善法戒尚无从出生,所谓饶益有情事业,也就成了世间普通善行,根本就不成其为佛法了!所以经律中校量功德,谓以种种净妙衣服、饮食、医药、七宝,施供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亦不如有人能一念受持如来正法,或一日夜奉行如来净戒!由此可见,佛法之所以为佛法,是重在以如来法戒去自行化他的,以此为中心,更附之以善行功德做庄严(其中也有在家出家之分),则佛法之体用俱彰,利世济众之能事才可以成办。
当知菩萨三聚净戒,以前二为佛法之正体,也即是佛法所以为佛法的所在;以后一为菩萨大乘之胜用,是大乘佛法所以名为大乘的所以。三聚净戒有主有从,有本有末,次第相生,前后相成,如是始可称为奉行中道大乘之菩萨行人。菩萨乘虽心行广大,而乘通道俗,方便度生,志在利济,然顺世入俗的心向重。声闻乘志行虽小,而乘重出离之道,随缘化利,情希解脱,故脱俗出世的成份高。小乘戒约境论犯,防在身口,事形于外,染净条然,看似难而持实易;大戒依心论犯,行者须防护于起心动念之间,而心法迅捷,表里实难期一致,看似易持而实难!若非如此,身子、目连、迦叶、阿难,岂彼等智力愿行,尚不及我辈末世凡夫?而必待法华会上始心相体信入出无难?此诚堪吾人深思寻味之事!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二︰吕澄〈羯磨〉(摘录自《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二)
兹先略说菩萨受戒羯磨之方式,再谈菩萨受戒之意义。羯磨方式有二类︰一者有授戒师法,二者无授戒师法。有师者,谓师证,如受比丘戒有三师十证。师谓轨范师,梵名阿阇黎。分三种︰(1)亲教师,梵名邬波驮耶,西域名和上,即依止受戒之师。(2)教授师,又分屏教授(检验身根净否等)与教读教授(教习学处读诵酬答)二种。(3)羯磨师,即聚会时主席,对众报告表决者。十证者,谓十众(依至少之数而言,边地五众即得),为受戒之证明者。一切羯磨报告表决,皆以此十众听许为断。声闻羯磨,具此三师十证,然后得戒,是知戒师之不可少也。至于菩萨受戒,只说一师,此非简略,但由难得,且止限于缘证。故菩萨发心以佛为师,即十方诸佛皆为作证,意乐自誓,宁止一师;但须一人师以为受学增上耳。
复次,受戒有九门次第︰(1)发愿︰菩萨若欲受学三聚戒者,当以发愿为先。(2)求师︰古昔道路远阻,不惜千里求师;今则交通便利,应更不远万里相求矣。求得应启请云︰大德念我,某于大德前乞受一切学处,唯愿听授。如是至再三请,复于十方诸佛及大智菩萨而为礼敬。(3)征信︰先于戒本学处明悉了知,自心乐求,不由他劝,或为胜他(令人知己受戒),乃成坚固堪受菩萨戒者。(4)请授︰具受戒堪能已,于大德前,对佛礼请︰愿大德授某菩萨净戒。(5)问障︰尔时大德即为征问︰是菩萨否?已发愿未?(6)正受︰既征问已,即为授三聚戒法。(7)请证︰受已,普于十方诸佛及大智菩萨礼供求证。(8)教诫︰于学处四似他胜法犯与非犯,详为开解。(9)供养回向︰悉为一切有情普得利益而为回向。如是九门次第,可总判为受前、正受、受后三类。
已说有戒师法九门次第,应知师弟亦应互有简择。先择师,谓当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之愿行相应者以为戒师。有智谓禀性聪慧,有力谓具意乐力及加行力,于语表义谓于羯磨文句娴习应用,能授能开谓于受戒仪则善知其意。若但有聪慧,而于戒学无诸净信,即于律仪意乐不具,或失意乐。若从受学,即于净戒,初无信解,或不能趣入,或不善思惟矣。又若不具六度加行,或违六度行轨,即失菩萨律仪,亦不能为师。是以择师,当以有智有力,净信意乐,具足六度加行者为准也。次择弟,亦以审其意乐为准。若不信菩萨藏谤毁有情,终不于彼率尔宣示,免其多生慧障,妄加诽谤,增益无知,反为无量业障之所随逐也。如是师弟相简,意乐增上,戒乃建立。复次,若无戒师者,即于佛像前,自受菩萨净戒律仪。方便次第,与前相同;但自白自说羯磨耳。菩萨受戒羯磨,大要如是。
次就菩萨戒,略申三义︰
一者大戒独立义︰无论在家出家,已受未受律仪(在家或有先未受戒者,出家则必先受也),欲受是戒,先应发起无上菩提弘愿。或者将来失戒,亦以退失此愿为准。可知菩萨戒行全在于发心也。慧沼所传受戒羯磨次第亦有九门,而于发愿之后,有更劝三归义;又可知在家之受菩萨戒者,不必先受优婆塞戒(三归五戒)。以是菩萨戒学,自为结构,具独立性,虽摄取七众律仪,而无次第先后之关联也。
二者佛为戒师义︰菩萨受戒,于现前人师外,必于十方诸佛及大智神力菩萨功德专念现前而生净信。慧沼所传羯磨,此义益显,直谓以释迦佛为和上,文殊为阇黎,弥勒为教授,十方诸佛为同证,十方菩萨为法侣。于此可知无师受戒,固以佛为师;即有师受戒,于人师外仍以佛为师。盖菩萨行以佛为究竟,自然直师诸佛也。比丘戒白四羯磨毕,大众默然,不生异议,虽可视为得戒;然必生起法尔之相,与佛相感,始为真得。法尔云者,道理推征,应当如是之意。诸佛菩萨于受戒者,若默然无异说,即可于法尔相上见之。或起凉风,或闻异香,或动座席,凡此皆受戒者之至诚有以感动诸佛菩萨之忆念者,由此乃谓之得戒。亦以佛为师之义也。
三者在家有师范义︰真正戒师为佛菩萨,于中须有传达其意者,即人师也。在家菩萨亦可为之。如羯磨中求师,所谓同法菩萨具德具智者,并不简别在家出家,可知在家者同有师范义也。自天台智者大师提倡《梵网经》后,通途不许在家菩萨有师范义,未免武断,不足为据。惟是菩萨戒法,若出家已受出家戒而欲更受菩萨戒者,在家菩萨可为其师;出家未受比丘戒而欲受菩萨戒者,在家菩萨即不能为其师也。
复次,忏罪羯磨,属于出罪还净之事,仪式大同受戒,但以对他为主,分有对无对二种(即有师无师也)︰凡菩萨得戒之后,安住三聚戒法,意乐清净,专勤无犯,皆为持戒。若其有犯,知之即改过还净,仍不失戒,所谓过不惮改也。因是而知菩萨戒一切违犯,皆属恶作所摄,皆可以除遣,由忏悔即出罪故。是亦大有异于声闻之处也(声闻有不可悔出之戒)。至于忏罪之仪︰若犯戒者,应先于有智有力善语表义能觉能受之大小乘人前,发露过失;次示悔意而求还净;后乃誓不再犯(此义初为自诉,次二问答)。
若以上品缠犯失律仪者,即应重受。重受次数,并无限制。若中品缠犯,应对大众(至少五人)发露除罪,行白四羯磨而为忏净,如比丘除恶作法行之。若下品缠犯,当一人前,即可发露悔除;若无人可对悔,即如受戒,由惭愧心故,起净意乐而自誓言︰我当决定防护,不令再犯也。云防护者,未失之前护戒不失,即令律仪能见诸形式也。或疑受戒在心,何须形式?应知律仪于思(思业,即思心所)之种子势力增上之分位安立,以此能去他恶,存己善,而有防护之用。必具羯磨形式者,即所以涵养其势力增上者也。末后一段,补充受戒二义︰(1)受已而失者可更受。此为小乘所不许,乃大乘特殊之义也。(2)已受者可再受。或有菩萨转身他方,由不舍菩提愿故,或不现上品缠故,即为不舍净戒。依此而有种姓相,现虽未受菩萨律仪,而有胜心,且不现行上品缠。以是相故,知于他方或已受戒;但由忘念或不觉悟。为悟彼故,不妨重受,但不与新受或新得等观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三︰太虚〈瑜伽菩萨戒本之要旨〉(摘录自《太虚大师选集》下)

