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54|回复: 1

[其它] 佛法修学纲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锺茂森博士: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集)  2009/2/12  华严讲堂  档名:52-329-0005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今天我们接着昨天继续来学习《大智度论》当中关于四念处的这些开示。昨天我们看到声闻法中的四念处,《大智度论》当中有比较长的经文来解释这第一科。我们昨天讲到「观身不净」,观身不净还没有讲完,我们讲到问答里面,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个问题主要是讲,身所受的,不仅有苦,应该还有乐,如果没有身的话,五欲这种乐谁在受?所以这句话说明身还是可能会有乐的。这个问题提出来,龙树菩萨在解释当中破这种疑惑,他的回答分几个层次,首先告诉我们,我们要依据圣言量,不要依愚惑的凡夫的错误知见。圣人教给我们,苦是真的,乐是假的,进而分析我们的身实际上受的苦,只有大苦与小苦的区别,没有实乐的。譬如说人临刑之前,被判了死刑,要去杀头,忽然之间上头有命令说改死刑为三十大板,这个受刑的人就觉得非常快乐,为什么?他可以不用死了。实际上打三十大板也是苦,为什么他还觉得乐?这是因为以小苦代替大苦。所以苦是真实的,乐只是苦稍稍减轻一点这种相对的感觉。我们今天继续来看下面的经文:

  【复次。新苦为乐。故苦为苦。如初坐时乐。久则生苦。初行。立。卧亦乐。久亦为苦。屈申。俯仰。视眴。喘息。苦常随身。从初受胎。出生至死。无有乐时。】

  我们先看到这一小段。这又在另一个角度给我们分析,『新苦为乐,故苦为苦』,这个娑婆世界里面,说实在的话,没有乐,只有苦。一些苦受初初受的时候会觉得有点乐,「新苦」就是刚开始受这个苦你会觉得乐,如果受久了这个苦就不叫新苦,叫「故苦」,故是旧的,就是时间长的这种苦,那我们就实实在在感受到是苦。这里举出比喻,『初坐时乐』,我们如果站立久了都很想坐下来,这一坐下来全身放松,身体也得到了一些歇息,就觉得乐了,可是这种乐是真乐吗?其实不是,坐也是苦,不仅是站着苦,坐着也苦,只是你刚坐下来的时候叫新苦,新苦为乐,可是『久则生苦』,让你坐十分钟,你觉得很乐,让你坐一个小时,好像并不那么乐了。就像我们在听经堂里面,刚进到听经堂,大家抱着至诚恭敬的心来听法,享受法乐,坐个十分钟、二十分钟,精神都能提起来,再坐一小时,不行了,打瞌睡了,坐得很辛苦,如果是盘腿坐,这个脚又酸又麻,再让你坐个两小时,受不了了,假如让你盘腿坐一天,你试试看,你就觉得很苦了。所以「久则生苦」,证明什么?坐本身都是苦,如果它不是苦,应该坐得再久也不觉得苦,可是你坐久了就觉得苦,证明它本性就是苦,只是新苦的时候,刚刚去受这个苦你会觉得有点乐,那是什么?改换一下姿势。

  坐如是,下面讲『初行』,「行」是走路,也是这样,让你坐了很久你就想起来散散步,经行念佛。可是让你走,走一小时或许你还不累,走两小时?走十个小时?走一天二十四小时?修行念佛里面有一种叫做佛立三昧,也叫般舟三昧,就是让你走九十天,你能不能受得了?一般人受不了,吃不了这种苦,如果不是在念佛里面尝到真正的法喜,他的心承受不住这种苦的折磨。所以初行那时候乐。初立,『立』是站立,坐久了就想站一站,站起来觉得挺乐,站久了你就腰酸背痛,你就想躺下来。躺下来是『卧』,卧倒了你觉得很乐,全身就放松了,特别是疲倦的时候很想睡觉,就想卧倒,一卧倒真乐。可是久卧也苦,如果把你绑在一个床上不让你起来,你只能永远卧在那里,躺在那里,一天二十四小时恐怕你还勉强能支持,要是一个月?要是一年?那你就受不了了。所以这些我们觉得乐的东西全都是苦的,『久亦为苦』。这是举出人常常做出的这些姿势,坐、行、立、卧,你看都是苦。人体的每个动作,底下讲的『屈申、俯仰、视眴』,「视眴」是眨眼睛,『喘息,苦常随身』。「屈申」是什么?如果我们身体直得很久就想屈一下,屈得很久又想伸一下,俯卧很久就想仰卧,仰卧很久又想俯卧。视就是看,眼睛看,看一个东西,看定在那里,看久了你就想眨眼睛,不眨眼睛很苦。眨眼睛,你要老眨眼睛你也很苦,眼睛很累,你就想不眨眼。「喘息」也是这样。你看每一样动作都是「苦常随身」。所以我们仔细想一想人哪里有乐?只有苦,这些最基本的动作都是苦,其它的更不用谈了,真是无可乐者。

