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554|回复: 11

[交流篇] 在生活中禅修(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earn to do even ordinary things as if for the first time, without past images, concepts and judgments.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做任何一件普通的事情时,亦像第一次做一样,没有过往的形像、概念和评价。"
  - 葛荣居士
  ﹙二十﹚请认识培育觉知所带来的生命力
  一天之中,如常的开关过多少门?如常的吃过哪些食物?如常的见过哪些人?如常的处理过哪些公事与家务?如常的乘搭过哪些交通工具?又如何以这些平凡的事情为禅修的对象呢?
  禅修在日常生活中
  葛荣居士曾指出,若我们冷冰冰地无意识地重复一些日常的动作,那生活便变成机械化,刻板式和枯燥乏味。活人便像机器一样,没有生命力。
  禅修其中之一的训练便是运用平凡的日常事情来培育觉知(awareness)。当觉知觉醒地履行这些日常事务,而不再是半梦半醒地做时,自然会感到个中的趣味,而不再是枯燥乏味。当你做事时有觉知并感到个中的趣味,你便不再是机器,而是有生命力的人。
  例如,香港人生活一日三餐是很普通的事情,但若我们半梦半醒地进食,食时因想起往事而懊悔,或因想起未发生的事而担忧,食而不知其味,那进食便变成公式化、枯燥。
  葛荣居士建议,进食前,可尝试感受一阵子面前的食物,无论丰富也好简单也好,是不会无缘无故放在面前的,例如需要某些人去种植或饲养、烹饪,亦是你过往努力的成果,你可以对这一切感恩(grateful)吗?人和机器的分别,是机器不会感恩的,人会。
  进食时,尝试慢慢咀嚼(chewing),尝味(tasting)与吞咽(swallowing),感觉哪时候在咀嚼,哪时候在尝味,哪时候在吞咽,就像这是第一次品尝这食物一样。当你慢慢进食时,你可能会发现你所需要的食量其实不多。同时,可学习聆听这身体,聆听有没有止息饿的感觉,有没有饱的感觉,不吃太多,亦不吃太少,不走两个极端。
  若有关于过往的懊悔或对未来担忧的思念,可否不压抑它们,也不追随它们,只友善地让它们自然生灭,觉醒地继续进食、品尝。当自己的筷子移往不同类别的食物前,可否观察心在选择甚么,是跟从意欲去选择,或是跟从需要去选择?选择时又有没有照顾旁边进食的人是否有足够食物呢?
  若能这样觉知觉醒地进食早餐,可否尝试用同样的觉知觉醒去乖搭交通工具、工作、写字、阅读、午膳、晚膳,甚至上洗手间等等。这样,不但生活不会像机器,还会充满生命力(lively)。
  平凡的启示
  起初听闻这些“食饭禅”的指引时,觉得这些指引本身就是很枯燥乏味,太普通,太简单,对这修习没有甚么兴趣。谈到食饭,总是边看电视,或边看报纸,或边与亲友谈天说地,另一边大口大口的吞咽大鱼大肉。
  不过,尝试跟上述这些建议吃一两餐亦无妨,像做一个实验,即管看看这所谓食饭禅的实验结果有没有它的智慧。
  尝试几次后,实验的结果倒也出奇,事实上这么样慢慢地觉醒地进食,如常的食物的味道不像以往般乏味,也不是特别好味,而是自有它的味。更重要的是,事实上,这么样进食自觉比以往有生气,对一天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正面影响。
  继续尝试一段时日,果然觉得吃得过饱的次数比以往少,皆因以往面对好吃的东西时饱都再吃,现却感觉到饱时肠胃其实已发出一种不舒畅的讯号,只不过以往没有聆听身体,要等到这讯号非常强烈时才不再吃。
  再过一段时日,观察到心所选择的食物自然地比以往清淡。原来以往很少品尝食物的味道,于是便要吃浓味的食物才觉有味。
  随着年月的实验实践,食饭禅渐渐变得有趣,心便自然安住于这有趣进食过程中,心也渐渐无需依靠电视报纸或闲谈来提供趣味。
  当这心渐渐从实际的经验层面认识到平凡中的趣味时,心便自然会渐渐学习如何可以在其它平凡的生活认识它们本身不多不少的趣味。
  祝愿各位也会尝试在平凡的日常事务中实验,认识修习与培育觉知这过程中所带来的生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请聆听外境与内境

" Experiencing the present moment with the help of sound."