(
)应了知者三事
此菩萨戒法有先应了知之三义︰第一应了知者,受菩萨戒、学菩萨法,以先发大悲菩提心为体,若未发起大悲菩提心者,则非菩萨,不应学受菩萨戒法。故受戒时,师应问曰︰已发菩提心否?是菩萨否?其时之求戒者,当毅然答曰︰已发,是菩萨,方能得戒。然小乘亦有智果,故了生死之智可通大小,若无大悲心为根本,则不能起取大菩提之意,故不得菩萨戒也。且若不发慈悲心者,亦用不着来求学菩萨戒。经云︰菩萨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故大乘菩萨心,为大悲菩提心,求菩萨戒,必须先发此心。
第二应了知者,受学此菩萨戒法,须以智慧为先导,故应先依菩萨藏之经论有深切研究,得到圆满透彻之正解时,方有正见正知。其正知见既已成就,即以之为先导,方可行持菩萨戒法。因此,菩萨戒为入俗利生之事,不易行持。持此戒者,常于心地上观照所作之业,犯与不犯,须有确切之审度与标准;若无最高智慧以为审度标准,则虽已犯而不自知,便亦不能忏悔以求清净,则即无由学持此菩萨戒。若《梵网经》所说之戒,其作与不作,皆为刻板之规定,故犹易持。而此戒法,则在同一事上,有犯不犯,或染不染,在纤微间,甚难决也。故须有智慧为先导,方能受学。
第三应了知者,在此菩萨戒法中,皆为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故应以七众戒为律仪戒,而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又以律仪戒为所依。故欲学此菩萨戒者,应先受七众戒以为菩萨戒中之律仪戒,则于三聚净戒方得圆满。如优婆塞受菩萨戒为菩萨优婆塞,乃至比丘受菩萨戒为菩萨比丘等。依《瑜伽论》所明,若失于律仪戒,则失余一切戒,故若不从僧受三归及七众戒,即不能受此菩萨戒。

