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96|回复: 0

锺茂森博士: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锺茂森博士: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7/12/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51-0001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共同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一个课本,这个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的教育,它是以圣贤之道来做为我们指导的方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人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落实圣贤的教诲,而能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做为根基,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许多人会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弟子规」这三个字,规就是规矩,弟子是什么?弟子是学生的意思,谁的学生?圣贤人的学生。

  《弟子规》我们晓得它是根据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来做为整篇的纲目,《论语》里的这句话是这样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出自于《论语》第一篇「学而篇」里面的第六条,整个《弟子规》就以孔子的这句话做为纲目来进行开解。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弟子规》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学生必须要做到,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冉求,这些都是大贤大德之人,都不是小孩子,他们都是成年人,所以孔老夫子这个教诲不仅是说孩子要去做、要去学,更重要的,大人也要去做,也要去学。我们想要做圣贤人的好弟子就必须要在《弟子规》上面去扎根,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弟子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要学习的,都应该学习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孔老夫子的教诲。而孔老夫子自己说得很清楚,他也是述而不作,他所叙述的是古圣先贤之道,都是过去老祖宗代代相传的教诲,孔老夫子自己没有发明创造,是转述前贤的教诲,这种规矩、这种生活的规范教育就是让我们能够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圣贤的根基。

  我们来细细的分析为什么说《弟子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孩子要学,《易经》上有句话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讲童蒙,童蒙养正就是在小孩的时候就要给他很好的良善的教育,能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这种教育是圣人功业。为什么?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他将来必定也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他愈有科学知识而没有品行是愈危险。所以在学校里都流传着一句话,说孩子如果是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是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是真正的好孩子。现在的社会普遍都强调功利、强调竞争,都以利做为行为的准则,如果这件事情是有利的,大家就趋之若鹜,大家就去做,如果没利的,大家都不愿意干,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们就会忘记了道义。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犯了个错误,那是什么?我小时候很喜欢集邮,很爱邮票,邻居家的小孩刚好他也很爱集邮,所以我们两个小孩就成为朋友。当我看到邻居家小孩的邮票都很珍贵,都很漂亮,心里就起了贪念,就想方法怎么样把对方的邮票骗到手。我的年龄比邻居的孩子要大一些,也有些口才,所以邻居的孩子都很听我的话,我就拿着自己那些普通的邮票跟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开始跟他招摇撞骗,说我这个邮票多么的珍贵,你那个邮票其实也并没有那样珍贵,也是很普通的,你如果愿意换,我可以跟你换。结果就这样子,把邻居家的孩子的邮票都骗到我这个集邮本上,我的普通邮票都给了他。结果大概过了一、二个礼拜,有一天邻居家孩子的父母就找到我们家来,因为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可能有一次把邮票摊给他父母看,父母看到之后大吃一惊,为什么珍贵的邮票都不见了,换成是普通邮票?一问之下,就把我这个骗局给问穿了,找到我的父母。我记得当时我的母亲看到我这样的一种行径,心里面非常沉重,她二话不说,就把我所有的骗来的邮票还给了邻居,而且那些普通邮票也都不要了。当邻居父母走了以后,母亲就很严肃的,用一种很平淡但是又含着很严厉的口吻对我说:「茂森,如果你要再发生这样的情形,我就要把你的这些邮票统统烧掉,因为我不想让你为了邮票而道德质量堕落。」虽然母亲只是简简单单一、二句话,可是自己就觉得非常的羞愧,真正是《弟子规》所讲的「德有伤,贻亲羞」。我还算是有个优点,听父母的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就向父母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人要做得正直。这是我在小学时候发生的情况。

  自从那次父母给我的教训以后,我再也不敢用这种欺骗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弟子规》上讲「过能改,归于无」,所以父母有这样的一种教育的意识,可以帮助孩子不要走歪路。如果说我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纵容、包庇自己的孩子的话,你想想,今天我哪里可以坐在这里跟大家大谈《弟子规》?我一定是一个道德堕落的人。这种情况都是在孩子萌发出微小的不正的念头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去杜绝它。如果纵容、包庇,没有好好正确的引导孩子,将来可能会酿成人生的悲剧,为什么?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假如他只有利而没有义,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我们曾经看到有一则新闻报导,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为了获得一个手机,家里穷,没有钱买手机,为了获得手机,竟然把他的父亲和母亲双双都毒死。为什么要毒死父母?因为毒死父母之后才有一笔人寿保险金,他想用这笔人寿保险金去买手机。这些都是令人发指而又真实的案子,追究根源,都在于从小失掉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一个家庭没有教育,家庭会堕落;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教育,这个社会必定是混乱。所以我们希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用我们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根源在于人心,人心都能够向善,都能够遵循伦理道德,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就是太平盛世吗?而要转化人心就要靠教育。

