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14|回复: 1

真孝广集第九八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门真孝广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真孝广集第九八卷







...
  堕于五趣  彼终生此  皆有因缘
  人根相貌  今为汝说  行步颠蹶
  不自觉知  视瞻眩惑  常喜多忘
  举动轻飘  浮游旷野  此人乃从
  活地狱来  支节烦痛  睡眠惊觉
  梦寤凶恶  黑绳狱来  粗发戾眼
  长齿喜嗔  声浊暴疾  合会狱来
  语声高大  不知惭愧  喜闻唤呼
  不别真伪  眠卧呻吟  梦数惊唤
  当知此人  啼哭狱来  常喜悲泣
  登高远望  好斗家人  无有亲疏
  言便致恚  经宿不食  此人本从
  大啼哭来  身大脚细  筋力薄鲜
  言语噎塞  声如破瓮  神识不定
  心无孝顺  当知此人  阿鼻狱来
  身体粗丑  长苦寒战  好热喜渴
  悭贪嫉妒  见人施惠  自致烦恼
  此人乃从  热地狱来  见火惊恐
  复喜暖热  行步轻便  不避时宜
  所作寻悔  复欲更施  此人复从
  大热狱来  小眼喜嗔  所受多妄
  所造短狭  无广大心  见大而惧
  视小欢喜  此人乃从  优钵狱来
  赤眼丑形  常喜斗讼  诽谤贤圣
  诸得道者  昼夜伺人  非法之行
  当知此人  钵头狱来  眼视三角
  不孝二亲  生便短命  拘牟狱来
  好带刀剑  强撩人斗  必为人杀
  邠持狱来  身生疮痍  口气臭处
  与人无亲  旷地狱来  形体长大
  行步劣弱  少发薄皮  常多病痛
  见人则嗔  贪餮无厌  当知此人
  从焰狱来  体白眼青  语便流沫
  言无端绪  好弄尘土  见深淤泥
  身卧其上  此人乃从  灰地狱来
  卷头黄目  人所恶见  临事惶怖
  剑树狱来  手常执刀  闻斗便喜
  为刃所害  从刀狱来  体黑咽塞
  喜止冥室  口出恶言  热灰狱来
  薄力少气  不得自在  得失之宜
  一不由己  设见...(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
  长幼无畏  常贪肉食  众事不难
  从师子来  身长眼圆  游于旷野
  憎嫉妻子  从虎中来  毛长眼小
  少于嗔恚  不乐一处  从禽中来
  性无反覆  喜杀害虫  独乐丘冢
  从狐中来  少声勇健  无有淫欲
  不爱妻子  从狼中来  不好妙服
  伺捕奸非  少眠多怒  从狗中来
  身短毛长  饶食睡眠  不喜净处
  从猪中来  毛黄卒暴  独乐山陵
  贪食华果  从猕猴来  多妄强颜
  无所畏难  行知反覆  从乌中来
  情多色欲  少于分义  心无有记
  从鸽中来  所行反戾  强办耐辱
  不孝父母  鸬鸠中来  亦不知法
  复不知非  昼夜愚惑  从羊中来
  好妄喜谈  数亲豪族  众人所爱
  鹦鹉中来  所行卒暴  乐人众中
  言语多烦  鸲鹆中来  行步舒缓
  意有所规  多害生类  从鹤中来
  体小好淫  意不专定  见色心惑
  从雀中来  眼赤齿短  语便吐沫
  卧则缠身  从蚖中来  语则嗔恚
  不察来义  口出火毒  从鸩中来
  独处贪食  声响暗呃  夜则少睡
  从猫中来  穿墙窃盗  贪财健恐
  亦无亲疏  从鼠中来  深观相貌
  从畜生来  
第三饿鬼相者。  
  身长多惧  以...(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亲豪族  众人所爱
  鹦鹉中来  所行卒暴  乐人众中
  言语多烦  鸲鹆中来  行步舒缓
  意有所规  多害生类  从鹤中来
  体小好淫  意不专定  见色心惑
  从雀中来  眼赤齿短  语便吐沫
  卧则缠身  从蚖中来  语则嗔恚
  不察来义  口出火毒  从鸩中来
  独处贪食  声响暗呃  夜则少睡
  从猫中来  穿墙窃盗  贪财健恐
  亦无亲疏  从鼠中来  深观相貌
  从畜生来  
第三饿鬼相者。  
  身长多惧  以发缠身  衣裳垢圿
  从饿鬼来  淫泆悭贪  嫉彼所得
