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74|回复: 0

转帖:星云法师: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西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廿三日
  地点: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对象:法师、居士 
  (弟子方杞记) 

  一、心的一刻与心的永恒   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
  三、心的地狱和心的天堂   四、心的净化与心的解脱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我们平时重视身体,却不重视这个心。为了身体需要营养,我们要吃得饱,要穿得暖,知道调理饮食,知道避开寒暑的侵袭,甚至知道化妆、健美,却很少知道要美化心灵。除了爱惜身体以外,其次爱惜的就是金钱,早晚想尽方法,时时刻刻都在想如何发财,而很少想到如何发掘心里的财富。我们又喜爱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有时间,便与他嘘寒问暖,亲密交往,却也很少想到跟自己的心建立关系,诚信相待。

  我们为什么知道爱惜身体、金钱和亲友,却不知道亲近自己的心呢?要知道:人生百年以后,身体不是我们的,金钱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妻儿眷属都不是我们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的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和心,才是我们自己的宝。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譬喻:有一天,自己的心教训了身体一顿,心对身体说:“每天从早上起,我这颗心就帮你穿衣服,帮你洗脸、刷牙,教你吃饭、走路,你的进退坐卧,哪一样不是我在帮忙?现在,你这个身体要修行求道,你一会儿到这个寺庙朝拜,一会儿又到那个寺庙顶礼,每天拖着个躯壳东奔西跑,四处问道,真是缘木求鱼,你怎么不向我这颗心问道呢?”心又说:“你这个身体,难道没有听说四句偈吗?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放着我这个现成的灵山不求,却向身外觅佛。身体,你也太糊涂了!”

  这个譬喻,指出了人们舍近求远的个性。我们平常没有注意这个心,呼吸而不知,日用而不觉,实际上,心是最重要的,心是诸法的根本。《五苦章句经》上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就是指出:三涂六道,都在一念取舍上。最近流行一句广告词:“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真的找到什么吗?在这个世界上,你找到什么都是假的,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永恒的心灵,那才算是真正找到了。

  佛经中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明修行贵在修心:有一位国王信仰三宝,发心行大布施,就把宫里所有的黄金打碎,然后宣布:凡是修道的人到他这个国家来,个个都可以拿一把黄金!消息传出之后,远近交誉,释迦牟尼佛知道了,一方面欢喜国王有这样大的发心,行大布施,一方面又惋惜国王只知形相上的金钱布施,而不知根本解决自性真如,所以就化身为一个修道者,也来化缘。当他从国王面前取了一把黄金后,过了一会儿又放回去,说:“我不要了!”说完就走。

  国王觉得奇怪:一把黄金为数不少,为什么不要呢?就叫住这位修道者,询问原因。

  修道者合十说:“我原是云水僧,一向逍遥自在的生活,不为物役,也不受形累。现在拿了一把黄金,盖房子嫌不够,藏在身上又不安心,我想想,这把黄金没有用,还是还给你。”

  国王一听,觉得修道者的话也有道理,就问:“你盖一栋房子住,要多少黄金才够?”

  修道者一笑:“三把黄金。”

  国王想:看在远道而来的份上,好吧,就赏他三把黄金。修道者得了国王首肯,便拿了三把黄金,作势离去,然后走着走着又回来了,把黄金一放,叹气说:“还是还给你吧,我不要了!”

  国王很讶异:“为什么又不要了呢?”

  修道者摇摇头说:“我想,三把黄金是可以盖房子啦,可是,房子盖好了,只有我一个人住,如果遇到病痛,就没有人看护我、照顾我,修道有了疑难,也没有人同修共参,这就没意思了。我想:既然要盖房子,就应该多给几个人住,要盖宽敞一点的,这三把黄金恐怕是不够的,所以,我不要了!”

  国王起先觉得这个人有点贪心,后来想想,这人不做自了汉,不自私,能推己及人,倒也还颇可称道,就问他:“那么,你到底要多少黄金啊?”

  修道者举起一只手掌,回答:“五把黄金应该够了!”

  国王点头:“我成全你,你就领五把黄金好了!”这个释迦牟尼佛化身的修道者也不客气,伸手取了五把黄金,转身向国王告辞。可是走了不远,又慢慢踱了回来,把黄金一倒,说:“我想想不对,五把黄金还是不拿的好,我不要了!”