  - Godwin Samararatne

  " 以﹙聆听﹚声音来回到当下。"

  - 葛荣居士

  ﹙二十一﹚请聆听外境与内境

  你可以不加添评价于声音之上吗?

  向大自然学习

  葛荣居士曾好几次在大屿山举办禅修营。每天都有时段在户外修习,亲近大自然。他建议每位同修独自往户外学习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唤醒感官。当我们觉醒地聆听时,便渐渐脱离半梦半醒的生活模式。

  葛荣居士提醒,一方面无需用力去集中精神来听,另一方面也不是懒散地听,否则身体的感官便会变得紧张或呆滞,不能发挥它们的自然功能。中道便是觉醒地让声音自然地跌落耳朵,感官自然会清晰接收这声音。

  在禅修营所听到的都是雀鸟昆虫,风和树木摆动的声音。聆听一阵子,心便像有了空间,渐变得清晰。这清晰而觉醒的心的状态,跟被情绪所充斥的心的状态,截然不同。

  经过多次禅修营的修习,渐渐在这聆听的过程中明白到声音表面上是几秒或几分钟才停下来,也有高音、低音、尖音、沉音,但其实相却是由一连串的单音所组成。每一单音都是一生即灭、虚空、不属于这雀鸟或昆虫的,也不属于我的。亦即“三法印”所指的无常、无实质和无我所。原来佛陀所讲的“佛法”,便是大自然规律与法则的实相。

  继续向聆听学习,渐渐明白到当我分别哪些声音是我所喜欢,哪些声音是我所不喜欢时,我是将我的评价附加于本质一样的单音上。这些单音本身是没有好听或不好听的。

  往后假日到郊外时,会离群一段时间,独自修习聆听。安然享受这些声音的同时亦无需留恋。任何无常生灭的声音,都是不可能执取的。

  运用于都市中

  回到繁忙的都市,听到的往往是各种机器声或喧闹声,容易被烦扰,心没有空间。但经过户外禅修的训练,却可尝试聆听这些都市的声音,就像聆听郊外的声音一样,听时只是听,无需加添评价。经一次又一次的修习,便从实际的经验层面明白到这些都市的声音和郊外的声音的本质都一样,也是一连串一生即灭的单音所组成,也是无常、无实质、不属于任何物件或人的。噪音这个“噪”字其实是心所附加的,它只是声音(sound),不是噪音(noise)。当有了此明白,也受过训练,受它们所困扰的程度便渐渐减少。

  当然,不受困扰,并不是指麻木不动,像木头公仔一样。而是若环境许可的话,便安然离开,不是烦躁地跑开。若环境不许可的话,便以这声音为禅修对象,学习如何可以身处于它们之中,但让其自然生灭,不受其影向,到有机会时便安然离开。

  当此修习善巧之后,还可以尝试聆听身体种种不同的感受(内境)。经一次又一次的聆听,便明白到它们也是由一连串一生即灭的单一感受所组成。它们的本性与声音一样,也是无常、无实质和不属于我的。

  下一步便是学习如何回应这些表面不一样但本质一样的感受。从实际经验层面明白到任何感受最终都会自然离去的。无需为必会自然消失的快乐或舒适的感受雀跃,也无需为必会自然消失的不快乐或不舒适的感受苦恼。无需以执取或抗拒来为它们加添燃料。

  就像聆听郊外的声音一样,聆听快乐舒适的感受时,可以安然享受,但当这些感受离去时,没任何留恋。聆听不快乐或不舒适的感受时,也像聆听都市的声音一样,以它们为禅修对象,训练如何可以处于这些感受之中,让其自然生灭,不受其影向,安然让它们自然离去、消失。

  同样,聆听的对象可以是周边的人和事(外境)。任何处境都是在无常变迁。我们可以聆听自己在这处境里所扮演的角色,好好履行这角色的任务,然后让事物迁流而过。可否做得到,在乎曾经付出过多少努力修习。

  祝愿各位由大自然开始修习聆听,唤醒六根,继而觉醒地清晰地向外境与内境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请以现状为禅修对象

