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48|回复: 1

[其它] 性空法师(Ven.Dhammadip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2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八章 三转*轮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八章 三转*轮
  三转四谛
  三转四谛⑴,南传佛教认为「三转」就是三种智的说明,北传没有特别强调。
  第一转为「示谛转」,此第一智是「示谛智」(sacca ñāna):中文翻译第一智是「示转」,表示见道的过程。
  依南北传佛教的看法,第一转是在说明见道,就是实现四圣谛,第一转让我们了解佛开悟的内容以及见道的过程。在三藏经中,有的将第一转严格地定义为见道过程的说明,但这是方便的说法。如《中阿含经》中舍利弗说明正见定,此时示转是在说明漏尽的智慧,也就是阿罗汉的智慧⑵;另外经中也提到示转与不还果有关。示转可用来说明见道,也可说明漏尽道,但平常是用它来说明见道。我们知道憍陈如听闻《转*轮经》实现清净眼,得到见道的智慧而知所有世间法都是生灭法。严格地说,第一转属于佛陀的见道,但不能完全做这样的分别,因除了佛陀现观的部分之外,也有化导众生说法的部分。
  南传佛教主张实现见道时,断掉三结。一切有部将见道舍离的烦恼分析得很复杂,有见苦所断的烦恼、见集所断的烦恼、见灭所断的烦恼、见道所断的烦恼,在欲界就有三十二种⑶。实现见道的条件,除了离开欲界的烦恼,也要离开上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合计有八十八种见道所应断的烦恼。
  第二转称为「应作谛转」是「应作谛智」(kicca ñāna),「kicca」是「应该作」的意思,表示什么应该是要作的事情。中文翻为「劝转」,这意思翻得很好,「劝转」是劝告以表示什么是应该做的意思。严格地说第二转属于修道的过程,但要了解这只是方便的说明。
  第二转为实现修道的部份。一切有部认为:佛在修道的过程中不用实现第一、二果,因他有种种的功德,所以能直接证第三果。「应作」要在开悟后才能了解,开悟前,佛并不能了解「应作」的内容。在见道中,他「遍知」道的过程,然后了解要如何才能完全断除烦恼。佛不仅自己能断除烦恼,也能领导别人朝向断烦恼的方向。所以,佛开悟有二个方面,一是自己通达「道」而实现解脱,二是教导众生如何修道及如何实现道达到解脱。
  严格地说,一切有部以第二转说明修道的过程,见道后才有修道的过程,见道时不能完全离开烦恼,只有修道才能真正断除一切烦恼。所以,修道称为「应作」就是离开所有见道时未断的烦恼。第二转是说明如何修道⑷以离开所有的烦恼。修道过程中所要断的烦恼有十种⑸,而在第二转时要实现金刚喻定⑹。
  第三转称为「已作谛转」,是「已作谛智」(kata ñāna),中文译为「证转」。说明已经完成金刚喻定而得无漏智、无生智,已实现真理,没有什么还没做的。
  佛说明四谛的三种智,如此我们才能彻底了解四谛,了解缘起的内容,因为四谛就是缘起的说明。将以上内容整理简表如下:(图略)
  三转苦谛
  9.Idam dukkham ariyasa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ādi ñānam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udapādi‖‖Tam panidam dukkham ariyasa-ccam pariññeyyan ti me bhikkhave pubbe‖la‖pariññāt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ādi‖pe‖āloko udapādi‖‖
  诸比丘!苦圣谛者,即是此,是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诸比丘!对此苦圣谛应遍知,诸比丘!已遍知,于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乃至光明生。
  前所未闻之法(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佛陀时代虽有很多人修行,但无漏道已经不见;佛因有收集无量功德,所以能实现无漏道而解脱。当时印度人修定是相当普遍的事,就如同现代人都有车子一般,但他们没有无漏道,他们是靠佛才听闻无漏法而实现无漏道。所有的佛都以四圣谛、八正道来教导众生。在佛之前,古老的涅槃城、古仙人道早已不见⑺,直到佛实现了它,才以此法教化众生,所以是「于先前未闻之法」。
  在巴利文里Vana是爱、森林的意思⑻。因为有爱的稠林,使我们看不到古老的涅槃之城;而佛已经完全断除所有的爱,所以能发现长久以来被爱、烦恼稠林所淹没的城市;也由于佛没有任何爱、烦恼的种子,能为众生开示四圣谛、八正道「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的深义。
  眼生(cakkhum udapādi):在涅槃的古城中,有真正的解脱、解脱智,生起无漏眼。
  智生(ñānam udapādi):生起无漏智。
  慧生(paññā udapādi):生起无漏慧。
  明生(vijjā udapādi):生起无漏明,所以没有无明。
  光明生(āloko udapādi):生起无漏智慧的光明。有漏智慧因为有「定」,所以也有「光明」,但只有无漏智慧的光明,才能清楚地分别什么是解脱的境界,知道如何才能解脱。
  涅槃之道是「如如」、「不离如」、「不异如」,就是对四圣谛、八正道的了解,有四圣谛、八正道的了解,才有「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的了解。《杂阿含)说四圣谛是「如如」⑼,「如」是常法的意思,意谓不管有没有佛,四圣谛、八正道都是存在的。