  国王惊愕得站起来,问:“什么!五把黄金还不够吗?”

  修道者屈指数说:“国王啊,这五把黄金能盖大房子,又能安顿很多人,是不错啦。不过,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天天要吃饭、穿衣,要付医药费、保养费,还要准备意外开销,这五把黄金只能坐吃山空,实在是不够的啊!”

  这个时候,国王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按捺着怒气问:“你究竟要多少才会满足?”

  修道者合十回答:“七把!七把黄金。”

  国王马上答应了:“好吧!你再拿七把,不要再贪心不足了!”

  修道者兜了七把黄金,稍一犹豫,又立刻通通放下来,摇头说:“不!不!我还是不要了!”

  国王终于发怒了,霍的一声站起身来,气冲冲的指责:“岂有此理!难道你要我把所有的黄金都给你吗?哼!”

  修道者脸色一整,端庄的答道:“国王呵,不要生气,你即使将所有的黄金悉数给我,我也不要!”

  国王听了,勃然大怒:“那你要什么?说!”

  修道者面含微笑,缓缓吐露:“把所有的黄金都给我,让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能供养道友,有什么用?我心里的食衣住行还是无法解决,我心里的道友还是养不活呀!”

  国王一听,什么?心理上也有衣食住行?心里也有道侣?不觉奇怪的问:“那你告诉我:你心里要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

  释迦牟尼佛化身的修道者静静开示说:“身体穿上衣服,才显得庄严,心要由道德、慈悲的衣服来庄严;身体靠吃饭食菜来维持,而这个心要以真理、佛法、禅悦为食;身体要住房子,心也要住房子,要住在永恒的真理里面,住在不生不死的地方。”

  修道者看国王听得出神了,才继续说完:“身体需要同参的照顾,心也需要共修的道友:无颠倒,无痴妄,无系缚,无一切执染,自然近道。”

  国王听后,深深感觉到:的确不错,一个人的钱再多,也不过养了个早晚腐烂的臭皮囊罢了,对自己本有的永恒的道心是照顾不到的。人,不仅要修身,更要修心。

  我现在把佛教对心识的看法分成四点,向大家做一个说明:


  一、心的一刻与心的永恒 

  世间上,什么东西最快?当然大家知道“光”最快,“光”有一秒钟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但是在佛教里,最快的不是光,而是人的心念,心的速度是一秒的几百分之一,而且不受时空的局限,你一瞬间可以想到唐朝的李白,一刹那可以念及美国洛杉矶的风光,一念升沉,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心的速度最快速。

  世间万法,离不开心,经上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心和识,就是因缘果报的起源。所谓“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一切诸法,都从尘心与妄想生来。六祖惠能大师得道以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等到机缘成熟了,才开始行脚弘化。有一次来到广州,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盖指指点点,争论不休。一个说是风吹动了旗幡,幡未曾动,是风吹动;一个说哪里是风动,是幡动!

  “没有风,幡怎么动呢?是风动!”

  “不不,风的本身就是动,风吹吹扬扬,其实未动;如同流水的本质就是流,它是流而不流的,又像你坐在车中看窗外风景飞逝,只是车动,风景其实未动。眼前当为幡动,不是风动!”

  六祖见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就笑着走上前排解:

  “两位仁者呵,何必执着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啊!”

  风动也好,幡动也好,都是外境的虚幻表象,原不必执象以求,使心为物役。心为物役,就是心动;心一动,时间刹那刹那生灭,这就是心的一刻。如果风动由它动,幡动由它动;风不动,幡不动,在心上没有东西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完全安住在平等自性上,不起差别妄想,不堕无明烦恼,这种如如不动,就是心的永恒。

  唐朝有一位德山宣鉴禅师,在北方研究《金刚经》,下了很深的功夫,注解出一部《青龙疏抄》,听说南方提倡“顿悟成佛”,很不以为然,就带着《青龙疏抄》南下,准备破除六祖顿悟的禅法。德山一路晓行夜宿,辛苦跋涉,一日在路上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个卖饼的小店,他腹中饥饿,想买几块饼充饥。店里的老婆婆看见德山进来,就笑着迎接:

  “禅师你肩上挑的是什么呀?”
  “这个,是我注解《金刚经》的书。”

  “哦,你背它去哪?”
  “去南方呵!”