  中国古代的经典,像《礼记.学记》这篇文章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国家来说重要,对世界来讲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利与义面前,一定要懂得分判清楚,如果脚跟稍微不稳就容易堕落。我们看到美国MORGAN STANLEY著名的投资银行一位华裔的女副总裁,这位女副总裁的工资是相当丰厚,可是就在前些日子被发现原来她暗中用公司的内幕消息来进行交易,跟她的丈夫、跟她的家人连手进行内幕交易,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这个女副总裁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个颇具资历的高级公司领导,没有理由干出这种违法的事情,所以法庭对她判处了十八个月的监禁,给她罚款非常重,公司也把她开除。你看一夜之间就搞到身败名裂,就搞到倾家荡产,归根结柢还是没有深厚的伦理道德根基,这是古人讲的没有读圣贤书之过。所以在利益和道义之间,这种黑白分判的时候,她不能够站稳脚跟,为了贪取一时的财利,牺牲自己的品德,牺牲品德的结果便是身败名裂。

  所以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财富,一个君子绝对不会用贪取的手法来赚取钱财,他会安分守命,这是有德君子之所为。《大学》上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富就像一棵树的枝条花叶,看起来是很不错,很美,但是它的根是要扎在土地里扎得深,这个树木的枝条花叶才能得以长久,那个根是什么?是德。所以德是根本,有德的人他自然就有财,无德的人如果有财,反而很快就变得家破人亡,倾家荡产。所以孩子从小就要给他培植这种道德的理念,而道德的根本是什么?道德的根本是孝道。《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圣贤教育都从教孝开始教起。而《弟子规》可以说从头到尾就是教一个孝字,孝是根基,一个人懂得孝,他的德就开展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转变,幸福就随之而来。在教《弟子规》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做得非常好。他们两年来就用《弟子规》来教化汤池镇的四万八千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风大大的改善,人们有礼了,孩子懂得孝顺父母,夫妇和顺了,犯罪率大大减少,离婚率也大大的减少,这是两年我们就看到《弟子规》教学的这种效果。而他们讲《弟子规》最重要的是从孝道下手。

  汤池镇第二中学有一位初一女学生,这位同学她的性格是很内向、很孤僻,脾气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亲常常都会吵架,跟同学也没有办法和睦。现在这样的孩子多不多?也真不少。常常找母亲的毛病,每次跟她母亲吵一架,她心里也很痛苦,自己暗地里在那儿哭。所以没有一个道德理念在心里,自己也苦,家人也苦,同学也苦。后来有一天这位女学生听说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弟子规》的课,在教室里听了一堂《弟子规》的课以后,这堂课正好是教孝道,听了之后她就明白,她自己认识到自己错误,知道妈妈原来是爱我的,我对妈妈这种无理的态度是不对的。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苦恼?因为《弟子规》上没做到,所以自己会这么苦恼。《弟子规》上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己没做到,反而会埋怨父母,这是自己不对。哪怕是父母真正有过失,《弟子规》上教,「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犯了错误,我们要劝谏父母,态度都要「怡吾色,柔吾声」,用温和的脸色、用那种柔软的声音来劝导。父母有过都要这样子,何况是父母平时没过,我自己在耍小脾气,还大哭大闹,这叫做无理取闹。