  不好惠施  从饿鬼来  不孝父母
  家室大小  动则诤讼  从饿鬼来
  不信至诚  所行趣为  薄力少知
  从饿鬼来  声坏响塞  卒兴嗔恚
  食便好热  从饿鬼来  常乏财货
  空贫匮陋  智者所嗤  从饿鬼来
  门不事佛  不好闻法  永绝天路
  从饿鬼来  不敬妻子  兄弟姊妹
  人所憎嫉  从饿鬼来  生则孤寡
  无人瞻视  终归来处  不离宿缘
  意志褊狭  不好荣饰  所行丑陋
  从饿鬼来  所为不获  所作事烦
  人所驱逐  从饿鬼来  或事喜败
  不审根元  不受人谏  从饿鬼来
  不乐静处  喜居厕溷  颜貌臭秽
...(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从人道来  不失时节
  亦不懈怠  恭敬贤圣  从人道来
  设见沙门  持戒多闻  下心承事
  从人道来  供事诸佛  正法众僧
  随时闻法  从人道来  闻法能知
  闻恶不为  速还泥洹  从人道来
  此是人相  粗说其貌  
第六天相者。  
  依须弥山  有五种天  本所造缘
  其相不同  腰细脚粗  常喜含笑
  智者当察  从曲天来  意好微妙
  少于资财  见斗则惧  从尸天来
  身长体白  颜色端正  不好火光
  从婆天来  常怀悦豫  闻恶不懅
  不从彼受  从乐天来  思惟忍苦
  好分别义  慈孝父母  毗沙天来
  宿不乐家  喜游林薮  志念女色
  从三天来  财宝虽少  生卑贱家
  心乐清净  从三天来  任己自行
  所为不克  望断愿违  从炎天来
  意喜他淫  不守己妻  为鬼所使
  他化天来  承事父母  常法则义
  己短彼受  兜率天来  非道求道
  心无吝想  不乐在家  从梵天来
  意愿性质  常贪睡眠  亦不解法
  无想天来  六趣众生  各有无本
  性行不同  志操殊异  
  颂曰。  
  善恶相对  凡圣道合  五阴虽同
  六道乖法  占侯观察  各知先业
  恶断善修  方能止...(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曰。法师聪辩盖世天下流名。但恨年命不长。可至三十一矣。时年二十有九。闻斯促报。于是讲解顿息竭诚修道。发大誓愿不出寺门。遂探经藏得金刚般若。受持读诵毕命奉之。至所厄暮年。以香经洗浴。净室诵经以待死至。俄而闻室中声曰。善男子。汝往年三十一者。是报尽期。由般若经力得倍寿矣。藏后出山试过前相者。乃大惊起曰。何因尚在世也。前见短寿之相。今年一无。沙门诚不可相矣。藏问今得至几。答曰。色相贵法年六十有余。藏曰。五十为命。已为不夭。况复过也。乃以由缘告之相者欣然敬服。后记毕寿。于是江左道俗竞诵此经。多有征瑞。因藏通感矣。以普通三年九月十五日。卒于本寺。春秋六十有五(右二验出梁高僧传)  
  后周时有张元字孝始。河北万城人也。年甫十六。其祖丧明。三年元常忧泣。昼夜经行以祈福祐。复读药师经云。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读药师经。每日行道劳人师乎。元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普施法界。祖目见明。元求代闇。如此殷勤经于七日。其夜梦见有一老翁。以一金篦疗其祖目。谓元之曰。勿忧悲也。三日已后祖目必差。元于梦中喜踊无伸。遂即惊觉。乃更遍告家人小大。三日之后祖目果差(事出国史)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三
祈雨篇第七十一 园果篇第七十二  
祈雨篇(此有四部)  
  述意部 祈祭部 降雨部 河海部。  
述意部第一  
  夫圣道虚寂故能圆应无方。以其无方之应故应无不适。比以阴阳愆候亢旱积时。北墉之礼久申。西郊之雨莫应。圣上忧兆庶之失业。恐稼穑之不登。减膳恤刑。霄衣肝食。精诚格于上下。玉帛遍于山川。灵液莫沾祈云罕积。仰惟慧炬潜曜。无幽不烛。神...(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案天宫辰为马星。蚕书日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教人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苑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苑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古之遗言也(右此十验出搜神记)  