  “去做什么?”
  “想破解南方顿悟的禅法呵!”

  老婆婆点点头,想了一想,说:“我读《金刚经》,正有一句不懂,想请师父为我解答,师父如答得上来,我就烙饼供养您!”

  德山大笑:“请说来听听!”

  老婆婆就问了:“《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师父:您现在要吃点心,您点的是哪种心啊?”

  “这个……”德山愕然,不知如何回答。

  虽然是通达《金刚经》的德山禅师,却也被这个突兀的问题难倒了,茫然不知所措。因为这一句《金刚经》是讲心的生灭不定,我们这个身体,自幼至老,都在新陈代谢,它时时变迁,刻刻不停,完全虚假,根本没有可以把握的真实自我;而我们的心呢?又念念迁流,在刹那刹那中生灭不已,过去的念已逝,在一刻生灭中消失了;现在的心念不停的生出,又不停的灭去;未来的心还没有到;那么,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生灭不停,究竟可以把握哪一个念为我们的心呢?可见心念一生一灭,都是虚妄不实的,没有一刹那的界限,也没有亿万长的久远,是“一念三千,三千一念”,所以在禅宗里,心的一刻就是永恒,永恒也只在一念之间。

  大家偶尔也会注意自己:我心里很苦,心里很挂念,心里现在想着发财,心里希望那个讨厌的事赶快解决……,这些都是生灭心,不是永恒的心,我们要找的是一颗永恒心。禅宗的大梅法常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徒弟,凡是有人问马祖“如何是佛”,他总是回答“即心即佛”,如果有人进一步追问“如何是心”,他就说“即佛即心”,不管什么人来问道,他都是很肯定的讲“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大梅法常在马祖座下得道,后来到另外的地方去弘法,一本老师的宗旨,凡是有人问道,他也都说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度化了很多人。消息传到马祖那里,马祖想试探这个徒弟是真的悟道呢,还是依样画葫芦,就派了一个弟子去考验他。这个弟子到了大梅法常的地方,问大梅说:“您在马祖门下,学到了什么?”

  大梅便答:“师父开示我:即心即佛!”

  这个弟子又问:“什么是心?”
  大梅还是说:“即佛即心!”

  这个弟子就说了:“咦,不对啊!马祖现在不是这样讲,他现在都说“非心非佛,非佛非心”了!”

  大梅法常听了这话,不但不惊奇,反而笑了起来:“呵,这样啊!师父就是喜欢捉弄人,我管他什么“非心非佛,非佛非心”,我仍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这个弟子把这番对话带回去,告诉了马祖,马祖听了以后,很高兴的说:“好,梅子成熟了!”

  这句话一语双关,意思是说:大梅能够不被表语系缚,不改变悟道的宗旨,是真的悟道了。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万法不离一心,只要道心坚定,就能不受时空的限制,进入真理的境域;而能够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又不惑于环境变迁,这颗心也就接近佛法了。

  觉悟的禅师,能找到自己的心,是非好坏、善恶得失,一切在自己。他们心中自有一把天秤,不会随着你东风吹东风倒,西风吹西风倒,他们对自己有无限的肯定,肯定自己顶天立地,这就是一颗永恒的心!

  有的人在日常生活里,常常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别人而生活。像走在街上,如果听到别人赞美一句:“喔,小姐,你身上穿的衣服很漂亮!”心里就很高兴;如果听到人家批评:“那套衣服早就过时了,亏她还穿得出来!”心里就会难过。这样的心,活着岂不太苦?衣服的好坏美丑,和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人家说句好,就欢喜,人家说句不好,就难过,心里的欢喜不欢喜都被别人掌握住,自己不能作主,怎么能活得开心自在?像我身上这一袭僧袍,已经穿了很久了,我只当它是一件物,根本不必花心思在这个上面。我穿去宜兰,宜兰的信徒发现它旧了,我并不在意;我穿到美国,美国的信徒认为我穿袈裟比较庄严,咦,我也不觉得不自在啊!《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这颗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不受时空影响的,只要能够不依世事,不惜身命,不求名闻,不贪利养,让心灵清净无垢,那么,红尘是非都不能难倒我,种种贪嗔痴妄不过像抽刀断水、起风吹光,永远不能折损光和水,也永远不能污染我们的永恒心。