"Learn to be one who is at home wherever you are.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做一个无论去到那里都是在家的人。"

  - 葛荣居士

  ﹙二十二﹚请以现状为禅修对象

  曾经有段时间,在公司工作时总觉很烦躁,想跑回家。晚来回到家里,又觉沉闷,于是便去逛街。到了街上,又觉人头涌涌,空气污浊,于是又想回到公司,寄情工作。这样,身便跟着心的不安,跑来跑去,寻找安心之所,但心从没有安下来。佛学称这为“掉举”(restlessness),即是坐立不安,意思是拿到一件东西,却觉得是负累,于是便把它掉下,但掉下后又懊悔,把它拾回、举起,之后又再感到负累,又再把它掉下,如事者一次又一次的掉下举起。你有没有观察过你自己的身与心,有没有掉举,坐立不安,跑来跑去呢?

  认识内间的玩具

  葛荣居士曾笑说,虽然大众已长大成人了,但仍会依赖一些玩具。玩具是指我们认为是可以带来快乐、满足与安详的外间的物质东西,于是便要得到它,然后又觉得它没什么乐趣,便要转换另一玩具。我们从小到大,总是把时间花于得到玩具,转换玩具,最终心仍然不满足,继续寻找其它玩具。

  葛荣居士建议,禅修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玩具。当你实习禅修,成为你自己的玩具时,你对着自己便感快乐、满足与安详,你便再无需要外间的玩具,因你已在内间找到快乐、满足与安详。当你的心快乐、满足与安详时,你独处时会快乐,你与其他人共处时也会快乐,无论你身处公司,闹市或家中,都同样会快乐。

  任何景象均有趣味

  感恩有缘听闻与修习葛荣居士许多建议与提示,不难体验到他上述所讲的说话。

  现在回到公司工作,若有烦躁、厌倦或其他情绪生起时,这可成为观察与学习的对象,实习如何觉醒、友善、无加号无减号地面对它们,学习不抗拒亦不跟随情绪,运用经验如实处理与回应事情。这些过往可恶的情绪, 现却成为禅修的对象("object of meditation")。没有情绪时亦知道没有情绪,同样可以向它观察与学习。遇到良善、狡猾、合理或不合理的上司、同事或客人时,他们就像不同种类的镜子,让我看清楚自己在不同境况下的反应、回应、有情绪、无情绪的次数、时间长短与程度的深浅,亦让我可以训练自己如何下次可以进步。这些过往使我逃避的人,现也成为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当这心不再爱好某些境或逃避另一些境时,心便自然会安于现状,无需再跑去别处来寻找安稳。

  同样,在家闲坐时,若有沉闷的感觉升起,便学习如何友善地陪伴自己这位好朋友来经历这感觉,看清楚这感觉可怕还是不可怕,还可运用这段时间修习观呼吸或修习如何有建设性地反思。那这段过往想逃避的时刻,也成为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

  甚至在街上遇到污浊空气或人声沸腾时,亦可运用这境况来观察自己心所起的情绪或是没有情绪,训练自己如何可以在不改变周 围的环境下继续做需要做的事情,学习如何不认同它们时亦无需讨厌它们,修习舍心(equanimity)。那这些以往讨厌的境,现也成为训练与学习的机会,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

  当认识到原来任何烦躁、厌倦、沉闷、快乐、不快乐等等情绪或感觉都可以是有趣而实际的观察、学习与禅修的对象时,这一切便像内间的玩具,心不再逃避它们,而是面对它们,满足于它们,自然地安于这境况。甚至当这境况改变与变化时,与其害怕或逃避这些变化,不如继续观察这些变化,向它们学习,学习如何以这些变化作为有趣的禅修对象。

  祝愿各位不用再东奔西跑去寻找,越是寻找心越是不满足,学习如何可以运用任何现状(包括它的改变和变化)作为观察,学习与禅修的对象,认识这现状的趣味,成为当下快乐,满足与安详的住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二十三﹚请从现状开始禅修

 "Life can sometimes be a hard teacher, but it is always the best teacher. "

  - Godwin Samararatne

  "生命有时是一位严厉的导师,但亦永是最好的导师。"

  -葛荣居士

  ﹙二十三﹚请从现状开始禅修

  听闻佛学的初期,觉得佛学很有趣,不过在忙碌的在家人生活中修行很困难,误以为可以闲来参加佛学讲座或共修班,兴之所至时便翻开一些南传佛学的书藉看看,至于实际的修习,似乎要等到将来有空闲时间才做吧!