  涅槃是常法,是「前所未闻之法」,不是说以前没有这个法,而是譬喻这个法已被隐没。如同在森林里有很多爱、烦恼而生的树,将古老的城市——涅槃隐没在繁茂的树林里,而看不到它的存在。就像现在末法时代,对涅槃了解愈来愈模糊。
  依南传佛教的说法:在末法时代,解说甚深殊妙的胜义法、缘起法的阿毘达摩会先消失,没有法师能再如法说明;之后经的深义不见,戒律也渐渐不见,最后佛法就隐没了。为什么?因为愈来愈少人能了解八圣道、四圣谛的「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的谛性,所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论、看法出现,复杂的说法也跟着出现,但对于「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的了解却愈少,这就是末法的世间。因此,「前所未闻之法」,不是说以前没有法,只是佛出生时,法已经不见,所以佛要用不可思议的努力才能了解。佛陀剥开茂密的稠林,发现一条古道,可以到达涅槃古城,我们不用像佛那么辛苦去发现。但是因为我们「爱」的森林愈来愈茂密,对「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的看法也就愈来愈模糊,佛陀展现无比的慈心悲智,不厌其烦的用三种层次教导指引我们,如何走这条解脱之路。
  以苦谛来说明三转就是「我遍知苦谛,我应遍知苦谛,我已遍知苦谛」,即是「示谛智」、「应作谛智」、「已作谛智」三种智的说明。
  《清净道论》中提到「遍知」有五个方面⑽:
  (一)遍知苦的现起之性:是轮回的意思。
  (二)遍知名色:名色也表示轮回的意思。
  (三)遍知三界苦:苦有一种或二种(名、色)或三种(欲、色、无色界苦)等不同分别,这种分别法在原始佛教就有。在修行过程中,一切有部以「三苦」——行苦、坏苦、苦苦来作系统的思惟,但原始佛教不依这三种分类方式安排修行过程。相同地,集谛也和苦谛一样有三种分别。
  (四)遍知四食:就是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四种食。
  (五)遍知五取蕴:要能遍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才能彻底了解修行的过程。苦是什么?苦就是果。《俱舍论》说:思惟苦谛如同「病」,集谛如同病因,灭谛如同病愈,道谛如同治病的过程⑾。《清净道论》则举四种譬喻,有个很好的譬喻,它说明要这样思惟四谛:思惟「苦」为负担,思惟「集」为取负担,思惟「灭」为离负担,思惟「道」为离负担的方便⑿。
  为什么苦是果?因为过去的业,我们结生于母胎之中,成长于不断破坏,无法满足的世间,没有出生在清净的莲花中,所以有生就一定是苦⒀。我们应当要能了知「此是苦」、「应知苦」、「已知苦」三种层次,才是彻底了解苦谛。
  三转集谛
  10.Idam 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ādi ñānam udapādi pan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Tam kho panidam 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m pahātabban ti me bhikkhave pubbe‖la-pe‖pahīn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ādi‖pe‖āloko udapādi‖‖
  诸比丘!苦集圣谛者,即是此,是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诸比丘!对此苦集圣谛应断除,诸比丘!已断除,于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乃至光明生。
  集谛是苦的因,对于苦的原因应该要远离。关于集谛,要成就「知是集」、「应断集」和「已断集」三种智,才能彻底了解集谛。
  「即是此」指第一知,知道这个就是集,能「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此在北传《阿含经》⒁亦可找到,只是《俱舍论》是用「眼、智、明、觉」⒂来说明,这和他们的现观、修行过程有关系。
  在见道的过程,依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分别,依无间道和解脱道的分别,一切有部认为要有系统地分别思惟四圣谛。所以,在离烦恼过程的解脱道上,要能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观察思惟四圣谛以离开各界的烦恼。
  依南传佛教的看法,佛陀三转四谛的*轮,每一转各有四行相,共有十二行相。此三转就是三种智,十二行相代表苦、集、灭、道四谛各有三种智的实践。南传以「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五种来说明现观的过程,但一切有部是以「眼、智、明、觉」说明离开烦恼和现观的关系。因此在《俱舍论》中提及:「眼」叫做法智忍,表示无漏智慧:「智」叫做法智,代表无疑;「明」叫做类智忍,表示如实了解;「觉」叫做类智,表示智慧清净16。
  南传说明四谛是三转十二行相,一切有部却认为四谛有四十八行相。《俱舍论》第六品有说明这种分别,经部在此批评有部,经部以为佛转*轮时只说十二种行相,因为三转苦、集、灭、道四谛,所以只有十二行相;如果像有部所说有四十八行相,为何佛只说十二行相,而不说四十八行相?