(
)显殊胜者三事
第一、此戒法与其余之菩萨戒法不同者,余兼三乘共同之律仪戒,此戒专明应如何修六度以修集诸善法,应如何行四摄饶益有情,故此戒最明白而扼要者,正大乘菩萨之特殊精神所存,不学此菩萨戒,无以见菩萨之殊胜。
第二、菩萨戒法在于契真入俗之中道行,因俗人在俗而不能契合出世真理,二乘出世自利而不能作涉俗行事,惟菩萨能上契真理,下顺凡情,修圆融二谛之中道行门。此戒法中,处处皆能表现理事双彰、真俗并到之大乘了义行。如对声闻家之断烦恼法,既不舍离,复能随顺有情成就胜出声闻乘功德等,皆明此义。
第三、此菩萨戒乃深契现今七众佛徒实际上办事之应用者,如出家僧办佛学院及公益慈善等,皆时势上应办之事。换言之,凡与众人相关而有益社会之事,今后皆应去办,非复闭门修行可尽其责。然出家僧办事,须受学此菩萨戒法,方有办事行轨,否则,破坏佛法,违背教规而不自知。若以前出家僧所采之修行法,非自了之禅宗,即往生之净土,皆不圆满;此戒方为正修之菩萨行。至于礼拜、念诵,亦万行中之一,若依此戒发菩提心去行六度、四摄,则尚何行不备?惜中国向来修行者,大都不知注意乎此,惟以空心静坐为修行,对于现身社会去作一切利他事业,极端反对,谓非本分!其有能作事者,又多未得菩萨戒之真谛,故其一举一动皆贪、嗔、痴之烦恼为之主动,将中国佛教弄成死气沉沉,怪象重重,良可概也!夫菩萨之修行六度,以不离有情界之实际,作一切利生事业为正修行,故非学此戒去修菩萨行不可。此戒为现今在家出家之佛徒需要,以在现今国家社会之环境中,尤非昌明此大乘菩萨法不可,其各顾身家以各自了之思想,已用不着!故佛教徒众,对于社会人群互关互益之事,精勤去作,方能显出佛法精神,方能为建立国民道德之基本。故今在家佛弟子之设社立林,结群集会以宏化者,欲求得一寡过成德之标准法,于此菩萨戒法,大不可不深注意焉!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四︰续明〈受戒法式〉(摘录自《戒学述要》下)
授菩萨戒仪规,历代编订而见行于今日者,有十数种之多。大抵均宗本《璎珞》、《梵网》、《瑜伽》〈戒品〉及古高昌本糅会而成,故仪次有无互见,详简不同。《传戒正范》所辑授仪,虽采撷诸书,秩然有序,然以隔于戒堂之应用,故排班、撩衣、护钵等诸仪,不适于一般应用。天台《菩萨戒疏》出一十二门,湛然大师有〈授菩萨戒仪〉,次第全同,文句稍异。蕅益大师有〈重订授菩萨戒法〉,载于《律要后集》,堪称详简适中,唯流行不普,甚少见闻。而受菩萨戒,既不择人及非人,亦不计根具与不具,凡于无上菩提发宏愿者,均可受戒,若必无师,犹听于佛像前自誓受戒。故菩萨戒授法,应力求简当,以便随时随地,有发心受戒者,易于遵行。今不揣固陋,更寻《璎珞》、《梵网》、《瑜伽》〈戒品〉,及诸家授仪,重辑订之如下︰