  艰难的环境亦可作为禅修的开始

  葛荣居士在1932年生于斯里兰卡一个贫穷的家庭,七岁时父亲去世,留下母亲抚养九名儿女,支付上学的书本杂费也有困难,亦有亲兄弟因染顽疾早逝。长大后在图书馆任职,所有兄弟姊妹已婚,只有他独身照顾年迈的母亲。根据他一位好友的忆述,当时他和母亲的住所在火车站旁。他母亲于1975年去世后,有朋友于1977年请他往一禅修中心作导师,因他当时已修习禅修廿多年,也无需照顾母亲,他便辞退了图书馆的工作,往该禅修中心当导师。后来他患上慢性肝炎,但依然继续他于禅修中心的导师任务,还到过香港、印度、欧洲、南非等多个国家弘法,直至他于2000年3月去世。最后一次来港是1999年10月。他就是在这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认识佛学、禅修、弘法。

  当葛荣居士与众同修分享禅修经验时,不但从没有半句抱怨生命的无情或艰辛,还时常提及这些顺逆境都是禅修的对象,学习的机会,学习如何不逃避它们,开放地面对它们,认识如何融合禅修于生活中。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在前期的多篇文章中已分享了很多葛荣居士的建议,提示各同修如何可友善地向任何人和事(外境)与情绪和感受(内境)学习,无论身处公司,家庭或闹市都可以是训练的时刻,视过往为导师,现在为明镜,未来为朋友,如实认识对一切事情的预期、模型、情绪反应、敌意、不满均由心生,亦可从心灭,认识实际的情况,然后学习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与处理事情。

  跟着这些建议与提示,便可运用生活中的任何外境与内境作为禅修对象,培育觉知(awareness),耐性(patience),回应(response),舍心(equanimity)等等心的质素。当这些质素随着所付出的努力和时日渐长,这些渐长的质素会帮助心更清晰地向这些生活中的禅修对象继续学习与训练,就像一个良性的循环。

  既然如此,禅修便是从现状开始,不是等候将来环境顺意时才开始。相反,若心现在不断逃避现状与习惯疏懒,那么就算将来环境变得顺意,心依然不会去禅修,因这习惯疏懒的心会继续逃避沉闷或平凡的顺境,只会要求更多顺境,更多舒适。

  因此,若你现在很想修行,但又要等到儿女长大后或退休后或某些烦恼解决后或某些病痛康复后或找到甚么修行的捷径后才开始,请你不要再等吧,请你不要再被你自己的贪嗔痴所愚弄,请你不要再找借口,请你以现时的现状为禅修的对象,以这现状开始吧!

  请你看看,若葛荣居士不是从他的现状开始禅修,而是要等到他的家庭环境富裕或顺意后,或他的母亲不再需要他的照顾后,或搬离火车站旁的住所后,或从工作荣休后或他的慢性肝炎康复后才修行的话,可能他等到临终时还在等。相反,当他不执取任何顺境亦不逃避任何逆境,以现状开始与继续他的禅修,环境会随着他禅修的进步与行为而改变,最后当上禅修中心的导师,并到各处弘法,利己利他。

  现在,要等将来有空闲时间才禅修的念头己完全打消了。无论身处繁忙的公司,面对友善或不友善的亲朋或在热闹的都市中,承担多少责任或任务,都是禅修的开始与延续。现亦不会视参加佛学讲座与共修班和翻看佛学书籍为闲余活动,而是听闻佛学后,便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实验、实践、反思、培育心的质素。

  祝愿各位无论身处任何环境,有多少负担,都以这现状为禅修对象,从这现状开始及继续禅修。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二十四﹚请认识所担当的角色和任务

"Can we see everything without a sense of ownership?"

  -Godwin Samararatne

  "我们可以看任何事情时不在这事情上加添拥有权吗?"

  - 葛荣居士

  ﹙二十四﹚请认识所担当的角色和任务

  每个在家人现前都有不少公事与私事,有些难、有些易;有些是喜欢做的、有些是不喜欢做的,怎样可以学习如实地处理这些不同类别的事务呢 ?

