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848|回复: 29

慧律法师阅读全集之————六祖坛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祖坛经(1)
80年12月 (文殊讲堂) 上慧 下律 法师主讲
--------------------------------------------------------------------------------
慧律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今天我们要进入另外一个课程,称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自过去以来,研究《六祖坛经》的人不在少数,也有许多法师演讲的题材,都籍着六祖的话,籍着《法宝坛经》的话来说,研究《六祖坛经》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法宝坛经》而明心见性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我们是弘扬净土,主要是弘扬念佛法门,但是对于我们的本性,明心见性重要的事,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虽然是念佛,但也不离我们的本性,也不是说研究禅宗就离开净土,将净土与禅分得很清楚,并不是这样,因为禅就是佛的心。我们想要解脱,当然我们就要先了解心为何物。过去若是有人请师父去弘扬佛法讲经时,都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有那么多时间,无法将整本《六祖坛经》从头到尾一字一字地好好来解释,都没有办法。所有说我们今天有这个福报因缘,具足一切的缘,这是很不简单的,所有大家要珍惜!
《六祖坛经》的注解也是很多很多,因为若是要按照注解来讲解,要用很久很久的时间,那么我们不需要这样,所有我就采取整本全是经文为教材,所有这本是重新打字,重新注音,国语注音,有国语的注音,从头到尾完全没有注解。没有注解也有一个好处,不会拖延时间,也容易发挥。买录音带的人,负担也不会太重。否则《六祖坛经》一讲就百余卷录音带,想买的人就很头疼,所有我们就直接来解释。
现在请诸位打开第一页,《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六祖当然是指惠能大师,法宝,这就是真理,我们说佛宝、法宝、僧宝,【法】简单来讲,就是诸佛之母,法能使我们开智慧,认识本来面目,所以说法师、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名为法师。以法为师,以佛所说法的真理,来当做自己的老师。以法师人,以佛所说的法,【师人】当动词,教育他人。简单来讲,不论是你自己修行也要依法,讲经弘法也要依法,所以四依止中说道:依法不依人。法宝,能令众生解脱生死,得大自在,叫做法宝。比较需要解释的就是【坛经】两字。我们说戒坛或是密坛,都是一个坛。或是:华严坛、法华坛、药师坛、愣严坛、净土坛,都有一个坛字,戒坛。称为坛经这是有渊源的。在(刘)宋朝时,有一位三藏法师,名为求那拔陀罗,求那拔陀罗三藏法师,他所建立的一个坛。他建立起这个坛,在一个地方立起了一座碑,也就是在石头上刻了字。他说:将来有肉身菩萨在这个地方受戒。到了智药三藏法师,在梁武帝时,梁武帝天监元年,在梁武帝的时代,他在此种了棵菩提树,种了棵菩提树在坛的旁边,预言将来有肉身菩萨在此受戒。他就在坛边种了棵菩提树,作出了预言,预言:一百七十年之后有位肉身菩萨在树下,这个菩提树下开演最上乘的法门,顿悟入道要门之法门,会度无量的众生,印佛心印,是为法王,有法王出世。所以后来有六祖,因为早就有人为他预言了,一百七十年以前就有人预言,一百七十年以后,就有一位肉身菩萨要出现,所以也不必奇怪。六祖只是听到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诵《金刚经》诵了二、三十年了,也没什么消息,每天都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是菩萨再来,他还未来,就有人已经预言好了。只是不知道是哪尊佛再来的。对不对,是不是这样?不然一百七十之年前就没有人预测会有一个矮子法师来讲经,也没有人这样预测。可见我也不是什么再来人,不过我也可以算是再来人,是再来六道轮回的人,不一样。我也是再来人,你们也是再来人,继续再来生老病死的人,都一样,大家都是再来轮,再来轮。所以这个《坛经》是因为求那拔陀罗有建立这样一个坛,后来六祖当然他讲经不是在这个坛的旁边讲经,他四周围所到之处他都有讲经,但是因为过去就有人立了一个坛,旁边又种了棵菩提树,为了纪念先知先觉的预言,为了这个六祖的德高望重的根源,所以称为《坛经》,这样了解了吗?这个《坛经》的来源就是这样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溪原本,曹溪就是六祖的道场,所住之处。原本,就是从开始刻在石头上的全部都节录下来。这本书是打得不错,很可惜,没有把这个节录的人写出来。是法海禅师,六祖的弟子,法海禅师抄录的,由他抄录的,这个本子打的很好,很可惜,就是没有写,唐释门人,唐朝的唐,释迦牟尼佛的释,门人,我们所说的门,门神的门,门人,法海录。按照道理是少这个,不知道是怎么打字的,把这个遗漏了。【唐释门人法海录】就是指在唐朝,释就是释迦牟尼佛,门人就是后代,一个叫法海的,我们讲堂也有一个,不过体形小一点,也是有一个叫法海。再来,小字的就不用看,小字的不用看。再来就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这是唐武则天所做的偈颂,到今天来讲,千千万万人都在赞颂。可见武则天学问之渊博很惊人,很不得了!女流之辈能写出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字字我们都看得懂,但是要叫我们组合就无法组合得这么漂亮,无法组合到这种程度了。所以武则天这个女众实在很了不起。所以我也常说女众业障轻,就是这个道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悟法传衣第一,【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那时就是因为没有讲一个特定的时间,没有说某月某日,那时六祖大师来到宝林,这个宝林也是有一段故事,过去一位高僧大德来到此地时,从前并不是叫宝林,这个宝林是过去有位高僧走到此处时,看到溪水非常清凉,树木非常茂盛,灵气很重。他就预言,将来有肉身菩萨,有高僧在这里成道,弘法利生,得道如林。得道,就是因为有圣僧出世,将来在这里修行,得道如林,得道者就象树木那么多,我们今天这么多人开悟,后代开悟差不多都是诵《六祖法宝坛经》开悟的,以及《金刚经》二本。所以宝林就是得道如林,名叫做宝林。韶州,这就是在广东省,这个州是一个府,府再下一级就是县,府就象我们现在的都市那么大,人潮多,是文化的中心,比我们现在的县还大,算是很大的地区了。韶州,韦刺史,一个姓韦的,刺史,现在所谓的调查局,再来就是稽查,稽征处,查看你有无漏税,查看你有无违规,查看你有无贪污,简单讲就是称为调查局,地下工作人员。刺史可以说调查你的行为对或错,然后禀报上去,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官】上级称为官,【僚】他的部下称作僚。所谓幕僚人员,幕僚幕僚,譬如说白宫幕僚,white house白宫,幕僚,就是他的属下,他的部下,专门提供给他意见,提供意见的人。所以 【与官僚入山】,入【山】是指南华山,在曲江县,宝林寺就是在这个山里面,南华,南就是东南西北的南,华就是中华民国的华,南华山。入这个南华山,在这个曲江县,来到宝林寺,所以也就是来找六祖。【请六祖于大梵寺】,大梵寺就是在韶州府,刚才我们说到的那位韶州韦刺史,因为他是韦刺史,要来礼请,请六祖去韶州府曲江县,大梵寺就是在曲江县,曲就是歌曲的曲,江就是三点水的江,韶州府曲江县有间大梵寺,来【讲堂为众开缘】,为大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密蜜法,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之法,【师】就是六祖,【升座次】把笔拿起来,次,座次的次,就是所座之处,次就是地方,六祖升座所坐之处称为座次。刺史,韦刺史与官僚,官僚就是幕后工作人员叫做僚,部属,部下的意思。【三十余人】儒宗学士,儒宗叫做崇尚儒学之士,就是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来学佛。【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就是男众的出家众,比丘的意思。:【尼】,就是女众的出家众,比丘尼。【道】就是信道教的,专门拜神的人也来了,【俗】就是没有信佛的人叫做俗,平时我们都称为居士。所以我们简单来讲这个【道】也含有学佛的人或是道教的人。【俗】有在家的居士,没有学佛的人全都掺杂在内,简单来讲,出家、在家总共有一千余人,你想想看,一千余人,以前又没有麦克风,你看六祖要怎么讲经?他的丹田声音是多么宏亮?从前一千多人在听经,你看六祖在讲经没有用麦克风,从前也没有电力,电力是近几年才有的,对不对?从前乡下都只有点蜡烛,对不对,要去上厕所的时候就点着一根蜡烛,照、照、照、、、哪有什么电灯?根本没有,根本没有。你想想看,六祖离我们今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的时间,那时候他讲经的时候竟然没有用麦克风,一千多人在听他讲经,看他的丹田是多么有力量,要是我们怎么有办法。讲个几场,就马上喉咙发炎了。【一千余人,同时作礼】,就是向六祖顶礼。【愿闻法要】。希望听六祖开示,诸佛所开示之法,最重要者,法要就是指心法,最重要的法,简单几句。【大师告曰:诸善知识!】这句话要注意,【善知识,是尊称底下听经的人。若是按理来说,善知识的定义就是说: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坏我信心之人,名恶知识。这很重要!平时我们若是要交朋友,来到我们家里说的话,都能帮助我们修行。帮助我们菩提之道者,这就叫做善知识。凡是一天到晚来我们家里,说些破坏我们的信心,要使我们对某一个法师失去信心,对三宝失去信心的,那个统统叫做恶知识,断人慧命的人,救都救不起来,还一直破坏,那个叫恶知识。简单来讲,能够帮助我修行菩提之道者,名善知识。凡是来我们面前讲别人的坏话,使我们对某一个人失去信心,那个叫恶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这就是说:善知识!总,就是简单、总体,大家要冷静,清静心称为净心。大家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家来念,大般若智慧到彼岸。所以就念念,,,可能是念《心经》,或者是念《金刚经》,这都是般若智慧。所以六祖良久,【良久】就是先让大家心静下来。在讲经以前,教大家念般若波罗蜜。心静下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早课都念这三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才对大家这样说:【善知识】,【菩提自性,本自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句话要用尺划起来,这十六个字。以后听《六祖坛经》的时候,你要带一支尺,否则你不知道整本的重心点在哪里,讲到那里,我会教你划下来,你就把它划下来。若是想修行,这一句话就足足有余了。菩提自性,我们每一个人,存在我们心中觉悟的本来自性,本来是清静的。没有经过任何的修饰、矫揉造作。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用什么心?用菩提自性,用清静心,用这种心,直了成佛,直接令你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善知识,就是说,大众啊,就象师父在介绍: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六祖用这句善知识,就尊称、赞叹听经的人。说:善知识,与会的善知识,大家暂且听惠能自我介绍,行由得法,就是说我是如何得到法,我过去是如何由来?如何修行?如何吃过苦?所以说【行由】就是来龙去脉。来得法,将得到衣与钵的事情来向大家说明,得法事意,是如何由来的。简单来说,惠能行由,就是要介绍,我是如何来的。得法事意,我是如何得到衣钵的来龙去脉,向大家介绍一下。【能严父本贯范阳,】【能】就是惠能自己称呼,惠能。所以他简单称一个‘能’字而已。出家人署名,都只有写一个字而已,单写一个字。譬如照理来说,我若是要回答信件,我的法名慧律,应该只能写一个【律】字,这过去都是这样。譬如说忏公,他在回答人家的信件,他只写一个字【云】,写【云】而已,大家则称他为忏公。李炳南,大家就称呼他为炳公上人,都是非常尊重的。我上次写封信署名【律】,有人说,哎哟,好肉麻哦!竟然是4A的小姐,什么都不懂,又给师父漏气。请这些女孩子领我的薪水,整天净是给我漏气而已,她就是不懂。【能】就是惠能的自称,在这里,他也是用一个字而已。照理来说,要称能师父、律师父,真正在称呼,都是简单一字而已。譬如法性,性师父;法尊,尊师父;法海,海师父,都是这样而已,都是单称一个字。若这一个字若是由女众来叫,简直就会腿软了:性、尊,这就不能听了,很难听!本来这样称呼很庄严的,被女众一叫就不能听了。现在已经有人写信来称我为【律公上人】了,真要命!前几天收到一封信写着【慧律老法师收】。他也不晓得我几岁,真没礼貌,真没礼貌。【能严父本贯范阳】,意思就是说惠能;我们说,严父慈母,父亲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慈悲。所以说严父慈母,所以严父就是他的父亲,他父亲的本贯,就是本籍,我们现在所谓的籍贯,他的本籍在哪里呢?在范阳。范阳左降,把笔拿起来,左降就是被降职。因为可能犯了国法,不然就是做的不称职,因此被降职。【左降】就是被降职、发放,【流】是发放,发放到哪里呢?我们所说的劳改,差不多是现在中共所说的劳改。发放到边疆地带,【于岭南】。岭南就是广东。因为岭南这个地方包括的范围很大,有五个地区都属于岭南,所以岭南大部分就是指广东,作新州,因为被降职,被发放来到岭南,等于是来到广东。【作新州百姓】。新州就是广东的一个地方。新州现在叫新兴。新州就是现在的新兴。作为百姓,此身不幸,六祖也是很不幸,我看也是跟我差不多。【此身不幸,父又早亡。】父亲早亡,跟我父亲差不多,不过我父亲不是早亡,他是早离开,其余的,让师妈自己说就好了,这些不用我替他说,早离开。【老母孤遗】,此时说,老母孤遗,已经60几岁了,惠能的母亲已经60几岁了,所以他的母亲也算是很老了,孤遗就是无依无靠,只依靠六祖一个人。【移来南海】,无依无靠的,移就是迁,迁来南海郡。南海郡也是属于广东的一个郡。因为广东很大,广东是台湾省的好几倍大,移来南海,就是搬来南海郡这个地方。【艰辛贫乏】。生活很困苦、很贫穷。【于市卖柴】。这个要注意,这个【市】不是都市,是城镇,刚好跟我们说的相反,不是在都市里面卖柴,这个不是这样子的,这个【市】就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叫做市集。简单来讲,就是以前的城镇。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于市卖柴,也就是在城与镇之间人多之处卖柴。【时有一客买柴】,有一个客人跟他买柴,有一个人,客就是人,有一个人跟他买柴,这个柴就是薪柴,煮饭起火用的。简单来讲,六祖就是每天去砍柴,卖柴度日,算是卖人煮饭的薪柴。从前也没有瓦斯,瓦斯是现代才有的。从前都是烧薪柴,不然就是燃烧粗糠,都是这样,大陆现在还是在烧柴。是大都市才有在使用瓦斯。我们台湾现在也几乎没有人在烧柴了,差不多都是使用瓦斯了。会烧柴的地方就是要用到大锅炉的,需要大火煮饭的地方,需要大火的人才有在烧柴。若是一般的家庭,都是用小小的瓦斯,因为柴火的火势大,比瓦斯的火力强。要靠烧新柴的大锅炉,若是没有薪柴就没有办法。瓦斯火力太小没有办法。【使令送至客店】,送到客店里来。客人说:我要买你的柴,你帮我送到客店里来。【客收去,能得钱】。【能得钱】是惠能得到钱,你不要解释说,能够得到钱,完蛋了。不懂又自作聪明。客收去,客人把柴收去,惠能得到了钱。【却出门外】,却就是退,因为表示尊重他人,推出门外。表示自己很谦虚,慢慢退出门外,这个却。【见一客诵经】,看到一个人在诵经,惠能一闻经典,【能一闻经云】。惠能一听到经典这样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才刚讲过这本《金刚经》,所以这句话很好解释。光是听到这句说,一切法不可得,无所住,不要去持著任何起心动念的东西。善不住,恶不住,是不住,非不住,完全放下对立性的善恶观念,不思善,不思恶。无所住就是说无所著,而生出这个清静的心。【心即开悟】,马上开悟,你看看,看这些贤人、圣僧来到世间要度众生,就不需要花太久的时间,不用象我们要搞好几年。他只要听一句话就OK了,解决了,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在诵《金刚经》,所以我才鼓励大家要认真诵《金刚经》。惠能【复问】从哪里来呢?这本经是从哪里来的呢?【从何所来持此经典?】这本经是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持这部经典呢?这个人这样说,【客云,我从蕲州】,蕲州是在黄州府东一百八十里,黄梅县。蕲州离广东很远了。【黄梅县东禅寺来】是五祖所在之处。东禅寺是五祖所住之处。【来其寺是】,是【五祖忍大师】在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在彼主化】,在那个地方,主就是主持,化就是教化。象我现在是文殊讲堂的主持,就是我慧律在这里教化,【主化】就是主持跟教化。【门人一千有余】也就是弟子。一般是指出家的徒弟,跟随五祖修道的有一千多人,很惊人。从前一座寺庙,光是出家的男众,一间寺庙有一千多人。我听说大陆的,及看大陆的介绍,从前大陆的寺庙有多大你们知道吗?有好几百甲,早上做早课还要骑马,为什么要骑马呢?因为要打板,从这一头骑马打板到另一头,这样整间寺庙的人才叫得起来,不然地方太大了,大到要骑马才跑得完,对不对?我们现在就不需要了,我们现在只要装上麦克风,买个喇叭来按:叭咕,叭咕,大家就全醒了,板一打下去,再远的地方,声音一响他就起床了。以前的丛林要骑马打板,不然实在是太远了。几百甲地,你想想看,看那个地方有多大?无法去计算了,有人说几万公顷,几万公顷,若是从这一头到那一头,马就要跑几个小时,从起点打板到终点,刚好可以吃早餐了。太大了,非常大!这样还不算大,印度的那烂陀寺,经典的记载,留学生有多少呢,在那烂陀寺跟这个戒贤论师学道,有一万多人,一万多个学生,印度的那烂陀寺有一万多个学生。从前的道场就那么多人了,想要见师父一次,要怎么见呢?一千(万?)多人怎么轮流?要怎么见到师父一次?根本就不可能。哪有那么好的事,象现在每天都可以见到师父,拜托他来看经典他还不肯(?)从前想看到一个主持是非常困难的,主持是很少出来的。从前在丛林里,主持一个月才出来两天,初一、十五,出来做什么呢?出来受人顶礼,一起向上排班,顶礼开山祖师,我们的这个和尚,我们这里的开山和尚,方丈和尚就出来受人顶礼,初一、十五才会出来,所以想看到师父,要初一十五才看得到,主持是不跟大家一起吃饭的。从前是这样,一千多人,对不对,现在就不是这样的了,现在师父这里若是只有初一十五才出来,就跑得只剩三个了。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都是紧跟着,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与丛林的禅堂、念佛堂、丛林的生活完全不同。台湾省,若是以我们文殊讲堂来说,有三、四十位男众,那就差不多是男众最多的地方了。诸位,全台湾省男众最多的,目前差不多是文殊讲堂了,目前,真正集中来说,分散出去的不算,不是说由师父剃度的,不是这样,而是集中起来,纯粹是男众的道场,男女众同一道场的不算,纯粹男众的道场,目前来说,差不多我们这里人最多,到明年差不多就剩不到几个了。因为男众很少在一间道场住超过两年的,很少,没见过,这是说真的,很少。好比我遇到的一些高僧大德,他身旁的徒弟也都差不多待不了多久,象我的上人煮云老和尚,他剃度男众,他剃度一个就跑一个,剃到最后他也说了,很奇怪!这个男众就是不要在我的旁边,他也没办法,对不对?就算有时候,忏公的莲因寺,在家出家的男众合起来有时二、三十人,有时十几个人,南普陀佛学院,象现在是三十几个人,有时只有十几个人,也是这样,男众就是非常难掌握,非常难,不肯被人管,男众不肯被人管。门人一千有余,你想想看,那时候有多少人。【我在彼中礼拜听受此经】,我就是到那个地方听受这本《金刚经》,所以五祖,【大师】就是五祖,常常劝告,在此的大师不是指六祖哦,大师五祖【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直了成佛.】【能闻说】,惠能听说,【宿昔有缘,】因此【乃蒙,】蒙就是因此有一个人,蒙就是施恩与人。承蒙他这一个人。【一客取银十两与能】,给惠能大师让他安家。【令充老母衣粮。】惠能要出家修行,要准备他母亲的粮食,他就拿十两帮助惠能,拿十两出来的这个人,不得了了!十两竟然栽培出来一个六祖?要是我,一百两、一千两我都给他,只可惜遇不到。你们里面要是有七祖,要告诉我一声。我马上准备一百银两给你,象这种福,三更半夜我也抢着修。别说是十两了,一千两我都给你,真的。这个人也真是厉害,那么有机缘,施舍十两就栽培出来一个六祖,实在是很厉害。这十两若是现在要算利息也不得了了。六祖一个人就能度化无量无边。所以我常说,施舍金钱不在多,施舍高僧大德一个一百元就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教他:你要往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去礼拜五祖。【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就与母亲辞别了。所以你看,独子也一样出家。很多男众都说:师父我很想出家,只不过我是独子。我说,那都是骗人的啦!