  宋释僧瑜。吴兴余杭人。本姓周氏。弱冠出家。号有神理。精修苦业始终不渝。元嘉十五年游愒庐山。同侣有昙温慧光等。皆励操贞洁俱尚幽栖。乃共筑架其山之阳。今招隐精舍是也。瑜常以为结溺三途情形故也。情将尽矣形亦宜殒。药王之辙。独何云远。于是屡发言誓。始契烧身。四十有四。孝建二年六月三日。将就本志。道俗赴观。车骑填接。瑜率众行道训授典戒。尔旦密云将雨。瑜乃慨然发誓曰。若我所志克明。天当清朗。如其期诚无感便宜滂澍。使此四辈知神应之无昧也。言已顷之云景明霁。及焚焰交至。合掌端一。有紫气腾空别表烟外。移晷乃歇。后旬有四日。瑜所住房里双桐生焉。根枝丰茂。巨细如一。贯欀直竦。遂成鸿树。理识者。以为娑罗宝树。克炳泥洹。瑜之庶几。故见斯证。因号曰双桐沙门。吴郡张辩时为乎南长史。亲睹其事。具为传赞云(出冥祥记)  
  从吐蕃国。向云山南界。至屈露多。悉立等国云。从此驿北行。可以九日。有一宝山。山中土石并是黄金。有人取者。即获殃咎(出王玄策西国行传)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而厅事。见一官人。被服绯衣首冠黑帻谓山开曰。生平有何功德。可并具言之。对曰。立身已来不修功德。官曰。可且引向南院观望。二人即引南行。至于一城。非常崄峻。二人扣城北门数下。门遂即开。见其城中赫然总是猛火。门侧有数个毒蛇。皆长十余丈。头大如五斗块。口中吐火。如欲射人。山开恐惧不知所出。唯知叩头念佛而已。门即自开。乃还见官人欲遣受罪。侍者谏曰。山开未合即死。但恐一入此城不可得出。未若且放令修功德。官人放之。令前二人送之。依其旧道而下复有飞鹰欲玃之。赖此二人援之免脱。下山遂见一坑。其中极秽。逡巡之间遂被二人推入。须臾即苏。爪迹极深。终身不灭山开于后遂舍妻子。以宅为佛院。常以读诵为业。  
  唐汾州孝义县。县泉村人刘摩儿。至显庆四年八月二十七日。遇患而终。其男师保明日又死。父子平生行皆险诐。其北邻有祁陇威。因采樵被车辗死。经数日而苏。乃见摩儿男师保在镬汤中须臾之间。皮肉俱尽。无复人形。唯见白骨。如此良久还复本形。陇威问其故。对曰。为我射猎故受此罪。又谓保曰。卿父何在。对曰。我父罪重不可卒见。卿既即还。请白家中。为修斋福。言讫被使催促。前至府舍。见馆宇崇峻。执仗者二十余人。一官人问之曰。汝比有何福业。对曰。陇威去年正月在独村看读一切经。脱衫一领布施。兼受五戒。至今不犯。官人乃云。若如所云。无量功德。何须来此。乃索簿勘见簿曰。其人合死不虚。侧注云。受戒布施福助更合延寿。乃遣人送还。当即苏活。...(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弃不敢食之。自割脚肉夫妇共食。弟妇肉尽欲得杀嫂。兄言莫杀。以先藏肉。还与弟食。既过旷路到神仙住处。采取华果以自供食。弟后病亡。唯兄独在。是时王子见一被刖无手足人。心生慈悲。采取华果。活彼刖人。王子为人少于欲事。采华果去。其妇在后。与刖人通。以有私情深疾其夫。于一日中逐夫采华。至河岸边而语夫言。取树头华果。夫语妇言。下有深河。或当堕落。妇言。以索系腰。我当挽索。小近岸边。妇挨其夫堕着河中。以慈善力随水漂而去不没死。于河下流有国王崩。彼国相师推求国中。谁应为王。遥见水上有黄云盖。相师占已。黄云盖下必有神人。遣人水中而往迎接。立以为王。王之旧妇担彼刖人。展转乞索到王子国。国人皆称有一好妇担一刖婿恭承孝顺。乃闻于王。王闻是已即遣人唤来到殿前。王问妇言。此刖人者实尔夫不。答言实是。王时语言。识我不耶。答言不识。王言。汝识某甲不。谛向王看。然后惭愧。王故慈心遣人养活。佛言。欲知王者。即我身是。尔如妇者。旃遮婆罗门女带木杅谤我者是。尔时刖手足者。今提婆达多是(故知善恶目验有征)  