  观察事实的全部

  葛荣居士曾指出,当我们观察一天到晚的各式各样思念时,不难会发现无论在想的人物、事情和环境是甚么,所想的总是与自己有关连的。这说明每人都有很强的惯性或习性以自我的观点与角度去看事物。这样做使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部份,不能看清事实的全部。

  葛荣居士曾提示,把文字和语言拿走,然后重新看清楚现正经历的是甚么,从新认识面前的现状,就像第一次见到这状况一样。

  需履行任务而不是要控制事情

  起初听到这些提示的时候,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怎样可以不用文字、语言或不从自己的观点与角度去从新认识现前的状况呢 ?

  渐渐却发现到观察事物的时候其实真的是无需用文字或语言的,因观察本身是一种行动,无需在这行动上加添以文字或语言所组成的批判或概念。相反,若将自己的概念附加予现前的境况上,所有状况便会分成好坏、难易、成败、得失、喜欢和不喜欢、公平和不公平等等。

  有趣的是把这些概念拿走之后,现前的境况是不会变成空白的,而是自有它的发展、变动,它自然会跟随大自然的因果法则与规律而变化。简单而言,当付出努力时,便有付出努力的后果;没有付出努力时,便会要面对没有付出努力的后果。

  更有趣的是把概念拿走之后,自己也是不会消失的,也不会蒙查查不知去向,或游手好闲,而会在某环境下担当某个角色,而每一个角色亦自有它的任务。

  把文字与语言拿走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测的境界,只需把自己对现前境况的批评和概念拿走,拿走难、易、好、坏、得、失、喜欢、不喜欢、公平、不公平等等。现前的境况事实上是没有难、易、喜欢或不喜欢等等,这些概念都是自己加添的,继而成为一种障碍,障碍自己如实地处理这件事。

  例如,返工放工乘交通工具时,若把评论与概念加添予这境况上,便很容易会认为这时段是“繁忙”,这“挤拥”是可厌的。但其实相是在担当乘客的长角色,有乘客的任务。当人多的时候,便是守秩序的时候,以守秩序来履行乘客的任务。这任务和它的履行并不是一种概念,是实况的需要。无论谁人在这时间,这位置和这环境,都需要履行同一任务。这任务的不会因人而别。
发表于 2010-9-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布施!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公司面对客人时,便是职员的角色,有职员的任务。当客人不满或不明白时,便是运用经验与知识去解释,以履行这角色的任务。运用经验与知识并不是一种概念,是实况的需要。请知清楚概念(concept)和实况的需要(need)两者之间的分别。在这过程中,很多时会进一步需要运用经验与知识去认清楚面前的客人的品格和意图。若经验说明面前的客人是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的,便要提防,但无需加添“坏”、“麻烦”、“讨厌”等概念。若经验说明有需要露出眼镜蛇的一面来保护自己的话,便毫不犹豫地作出严厉的姿态与行为,目的不是表达我的不满或要教训别人,而是履行这角色中的任务的需要。无论处理后的结果如何,亦无需加上“成功”、“失败”、“公平”、“不公平”等概念,这些概念只会令自己生起雀跃或失望的情绪,对这件事完全没有帮助。实况是已付出了经验与知识去履行任务,结果不可能是永远在经验与知识的控制范围之内。若能看清楚的话,便会明白现前并不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problem),其实只是一个需要处理的境况(situation)。

  祝愿各位如实地观察究竟现在这一刻所饰演的角色是甚么,这角色的任务又是甚么,怎样可以好好运用经验与知识来履行这角色中的任务,又怎样可以在这过程中吸取进一步的经验与知识和明白佛法(如戒定慧、如实观、因果法则)的运作,在这过程中却无需加添你的批评与概念予实况之上,这些概念事实对看清楚或处理这件事没有帮助。若你把越多的批评与概念加添予事情之上,你便会越被你自己所加添的批评与概念所操控。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请观察与认识真相

"Enlightened people behave like ordinary people, ordinary people try to be like enlightened people. "

  - Godwin Samararatne

  "觉悟者活像平凡人,平凡人却想要活像觉悟者。"

  - 葛荣居士

  ﹙二十五﹚请观察与认识真相

  我们很容易察觉到别人在颠倒是非黑白,但我们又有没有察觉到自己哪时在颠倒,哪时没有颠倒呢 ?