(
)请师
若人已发无上正等菩提大愿,欲受持菩萨戒,应访求有智有力之菩萨法师为授戒和尚。若依《梵网经》,应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今依《璎珞》、《瑜伽》〈戒品〉,但出请和尚法。若用二师,请阿阇黎法,可准请和尚法行之。
受戒者应至有智有力菩萨法师所,礼足,互跪,合掌恭敬,作是请言︰大德忆念︰我某甲,今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三说三礼)和尚答云︰可尔。(受者礼谢三拜)

(
)进坛礼三宝
既请师已,师资及僧众,共入坛场,于佛菩萨像前焚香致敬。若于僧众前受,可举香赞,香赞既毕,和尚踞坐,受戒者一心恭敬顶礼三宝。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贤圣


(
)乞戒
顶礼十方三宝已,受者应互跪,合掌,作是乞言︰唯愿大德哀愍,授我菩萨净戒。(三乞三礼)戒师应问言︰善男子听(若是女子应称善女人听。以下均同)︰汝是菩萨否?受戒者答云︰是。戒师复问︰发菩提心未?受戒者答云︰已发。戒师继云︰善男子听︰汝等今者,欲于我所,求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应先受持四不坏信。

(
)受四不坏信

受四不坏信文,应受戒者自说,如或未能,师应教云︰我某甲,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正法戒。(三说三礼)我某甲,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归依正法戒竟。(三说三礼)

(
)忏悔三世罪
忏罪一门,《瑜伽》、《羯磨》文中所无,《璎珞》、《梵网》皆有。此为欲获清净戒品之胜缘,今故依之。受戒者应心存精诚,忏洗罪障,作是忏云︰我某甲,若过去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若现在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若未来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三说)

(
)发四弘誓愿
忏罪已,应作是思惟︰无上菩提我所期之果,然欲得此果,须学佛之大慈大悲,具佛之宏誓悲愿,以为进趣菩提之因。故次应发四弘誓愿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说)

(
)问遮
既发愿已,堪为授戒。然《梵网经》云︰若现生有七遮罪者,不应与受戒。故次应问遮,无者与戒,有则不堪。如戒师问,受戒者应如实答。善男子听︰汝既已发心,堪能成就满足四宏,此(但)现在身心发趣,若有遮难,戒品不发。《梵网经》云︰若有七遮,不应为受。我今问汝,当如实答,若不实答,徒苦自他,无所克获,虚称菩萨,则为欺诳一切众生,负心诳佛,枉受利养!’\‘汝不曾出佛身血不?答云︰无。’‘汝不杀父不?答云︰无。’‘汝不杀母不?答云︰无。’‘汝不杀和尚不?答云︰无。’‘汝不杀阿阇黎不?答云︰无。’‘汝不破羯磨转法轮僧不?答云︰无。’‘汝不杀圣人不?答云︰无。’‘汝既无七遮,堪得受戒,应起深重心,礼请佛菩萨,为汝证明受戒。

(
)请圣

戒师应从座起,请佛菩萨临坛作证,礼请之文,虽不见诸戒本,然准义可行,故采用之,以增师资授受敬重戒法之心。待礼请讫,恭敬合掌,更为作白︰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释迦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和尚,我依和尚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梨,我依羯磨阿阇梨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梨,我依教授阿阇梨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为尊证师,我依尊证师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一切菩萨摩诃萨为同学等侣,我依同学等侣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礼)
请已,受戒者互跪、合掌,戒师为作白言︰仰启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今于此中,现有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所,乃至三说乞受菩萨戒,我为作证。此某甲菩萨,已发大愿,已有深信,能舍一切,不惜身命。惟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甲菩萨,亦为作证。

