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39|回复: 4

你是好人吗?因果报应真的跟你没有关系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来说这个话题,你是好人吗?

       我和朋友谈起佛法,大多呲之以鼻。他们很有见解的说,我不信佛,但我也是好人。我没做恶。过去我也是这样。我一直认为我是好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因果报应跟我没有关系。

       那么我们来看看做为佛教徒最基本的修持;慈心不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修十善业。

       十善业是指: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一:不杀生:

       我想知道我们这些自认为自己是好人的人们,你们都做到了这些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了吗。诚然,我知道你能说出自己是好人,那么你们的内心一定是如我一样是善良的。然后光有善良并不证明自己就是好人。对照着十善业看看我们做到了几点。

       光第一点慈心不杀就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比如我自己过去就认为这一点我就做到了呀。因为我没有杀过动物。可是大的不说。我们自小时开始又有哪个没有杀过的呀。蝴蝶,晴蜒,昆虫,苍蝇,蚊子,蚂蚁,蟑螂……数不胜数。

        我们真的做到慈心不杀了吗?就这一点我们就不够善良。很多人认为连苍蝇,蚊子,蚂蚁,蟑螂都不杀那是不可能的。总不能让蚊子咬你不动吧,总不能让家里的蟑螂到处爬吧?让我来说说我的感受吧?以往蚊子咬我时我内心一定是痛苦仇恨的,打死他也不解恨。每次屋里有别人的情况下,蚊子偏偏只爱咬我,而且咬后会起好大个包,直到挠破出水一个多星期才能好,还会落疤,总是很痒。随着对佛法的深入,渐渐能够做到慈心不杀。蚊子即使咬我我也不打死它。我会拿个小瓶子将它扣住,然后放在窗外放生。再后在有别人的情况下,蚊子几乎都不咬我。这是为什么我都不知道。即使偶尔咬了我,我也感受不到痒痛,也不会起包,蚊子咬我我身上都不会起反应了。一次在花园一只小蚊子翩动着翅膀落在我的手臂上,吮吸着我的鲜血,我就一动不动观察它,直到它吃饱了,满足的翩动着翅膀飞跑了。我从来讨厌蚊子,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对它们生不起讨厌了,反而觉得他们也很可爱。在我们慈心不杀的同时,其实我们心中少了怨恨和生气,多了一份喜悦和解脱。我不知为什么一只小蚊子会渐渐的不愿再咬我,而且即使咬了,我身上都从不起反应了。

        再来说说蟑螂。恐怕每个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杀蟑方法恐怕都用全了,效果也不好。即使你们家再干净,顺着楼道照样会有蟑螂爬进你们家的某个角落,然后大量开始繁殖。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然后我依照佛法开示的方法先请蟑螂离开我家,告诉它们你将在家喷酒药了,这样来化解怨结。然后即使如此喷药家里的蟑螂也不会少了的。所以家里还是有蟑螂。但我不再杀它们。而是用玻璃瓶将它们扣住,然后在窗外放生。有一次我看见一只小蟑螂钻进电源插座里,玩耍。它看到我进就像一个孩子一样,跟我对眼,一点也不害怕我。而我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厌恶蟑螂了,心中没有了仇恨,而是被慈悲所替代。真的连小动物小昆虫都不再怕你了。我把那个玩耍的小蟑螂同样用玻璃瓶装住拿在窗外放生,念往生咒回向给它。至此,家中再也没有蟑螂了。佛法慈悲。随着我对佛法的深入。我更加的深信不疑。

        我相信很多人以为堕胎是自己的事,自己也没有杀生。因为看不到腹中的胎儿,所以以为自己并没有杀生。然而堕胎流产就是杀生,而且是重罪。因人身难得。更何况堕胎流产是亲自杀死自己的孩子。腹中虽然未成形的胎儿如果你去做B超,就早已经有了心跳。那不是生命是什么?随胎是杀生重罪,有因必有果,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运气,事业,身体的健康等等。我说这个问题是希望每一个自以为自己是好人的人们,你们善良的本性没有错。然而由于无明无知,却在不断的造着恶业,而自己却又不知。实在是不应该啊。

        真希望每一个未闻佛法的人都能够早一些知道佛法真实义。明白自己究竟都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愚痴的自以为自是,自己是好人,自己不会遭遇因果报应。


二:不偷盗

        很多人都能做到不偷盗。然而你是否在买东西时别人多找给你钱时你能够如数反还呢?你是否能够在拾到钱财之物时能够主动寻找失主归还给失主而不是自己霸占据为已有了呢?你是否能在公司之便利用职权或者便利将公司的财物据为已有呢?你是否贪过污,受过贿呢?这些都叫偷盗呀。然而又有多少人认为这不是偷盗呢?

三:不邪淫

        相信许多有婚外恋经历的人一定并不会因此而觉得自己不是好人。然而凡是婚外恋的行为绝不是你自己的事情。破坏的别人的家庭,与已夫之妇或已妇之夫的恋情不仅是偷盗而且还是邪淫。甚至于在你关上自家房门偷偷的看一部色情录像时,你已经是一个不够光明磊落的人了。同性恋,手淫,看色情片,婚外恋,甚至于是夫妻之间变态的性行为不是邪淫是什么。即使是正常的夫妻之间也应该相互恩爱,彼此尊敬,节制性欲。