六祖也是家中唯一的子嗣,也是独子,他也是家中独子,照常辞亲,不然他何必替母亲安排粮食做什么呢?就可以由兄弟姊妹奉养了,对不对?岂不见许多独子照常出家,对不对?所以都是自己的问题。想娶老婆,就推说是母亲的问题。【不经三十余日,】就是不知不觉经过三十多天,来到黄梅礼拜五祖。不经就是不知不觉,就经过三十多天,一个多月。【便至黄梅礼拜五祖。】从前都靠走路很辛苦,要长途跋涉。我们现在开车一天就到了,他要走三十几天。【问能曰】五祖就问,礼拜五祖后,他就对惠能这样问了:你是何方来呢?所以要是有徒弟要来出家,我就常常会问,你从哪里来?再来就问,你要到哪里去?他当场就愣住了。你从何处来?【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你来我这里,是为了求什么东西呢?【能对曰:】就向五祖这样说了:【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我是广东新州这个地方的百姓,我【远来礼师】来顶礼五祖大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这个人太厉害,真的是根基大利之人。不是象现在,像现在你们来拜托师父,我说,你来念佛是为了什么?我只是求个平安而已,我也不求什么。你看六祖所求的:【唯求做佛,不求余物。】而我们现在求的是;【唯求消灾,联考能中。病苦能除,不求做佛。】刚好相反!我们现在都求消灾解厄,不求做佛祖,刚好与圣人相反。【祖言,汝是岭南人,】岭南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一千多年前还是草木丛生,未开发。【又是猲獠(ge liao)】这个要读做猲獠,猲獠是一个音。又是猲獠,要这样读才对。猲獠在当时是耻笑人的意思,猲獠是一种动物。在中国西南的夷族,夷族这个地区出产一种动物的兽名,猲獠是一种动物的名。简单来讲,猲獠就是未开化。你是岭南人,又是猲獠,若堪作佛吗?你够资格作佛吗?【若为堪作佛?】你看这惠能的回答是惊天动地,惠能这初学佛的人就这样回答祖师了。【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要是我们这里有一个徒弟来,我若是问他,你从哪里来?我从鹅銮鼻来,我就对他说,鹅銮鼻是台湾的最后端,殿后准会到大楣,倒楣的人怎么作佛?他马上就回你一句,你也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以为你台北人就可以作佛?我屏东鹅銮鼻人,殿后就准是到大楣吗?他的回答就跟六祖不一样了。六祖回答得实在很厉害,你看祖师的根机大利,实在是非常惊人。人虽有南北,但本性是不分南北的。【猲獠身与和尚不同,】我是一个猲獠没错,我是一个未开化之处来的百姓没错,与和尚之身当然是不同,但是【佛性有何差别?】你说啊?祖,就是五祖,【祖更欲与语,】五祖想此人根机大利,本想继续与他对谈,【且见徒众总在左右,】看这些徒众都在身边,是欲言又止。很难一展身手的意思,因为五祖要保护六祖,要保护六祖,怕有人陷害他,看到许许多多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来,来,去厨房,不然去马槽,或者去种田,你这个猲獠跟大众去作务,人家作什么,你就跟着人家做,修一些福。意思是说叫他去种田,或者去马槽里面,或者去厨房里面随便做,也就是去修福。【予曰:】予就是六祖回答,【惠能启和尚,】惠能禀报,和尚也就是五祖,弟子自心,我的心常生智慧,像泉水般一直生出智慧,这是人人具足的,不离清净的自性即是福田,这才是福田,不知和尚教做何务?不知道和尚你要教我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修福呢?你看五祖说:【这猲獠根性大利。】句句话都答得让你哑口无言,太厉害,太厉害了!不假思索,一开口都是由本性流露出来的东西。意思就是说,【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我的心中智慧常常生,不是像我们现在的众生,愚痴常常生。我恨你,恨你恨到死。都是生这种无明的东西。【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在这里你要注意一句话: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一切福田都是离不开我们这个心。旁边你要写一句话:大智慧的人才懂得大福田。不是像世间人,一天到晚,只会施舍身外的金钱,不会施舍内心的烦恼,内心的烦恼舍不出来,我们在施舍只会施舍外在之物,施舍什么?施舍金钱,里面的烦恼却持着不放,要身心具舍,名为真舍,要将身体以外的东西,包括身体也能施舍,心中的烦恼施舍,名为大舍,所以我们施舍不要只是施舍金钱而已。因此我也常常告诉诸位,这个世间人,只能给他讲讲福报而已,无法跟他讲本性智慧的东西。【未审和尚教作何物?】我本性就是福,简单来说,本性就是无量的福田,为什么呢?诸位稍微想想看,你冷静地想想这句话,本性就是慈悲,有智慧,他就无争,他不会跟人斗争,他就有忍辱。你想想看,我们这个世间人,他虽然想种福报,但是他没有忍耐,脾气很坏,每天跟人吵架,很快就会被人杀死了。看起来很富有,不过业障很重,整天烦烦恼恼的,没有本性的功夫,六祖就是有本性的功夫。每一个人,若是有本性的功夫,就有无量的福田,为什么呢?忍辱才是大福田。你能够忍辱,你才真正是有福田。什么事情用慈悲、宽恕,即是无量的福田,虽然我们很贫穷,但是每一个众生都会尊重我们,看得起我们,这就是真正的福田。所以六祖因为了解本性才是真正的福田。简单来说,你只要慈悲、忍辱,降伏我们的无明,你就真正有大福田。若是说世间的劳斯来斯、楼房、金钱、钻石这对于一个圣者来说犹如瓦砾、粪土,这是没有效,没什么作用的。【祖云,这猲獠根性大利。】太厉害了!【汝更勿言。】你不要再说了,恐怕会有人陷害他。【著槽厂去】著,命令。著,去去去,【槽】就是养马的小屋。去!去!去养马的地方,去做事,不必讲那么多。【能退至后院,】惠能就退到后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有一个修行者派,差就是派,派惠能破柴,也就是劈柴、砍柴。听说六祖跟我差不多。劈柴要踩到高处才劈得到。踏碓踏碓,踏碓的【碓】就是以前的石磨。因为六祖体重很轻,人长得矮小,就象我,差不多四、五十公斤而已,腰部要绑上石头,绑上石头再用脚踏,爬上去踏板捣米,不然踏不动啊,没办法。矮小的人都比较有智慧,很奇怪。不像有些人一百八十公分,却虚有其表。【经八余月,】经过八个月。【祖一日见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八个月前我曾给你说过话,你的讲法实在真的很有见地。【之见】就是你的看法,你的见地很可采用。你实在真正不简单,你是一个人才,五祖一眼就看出来了。【恐有恶人害汝,】为什么会有恶人?大家会说,同样是出家人,谁会害他呢?有啊,嫉妒啊!不然你们想想看,你们愿意坐在这里听经闻法,你们很赞叹师父,但是为什么同样是出家人,他为什么会诽谤师父?你想呢?对不对?也是有啊,怎么会没有呢?为什么?毕竟不是成佛嘛。恶人也是有,嫉妒嘛。【遂不予汝言。】因此我就不跟你多说?【知之否】你知道吗?你知道我的用心就是怕有人陷害你,所以我不跟你多说。【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不敢来到你出入的地方。【令人不觉】让人不发现。【祖一日唤门人总来,】叫大家统统来。我告诉你们,【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是件大事,生死六道轮回是件大事。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这句话实在没有错!这句话确实如此,我常常告诉你们,你叫信徒来打斋他愿意,你叫他来修福他也肯。要他来感恩老师他也愿意,要打八关斋他也愿意,全都愿意。到日月禅寺打斋他也说好,来朝山他也说好,这都愿意,不求出离生死,我告诉诸位,哪一种精神叫做出离生死的精神?他没有时间搞是非,没有时间听是非,二十四个小时都在观照智慧当中,所以说,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不离自性。你看看,常生智慧,我们有常生智慧吗?你若是有出离生死苦海的心,当然你就常生智慧,你就能够观照,而我们就是没有,总是想,我们多赚几年啦,等我年纪大一些,嫁完女儿,娶了媳妇再来念佛,年轻人就说,我现在这么年轻,再让我饮酒作乐几年,我娶了漂亮老婆走不开,没办法啊。师父你也知道,你也了解我们人的弱点,所以我要晚一点,等我五十、六十岁,或者是七十岁再来修行。我说差不多一百二十岁来修行才会快,都是这样。他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像师父这样三十几岁就精通经典,我们没办法。那时自我推辞,你若是真正的求离,我告诉你,想出离生死苦海的人,真正积极想出离的人,求出这个生死苦海的人,这个人绝对没有是非。为什么?没有时间!所以从前有位一祖师大德,他设了一个戒条,【欲谈佛法者请入,欲讲是非者请出。】若是要讲佛法的人,请你进来。若是要讲世间是非的人,请你出去。接着又立一条,【与生死无关者不谈】跟生死没有关系的都不能说,自己订这个戒律很严。与生死没有关系的都不说。是啊!生死最重要,他哪有多余的时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的本性若迷了,就算你布施再大,种再多的福田,有什么用呢?有那种布施很多就能解救生死的吗?那么成佛就是可用用钱买得到了?那么叫王永庆来就妥当了。或是油田大王、汽车大王财产都是几百亿美金,那根本是无法计算的。【福何可救?】福要怎么救你们呢?【汝等各去自看智慧,】你们要好好的去观照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呈】就是晚辈敬重长辈,双手供奉叫做呈,双手拿给别人叫做呈。【若悟大意,】在我们这里,看哪一个人能悟得佛法本性大意。我就【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付就是交给你们,将我的衣钵作证明,你确实是第六代祖师。【火急速去。】你们赶紧去吧。【不得迟滞,】不能有一丝停留。下面这句话很重要。【思量即不中用。】简单来说,明心见性当下之事,当下就是没有透过意识心态、意识形态。思量即不中用,简单来说,思量就不是本性的东西。你若是动过念头就不是你本性的东西。【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讲话当下就是本性的东西。讲话当下,你就能见到本性的东西。若如此,就是说若明心见性的人。【若如此者,】如果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就算是头上有刀来割,同样见到本性,如如不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页,【众得处分,退而避(?)相谓曰:】众得处分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分配好了,处分就是分配好了。【退而避相,】退回来后互相讲来讲去,大家互相这样说,【我等众人,不必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我们大家不必澄心,就是说不必冷静用心来作偈颂,将呈和尚,来贡献给和尚看。【有何所益?】那有什么帮助呢?神秀也就是他们的教授师,在六祖还没有来以前。神秀大师已经在五祖之下讲经讲很久了,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神秀上座】上座普通的说法,出家二十年以上才称上座,有一种是尊敬,有一种出家德高望重也称上座。【现为教授师】现在是教导大众的教授师。【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到的。【我辈谩作偈颂,】这个【谩】有几种意思。我辈不必作这个偈颂,谩就是不必,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我辈广泛,谩就是广泛的意思。谩,广谩,我辈广泛地来作这个偈颂,是【枉用心力,】枉费我们的心力。因为一定是神秀大师得法。【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就是没有意思要作偈颂了。【咸言,】大家都这样讲,【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依止神秀和尚。【何烦作偈。】何必劳烦再作偈颂呢?【神秀思维,诸人不呈偈者,】大家都不送偈颂去,【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却是他们的教授师,平时都是我在教导的。【我需作偈,将呈和尚。】我应该作偈颂送交五祖。【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若没有将偈颂送去,五祖要如何了解我心中见解之深或浅呢?【我呈偈意,求法即善。】求法就是说,我来印证一下,求这个大法来印证一下,是不是符合五祖的意思呢?【觅祖即恶,】觅祖就是说,我想作第六代祖师,觅就是想要得到祖师的位子,那么我发心就错误,【却同凡心,】那么我就与凡夫的心一样了。变成不是为法,是为了祖师之位了,那么就是恶了,发心就错误了。所以这个神秀大师的修养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神秀大师的修养真的是没有话说,你看,他非常谦虚。【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却就是变成了跟凡夫的心一样了,【夺其圣位,】那么我不够资格,变成强夺这个六祖的位子,以为已经有五祖了,而六祖尚无人传承,变成我来夺六祖之位。【奚别?】何别呢?这样我等于虚有其名来夺这个圣位,奚别?有什么差别呢?所以说,【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如果没有将这个偈颂送去,终不能得到这个大法。【大难大难。】大难大难就是说,实在真难,真难!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一点难处都没有,脱口而出,就是本性的东西,这就是没有见姓,所以才会大难大难。底下,第四页的中间下面,【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就是走廊,有走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愣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这段要注意听,我从前这一段都看不懂。拟请,本来本来预定要请这个供奉,供奉是个官名,官的名称,就是如果有人,有才干、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干的人,请这个供奉官,为他书写在壁上。所以拟请一个供奉官,专门拿笔写名,或者是绘画的,将画相写在壁上的那种人,叫作供奉官,是一种官,名字叫做卢珍的这个人,本来是要请供奉官,一个叫卢珍的这个人,来画愣伽经,愣伽经就是说,五法、三自性,二无我,愣伽经。变相图,譬如说,观世音菩萨的变化,地狱的变相,愣伽经的变相图,变一些,我们人唯心所造,业力所牵,而在六道里面改头换面,已经五祖的血脉图,五祖的血脉图就是由达摩祖师开始到五祖,一代传一代,要来【流传供养。】【神秀作偈已成,】偈颂完成了。【数度欲呈,】好几次都想拿去,【行至堂前,】走到五祖室前却又不敢,【心中恍惚,】为什么心中恍惚,你们知道吗?因为见不真切,若是见地真切,你若是彻底地明心见性,心中绝对不会恍惚,所以为什么会心中恍惚呢?不敢啊,胆战心惊,恍惚就是,到底我这样是行还是不行?明心见性的人他绝对肯定自己,他绝对是明心见性,没有那个怀疑、迷觅糊糊的,没有!明心见性的人说法也是一样的,单刀直入,绝对是一点都不迷糊。所以说,见不真切,心中恍惚,见地不真切,没有彻底的明心见性,【遍体汗流,】全身流汗,【拟呈不得,】希望把偈送出去,又没有勇气。【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十三次,你想想看,去了想拿给五祖,又不敢,再前去时,想拿给五祖又不敢,所以去到五祖堂前,膀胱无力,又退回来了。会紧张,想上厕所,会紧张。【秀乃思维,】神秀就这样想,我不能拿给五祖,不如我就画在走廊,【不如向廊下书著,】我不如,【向】就是朝着这个走廊下面,我书著,就是我在壁上写出此偈,【从他和尚看见。】从就是让,让这个和尚看得到。【忽若道好,】忽若就是假设说,假使五祖说,这首偈颂作得好,【即出礼拜,】我就出来向五祖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若五祖说,不堪,不行。【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众人拜了一个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他自己生惭愧,所以说神秀这个人实在是很有修养,很谦冲自牧的人,我们还是要向神秀大师学习,虽然他没有大彻大悟来说,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六祖 (二)
所以神秀这个人实在是很有修养,很谦冲自牧的人,我们还是要向神秀大师学习,虽然他没有大彻大悟来说,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个人。】更修何道?】 还想修什么道呢?】是夜三更,不使人知】 【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把他写下来,】呈心所见。】交出他心里所看到的见地。偈曰:】身是菩堤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身体是修菩提的地方,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就像菩提树一样,以后能够成佛,有根。心就像明镜台,这个明镜有时会黑暗,有时会不干净,所以我们要常常擦拭、常常擦拭……时时勤拂拭,要常常擦拭、常常擦拭,不要让它惹尘埃,不要让它惹上污染。这当然是一种大乘根器,但是不是最上根器的人,常常擦拭要擦到何时?镜子何时才不会污浊?要是我随便想想也知道,说心像镜子,心既然像镜子,是有形相的东西,镜子一脏就要擦,一脏就擦,时时勤拂拭,要擦到何时?永远也不能成佛,要是我一眼也能看出来,对不对?既然有镜子就会有污染,那要擦到何时,你要假设一个有的东西,当然你就是著相之说。】秀书偈了,】神秀写完偈后,】便欲归房。】就回到房间里,】人总不知。】众人完全不知道。神秀就这样想了,】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传我法,】即我与法有缘。】若说不堪,就是我迷。你看神秀大师都是后悔自己,】自是我迷宿业,】我迷惑了,我宿世业障深重不合得法。对他师父这么恭敬,对圣者的衣钵他一点都不敢贪求,神秀这个人实在是非常伟大,实在非常伟大!我也要赞誉他是一位贤人,圣贤之人,实在伟大!可不像现在的出家人:怎么会是他得?为什么不是我得?应该是我得呀,那就不一样了。所以那个门争,你看神秀大师,那个门争完全没有,师父怎么安排,就是相信师父,师父是个大智慧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完全尊重师父的安排。】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师父是一个圣人,我们也不能了解:佛是一个圣人,我们也无法去了解。所以】房中思想,】所以我才告诉诸位,这叫做意识心,你在房中思维就是意识心熊,】坐卧不安,】大彻大悟的人,怎么会有坐卧不安呢?一切法不可得,那有坐卧不安呢?】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入门就是早就进来吾门学道了,只是没有见性,】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一个姓卢的供奉官,】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本来是要画图的,忽然间看到这首偈,】报言:供奉!】你这位供奉官,阻止这位官:】却不用画】,】劳尔远来】,麻烦你从那么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所以】令门人炷香礼敬】, 祖师也算是很会做人,没有伤到神秀大师的自尊心。烧香礼敬,】尽诵此偈】,大家都要诵此偈,】即得见性】,将来就会见性。弟子,这些】门人诵偈】,】皆钦善哉】。只有五祖知道而已,这些笨徒弟,这些师兄弟皆钦善哉:师兄你怎么这么厉害?乱拍马屁,因为不懂,乱拍马屁:师兄你真是厉害。五祖再来就是六祖了,可以提前喊你一声了,可以先称呼你了,你就是六祖了。皆钦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五祖于三更叫神秀大师进来室内,】问曰:偈是汝作否?】这偈颂是不是你作否?】秀言:实乃秀作】,我】不敢妄求祖位】。你看神秀在说话实在非常谦虚。我不敢妄求祖师之位,只是希望和尚:对他的师傅恭敬到这个程度。】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完了!二十几年竟然站在门外?要是我就嚎啕大哭了!二、三十年竟然站在门外,也就是没有入门,】未入门内】。】如此见解】,你若是用你这种见解,欲】觅无上菩提】无上本性,】了不可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下面是划红线起来,画线起来,划到第六页的第五个字:提之自性也。无上菩提,这里就是要讲重心点了,要划线了,什么是无上菩提呢?】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说话当中,你当下就悟入你本来面目,】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下面你注意看那句话,强而有力,】于一切时中】每一个二六时中,】念念自见】,下面那一句话就更厉害了:】万法无滞】,就是什么境界都障碍不了你,这就是本性。