  下面说『从初受胎,出生至死』,这是投胎了就开始苦。一出生,你看婴儿就在那里哇哇大哭,这个哭是什么?苦!苦!一出来就注定要受一辈子的苦,一直到死,没有乐的时候,这是佛给我们讲真实话。如果在这个苦的世界里面你想找寻乐,那你叫做自寻烦恼,没门!找不到的。所以佛称娑婆世界叫做浊恶极苦的世界。这不是说故意悲观、厌世,这是真实的。所以佛劝我们要离开这个苦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在我们这个世界是无有诸乐,但受诸苦。所以我们自己要懂得选择。这个苦怎么来的?苦是由烦恼造业所致。烦恼怎么来的?烦恼由于迷惑所致,这就是佛在经上讲的「惑、业、苦」。迷惑就会造业,造业就受苦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转,舍身受身,不断的、无量劫的受苦,没有乐的时候,根本没有知道乐是什么滋味。这个乐,佛讲的乐是无漏的乐,是清净寂灭涅盘之乐,我们从来没享受过,佛在这个清净寂灭的妙乐当中看我们这些生死凡夫真的是可怜悯者,太可怜了。佛底下又举出一个比喻,举什么?淫欲之乐,这世间人,愚夫都以这个为乐,可是这是真乐吗?佛给我们分析,请看经文:

  【若汝以受淫欲为乐。淫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揩炙。当时小乐。大痛转深。如是小乐。亦是病因缘故有。非是实乐。无病观之。为生慈愍。离欲之人观淫欲者。亦复如是。愍此狂惑为欲火所烧。多受多苦。】

  这段话告诉我们,爱欲是苦本,不是乐。他说如果你,『若汝以受淫欲为乐』,如果你以为「淫欲」是快乐,多欲之人,淫病很重,实际上他的苦更大,这个心攀缘外面的美色,『得之愈多』,这个病患愈重。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基本上每一家每一户都有网络,网络里面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太多。我有听说在台湾有一个居士的孩子,也就是十几岁,因为常常上网看那些黄色的画面,心被外色所转,整个可以说就是被淫魔抓住,身心都受到摧残,到最后这个居士带他进念佛堂的时候,才发现他身体已经虚弱得连走路都走不动了,十几岁的男孩,正是青春发育最健壮的时候,结果他只能爬着进念佛堂,『患至愈重』,真可怜!他以为淫欲为乐,但是结果却是得到极重的病患,这一生真的就算完了。

  所以孔子教我们,「少年之时,戒之在色」。这个身体好好的保养,用个七、八十年都会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不懂得保养,身体很快就糟蹋尽了。要保养身体,最好的方式就是少欲,多欲之人必定是身体多患病,甚至会短命。所以印光大师十分推崇、赞叹好几本戒淫的书,其中包括《安士全书》里面有「欲海回狂」这篇文章,还有《寿康宝鉴》,还有《不可不可录》,这些都是很好的书,应该大力的推广,挽救现代这些重病号。这里举一个比喻说『如患疥病』,「疥病」就是皮肤病,皮肤可能已经腐烂了,又痛又痒,怎么办?为了止痒,把皮肤的肉在火上去烤。烤的时候,因为火这种烤炙,让皮肤等于是烧坏、麻醉,就觉得有点乐,这叫『小乐』,可是『大痛转深』,这个病愈来愈重。所以这个小乐没有办法解决大苦,这种小乐,『如是小乐』,也是因为『病因缘故有』,这种小乐是什么乐?用火烧皮肤,这个其实是苦。如果皮肤很好,你拿好的皮肤放在火上去烤、去烧,你会觉得苦,你觉得很痛。所以它本来是苦的,可是他因为有病,你在火上去烧烤,就觉得有一点小乐,这是因为有病的因缘才有这个小乐,没有病怎么会有这个乐?你会真真实实的感到它是苦。所以『非是实乐』,不是真实的乐,真实的是苦。

  无病的人看,看到这个人真苦,皮肤痒到不知道怎么好,只好用火去烧它,所以没病的人看这个有病的人,生慈愍心。这个比喻是比喻什么?多欲之人就好像患了皮肤病,要找火来烤。所以火是什么火?欲火,欲火烧一下,好像觉得有点小乐,实际上那是大痛。因此『离欲之人观淫欲者』,「离欲之人」是什么人?阿罗汉,他离欲了,真的财色名食睡的欲望统统放下了,一丝毫都没有,根都断了,还有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他们也离欲,但是他们根没有断,可是欲望起不来了,他是石头压草,把欲望压住,不让欲望起来,完全控制了,所以他没有欲望,他享受的是禅定的妙乐。这些人看我们凡夫多淫欲者,就好像没病的人看那个有皮肤病的人拿火自己烧自己一样,所以他对我们也生怜悯之心。『愍此狂惑为欲火所烧』,「狂惑」是我们这些多欲凡夫,他怜悯我们,我们自己用欲火烧自己,烧得愈多实际上是愈苦。就像这个皮肤病人,皮肤坏烂了,用火来烧,愈烧皮肤愈烂。这不是治疗的方法,真正治疗的方法就是要把欲望放下。欲望愈多他就愈苦,龙树菩萨也说,「多欲是苦本」。因此我们五欲的享受其实是什么受?是苦受,不是乐受。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身苦相。苦因。行者知身但是不净。无常。苦物。不得已而养育之。譬如父母生子。子复弊暴。以从己生故。要当养育成就。身实无我。何以故。不自在故。譬如病风之人。不能俯仰行来。病咽塞者。不能语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如人有物。随意取用。身不得尔。不自在故。审知无我。】