  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 

  我们的心在哪里?有人说:心不是在方寸之间吗?但是,这个“方寸之间”,并不是囿限在身体里面。有人以为过去做宰相的人,心量很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却不知修道者成道后的量更大,有多大呢?“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成道者的心,可以把虚空三千大千世界放在心里。《西游记》里,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斤斗翻了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就是形容人的心,而如来佛代表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不管虚妄的俗心怎样翻跳,当然跳不出真心之外。我们的生命,今生张三,来生李四,甚至沦为地狱的恶鬼畜生,无论怎样轮回转世,变来变去,不变的就是一个真心--就像用黄金做项炼、戒指、手环……,不管造型如何改变,黄金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佛经里有句形容心的话:“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就是说悟道的心,经过古今多少年代多少岁月,都不会改变,经历万劫千生也不会变。

  这样,方寸之心不是就住在虚空之中吗?

  元朝有个读书人,名叫许恒,因为生逢乱世,不得不跟着群众逃避战祸,在逃难途中,好几天没有饭吃了,忽然看到一个水果园,园中的果树上,累累的结着水果,群众们饥渴交迫,纷纷跑进果园,摘果子充饥,许恒却端坐在树下瞑目休息,动都不动。吃了水果的人劝他:

  “为什么你不去摘果子吃呢?”
  许恒睁开疲倦的眼睛说:“不行啊!果园是别人种的,主人不在,怎么可以偷摘呢?”

  听的人笑他傻:“唉呀!这种乱世,果园主人早就逃难去了,这些水果哪有主人?”
  许恒脸色一正:“果园没有主人,难道我们自己的心就没有主人吗?”

  我们方寸之间的心,要建立自己的主人翁,要有自主意识,这样才不会乱来,才能远离鄙恶。今天社会风气败坏,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也没有自己的方寸。

  我们又如何认识自己如虚空的真心呢?佛经上有句话:“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就是说:假如你能以慧解开悟,修持禅行,你就能见到佛境了;你把心像虚空一样放大,生死便能自如。过去有一位镜清禅师,喜欢问人“门外什么声”,例如他问一僧人:
  “门外是什么声?”

  “雨滴声。”那僧人答。

  镜清禅师便叹息:“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又有一次他问人“门外什么声”,人家说是蛇咬蛤蟆声,镜清就说:

  “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雨滴声中,众生颠倒,只知注意关心人情世故,患得患失,全然不知生命的真谛;蛇咬蛤蟆声中,透出了人间的杀伐残酷,相争相食,全然不见宇宙的浩瀚。无论是雨滴声、蛇咬声,都在凸显人间的迷离声,这个“门外什么声”,就是“心外什么声”,门,就是心。宇宙坦坦荡荡,如果把心化成宇宙,用宇宙一样的心来听,听啊!人间处处是一片颠倒声、杀伐声、愚昧声、迷离声……,所以镜清禅师要感叹众生颠倒,感叹众生苦了。

  我们把贪欲心放下,进入虚空无住的真心里,进入法身真理的慧命之中,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众苦烦恼,又能奈我们何?