  有部对于经部的批评提出辩论:佛曾告诉比丘,若要解脱一定要有七方便(七处善),若无七方便就无法解脱。这七种方便就是要了解色的「苦」、「集」、「灭」、「道」、「味」、「患」、「离」⒄。但是佛在经中只开示七方便,没有说要有三十五种方便(七方便×五蕴)。相同的道理,佛虽没有说四十八行相,只说了十二种现观过程的行相,但所有的谛应该都包括在其中。
  一切有部认为苦、集虽然为二种谛,但应视它们为一个现观的过程。依他们的修行系统,在现观过程中是用九种遍知来说明,其中苦、集属于一种遍知,属于同一个体⒅。
  《俱舍论》第六品提到「应知此中,果性取蕴名为苦谛,因性取蕴名为集谛,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虽有殊,非物有异,灭道二谛,物亦有殊。」⒆这意思是说:苦谛就是五取蕴,是从「果」位来说,而集谛就是关于五取蕴生起的「因」,是苦的能集——招感。苦、集只是名称不同,但体是相同的,都是属于有漏法。另外,在《俱舍论》第一品也可以找到苦、集的分别⒇。至于提到「灭道二谛,物亦有殊」是说明灭谛、道谛名称不同,它们的体也不一样,二者虽都是无漏法,但「道」是有为法,「灭」是无为法。
  《俱舍论》强调苦谛、集谛就是「行」的说明,之前已说明行是轮回最重要的缘,有行就会轮回。为什么有「行」?因有爱,所以有行。有行就有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一切法都在「行」的无常逼迫中,所以苦就是行;而集就是「行的缘」,因为集是爱、是有漏法。有了爱,就有无明,也就有了行。要实现灭谛的解脱,就是去掉苦、去掉爱、行,所以解脱道就是离爱的道,离爱就是离缘、离行。为什么能离行?因了解「行」本来就是苦。
  三转灭谛
  11.Idam 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udapādi ñānam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Tam kho panidam 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m sacchikātabban ti me bhikkhave pubbe‖la-pe‖sacchikat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ādi‖pe‖āloko udapādi‖‖
  诸比丘!苦灭圣谛者,即是此,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诸比丘!对此苦灭圣谛应现证,乃至已现证,于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至乃至光明生。
  灭谛三转就是成就「知证灭」、「应证灭」、「已证灭」三种智。「证」是自己的经验,要用自己的身体才能证,才能实现解脱。在《杂阿含经》中提及:有一个天人想知道世界的末端在那里?因此不断地跑,却都找不到,天人就去问佛:这个世界的因、世界的缘、世界的灭、灭世界的道是什么?佛陀回答:在这个一寻(七尺)的身体中就有世界的因、有世界的灭、有世界灭的道。所以要了解这个世界,不用辛苦地跑那么远,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证得这个世界的经验,朝向世界灭的道(21)。
  「证」,即是用自己的经验来了解,除了用身体来证,无法用其他工具了解佛法,因为我们不是靠传统、靠别人的看法或道理,而是靠自己的身体来了解什么叫佛法、什么叫涅槃,这才是真正了解「证」的意思。
  一切有部说明「灭」为「择灭」,想了解他们的修行过程,就要了解「择灭」,「择灭」就是用智慧来实现灭,也就是「行灭」的意思,此为「渐次灭」的过程。一切有部认为:「究竟择灭」是涅槃、无为境界;但「择灭」也可说是「行灭」——即断苦、集谛的烦恼。所以「择灭」的究竟意思为究竟涅槃、无为境界;从方便来说明,「择灭」不只是涅槃,也说明行灭的过程,是用智慧去掉烦恼的过程。若想知道一切有部去掉烦恼的复杂过程及所有的修法,要了解他们对不同烦恼的「择灭」方法与现观的分别。
  「行」,(sankhāra)有不同的意思,了解「行」才能对佛法有较清楚的认识。「行」在巴利文中有很多方面的使用,比方说在印度、希腊乃至在中国,当戏剧表演时,表演者用粉装饰自己的脸,如用黑色的颜料表示生气,借由不同颜色表达不同的感情,如爱是一种颜色,嫉也是一种颜色,从不同颜色中了解表演者不同的心情。戏剧是一种表示法,「行」也是表示本来所没有的真相,如同女人或表演者用外加的颜料、粉来装饰自己一般。「行」不是自然的,造作本来所没有的事情。「行」会如同轮子一样地转,为什么轮子会转?因为有动力。所以,「行」也可以译成「动力」,将本来所没有的真相造作出来,即是发起所有法本来所没有的过程。
  依照此理,「择灭」除了表示究竟涅槃,也代表行灭的过程,即是用智慧灭除行,说明离开不同强度、不同品的烦恼,就要用不同的择灭。因为「行」代表许多不同品的烦恼,如果要灭行,就要有很多不同的择灭。