四:不妄语

         妄语是不诚实,我们今天讲说假话,不是说真话,用心都是不善的。如果你用心是善,欺骗也是正确的,这佛经上有例子。举个例子给我们说明,猎人打猎,追一个猎物,走到三叉路口,不知道牠跑哪里去了。这里遇到一个学佛的人,他就问他,你有没有看到我追的猎物?我看到了。走哪里去了?走那边去了。明明这个东西往这边跑,他说走那里去了。救一个动物的命,叫他不做杀生的罪,两个都救了,这个妄语就是开缘,正确的。如果在这个时候,你没有这个智慧,“牠往那里去了”,那猎人把牠杀掉了;猎人造杀生罪,那个众生的命没有了,你这个不妄语,两方面都害了。这些道理一定要懂,一定是真诚、清净、慈悲,你才有智慧在什么样场合当中应该怎样说话,应该怎样表态,这就是属于后得智。

         然而我们身边却有许多人会无意之间妄语了。比如你的同事做了一件让老板非常高兴的事,老板以为是你做的,就表扬你感谢你。你为了贪功,明明知道是某某做的,但却并不说实话,而是半推半就的不说明真相。这不仅犯了贪,而且妄语。然而这种贪功之心绝大多数人又都是有的。

        妄语也是说大话的意思。言而无信。凡是自我吹虚,言而无信都是妄语也。

五:不绮语


       绮语的意思,就是没有益处浮泛的言词,听来华丽美妙引人遐思而已,或者是谈说淫欲等事,引起别的人起邪念。凡一切邪僻不正或涉及男女私情的话,都称为绮语

六:不恶口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恶口。恶口就是恶语相加。说狠话。其实不经意间多少人都在恶口呢。夫妻之间的争吵是最容易恶口的。我经常见到夫妻之间争吵起来口无遮拦,什么难听说什么。恶语相加,彼此攻击。宁波要管争吵叫做造孽。有点禅的意味。争吵之时,恶语相加,彼此心生怨恨,不是造孽是什么呢?所以如果你在哪怕夫妻之间吵架时恶语相加了,就算恶口,更何况对外人了。

七:不两舌

        其实许多人是无意的,但却让双方增加了积怨,成了仇人。也许别人在你面前说某某的不是时,并非是说他的坏话,然而经你中间一学,问题的性质就变了。我曾经代理过一个厂家的产品,产品货样邮来之时,我跟同伴说这个厂家的东西怎么看着像假货呀。我们应该验证一下,不要欺骗了消费者。原本我也是不确定,并非就是说厂家的货就是假货。然而我的同伴却背着我却跟厂家的经理说我说他们的货是假货。你看看,经这样一学话,问题的性质就变了。厂家的经理对我非常的不满,说我抵毁他们的产品,不信任他们。闹得彼此都不愉快。而我那个同伴自此我再不敢跟他说话。也许他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以为自己只不过学了原话,并没有做错什么,然而经过他的传播,我原本跟厂家的经理关系非常的要好,变得彼此不再信任反而增加了怨恨。然而生活中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但却又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八:不贪

       求不是贪,强求才是贪呢?如果求是贪,人都不求,人类早灭亡了。老子说:“为而不争”。为有什么不对?,人有这个肉身,不求能行吗?人求生活好,无可非议。只要不强求就行。因为强求是生命灾难的祸根,强求是人生疾苦的根源。

      贪是最难以克制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物欲横流,甚至于彻底颠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金钱至上,对物欲的贪求永远止境。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幸福的人很少,苦恼的人很多。究其原因就是一个贪字。永不知足。贪得无厌。金银珠宝名牌香车别墅,贪欲永远止境,却从不肯施舍!财富是海水,喝得越多越渴。原本财富应该带给人们幸福。然而贪得无厌的追求,带给这些人的不是幸福,而是无比的空虚和痛苦。

      然而即使对于穷人,我们也应该制止自己的贪心。须知: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命运其实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佛法所讲的修十善业正是累积福报慧报最好的方法。要相信水到渠成的道理。

九:不嗔

       chēn 本义:发怒;生气,也指强烈的非难。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

       落实到我们生活中的实处,说的直白了嗔就是发怒生气。经常有人会说我爱生气。好像生气并非罪过。也有人经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勃颜大怒。却不知自己是在造孽。大多数人都认为生气并非坏人,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还会生气吗。还会因一些小事而发怒吗?嗔恨之心不仅对自己的健康不利,会生诸多病证,更是自己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夫妻之间往往一争吵就会生嗔恨之心,就会生气,有的被气出了病,好像是别人气的,实在是自己的困果报应啊。

十:不痴

        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身边有不少朋友一提起佛法,虽然自己经书只字未读却很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历来所有的宗教都是政治服务的目的。佛教也不例外。佛教劝人行善是有目的,是为了便于统治者的统治。而论及因果报应那无非是吓人的,为了让人们做善事。论及慈心不杀便会说弱肉强食,这是大自然的生态法则,如果你不吃他他便吃你。总之这样的人会为自己的杀生,邪淫等等找出一千个一万个强硬的理由。遇到这样的人我便不再言语。佛曰:“佛渡有缘人”。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这样的人很有见解。从来都以自己的就是对的。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和见解。自以为是自己是最聪明的,最成功的。然而实为愚痴,不信经法!



       对照十善业的要求我感到惭愧。因过去以来一直以为自己是好人善人,一直以为自己从未做过恶事,而所谓的因果报应更是与我无关。然而佛弟子从内到外都始终应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行住坐卧不失威仪。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慈心不杀,不邪淫,不偷盗,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等。我们连做人最基本的准则都没有达到,还何谈自己是个好人呢?佛法慈悲,让我懂得了做人的准则。感谢本师释加牟尼佛,感谢阿弥陀佛!


                                          以上仅为个人的一点感悟,有不正确之处,还请同修指正!
发表于 2010-1-1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师兄!
发表于 2010-1-20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感恩布施
发表于 2010-8-1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6 22:14 , Processed in 0.21357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