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4|回复: 0

[大德开示] 或饮食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7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蔡礼旭老师:《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饮食,坐走』都是我们生活当中,常常会出现的情景,当我们有好的食物,一定是先让长者先吃。在几十年前,吃饭一定要等爷爷奶奶,要等父亲回来,为什么?因为家庭的生计都是父亲辛劳工作的成果,当子女的要尊敬、要感恩父亲的付出,当然要请父亲先吃。所以在这个礼仪当中,都是时时提升人的孝心跟恭敬之心。现在食物拿出来,谁先吃?小孩就在那里,还没拿筷子,拿手就在吃了,所以这个机会教育都没有抓好。

  我们用经典教育的小孩,就很懂得食物都先让给长辈来吃。然后在坐位子的时候,这个「坐走」,还教导他们吃饭的时候位子应该怎么坐。主位一定是对着入门的这个方位,因为主位坐在那里,他就能够掌控整个餐厅,或者是这个空间的情况,所以要让主位给长者坐。我们晚辈尽可能坐在哪里?坐在门口旁边,常常有什么事要处理,或者要端菜,就可以坐那里。小孩子学了要马上就做,老师还告诉他们,假如这个桌子有条纹,那个条纹一条一条不能指着主位的人,这样没有礼貌。刚好有一次,我跟这些孩子一起吃饭,我坐下来,孩子马上就在那里调桌子,他们说这个一条一条的痕不能对着蔡老师,他们还把这个转过去。这么细微之处,孩子都提得起恭敬,他在办大事的时候就能够沈稳,从这些小地方去增长孩子的善根相当重要。

  有个老师她学了以后,回去都跟她婆婆问安,问安的时候都鞠一个躬。在吃饭的时候,她也主动夹菜给她婆婆吃。有一次她婆婆刚好要唠叨一下,刚好她把菜就夹过去,她婆婆的话突然停在嘴巴,然后接一句话说:你学得不错。所以,恭敬可以让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小磨擦都化解掉。

  「或饮食」,我们也要学的通权达变。因为我们这几天都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大家都互相夹菜,还有同修夹给对面的,这样怎么样?要通权达变,你这么一夹过去,所有的人都很紧张,还要帮你看衣服有没有被菜给弄脏了,我们就心意了了就好,太远就不方便。再来,你拼命跟旁边的人夹这个菜,结果这个菜他又不大喜欢吃,你夹了他又不得不吃。通权达变就是我们有这个心意,夹了以后夹一点,之后就每个人想吃什么自己夹,这样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刚好您是跟师长坐,或是跟一些长辈坐,而这个长辈正忙着,可能在吃饭过程还要跟很多的朋友做沟通。当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主动服务,帮长者把菜夹好,因为他可能连夹菜的时间都比较少。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伺机而动,观察一下时机。所以「或饮食」。

  「或坐走」,坐的时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有一个小朋友,他们学了以后,刚好跟妈妈到朋友家里去。他母亲在打电话,用行动电话打,他就跟他母亲说:妈,你坐。他妈妈说:你赶快坐。他接着又说:妈,你坐。他妈妈说:叫你坐就坐,你怎么都讲不听?他说:妈,你没坐,我不能坐。学圣贤学问首先要老实,所以孩子这样老实,很容易有成就,我们当长辈的要成就他这种学习的心。所以当孩子让你坐,孩子给你夹菜,你都要欢欢喜喜接受。

  有一个老师他们刚好出去旅游,结果很多年轻的老师都冲在前面上车,因为没学过《弟子规》,都坐在前排。因为这个老师已经学过《弟子规》,她一上去就想劝一下这些年轻老师往后坐,把前面的位子应该让给长者。这个时候怎么办?她也是「怡吾色,柔吾声」,她马上说:女士优先,你怎么都不让我们坐?用比较缓和的语气跟他们讲。这位老师她又马上坐下来,坐在前面一点,然后有一位年长的老师一起来,她马上站起来:这位老师,您坐这儿!就引这位老师来坐。没有用言语劝,用什么?用行动来劝。所以我们处处要善巧方便。

  结果到了旅社去,她一些同事马上就把整个房间的灯都打开,为什么会这样?人觉得我花钱是老大,所有的电,所有的水,我就尽力去把它花。其实不然,电是不是我们的?地球的能源是不是我们的?不是,地球的能源应该是属于世世代代的人都应该可以拥有。假如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么浪费,统统把它花掉了,可能后代子孙不知道会怎么看我们。所以做人要对得起上,对得起下,水也要节俭,不可以浪费。假如人对于这些能源不珍惜,对于水源继续浪费的话,那往后最后一滴水将是什么?将是人类的眼泪,因为到头来,可能因为水而打起仗来都说不定。这些对于所有事物应该珍惜的态度、勤俭的态度,一定要从小藉由这些生活情境去教导。

  很多孩子学了以后,坐电梯他也都让长者先走。但是孩子才三岁、四岁,年纪都还小,这时候能不能我们先走?不行,到时候那个电梯门关起来,就有危险。所以,他比较年长的时候,可以服务长者;当他比较年幼,在坐电梯的时候,还是要让小朋友先走,比较安全。