  灭谛的实现就是离苦的过程,在胜义谛的究竟说明上,只有一个真正的灭谛,没有二个或三个不同的解脱境界。原始佛教中:灭谛只是表示涅槃的境界,是究竟灭的意思,并没有关于不同品的行灭,不过在实现涅槃或实现第一果至第四果的过程中,会依不同修行者的「根」之成熟程度而有不同的说明。南北传佛教用三种根(22)来让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当见道时,就有了「未知当知根」;于修道时,有「已知根」;究竟解脱后,则实现了「具知根」。「根」是关于出世间的所缘,关于无漏所缘的增上力。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解脱的所缘时,其解脱所缘的增上力——根还是很弱;虽然力量弱,但实现见道就已经入圣流。圣人与凡夫的差别在哪里?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圣人都能修道果定,但凡夫因未实现解脱境界,所以无法修道果定。
  道果定是什么样的定?它是以解脱境界为我们的所缘。南传以为道心只有一个刹那,果心有二个或者三个刹那;而一切有部认为见道是十五或十六个刹那。不管那一种说法,这个过程都是非常快。虽然这个过程如此快速,但入道果定是很有力量的经验,因为它会让我们的心,不管在任何情形下都会记得这个经验。入道果定的经验如同入禅定一般,曾经实现禅定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记得入禅定的所缘,以及入禅定的离欲过程。同样地,曾经入道果定的圣人,他的心也会记得这样的经验。因此,一切有部认为:当心能记得解脱的所缘,而且五根也平衡时,就能进入道果定。
  灭谛是无为法,是没有所缘的法,也就是行灭,必须用无漏法来了解灭,所以只有一到四果的无漏果,才是「灭」的境界,而三种无漏根就是来帮助我们了解「择灭」。择灭和现观的过程无法分开,因此要用现观的过程来了解择灭,而要实现无为法——涅槃时,则要用无漏有为的「道」来践行。
  三转道谛
  12.Idam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tipadā ariyasa-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ādi ñānam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Tam kho panidam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tipadā ariyasaccam bhaveta-bban ti me bhikkhave‖pa‖bhāvit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udapādi ñānam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诸比丘!顺苦灭道圣谛者,即是此,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诸比丘!对此顺苦灭道圣谛应修习,乃至已修习,于前所未闻之法,我眼生乃至光明生。
  灭谛是果,道谛是因。道谛的三转是「知有道」、「应修习」、「已修习」。道谛有世间与出世间二个部分。什么是道谛?要现观才能真正了解道谛。道谛的精髓在于离欲——即离爱,因为苦的因是爱,「离爱」、「离欲」就是道的意思,所以通常称「道」为离欲道、离爱道,是实现涅槃的道。「道」引导我们离开所有的烦恼,它是灭谛的因。
  《俱舍论》提到:见道是无漏,因为实现见道要用出世心,只有出世心可以正断烦恼。所以严格的说,出世间道是在说明见道的过程。另外严格的说,第二、三、四果也是属于出世心的过程,如同见道一般。不过,修道是较长的过程,因此《俱舍论》提到:修道包含世间与出世间二方面(23)。不过在见道过程一定只有出世心,没有世间心,因世间心没有办法正断烦恼。
  在修道过程中,出世心会出现四次,可以定在不同果位的道果定中。成就不同果位的修道是很自然的过程,若我们用功地修行,努力地思惟无常、苦、无我,就能从第一果任运地朝向第二果,接着自然朝向第三果、第四果。如同在第一果用功思惟,只要不退心继续努力就会自然地向第二果前进,而不会只是一直定在第一果位中,因此,「道」是一个过程。一切有部认为断遍知只属于见道过程,只有出世间的无漏智慧能作;但南传认为断遍知可分成世间与出世间方面,它开始于世间观的过程——坏灭随观智,从坏灭随观智以后都是属于断遍知,因此断遍知也有属于世间的部分。
  道要修,涅槃要用自己的身体来证。修道的「修」,依巴利文bhāvanā,是「成」的意思,修道就是成道、证道的过程。实现解脱时,对于「道」称为「已修」,只有阿罗汉与佛才可以完全地修、完全地证;若还没成道,称为「应修」。在成道的已修方面,佛教有三种目标:
  (一)成就佛道:修道过程,「已修」的部分要如同佛一般。
  (二)成就声闻道:「已修」的部分就是实现第四果,其中分为「时解脱」与「不时解脱」二种阿罗汉果位,只有已经成就无生智的阿罗汉才是「已修」。
  (三)成就独觉道:一般说独觉出现于没有佛法的时代,他们不是靠善知识,而是靠自己用功了解缘起。独觉出现在没有佛、阿罗汉的时代,他们的波罗蜜比阿罗汉高,而佛的波罗蜜则比独觉高的多。