  这个女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忏悔,怎么忏悔?「过能改,归于无」,她首先想到要回家为她父母做一餐饭,平时都是母亲做饭,自己都没有看到母亲的辛劳,所以她就下了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向父母忏悔。当她回到家里,她买了些青菜,做好了一顿饭,等她的父母下班回来。她母亲回来,这个女孩子就在门口守候,母亲刚进到房间,她就在门口向母亲深深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然后跟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听到自己的女儿这么一句话,又向她深深鞠了个躬,心里有点七上八下,为什么?原来从来没有看到过女儿是这个样子的,女儿今天是怎么回事?又看到这个女儿拉着妈妈的手,跟妈妈说:「妈妈,请妳闭上眼睛,我拉着妳走,我让妳看一样东西。」这个母亲就露出了一丝微笑,女儿要跟我玩什么游戏,就很欣慰的闭上了眼睛,女儿就拉着她妈妈走到了饭厅,然后这时候请母亲睁开眼睛。当这位母亲一睁开眼睛,看到满桌子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泪水就已经快要掉下来,当孩子要吃饭的时候很习惯的就先拿起筷子来夹菜,可是刚准备夹的时候,突然想到,昨天我听《弟子规》讲,「长者先,幼者后」,这个筷子马上夹起了菜就放到妈妈的碗里,让妈妈先吃,所以这顿饭下来母亲都是含着泪。

  等吃完饭,这个女同学把碗筷都收拾干净,然后又端着温泉水,因为汤池有温泉,当地的居民都很喜欢打温泉水来泡脚,这个女同学就端着一盆温泉水为她母亲洗脚。这个时候她母亲就不断的流眼泪,非常的感动。这个孩子这时候心里面也非常的感动,抱着她母亲就痛哭起来,就向妈妈忏悔说:「妈妈,我是个坏孩子,我不明白怎样来爱妳。以前都是我太任性,以后我再也不会让妳生气。」这些都是这个孩子写给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老师们的一封感谢函里面讲到的。这个孩子从那次以后,真的懂得孝顺父母,发现原来妈妈真的太爱我了。当她走到学校的时候,她对同学们也都谦恭有礼,主动的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都发现这个孩子怎么变了,变得这么彬彬有礼,变得这么谦逊,于是同学们也跟她和睦起来,没有像以前关系那么紧张。

  当这位同学在写给中心的老师们的信中最后说到,她用一句真情的话说「《弟子规》,我爱你」。她真正发现《弟子规》原来可以帮助她得到人生的幸福快乐,而这个人生的幸福快乐总在我们一念的迷惑或者觉悟之间。当我们迷惑的时候就会看到别人都是错的,我都是对的,样样都要挑别人的毛病,就跟别人对立,连自己的父母都好像变成一个对立的不能够互相交流的人,这个隔阂、代沟就随之产生;而当我们一念觉悟的时候,用圣贤的教诲改变自己的心态,看到别人其实都是好人,原来自己有毛病,错的是自己,反求诸己以后,这个忏悔的心,原谅别人、宽恕别人的心,对别人的爱心随之就生起来,这个时候发现原来妈妈是爱我的,原来爸爸是爱我的,原来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你看看,妈妈还是原来的妈妈,同学还是原来的同学,自己的观念一改,一念之间就从苦恼的世界进入了幸福快乐的世界里,这就是教育的功能。试想想,这个女孩子如果她没有听到《弟子规》教育,任由着自己的那种习气、任性来成长,等她长大以后,自己这个习气已经变得根深蒂固,她走入社会,在工作里面她跟领导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一定不可能处得好,当她以后结婚,跟她的先生结合在一起,又怎么可能有幸福快乐?常常都是看别人毛病,自己任性,以后如果生了孩子,这个孩子能教得好吗?所以要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这种良善的教育,吃亏的绝对不只是这个孩子,他会影响身边多少的人,影响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孩子要学《弟子规》。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大人也要学《弟子规》。《弟子规》,很多人认为这是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当然这是很重要的,未成年人是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必须要接受道德教育。现在成年的人要不要接受《弟子规》教育?更是要接受《弟子规》教育。当我们有优良的品德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招感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他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走到哪里都能受人尊敬,这不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吗?所以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行业,都要学习《弟子规》。你看孔子教学,他讲四门教育,第一是德行教育,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四门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规》正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这是不管你做什么行业,行业是后面讲的第三条政事,第二条言语是教我们如何说话,如何跟人交往,《弟子规》也谈到这个问题。所以德行和言语成就了以后,政事才能够真正成功,政事是我们所从事的行业,那是行行都出状元,为什么?他有根,他的事业有根,将来才能够发达。文学是讲文艺生活、精神生活这方面,他的情趣、爱好,因为有了德行这个根基,也能够很高尚。