一切时中念念自见,由清净的本性见,万法无滞,没有一种东西能阻碍到你,包括要牺牲你的性命,你都没有一点恐怖,因为了解五蕴皆空。悟到本性,】一真一切真】,因为本性是无二的,真的就是真的,永久存在的东西,】万境自如如】,万境自如如,为什么?因为不生不灭的境界,当然就自如如,万境为什么自如如?因为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取不舍、没有内外,完全能舍、能取,不取、不舍全部放下,那么万境自如如,自然就是本来的面目,什么叫做万境自如如?一切境界也没有来到我的心:我的心也没有去到这个境界上。简单来说,境界没有干扰到我的内在,我的内在也不去执着,个人保持个人的岗位,当体即空,叫做万境自如如,叫做诸法不相到,禅宗有一句话:诸法不相到,你说你来到我家,其实没有来也没有去,不相到,诸法没有互相干扰,没有来,没有去的东西,诸法不相到,没有说那个东来到西,西来到东;身来到心,心来到身;或者是境来到心,心去执着境,统统当体即空,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就是不动之心,】即是真实】的明心见性,】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心】,这才是真正无上菩提之本性。】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将来】就是拿来的意思,拿来我看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若是现在的人,就不会等到祖师说:衣与法交代给你了。现在是:我师父衣钵不给我,我自己去买就好了嘛。衣服里自己写上:七祖。】神秀作礼而出】。神秀顶礼完后就出来了,】又经数日】,他已经到极尽了,没办法,他没有明心见性,实在是写不出东西来。】作偈不成。】写不出来,】心中恍惚,】神秀】神思不安,犹如梦中,】不知道怎么办,】行坐不乐。】没办法,作不出来,没有大彻大悟,不是自己本来的东西,用意识心写出来的。经过二天,有一个童子,】复二日】就是经过二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碓房就是磨米麦的地方,唱这个诵,】唱诵其偈。】唱神秀大师所作的偈颂,惠能才是厉害,】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你看他在寺里做八个月,师父不曾来跟他说话,没有教过他一法,你想想看,虽然不曾得到师父的教授,但是早就了解本性,】早识大意。】早就了解本性的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你不知道五祖】言世间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门人就是弟子,】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祖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惠能也很有修养,我也要来诵此,结个好缘,所以祖师都不曾给人漏气。简单来说,祖师的定义就是不曾给人家漏气,他也要来诵偈,虽然此偈没有见性,他也同样要诵,知道他功力不够,还是一样尊重他,所以曾给人家漏气的,都不是祖师之格。同生佛地,】上人,】是对这童子尊称,】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我在此踏碓磨米踏了八个多月,】未曾行至堂前。】堂前就是五祖的堂前,不曾来到大众出入之处,】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希望你能引导我,看他写在什么地方,我也要去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就和它顶礼,六祖也向它顶礼,你看看!六祖多么有修养,此偈虽未开悟,六祖也一样顶礼。】能曰:】在这时惠能尚未出家,要记得,这时惠能是叫做卢行者,姓卢的行者,这时惠能还是一个在家居士而已,你不要弄错哦!惠能曰:】能不识字,】我惠能是不认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别驾就是刺史的左右两边的助理,叫做别驾。因为江州这个刺史,是另外开车子,另外乘这个车子,所以叫做别驾,另外的车子,也就是官位很大。为他驾车做助理的人,别驾就是助理刺史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刺史的部属:再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为刺史开车的人,也就是助理,】姓张名日用。】张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我也有一句偈,】望别驾为书。】别驾是一个官名,是一个官的名字,请你为我书写下来,】别驾言:獦獠!】大家都骂他獦獠,算是没有开化的民族。】汝亦作偈,其事希有!】其事希有。就像明钲在我们讲堂,有一天起床做早课了,我们这些法师会说:其事希有!因为他从来不做早课的,忽然那么早起床,大家就很惊讶了,这算是其事希有了!明钲若是在睡觉,简直要用锅铲去翻身才叫得醒,那种睡眠三昧的定功,非是我慧律所能及也,这种三昧定力,实在是望尘莫及,那种睡眠功夫,没见过睡功这么厉害的人。】能启别驾言:】惠能就启这个别驾:】欲学无上菩提,】我想要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不能瞧不起初学的人。】下下人有上上智,】下下人也有上上的智慧。】上上人有没意智,】把笔拿下来,】没意智】就是也会埋没他的智慧的意思,上上人有时候也会埋没了自己的智慧,而发挥不出来。】若轻人,】也就是瞧不起他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若是瞧不起他人者,就有无量无边的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惠能就请别驾为他书写,因为他不识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这个太棒了!这实在是大彻大悟,我看到这句,实在是非常清凉,太好了!菩提本无树,菩提就是我们清净的本性,本来就没有所谓】树】的这种相,那是你自己假设的一种东西,本性是遍一切处的。前面那一句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六祖一语就道破了:】菩提本无树,】菩提清净的本性,岂能安立】树】这一相呢?你立身体是树,菩提是树,错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本性,菩提本来是无一物的东西。明镜,我们清净的本性,明镜亦非台,也没有所谓台,用什么架起来叫做台?对不对?本来无一物,前面是说:时时勤拂拭,莫使若尘埃。六祖一语就驳倒了:本来就无一物的东西,你要在什么地方惹尘埃?烦恼本来就是无的东西,只因你自己无明产生,何处惹尘埃?是因为你无明你才会惹麻烦,尘埃就是烦恼,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惹什么烦恼?意思就是说,烦恼本来就是无根的东西。不得了!】书此偈已,】写此偈之后,】徒众总惊,】大家都非常震撼,】无不嗟讶。】大家都很惊讶。】各相谓言:奇哉!奇哉!】大家都互相说来说去,奇哉!奇哉!】不得以貌相取人。】何得多时,】何得多时】就是这么久了,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使他肉身菩萨,他是肉身菩萨再来示现的。】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到底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这个实在是肉身菩萨再来。】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所以做师父的人一定要保护徒弟,不能特别疼爱那一个徒弟,特别疼爱那一个徒弟,别人会不高兴、会不舒服,就会嫉妒、排斥他。因此五祖就将鞋子脱下来,别驾为惠能写完偈后,】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这个也是没有见性。就像我穿的那双洞洞鞋,脱鞋擦掉说:也是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为了保护他的徒弟,保护六祖。】众人疑息。】本来想:这个人真是厉害!五祖怕有人陷害他就说:没有见性、没有见性。师父说没有见性就是没有见性了。】次日,】经过一天,】祖潜至碓坊,】偷偷的,】潜至】就是不让人看见。作五祖有时也要像个贼一样,怕别人看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不让众生恐慌,做师父的人,有时候也要遮遮掩掩的,就是怕众生不了解祖师的意思。他就偷偷摸摸的来到碓坊,来到磨米的地方。】见能腰石舂米。】腰部绑上石头舂米,也就是捣米。】语曰:】就告诉他说:】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卢行者!你惠能,你为求道,为法而忘躯,】当如是乎?】是不是这样呢?】即问曰:】五祖就问惠能说:】米熟也未?】若是傻愣愣的人就说:还在厨房里洗着呢!真糟糕!人家是问他功夫成熟否?已经开悟了吗?不懂的人就说:师父!还在煮,再过十分钟就可以吃了。笨成这副德性,六祖就不会答错。】能曰:米熟久矣,】米早就煮熟了,】犹欠师在。】还没有经过过滤。】筛】把笔拿起来,还没有经过师父你的印证,筛就是印证的意思,要经过师父的印证,才知道他是不是大彻大悟。筛就是什么呢?筛就是一个盘子,盘面布满一个个小孔,俗话所说的米筛,从前的人就摇动米筛,让细物从小孔中落下,那叫做筛。就筛一筛、筛一筛,然后再甩向上面,从前都是这样,要过滤绿豆或米时藉甩动来过滤,叫做筛。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五祖就这样,像这样击三下,之后就离去了。要是我们哦,还问:师父你击三下是怎样?你下午三、四点想吃什么吗?不然你击三下做什么?还是缺三百元?所以我说开悟者之间都不需假借言语了,五祖击三下他就了解,是要找他三更去谈话。若是我现在敲三下,徒弟半夜三更跑来,我会说:我又没有叫你来,我敲三下是问你:为什么三个碗没洗?差别就很大了,他也学六祖,自己就跑来了。】能即会祖意。】你看,这很厉害。】三鼓】就是晚上十二点,打三次鼓,三鼓,不是三更哦。】入室】来到五祖的方丈室,】祖以袈裟遮围,】就是不让人看到光线。你看五祖做事也是很神秘,一般人会想:五祖是不是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会怕别人看见,大丈夫何必怕别人看见。所以有时候祖在做事,我就告诉诸位,有时祖师做的事我们是看不懂、看不懂的。】不令人见。】不让别人看见。】为说金刚经。】为他解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我告诉诸位,在这个时候叫做大彻大悟,在此时才真正大彻大悟,在之前惠能在卖柴时,听到别人诵《金刚经》,那时是叫做了解而已,这时才叫做大彻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把笔拿起来,】金刚经至】从这个地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始画,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清净本性。再继续画下去,】遂启祖言:】因此就向五祖这样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哎呀!太好了!】何期】就是赞钦的意思,哎呀!太棒了!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就是清净嘛。何其自性,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来就没有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划到这个地方。再解释一下:】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什么是我们的本性?这句话含有赞钦及为了要解释,】何期】有一种:太不得了了!也可以说:什么是我们的本性呢?何期自性,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清清净净。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本来是不生灭的东西。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什么都不缺少,本来就具足一切智慧与福德因缘。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本无动摇,因为我们强加分别,强迫自己去分别不必要的这个错误的事情。什么是自性能生万法?为什么,有般若智慧,当然能产生清净的万法。能生万法,就是能运用在宇宙当中而无所障碍。五祖知道他悟得本性了,当下就说:你是大丈夫、是天人师、是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三更时就将衣钵拿给他,】便传顿教及衣钵云:】就将法、钵,衣钵都传给他,你要传顿教,当下悟道叫做顿教,】汝为第六代祖,】第六代祖师。】善自护念】,你要好好的护这个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有情,只要他有觉悟的本来的心,有情就是一种有觉悟的众生,只要他是众生。来下种,来下菩提的种子,加二个字,】将来】因地果还生,将来这个因地,就是因地若修行,到果还生,这个果的觉悟它就会产生。简单来说,只要有灵性、有觉性的人,来下这种菩提种,这个因将来就会得到觉悟的果,果还生,一定会产生的意思。像诸位众生你们来听经闻法,你们就是这样,无情就是木石,木石就是无心,没有灵性、没有觉悟,既无种,当然这就不能下种,把木石、石头栽种下去,无情的东西,当然它就没有菩提种,无性,没有菩提的性,也无生,也不可能成佛,亦无生,也不可能成佛。所以简单来说,要有觉悟的众生来下菩提种,因地果觉就会产生,就是成佛。没有这个菩提种,当然就没有菩提的性,也不可能有成佛的可能,好了,因为下面一段又是另外一个大段,所以听经闻法比看电影更好,我这样解释已经很清楚,非常清楚了,听不懂可以去跳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六祖坛经(2)
80年12月 (文殊讲堂) 上慧 下律 法师主讲
--------------------------------------------------------------------------------
慧律法师  加入时间:2007-11-16 10:27:14  点击:43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祖复曰:】五祖又这样讲了,又再说了:】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礼】,也就是说,五祖现在要传衣给六祖,现在他就解释传衣的因缘,为什么要传衣跟钵呢?过去达磨祖师在梁武帝时来到中国,人们一般并不了解他的功夫到哪里,下一代的人也无法相信他是祖师大德,所以因为人不信,因此就藉着传衣跟钵来作为相信的东西,证明确有其事。上次有人要叫我接天台、接华严、接禅宗,也不记得要我接几种祖师了。他都有一张用布写的,用布写着第一代祖师、第二代祖师、第三代……传到现在不知道第几代了,要叫我接,我说:接哪个?还是认真讲经比较重要。也不是说接到哪个,就表示生死已经自在了,当然那是一种表信、相信,对过去的一种尊重,不然大家都能自称是第几代祖师了,因此为了使人相信,所以就这样传下来,到今天还是这样相传,到目前来说,还是这样传下来。所以】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法必须以心来印心,】皆令】自悟自解】。】这四个字也是对修行很重要的。但是我们都是依靠别人,现在六祖为我们开示:五祖也对我们开示,教我们自己开悟,意思就是说,智慧就是存在我们自心,你要自己悟,自己去解。简单来说,绳子是自己打结的,你就要由内心自己解,自悟自解,这才是究竟的。】自古佛佛惟传本体,】自过去以来,佛皆传本性的东西,唯有这个佛性明心见性,佛性清净心的东西,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师师密付本心。】每一代祖师密付,一代传一代、一代传一代,交代下来的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本性,本心就是我们清净的本性。衣为争端,衣有时候是门争的开始,你要如何证明这个人有没有开悟呢?所以认为拿到祖师衣的人,就认为非常光荣,事实上下他本身若没有大彻大悟,拿这件衣也没有用。但是没有几个人有这种修养,他明明没有开悟,他拿到祖师衣,他也是能够炫耀。或是大德供养,这个师父若是不知道,无法印证他是不是有大彻大悟,就将衣传给他,而这个人名利心未断,既然名利心未断,当他拿到衣钵后,大家知道他接到衣钵了,就认为:这个人绝对很有修行。因为衣是表示信物,就开始争着供养。有些人为了大德供养,要受人尊重,就抢那件衣,抢来抢去结果抢破了。有几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会说:我本身没有大彻大悟,我拿这件衣,只是徒有其表,这样也不适合,我只求能安贫、平凡的,安顿三餐饱食就行了,因为我们没有大彻大悟,拿这件袈裟只是坏圣人信物,破坏了圣人的信物,我看没有几个人有这种修养。遇到贤人、自我惭愧的人,当然这就没有问题,信物对他就没什么作用。但是无惭无愧的出家人,无惭无愧的出家众,他拿到这个就去敛财,敛财骗众生:我得到祖师衣了。然后众生就很盲从、盲从。台湾本身就是这样,现在盲从的人就是很多。】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止】就是到你这一代就停止了,你就不要再传衣跟钵了,再传下去的话,】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悬丝就是用一根细线,像女人的头发很长用来绑东西,用细长的头发来绑东西,轻轻一扯就断了,命如悬丝,性命随时都会消失,性命很容易就消失了。譬如我现在能够很安心的睡觉,因为拿到祖师衣跟衣钵,我就是第几代祖师了,衣钵老是放在身旁,有一天会被谁杀死也不知道,没多久就被人到处追杀了。所以这种东西,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不需要!什么人大彻大悟,就由什么人得,有能者得之,有德者得之,你有能力的人,自然就能得到。所以我都不必接什么祖师,都不必,平平凡凡的念佛,念佛到极乐世界。就算让我做大丛林的祖师,若是不能了生死,拿这个也没有用。就算送我一百张奖状;或是祖师衣领了一百件,在八个宗派都是祖师,成为八宗共祖好了,都尊称我为祖师,那也没有用,生死的东西,不是看衣跟钵的东西,生死的东西,是要看真正的功夫。我们若是有这种共识,对外表的东西就不重要。想要红祖师衣还不简单,一件几百元而已,自己去买就行了。须速去,】汝须速去,】要赶紧离去,五祖就告诉六祖:你要赶紧离开,】恐人害汝。】【能曰:】惠能这样说:】向甚处去?】要往哪里走呢?】祖云:】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就是怀集县,怀集这个集就是苦集灭道的】集】,怀集县,你若是遇到怀集县,你就赶紧停止。遇会则藏,你若是遇到四会县,一二三四的】四】四会县,你就赶紧躲藏起来,这个就是你的因缘。】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惠能,】能本是南中人,】惠能本来是南中,本来是岭南人,岭南人,獦獠獦獠,上星期有念过,这星期忘记念了。南中岭南人这个獦獠,畜生的意思,不开化的民族。】久不知此山路,】他虽然开悟明心见性,那是本性的东西,不过对路并不熟,你若是要讲本性,他样样都明白,不过他不识路,不知道山路要怎么走,】如何出得江口?】要怎么走才能通到江口呢?】五祖言:】【汝不须忧,】你不用烦恼,】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五祖就送六祖来到九江,】驿边有一双船子,】驿边,这个】驿】是有一个典故的,过去的时候马这样跑跑……跑了二十公里、三十公里,马儿会累需要休息,要休息时就停下来喝水,现在所谓停在这个客栈、休息站,】驿】用现在的高速公路上来说,就是称为休息站。那么要是以现在的海边来说称为渡船头。驿边有一双船只,就是说沿着海岸有渡船,那里就是要上船的站,渡船头。驿边有一只船子,船的意思。五祖令惠能上船,】祖令惠能上船,】五祖就将橹,橹就是摇船的那个桨,叫做橹。橹自摇,】五祖把舻橹自摇。】自己要来划动这只船。】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合】就是来帮忙,二人来帮忙摇这个桨,船都有桨。】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这个要注意,这个】合】跟上面那个合意思又不同了,这个合是】应该】,应该是我来度你才对啊。所以连摇船都有禅机,边摇个船都有禅机。五祖说他要摇船,六祖说:来!我来帮忙。五祖说:应该是我度你才对,因为你会开悟是我教化你的,开示给你听的。】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祖师都是这样,迷时师度,悟了时都自己度,像现在的众生就不一样了,都紧跟着,跟得紧紧的,他没有说要自己自度,他都只想靠师父,只想靠师父:反正我全交给师傅就对了,师父你若是帮我超度,我就把财产登记给你。我就要一直等一直等,等他死了来领财产,这就是众生的相,现在都是这样,自己不修,只想靠师傅度他。而祖师是说,迷时当然是师父来度;悟到自己的本性,当然是要自己度。