  我们看下一句,『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古代客人到家里来,我们晚辈一看到,「您要找我父亲」,他就马上去叫父亲。假如父亲不在,他一定会恭恭敬敬回来跟这位长者报告,甚至于会询问长者: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我可以通知我父亲,再去跟您报告。在接待的过程当中,就训练一个孩子处理事情有恭敬,处理事情有始有终。有时候我们交代学生去找某个人,结果一去找就没有再回来,后来找他来:你找的怎么样?没找到。他不习惯说没找到,他觉得他已经完事了,其实还要再回来报告,有始有终,对一件事情负责任。

  我们这一句教诲把它延伸成接待的礼仪,接待客人的礼仪。诸位同修,您的孩子您有教他接待的礼仪的举手?这个很重要,礼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当我们不懂礼的时候,给人家的印象就不好,人与人之间可能就会有一些误解、一些磨擦。我们看看现在的现况,孩子在家里,长辈来了,阿姨来了,叔叔来了,孩子正在看电视,他会怎么接待?看看阿姨,然后往屋里面喊「妈,阿姨找你」,继续看他的电视。然后长辈出来:这个孩子!来来,我们这边坐。有没有教?没有教,你愈晚教就愈难教,所以接待的礼仪一定要落实。

  我们在学校里面也同样是遇到这种情况,隔壁班老师来找,学生一看到,也是打开他的嗓门喊老师,这都没有恭敬。有一次几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教导他们接待客人,这句教诲不只要用说的,一定要让他们用做的,现场示范,你当客人,我当主人。所以他们学得不亦乐乎,还角色替换。结果学完刚好中午吃饭,也很巧,就来了一个阿姨,当他们听到门铃声的时候,六个人饭都不吃了,要干嘛?接待客人。僵持不下,六个人排成一排,准备接待客人。门一打开,六个小朋友深深鞠躬:阿姨好!结果这个阿姨不敢进门,她说受宠若惊,假如我们的下一代孩子都像这样,那一定很有希望。

  进门就教他们要摆拖鞋,怎么摆?一定是顺着客人一走进来,马上就可以穿下去。所以仁爱之心在哪里落实?时时处处为人着想。你这么一讲,孩子就愈来愈细腻。一进门来:阿姨,你先请坐,我去帮你倒杯水。然后就恭恭敬敬倒了一杯水,说:阿姨你稍等,我去叫我母亲。这就是接待的礼仪。有一个母亲,她常常接待客人的时候都会切一盘水果。有一天刚好她不在家,来了客人,结果她一进门,看到桌上也有一盘水果,她的孩子才小学。所以上行下效,我们好好表演,孩子无形当中都在学习。

  在公司里面,我们也应该落实这一条教诲。比方说同事的朋友来了,可能公司也满大的,刚好你碰上了,你能不能跟他说「他在那里」,这样就显得有点失礼。你可以「你请坐」,给他倒一杯水,「我去帮你叫」。这个客人会感觉到公司气氛很好,很好相处,留给人家非常好的印象。等你的同事来了,看你还帮他的朋友倒水,他的内心很高兴。所以这点点滴滴的付出,都在拉进了同事之间的距离。还有,假如有客户来找,刚好要找经理,能不能说「经理在那里开会,在那一间,你去吧」?假如这个客户走到经理办公室,一打开,刚好在开会,那会很尴尬,他是要接待还是要继续开会?所以我们这些细微之处要谨慎、要小心,不然连客人都接待不好,有没有可能被重用、被提升?不可能!小事办不好,怎么可能办大事?

  所以接待客人最好也要做训练,让每个人很清楚,这些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当然训练可以短时间之内达到效果,而更重要,长远的是要教育,让人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是打从心里生欢喜,所谓诚于中,自然而然形于外。很多同修就说,有些规矩我都不懂。不用紧张,只要我们是用恭敬心去做,对方的感受也是很好。自然在做的过程,我们就会慢慢积累很多的经验。

  在政府单位,接待就更重要,不然我们无礼是丢谁的脸?丢整个单位,整个国家的脸。有个政府主管打了一通电话到其它部门去,一个年轻的研究生接的,态度不大好,他说:我找某某某。不在!去哪里?不知道!就把他挂下去了。结果这个主管很生气,开始调查,到底是谁接的电话?最后这个研究生的命运是什么?被解雇了,开除了。后来整个单位接起电话都:你好,请问找哪位?风气大变。当然除了怕丢饭碗以后,更重要的,还是要升起对人的尊敬。

  所以接待,除了人与人的情况之外,还有电话的礼仪也很重要,我们也要教孩子接电话。接起电话来,一定要问候长者,问候对方: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请问您找那一位?假如长辈说,请问父亲在吗?父亲假如在,他马上说;您先请等一下,我去叫我父亲。假如父亲不在,就请教对方:对不起,我父亲现在不在,请问您是哪一位?假如有什么重要的事,您交代我,我父亲回来我再通知他;如果你现在有急事,也可以打我父亲的手机跟他联系。孩子做事、办事的能力,就从这接电话当中,从生活的细节当中,慢慢提升上来。诸位同修,您现在接小孩子的电话都是怎么讲?所以我们从中也要看到一些缺失,赶快把它补上。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一起念一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23:13 , Processed in 0.11438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