  又菩萨本行经云。佛告王曰。过去世时。此阎浮提有国名不流沙。王名婆檀宁。夫人字跋摩竭提。时世谷贵人民饥饿。加有疫病。时王亦病。夫人自出祠天。阶边有一家。夫行不在。时妇产儿。又无婢使。产后饥虚复无有食。便自念言。今死垂至。更无余计。自欲啖儿。即便取刀适欲杀儿。心为悲感举声大哭。尔时夫人欲还宫中。闻此妇人悲声惨切。怆...(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忏为业。会周建德六年国灭三宝。瑱抱持经像隐于深山。遇贼欲劫。初未觉也。忽见一人形长丈余。美须颜具奴衣服。乘白马朱[騣-凶+(鬯-匕)]自山顶来。径至瑱前下马而谓曰。今夜贼至。师可急避。瑱居悬崖之下。绝无余道。疑是山神。乃曰。今佛法毁灭贫道容身无地。故来依投檀越。今有贼来。正可于此取死。更何逃窜。神曰。师既远投弟子。弟子亦能护师。正尔住此遂失所在。当夜忽降大雪。可深丈余。雪深道隔。遂免贼难。后晴路开。群贼重来。神遂告山下。诸村曰。贼欲劫瑱师。汝等急往共救。乃各严器仗入山拒击。贼便惊散。从此每日瑱常凭神安业山阜。不测其终。  
  周京师大追远寺释僧实。俗姓程。侨阳灵武人也。幼怀雅亮清卓不群。魏孝文大和末年。从京至雒。因遇勒主三藏。授以禅法。三学虽通偏以九次调心。故得定水清澄禅林蓊蔚。于是陶化京华久而逾盛。忽于一日正午僧寝之时。自上楼鸣钟急。众僧出房怪问所以。实告僧曰。人各速备香火急赴集堂。僧既集已又告僧曰。人各用心修理佛事。齐诵观音以救江南。梁国其寺讲堂欲崩。恐损道俗宜共救厄。当尔之时杨都讲堂正论法集。道俗向千充满其中。忽闻西北异种香烟及空中经声伎乐云屯从堂北门而入直出南门。合堂惊出。靴履忘着。共逐听声。人既出尽。堂欻摧倒。大众得全。免斯危难。奏闻梁主。敕使问周。果如实救。梁主三度奉请。周主不放。梁主遥礼备尽致敬。大送珍宝及树皮纳三衣机拂什物等。禅师余物并皆散施。唯留纳机等。见在禅...(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虫。七名破肠虫。八名闭塞虫。九名善色虫。十名秽门创虫。出其色可恶住粪秽中。此十种虫。若违性嗔故亦损人身。备在经文。不可具述。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十种虫行于髓中。有行精中。何等为十。一名毛虫。二名黑口虫。三名无力虫。四名大痛虫。五名烦闷虫。六名火虫。七名滑虫。八名下流虫。九名起身根虫。十名忆念欢喜虫。此之十虫。若违性嗔故亦损人身。广如经说。不可具述。  
地狱部第七  
  如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云。尔时信相菩萨为诸众生而作发起白佛言。世尊。今有受罪众生。为诸狱卒剉碓斩身。从头至足。乃至其顶。斩之已讫。巧风吹活而复斩之。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儿魁脍斩截众生故获斯罪。  
  第二复有众生。身体[病-丙+(君/巾)]痹眉须堕落举身洪烂。鸟栖鹿宿人迹永绝。沾污亲族人不喜见。名之癞病。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破坏塔寺。剥脱道人。斫射贤圣。伤害师长。常无返复。背恩忘义。常行苟且。淫匿尊卑。无所忌讳。故获斯罪。  
  第三复有众生。身体长大聋騃无足宛转腹行。唯食泥土以自活命。为诸小虫之所唼食。常受此苦不可堪处。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人。自用不信好言善语。不孝父母。反戾时君。若为帝主大臣四镇方伯州郡令长吏禁督护。恃其威势侵夺民物。无有道理使民枯瘁。呼嗟而行。故获斯罪。  
  第四复有众生。两目盲瞎都无所见。或抵树木。或堕沟坑。于时死已更复受身亦复如是。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不信罪福。障佛光明。缝鹰眼合。笼系众生。皮囊盛头。不得所见。故获斯罪。  
  第五复有众生。謇吃喑哑口不能言。若有所说闭目举手乃不言了。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诽谤三尊。轻毁圣道。论他好丑。求人长短。强诬良善。憎嫉贤人。故获斯罪。  
  第六复有众生。腹大项细不能下食。若有所食变为脓血。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偷盗僧食。或为大会福食屏处偷啖。吝惜己物但贪他财。常...(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斯罪。  