  修道的过程就是成道的过程,平常佛教说明这个过程为五个阶段: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24)。
  【注解】
  ⑴「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如何三转?三周转故。如何具足十二行相?三周循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应遍知,此应永断,此应作证,此应修习,此已遍知,此已永断,此已作证,此已修习。」《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5〈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28下。
  ⑵《中阿含经•心品》,《大正藏》册1,页710下。
  ⑶欲界见苦所断的烦恼有十(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欲界见集所断的烦恼有七(除身、边、戒禁取见);欲界见灭所断的烦恼有七(除身、边、戒禁取见);欲界见道所断的烦恼有八(除身、边见)。共计三十二种。
  ⑷修道是在见道位所起的无漏智,精进修习四圣谛,断除三界八十一品的修惑。相当于四向四果中的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六者。
  ⑸修道所断的烦恼有十种:欲界修道断贪、瞋、痴、慢四种;色界修道断贪、痴、慢三种;无色界修道断贪、痴、慢三种。
  ⑹指如金刚一般坚固、锐利的定。另断烦恼的阶位为无间道,也以金刚喻定表示无间道,能无碍地进入证悟真理的解脱道。
  ⑺「古城」指涅槃,「古道」为八正道,佛发现古道,依此朝向涅槃。
  ⑻爱(梵vāna)意为缝在一起、聚集之意,或森林(巴vana),两者意义相通。
  ⑼「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为世尊说四圣谛。」《杂阿含经·第四一七经》,《大正藏》册2,页110下。另可参《相应部经典六•谛相应》,《汉译南传大藏经》,页324。
  ⑽「此四谛中,一切的苦,依其现起之性为一种,依名与色为二种、依欲、色、无色界的生起各别为三种,依四食为四种,依五取蕴的差别为五种。」《清净道论》,页529。
  ⑾「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观苦,苦即苦谛。次复观苦以谁为因,便观苦因,因即集谛。次复观苦以谁为灭,便观苦灭,灭即灭谛。后观苦灭以谁为道,便观灭道,道即道谛。如见病已次寻病因,续思病愈后求良药,契经亦说谛次第喻,何契经说,谓良医经,如彼经言:夫医王者,谓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状、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药。如来亦尔为大医王,如实了知苦集灭道,故加行位如是次观,现观位中次第亦尔。」《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14上。
  ⑿「苦谛如重担,集谛如负重担,灭谛如放下重担,道谛如放下重担的方法。」《清净道论》,页528。
  ⒀「有情生时,不是生于青莲、红莲、白莲之中,但是生于母胎中……十个月中,备尝种种苦,肢体不能自由曲伸……」《清净道论》,页515。
  ⒁「苦习谛者,本未闻法,眼生、智生、明生、觉生、光生、慧生。复次,苦习谛者,实定,不虚不妄,终不有异,世尊之所说,故名为苦习谛。」《增壹阿含经•高幢品》,《大正藏》册2,页619上。
  ⒂「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正*轮故。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三转十二行相谛谛皆有,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4〈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28下。
  ⒃「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解云: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类忍名明,类智名觉。又解:观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觉,此解通三道也。」《俱舍论颂疏论本》、《大正藏》册41,页953中。「忍」指正在认可四谛之理,心能安住,堪忍一切恼害,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丝毫不被烦恼障碍、间隔。「智」已知四谛之理而能解脱惑体。「法」指诸法的真理。「类」为类似、相似之意。「法智忍」、「法智」为现观欲界四谛之理;「类智忍」、「类智」为现观色界、无色界四谛之智。
  ⒄「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杂阿含经·第四一经》,《大正藏》册2,页10上。