  三、心的地狱和心的天堂 

  常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地狱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天堂地狱不必向外寻找,天堂地狱就在我们的心里。举个例子:我们吃一顿早饭,这颗心就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甚至十法界中的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都会在一天之内周游很多次。为什么呢?我们早上起床,本来无忧无虑,无愁无恼,打打坐,念念佛,心境就像佛一样清凉;刷牙洗脸时,想想今天要替什么人解决困难,把什么事摆平……这时为人服务的心,就是菩萨的心;坐在餐桌上了,一看早饭还没端来,就“快点呀!快点呀!”的催,肚子饿,这饿鬼的心就生起来了;等到早饭端来了,一看只有两样菜,每天都是花生、豆腐这两样菜,简直不能入口!这样计较分别,阿修罗的心也生起来了;甚至筷子一摔,桌子一拍,大骂几句,怒从心上起,不在家吃饭了,地狱畜生的心就随着怒火炽烧而出现了;坐车上班的路上,听见身旁乘客说起非洲饥荒,看报纸大火凄惨报导,悲悯的心一生起,人天菩萨的种种心也随之出现了。你们看:一顿饭里,时而佛菩萨,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交缠;半天工夫,时而人天交战,时而声闻缘觉交感。我们天天在这样的心里活来死去,忽而欢喜,忽而愁苦,一时是痴迷贪恋,一时又淡泊自在,或升华于清凉法界,或辗转于名缰利场,这不就是天堂与地狱吗?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世间最好的艺术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颗心想像什么东西,就成为什么东西。过去有个人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模拟夜叉罗刹的表情,想呀想的,想久了,不知不觉一脸横肉,变成很凶恶的样子;后来遇见一位法师,法师看到他一付恶鬼形相,觉得奇怪,就问他:

  “咦,您的脸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个雕刻家很苦恼的如实回答:“我也不知道呀!我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我刻夜叉罗刹,刻着刻着就变成这样了。”

  法师想了想,微微一笑:“原来如此,阿弥陀佛!施主,我看您换个方式,改雕刻佛菩萨的像吧,说不定另有造化呢!”

  这个雕刻家别无他法,姑且一试,于是天天观想菩萨的庄严,模拟菩萨的容貌,说也奇怪,日子一久,他的面相慢慢变得慈祥了,端庄了,比本来的面目还要善良多了,他这才知道心能转相,心里种什么因,心外就结什么果。我们有些人生得庄严美丽,就很矜持得意;长得难看,就怨怪父母把自己生得丑陋,这是不对的!假如你希望自己美貌,有尊贵的气质,那么,你应该先净化自己的心;如果能净化,天堂都能上去,何况区区的气质、美貌,要变善变美,何难之有?

  过去有一个将军向白隐禅师求法,他疑惑地问:

  “禅师,真的有天堂地狱吗?”
  “有啊!”

  “那么,天堂地狱又在哪里呢?”

  白隐禅师打量了他一番,问道:

  “你是什么人?”
  “在下是一员武将。”

  白隐禅师大笑:“哈哈!笑死人了!就凭你这么一付乞丐模样,也配做镇国将军?哈哈!笑死人了!笑死人了!”

  这个将军勃然色变,心想:我谦虚诚恳的来问道,你怎么一开口就骂人呢?真是太无礼了。于是怒气冲冲拔出腰间佩剑,向禅师一剑砍去,白隐禅师笑声一收,伸手向将军一指:

  “你看!地狱之门开启了!”

  这个将军一听,心念电转,立刻懂了,刹那间对自己的暴虐觉得惭愧,赶忙放下利剑,恭恭敬敬的向禅师道歉说:

  “末将愚痴,多有冒犯,尚望禅师鉴谅!”

  白隐禅师呵呵笑了起来,点点头:“你看,这不就是天堂之门开启了吗?”

  我们人生一世,究竟要上天堂,还是要下地狱,别人都不能替我们作主,能作主的,是自己的心!


  四、心的净化与心的解脱 

  心一变,大地山河都会为我们的心而改变,《维摩经》云:“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心的净化。《维摩经》上又说:“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心不攀缘,不起妄念,得大自在,就是心的解脱。有时候常听人说:某人我不喜欢,某人真讨厌;这时不妨往好处想:某人对小孩子倒很慈爱,某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样,原本你不喜欢的人,换个角度来欣赏他,说不定反而顺眼多了。佛教的教理,主要的就是将贪、嗔、痴三毒去除,转恶为善,化苦为乐,把地狱变成天堂,将怨仇变作亲谊,所以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梦窗国师也有一首偈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我们的眼里如果有尘沙,这世界就会变色、变小,就看不清真相;假如我们心中磊磊落落,清净无事,即使睡在一张床上,都会感觉到法界之宽广无边。

  如何净化身心才能解脱呢?我现在举出较具体的四种心识来说明:

  (一)以平常心获得解脱

  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厌,布衣粗服常穿不恶的心,是嗔恚惊怖常受不苦、世乐俗趣常有不迷的心。平常心,就是当吃饭时,就吃饭;当睡觉时,就睡觉;当欢喜时,就随喜;应该说话时,就直言无讳;应该做的事,就圆满达成;应该听话时,就依教奉行。也就是以真实的、平等的、平常的心来待人,应该怎样的心,就表现怎样的心。

  我看现在有些人,应该听话时,他自命不凡说个不停;真正请他表示意见时,他又不说了。平常心,既不虚矫作态,又不虚伪欺世,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能解脱自在了。

  过去有一位出家人,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煮饭、烧菜),从二十岁的青年一直做到五十岁的老人,整整做了三十年之久。有一次,道源禅师到寺里参访,问他:

  “您在寺里做什么工作?”
  “我是典座,煮饭炒菜呀!”

  “哦,做多久了?”
  “三十年了!”

  “啊,三十年都做典座,没有参禅打坐,没有看经念佛吗?”
  “是喽!”

  “怎么三十年只做典座,不做别的呢?这不是太浪费了吗?”
  “禅师!您有所不知,这典座也不容易,里面的道理很多的!”

  “哦?典座就典座,不过烧饭做菜罢了,这里面还能有多少道理?”
  “唉,说给您听吗?这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下去,这道理我说不完,您也听不懂啊!”

  道源禅师执意问到底:“为什么呢?”

  那位老师父只是笑着答:“三十年的心得,一粥一饭,一花一叶都在日用平常中领略,在升火洗菜间受用了。您没有亲身体验,我怎么说都没有用呀!您怎么能说得出水的冷暖?您如何能了解火的寒炽呢?”

  这位出家人,烧饭煮菜三十年,真是“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他能在净水洗、烈火烧中安然自在度过了三十年,就是因为有一片平常心,不争名利,不贪有无,像慈航法师说的:“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还有一个“财主送烦恼”的寓言,也可以借来说明“平常心是道”的境界:有一个大富翁,家财万贯,住在豪华高楼上,每天想这样想那样的,为成败得失烦恼不断。楼下有间违章建筑的矮屋,住着一对年轻穷夫妇,每天出去上工,回来就弹琴、唱歌,倒是十分惬意快活。富翁天天看他们在楼下弹弹唱唱,心里很奇怪,就叹道:“咳!这穷人家连饭都吃不好,有什么好快乐的呢?我天天山珍海味,富甲一方,却烦恼不断,真是说不通!”他的管家听到了,就对富翁说:“老爷呀,你要他们痛苦烦恼吗?很简单,只要送他们二十万元就可以了!”

  富翁还是想不通:“二十万送他们,他们不就享福了?怎么会烦恼痛苦呢?”

  管家答说:“哎呀!你送了就知道了!”

  二十万,对富翁来说只是小数目,不算什么,于是把这对穷夫妻叫来,送了二十万给他们。这对穷苦夫妇忽然得了二十万元,一下子摆脱了苦难的生活,高兴得寝食不安,到了晚上,想把钱藏起来,藏到枕头下不安全,床铺下不放心,梁上怕被偷,柜里会被咬,两个人这样那样的放,放到哪里都不好,漫长一夜过去了,连觉都没能睡。天亮时,夫妻俩个你看着我的倦容,我看着你的红眼,这才发现上了富翁的当,就把钱原封不动的退回,说:

  “把你的烦恼还给你,我们不要了!”

  所以说:平常心,是我们走向解脱之道的第一步。

  (二)以惭愧心获得解脱

  惭愧心,就是时时生起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心;做人常常觉得对不起人、对不起自己,他一定是个有道德的人。曾经有个画家,想画一套罗刹像,想找一个面貌凶恶的人做模特儿,有人建议他,要找这种人,最好到监狱里面找,因为监狱中多的是江洋大盗和凶残歹徒,那些人的样子很残暴,做为画罗刹的模特儿最适合了。这个画家到了监狱,先看到狱里有一个佛堂,一问之下,知道是犯人的布教所,就打消了来意,不找了。管理员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有佛法的地方,被佛教法水沾沐的人,再怎么凶狠,都会有惭愧心,这里不会找到面貌暴戾的人了!”