  第十九复有众生少小孤寒。无有父母兄弟。为他作使。辛苦活命。长大成人。横罗殃祸。县官所缚。系闭牢狱。无人追饷。饥穷困苦。无所告及。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喜捕拾雕鹫鹰鹞熊罴虎豹枷锁而畜。孤此众生父母兄弟。常切忧悲悲鸣噭裂。哀感人心不能供养。常苦饥饿骨立皮连。求死不得。故获斯罪。  
  第二十复有众生。其形甚丑。身黑如漆。两目复青。鞠颊俱堆。疱面平鼻。两眼黄赤。牙齿疏缺。口气腥臭。矬短拥肿。大腹凸髋。脚复缭戾。偻脊匡肋。费衣健食。恶疮脓血。水肿干痟。疥癞痈疽。种种诸恶。集在其身。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他作罪横罗其殃。永不见佛。永不闻法。永不识僧。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子不孝父母。为臣不忠其君。为君不敬其下。朋友不赏其信。乡党不以其齿。朝廷不以其爵。妄为趋诈。心意颠倒无有其度。不信三尊。弑君害师。伐国掠民。攻城破坞。偷[病-丙+于]过盗恶业非一。美己恶人。侵凌孤老。诬谤贤圣轻慢尊长。欺诳下贱。一切罪业。悉具犯之。众恶集报。故获斯罪。  
  尔时一切诸受罪众生。闻佛作如是说。悲号动地。泪下如雨。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久住说法。令我等辈而得解脱。佛言。若我久住。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谓我常在不念无常。善男子。譬如婴儿母常在侧不生难遭之想。若母去者便生渴仰思恋之心。母方还来乃生欢喜。善男子。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善恶业缘受报好丑。故般涅槃。尔时世尊。即为此诸受罪众生。而说...(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而亡。亡后家便贫瘁。一儿早死。余有一孙穷寒路次。  
  宋泰初元年。江州长史邓琬。立刺史晋安王子勋为帝以作乱。初南郡太守张悦得罪。镇归杨都。及溢口赦之以为冠军将军。与共经纪军事。琬前军袁顗既败。张悦惧诛。乃称暴疾。仗甲而召。邓琬既至。谓之曰。卿始此祸。而欲卖罪少帝乎。命斩于床前。并杀其子。以琬头至。五十年悦寝疾见琬。为厉遂死。  
  宋济豫章王萧嶷亡后。忽现形于沈文季曰。我病未应死。皇太子加膏中十一种药使我不差。汤中复加药一种。使我痢不断。吾已诉。先许还东郕。当判此事。便怀出青纸文书示文季云。与卿少旧。为呈主上也。俄而失所在。文季惧不敢传。少时文惠太子薨。  
  魏城阳王元徽。初为孝庄帝昼计杀尔朱荣。及尔朱兆入雒害孝庄。而徽惧走投雒阳令寇祖仁。祖仁父叔兄弟三人为刺史皆徽之力也。既而尔朱兆购徽万户侯。祖仁遂斩徽送之。并匿其金百斤马五十匹。及兆得徽首。亦不赏侯。兆乃梦徽。曰我金二百斤马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也。兆觉曰。城阳家本巨富。昨令收捕。全无金银。此梦或实。至晚即令收祖仁。祖仁入见徽。曰足得相报矣。祖仁款得金百斤马五十匹。兆不信之。祖仁私敛戚属得金三十斤马三十匹输兆。犹不充数。兆乃发怒。悬头于树。以石硾其足。鞮棰杀之(右此七验出冤魂志)  
  唐初相州大慈寺塔被焚。以大业末年群贼互兴。寺在三爵台室西葛[苨-匕+樓]山上。四乡来投筑城固守。人物拥聚尺地不空。塔之上下重复皆满。于中秽污不可见闻。贼平之后人...(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为人所誉不被诽谤。复何因缘得生为人。常被诽谤为人所憎。形体丑恶身意不安。常怀恐怖复何因缘所生之处。常与佛会闻法奉众。初不差违。遭遇知识逮得好心。若作沙门当得所愿。所问如是。唯愿世尊。分别解说。令使众会得闻正教。愿使一切得济彼安。佛告长者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解说妙要。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一慈心不杀。恤养物命令众得安。二贤良不盗他物。布施无贪济诸穷乏。三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四诚信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无得贪欺。五不饮酒不经过口。行此五事乃得生天。  