  ⒅断三界的见、修二惑,总有九种遍知,分开来看,断见惑有六遍知,断修惑有三遍知。依六遍知来说,又合立三种遍知,即见苦集断遍知、见灭断遍知、见道断遍知,故苦集属于同一种遍知。
  ⒆《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14上。
  ⒇「有漏名取蕴,亦说为有诤,及苦集世间,见处三有等。论曰:此何所立,谓立取蕴,亦名为蕴;或有唯蕴,而非取蕴,谓无漏行。烦恼名取,蕴从取生,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此有漏法,亦名有诤。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故,损害自他故,诤随增故,名为有诤,犹如有漏;亦名为苦,违圣心故;亦名为集,能招苦故;亦名世间,可毁坏故;有对治故,亦名见处,见住其中,增眠故;亦名三有,有因有依,三有摄故,如是等类,是有漏法,随义别名。」《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2上。
  (21)「时,彼赤马天子白佛言:世尊!颇有能行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不?佛告赤马:无有能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赤马天子白佛言:……我自忆宿命,名曰赤马,作外道仙人,得神通,离诸爱欲。……今日宁可求世界边,作是念已:即便发行,唯除食息便利,减节睡眠,常行百岁,于彼命终,竟不能得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之处。佛告赤马:我今但以一寻之身,说于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色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着,是名世间集。云何为世间灭?若彼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着,无余断、舍、离、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世间灭。何等为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间灭道迹。……赤马,若比丘于世间苦若知、若断,世间集若知、若断,世间灭若知、若证,世间灭道迹若知、若修。赤马,是名得世界边,度世间爱。」《杂阿含经•第一三0七经》,《大正藏》册2,页359上-中。
  (22)「谓在见道有未曾知当知行转故,说彼名未知当知。若在修道无未曾知,但为断除余随眠故,即于彼境复数了知,是故说彼名为已知。在无学道知己,已知故名为知,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谓得尽智、无生智故,如实自知,我遍知苦,不复遍知。乃至广说。」《阿毘达磨俱舍论》卷3〈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页15上。
  (23)「见道应知,唯是无漏,修道通二,所以者何?见道速能治三界故,顿断九品见所断故,非世间道有此堪能,故见位中道唯无漏。修道有异,故通二种。」《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13下。(24)大小乘皆立修道五阶位:一、小乘五位,即:(一)资粮位,又分三位: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二)加行位,此位有四: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三)见道位:指声闻初果断三结(南传);或说断三界见惑八十八种(俱舍论)。(四)修道位:指思惟生无常,断十结(南传);指二、三果修四谛断欲界思惑(俱舍论)。(五)无学位:指四果阿罗汉断一切烦恼,所作已办。二、大乘五位:(一)资粮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诸位菩萨,以服德智慧为助道资粮。(二)加行位,为得无漏智加力修行之位,称大乘顺抉择分。(三)通达位,又作见道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得见中道。(四)修习位,又作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复修习根本智。(五)究竟位,即佛果位;最极清净圆满。参阅《佛光》「五位」页1087。李世杰撰,《俱舍学纲要》页139-174(修订版91.2)。韩廷杰着,《唯识学概论》(台北市:文津,民82,初版)页296-308。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9:23 , Processed in 0.14166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