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6|回复: 5

[其它] 慈舟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亲闻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dizang.org/bk/jt/075.htm

唐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慈舟法师讲述
剃度弟子比丘尼释通方记录
归依弟子优婆夷沈国华记录

慈舟大师传
总释名题
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

  慈舟大师传

中轮沙门道源

  慈舟大师,湖北随县人,俗姓梁。父讳礼简,法名真法。母黄氏,法名寂智。师幼年习儒,且随父母学佛。既长,常怀出世之志,而以亲老不克如愿。清光绪辛丑师年二十五岁,开始教读,为儒师者十载。宣统二年春,真法老居士西归。师痛先父之早逝,感人生之无常,爰再请出家于慈母。母泣告曰:‘汝父往生,汝侄林立,勿得更为老朽使汝不遂所愿,汝出家可也!’于是拜别慈颜,与其妻室同时出尘。师投本县佛垣寺,礼照元老和尚为剃度师。易法名曰普海,慈舟其号也,时年三十四岁矣。是年冬,于汉阳归元寺,大纶心经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次年,回剃度本寺,侍照老念佛。中华民国元年,在本县天齐寺结夏安居。二年夏,远赴扬州长生寺,亲近元藏老法师听习楞严。于冬,赴镇江金山江天寺,依止慈本禅师参究禅那。三年夏,复往扬州宝轮寺,听元藏老人讲法华。是年秋,月霞老法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华严大学,师往执弟子礼焉。讵开学未久,因故于冬季迁全校于杭州海潮寺。师随往,专究华严。至五年毕业。朝拜普陀,九华两圣地。六年春,侍月老于汉阳归元寺讲楞严经,暨武昌中华大学讲起信论。月霞老法师,实为中兴华严宗之大德。如近年以来,宏法南北者,若应慈、尘戒、持松、常惺诸龙象,胥为当年华严大学之学子。师于时,获益独深。历年以来,专宏华严者,良有以也。七年春,应河南信阳贤首山之请,开讲大乘起信论,是为师弘法之始。讲毕,与慕西法师结伴朝礼五台。归至北京,听谛闲老法师讲圆觉。八年,静修于武昌普度寺。九年春,于归元寺,听德安老法师讲观经疏钞。是年秋,于汉口九莲寺,辅了尘、戒尘两法师,办华严大学,是为师办僧教育之始。至十二年春,华校圆满。住持汉口栖隐寺。是年夏,应杭州灵隐寺之请,开办明教学院,不幸因江浙战事而中辍。秋,至上海灵山寺,讲演普贤行愿品。冬,复应常熟县虞山兴福寺惠宗和尚之请,筹备法界学院。十三年春,正式开学。十四年,至河南开封讲地藏经。十五年,至安征当涂讲般若经。十七年春,师以历年积劳,身弱多病,乃离学院,赴苏州灵岩山,念佛静养。时学子中,不忍离师,随侍入山念佛者十八人。是年秋,应镇江竹林寺之请,创办竹林佛学院。仍以病体不支,于十八年春,返回灵岩山。嗣应印光老法师、真达老和尚之请,接任灵岩住持之职,开建‘常年打七’念佛堂。印老,真老且亲为外护焉。