所以上次我才告诉诸位,我的东西就是你心中的东西;你心中的东西就是诸佛的东西,诸佛菩萨的东西就是祖师的东西;祖师的东西就是我心中的东西,完全无二无别,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可见当时广东省曹溪那个地方,也就是广东省这个地方,这个獦獠,岭南这个地方,是非常的边地、没落。因为当时不像北京或是南京,或是大都会。因此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语音不正就是连说话都不是很清楚。若是说话不是很清楚的我们这里也很多,高雄、嘉义的国语语音不正,都是这样,都是这样:】我我我】【我们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有些人不会说,照理说是:大家都是一家人,他却讲成:我们大家都是人。所以文法不正确,语音了不正。所以有些人在讲国语哦,还是别讲,讲台语反而比较正确。】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师父慈悲付法衣给我,我已经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大行就是大兴盛,大兴盛,不是说你很会修行,不是这个意思。以后佛法由你大兴,】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看三年后的事,五祖已经知道三年后他要入涅磐了,很厉害!大彻大悟的人,何时要回去都知道,修行已经修到无所著了。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也就是你现在要赶紧离去的意思,认真向南走,】不宜速说,】不能急急忙忙的就要讲经说法,因为若没有遇到因缘,你硬是要讲经说法,有时会破坏因缘,性命很可能就消失了。】佛法难起。】佛法不容易宣说,难起就是不容易宣说,】能辞违祖已,】辞,告辞,向五祖告辞,】发足南行。】发足就是启程,南行就是往南一直走。】两月中间,至大瘐岭,】必须要二个月,这必须要以二个月的路程,才能到江西的大瘐岭,也就是要走二个月,不论是坐船、走路,这样辗转跋涉。所以这个就是说:你向南走,需要二个月的时间,你才能达到江西的大瘐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既没有过堂、也没有上禅堂,完全没有,】众疑诣问曰:】奇怪了!】和尚少病少恼否?】师父为什么都没有出来呢?五祖就说了,】曰:病即无,】生病倒是没有,】衣法已南矣!】已经传到南方了,生病倒是没有,衣跟法已经传到南方了。】问:谁人传授?】是什么人接受这种传授,接受五祖的衣钵呢?】曰:能者得之。】惠能这个人得去了。】众乃知焉。】大家都知道了。】逐后数百人来,】逐就是追逐,在后追赶的有数百人,只为有拿件衣服,要是我就丢给他,我就干脆自己去买一件,这么辛苦,几百人抢这件衣服,太辛苦了!去流通处买到处都有。大陆可能没有流通处,现在流通处很方便,想做祖师,衣服隔壁买就有了。】欲夺衣钵。】几百个人都想夺这个衣跟钵,有一个俗姓:有一个出家人,】一僧俗姓陈,】姓陈,名叫做惠明,】名惠明,】还未出家以前,】先是四品将军,】就是还未出家以前是做四品将军,从前的将军总共分为九品,九品将军,他是第四品。那么】性行粗造。】做将军的人大多好杀,粗鲁人,粗鲁的人。性行粗造,他的行为、个性都是很粗造,是个粗鲁人。】极意参寻,】极意就是尽意,参就是参究追寻,就是说他跑最快,想要了解一下,极意参寻,参究追寻,他也跟着众人一起追,他非常的积极:极意就是非常积极的参加这个追逐,跟众人一起追逐,参寻就是参加追逐。】为众人先,】因为他是将军,跑得很快,他是将军,跑的速度很快,要是我来跑,哪有办法追得上?哪有可能?人家他是将军,我跑到半途就让人扛回来了:师父你还是休息吧!真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我在读逢甲大学时在跑四百公尺,跑到四百公尺终结时,腹边就一阵阵疼痛,一阵阵的疼痛,痛得受不了!我读高中时,一百公尺跑十四秒一,速度算是很快了,算是跑很快了,就派我去比赛,要去比赛,结果去参选,校庆时要比赛,结果跑一百公尺时,一百公尺是不能抢跑道的,我就拼命一直跑,就和别班同学比赛,一鸣枪之后,我就从第一跑道跑向第三、四跑道,计时员都找不到,他说:你到底跑到哪里去,我都找不到,你到底跑几秒?一百公尺是不能抢跑道的,要直线跑到终点,第一次就被删掉了,没办法!我一生上体育课最怕游泳,和最怕打篮球,打篮球是件很悲哀的事,对我这矮个子来说实在可怜,上体育课时人家在打篮球,我只能在一旁看着,高个子拿到篮板球也不可能传给我,就算传给我我也投不中,若是队中多我一个人,就等于五个打四个,打到一半我就去篮框下纳凉。所以将军在跑就特别快,趁及,趁就是追,】趁及于能,】追上惠能了,】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惠能就将衣体放在石头上,】此衣表信,】这件衣是表示信物,】可力争耶?】岂是能让你强力争夺的吗?】能隐于草莽中,】草莽当中的】莽】就是茅草很长,草莽就是草很茂盛之处。惠明这个粗鲁的将军,】惠明至,提掇不动。】这个】掇】就是抢夺的】夺】,跑抢夺的】夺】是同样一个字。惠明来到这里提掇不动,我拿不动!一件袈裟而已,他是四品将军竟然拿不动,因为诸佛的关系,他并没有见性,没有悟得空性,他始终是著有,有的东西一定是能坏,空的东西是不能,所以他当然拿不动,因为空是无形的东西。所以接到衣钵,以衣钵表示大彻大悟的人,所以他才会拿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这个四品将军的粗鲁人就改变口气了:】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是很不要脸的人才说得出来,本来就是为衣来,本来就不是为法而来,这是很不要脸的人,就赶紧改口供了。要是像我直心的人,我就说:对!我是为衣而来,是别人派来的杀手没有错!我本来就是为衣来,怎么会是为法而来呢?姓陈的都是这样,姓陈的,陈惠明。他看情势不对,就赶紧见风转舵,赶紧改口说:行者行者!我是为法而来,我不是为衣而来。这种不要脸的程度也是很不简单。】能遂出坐盘石上。】惠能就出来,盘坐在石头上面,坐在石上。】惠明作礼云:】惠明就作礼,向他顶礼:】望行者为我说法。】请你为我开示,我应该如何修行?】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你若是真正为法而来,可以屏息诸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是真的为了真理,有言外之意,你要先放下外缘,先以此入道再来说。你想想看,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只对惠明开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完全对所有要求法的人。简单来说,你若是想求法,先放下一切,】诸缘】就是恨、爱、贪、善恶、是非对立,你要先放下。下面:】勿生一念。】禅宗说:动念即乖,动一个念头就离开了本性。】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尽量不要攀缘,你既然要修行,你就尽量不要攀缘,生活愈单纯愈好,你的家是愈少人知道愈好,愈清净愈好,若是共修时就来,回去后就好好用功,不要呼兄唤弟的,一天到晚送往迎来,泡茶,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谈到最后就说是说非。说到最后就诽谤三宝,只是徒增造业而已。对不对?我们若是真正要修行,知道你住处不要紧,交往、来往的只要几个好朋友,愈单纯是愈好,若是想结缘来讲堂,想结缘,结万人缘就来讲堂。像现在过年快到了,看那一个人要来清扫讲堂,你就能结万人缘了。对不对?而你不是,学佛的人整天就是呼兄唤弟,你来我往,今天到我这里,明天去你那里,你到底:这样到最后是什么?什么都没有!结缘是很好,但是这样会障道,你要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不要动到念头。】吾为汝说。】经过一段时间,称为】良久】经过一段时间,】谓明曰:】就对惠明这样说了:】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说善也要放下,不思善,不思恶,不是说不要想善、不要想恶的意思,意思就是说,善,你也不需要起心动念;恶,也不需要起心动念,因为善不一定是善,恶也不一定是恶,因为善恶,当下皆是因缘性空之法。所以不思善,不思恶,简单来说就是不起心、不动念,善恶完全放下,当体就是空性,】正兴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上座,六祖尊称惠明为上座,出家人出家二十年都称作上座。这个就是你惠明上座,尊称他是出家人,出家很久的有德行的出家人,叫做上座。明上座,这就是你惠明法师这个上座本来的面目。就是我们的本性。】惠明言下大悟。】一句话而已,你看那个粗鲁的将军,言下大悟,祖师在说话,一句话就一针见血了,很厉害!很厉害!惠明一句话就言下大悟,其实我们若是有办法,简单来说,不要有强烈的善恶的二元对立观念,恶,我们不了解人家,不一定是恶;善,也不一定是善。简单来说,就算他是善也是生灭法;就算他是恶,那也干卿底事啊?善恶都是缘起性空,当下你只要保持这个清净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上来】就是代代的祖师,上来就是上一代上一代的祖师一直传下来,密语密意的意思就是说,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说这个道理很贴切,这个密语密意教化,可说都是对我们的心,明心见性以外,还有什么特别的密意没有?】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若是告诉你了,就没有所谓秘密可言,】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这个】密】就是所有的道理,奥秘的道理,明心见性不可思议的理,就是在你那儿,】边】就是在你身上,就自你信不信、要不要修而已。】明曰:】惠明说:】惠明虽在黄梅,】就是在五祖之处修行。】实未省自己面目。】【未省】就是没有悟,没有悟得自己的面目,不了解自己的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人在喝水,冷或热都只有自己知道。】今行者即惠明师也。】你现在这位修行者就是惠明师也。】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同师,同一师这个黄梅,这个】师】同师黄梅,同样的拜师于黄梅。】善算护持。】就是要好好的保持这个清净心,不要落入善恶的对立观念,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又这样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逢】袁】就是江西的袁州,袁就是一个州,也是很大的地方。州再下一级就是县,州就像现在的都市,是很大的地区。江西的袁州则止,你就安止在那个地方。】遇蒙】就是袁州里面有一座山叫做蒙山,你就跑到那里躲起来。简单来说,】袁】是一个区域,】蒙】是一座山。你若是遇到蒙山则居。所以我们说:蒙山施食,蒙山施食。则居。】明礼辞。】就告辞了,】明回至岭下,】山的下面叫做岭下。】谓趁众曰:】【趁】就是追,就对来追六祖的大众这样说:】向陟崔嵬,】【向】就是往:】陟】就是陡峭的山;】崔嵬】就是有岩石,高而不平的土山,有岩石,高而不平的土山。】往】向就是往;】陟】就是陡峭;】崔嵬】就是有岩石,高而不平的土山。】竟无踪迹。】我追到这里时,山很陡峭,又有很多岩石,就看不见人影了,竟无踪迹,也就是骗这些追逐的人。】当别道寻之。】你们向别处去追吧,这条路上没有人。而事实上是有,先前已经被他追上了。】趋众咸以为然。】这些追逐的大众,大家都以为是如此了。看底下的小字:】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惠明后改道明,惠明。就是因为惠能有一个】惠】字,而他是叫做惠明,现在惠明是因为惠能而开悟的,所以他就当惠能是师父,哪有徒弟是跟师父同法号的?像我是慧字辈,我的徒弟是叫做法字辈;再下一辈的徒弟称为常;再下一辈的徒弟称为转,法轮常转,法轮常转,我是慧字辈,再来就是法、轮、常、转,法轮常转。所以法字辈之下的徒弟就称为轮,他若是剃度徒弟就变成:轮一、轮二、轮三、轮四,轮A、轮B,若是取美国名字:轮A、B、C,到戒场的感情就很不简单了。】能后至曹溪,】惠能来到曹溪,最南边的地方,】又被恶人寻逐。】又被人追逐了,你看拿这件祖师衣实在是很辛苦、很辛苦!乃于四会县避难,逢四会,逢会则藏,藏起来,】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混在打猎队伍中,】凡经一十五载。】在里面一躲就是十五年。所以我也常说,讲经说法也要有相当的功力,我从大学一年级一直到出家,也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开始说法,差不多也有十年。大学那是简单的约略教一下,若是大堂讲座弘法,也是差不多经过十年以上,真正的讲经。若是要说从国军英雄馆开始算,就是民国七十五、六年才开始,也差不多有五年的时间,差不多十五年才大大的弘法。】时与猎人随宜说法。】【时】就是随时,为打措的人说法,打猎的人常常令他守网子,捕捉到猎物之后,就命令他看好、围起来。】每见生命,尽放之。】都将他们放生了,很慈悲,很慈悲!不过有些人放生则是放在不同的地方,放生放在不同的地方。从前二哥还没有信佛时,我有一次去买了些鲫鱼,他就说:来!拿来放生。我问:要放在哪里?放在锅里做糖醋鱼。活生生的东西,现在则是大家都信佛了。我也常常觉得有些安慰,就是我们家;我们这一门家族,大人来说,差不多都信佛了,很安慰。其中以师妈最精进,其中也以师妈最放不下。下面,他就把猎物全放生了,】每至饭时,以菜寄煮】把菜混合在一起煮,煮肉锅、】肉锅。】【或问,】他就这样说,有人问:你怎么跟晕腥一起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肉边菜。】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能每天】遁】就是隐藏起来,】不可终遁。】不能每天老是隐藏起来,佛法应该要弘扬了。】遂出至广州法性寺。】法性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坛经(3)
80年12月 (文殊讲堂) 上慧 下律 法师主讲
--------------------------------------------------------------------------------
慧律法师  加入时间:2007-11-16 10:28:14  点击:491
第3集
不能每天老是隐藏起来,佛法应该要弘扬了。【遂出至广州法性寺。】法性寺,那时【值印宗法师讲涅磐经。时有风吹幡动。】幡动、幡动,我们在做水陆时,会用缀有流苏的长形布,捧在手上,我们在水陆时一人捧一个走下来。明年水陆要迎请下来时,我再请一支号角乐队,吹奏喇叭的队伍,号角乐队你们看过吗?死人送葬时吹奏的乐队。他真的会吹奏哦:跟龙发堂吹奏的一样好听,再从七楼一路吹奏下来,因为我曾经去送葬,都是这样吹奏的,现在号角乐队有吹佛教、也有吹基督教的曲调,他们都会吹奏,很厉害!这些乐队都很擅长。幡动,长方形的,下垂,这个布很长。【一僧云:】另外一个出家人就这样说了:这是【风动。】不是幢幡在动。另外【一僧云:】这是【幡】。不是风在动。【议论不已】二个人就开始讨论了,二个人都没有见性。【能进曰:】进一步,进曰的意思就是说参与。不是风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意思就是说,万法自如如,云何有动静呢?因为你心动念,所有动静就显然见相,所以著相、著相。因此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永远无争,为什么?他不会把它划分对立的东西,当然他就无争,所以世间人就是明心见性的人最有修养,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二元。也最为慈悲,因为他了解本性。【一众骇然,】骇然,很惊讶叫做骇然。【延至上席,】印宗法师就是为惠能剃度的人,惠能就拜印宗大师作师父,印宗再反过来端茶给他喝,因为他是大彻大悟的圣者。【印宗延至上席,】请他坐在上面。【徵诘奥义。】【徵】就是求,【诘】就是问,求问他、请求,然后请他开示,诘就是问,问问题。【奥义】就是本性的不可思议的道理,深奥的道理。【见能言简理当,】就是说看到惠能言简理当,简单直接,道理又确切。【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这一看就知道,一看便知。【久闻黄梅衣法南来,】很久之前我就听说,五祖黄梅衣法已经传来南方,【莫是行者否?能曰:不敢!】不敢!做祖师的人就是这么谦虚,明明有此事也很谦卑,要是现在的人就会说:本来就是我啊!你不认识我吗?等一下我拿衣钵给你看。现在的人差不多都是这样了,很怕别人不认识他,甚至还会刊登报纸,若是现在的人就会刊登报纸了:【恭贺某某法师接堂第七代禅宗祖师】上电视广告,全台湾省都知道他是第七祖了,幸好现在还没有人这样。能曰:不敢!不敢!【宗于是执弟子礼,】就是对他非常恭敬,非常恭敬,当作他是师父,自己是弟子向他作礼,向他顶礼,执弟子礼,弟子看到师父要顶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你把衣跟钵出示让大家了解一下。【宗复问曰:】印宗法师就这样说:【黄梅付嘱如何指授?】你从五祖之处来,他是如何指授呢?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印宗问:你从五祖黄梅之处来,五祖是怎么交代你的呢?【能曰:指授即无,】他也没有特别指示我什么,【唯论见性,】只论明心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什么呢?因为见性就具足了禅定跟解脱嘛,禅定跟解脱就是不离见性嘛,是不二法嘛,不必特别分什么叫禅定,什么叫解脱,你想想明心见性的人拥有大智慧,内外不执著,他怎么会没有禅定呢?他不执着一法,任何天大地大的事,他也如如不动。又为何不论解脱?明心见性就是解脱,怎么可能一个解脱的人不明心见性?怎么可能?因为禅定解脱不离见性:见性当下就是禅定与解脱。所以【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解脱啊,【谓曰:】就这样说了,六祖就这样说了:【为是二法,】非是不二法门。【不是佛法,】因为禅定与解脱,跟明心见性,这是二种法,不是佛法,这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又分一个见性、分一个禅定跟解脱,这样就变成二法,见性就是禅定就是解脱,解脱禅定就是明心见性,这不能分作二法,所以说:【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师讲涅磐经,】经是明见佛性,【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经典经过明心见性,就是佛法,是不二法。【如涅磐经】在高贵德王菩萨品中:【高贵德王菩萨品,】是在《涅磐经》的第二十一到第二十六卷,涅磐经师父看过,第二十一至二十六卷,这是高贵德王菩萨品,【白佛曰: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意思是说:犯到杀盗淫妄的重罪,然后又造五逆,五逆就是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僧团、害佛。说是非,在僧团中扰乱是非。再来第五就是害佛,这就是五逆罪,以及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善根的众生,断善根的众生就是一阐提,多半起邪知邪见,诽谤三宝,名一阐提。一阐提就是依由恶知见,恶知见,外道的恶知见,然后起恶心诽谤三宝,名一阐提,断善根,来生就算是法师要度他也度不进来,度不进来,没有办法,他就是邪知邪见,度不进来。我们说我们在此听经,听得非常欢喜,可是有些人还想让我们讲堂死,想要整倒你,要将你夷为平地,人畜无一幸免,只不过我们本来就没有畜生可捉。真的!不是全台湾省的人都支持我们慧律法师,不是这样的。在你觉得你大恩大德的恩公是慧律法师,在他们看来是眼中钉、肉中刺,那是真的要让师父消失的。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跟师父的见地一样,不论你替佛教怎样做事,如何认真的牺牲我们的生命,他可不管你,他只要有钱可拿,他任何事都做得出来,所以说这个众生是很难说的,但是你若想成圣超凡,你只有这样,唯有慈悲、忍辱,其他的就看因缘了。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犯了四重戒、五逆罪,以及断善根的人,那么是不是当断善根佛性呢?这样是不是就没有佛性了?【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就是说善根有一个常善根,一个无常善根,常善根就是永恒的存在,我们的【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这个常,一般人的错觉就是说我们的本性就是永恒不变,永恒不变就像虚空没有作用,死板板的一种永恒,但是要记得,【佛性是常】是指没有凡夫生灭法,而不是指没有清净心的无量妙用,无量妙用,因为存在无量妙用所以不能讲常,常就是一种死板的落入一种永恒的,那种淡然的空性的思想,就是像什么都没有的那种永恒。不是!佛性有大用现前,大用现前,妙用无量无边,它并不是说像世间人认定的那种常,好像死板板的,永远的东西,它不是!它有无量无边的活泼,但是当体就是空,所以不是常。二者无常,佛性也不是无常,因为无常就是生灭法了,那么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东西,若说是无常,那无常就是世间的因果,无常就是因果论的存在性,因果它本身就是离不开无常法,因果就是因为接受无常的支配嘛,所以佛性讲非因非果,非因非果,因为什么?什么叫无常法?