  认识哪时在颠倒

  葛荣居士曾笑说,每一个人在未彻底觉悟之前都会颠倒的,包括自己在内。既然自己也是一份子,当我们见到别人颠倒的时候,又何需惊讶,憎恨或厌恶呢?更无需去预期别人或自己不会颠倒,只需学习如何回应和处理面前的景况。与此同时,逐步学习和训练自己知道甚么只是心所虚构的故事(story),甚么才是真相(reality),不把两者颠倒,以这智慧来渐渐解开这些颠倒。

  认识哪时不在颠倒

  根据葛荣居士的提醒,经常观察 (observe) 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心的运作,渐渐便明白到原来心很容易会制造或虚构很多故事,然后便跟随这些故事行为,还误以为自己正在跟随真相行为,就这样不自觉地把故事与真相颠倒。

  其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当我在抱怨某人真没有耐性,因小小事情便激动,便投诉的时候,原来当下这一刻在没有耐性、在激动和在投诉的人正是自己。换句说话,当我自己没有耐性、在激动和在投诉的时候,还不知道,只知道预期和投诉别人不应该没有耐性,不应该激动,不应该投诉。这不就是迷失于心为别人所虚构的一个完美而不设实际的预期与模型(故事)之中吗?忽略了其实这刻可以是一个训练与培育自己的耐性和学习如何回应与处理任何境况的机会(真相)。

  起初修习,当观察到自己这么样颠倒的时候,便会责怪自己为甚么一次又一次的颠倒,迷失于情绪与习性之中。当继续修习与了解自己后,便发现到原来每一次这样责怪自己的时候,已是为自己虚构了一个完美而不设实际,完全不应该生情绪和不应该有习性的预期与模型,误以为自己是一位圣者(故事)。忽略了从情绪与习性中释放是需要长时期培育觉知、耐性、舍心和智慧(真相)。若误以为应该可以付出少少努力便能做得到的话,这不又是另一颠倒吗?

  既然知道甚么是颠倒,那又怎样可以不颠倒呢?便是友善地提醒自己不再依据故事行事,而是依据真相行事。明白到在这过程中,不预期自己做到甚么或成为甚么(故事),只是不断学习与培训(真相)。

  换句说话,当观察到自己在为别人的没有耐性而失去耐性,为别人的激动而生起激动,为别人的投诉而去投诉时,便友善地提醒自己无需误以为别人或自己应该是完美或是圣者,无需给予别人或自己一个减号,更无需抗拒或追随这些情绪,只需友善地面对这些情绪,向它们学习如何当这些情绪存在的同时仍然可以耐性地继续观察、回应和处理面前的境况。

  若观察到面前的人的激动是因为对自己有某些误解,但自己又没有耐性去解释的话,便提醒自己现在所需要做的不是去抱怨这人或自己没有耐性(故事),而是尝试以耐性去解释(真相)。若观察到自己已经履行了解释这个任务但别人依然是激动的话,便提醒自己现在所需要做的是不去陪他激动或责骂他(故事),而是学习原谅别人,不去增加别人或自己的苦(真相)。若环境有需要我露出眼镜蛇的一面的话,也会亳不犹疑地作出严厉与强硬的姿态或行动。这姿态与行动的背后并不是憎恨(故事),而是因应环境的需要而行事(真相)。若在这过程中不能保持正念,失念地向别人破口大骂,或生起其他情绪,便提醒自己现在所需要做的不是责怪自己(故事),而是学习友善地原谅自己,从头做起(真相)。

  每当盲目抗拒或追随情绪或习性行事的一刻便是颠倒的一刻。每当尝试观察与认识真相并尝试跟随真相行事,这尝试的一刻便是没有颠倒的一刻。个中的成败得失(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尝试与努力(真相)。

  祝愿各位明白,觉醒的人生是不可以依靠盼望,指令或祈求(故事)而得到,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付出与培训(真相)。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请学习如何回应习性

"Aware that it is just a habit, nothing else. "

  - Godwin Samararatne

  "觉知到这只是一个习性,无他的。"

  -葛荣居士

  ﹙二十六﹚请学习如何回应习性

  就算明知道无需对人和事作出反应,只需去处理和回应,但反应经常是很快的,觉知到这反应时已经反应了,那又可怎么办?