(
)正授戒体

白已,戒师复座。受戒者互跪,合掌,专念一境,长养净心,作是思维︰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功德藏。戒师为授戒云︰善男子听︰汝今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现在一切菩萨今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答云︰能受。

此段文应三说,初遍说已,继云︰佛子!当知初番白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悉皆震动,犹如大云,升起空中。说已,次说第二遍。二遍说已,继云︰佛子,当知二番白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盖,覆汝顶上。说已,次说第三遍。三遍说已,继云︰佛子,当知三番白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汝顶门,流入身心,正在此时,纳受戒体!无漏色法,由汝增上善心之所感得!是故汝应至诚顶受,勿余思虑。三遍已竟,为说戒相。


(
)宣说戒相

善男子听︰菩萨有十无尽戒,若有犯者,
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汝应谛受。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杀生,

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偷盗,

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淫欲,

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妄语,

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酤酒,

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说在家

出家菩萨罪过,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自赞毁

他,能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悭,能

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嗔,能

持否?答云︰能持。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谤三宝

藏,能持否?答云︰能持。


(十一)赞戒劝持

戒师说戒相已,次诫劝受持︰
《瑜伽经》云︰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当随行人,乃至成佛。《瑜伽》〈戒品〉云︰如是菩萨所受净戒,于余一切所受净戒,最胜无上,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除灭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一切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计分、算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摄受一切大功德故。又云︰如是菩萨大尸罗藏,能起当来大菩提果,谓依此故菩萨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已,现证无上正等菩提。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常能获得五种胜利︰一者常为十方诸佛护念。二者将舍命时住大欢喜。三者身坏已后,在在所生,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诸菩萨众,为其同分,为同法侣,为善知识。四者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五者现法后法,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汝今已受菩萨戒,即获如上所说无边胜利。故应善于护持,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勿令毁缺。
(十二)回向
戒师结劝毕,僧众同称回向偈︰受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回向已,顶礼三宝,受戒者礼谢戒师及诸大众。如仪而退。
附五︰〈授菩萨戒仪〉(编译组)
指记述授菩萨戒之仪轨作法的著作。有下列数种,兹略述如下︰

(1)
·慧思着。一卷。又称《受菩萨戒法》、《受菩萨戒文》。收在《卍续藏》第一0五册。文中列举请引、观五法、兴三愿、发四弘愿、请戒师、问难法、正受戒、广愿等次第,记述授菩萨戒之作法。按,本书虽题为慧思撰,但在《续高僧传》卷十七、《大唐内典录》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五等所载慧思之着作中,均未见著录。仅在《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天台宗章疏》及《大唐国法华宗章疏目录》诸录中始有记载。

(2)
·湛然着。一卷。又称《受菩萨戒文》、《妙乐十二门戒仪》。收在《卍续藏》第一0五册。本书系依据智顗《菩萨戒经义疏》二卷,记述授三聚净戒、十重禁戒之仪式。全书分开导、三归、请师、忏悔、发心、问遮、授戒、证明、现相、说相、广愿、劝持等十二门。为天台宗最重视之戒仪。日僧最澄删补之而制《授菩萨戒仪式》一卷,圆珍朱书添注。

(3)
·遵式着。一卷。收在《卍续藏》第一0一册(《金园集》卷上)。内容将菩萨戒仪分为十科,叙述受戒的次第。十科即︰开导信心、请三宝诸天加护、归依三宝、请五圣师、下座佛前乞戒、发四弘誓愿、开遮问难、三番羯磨、请佛证明、示持犯戒相。
此外,此类著作,另有宋·知礼撰《授菩萨戒仪》(收在《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元照《授大乘菩萨戒仪》(收在《芝苑遗编》卷中)。又,日本净土宗所传的戒仪,有广(庭仪)、中(堂上)、略(机上)三种。
[参考资料] 《文殊师利问经》卷上〈菩萨戒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大智度论》卷十三;《摄大乘论本》卷下;《大乘义章》卷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律宗概述及其成立与发展》(《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8});佐藤达玄《中国佛教における戒律の研究》。


FROM: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发表于 2011-4-2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21:30 , Processed in 0.211448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