  这一段告诉我们身不自在,它是苦相、苦因。『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身苦相、苦因』,这个「种种因缘」我们上面有看到,一个人行住坐卧、呼吸、眨眼,什么样的动作都是苦的,多欲之人就更多的苦难,所以身就是「苦相、苦因」。为什么我们受这个苦?因为我们有这个身,所以身是苦的因,有身就有苦,没身?没身这些苦就不用受了。所以老子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确实是这样的。苦的相,身也是苦相,有身就有苦,有苦还得身去受。所以『行者』,就是修行人,他明白了,觉悟了,觉悟什么?『身但是不净、无常、苦物』。前面经文有提到身不净,前面讲到五不净相,五不净相是生处不净、种子不净、自性不净、自相不净、究竟不净。身不净,不净如果能够恒常还算好,它又『无常』;「无常」还算好,如果有乐还不错,可是它又是苦。不净,又加上无常,又加上它是个『苦物』,苦相、苦因,那真的,为什么要执着它?把它放下更好。现在不得已,已经受了这个身相,来到这六道里投胎,找了自己的父母,出生了,长大了,有了这个身没办法,这一辈子几十年就得跟它在一起,无可奈何,就养着它,『不得已而养育之』。也不能够说不要身了我就去自杀,这不行,自杀了不了业。靠着这个身去了业,靠着这个身去修行,希望将来往生净土,换一个金刚不坏身,不要这个四大五阴身,这是不净、无常、苦本。

  『譬如父母生子』,父母把儿女生下来,假如这个儿女很坏、很不孝,『弊暴』,就是他很坏的,大逆不道的,可是你儿子已经生下来了,『从己生故』,从你这里生了,你就得养育他、成就他,没办法,谁叫你生?这个比喻什么?你已经投了胎,你有了身体,你就得养育它,以假修真。『身实无我』,这个身它没有主宰的、没有自性,就好像一样东西因缘和合,身也是因缘和合。我前面有举过例子,说我这个人体,锺茂森的人体,就是因缘假合,各种器官、五脏六腑、血肉体液等等组合而成。既然是因缘和合的,它就没有主体,这就是『不自在』的意思,「不自在」就是没有主宰。你说我这个肉体哪一样才是真正的锺茂森?没有,它是一个组合体,缺少哪一样都不行,换了哪一样你就觉得迷惑了,到底它还是还是不是。就好像做了外科手术,把我的心脏换下来,移植另外一个心脏进来,再把我的肾也换了,再把我五脏六腑都能换掉,还保持我这个外形,你看这个人好像还是锺茂森,不过他五脏六腑都不是锺茂森,有张三的、有李四的、有王麻子的,各人的五脏六腑都在它里面,如果以后医术再发达,眼睛也能换,现在眼角膜什么都能换,鼻子也换掉,耳朵也换掉,脑袋里头的这些脑骨髓都换掉,就整个空壳是原来锺茂森的,其它都是别人的,那我问问,这还是锺茂森吗?你说那还像个锺茂森,因为他外面这张皮还是锺茂森。那好了,现在还能够做皮肤移植,把皮肤全部换掉,从头到脚没一样是锺茂森的,请问这还是锺茂森吗?你这时候恐怕能承认了,这不是锺茂森,全部换人了。叫什么?叫不出来了,他有张三的心,有李四的肺,有王麻子的肾,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各人各人的器官都在它上面,就叫不出他的名字是什么。当然你可以起个假名还姑且叫他是锺茂森,反正原来就是因缘假合,现在还是因缘假合,名字无所谓,还给他起个锺茂森的名字。所以你看「身实无我」,哪是实在的?不自在故,它没有主宰的。所以你爱这个身,请问你,你到底爱什么东西?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身因缘假合,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想控制它、占有它不可能的。况且你没办法控制,身要老、要病、要死,你能控制吗?控制不了,你要能控制它就不会老、不会病、不会死。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身要放下,现在有这个因缘,既然因缘聚会了,那就随缘消旧业,再莫造新殃。

  底下这个譬喻说,『病风之人,不能俯仰行来;病咽塞者,不能语言』,这是譬如说得了风病的人他不能受风,甚至不能动弹,所以「俯仰」、行走都做不到,如果得了咽喉病的人,他也不能讲话了。这是什么?『以是故,知身不自在』,所以「身」,这里讲「不自在」,还有是不能够做主的意思,你不能做自己身的主。『如人有物,随意取用』,如果你能够做一个主,譬如说这样东西是你的,你能够做主,你可以随意的取用,你想把它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才叫做做主。可是你对身做不了主,『身不得尔』,你不得做主,你不自在。你想身不老不行,想身不病不行,想身不死也不行,你能做主吗?做不了。到死了以后身也带不去,还要留在这个世间,而且自己不能处理,别人给你处理,烧掉了。你说我不要烧,能不烧吗?照样给你烧掉。所以身不是自己,也自己做不了主,这叫不自在。所以『审知无我』,「审知」是我们认真的去思惟,明了身「无我」。底下是个小结,我们看经文:

  【行者思惟是身。如是不净。无常。苦。空。无我。有如是等无量过恶。如是等种种观身。是名身念处。】

  『行者』是真正修行人。学了佛要做正思惟,观察我们这个身,它是『不净』的、是『无常』的、是『苦』的、是『空』的。「空」是什么?因缘和合,当体即空。是『无我』的,「无我」是没有主宰的。而且还造『无量过恶』,我们有的是这样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很可恶的,为什么我们还去爱怜它?把它爱做珍宝,比珍宝还要宝贵,这是愚痴人。所以能够做这些正思惟,观察我们这色身,没有什么可爱乐的。做『如是等种种观身』,这样去观察这是智慧,这叫『身念处』,「念」就是智慧的观察,「处」就是所观的境界,在这里就指身,观察这个色身,知道身不净、身是苦、身无常、身无我。四念处它讲的这个四法,一个身、一个受、一个心、一个法,这四法对应的不净、苦、无常、无我是互相搭配起来,每一法都有这四样,不净、苦、无常、无我。身如是,心亦如是,受亦如是,法亦如是。在这个身而言,着重观它不净,因为凡夫颠倒,以为它是洁净的,所以会执着、贪爱,以为对方的身体是洁净的,就产生对对方的爱欲。所以身念处帮助我们放下爱欲,知道自他身相都是不净。而且它有无量的过恶,驱使我们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为着这个身造作了多少杀盗淫妄,为了这个身将来要堕地狱、饿鬼、畜生受三途的苦报,都是给这个身害了。因此懂得这个真相,我们对身一切执着放下了,没有它更好,有它那就用它来为众生服务,用它来成就道业,不要用它来造罪业,这就是有智慧的人,这就是身念处。底下我们来看第二条,「受念处」,请看经文:

  【得是身念处观已。复思惟众生以何因缘故贪着此身。乐受故。】

  这一句是承上启下。我们上面学习了『身念处』,知道身不净、无常、苦、空、无我,还有无量过恶,我们这样做智慧的观察,然后我们『思惟众生以何因缘』,就是为什么会『贪着此身』?愚痴、烦恼的众生为什么对这个不净、无常、苦、空、无我、无量过恶的身还要贪着,为什么?『乐受故』,因为众生喜欢乐,要享乐,要受乐,而他又有错误的观念,以为这个身可以受乐,所以他就贪着这个身。实际上不是真的为了身,而是为了乐,为了这个「乐受」。我们来看,真能得到乐受吗?佛告诉我们「观受是苦」。我们来看下面一段的分析:

  【所以者何。从内六情。外六尘和合故。生六种识。六种识中生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乐受一切众生所欲。苦受一切众生所不欲。不苦不乐受不取。不弃。如说。若作恶人及出家。诸天世人及蠕动。一切十方五道中。无不好乐而恶苦。狂惑颠倒无智故。不知涅盘常乐处。行者观是乐受。以实知之。无有乐也。但有众苦。何以故。乐名实乐。无有颠倒。一切世间乐受。皆从颠倒生。无有实者。】

  先看到这里。这是为我们做细致的分析,《大智度论》里面真的是非常详细的给我们开解,让我们在理上完全能够明了为什么佛教我们四念处,这些都是宇宙人生真相,教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所以者何』,这是讲为什么,为什么众生贪着此身?因为有乐受。这个乐是什么?下面说,『从内六情、外六尘和合故,生六种识』,这是佛为我们讲出我们众生所感知的宇宙是什么一个样子。「从内六情」,内有六情,这个六情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产生这种情执、这种分别,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情执,就叫六情,里面有这六种,外面跟『六尘』和合,「六尘」是什么?色、声、香、味、触、法,眼对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对触,意对法,这是内外和合,这是接触,接触了之后生起「六种识」,这六种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识。『六种识中生三种受』,这三种感受,真的我们的感受不外乎就这三种,一种是『苦受』、一种是『乐受』、一种是『不苦不乐受』。「乐受」,一切众生都希求的、都喜欢的,这是『众生所欲』。「苦受」,『一切众生所不欲』,都不喜欢苦,谁喜欢苦不要乐?每一个众生都是希望离苦得乐。「不苦不乐受」,这是众生既不感到苦也不感到乐这种受,这种受是什么?一种麻木的、无明的受,众生『不取』也『不弃』。经上说『若作恶人及出家,诸天世人及蠕动』,这是说什么?六道的众生不管是恶人还是善人,出家是大善,不管是诸天还是世人还是蠕动,蠕动是畜生道,『一切十方五道中』,十方是指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在五道当中,五道也是六道,说五道就没有包括阿修罗道,把阿修罗道归到天道里面,所谓天、人再加上畜生、饿鬼、地狱,这总共五道,没有『不好乐而恶苦』,都喜欢乐而厌恶苦。可是虽然喜欢乐而厌恶苦,却不知道什么是真乐,这是『狂惑颠倒』,没有智慧,不知道『涅盘常乐处』,真正的「常乐」之处是「涅盘」的境界。可是众生都是迷惑颠倒,不知道,以为在这个境界上去追求攀缘五欲之乐就是真正的乐,追求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中的感受,就以为那是乐,错了,那不是乐处,那是苦处。真正乐处不在这个色声香味触法里面,也不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当中。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里面都有妄想分别执着,有妄想分别执着不可能有真乐。要离妄想分别执着,这六识放下了,真心现前,才能得到一真法界的快乐,那才是极乐。所以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为什么?因为它是一真法界,它不是心意识变现的境界,它是真心变现的境界。真正明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永远得不到真乐,你永远都是「狂惑颠倒」,受苦。

  因此『行者观是乐受,以实知之,无有乐也,但有众苦』,「行者」是觉悟的人、修行人,看着凡夫、众生的所谓乐受,追求外面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上的快乐,「以实知之」,就是用智慧去观察,知道无有乐者,没有乐的地方,只有什么?只有众苦。你看这句话刚好跟《阿弥陀经》里面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相反。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无有乐也,但有众苦?就是因为我们充满了妄想分别执着,充满了烦恼。在极乐世界没有这些烦恼,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大家都在念阿弥陀佛,都是念佛、念法、念僧,都是净念相继,所以他能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乐才叫真乐。底下讲的,『何以故』,为什么?『乐名实乐』,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乐不是真乐,只有众苦?因为所谓乐是真实的乐,『无有颠倒』的,那才叫真乐,这个真乐是永恒的,叫常乐,永恒的才叫真的,无常的就不是真的。