  习性其实是没有力量的

  葛荣居士曾指出,我们每人都有很强的惯性或习性去反应一些事情,所以培育觉知很重要。当一个习性生起时,只需觉知到它只是一个习性(habit),不是真相(reality),那这习性便没有力量,然后便不跟随这不真实而又没有力量的习性行事。 若然不能立即觉知到这只是一个习惯,并已跟随它行事,便学习不给予自己任何减号,并反思究竟刚经历的是甚么, 了解自己。

  习性其实是虚空而无实质的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例子,便是当遇上一个我不喜欢的人时,心内很快会生起一些批评 : “这人真麻烦,今天遇到他真倒霉,希望他快些在我面前消失。”

  这些心内的批评很多时会在霎那间生起,觉知到时已迟了。以往会跟随这些心内的批评去厌恶别人或责备自己已修行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还生起这些无谓的情绪批评。 现却会觉知与明白到这情绪的批评只是一个习性而已,不是真相。既然这只是习性而已,并无实质的,无需跟随它,也无需责备它,只需不跟随它去厌恶面前这个人。然后便是觉知觉醒地观察实际的情况,以这实际的情况行事。 若过往的经验说明面前这个人真是一个不合理又诸多要求的人的话,便如实地提醒自己要特别小心和有耐性地处理与面对这个人。因这些评语和提醒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而成,所以不是情绪的批评。

  换句话说,舍心或无分别心并不是指不可以评论别人,而是先知道哪些是有事实根据的“评语”,哪些是情绪的“批评”,然后明白情绪的批评只是习性,有事实根据的评语才是真相,继而跟随有事实根据的评语和真相来处理与回应面前的人和事,在这过程中亦无需压抑或抗拒这些习性的批评,只需不跟随它行事便可。以不跟随习性行事来放开 (let go) 习 性,而不是压抑或抗拒它。

  在日常生活中另一个很普遍的例子,便是心急。当觉知觉察到自己心急的时候,若强要或指令自己不心急,往往只会使心更急,因为心急是一种不平稳的心的状态,若压抑或抗拒这状态,便是在不平稳上加添不平稳。

  禅修后,渐渐觉知觉察到心急只是一种习性而已,是无实质的,也无力量的,无需压抑或抗拒它,也无需跟随它,只需友善地提醒自己观察面前的情况有没有实际的需要立刻或尽快去处理它。若没有这需要时,便容许这心急的习性存在,但提醒自己的动作可以放慢下来。若面前的情况真的是有需要去立刻或尽快处理的话,也可容许这心急的习性存在,但不跟随它,只提醒自己的动作要快,却不是急,学习体验“快”与“急”两者之间的分别。 换句话说,心急时只需知道当下有一个心急的情绪或习性,然后不随不拒,学习如何根据真实的需要来回应与处理面前的境况。

  若然行为上已经跟随了这些批评或心急的习性行事,把面前的事情弄糟了,那也无需懊悔或责备自己,因懊悔与责备也是习性而已。若懊悔与责备的习性已生起,也可容许它们继续存在,但不跟随它们,学习友善地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学习如何运用经验尝试把弄糟了的事情尽力修补,如何不执着事情发展的成败得失,只欣赏个中的努力。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一次又一次的反思,反思刚经历的整个过程,刚经历的是甚么,渐渐便了解到原来自己是被很多各式各样不同的习性所条件住(conditioned)。要解开这些条件的束缚,不是去抗拒习性,也不是追随习性,而是认识它,认识它原来只是惟心所做而实际是虚空的。

  祝愿各位耐性地向习性学习,学习如何可以不随它不拒它,以跟随实际的情况行事来放开它,明白到习性其实是没有任何力量的, 除非你给予它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请开放地面对外境与内境

 "As impermanence is a fact, learn to be open to any change that may arise physically, mentally and externally。"

  - Godwin Samararatne

  "既然真相是无常,学习开放地面对身体、精神及外间的转变。"

  - 葛荣居士

  ﹙二十七﹚请开放地面对外境与内境

  不知有多少次忽然间有一些不知名的不安或担忧升起,在这情况下又如何禅修呢?

