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文霞
探讨中国传统“和”文化,当然应该先从对“和”字的认识开始。
“和”字的起源及其字形变迁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产生于殷商的甲骨文,而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和”字。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已经有了向往、追求与重视和的思想了。甲骨文中的“和”字写作,从“龠”(口吹排箫),“禾”声。(高明编:《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版,第277页。)而《说文解字》对于“龠”的解释为:“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二,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99页。)稍后的金文“和”字 ,与甲骨文大体相同。古文“和”字写作 ,将甲骨文“
”字的左部“龠”(口吹排箫)简化为“口”字,仍作“禾”声。篆文“和”字较为整齐,写作 。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龢”与“咊”。俗又改作“和”。现在都用“和”来表示。(参见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63-364页。)
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龠部》有:“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说文解字·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新订》,臧克和,王平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版,第78页。)指口相应。本义为声音相应,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在许慎那里,因为“龠”的声音须相谐和,所以能引申为“调”的意思;因此,“和”有协调、相应、和谐的意思。
“和”字的语义变迁
“和”字自古以来有多种涵义。从“和”字的甲骨文的字形结构来看,“和”字的起源与谷物、音乐相关联。
首先,甲骨文“和”字的表明,中国先人在造“和”字的时候,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和”与经济基础的密切关系——人们只有田里有禾,口中有粮,能够吃饱饭,才能具备“和”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又怎能感觉到和平、安宁的幸福呢?同时,“和”字由“禾”构成,也表明了中国古代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而不是渔业或者狩猎等其他形式。
其次,甲骨文的“和”字还表明“和”字的起源与音乐的关联,“和”字的最初含义之一指音乐的和谐。中国早期的著名典籍《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其含义为: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就唱出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宫、商、角、徵、羽五声是根据歌唱定出来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如果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搞乱相互的次序,那么神与人听了都会感到快乐、和谐。此处的“和”与“谐”字都包含有“和谐”的意思。不仅音乐上“律和声”,而且还能因此而达到“神人以和”,连人与神都感到和谐。而这里的“八音克谐”就是指多种音律的协调,包含着多样性统一的意思,同一种音律的延续或者不同音律的简单相加都不能产生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效果。除了有不同的声调和音律相互配合以共同组成一支完整的曲子这种意思之外,还有不同的声音互相应和、互相配合的意思。正因为音乐与“和”的这份先天的缘分,所以中国古人认为,音乐最能体现“和”。《国语·郑语》中就有:“和乐如一。”《荀子·乐论》也说:“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记·乐记》则曰:“乐者,天地之和也。”后来,人们往往用音乐中的“和”来类比与表征社会的政治状况。于是,“和”的内涵不断丰富,从原来的音乐领域引申到社会的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