十九年夏,由山至汉口武昌两佛教会,各讲起信论一部,讲毕回山。二十年春,复应武昌洪山宝通寺之请,讲圆觉经。更应该省佛教会之请,在武昌抱冰堂再讲圆觉经。是年秋,福州鼓山虚云禅师,派人来鄂迎请。师不辞山水,同往鼓山,筹办法界学院。二十二年秋,正式开学。讲演华严大经,至二十五年春圆满。复应诸大护法之请,于福州城内法海寺,再办法界学院。而是时青岛湛山寺,倓虚老法师,派人莅福坚请。既不获辞,遂同至青。讲演比丘戒相,提倡结夏安居,教风为之丕变。是年秋,倓老法师同王湘汀居士等,邀请住持北平净莲寺。以南北遥远,无法兼顾,乃于二十六年春正月,将福州法界学院迁移来平。二月初,开讲华严大经,至二十八年秋圆满。期中常应本市广济寺、拈花寺、居士林、暨外埠天津、济南各处,礼请讲演经论,未及详记焉。三十年春,师之开示录出版,是为师之言教刊行化世之始。是年秋,开示录第二集出版。三十一年,师结夏于安养精舍,为众讲演普贤行愿品,记录成册。及师所集之毗尼作持要录,同时出版。三十二年春,天津功德林,请师讲阿弥陀经,其讲记即行刊出。三十六年夏,师在极乐庵,讲盂兰盆经,其讲录亦即印行。是年秋,应靳云鹏老居士之请,至天津居士林弘法。并于常地监狱讲地藏经。旋因福建陈大莲老居士敦请至闽,于是乘轮南下。道经上海,访兴慈,持松诸同学。驻锡普济寺,居半月赴榕。罗铿端居士等,迎师驻锡舍利院。院中供有印光,弘一两大师之舍利。环境清幽,为榕郊胜地。嗣以海潮寺,地藏庵等之坚留,遂暂住焉。三十七年春,鼓山涌泉寺,曾有请师复兴法界学院之议,事未决而陈大莲居士及邵武双泉寺已一再促驾。乃于初夏,率领随从学僧数人赴闽北。先至双泉寺,寺在邵武城外三十里许山中,为闽北名刹。师结夏于此,为寺众及四方参学人等,讲四分戒本,及四谛要义。安居期满,赴泰宁。该地为陈大莲居士家乡。抵达之日,县民手持香华,迎淤郊外。自南门至北门外之天王寺,途程约二里许,所经之处,民众瞻礼,万人空巷,鞭炮声不绝于耳,盛况空前!师于天王寺讲普门品,半月圆满。复应善信之请,至距城四十里之‘古台岩’。是冬,讲大乘起信论于岩洞中。住洞四月,颇为静谧,因得为随从学人专心讲解,精审透辟,咸沾法益。该论述记,亦已问世。三十八年春,应香港之请,遂离泰宁至福州。而以不果行,仍住舍利院。为学人讲梵网经及四分律要义。台湾缁素,曾函请来台。终以因缘不足,未能来台。后应北平信徒之坚请,遂返北平。仍驻锡于安养精舍。不幸于四十六年弥陀诞辰,师竟舍报西归!呜呼!时至今日,众生之苦,已不堪言状笑!而能救众生之苦者,舍佛教其谁与?第观佛教缁素,方在度其狂然茫然之生活,谁知负此责任?谁能负此责任?自苦不救,遑云救他?幸于是时,有应运而生之大德兴焉!慈舟大师,以佛徒之不识教义也,爰创办法界学院以育僧才。虽南北迁徙,不以为劳。又以僧教育之必以毗尼为基础也,乃提倡戒律,不遗余力。近年南北各刹,多有遵行‘安居’‘持斋’之制者,实大师提倡之力也。至于以净土法门,普摄群机;启建四众共修念佛会,与创办互助往生会等,皆规模昭著,无待赘述焉。呜呼!方冀大师常住世间,致佛教于复兴之地,救众生于慈航之舟。递闻生西,不禁为佛教悲!为众生悲矣!大师示生于前清光绪三年九月十九日。往生于中华民国四十七年一月六日(农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世寿八十二岁。僧腊四十八载。