譬如一棵树,一棵树,如是因,得如是果,一棵树种下去之后,有这个因,你若是不浇水、不施肥,树木就不会长大,没有收成,所以有增有减叫做无常法;有增有减叫做因果法,因果都不可能离开增减,无常也离不开增减,既然有增有减,这当然就不是佛性了,当然佛性如果是无常的,那就完蛋了,那永远也不能成佛,佛性是无常的,那么所有凡夫永远就是凡夫,因为凡夫受困果无常的支配,所以成佛一定要超越无常。也就是简单来说,一定要超越这个因果,但是不能离开这个因果,叫做不昧因果。在这里又谈到不昧因果的存在论,不昧因果简单来说就是是因是果,但是超因、超这个果,同时存在。佛菩萨也不能离开因果,但是他当下就是超越这个因果。譬如说我们这个人这个色身,当然我们是受到因果的支配,但是当下这个念头、理念通达空性,因果莫可奈何,我们不再造业,因果对我们来说,我们有报应没有错,但是这个因果有报跟没有报就是一样,没有什么作用,如刀割水,如风吹光,了无痕迹,叫做不昧因果。所以说善根有二,一个是常,一个是无常,常就是永恒,无常就是生灭嘛,但是佛性你也不能讲它是常,所以佛性非常,为什么?佛性如果是常的话,变成一种永恒,那就完全失去作用了,完蛋了!佛性如果是常,就完全失去妙有,佛性是什么?就是静静的坐着,常,没有作用,对不对?永恒叫做常,它不能讲永恒,它会起这个作用的啦,妙有,你说常,它却有无量的妙有。非无常,当然非无常了,佛性如果是无常的话,那完蛋了!佛性就是生灭法,那所有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哪一个都不能成佛了。那就是无常法,无常就是受因果的支配,那一个人跳不出因果,那永远跟凡夫,佛跟凡夫都是一样的了,佛也跟凡夫一样,所以佛也是不昧因果,凡夫也是不昧因果,对不对?但是佛于因果自在,众生于因果就不自在,就差这个。都是因果,但是不自在,众生就是牢骚、抱怨,每天都是遇到他的因果,他不知道前世造多大的恶,今生遇到逆境就臭骂啦、抱怨啦 、这个报仇啦,甚至连枪都掏出来了。佛菩萨就不一样了,佛菩萨他知道不昧因果,我造作的因果我就是要承当,我能摆平的尽量摆平,为了佛教,我们还是要奋斗,摆平不了的认命,没有办法,就是不能伤害众生,你伤害众生,你就重新再造这个恶因恶缘,你只能领受。简单来说,圣者只能领受逆境,你没有权利逃避逆境,也没有理由逃避逆境;也不可能逃避这个逆境,因为因果是有定律的。所以你与其悔恨,何必当初?这句话本来就是佛教所说的思想,所以众生都只看眼前而已,只要眼前好就行了,都不知道往后的苦报,完全不知道。所以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所以没有断灭,没有什么叫做断善根、不断善根,那是方便说。简单讲,没有所谓破戒,也没有所谓持戒,本性就没有这种东西,非常非无常,你有持戒当然就有破戒;你有破戒当然有持戒,你有持跟破,那不是对立法,那不是生灭吗?《心经》里面讲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没有这些东西,但是方便说,在事相上来讲它是有的,他在持戒啊、破戒啊,是在事相上来说,就本体其实就没有这个东西。持犯一知,是名本来本心,持、犯本来都是不增不减的东西,讲是这样讲,我们众生还是要持戒啦。【名为不二。】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也是一样。非善,【佛性非善非不善,】佛性若是善,那么我们就不必修行了,当下我们就解脱了,对不对?佛性如果是不善,那你也不必修行了,你永远是恶嘛。所以用假设来讲,佛性如果是善,那你不必修行了,佛性如果是不善,也不必修行,所以佛性非善非不善。意思就是说,佛性因为无始劫以来迷了,所以你还是有恶的成份,但是它不是佛性的成份,是无明的成份,所以你还是要修行,虽然修行,实是是没有修行,所以说佛性非善非不善。因此你要用二种角度去假设,如果佛性是善,那么世间就没有恶人了,但是你看世间的坏人这么多。佛性若是不善就是恶了,佛性如果是恶,那就完蛋了!那世界上那个慈悲的人?【是名不二。】非善非不善,是为不二。意思就是说,没有所谓的善;也没有所谓的不善,都是空性的东西。【蕴之兴界,】五蕴跟十八界,【凡夫见二。】是二个对立的东西,【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大智慧的人了达其性无二。大智慧的人就了达其性无二,那当然【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当然你就不需要起心动念,那就是你本来的面目。意思是说,其性无二,善性,恶性,或是说这个常无常、蕴跟界,一切都是无不二,不离本性嘛,叫做不二。无二之性就是我们的佛性。当下就是我们本来的东西,所有的善恶、五蕴十八界,都是我们佛性的本来面目,但是因为我们被无明覆盖,所以影现出来的,就变成常、无常、善恶、蕴跟界。简单来说,明心见性,万法皆空,妙用现前,无明卡住(覆盖),就强烈的常、无常、善恶、五蕴十八界,就全产生了。所以简单来说,我们现在若悟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有智慧的人了达你不要落在常、无常里面;不要落在善恶的观念里面;不要落在五蕴十八界,就是本来面目。简单来说,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心不动念、不取不着,这就是我们本来的东西。你们开悟了没有啊?假设一千年后,我们现在的执着也是多余的,现在就变成历史的名词了,其实你不把它放掉,你也必须终将成为历史啊。过去的历史,未曾留下任何的遗迹;你现在以为你在改写历史、写造历史,你也不可能留下任何东西,只有名字、文字的游戏而已。如果你对事情看不开,执着任何一个观念,你就将你的生命推论到一千年后,你早就不在这个世间了,计较什么?如果你没有明心见性,你又想减少你的烦恼,把你的眼光放到一千年后,你就变成一个木乃伊,那就都无所谓了,没有什么了,只剩这个肉体而已,还有那一样看不开呢?对不对?没有什么好计较的。遇到恶人,尽量避开来,不要到坏的环境,不要到会动到你的菩提念头的这个地方去。若是我来说,你现在就算要我听什么我都没关系了,不管你说什么,我只是:嗯、嗯。某人若是对我说:某个法师多坏:某个在家居士有多坏。我就会问他:他多坏跟你有什么关系?他多坏跟我的生死有关系吗?没有啊,所以你来我面前说什么,都已经没有作用了。若是众生就没办法,你就要避开来,不然怎么办?你烦恼重啊!所以修行一定要直下承当,直下透脱,当下!愈求就愈远,放下就是,会运用的就是一句话而已。【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某甲讲经,某某人讲经,他自己不好意思直接讲,犹如瓦砾,就像垃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因为六祖是大彻大悟的人,他说出来的都是本性的东西。所以人家说:不明心见性,讲见性法,犹如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不见性人讲见性法,犹如持一支火炬,一个瞎眼的人,持了一支火炬,跟后面的人讲:跟我来!自己失明还老是说:跟我来!所以没有大彻大悟,就是没有智慧的人,就像一个眼睛瞎掉的人拿一支火把,跟后面的人讲:跟我来。准备跟你去哪里啊?所以仁者论议,犹如真金。【于是为能剃发,】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是为能剃发。愿意作惠能的师父,惠能也作他的师父。【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因此在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东山法门就是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所住的地方,意思就是说,这个师父的五祖、四祖的道风重新显现出来,称为东山法门。是不是曾听过:东山再起,能,【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惠能在东山道场得法,东山这个法门,得到这个法,由五祖之处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史君就是刺史,称刺史叫做史君,刺史官僚。【僧尼道俗】出家众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就是说从前佛也是这样传,我惠能也是这样得的,不是我惠能自己的东西,而是从前佛就是这样悟的。【愿闻先圣教者,】从前佛是如何教化我们,【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每一个人要以你清净心去听,听完之后疑问全都解除。【如先世圣人】从前的能人,就是佛、诸佛菩萨。【无别。】没有什么两样。次日,第二天,【师复告众曰:】第二天,六祖就向大众这样说:【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大家都有,每一个人都具足,【只缘心迷,】【缘】就是因为,只因为心被着迷了,【不能自悟。】不能自己悟得,【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菩提般若智慧,世间人每一个人都有,所以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要藉大善知识示导见性,为我们开示。因此我们修行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这个清净的心、稳定的心、安详的心、无所求的心、无所著的心,我们若是能了解本性的东西,那么外表就不重要了,我们若是在公司上班,我们的穿着就要像个公司上班族;若是做老师,我们就要像个老师的样子。我们若是卖化妆品的,应该妆点打扮的,我们就要修饰一下,这没有关系,因为你是作化妆品的生意嘛,对不对?你就应该涂粉上妆,没有关系,只是别哧到人就好了。对不对?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外表上的好坏、丑陋、美丑,那已经不重要了,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再怎么化妆,他就是大彻大悟,他也不会因为抹上妆就忘记了本性;若是没有大彻大悟的人,就算完全不化妆,这个身体穿得很朴素,也是没有修行。这样了解意思吗?不是说折磨这个肉身他就称为解脱的人,也不是说享受这个肉身的人,就称为没有修行的人,这绝对不是这样。不过因为我们是佛教徒,佛教徒妆扮得适当就行了,恰到好处。若是需要画浓妆,也要拿捏得刚好,而不是浓妆艳抹哧死了。对不对?在恰到好处,让人看起来不会闷就算是很好了。所以我认为这个外表、内外,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无着无求,清净心。你说你一个女孩真的有悟到本性,就算每天妆扮得很漂亮,她也一样大彻大悟,她也无所谓,她那有什么关系呢?你看到的是她的外表而已,对不对?所以一定要明心见性,最基本上的东西,你要了解什么叫做解脱,否则你整天只是一直念佛,没办法啦,人不是圣人,人有情绪变化的,会烦恼、幽闷,一定会的!所以,【当知愚人智人】,愚痴的人或是有智慧的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的差别。【吾今为说】,为我来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大智慧到彼岸之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要注意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心经>有那个不曾念?真的啊!没读过书的就不算,大家都曾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亲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家都曾念,甚至还会唱,日本把《心经》编成歌曲来唱,而且还唱得很好听。对不对,口念般若,不识本性,不了解我们的本性为何物,既不了解我们的本性,我们这个大智慧的本性开采不出来。【不识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肚子很饿,嘴上一直说要吃饭要吃饭,只是口说也不能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嘴上常说空。。。【终无有益】。一点帮助也没有。【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这要用心密密去观照,懂得放下,而不是常常用口说或念而已。【口念心不行】嘴上虽念,心若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心不行,【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就是佛,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就是说我们的心若是不行,我们就像没有用的东西,刹那间变化无常的东西,不能得到永久的东西,幻、化、露、电,简单讲就是无常。你的念口念,心不行,你就荣誉称号入无常法里面,不能得见本性永恒的东西。口念,若是口念,心又能观照,说观照也是多余的啦。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我们的心性很广大,大到像虚空一样,【无有边畔,】简单来说,无有边畔的意思就是说,忍辱要无量无边的忍辱,你才够资格明心见性。因为你既然明心见性,你本性中就有无量无边的忍辱心:你的修养就到无量无边的伟大,为什么?因为没有边畔嘛,畔就是际、边际,一个界线,我们的本性,这个心是非常大,大到如虚空,没有一个界线,当然你若是悟到本性的东西,你在忍辱,你也没有感觉你在忍辱;别人怎么侮辱你,你也没有感觉你在忍辱。没有啊!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所以我今天要教你们修一种行,改变过来,从前用有,现在用无来回答,不论出家、在家,师父教你们怎么修行,你要注意听!别人若是说:菩萨你很不了起!你就用没有来回答,没有!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比较了不起。菩萨!你很有智慧。没有!我哪有智慧?我没有智慧,佛陀才有智慧。都用没有,都用没有来回答。你感觉很委屈时,没有!世间本来就没有的东西,那有什么委屈?没有,师父教你修行,人家说:师姑!你很漂亮。没有!本性才漂亮。都用没有来回答,人家说:你很贫穷。不穷!因为我的本性很富有。人家若说:你很富贵。都用这个没有来突破这个执着。人家若说:菩萨你很用功。没有,我没有用功。都用没有来回答,现在会不会了?要反过来说,若是人家说:你很用功哦!你就说:有啊,我很用功你不知道吗、我两点就起床了。你就完了,你每天都要烦恼了,现在要相反,现在要过来回答,转过来,旋转过来,没办法!你们就能了解本性是什么东西,什么叫做真正的佛法,什么叫做真正的解脱,会不会运用啊?不过回家先生若打你,你可要赶快跑,不可以说没有,都在哭了,还说没有?没有打你就喊痛,哭得眼泪汪汪了,要是真的打你就没地方逃了。所谓没有是指观念的执着,我慢,要化作平淡、平淡。所以这个空很厉害,今天若是听到这些,你日子就很轻松了,没有要回答得恰当,人家问:你有没有穿?这要是答没有就一定很惨了!有!我有!所谓没有是指观念,那是说观念,在痛苦的挣扎发中不能解脱,那才能用这样回答。若不相信你用师父的方法,别人夸奖你,你也是无;别人赞钦你,你也是无,完全放下,一切就全解决了。【亦无方圆大小,】也无四方、也无圆形、也无大、也无小,所以你看到美、丑,你就不会执着了。【亦非青黄赤白,】也没有青人、黄人、黑人、白人,没有这种分别,这是说外色,所以你就不会感觉色彩对你很迷惑了,无,亦无,你看,亦非,也是一个无字。【亦无上下长短】都没有!无上下长短,都没有。【亦无嗔】不发脾气;亦【无喜,】也不会很欢喜;【无是】不会肯定这件东西的决定,【是】是我们假设的名词嘛,在某一个标准来讲它是是嘛;在某一个标准来讲它是非嘛。无是就是不把它肯定,世间没有绝对的东西。【无非】,也不一定就是错误的东西,你说这个人折磨我们,反而成就我们的道业,这也很难讲,这也不是不好。再来,【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完全没有,所以现在都用无,日子就很轻松了。你有什么希望吗?我没有希望了!不会运用,乱用一通。你要不要考大学,我不要考大学了。这就吃力了!把无胡乱运用,到最后变成消极了,那就是不善于用这个空的思想,乱用一通。【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人,我们世间人的妙性,本来就是空的东西,无一切法的东西,无有一法可得的东西,你无有一法可得,在座诸位你想想看,你执着什么?既然无有一法可得,你执着什么?我们人在这世间既然无有一法可得,那你执着什么?你痛苦什么嘛?你流什么眼泪嘛?对不对?你感觉什么委屈嘛?谁欺负了我呢?你一切法不可得,连这个色身都没有;连一个真实性的我都没有,你又哪里有委屈的地方?那有可喜的地方?哪有什么人情世故、来龙去脉、痛苦的执着,没有!无有一法可得,为什么?一切法都是无常,当然无一法可得,你今天得到的,你曾留下什么?我问你,你十年前你拥有一切荣耀,你今天留下什么?你十年前的痛苦,你今天你又失去什么?很有钱的人到今天也是一样。像我今天去高医,去看吴兴德的母亲,八十岁了,民众日报采访组组长,这也是很伟大的人,我去探望她,隔壁就是陈启川,陈中和的儿子,你们知道吧?陈启川九十四岁,还是躺在病床上,身上接了一根管子,我去时人家就帮他介绍:这是慧律法师。他也费力说声:感谢!九十四岁了,依你看是他富有,还是我比较富有呢?依你看呢,一样啊!他也是吃三餐,我也一样是吃三餐啊。当你的基本生活已经满足的时候,剩下的金钱就是数目字的游戏,你三餐已经能吃得饱了,当你三餐知足的时候,所有的金钱剩下来的,统统是数目字而已,没有什么,只不过你想施舍时,比较能种些富报而已,就是这样子。世间人是什么人最富有呢?当我于世间无所求,我对世间无所求,我就是最富有的人,就是这样。你进去高医时,就能看到陈中和题字,你去加护病房看看,到心脏血管加护病房,就自到陈启川躺在那里。就这样子,旁人说:师父请帮他加持一下。好,我加持一下,唵嘛呢叭弥吽。。。就这样念念,有钱人也一样。所以我们人,学佛的人为什么会这么轻松?师父为什么会这么欢喜的来说笑,因为不知道要烦恼什么?你看我非常轻松,很轻松,很快乐,那种快乐已经到了极尽了,无法形容了,很轻松、很轻松。若是没犯法,就数我最大了对不对?我如果不违法,世间就是我最大了,国家拿我没办法,我也不会去违法,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说佛法这种东西,譬如《金刚经》听完了,再听《六祖壇经》,听完你若是还不能悟,再来听《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若是还听不懂,我再讲《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完,般若的不二法门讲完,还不能觉悟,我再来要说《圆觉经》,若是讲这么多了还是不能悟,还是活得很痛苦,我要叫你从十二楼跳下来,从隔壁十二楼,去跳、去跳吧!没救了,你没救了,可怜!你没有用了!所谓:名师出高徒,你们是名师出笨徒,教这么多心地法门了,始终跳不出来,就是卡死在那个地方,对不对?无有一法可得,其实这句话就不得了了,自性是真空,也是这样。【善知识!莫问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莫着空,不要执着这个空。【若空心静坐,】空心静坐就是说我什么都不去想它,像石头一样,所以你那个空心静坐,如木石无异,你在旁边写这个比喻:如木石无异的静坐。我就一个人呆呆的老是坐在那里,静坐,【即着无记空。】这样就是执着无记空,无记就是没有善恶的观念,叫做不善分别的无记空,而不是本性有分别,是妙有的分别,无记空就是不善于分别,迷迷糊糊,我静坐着什么都不想,师父你在想什么,没有啊!本性什么都没有。跟树木、草木、石头一样。你像师父,如果我们懂得本性,说法活泼自在,也不失本性啊!对不对?活泼自在,哪里有失掉这个明心见性的这个观念呢?没有啊,这才是真的。如果佛法不能活用,那跟外道有什么两样呢?如果明心见性不能活用,不能活用,那么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跟草木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如木石无异,叫做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世界虚空能含万物,就是说我们这个虚空能包容天地万物,色相,一切有形象的叫做色相。所以在座诸位!我们的心也要这样,心,我们的心,【日月星宿,】所以那个不能念宿,要念破音字:星宿,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涧就是两山流出来的水落差很高叫做涧,夹在两山中间,流出来的水叫做溪涧。【草木皆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都在虚空当中,意思是说,世间人的本性若空,你就有这么大的肚量,你也不会说这个人怎么坏,不会说别人好坏,不会去计较众生,你只有自我观照的机会而已,【亦复如是。】就是这样。【善知识!】我们的【自性能含万法,能含万法,】【是大。】这叫做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讲得实在太好了,好得到极尽了!【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取就是不着;【不舍】也不必特别排斥,不取就是不执着,好的不执着,舍,恶的也不必特别的远离,不必!【亦不染着,】也没有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那一个世间人不是活在对立的观念中?看到这个善、那个恶,就嫉恶如仇,没有一点慈悲心,这个人有多坏多坏,我一定要让你死。一定要对方死,你还没让他死,自己就先气死了!