  我们看到北京有一个汇通汇利企业,这个企业的老总在自己的企业一百多名员工里推行《弟子规》教育,结果发现过去非常难管的企业现在非常好管,员工们都用《弟子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做老板的不用去那里细致的去管员工,因为员工自己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体制。我看到这个企业的一些员工学习《弟子规》的心得,其中有一位女士,年轻的女士,她在分享她学习体会中说到,她没有学习《弟子规》以前很喜欢下了班就去KTV那些歌厅里面唱歌,一唱唱得很晚,父母很担心自己的女儿,这个女儿不但没有体会父母的那种关怀,反而赌气说「不要你管」,这是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这么一个状况。后来在公司里面学了《弟子规》,结果发现原来自己很多毛病,《弟子规》所讲的很多条自己都犯了,自己反省、检点,改正过失,以后她就戒了晚上去KTV歌厅的坏习惯。

  通过学习以后,她发现其实在KTV场所里面喝酒、唱歌、发泄,只是痛苦暂时的结束,就像人吸毒一样,暂时麻醉自己,清醒以后烦恼会更多。她反省说,譬如有一天晚上去完KTV歌厅回来以后很晚,所以睡得就很晚,第二天就起来晚了,一看表,离要上班的时间很近,就赶紧冲出门外,结果冲上了巴士以后,走到半路突然想起自己的考勤卡忘了带,上班没有考勤卡就等于旷工一样,就只好又回到家里去取考勤卡,等她再回头上车的时候路上又堵车,北京市堵车很严重,结果时间就拖得很晚,上班迟到了,结果整个上午她的心情都很不好。你想想,就为了晚上去那里狂欢,暂时的去麻醉自己,结果第二天反而心情更不好。她悟到这点之后,知道《弟子规》上讲「斗闹场,绝勿近」,这些场所真正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后来她明白要孝顺父母,她就回到家里决心要给父母做一顿饭,以前都是母亲占据着厨房,她今天就发了心,想要给她父母做一顿好吃的。自己平时做饭可能做得少,所以做起菜来并不是很熟练,母亲在旁边就很关怀的看着她,就想要帮助她做些事情协助她。她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就跟妈妈说:「妈妈,今天从头到尾都我来,妳这个地盘今天让给我。」这个时候看到妈妈微笑的那种神情,这个女儿的心里也觉得很踏实、很欣慰。好不容易把这三菜一汤端到了饭桌上,父母跟她一起来享用,当父亲夹了一口菜送到嘴里以后,女儿就问父亲说:「爸爸,今天我做的饭菜做得怎么样?」「好吃好吃,女儿做的菜比她妈还好吃!」这个父亲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这个女儿自己也反省说,其实我做的饭菜哪比得上我妈?但是自己用孝心做的饭菜,父母一定是觉得最好吃的。妈妈在旁边也笑着说:「这回女儿来了,我就该下岗了。」当这个女儿体会到家里的这种父子有亲,亲情的温暖,突然之间她觉得原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从KTV歌厅那里得到的,那种孝顺的温情,真正让我们得到幸福快乐。所以她在写给公司老总的信中讲到:「其实孝顺并不难,幸福并不遥远」。她在体会中特别表露出自己对公司老总让大家学习《弟子规》的那分感恩之情,那真正是由心而发的,让我们看了都很感动,看到一个公司能够用《弟子规》来教导自己的员工,员工在这个公司里面也得到那种亲情的温暖。

  这个老总还常常看了员工分享的心得报告以后批些字,譬如说当看到刚才讲的这位员工的分享以后,这个老总会批到说:「恭喜妳,感受到孝亲的幸福,找到依从经典教诲就会得到真正快乐的正道,这是妳善于力行结出的甘美果实,坚持走下去,我们不再过仅仅是痛苦暂时停止的迷茫日子,我们要过明明白白、从快乐到快乐的日子」。您想想,当这个员工接到老总的这一段批语心里是什么感受?古人说,一个公司的领导,一个国家的领导,不仅是做领导,他有三重角色,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就是领导,不仅是要管理、带领员工,还要作之亲,作之亲就是做员工的父母,以父母之心对待员工,让员工得到这种家人一般的温暖,还要作之师,对员工来说,领导也是老师,要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员工做出好样子来,用正理、正道来教导员工,这样子员工对于老总的那种感恩之情,自然能够表露在他的工作里面。你想想,这样的员工能不为自己的公司认真干活吗?你还用去天天看着他有没有缺勤,看着他出去有没有为自己的事情写报销单回来骗取公司的钱财,或者是自己用公款去请客吃饭回来报销?就不会有这些操心的事情,员工自己懂得为人之道。所以当老总学习《弟子规》,带领员工们也学习《弟子规》的时候,这个公司也就是个和谐的团体,「家和万事兴」,它一定业绩会很好的。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企业的老板也意识到《弟子规》的重要性,他们在报纸上登广告招募员工的时候都附加一条条件,必须要懂得背《弟子规》,懂得《弟子规》道理的这些员工,我们才要。这些老总都很聪明,他懂得员工第一要看他的人品,然后再看他的能力。所以对于一个年轻的人,将要踏入社会要找工作的人,我们要知道自己也要第一重视品德的培养,有良好的品德,再加上有一门技术、一种能力,你到哪一个工作单位都是受人欢迎的。《弟子规》运用到企业管理,企业一定会兴旺发达;《弟子规》拿到家庭里面,也一定会让家庭和睦。