  像我们前面举到的这些例子,坐久了想站起来,站一站觉得乐了,可是站久了又觉得苦,站久了又想坐下来,刚坐的时候就觉得乐,可是坐久了又觉得苦,所以站也不是乐,坐也不是乐,它不是实乐,你以为它是实乐你叫颠倒。乃至穿衣吃饭都是这样,吃饭,你饿的时候给你一碗饭吃你觉得很乐,给你十碗饭?给你二十碗?撑死了,还乐个什么?所以『一切世间乐受,皆从颠倒生』,「颠倒」是我们凡夫没有智慧,在这个五欲六尘境界里面去追求所谓的乐,这叫颠倒,这些没有实在的乐。底下又一个段落,告诉我们世间的乐受不仅是一种颠倒想,而且它是能得大苦,请看经文:

  【复次。是乐受虽欲求乐。能得大苦。如说。若人入海遭恶风。海浪崛起如黑山。若入大阵斗战中。经大险道恶山间。豪贵长者降屈身。亲近小人为色欲。如是种种大苦事。皆为着乐贪心故。以是故。知乐受能生种种苦。】

  这一段是讲『乐受』,『虽欲求乐』,这是凡夫都希望有「乐受」,都想要「求乐」,可是在这个五欲六尘里面去求乐『能得大苦』,愈求乐得的苦愈多。底下给我们举出个比喻,『若人入海遭恶风,海浪崛起如黑山』,这个「入海」为什么?为寻宝。你看为财,财色名食睡,五欲里面第一个财,为财宝入海,结果遭到「恶风」,「海浪」翻起来像「黑山」一样,把这个人卷入了深海当中,葬身鱼腹。他为什么有这个大苦?因为他为求乐,他为求财宝,真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欲求乐反而能得大苦。

  底下又举一个比喻,『若入大阵斗战中,经大险道恶山间』,人为什么会去争斗、会打仗?不外乎就是为了名利财色,自古以来的战争不都是为这些吗?所以在大战当中,经「险道恶山间」,古代的战场可能是险道、可能是恶山,就是非常荒凉的这些山,在里面作战,战死沙场,死得不明不白,都是为了贪欲导致的,或者是为了争气,贪欲、瞋恚导致的,这是苦,苦是什么?希望得乐。还有下面『豪贵长者降屈身,亲近小人为色欲』,「豪贵长者」,这是富贵家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名门望族,很高贵的地位,但是为了「色欲」他会「亲近小人」,他会做出很卑鄙、很无耻的事情,他可能「屈身」于女色之下,这些都是什么?为欲所累,愈求欲乐愈得大苦。所以『如是种种大苦事,皆为着乐贪心故』,「着乐」是爱着、贪着,因为起贪心、起爱欲,就有苦。所以六道轮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贪欲。人你看一天到晚就活在这个贪欲当中,天天都在追求财色名食睡,所谓饮食男女,除了这个以外什么都不想,真的是庸庸碌碌,这就叫凡夫,这是可怜人。所以真正觉悟,要把这些放下,这些是拖累,这些是绊脚石,不把它放下不能超越,生生世世就被缠缚在六道当中。所以『以是故,知乐受能生种种苦』,要把这些苦放下,要把这个苦的因给放下,苦的因是什么?贪爱乐受,贪爱乐受「能生种种苦」。实际上佛不是让我们不追求乐,而是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乐,什么是真苦,我们现在所追求的五欲之乐那是真苦,苦的因佛让我们放下这个,追求什么?涅盘之乐,那才是真乐。我们再继续看下面一句:

  【复次。虽佛说三种受。有乐受。乐少故名为苦。如一斗蜜。投之大河。则失气味。】

  这是讲佛说的『三种受』,所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里说到『有乐受』,这个乐实际上也是苦,『乐少故名为苦』,所以虽有乐受也是苦,一般人说乐少为苦,为什么?因为苦是真实的,苦是根本,就像『一斗蜜』,蜜甜,代表很乐,可是你把它投到大河里面,蜜的气味都没有了,不要说味道,连一点气味都没有,全给冲淡了。『大河』比喻苦,苦是多的,是根本的,那个乐受是什么?暂时的、短暂的、少量的,因为它是少量的、暂时的,这本身也是苦。蜜愈甜的时候,你失去它的时候愈苦,就好像我们如果在青春的时候,非常的美丽,非常的健康,非常的快乐,这是乐受,可是你失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更苦。你愈健康、美丽、快乐、青春你失去的时候愈感到痛苦,愈感到茫然,愈感到无奈,倒不如那些在青春的时候不健康,身体多病,长得也不美丽,大概也受了不少苦,也没有什么快乐,他的青春他都不想回味,他失去了倒不觉得什么,反而觉得好像是一种解脱。像富贵家的人,大富大贵,一生享受很多,到死的那天,他那种苦、那种悲凉没有人知道,太苦了,样样东西都放不下,样样都不肯舍,最后不能不舍,不能不放下,这是最苦的,倒不如像一个乞丐,一无所有,他的死反而是一种解脱,是一种放松,你说到底谁是苦、谁是乐?下面提出两个设问为我们更深入的分析,请看经文:

  【问曰。若世间乐。颠倒因缘故苦。诸圣人禅定生无漏乐。应是实乐。何以故。此乐不从愚痴颠倒有故。此云何是苦。】

  这里用问答的形式,加深我们对于真乐和真苦的理解。这个问到『若世间乐』,就是五欲之乐,是『颠倒因缘』而产生的,众生颠倒,而追求外面五欲六尘境界这种乐受,反而得到的是苦。『诸圣人』,「圣人」这是指出离三界六道的圣人,至少是小乘阿罗汉以上,到大乘菩萨、到佛,他们都生在『禅定』当中,『生无漏乐』,「无漏」是没有烦恼,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乐是没有烦恼的乐,这是实乐。『何以故』,这是什么缘故?『此乐不从愚痴颠倒有故』,这种无漏乐它不是从颠倒、愚痴当中产生的,也就是他不像凡夫,因为愚痴颠倒,贪着五欲之乐,而这些圣人,他有正觉,他不从愚痴颠倒当中追求这个乐,他享受的是无漏乐、涅盘乐,这个乐怎么能说是苦?我们来看下面经文:

  【答曰。非是苦也。】

  这个乐是真乐,就不是苦。下面说:

  【虽佛说无常即是苦。为有漏法故说苦。何以故。凡夫人于有漏法中心着。以有漏法无常失坏故生苦。无漏法心不着故。虽无常。不能生忧悲苦恼等故。不名为苦。亦诸使不使故。复次。若无漏乐是苦者。佛不别说道谛。苦谛摄故。】

  这个回答是告诉我们,观受是苦这一种念处是对凡夫而言,是劝凡夫的,对圣人、对阿罗汉以上就不跟他讲观受是苦,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愚痴颠倒,他们住在涅盘当中,他们得到的是真乐,所以这「非是苦也」,不是苦,他们的乐叫无漏乐。所以像西方极乐世界,你看《阿弥陀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阿弥陀佛能变现鸟为我们说法,「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讲的是三十七道品后面的四科。前面有三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阿弥陀经》里没说,从这里我们就能够推测到在极乐世界不用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用不上。为什么?四念处教导我们观身不净,可是极乐世界的人是金刚不坏身,是紫磨真金色身,身都是清净的,所以身不净在极乐世界不通用。观受是苦,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观受是苦也用不上。观心无常,极乐世界是真常,永恒的,人们的寿命都是无量寿的,所以观心无常也不适用。观法无我,无我是指无有自性,让我们放下控制、占有的念头,放下执着,极乐世界没有这些执着,所以四念处用不上。四正勤教导我们断恶修善,四如意足教导我们放下,这些科目极乐世界人早已经完成,所以直接给他们讲的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前面三科就不用再提了,也就是说他们毕业了。换句话说,我们在这个世界要完成什么科目?要完成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这才有资格、有把握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三十七道品真的是通大小乘,此界、他方,娑婆、极乐统统适用,但是每个世界众生根性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科目就有不同,极乐世界是高级班,他们直接从五根、五力学起,我们得从四念处学起,这是最基本的。这里讲到的圣人,圣人已经出三界了,所以他们的受就不是苦,是乐,他们是没有颠倒愚痴,所以享受涅盘真乐。换句话说,苦是怎么来的?因为愚痴颠倒就有苦,乐?乐是你真正放下,至少放下执着,放下执着就证阿罗汉果,出三界,那就没有苦受。因此我们懂得苦原来是执着来的。我们细细观察一个人,如果很执着的,一天到晚死乞白赖,歇斯底里,这种人反而他很苦,心不安,所以要离开苦首先放下执着。

  所以这里讲,『虽佛说无常即是苦,为有漏法故说苦』,佛给我们讲无常就是苦。「为有漏法」,有漏是有烦恼,对我们有烦恼的众生、有执着的众生,为我们说苦,因为我们想追求五欲六尘之乐,佛给我们说那是苦,那是无常。『何以故』,为什么?『凡夫人于有漏法中心着』,你看凡夫在「有漏法」里头贪着。什么叫有漏法?凡是无常的都叫有漏法,也就是他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这些都属于有漏法。『有漏法无常失坏故生苦』,因为凡夫执着它,以为有漏法是恒常,所以看到无常,看到失去了,或者坏烂了,看到生老病死他就生苦。这个苦是什么?他原来有着错误的观念。假如他原来的观念就知道一切法是无常,是因缘所生,因缘和合,缘聚缘散,他连失坏的概念都不会有,他怎么可能会生苦?他没有这个念头。就好像一对恋人,初初谈恋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不知道凡夫的感情叫有漏法,什么叫有漏法?无常。过了几年他们又分手了,分手的时候苦不堪言,这是世间人讲失恋的痛苦。我们问了,人为什么会有失恋的痛苦?因为他最初的时候起这个执着,于有漏法中心着,他以为那个感情是常,是恒常不变的,所以最初的时候下这个誓言,像流行歌曲里面唱的,爱你爱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最后怎么样?没有,海也没枯,石也没烂,大家就分手了,这是原来有错误的观念,有错误的观念之后,建立在错误观念基础上,产生执着,真正遇到了无常、失坏的时候,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月也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他苦来了。

  所以懂得这个道理,什么?观念最重要,一开始我们要懂得人在世没有一样是恒常,无常是事实,缘聚缘散是常有的事情,心就不执着了,不执着就不会苦,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叫无漏法,所以『无漏法心不着故,虽无常,不能生忧悲苦恼等故』,这心要是不执着,他还是看到月有阴晴圆缺,还是看到人有悲欢离合,看到无常的现象跟那个凡夫看到的无常的现象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不生忧悲苦恼,不会生这些烦恼。这什么?心不同,他的感受不一样。我们看到小说里面都讲到黛玉葬花,林黛玉去把花给埋葬起来,把她以前写的这些书稿、诗稿给焚了,唱戏里面常唱的,她有这些忧悲苦恼。为什么她有忧悲苦恼?因为她心有所著,她在无常当中想要得到恒常,这个出发点就错误了,所以苦就注定了,肯定要受的。如果没这个心,看到花开也好、花落也好,看到月圆也好、月缺也好,不生忧悲苦恼,她不会愁苦。所以我们修行人要学会在境界上去练习不生忧悲苦恼,一切随缘,一切欢喜,明了只有缘聚缘散而已,不要把感情注着在里头,在里面生感情就生烦恼,要用理智去观察这个世间,这就是用「无漏法心不着故」。