  我现在站在讲台上,藉着灯光,看到台下各位都是慈眉善目,很善良、很庄严的样子,我相信各位在佛法的薰陶下,一定会有谦虚、高贵的惭愧心,只要时时抱著「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乐我苦,你有我无”的宽大心,我们佛教徒的心地一定会芳香美丽!

  (三)以无住心获得解脱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道理很深,不是现在的短时间可以解说的,我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过去有一位俱胝和尚,因天龙禅师竖一指而开悟,凡是遇到有人向他问法,不管问什么问题,俱胝都缄口不答,只竖一指。俱胝座下有一位童子,有一次俱胝出外办事,有信徒来寺问佛法,他也依样画葫芦的竖起一指。这人向俱胝说起此事:“和尚,你这童子不愧是名师高徒,我问他佛法,他也能像和尚一样,竖起一根指头。”

  俱胝当下并不答话,等客人走了,便传唤这童子来,问他:“听说你也懂得佛法了,是吗?”

  这童子看俱胝和颜悦色,以为师父要考试自己,赶忙回答:“是呀!我也懂!”

  俱胝问他:“那么,如何是佛?”

  童子立即洋洋得意竖起一指,俱胝二话不说,一刀砍断了童子的指头。童子大惊之下,痛得哭喊起来,转身逃了出去,俱胝大叫一声“站住!”,童子停步,回头来看,只听俱胝又问:

  “如何是佛?”

  童子下意识习惯地举起手来,不见指头,忽然就明白了。

  这个公案是在告诉我们:自性与万法如同天风横空,又如夕阳照地,是遍满一切处的。“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世间万象,不过妄有而已;诸行无常,不过幻化而已;一切归一,一即一切。所以俱胝不管问什么,都以一指示人,“寒则普天普地寒,热则普天普地热”,是将一切简单化了。而童子有样学样,执着表相而不悟,所以俱胝一刀切断了去,就在启示童子禅法里“不住中间及内外”的无住境界。

  另外还有一位无业和尚,不管人家问他什么,他都一律回答:“莫妄想!”

  这也是一种“无来无去,无成无坏”的无住境界。

  如果我们的心里也能有这种境界,不贪不着,无沾无滞,“虚空生万有,万有归虚空”,那么,有什么不能解脱的呢?

  (四)以菩提心获得解脱

  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心,就是智慧心。

  唐朝诗人白居易笃信佛法,有一次向惟宽禅师问:

  “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宽说:“佛法是面面要修,处处要到的。用身修持的,是戒律;用口宣讲的,是法义;用心践履的,是禅意。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应该合一而修,怎么能分开呢?”

  白居易辩说:“既然身口意没有分别,那为什么要讲修心呢?”

  惟宽答:“心本无损伤,原不必修;说修,只是要人无论垢净,都不起念头而已。”

  白居易又辩道:“垢念,可以拂拭,说不起垢念是对的,怎么连净心都不能起呢?”

  惟宽开示说:“这就像人的眼睛,不能有沙尘,金屑虽然是珍宝,落到眼珠里,一样会致病。你没有看到天空的云吗?乌云能遮蔽青天,白云一样也是遮蔽青天呀!”

  白居易仍不甘心:“如果心中不起垢也不起净,无修无念,和俗人又有什么不同?”

  惟宽笑着分解:“俗人是无明的心,禅者是离弃无明和执着二病的心;俗人是不知修行或妄修,禅者是真修啊!”

  佛陀在过去生中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连生命都布施给人,是真正的修菩提心。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那里说信奉佛法、实践佛法,实际上身、口、意不能清净,“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婪于财色”,没有一点菩提心,外表挂着佛弟子的招牌,内心还是愚痴的人性,这真是很可惜的事!

  我今天讲了这些“佛教对心识的看法”,希望大家都能做心的主人。洒脱自在,毫无牵挂。我祈望各位能多看佛书、学佛法,在佛陀的慈光里净化自己,在佛法的甘露里解脱自己,使我们的人间更光明、更美丽!

  祝福大家心中法喜充满!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09:04 , Processed in 0.18184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