  佛告辩意。复有五事得生人中。何谓为五。一布施恩润贫穷。二持戒不犯十恶。三忍辱不乱众患。四精进劝化无有懈怠。五一心奉孝尽忠。是为五事得生人中大富长寿端正威德得为人主一切敬侍。  
  佛告辩意。复有五事死入地狱亿劫乃出。何谓为五。一不信有佛法众。而行诽谤轻毁圣道。二破坏佛寺尊庙。三四辈转相诽谤不计殃罪。无敬顺意。四反逆无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顺从。五当来有欲为道。已得为道便不顺师教诲。而自贡高轻慢诽谤师。是为五事死入地狱展转地狱无有出期。复有五事堕饿鬼中。何谓为五。一悭贪不欲布施。二盗窃不孝二亲。三愚闇无有慈心。四积聚财物不肯衣食。五不给父母兄弟妻子奴婢。是为五事堕饿鬼中。  
  复有五事作畜生行堕畜生中。何谓为五。一犯戒私窃偷盗。二负债抵而不偿。三杀生以身偿之。四不善听受经法。五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以俗为缘。是为五事生畜生中。  
  复有五事得为尊贵众人所敬。何谓为五。一施慧普广。二礼敬三宝及众长者。三忍辱无有嗔恚。四柔和谦下。五博闻经戒。是为五事得为尊贵众人所敬。  
  复有五事常生卑贱为人奴婢。何谓为五。一憍慢不敬。二亲二刚强无恪心。三放逸不礼三尊。四盗窃以为生业。五负债逃避不偿。是为五事常生卑贱奴婢之中。  
  复有五事得生人中。口气香洁身心常安。为人所誉不...(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色炜烨发黑齿白。形貌光泽。气力坚强。行步举止。出入自游。上车乘马。众人瞻戴。莫不爱敬。一旦忽耄。头白齿落。面皱皮缓。体重拄杖。短气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终不可得。  
  二谓身体强健骨髓实盛行步无双。饮食自恣。庄饰头首。谓为无比。张弓捻矢。把执兵杖。有所危害。不省曲直。骂詈冲口。谓为豪强。自计吾我。无有衰耗。疾病卒至。伏之着床。不能动摇。身痛如榜。耳鼻口目。不闻声香美味细滑。坐起须人污露自出。身卧其上。众患难喻。假使欲免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三谓欲求长寿。在世无极。得免于病死。命既甚短。怀万岁虑。寿少忧多。不察非常。五欲自恣。放心逸意。杀盗淫乱。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嫉邪见。不孝父母。不顺师友。轻易尊长。反逆无道。悕望豪富。谓可永存。讥谤圣道。以邪无双。嘘天独步。慕于世荣。不识天地表里所由。不别四大因缘合成。犹如幻师。不了古今所兴之世。不受化导。不知生所从来死之所归。心存天地。谓是吾许。非常对至。如风吹云。冀念长生。命忽然终。不得自在。欲使不尔。终不可得也。  
  四谓父母兄弟室家亲族。朋友知识。恩爱荣乐。财物富贵。官爵俸禄。骑乘游观。妻妾子息。以自骄恣。饮食快意。儿客仆使。趋行绮视。顾影而步。轻蔑众人。计己无双。奴客庸骂。兽类畜生。出入自在。无有期度。不察前后。谓其眷属。从使之众。意可常得。宿对卒至。如汤消雪。心乃怀惧。请求济患。安得如愿。呼噏命断。魂神独逝。...(第1532-04部~法苑珠林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001)



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陈大惠  http://www.sxjyqqw.org/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9 03:33 , Processed in 0.22718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