  下面说『不名为苦』,因为他没有执着,面对无常的现象他不生忧悲苦恼,他就没有苦受。所以真正你看得破你就能放得下,放下什么?放下烦恼。『亦诸使不使故』,这个「诸使」是指什么?结使,就是烦恼的代名词。在别人看是烦恼的东西、烦恼的境界,他没有烦恼,不受这些烦恼所转,不被境界所动摇,他没苦受,他心是安定的,这才会真正得乐,这个乐叫什么?叫法喜,法喜是从心安得来的,心不安很苦的。你看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去拜见达摩祖师求法,达摩在雪地里打坐不理他,他跪在那,跪到雪很深了,达摩不理他,不跟他讲一句话,最后二祖慧可把自己手臂用戒刀给砍下来,拿这个手臂去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问他:你何苦来?慧可说:我心不安。你看心不安真苦,他要求达摩祖师安心。心怎么安?达摩祖师这时候把手伸出来,跟他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这么一问,慧可大师回头,回光返照,去找他的心在哪,拿什么心给达摩祖师安?找来找去找不到,最后跟达摩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说我这个心找来找去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这是底下就讲到的观心无常,念头念念在生灭,你找哪一个念头?像弥勒菩萨讲的,举手弹指之间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么多个念头,你找哪一个念头?刚想找,念头已经没有了,又起新的念头,又想把它抓住,抓不到,太快了,觅心了不可得,剎那剎那在生灭,刚想找,已成了过去念,过去念当然不可得,那现在念?现在念抓不住,未来念还没生,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所以觅心了不可得。这时候达摩祖师告诉他,「吾与汝安心竟」,就是说我已经把你的心给安好了。慧可大师听到达摩祖师这句话,立刻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做祖师了,接受达摩的衣钵。所以真正明心见性,明白什么?见什么?就是明白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当下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真心就现前了,自性就现前,这叫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这是得到大涅盘乐,那真的叫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为什么?这是讲的「诸使不使故」,一切烦恼都不能缠缚他。他还有没有烦恼?不能说他没有烦恼,因为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就没有智慧。烦恼即菩提,烦恼就是菩提,只是他在烦恼当中明白了、觉悟了,所以烦恼不能系缚他,不能障碍他,他能够巧把尘劳为佛事,用这些烦恼来去做佛事,去度众生,这个境界还是无常的境界,可是他自己会不会有苦受?不会有苦受,仍然有生老病死的现象,没有苦,他明白了,他不执着了。

  下面说,『复次,若无漏乐是苦者,佛不别说道谛,苦谛摄故』。佛讲苦集灭道这四圣谛,谛是真理,四圣谛就是四种真理,这个真理是什么?苦、集、灭、道。苦是果,集是因,集是烦恼,有烦恼就有苦。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是爱欲,欲为苦本。灭、道?灭是果,道是因,灭是灭烦恼,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是什么?把烦恼转化了,转成智慧。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这叫灭。灭用道来达到,道就是断烦恼的这些方法,我们修道目的是为了达到灭烦恼,达到涅盘境界,通过道来成就。「无漏乐」那是真乐,不是苦。这里讲如果无漏乐还算是苦,那佛也就不说「道谛」了,不讲灭、道这两条,只讲苦、集就好了。实际上也不用分苦、集和灭、道,只有苦没有乐。实际上讲真有乐,这个乐是无漏乐,就是因为众生希望得乐,所以佛才讲苦集灭道,才让我们了解什么才是真苦、什么是真乐,厌离真苦,欣求真乐。底下我们再看还有一个问答:

  【问曰。有二种乐。有漏乐。无漏乐。有漏乐下贱弊恶。无漏乐上妙。何以故于下贱乐中生着。上妙乐中而不生着。上妙乐中生着应多。如金银宝物。贪着应重。岂同草木。】

  这个问题也问得好,他说有『二种乐』,一种叫『有漏乐』,一种叫『无漏乐』,这就是前面我们讲的苦集灭道里面,一种是灭,是「无漏乐」,「有漏乐」是苦。『有漏乐下贱弊恶』,这我们前面讲了很多,众生追求的所谓五欲之乐是「下贱」,是「弊恶」,『无漏乐是上妙』,很殊胜,它是真乐、常乐。『何以故』,为什么『于下贱乐中生着』?众生为什么还贪着「下贱之乐」,就是有漏乐?为什么『于上妙乐中不生着』?「上妙乐」是无漏乐,圣人为什么对于上妙乐他不生执着、不贪?好的都不贪,为什么贪那个下贱的?这话就这个意思。而且上妙乐中生着应该更多才对,好的东西,像『金银宝物』,他『贪着』起来应该更重,那草木下贱的东西就没人去贪了?这个问话也问得好,就是既然是「上妙乐」,为什么他们「不贪着」,偏偏会贪着有漏乐?我们来看回答:

  【答曰。无漏乐上妙而智慧多。智慧多故能离此着。有漏乐中爱等结使多。爱为着本。实智慧能离。以是故不着。】

  先看到这里,这是讲『无漏乐』,就是没有烦恼的涅盘乐。『上妙』、殊胜,而且在这个境界里面的圣人『智慧多』,智慧高,智慧高他就能够离贪着,对一切法他不贪着,换句话说,对一切法有贪着是没有智慧导致的,有智慧就不会贪着。『有漏乐中爱等结使多』,凡夫享受的是有漏乐,这里面「爱」就是贪爱,「等」就是包括贪瞋痴慢疑种种的烦恼,「结使」是烦恼的代名词。这些烦恼当中,爱是根本,贪爱是执着的根本,有真实智慧,能离爱着,所以不着这些「有漏乐」。说老实话,他也不着无漏乐,有着他就有烦恼,那就不能叫无漏乐,无漏是没有烦恼,他不会执着,于世法、出世法都不执着,佛是教我们放下执着、放下贪爱,不是让我们换一个对象而已。所以有的人他世法、名闻利养可以放得下,可是佛法他贪着,样样都学,学得很多、很杂,这部经也好,那部经也好,这个法门也好,那个法门也好,样样都学,学到最后,样样通是样样松,什么都学不好。这什么?对佛法、出世法也不能够贪着,贪着了你也成为有漏了,把佛法也当作世间法,你得不到无漏乐,你还是有漏。所以用智慧,智慧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对佛法也不贪,只要学一门,学到最后就是一部经、一句佛号,就能往生净土,把心安在这一个法门上就能成就。底下经文说:

  【复次。无漏智慧。常观一切无常。观无常故。不生爱等诸结使。譬如羊近于虎。虽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如是诸圣人虽受无漏乐。无常空观故。不生染着脂。】

  这里为我们说到『无漏』的『智慧』,能够『常观一切无常』,「常观」是恒常的,它能够观察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无常」,都是苦空,都是不净,这是智慧觉照,这叫念处。『观无常故,不生爱等诸结使』,他知道一切法无常,所以他对一切法都不贪爱,都不控制、占有,这些都是「结使」,都是烦恼。这里举一个比喻,这个比喻都是佛当年讲经说法大家都常常看到的,信手拈来一个比喻,这是孔子所说的「能近取譬」,就是就近取材找譬喻,大家都能够熟知,这是「仁之方」,教导我们学道的方法。他举一个『羊』,当时在印度很多人牧羊的,羊在老虎旁边,老虎要吃羊,所以羊战战兢兢,很害怕,虽然满地都是『好草美水』,可是牠吃不饱、喝不饱,『不能肥』,因为牠心里有恐惧,牠提起高度的警觉,不敢迷在这个「好草美水」当中。这个比喻是什么?『诸圣人虽受无漏乐』,这是比喻「圣人」也是这样,虽然受无漏的快乐,可是他提起高度的警觉,观万法无常,观万法皆空,这是『无常』和『空观』两种观。所以对无漏乐也不染着,『不生染着脂』,「脂」就是脂肪,就不长肉,前面讲的羊肥不起来,这里讲他们染着不会生起来,就是因为他有智慧,有高度的警觉心,高度的智慧,时时刻刻提起正念观察宇宙。底下一句话说:

  【复次。无漏乐不离三三昧。十六圣行。常无众生相。若有众生相。则生着心。以是故。无漏乐虽复上妙而不生着。】

  这是讲到圣人『无众生相』,『无漏乐不离三三昧』,所谓「三三昧」是空、无相、无作三昧,三种三昧。还有『十六圣行』,这里就不细细的解释了,这些都是智慧。『常无众生相』,他能够离四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这四相都放下了,观一切法无我,一切法皆空,所以没有「众生相」。『若有众生相』,这个心就会贪着,这肯定的,没有众生相他的爱着的心就起不来了,爱着什么?没有你爱着的对象,你有那个对象你才会起爱着,现在对象没有了,没有众生哪里来爱着?『以是故,无漏乐虽复上妙而不生着』,这个「无漏」里面的境界,相也放下了,所以没有无漏的相,他也不会生对无漏乐的贪着。再上妙、再殊胜的乐也不起贪着,为什么?一贪着就有苦受,所以他不会起贪着。这是为我们做两个问答来分析圣人无漏的境界,得到的是真乐,没有烦恼,没有苦,劝我们要生起真正求真乐的愿心。底下一段是小结:

  【如是种种因缘。观世间乐受是苦。观苦受如箭。不苦不乐受观无常坏败相。如是则乐受中不生欲着。苦受中不生恚。不苦不乐受中不生愚痴。是名受念处。】

  『如是种种因缘』,这是前面谈到的这些宇宙人生真相,我们明了了,要『观世间乐受是苦』,「世间乐」,五欲之乐它是苦,苦受更是苦,所以三界统苦。三苦里面,苦苦是苦;乐苦,乐也是苦,是坏苦;行苦,行是什么?也是苦,它是无常。这里讲的『观苦受如箭』,这是苦苦,「箭」是什么?如箭刺身,刺痛,是很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一般讲的舍受,也是苦,为什么?它『无常』,它会败坏。所以三受都是苦。从这『乐受中不生欲着』,在苦受中不生瞋恚了,顺境里面不生贪爱,逆境里面不生瞋恚,『不苦不乐受中不生愚痴』,这真正叫『受念处』,这提起智慧的观察。

  今天我们把受念处给大家做了一个分享,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6:55 , Processed in 0.13045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