你看六祖大彻大悟的人,【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不取,就是不是特别执着,不舍,就是不要特别抛弃它,就是保持如如不动。亦不染者,也不要染着说:我在放下善恶的念头。也不要染着说你有这个功夫。连那个染着说你取舍的功夫,连那个不取不舍的观念统统没有。也不要说:我在不取、我在不舍。亦不染者,就是连这两个都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修行这种东西,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只要祖师大德所说的话,拜托你拿两句来用,就算一百万、一千万也买不到,而又处处见得到,整本经上都是。【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这一辈的人,【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什么?【为邪见故。】就像死人不动,老是坐在那里。师父说的:无恩无怨、无想,完全没有,你坐在那里什么感觉也没有,没有啊!师父说本性就是什么都没有,我就坐在这里,累了想休息一下,什么都不想。可怜!跟外道一样,活泼的本性完全没有作用,变成邪见了。有一个禅宗很有名很有名的公案,一个禅师在静坐、在打坐,他的师父就每天拿块砖头在他面前磨着,来回的磨啊磨,禅师的师父就拿砖头在他面前磨着,在他打坐的面前磨砖头,他今天打坐,师父今天就故意坐在他面前磨砖头;明天他又打坐时,师父明天又继续磨砖头。磨了好多天之后,他忍耐不住,受不了就问师父:你磨砖头做什么?师父说:我要把砖头磨成镜子。他说:那有可能?砖头就算磨再久,哪有可能磨成镜子呢?师父说:是啊!那你整天打坐就有可能成佛吗?像是死人不动,老是坐在那里。对不对?你是用什么心在坐禅呢?就是这个道理。有智慧的人,行住坐卧都是本性,都是解脱,统统解脱。不是叫你坐着才叫做见本性,你看!【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这一辈的人不可与语,不能跟他说话。为什么?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我们的心量广大放大,【用即了了分明,】它的作用是清清楚楚,这句话就是明心见性的所说的话,【应用便知一切。】你要用时,随时了解一切事情,【一即一切】你所有一切事情会归起来,当下就是这个智慧心。【一即一切】你这个智慧心运用于一切行住坐卧,去来自由,为什么?既有智慧的心,运用在这个世间,连死他都看得开,我们人最怕的就是死,连死他都看得开,你看!来去自由,别说你诽谤他,就算你赞钦他,他也是一样。我也常说:凡夫就是整天替别人烦恼,呈者是整天替自己烦恼:我的生死;我的智慧是不是发出来了?所以我常说:众生替人烦恼,还是免费的,没有他的事,他也是整天烦恼。【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心的本体,体就是我们的本性,心的清净心从来没有停顿。滞就是不通,无滞就是没有不通,心体无滞,他的本性纵横万千,【即是般若。】就是般若。简单来说,你是不是有明心见性?障碍不了你,就是有明心见性;障碍得了你,你就还未悟得。动态当中,没有失去本性;静态当中,没有失去智慧心,这就是你本来的面目。【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简单来说,就是要自己悟,不能只靠别人一直教我们、一直教我们,我也常告诉诸位,我教这些徒弟,我早就对他们做过比喻,我这些徒弟,我都这样告诉他们:你们要自观自照,才能够自在。徒弟若是整天都靠师父逼着在旁边教的话,那就像判死刑,变成没有用的徒弟,捡角,废物了。那有人这样的?佛陀那有整天跟在徒弟身旁逼他修行的,没有人这样子的。我都跟徒弟讲得很清楚:你们心中有油,无量智慧的油,里面有一支灯芯,你要自己观照,啪,要将它点亮,自己的智慧要点燃。譬如说,你不将室内的灯火点燃,屋外的灯光虽然往里面一直照,你始终不点亮油灯,自己不肯点燃,我就算一直照明,用很强烈的灯光照射,那盏油灯能够点燃吗?我问你!还是不能点燃,没有作用。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智慧,每一个徒弟都有智慧,你要自观自照自在,你不要整天只想靠师父,想了生死一定要靠自己。这间道场你想想看,每一个人都用智慧观照,这些徒弟三十几个人散发出来的,大家都是本性的功夫,师父都不用讲他们,我也不用太管他们,他就会把自己管得妥妥当当的,我老人家就长伸两脚卧,睡到八点、九点,安闲无事,为什么?徒弟自己就会把自己管得清清楚楚了。这才是厉害,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师父,若是需要师父整天盯在后面,像这种徒弟也没什么用了,没什么用,没什么作用了,这种人教到死去活来也是没有用,徒弟自己要会自动拜佛,自动修行,而不是整天还要师父喊他:法觉啊!去拜佛了!还要拜托他,拿香去请他,那就完了,这样就凄惨了!教到这种徒弟也没有用了。该做的事情做完、办妥了,你就应该去拜佛,公事公办,在家人也是这样,你的般若智慧,我也告诉过你们,你本来就是具足,你今天来听经闻法你就了解,要藉着善知识引导你,然后要自己点燃,点燃这一刹那就是自观,自己观照,自照,再来你就自在,我们就是缺少这种功夫,没有自观、没有自照,当然你就不自在,一切般若智慧皆由本性出来,本性而生。不从外入,不能藉由外力,要自己点燃,点燃你心中的智慧,【莫错用意,【不要用功用错了,只是一直拼命拜佛、一直拼命拜佛,烦恼却不断,本性的功夫要拿出来,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对立法,【名为真性自用。】这才是真正本性的自用。一真一切真,【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心量大事,不行小道,指空心静坐,百无所思,叫做小道,那个就不成器,小道叫做不成气候,永远不会成功,小道,空心静坐。【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不修此行,不修般若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不是我的弟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知识!何名般若?】什么叫做般若呢?【唐言智慧也。】智慧,【一切处所,】就是空间;【一切时中】就是时间,一切空间,一切时间,【念念不愚,】每一个念头都不愚痴,那一种情形之下,才称为不愚痴呢?就是具足正知正见的人,才称为不愚痴,具足智慧之心的人,就是没有愚痴。【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我们在修行,都是早上拼,晚上也拼,念咒念一整天、用功打佛七,什么叫做修行吗?【念念】不愚,是每一个念头呢,是每一个念头都在用功呢!现在这种用功不只是定早课跟晚课而已,是每一个念头,起心动念都要注意,是不是真正的智慧呢?所以智慧心就是无所着的心,无所求的心。【一念愚,即般若绝。】我们一念愚痴,贪瞋痴若生起,般若智慧就消失。【一念智,即般若生。】我们若是有智慧,般若就产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嘴上说般若,【心中常愚。】为什么心中常愚呢?因为我们过去错误的见解。一直习惯于自己的看法,而一直存在到今天。简单来说,我们人就是死不认帐。有一个人偷牵扯了一头牛,偷牵了别人一头牛,被官府抓到了,抓到时问他:你为什么偷牵扯人家的牛?他说:我没有啊,我哪有偷牵牛?你明明就偷牵了牛,还说你没有?他就说了:我说看树干上绑了一条绳子,我只是牵这条绳子来,我怎么知道绳子后面会跟着一头牛?反正明明是偷牵牛,他就狡辩只是要拉绳子,很会强辩。有一个窃贼偷东西被逮到了,法官就拍板问了:你为什么作贼?他说:我没有啊,来!把证明调出来,三个证人就出来了,法官问:他是不是贼?证人说:是啊,你看!有一个人说你是贼了。又问:他是不是贼啊,是啊!第二个人说:是啊,他是贼啊。第三个也说:他是贼啊。三个人都说你是贼,你还有什么话说?他说:报告判官!我可以调六个人来,证明我不是贼。就叫他的朋友来,证明他不是贼,若是要比赛人多,就用这样比赛了。所以我们人都想掩盖无知,明明不对就不对,还常常要假借理由、争辩。没办法,所以说:心中常愚。所以放纵我们的习惯、放纵我们的错误。【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念念,我们讲经说法,若是对人开示都说是空,但是不识真空,他不了解真空的本性是什么?真空,什么叫真空?要注意!绝对的境界,没有任何条件的解脱,叫做真空,不借重任何条件,不在任何的环境之下,他都可以解脱,并不是说今天我环境好、我心情好才叫做解脱。所以说开悟的圣者,轮刀上阵一样见性,刀在头上飞来飞去,他照常是明心见性,为什么?他证悟了毕竟空,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轮刀上阵,同样明心见性。所以真空就是不必藉着任何条件,他绝对解脱,当下就是解脱。而我们就是藉着什么呢?藉着因缘:藉着好的条件、环境,心情比较好,所以真空叫做绝对的解脱。【般若无形相,】般若是无形相的东西,【智慧心即是。】什么叫般若?般若是无形相的,智慧心就是我们的般若,简单来说,你若是有智慧,你就是般若。这个智慧就是四个字能解决,【无着无求】名智慧,对这个世间无所求、对这个世间无所着,无所求、无所着,就是构成最大的智慧。用这四个字才能形容智慧心。【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这是印度语,西国语就是印度,印度在中国的西边,从前中国称为东震,或是称为神州,【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到彼岸就是智慧之岸,我们在此岸,此岸就是生死之岸;彼岸就是清净涅槃之岸,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他这句话意思:解义离生灭,就是说悟当下就是这个道理,了解这个道理,当下你就要离开生灭无常的执着。解义离生灭,解,你若是体悟到空的道理,你当下就要赶紧离开生灭,当然你若离开生灭就不着相,当然你若不着相,一切法就无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坛经(4)
80年12月 (文殊讲堂) 上慧 下律 法师主讲
--------------------------------------------------------------------------------
慧律法师  加入时间:2007-11-16 10:28:50  点击:410
第4集
当下你就要离开生灭无常的执着。解义离生灭,解,你若是体悟到空的道理,你当下就要赶紧离开生灭,当然你若离开生灭就不着相,当然你若不着相,一切法就无障碍。今天我们所有的痛苦,就是因为执着,执着就像佛陀在《法句譬喻经》中说了一个比喻,说了什么比喻呢?执着的人就像扛着一个担子,执着的人就像心中常有一颗石头压着,扛着这个担子,而这个担子实在是不需要你来担,但是愚痴的人常常制造一些业,来加重自己的恶业。扛了一个担子,他执着、痛苦啊,名利看不开、子孙看不开,这个担子老是扛着。晚上就做恶梦睡不着,对不对?这叫做不解义,也无法离开这个生灭法。而我们现在若是有般若行的人,有般若智慧,无形的智慧,解义离生灭,我们了解这个空性的道理,你当下就不要;离生灭就是不要在生灭的无常法里面,去起心、去动念,因为不值得!简单来说,你明明知道用钱得到的东西一定会消失,你是为什么要造业去得到金钱?我们明明知道夫妻结婚总有一天一定要离开,不管你如何疼爱他、她有多漂亮,就是一定要离开,那么你为什么错用心,一定执着没有他会死?所以你要冷静,任何事情你就是要冷静冷静,解义,你就能离开生灭法。生灭法当然就是一切相,一切相对你无碍,生死与你无关,你念这句佛就是你本来的面目,理念同时,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实相的东西就会显露出来,拨云不必讲,一定见日。着境生灭起,着,这个着境就是立下一切执着,立下一切的标准,以我为中心,产生一切的逻辑学的推演,所以科学家不究竟。音乐家、画家、书法家,这些大哲学家,他不能解决他生死的问题,所以他就将他全身的精力、精神,用在绘画、用在书法、用在文章上。哲学家是形而上的学问,永远在推论当中,他不是像佛教信解行证,能够追求、能够印证的东西。所以philosophy就是说,你有你的人生哲学,他有他的人生哲学,只要互相不干扰,你尊重我、我尊重你,这是称为哲学,称为形而上的学问。佛学不是这样,佛学不是形而上的学问,佛学是称为信解行证,你可以去证的,它不是乌托邦,不是一元,不是寄望在任何一个空洞、渺茫,不可得知的东西,你只要这一念执着放得下,你就是本来面目,你就是证得与佛同样的境界,不是像哲学家永远在推论:虚空有边还是无边?哲学家常常在讨论:虚空有没有一个边际?有没有一个边畔?讨论这个,佛讲:这个无记,简单来说就是无聊。虚空有边无边,跟你有什么关系?于生死了无痛痒。所以佛陀说:与生死没有关系的,佛不谈。与生死没关系的,佛根本不讲。你现在老是在讨论虚空有边、虚空无边,你讨论到最后还是在讨论,还是在斗争啊,虚空有边还是无边?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母鸡?无明是从哪里来?每天都在讨论这第一因的问题。释迦牟尼佛说愚痴啊,愚痴就有假设,为什么?愚痴没有办法彻底的了解,他当然要假设,不然怎么办?愚痴的名词就是要假设,没办法!不能如实知,不能如实见,他不能彻彻底底了解本性的东西是什么,他当然就要用假设的,不然能怎么办?说上帝在七千年前创造天地万物,那七万年前是什么?他就开始要用假设的,不然他没有办法啊。对不对,就是因为无明。所以无明就是无穷的过患,你无明存在,你没有般若智慧,你就有无量无边的错误、痛苦、烦恼、假设、错觉,连带的就一直产生,根就是无明,就是我们的无明。你若是有大智慧,你什么境界都一样,根本就没有境,唯心无境。所以说:着境生灭即起,生灭就起,生灭就是生死,它不离开这个因果,你生死就是什么?生死就是生灭,有生就有死,生死就是跟生灭的道理一样,你着境,你就有生死。简单来说,着境生灭起,着境就是不能跳出生死,执着这个境界,你就永远无法跳出生死,生灭嘛,生灭起就是生死轮回你就不断。放不下!执着这种东西,很难!【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就像水有波浪,名叫做此岸。【离境无生灭,】就是说不要执着这个外境。简单来说,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什么叫不思善、不思恶?是不是说不想善、不想恶?不对,不要执着善,也不要执着这个恶是一定恶,不要执着善、不要执着这个恶,你行善你也随缘;你作恶当然要受果报,但是你对作恶的人,你就要胸怀大量的宽恕他,那么一切境界对你就没有作用,离这个境界,你才能无生灭法。【如水常通流,】水若是不畅通,就变成腐臭的死水了。如水常通流,这是比喻什么呢?我们的心中若是不执着,般若智慧源源的妙用,就一直流通出来,从本性流露出来。但是如果你的心执着,水若不畅通,就变成腐臭的死水了。心中若执着,就腐蚀我们的本性,腐蚀!障碍住了,简单来说,执着就是生命的绊脚石,可以不必要的东西,你却硬要它,所以我们众生就是不必扛这个担子,我们却硬要拿起这个担子来扛,不必在心中放一个石头,就硬是要拿一颗石头压在心上,你拿他有办法吗?疑神疑鬼,整天说不到几句话就哭,就觉得委屈,像我就哭不出来,到底要哭什么我也不知道。若是要哭就是众生不念佛我会哭,梦见时会哭,梦见时,可怜、怜悯众生。所以【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智慧到彼岸,【故号般若波罗蜜。】波罗蜜。【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这个【非】就是恶,这个【非】不是否论的意思,是恶的意思。因为他有妄想,用妄想心在做事,他就不正确了,所以他绝对是恶,一定有恶。迷的人嘴上会说,但是在念时,动念、起心动念的时候,变成以妄想在做事,有非就是有恶念。我曾经一直再三跟徒弟强调,亲近善知识,若人亲近善知识,一日一夜,即知道生命的方向。亲近善知识,一刹那间即见本性。为什么?善知识教你由那个方向走,绝对能达到完成菩提之道,他就奋不顾身的按照善知识的路走,他就绝对达到目的地。若跟上一个恶知识,就算你如何修行、如何吃苦,他第一步就是错误的因,你遇到邪知邪见的恶,你第一步就绝对走错路。所以我们用妄想心,若是没有讲经弘法,只是害死一个人而已;若是用妄想心、错误的心来讲经说法,一盲引众盲,全军覆没。所以才说:舍身舍命,不离善知识。舍弃我的生命,我都不离开善知识。为什么?离开善知识,你同样要死,等于像太空船一样,太空船,那个角度是差零点零一,你若是正知正见,就像火箭一发射出去就达到目的地了,因正确嘛!所以就是悟,先悟,先叫善知识为我们指示方向,如火箭一发射以,百分之一百正确,就不会有闪失,这就是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而我们现在不是,我们现在自己愚痴又没有智慧,就胡乱盲目的亲近,盲目亲近,结果亲近了恶知识,然后就告诉你善知识说错了,又把你调整方向,像火箭发射时偏差一度,你就不能达到菩提了,愈飞就偏离愈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这样,善知识跟恶知识会决定你一生修行的问题,所以才说:宁可牺牲生命,也不离开善知识。方针正确,这样去行持就对,绝对正确!对不对,但是这还要看福报、看因缘,不是大家想亲近善知识就有办法,还要他看我们会顺眼,对不对?还要我们讲的他能习惯;还要讲故事、讲笑话,让他听得笑哈哈的,不然要叫他坐着听经,他不肯,他会很难过,他宁愿去看电视了。所以亲近善知识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当念之时,有妄有非,】非就是恶,我们这个恶念一直产生,恶念从哪里来?从妄想心,从妄想心来,我们今天就是有妄想心,这个恶念才会一直产生,不能如实彻彻底底的了解人生跟宇宙的道理,他就盲目追求。【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念念若行,每一个念头都在下功夫哦,所以说:真观照,保持秒秒安详。我们这里三十条清规:真观照,保持秒秒安详。要保持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的安详。所以学禅的人,在公司上班的小姐,一定要听经闻法;在公司当经理、领导的人一定要听佛法;为什么?因为你活在人际关系中,你不能离开每一个念头,你若离开每一个念头,你在修养方面、修心方面、修道方面,你都不能成就,因为一间公司中,一定有很恶劣的众生,很无理,道理是完全讲不通的。我们有智慧,所以我们若是要修行,每一个念头要有智慧,你要先做第一件工作,你第一个工作要做的,要包容跟自己看法不同的意见,你要先学到这样,要先包容那一些意见、看法跟你不同的,你的日子才好过。若是有意见、看法跟我们不同的,我们就拼命一直想改变他,你有一天会发疯,他不让你改变,他一定要改变你,你想改变他,他想改变你,二人成为死对头,这就很痛苦了!经理看到秘书小姐就气得要死;秘书小姐看到老板:你去跳爱河!她就不甩你,所以一定要有大修行人的胸量。我常常说:修道、修行,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修养,第二、修心,第三、就是修道,修养,你想想看,你今天要修行,每一个念头出来,你若是没有修养,恶口、小人、设计,我问你,每一天你都与四周围的人作敌人,别说你想修行,你整天光是烦就烦死了,你口无遮拦,信口雌黄,胡说八道,有也讲、没有也讲,乱诽谤,到处敌对。最笨的人,就是到处树立敌人,你宁可得罪君子,你不能得罪一个小人,得罪小人,其祸也深,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你宁可得罪一千个君子,他都不会跟你计较,你若是得罪一个小人,你完蛋了!到死他都记得牢牢的。宁可得罪一千个君子,不要得罪一个小人,他会设计什么陷阱你也不知道,让你招架不住。所以说,第一个要谈到修养,修养第一件事,你就不要树立敌人,想不要树立敌人,你就永远尊重对方,如果说那个人真的很恶,你也是一笑置之就好了,还是以笑脸迎人,不要当面的指责,你若是对小人,肚量小、没有修养的人,不论你如何好意的劝告他,他都认为你是恶意的中伤,纵然你是很善意的跟他建议,他都会认为你是恶意的中伤,所以他就将你所说的把你扭曲、把你醜化,他在说话时,不会说出你原本的话,他就把你扭曲,你就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就把你醜化,这些话再经过小人传过之后,就完全变质、完全不同了。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你不听片面之词,不要看到文章写什么,你就绝对相信,你千万不要这样,你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就相信一件事情。第二,修心,什么是修心呢,要了解自己的缺点是什么,叫做修心。你的缺点是什么?贪瞋痴、嫉妒,你要下功夫在你的心地,除掉你过去不好的习惯性,第二个过程你要修心,修心要先了解不好的,要先了解我们哪里有缺失,你才可以下手。第三、你才谈到修道,道叫做解脱,叫做道,第三个工作叫做修道,修道必须以不二法门为入门,不二法门就是当下的东西,修养、修心、修道,如果是大根器的人,同时,修养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道。因此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我们当下这个身体,就是跟佛一样,称为:【自身等佛。】自身就是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菩提就是觉悟,【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他现在为什么要说这么短暂的时间呢?表示说佛并不困难,在一念之间的转变而已。你今天若是听经闻法,今天愚痴不要紧,听了之后你若悟,明天你就解脱了。所以为什么强调听经闻法的重要?有时候你自己用功十年,对道理始终不懂,听师父讲二个小时,实在是非常法喜充满,那么你就要继续,不能自足,不能很满足自己的现况:这样我知道怎么走了。