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00|回复: 5

(2010年开篇之作)人----在奉献中增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5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阿谁居

几乎每个人都曾经问过自己或他人这么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一边思考着这个问题,一边又按着不同的路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几乎没有人停下前进的脚步静下来真正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世界也因此而铸就出了千姿百态!偶尔,有机会嘉朋相聚,各自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又会因为各自的阅历不同而答案各异。于是,这个问题似乎变成了一个越描越黑、越理越乱、但终不得其解的千古之谜。     我也曾亲耳听到过许多截然不同的答案,略记如下:人活着为了三美------美食、美酒、美色;人活着为了金钱(事业)和美女(爱情),人活着为了权力和地位,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人活着就是为了光宗耀祖,人活着就要千古流芳,人活着就是及时行乐,人活着是为了一种责任,人活着就是还债,人活着就是受苦、人活着就是享受,人活着就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我在细品这些答案的时候,往往会想起乾隆皇帝和一位高僧的对话:
   “请问法师,江上有多少条船?”
   “两条!”
   “?!”
   “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乾隆大悦!

    是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基本勾勒出了人类自产生以来芸芸众生的大众嘴脸。可是这也恰恰是千百年来人们忙忙碌碌和烦恼丛生的基本因素!

    一个人有了没有钱不幸福(利),那么有了钱就一定幸福吗?一个人没有地位不幸福(名),那么有了地位就一定幸福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既然名利未必能给人带来幸福,可是为什么人类几乎全部都去追求这些呢?看来此中确有玄微所在!

    对于这个玄微的探求,又会因为各自的角度、阅历乃至天性不同从而各有各的答案,似乎没有什么公允周详的标准答案。我根据我四十年的人生阅历得出的初步答案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能彻底的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奉献中不断增值的过程,此增值的过程又是一个从繁华到简约的过程,是一个从外张转内敛的过程!其实这个答案绝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国学的主干。“克念作圣”、“君子三希”(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是数千年来国学的脊梁,也是无数仁人志士流芳千古的奥秘之所在!而克念和三希都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缺失的可能就是“这根脊梁”。

    回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真是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可是,物质文明并没有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甚至这类问题还在增多。究其原因,可以用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的一句话概括:物质文明若无精神文明统摄,物质文明将成为祸乱之源!这一句话点名了为政、做人的精髓!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中华软实力建设也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而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构建中国大文化,这是一个巨大的腾古耀今、利益千秋、造福千年的巨大德政工程!稍有头脑的人都会衷心拥戴这一德政,但是是否人人能真正做到攘臂其中就是个大大的问题了。因为拥戴、介入和做到这三者实属不同的层次!而要达到真正的“做到”就需要对学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当前,人们普遍对学问的认识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学问是财富”。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世间的生活所需普遍是以自己的“学问”这笔财富来换取的。但是,我认为还不尽然,我更愿意把学问定义为“学问是宝藏”!就其二者,财富是“积攒”的,是外向的;宝藏却是需要“挖掘”的,是内向的!而真正的学问恰恰需要挖掘,直至挖掘到自己的心灵的源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有根之学。而积攒的学问只能是到处掐花摘叶拼凑而成的花篮,它是经不起风吹日晒和时间检验的!挖掘到心头的学问必然会产生“受用  ”,这种受用又会成为知识的源头活水,不但能自我饮濯,而且还可以供别人饮濯乃至灌溉文化的百花之园!这水若自己饮用则会则会使自己真正的“转凡成圣”,若提供给他人饮用,则会使人如沐春风。因为这水是无比的鲜活,是天然的矿泉。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日用而不知的宝藏,只是这个宝藏因为我们许久没有去留意它而变得似乎陌生。!因此,挖掘埋藏在自己心头的宝藏应该是、事实上也必须应当是每个人一生唯一的奋斗目标!

     你也不必担心这种挖掘会让你在现实中“食不果腹”,因为挖掘过程中产生的“尘土”就是能换取你衣食住行的巨大财富!他会给你带来上述种种人生理念中所需要的一切,尽管这些作为一名真正的挖掘者他会避之唯恐不及。这也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在奉献中升值!

    说道奉献,许多人都会是认为是把自己的财富无偿地捐献给他人 。但是,对于一个埋头挖掘自己宝藏的人来说,他的奉献却是任由他人把自己挖掘宝藏过程中的尘土取走,甚至他会感激别人帮助他取走这些尘土,因为这些尘土障碍了他挖掘的进程,尽管这些尘土会因为离宝藏越近而变得越来越值钱! 因为他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宝藏。他只会关注自己和宝藏间的距离,他会沉醉于距离宝藏越来越近的激动之中!其激动地原因就是自己的“身价”即将达到永远绝对的峰值!其激动的程度绝不亚于一个原本不知道自己是太子的乞丐忽然之间明白了自己的身份真相一样!他之所以不在意这些尘土,甚至感激取走这些尘土的人,因为这些取土的人恰恰为他提供了掘进的资粮,激发了他的专注。因此,他会有和世人共同分享宝藏的心愿!

    他在自己专心挖掘的过程中,他的身价自然也会随着尘土价值的提升而提升。这种提升就是客观上他自己生命价值的提升。但是,真正挖掘宝藏的人是不会关注这些的,他会一往无前、心无旁骛地继续挖掘,尽管此时或许别人已经拿他当做圣贤看待,可是他心目中的唯一目标还是那个宝藏。

    经过一番寒彻骨,他会挖到属于自己的宝藏,那时他或许会大笑,或许会大哭,或许会因机布施···但是,无论如何,那时的他,一定会告诉你挖掘自己宝藏的方法和必要!

    我期望,我能早日掘出自己的宝藏!因此,我不会再去眷恋挖掘途中的风光。埋下头去,挺起腰来,自己的心底就是自己的脚下,自己的脚下就是自己人生的前方!

     谨为此文于2010元旦,为自己及众生祈福!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1-1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意义是能彻底的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奉献中不断增值的过程,此增值的过程又是一个从繁华到简约的过程,是一个从外张转内敛的过程
发表于 2010-1-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1-1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发表于 2010-1-2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1 22:53 , Processed in 0.39539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