  无需惊讶

  葛荣居士建议,无论何时何地遇到甚么情绪升起,首先学习无需对这突然而来的情绪惊讶("don't be surprised")。每个未觉悟的人都会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无论这情绪是担忧、嗔怒、贪欲等等,那为甚么要对突然而来的情绪惊讶?他们的生起有甚么稀奇?

  下一步便是不要逃避,学习开放地面对它们。苦不是从情绪而生,而是从逃避、抗拒、预期或批判(给予它们加号或减号)而生。

  最后便是学习回应与处理现前的境况。若有时候世事是在我们控制的范围以外,便接受这实况。

  看清楚在逃避甚么

  根据上述的提示修习,往往会有很多发现。原来每当觉知到不安或担忧时,心已在极快速的一瞬间惯性地作出反应,认定这些不愉快感受正在打扰我。于是便进一步惯性地想尽快忘记这不愉快的回忆或忧虑,在不自觉的一瞬间已经做了很多逃避或抗拒的行为。怎样可以不逃避或抗拒这些突然而来的情绪呢?便是无论它们已生起多久,无论已经制造了多少故事,当觉知到这些情绪或故事时,便提醒自己无需惊讶。生起情绪有甚么值得惊奇,没有情绪的生起才是件怪事。

  下一步便是学习面对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开放地看清楚它们从何而来,又究竟是可怕还是不可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修习,渐渐便了解到思想往往会制造很多故事,若不自觉地相信了这些故事,便会不安或担忧。若看清楚这只是故事而已,不是真实的,那这故事就算不离去或不终结,也会失去力量,因这故事的力量不是源于这故事,而是源于对这故事的相信与否。

  看清楚这故事的同时,也需开放地面对与看清楚这些不安或担忧的身体感觉或感受。它们的生起基本上有两个因由。其一是误信这故事是真实,其二便只是一种惯性或习性。因此,就算心知清楚这些故事不是真的,不安或担忧的情绪不会马上离去,只会减弱,还会有一部份不安或担忧的情绪随着惯性或习性继续生起。同样,无需预期这些情绪离去,需明白这只是一个惯性或习性而已,无他的。这些惯性或习性其实跟这些故事的本性一样,都是无实质的,虚空的,没有力量的,除非自己给予它们力量。

  再下一步便是学习回应与处理现前的境况。禅修当然不是光面对情绪,坐着不动。相反,禅修其中之一的重点是训练心不受情绪或故事所充斥,使心有空间,然后运用这心内的空间认识甚么是实际的情况,跟实况行为,处理面前这件事。

  举个生活例子,在放工返家的途中,很多时会突然记起工作时好像是做错了某些事情,心马上会不安和担忧,这便是所谓的工作压力。禅修后,明白到这所谓工作压力都是心所虚构的,只是一次修习的机会而已。修习的第一步便是提醒自己,无需惊讶,突然而来的不安或担忧没有甚么稀奇,就算真的做错了事情也没甚么稀奇,人谁无过(真相)。第二步便是面对这记忆,反思究竟是否真的做错了。很多时候会发觉其实没有做错了甚么,只是心在转瞬间虚构了很多故事,那便知道这只是故事而已,无他的。若真的做错了,便知清楚过去的已经过去,懊悔与抱怨都是于事无补的,现前所需要做的是先学习原谅自己,然后思考如何可以运用经验和知识来补救,这才是真相。在这反思的过程中,无论有做错或没做错,都无需预期不安或担忧的情绪离去,明白到它们的生起或继续只是惯性或习性而已,无他的。第三步便是若这事情是有可能补救的,便凭过往的经验和知识在好几个不妥当的补救方案中,选择较为妥当的方案,然后耐性地部署或等候时机,去回应或处理这件事,无论最后的结局如何,都勇敢地承担自己所作的选择的后果。若这事情是不可能补救的或已经做了需要做的补救行动但事情的发展仍然是在控制范围以外,便明白世事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认识再用情绪去反应它或抱怨它也只是画蛇添足这个实相。最后便是学习做自己的最好朋友,友善地倍伴自己经历(go through)这一切。

  祝愿各位拿出一点勇气,正面地向不断转变的外境与内境修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 18:27 , Processed in 0.19202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