不行!还要继续薰习。道,最强的就是要薰习,道力,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劝导我们,虽悟本性,习气犹在,所以需要薰习。虽然说我们了解本性的东西是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的习气未断,习气难断,所以修行的人,需要长年累月的薰习薰习,一次又一次的,听经又听经,又闻法又听经,简单来说:学习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之后常常回想一下;常常观照一下,绝对是有利无弊。所以前念若迷;后念若悟就是佛,前念若迷就是众生,后念若悟就是佛。【前念着境,即烦恼。】所以师父常说:修行怎么会困难呢?你没有听《六祖壇经》以前你一直执着,没关系!今天你听到了,前念着境,你烦恼就起;而我们现在了解了,后念,我们当下这一念断,离境,离一切执着,当下就是培提,就是智慧,都障碍不了你了。【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我们本性的智慧,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本性的智慧,最尊贵,最上,没有比这个更厉害了;最第一,用三个【最】【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无住就是一切法不可得,所以无所住。无往;也无去,也无来,为什么说无往呢?因为当体就是空的东西,去是意识的分别,本性是如如不动的东西。也无来,没有所谓的来,你想想看一个人若是到这种无所着,无来无往无去的思想,你看有哪一法他不能解脱?金钱若来到他身上就说:本来就无来,没有增减的东西嘛。男女的感情离开就说:本来也无去,一切法不可得,无有少法可得,不留痕迹。所以说:无住无往亦无来,你要能善于体会祖师所说的话。我都劝导众生,你听师父的劝告,念佛也得要念,你回去把《六祖坛经》念一百遍,你试试看,不一样!就像坐太空火箭船一样,修行是一飞冲天,你念一百遍明心见性的这本经典《六祖壇经》,所以过去的人说:若欲见性必须研究《六祖壇经》,古来祖师大德就说得很清楚了,若欲见性必须研究《六祖壇经》,无住无往亦无来,为什么无往?本来就无去。为什么无来?本来就无来。无住无往无来,简单来说就是如如不动,走到哪里都是保持这个清净心,没有得失的观念;没有来去的观念;没有增减的观念;没有生灭的观念;没有所谓的骄傲、自卑的观念;没有所谓的善恶的观念;没有所谓瞋心、欢喜的观念;没有所谓的对错的观念,没有所谓的是非的观念,你想想看,这种人是何等的清凉、自在啊,这种人是何等,他真的是进入绝对的真空状态了,任何人都妨碍不了他了。【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五蕴,我们的色身,我们有这个色身,就是四大,感冒就流鼻水;是不是?伤心就流眼泪,受到风寒就拉肚子,这个色身是四大和合的,色法烦恼,受,感受,接受一切外境,有善恶之境,痛苦、烦恼,一切法都受,当然就痛苦。大修行人是一切法不受,而凡夫俗子是一切法都受,一切法都接受,我们今天就是接受这些痛苦的讯息,把这个本性压得死死的,不必要的负担,整天都在替别人烦恼,整天都如此。色,受;想,第六意识的妄想;行,就是执蓍;识,就是像仓库一样,所以色、受、想、行、识,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般若就是明心见性,从彻底的智慧、智慧之心,明心见性就能【生八万四千智慧。】简单来说,你若是明心见性,就具足一切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尘劳就是一种执蓍、迷茫。尘,这是一种形容词,像灰尘一样,灰尘,这灰尘会不断的落下来。。。会遮盖清净的东西,所以很久没清理时就要清扫清扫,尘就会蒙上污垢,叫做尘。劳呢,令身心疲乏叫做劳。我们若是没有尘劳,智慧就常现前,当然就【不离自性。】【悟此法者,】悟入这个法门的人,【即是无念。】在座诸位,你今天的痛苦,我们今天的痛苦,都是因为有念,【有】的念头,你冷静的稍微想看看,【有】的念头,为什么?因为众生【有】的念头,今天赚的钱,怕明天就消失了;今天老子贤孙,怕明天就消失了;好不容易嫁一个丈夫,结果【有】的东西它就会消失,所以众生要达到无念就没办法,他总是在强烈的这个得失观念中,无念就是什么事情都放得下,不会起心、不会动念,你想想看!这是何等的功夫?无念就是没有妄想,但是有清净心,而众生所影射出来的,不是清净心的妙用,他所影射出来的,完全是无明、贪瞋痴的作用,所以众生是有念念成邪,无念念即真。下面,【无意】什么叫无意呢?简单来说,他不会念念停滞在某一种执蓍,叫做无意,你若是要说他没有记忆,是比较不正确,他没有记忆,那佛就完蛋了,佛没有记忆怎么办?这个无忆就是说,不会把这些放在这个记忆的影像里面。譬如说你恨一个人,但是若是大智慧的人能放下,没有这个恨,因为你会回忆这个恨,你愈想就愈生气,愈想愈气。所以我们如果一个人,如果常常不要去回忆这个痛苦、恨、嫉妒的话:不满,那么常活在知足里面,那么这是好的。因为我们人有记忆力,所以这个记忆力变成落入有的念头,有的念头一直牵制我们不能自在,所以他叫你无忆,就是叫你要放下那个不好的念头,让他把它淡忘掉。这才不是像歌星所唱的,歌星所唱的,那都是不得已的,他不是真正解脱的,譬如歌曲常常这样唱:淡淡的随风去。。。淡淡的随风去,真的随风去了吗、等明天一来看到,又怒目相向了:我不是叫你不要出现吗?你为什么又出现,所以二个人就象仇人,你对我有什么要求?我对你的要求,马上消失在我的眼前!要马上消失在他的眼前,恨他!所以说你再怎么唱歌,唱得多好听,也不能解决事情,【锣声若响】我们就要来听经。那不能解决事情,就算唱几百首歌,不管你怎么唱,唱到最后,还是生死,生老病死的凡夫俗子。所以很多年轻人赞钦师父,他说:我从前开车走高速公路时,碰上塞车几小时我就很烦,我现在都不会烦了,我问:为什么?我现在都在听你的录音带,巴不得塞车的时间是愈久愈好,塞得再久,我回去也能跟老板讲:因为塞车啊!我就能听愈久,从前若是遇上红绿灯,我就很痛苦、很烦,结果我现在则是希望红绿灯最好停久一点。心境就完全不同了。结果他说:师父!你做的录音带怎么都这么差?我说,怎么回事?带子都变形了。我说:你放在阳光下曝晒,当然每卷都会变形了,脑筋坏掉了!要放在阴凉的地方,你开车老是把录音带放在大太阳底下晒,当然很快就变形了。【无著,】无所著。【不起狂妄,】虚狂、妄。用自真如性,用我们的真如本性。以智慧观照,【用真如自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用我们的真如本性,用智慧来观照,于一切法;法就是时空的结合,一切时间、一切空间怎么样?不取不舍,就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我也告诉诸位,《金刚经》很重要,那天我们念的录得很好,后面的大悲咒实在念得太好,我自己听了也很称赞自己。【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金刚经》般若智慧,【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不能相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龙都会兴风作雨,【于阎浮提,】就是我们地球。【城邑聚落】城邑就是大都市,聚落就是现在所谓乡镇,乡镇,聚落,聚就是人多的地方,叫做聚落。这个【落】就是我们所讲的村庄,集合很多的村庄叫做镇,落就是村庄的意思,聚落、聚落,就是很多的村庄聚在一起。【悉皆漂流,】都会流走,因为抵挡不住大水。【如漂枣叶。】有的经典它是【草叶】草,这个字有些人是写成【草】,草叶,草和叶都会漂流,表示小根器的人不能接受大法。如漂枣叶,表示说小根器的众生,不能接受最上乘的《金刚经》,及《六祖壇经》这种顿悟入道要门之法。【若雨大海,不增不减。】下雨若是下到大海是不增不减。比喻大智慧的人的容量无量无边,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表示雨下再大都不要紧,表示你对我说再多的智慧法门、般若最上乘,我都不增不减,比喻大智慧的人,容量就无量无边。【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文字只是一种外相。【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兴风作浪作雨。【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就是滋润,草木需要水,众生也需要喝水。【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却就是流,流却,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大家合起来。这个【却】就是说能集合起来,统统入这个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当下就是空性的最上乘的法门,【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草木的根性,草木的根性就是比喻小根器,小根性之人,【若被大雨,悉皆自倒,】承受不了,【不能增长。】简单来说,愚痴的人、发心不够的人、宿世福报不够的人、不能接受这种大法。【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为什么?因为【缘邪见障重,】这个【缘】不当做因缘,这个【缘】就是要解作因为,因为邪见障重。邪见是最可怕的恶业,邪见,下手第一步就错误了,这会误导多少无量无边的众生,你想想看,说他他也不高兴,他也不听别人讲,所我们也不必讲他,我们修我们自己的。这个邪见就等于你初发心要修行,第一步踏出去就错误了,你愈走就偏离愈远,愈走就偏离愈远。。。邪知邪见就譬如从台中要到台北,你向北走就往台北去,你向南走就变成到高雄,方向根本不对,要如何成佛呢?邪见是最可怕的业障,最可怕的东西!障重,障碍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云遮蔽太阳,大云就是乌云,遮蔽太阳。【不得风吹,日光不现。】你若是没有经过大风来吹,太阳不能映现的。【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所以就说般若有大般若、小般若,实在是因为心是迷或悟的差别而已。【迷心外见,】我们本性当下这一念回光返照,他不肯,他见外在,外见,都假外求,【修行自佛,】也就是向外在一直觅佛,【未悟自性,】自己没有悟得自己的本性,【即是小根。】还有外在的佛,这就是小根器的,众生都是这样子啦,所以我们念佛,说真的,我们也不是大根器的人,我们大部分都是如草木之根而已,像草木之根、山莴苣根、韭菜、空心菜、高丽菜,差不多都是像这种小根性而已,稍微受风吹日晒、泡水就腐烂了,所以我们才适合念佛,念佛,就是这样。【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念佛,要冷静观实相之佛,我们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也是必须要以心中的佛来念佛。【但于自心常起正见,】这很重要!刚才我们说,邪见是一切业障的开始,但是:只要你在自心当中,常常起正知正见,所以我告诉诸位,学佛不是一开始就窝在房间里自己修行,那是很严重的错误。学佛的第一步你要先亲近善知识,要先有什么呢? 要先有正知正见,你自己不会走错路,你学佛要先走这条路,先要听经闻法,请善知识为我们开示,让我们了解这条路才是正确,这样你走路才不会偏差,以后你要出去、要自己怎么用功,都不要紧了,这都不重要了。做一个师父的人,在座诸位!你不要误会我,你离开师父,可怜的是你,不是我,你要清楚!你来听经,我是不增不减,你离开,我也是不增不减,你要搞清楚!师父再三劝导你,第一,你就是要先有正知正见,你没有正知正见,你完蛋了!你车子要开往哪里去?我问你!你想要修行,就是转动方向盘了,你会开车,但是你要开往哪里去?你说来听听看?你路线不熟啊,你想绕到哪里去?你不知道啊,所以正知正见,要开诸佛之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烦恼尘劳不能污染我们,【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这几个字就将我们所有的修养、修心、修道,全部写得一清二楚了。善知识!内外不住,你内心不住,你就不着;外就不管一切境界如何,一切境界对你都没有作用,这样就安住于无所着的内心,内外不住, 那么就妨碍不了你了,去来自由,什么叫做去来自由?佛法不说去、不说来,为什么说去来自由呢?这是方便讲,意思就是说,你行住坐卧,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跟来表示说你行住坐卧内心无所着,外境不会妨碍你,那么你就是一个自由解脱的人。我们今天争自由、争平等,中华民国要自由、要平等,走上更自由、更平等、更民主的国家。你认为行吗?没有学佛的人,哪一个人可以真正享受到什么叫做自由?什么叫做平等?什么叫做民主?你若是看到戒律学,佛的伟大实在是伟大,二千多年释迦牟尼佛就实行民主了,一切僧团裁决,一切开会、一切作僧羯磨,僧团裁决,你就是要服从,没有你个人的意见,你看看!跟现在的开会不是都一样吗?二千多年前君主专制的时代,释迦牟尼佛在僧团就实行民主。你是王永庆的儿子来出家也是一样,排在后面。我佛法中,先受戒的在前座,后受戒的在后座,莫如外道,无老无少。莫如痴人外道,无老无少,坐无前后。就说得清清楚楚了。你今天是乞丐来我这里出家,你照常排前面,你先来出家,你一样排前面,慈悲、平等,我们常常在喊:民主,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我告诉你,那是我们这个以中华民族的民族自由平等,推开来至全世界,哪一个民主?你要民主,他要民主吗?他不民主,就要战争,所以民主变成一个角度而已,我们的所谓中华民国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对佛法来说,这是中华民族这个种族而已啊,我们大家来团结,别的外道,譬如阿拉伯的回教,他就不能这样了,你要把它扩大到全世界他就不肯了;你为什么来这个教啊,为什么要信阿弥陀佛?对不对,这个【阿】,为什么你不念二个字,要念四个字?我就是要念四个字,对不对?所以说我们世界没有真正的自由;没有真正的民主;也没有真正的平等,这个都是语言,只有大彻大悟开悟的圣者,只有释迦牟尼佛这种大彻大悟,来去自如,才真正自由、真正平等,他不起心、不动念,你想想看,他哪里不自由?他哪里不民主?他哪里不平等?他甚至是大慈大悲才是了不起。他说提婆达多,从山上下石头要压死佛陀,佛陀还要救他,你想想看,很让人震惊,若是有哪一个人要滚下石头压死你,你还会救他吗,还会救他的举手?有啦!滚一些小石头下来,压不死人的就可能会,那真的没办法,要是我,我很惭愧,我做不到,哪个人要滚石头压死我,我只是会避开而已,但是我不可能救他,已经都恨死他了,怎可能还去救他?我们不需要恨他,而是说他要害我们,我们赶紧避开,有可能就是赶快跑而已,我们可以不去恨他,但是说到还要去救他,那是不可能,我们众生怎么跟得上佛?不可能!所以说,佛是真正有大冤头的人,他冤亲真正平等了。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的人,与般若经本来就无差别。去除执心,也是要去掉这个执着,所以你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所有修行的毛病,最大一个字就是【执】就是执着,不管你执着任何方面,财、色、名、食、睡都是执着。通达无碍,能去除执心,你的心若是无所着,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修行哪有什么困难?若要说很困难,其实不困难,就是把执着放下就样样都解决了,就很轻松了,晚上就很好睡。有人就说:师父你讲得容易,可是我还是放不下。放不下你又能怎样?晚上就睡不着,烦恼啊!有人念佛时:阿弥陀佛…听到金钱被倒了,马上两眼发直,呆了。像我嫂嫂,平时都诵持大悲咒,听到金钱被倒了三十几万,足足哭了二三天,那真的是承受不了,辛苦帮人洗衣赚来的钱,就这样被人倒了,我大哥才说:我真是带霉运,每次只要赚一点钱,就凑一凑拿给别人花。要是我哦,对不起,对不起,我这人是很聪明的。有人一个人还跟我讲得多动听:师父!你这些准备买土地的钱,你现在要建讲堂缺钱;他就说:你把钱拿去做股票,现在股票上几千点了,明天一睁开眼睛,就上涨几点几点,然后就十万、十万。。。一直增加,这样赚钱才快嘛!我说:对啦!这样很快啦。他就教我去做股票,他是好意啊,我说:找死比较快啦!哪一个做股票的人,到最后不是很凄惨,全身输得精光,只剩几件衣服蔽体而已。要是能赚钱我早就去赚了。我告诉你,老实的人最伟大,像我就很老实,怎么说呢?众生布施建道场的钱,我就拿去存在银行,虽然只有百分之八点多的利率,我们就老老实实的来,存在银行就一定不会倒,若是银行倒了,那就真的很倒霉了,全台湾省没有听过银行会倒的。我也不会去存在私人银行,都存在规模很大的银行,存在国家行库,像是台湾银行,若是台湾银行倒闭,除非台湾银行不见了,要是搞到连台湾银行都倒了,我们也不用住在台湾了。对不对,所以我们人简单来说,就是要老老实实的来,脚踏实地的来,才是最扎实、最稳健的做法。风险愈大,钱是赚得愈多没有错,不过想死也很快。【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人置,【置】就是就行了设,布施的【施】,建设的【设】,施设,我们的文字,大乘与小乘十二部经典,二乘,都是因为众生的根机而设施、施设的。【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若是没有世间人,一切万法本来就没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若是没有人,一切万法沉寂。【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这个小人不是说那个小器之人或是坏人,这个小人的意思就是说小根器的人。【智为大人,】智慧的人就是大人,大人,从前称呼警察也是称为大人。从前日本时代统治台湾时,我听老一辈的人说,大人都佩带着一把长长的刀,穿着长筒靴,走路还会发出声音,一般人若是走过派出所头就低低的,赶紧低着头走过去。从前的警察让人很害怕,是很有威严的,日本人在统治时,夜不闭户,可以这样说,很少有小偷,日本人都管得很严,大人,那时都称呼大人。我们现在台湾就不一样了,窃贼很多、偷车贼也很多,机车、轿车被偷的很多,到处都有。那天才刚刚报导,那天才报导过,日本人一团十几个人来台湾,在海关时,要搭飞机时海关前面的免税店,偷拿我们台湾在机场旁开设要出关的店铺,打火机啦、化妆品啦、玉啦,日本人,很丢脸!日本人实在是品行很好的民族,真的!日本人一般来说是黑社会较多,很丢脸!若是日本人当小偷,实在是很丢脸的事,真的!若是我们台湾人当小偷就比较。。。就比较不会觉得是丢脸的事,因为很正常,日本人若是当小偷是很丢脸的事。真的!我们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计程车司机,那实在是非常有礼貌,非常的整齐,每辆车都擦得闪闪发光,司机都打上领带,不是上吊用的,是真的领带,又穿上西装,日本司机各个都穿上西装,很有礼貌,而且坐着时很稳重,可不像我们台湾的计程车司机,满嘴槟榔又随地乱吐汁,你看我们台湾的计程车司机还打赤脚,打赤脚没穿鞋呀,找着赤脚就开起车来了,也没有穿什么制服,有的只穿一件汗衫而已,有些是有啤酒肚,就露出一个大肚子,有些还嚼槟榔、有些又抽烟,在日本就看不到这样。我常常说我们台湾的水准,台湾的水准若是要像日本的计程车司机,还要二十年,二十年说不定还跟不上。你有时间的话去日本看看,看看他们的计程车司机。你去日本的时候可以看看,日本乡下的厕所,包括任何公共厕所,不管是多么山区的厕所,你都可以躺在里面睡觉,不管是在多么山区、人烟稀少的观光区,每一间厕所你都可以在里面睡觉,没有一间厕所的门是坏的,你在里面拉多久都没关系,没有人会乱开门。说真的,那种民族性,难怪日本会强盛,说真的!国家的强盛确实有原因,那种民族性真的很强,很强!所以说走国外就是说能让自己比较、检讨,不是说国外就一定好,不过人家确实真正有长处。为什么是第一个超级的强国,确实是有原因的。日本人都是怎么教育国民的呢?日本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教导,教你要捡纸屑,教你要遵守交通规则,日本又教人民什么呢?了不起到什么程度呢?光是东京有一万七千个消防队员,而且消防队又派小姐到每一户哦,到每一户去教导你防火防火,东京平均一天十七件,十七件火灾,十七次乘以三百六十五天,简单来说,东京每一年的火灾就有好几千件,国家关心人民关心到这种程度,他们的消防栓,那真的是很厉害,消防栓都设置在路边,火灾一产生时,一打开水马上喷出来,而且定期检查,不是像我们现在的防火器,只是挂在墙壁上【有备无换】,为什么?没有更换的【换】哦,有备无换哦,没有在更换的,你要搞清楚,中国的消防栓是有备无换,没有在更换的,想拿起来用时却喷不出来,每一年编列一百四十一亿,作消防工作人员的经费,那种国家的强盛民、团结,那实在是真的厉害,我们跟不上人家,说真的。这个故事我们曾经说过,但是此刻没说,就可谓是不吐不快。我去欧洲时,游览车一路开着。。。本来车速是八十、九十,忽然间慢了下来,我心想:前面可能发生车祸了,不然前面的机车,整条路上的车子都渐渐慢下来。。。本来车速是八、九十的,也没看到发生什么事啊,开过去时也没有警察、也没有车祸,只因为看到前面有一个标志:【四十】,从那条高速公路下来,只因为看到速限四十的标志,所有车子全减速为四十,这要是在台湾哦,你该死!高速公路上又没有警察,你竟然只开时速四十?这是哪一国呢,德国,开到德国时的情形,你看那种民族性,Germany德国日耳曼民族,那种强盛民族那种团结,你看人家的国家强盛到这种程度,遵守交通规则,光是看到这种情形你就哧死了!都没有交通警察,没有半个交通警察,整条路上这样看,完全看不到半个交通警察。所以说我们要了解,说这些就是表示我是有智慧的学佛人,自己的民族性,要觉悟、要觉醒。