  我们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我曾经学习过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有很多感人的见闻。其中有一个在汤池镇的女士,她姓姚,姚女士,这位姚女士在家里脾气很大,常常跟她的先生吵嘴,跟她的婆婆吵架,总是一点小事就会引起争执,所以她们家也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有一次姚女士到了中心课室去听《弟子规》,当她听到五伦关系讲到夫妇这一伦,老师们教夫妇之间要懂得遵守一个原则,必定能够夫妇和睦。什么原则?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如果是夫妇之间互相责备,一点小事互不让步,真的整个家里就会搞到天翻地覆;当夫妇之间懂得自责,一件事情错了,譬如说当丈夫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茶杯给碰翻了,这个先生马上向太太道歉:「对不起,我刚才太鲁莽了,把这个杯茶给碰翻了。」然后立即就拿抹布把地上的茶水都擦干净,把这些脏东西收拾好,你想想,太太在旁边看,她会怎么说?一定说:「没关系,不就是一杯茶吗?」你看互相就会原谅,就天清地宁。假如丈夫碰倒了茶,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说:「妳怎么偏偏把这杯茶端到我这儿,让我碰得洒了一地!」那你想,太太听到这句话,她心里什么感受?两个人可能就对吵起来。所以古圣先贤教诲我们,要真正做到和谐,怎么做?就是要反求诸己,错误都是我的,哪怕是对方有错,还是要把错误归到自己,过要归于己,功要推给人,这样就能够把一切的矛盾、对立冲突化解。不能化解对立,不能化解冲突,都是因为自己心中有强烈的这种我的概念,不能够把内心的这些对立冲突化解,才导致家庭不和,乃至于大的,团体不和,社会不和,国与国不和。所以「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这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族群团体之间的关系,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一条真理。

  当这位姚女士明白了这种道理以后,回到家里,她就决心重新生活,改变自己的心态,学着处处宽恕自己的先生,宽恕自己的婆婆,只看他们的优点。结果发现其实自己的先生也很多优点,其实自己的婆婆也很可爱,夫妻之间懂得感恩,所以恢复了和谐。这位姚女士她在分享的时候就说,我今年四十岁,我有信心活到八十岁,以前做得不对,现在学了《弟子规》,重新做人。你看她已经体会到人生幸福快乐。所以人生的幸福快乐不在外,当我们改变心态,以一个谦恭,以一个恭敬的态度、感恩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原来自己就已经得到幸福,这就是《弟子规》教育的作用。

  我们还看到《弟子规》不仅对一般人有这样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对很多在监牢狱里面的服刑人员都有良好的效果。在用《弟子规》做为教化服刑人员这个工作上面,海南省走在前头。海南监狱他们搞了试点,不再用以往简单、机械的那种说教形式,而是以传统文化《弟子规》来教育服刑人员,结果发现用传统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效果非常好,许多以前脾气暴躁,性格很坏的服刑人员,现在都变得非常的恭顺有礼,这个诀窍就是用孝道来教育。譬如说有个服刑人员学完《弟子规》以后痛哭流涕,反省自己是个大不孝的人,父母辛辛苦苦养大了自己,没想到自己却犯了罪,让家里年迈的父母这样忧心,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就不再要求父母每次给他送钱。每次打电话给父母的时候都会安慰父母,问父母身体怎么样,父母要给钱给他,他都说你不要给我了,我够用了,你自己留着用。

  对待这些干警,监狱里的干警跟这些囚犯、这些服刑人员过去关系都很紧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0 17:36 , Processed in 0.23089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