【愚者问于智人,】愚痴的人问有智慧的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有智慧的人为愚痴的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你若是不悟,佛就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万法都在我们心中。【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我们的本性,本来每一个人就是清净的。若识,这个【识】就是悟,【若识自心见性】若识自心就是如果你悟到自己的心而见性,【皆成佛道。】这个【识】不当作认识,要解释为悟。【净名经云:】《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即时豁然,】豁然就是开通,豁然就是突然间好像有所得,【还得本心。】豁然就是心情一刹那就悟入了,还得本心,本来你就具足的东西。【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忍和尚就是五祖,【处一闻,】一闻:一听到,【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我就见到我本来的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将这个教法来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各自观心,这句话就是我们修行的重心点,要自己观照我们的心,自见自己的本性,你若是不能自悟,应觅善知识,解最上乘的法门,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道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在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你若是自己悟得,你就不必假借外求,若是一向执着,【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就是希望,【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为什么?善知识是善知识的。所以我才常常告诉信徒:有些人皈依别的法师,来我的面前就赞叹:哎呀,某某老和尚,美国某某老和尚有神通,他有多么了不起。。。我说:老和尚了不起是你的或是他的?他说:他的呀,既是他的就跟你没有关系。我说:拜他为师并非代表解脱啊,释迦牟尼当佛时,那么多徒弟都拜释迦牟尼佛为师,也没有每个人都解脱啊,能不能悟是看自己的东西。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你自己就是善知识,你自己要悟入。【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起正真,真正的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刚才说,修行是一刹那之间而已,【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你若是了解我们的本性,你只要一开悟你就是佛。【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澈,】内无所住,外无所影响,明澈,【识自本心。】了解自己的本心。若识,这一段很重要了!【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三昧就是永恒得定,叫做三昧,就是我们智慧的定,有智慧的定,【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心不染著。所以圣人的心境中没有所谓的恶,就算看到厮杀、看到不清净的东西,他照常是如如不动,有跟无都没有差别,为什么?他不染著诸法了。【用即遍一切处,】用就是妙有,妙用现前,你自然就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妙用现前,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就是一切处都无所著。【但净本心,】只要你清净我们本来的心,【使六识出六门。】六门就是六根。我们的意识在内,六门就是藉着这个六根出出入入,清净我们的本心,用这个清净无所著、无所求、无所舍、无不取不舍、不著不求的清净心,出眼耳鼻舍身,用这个心运用于六根,简单来说,使六识出六门,就是用清净心运用在你的六根当中,你的六根,眼所见都是清净心为主;耳朵所听到的,也是无所著的清净心为主,用这种心出入于你的六根,【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通用无滞,没有障碍,【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很棒很棒!这个文字之美,所以说六祖没读过书我实在很不相信,就算你今天读到博士,也没办法写到这样,像我这样读了二十一年的书,要我写这个,没办法!写不出来,这就是本性的东西,太了不起了!【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下面,我们昨天已经说过了,【若百物不思,】不去想任何一件事物,【当令念绝,】念绝就是断灭,入于顽空叫做念绝,不思,什么都不要去想叫做念绝,【即是法缚,】这样就是被法所束缚。【即名边见。】边见就是落入空,或者是落入有,落入两边叫做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佛者,至佛地位。】这段太好了!你若是悟入我们的无念法,万法皆通,当然无念就是无求无著、不取不舍,当然万法即通,你悟入无念,就见到诸佛的境界。所以在座的诸位!我们说:佛祖是什么?我们常说佛陀的境界是什么?不可思议,对啊!无念就是佛的境界,很简单,你若是想做佛祖,你就一切法都放下,一切法都放得下。【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入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六祖说:善知识!后代人若是得到我惠能所说的法,将这个顿教法门,同见,就是说看法相同、见解相同,同行就是心地法门,都以般若心、智慧心为主,念念都是智慧心,来发愿受持,来观照他的本性,如同事佛故,如,就像。事奉佛就是恭敬佛,事佛就是恭敬佛。终身,一生而不退,就是说不要失去信心,也不要懒惰,懈怠懒惰,你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从上以来就是历代祖先以来,【默传分付,】为什么叫做默传分付呢?要看根器相应的人,一代传一代、一代传一代……默传就是表示说印可,以心印心,不是说默默的传给你,这个【默】有当做是以心印心,认同你的意思。从上以来,默传分付,我认同你,你确实有明心见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坛经(5)
上慧 下律 法师主讲
--------------------------------------------------------------------------------
慧律法师  加入时间:2007-11-16 10:29:31  点击:467
第五集
默传就是表示说印可,以心印心。一代传一代,不是说默默地传给你。这个【默】有当做以心印心,认同你的意思。从上以来,默传分付,我认同你,你确实有明心见性。【不得匿其正法。】匿就是隐藏,不得隐藏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若是看法不同的人,修不同法门的人,我们在别法当中,不能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他会诽谤。【损彼前人,】会诽谤,会因为前面的人,不能了解明心见性的正法,所以他会诽谤。【究竟无益,】一点帮助也没有。【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诽谤此法,【百劫千生断佛种性。】所以【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就是无所著,无相,无相颂这个偈颂,【各需颂取。】好好地颂无相颂。【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有无益。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说通就是说法无碍,应法逗机,叫做说通。及心通,心通就是自己证得本性的人。不论是说法无碍的人也好,不论是自己证得本性的也好,他的心地要如太阳,太阳就表示清净心,【如日处虚空,】就是无所著一切境界。【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把笔拿起来,邪宗不是佛法的外道,而是说,凡是不以明心见性之法的,都名邪宗,这一点很重要。【法即无渐顿,】因为众生的【迷悟有迟疾,】有深有浅,快或慢,【只此见性门,】明心见性这一门,【愚人不可悉,】不可悉就是了解。翻到十八页,【说即虽万般,】说法虽然百千种,说起来法是非常多,但是真空,明心见性空的道理,般若智慧心,【合理还归一,】还是一而已。【烦恼暗宅中,】你若是烦恼,你就没有智慧,就象住在黑暗的屋内。【常需生慧日,】有智慧就象太阳,所以要常常产生智慧之日。表示你要好好观照。【邪来烦恼至,】你若是邪心来,你的烦恼就到,但是正知正见的心来,【正来烦恼除,邪正具不用,】就是也不持著一个清净的正念,放下这个邪心,才是真正【清净至无余。】这个无余有两重解释。第一,烦恼除断,令尽无余,清净至无余,也可以说,无余就是涅磐的意思,无余依涅磐。简单来讲,无余就是不剩下任何烦恼,也就是涅磐。第二种意思就是涅磐的意思。清净心你就能,无余就是进入涅磐。【菩提本自性,】我们的觉性,菩提本来就是我们清净的本性。【起心即是妄,】起心动念就是虚妄的东西。【净心在妄中,】净心,把笔拿起来,在上面加一个【求】字,你想要求得清净之心,【在】把笔拿起来,就是不离。你不能离开这个虚妄的妄想。简单来讲,佛性,当下你若是无明,就是迷了,迷的当下你若是悟得,你就是清净心。所以你想求清净心,不能离开烦恼的妄想心,称为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你只要正,将心修正,你就没有三种障碍,三种障碍,第一,就是烦恼障,就是表示我们的贪、嗔、痴,就是惑,烦恼障叫做贪、嗔、痴,就是惑,第二个就是业障,业障就是造五逆、十恶,这叫作业,惑、业。第三叫做报障,报应,作恶一定要有报应。堕三涂,地狱、恶鬼、畜生,这就要受苦,所以烦恼障就是贪嗔痴,就是我们所讲的迷惑,业障就是五逆十恶罪的业,报障就是就是三涂,就是我们所说的苦。所以三障可以说是惑、业、苦,也可以说是烦恼障、业障、报障,两种说法都可以。【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这句话实在说得非常好。世间人若是真正要修行,一切尽不妨,都不要去障碍到,都要很欢喜心,样样都不要紧。【不妨】就是不要紧。一切都不要紧,你想怎么样都不要紧,表示一切都能原谅别人,一切都放得下。【常自见己过,】你看看,修行人要常常看自己的过失,【与道即相当,】这样才能与道会合。意思就是说,一个每天看自己错误的人,这才是真正地与道相应。不要每天牢骚、抱怨,整天都在牢骚抱怨,不满别人对我们如何,我问你,你对人又如何?你整天都是牢骚、抱怨,你对人家,老是说,别人对我怎么样。那我问你,你对别人有多少恩?你抱怨什么?所以说,我们若是样样都能,一切尽无妨,一切因缘法,因缘生,因缘灭,个人有个人福,是非因果放下,个人走个人的路,你不碍我,我也不碍你,所以与道就相当。【色类自有道,】一切众生种种色身,各自有大道,色类自有道就是说,无论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他们都有各自的路线,简单来讲,就是不能带给众生烦恼,所以说:【各不相妨恼,】色类自有道,这个道当然不是说解脱啦。这个道就是说,他走他的,我们走我们的,简单来解释,就是我们修行人不要障碍到别人,基本上你不要给众生带来烦恼,不要妨害到别人,不要苦恼到别人。【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把笔拿起来,离道,离你这个身心,当下的清静心的道,你另外找一个无上道,你就终生不见道。离道,道就在你身上,当下这一念放下的东西,你又另外要找一念道,你一生也见不了道。【波波度一生。】波波就是奔波忙碌,度一生,大家都是这样的,忙忙碌碌的,男人是为了三餐、金钱,为养活妻儿忙碌,女人是为了上百货公司买衣服忙碌,为了照顾小孩整天忙碌,有些职业妇女整天为了赚钱忙碌,有的人是整天为了吵架忙碌,有的人是整天为了赌博忙碌,波波度一生,奔波,对不对?【到头还自懊,】到最后你也是后悔,对不对?【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你若是想见到你的真道,你的行为要作得正。这个行正,最主要的是内心要正,正知正见,你行持具足正知正见,就是道,这句话要这样来解释。你的修行按照正知正见去做,行正就是正道。【自若无道心,】把笔拿起来,无道心,就是没有求佛果之心,你自己若无求佛果之心,【暗行不见道,】暗就是痴,愚痴,你就是愚痴,你根本不见道。下面这句话也很重要,【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若是真正修行的人,你就不会去看世间人的过错,若是看到世间别人的不对,如果你见到他人的过失,就是一天到晚都在说别人的不对,【自非】把笔拿起来,【非】就是诽谤,你诽谤别人就不对。却是左,左就是左派分子,我们自古以来右为正,左为邪,自非却是左,你自己去诽谤别人,你自己就不对了。这句话实在是真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读读看!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各人要负各人因果,你烦恼什么?我们要修养,这句话是最基本的修养,不要一开口就是别人有多坏多坏,自己有多好,我对别人有多大的恩,我从来不会这样讲,我也不曾说我对别人有什么恩,我不曾这样讲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不对,我不可以不对,我才告诉诸位,上次就告诉诸位,不管别人对不对,我一定要对,【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我若是诽谤别人,我自己就不对,这个非也就是说,自己一种攻击、一种伤害,我非这个非应该作动词,就是诽谤人家,我非自有过,我若是去伤害别人,诽谤人家,这个就是我的过错,我的过失。【但自却非心,】丶只要放下这个是非的心,不对的心,【打除烦恼破,】你就能破除一切烦恼。【憎爱不关心,】把笔拿起来,不关心不是不关爱的意思,憎爱不关心的意思就是说不起爱憎的心,不关心就是不执著,简单讲就是见无所见,虽然看到爱跟恨,就是当做没有。你今天听完经,出去后回到家,对这个恨,这个【憎】就是恨,跟这个执著的爱,有就跟没有一样,那么你就很快乐了,你从今天起,你不去看别人的过失,这种日子就更加不得了,也不要诽谤别人,你也不得了了,有人若是在你面前诽谤别人,他有一天也会在别人面前诽谤你,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你若是听到有人要说闻言闻语,你要赶紧走开,不要听那些,会破坏我们的清净心。【长伸两脚卧。】为什么长伸两脚?长伸两脚卧表示自在,【两脚】是根据《维摩诘经》上,维摩诘居士示现生病,两脚卧着,妄缘心息,就是攀缘的心都息掉,妄想都歇息,两脚卧就是像没有什么事情一样,憎爱不关心,你就能欢欢喜喜的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两脚卧就很舒服,长伸两脚卧就表示很舒服、很自在,没有什么事情,躺着就是那么安祥,连卧着都是那么安祥。【欲拟化他人,】如果你预备要度化众生,【拟】就是预备,欲要度化众生,你要有方便,【自须有方便,】你要有方便的办法,这是当然的啦。所以师父讲故事啦、笑话啦、幽默啦,无非要使你欢喜心的接受,讲些笑话,令大家生欢喜心,开怀大笑,不然老菩萨今天来听《六祖坛经》,等一下他出去会说,今天怎么都没有讲笑话,他就会说,师父都没有讲笑话。【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不要让众生怀疑,就是我们的本性自己影现出来,换句话说,明心见性的人,讲经说法决对不疑惑,因为他清清楚楚,这是他本来的东西,他怎么会疑惑?他也不会说,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我也不知道,我再去问我师父。你放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清清楚楚,他斩钉截铁就告诉你,这样一定是对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世间,但是不能离开这个世间,当下就是能令我们觉悟,离世间找菩提之路,就象是在找兔角,兔子是没有角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就是说逃避、遁世远离人间,我要到山上修行,我要远离,我要自己去山上,永远没有人找得到的地方,以为那叫做修行,都是这样,初出家的徒弟都这样,有些人常动不动就说,我要自己到山上修行,我都劝告他,不要,不要啦。你走的话我会哭,师父,你是不是舍不得?是啊,我是舍不得,我是舍不得,你就要着魔了。所以徒弟都不了解师父的心,以为师父喜欢很多人来这里住。我要是离开,师父会担心。你搞错了,我是担心你,不是担心我,僧团是一个最好的保护,否则佛制僧团干什么?我问你,释迦牟尼佛制这个僧团作什么?你的智慧会比释迦牟尼佛还厉害吗?他制这个僧团干什么?【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正见才能超越这个时空,邪见就是六道轮回的世间。【邪正尽打却,】尽打却就是扫除,【菩提性宛然,】就是邪心正心都要放下,就是没有善恶的观念,放下,菩提性宛然,把笔拿起来,宛然就是显然可见,那么你的本性就很清楚,你就看得清清楚楚。简单来说,邪也好,当然我们有正知正见,不至于邪,就算你行正知正见,你也不要执著我是正知正见,法是叫我们用的,不是叫我们执著的。【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为什么是大法船?能度许多众生,而且能渡到很远,大船才能驶得远。大般若才能到彼岸。大船就比喻大智慧才能到彼岸,大法船就是大智慧,有无上乘。我们要驶过大江大海,要靠大船。【迷闻经类劫,】就是说众生被迷惑了,这个众生闻到这个恶知见的人,听到恶知见,邪知邪见,经过类劫还不能见性,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善知识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听经闻法岂是你听几天几个月就能开悟的?对不对?要熏习。【悟则刹那间,】你若是悟,哦,就是这种道理。所以说在座的诸位!无论刮风下雨,不论是下冰雹,下铁钉你也得来,真的,就算是落下铁钉你也得来,你想解脱生死,唯有这一法。身体还算不错,师父还想讲经,我现在还没有很失望哦,还想讲经给人听,还有这么多徒弟要来,还有师父的身体还很健康,还有这一间讲堂,你想想看。你也有心要学佛,这要看因缘,我还会讲几年也不知道,我就一直讲一直讲……讲到这个讲堂不见了,就是一直讲下去。而这种东西,不论今天有没有来听,若有来听,明天也不一定能来,人的生死是很难说的,尽早一天修行,是早一天正确,你来听经,绝对不会妨碍你念佛。有些人只在自己家里用功念佛,而不来听经,这是愚痴人,愚痴之人,自认为自己很行,愚痴,大愚痴之人!【师复曰,】六祖这样说,【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今天在大梵寺说这个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当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就是这个刺史,【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听六祖惠能大师所说,【无不省悟,】大家都能悟得。【一时作礼,】顶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何期岭南这句话就是稀有难得,我们猲獠这个地方有佛出世,令人很震撼!所以你说六祖不识字,却能说出这番话实在很惊人。本性不关文字对不对?对啊,本性就是不关文字,所以明心见性的人有什么不会?文辞美得不得了,不然你叫读了博士的人来,你叫他写写看,读台湾大学中文系的,他完全没有研究过佛经,你叫他写一篇出来看看,写不出来,写不出来的。(六祖)伟大,很伟大!我们现在讲到十九页,在说下去就是另外一段,现在师父就不谈这个。我们在佛七以前就可以把这本六祖坛经讲完,像我们现在已经讲到十八页了,再来还有四、五个礼拜,今天是初九,我这些徒弟回来。初九,再来十六,还有一个礼拜二十三,二个礼拜,三十,初七,四个礼拜,讲了八次,四个礼拜八次,八次一定讲得完,决对讲得完,讲不完也要把它读完,买录音带的人,昨天三哥打电话给我,《六祖坛经》可不要讲一百卷哦,买的人会负担很重。我说【好!】他说可是也不能讲太快,太快我又听不懂,的确,我也是顾虑到买这个录音带的人,真的,若讲太多卷就不好。这本今年年底佛七以前,佛七前若是没有讲完,佛七的第一天就是讲《六祖坛经》,绝对要把《六祖坛经》讲完才讲净土法门,这样听懂了吗?到今年结束以前《六祖坛经》一定要讲完。明年第一本讲《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第二本讲《维摩诘经》,第三本要来讲《园觉经》,若是没有开悟的人就去隔壁……十二楼,今天我都没有上厕所,现在尿急了。明天晚上共修,大家一定要来,下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23:38 , Processed in 0.16107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