  附记:民国三十年,道源曾写一篇‘慈舟大师略历’。但自三十六年离开大师后,关于大师之弘化事迹,不复能知。乃请问于忏云法师。但自三十八年之后,忏师亦不能知。不得已,乃将忏师所写之一段,插入‘略历’文中,勉为应世。附记于此,以待详知大师之历史者,写一完善之传记,则幸甚焉。

中华民国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写于台湾省基隆布正道山海会寺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亲闻记

  ○今释此经、概依清凉国师意而述之。大科分二:一者总释名题、二者别解文义。

  ○一总释名题

  《记》‘大’约体、十法界共有之心体也。十法界同一心法、界虽有十、其体唯一。心包太虚、量周法界、故曰大也。众生虽具此竖穷横遍之心、因迷失故、认肉团心为心、或认缘影心为心、故佛说此大方广真心法、俾学佛法者、有以认识。以久迷失故。初颇难识、宜多认识、喻如素不相识之人、设多见几次面、即便熟识矣。吾人欲认真心、亦复如是。然肉团心非真心、而不离真心、缘影心非真心、而亦不离真心。真心随缘不变、故修行可以返妄归真。

  ‘方’约相、体本无相、以无遍计所执相故、而有妙有之福德相智慧相。言福德相者、心常在定、不垢不净、虽遍处水深火热之中、其心不动、性德如是、修显亦然、是为福德之相。言智慧相者、心常在明、体竖穷横遍故、相亦竖穷横遍、智无不知、亦通性修、是为智慧之相。又常讲、方者法也、即依此福德智慧之规矩法则能生众生之解、故曰轨生物解。智慧法又能任持涅槃、如说法身慧命、法身即自性也。此性以慧为命、失慧则法身虽不没而全隐矣、故曰一念不在即同死人。智慧现前时、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以此得知自性以慧为命、二而不二。合而言之、曰法身慧命。又方者正也、福德智慧、开成恒沙性德、皆诸佛本有修生之正法也。

  ‘广’约用、有体必有相、有相必有用、一物有一物之用、君子不器、能有多用、况称性之心乎。用之恰当、即返妄顺真而归真、用之不当、则迷真逐妄而成妄。学佛法人应将此心用到大方广上去、则成佛不远矣。

  ‘大方广’唯一心法而有三义、不唯体大、相用亦大。不惟相方、体用亦方。不唯用广、体相亦广。三而一、一而三、唯证乃知。又大方广即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开则有四法界、即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约理法界即‘大’字、约事法界即‘方广’二字、约理事无碍法界、即‘大方’二字。约事事无碍法界、即广字。

  ‘佛’者觉也、凡夫依本觉而有不觉、二乘人能自觉而不能觉他、菩萨能自觉觉他而未能究竟、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究竟觉人。自觉圆即智慧足、觉他圆即福德足、故曰佛陀即两足尊。

  ‘华’者因华、通人通法。约人、即普贤文殊菩萨是也。约法即普贤十大行愿及文殊十度等也。一一行愿具无量行愿、以此因华严成佛果、如莲花之严莲然。

  ‘严’者庄严、亦通人法。能严之人是菩萨、所严之人是佛。能严之法是六度万行、所严之法是大方广。因将所迷之大方广究竟证得、而成福慧二严之人。

  又佛华严三字、普贤行、严福也。文殊智、严慧也。以此二严而成佛、即因华庄严果德也。

  ‘经’者法也、径也、典也、万古之常规也、亘古亘今径直修行之法、常恒不变也。有涌泉义、涌出无量法流故。出生义、出生诸佛故。显示义、显示大方广故。绳墨义、正诸不正故。贯穿义、摄持义、贯穿摄持一切法宝故。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是入法界。依八十卷经、此普贤行愿品为别行经、即与人法界品文义相连、合为一入法界品者、于四十卷行愿品此当第四十卷。唐译八十卷华严经入法界品廿一卷、加此成廿二卷、总全部成八十一卷。入者证入、普贤行为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为所入、解脱境界即佛境界。无我法二执之真空、亦不碍妙有我法、故不可思议。若有我法二执、即是可思可议、以有我故、则为我执、以有法故、则为法执。是故解脱境界、非不解脱人所能思议。众生心被境转、一迷一切迷、一纸之隔、尚不得见、而况十方世界。佛无我故、揽三世间、融十法界、以为一个真我。故三世间十法界法、由我隐显、由我示现、如是空有不碍事事无碍境界、谁能思议。

  ‘普贤行愿品’品者类也、普贤行愿、有通有别、通则三世诸佛同有之因行、别则华严会上释迦如来之长子普贤菩萨之十大行愿也。此品为全部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可轨可持。不能受持全部华严者、当以受持此品为日课。‘大方广佛华严经’属经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属品题。

  此经有三译、一东晋觉贤法师译、唯五言颂。二唐代宗大辨正法师译、唯七言颂。三唐德宗贞元十二年般若法师奉诏译。此一品为第四十卷。今为末卷、前二译但偈、故疑是菩萨所造法语、此译有长行、与华严经八十卷相连、故知是经无疑矣。

  唐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记》‘罽宾’即北天竺界羯湿弥罗国之别名、梵语羯湿弥罗、此云阿谁入、位处山中、兵乱不及、从坚固得名、乃法师之出处也。‘三藏般若’般若二字、师之名也。三藏者谓是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也。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六月、至十四年二月于京师之大崇福寺、译成四十卷

  ○别解文义

  ○约全部华严经、此品末会属流通分。若约此一卷别行经文、亦分三科。

  ○甲初序分二、乙一结前广偈、若接八十、四十卷经、即结前生后而非序分。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

  《记》尔时即第八十卷末、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毕之时。

  ○乙二结说不尽

  《经》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记》普贤菩萨告在会大众及善财言、‘善男子’(男子者、丈夫义也、能发菩提心、是善男子、能明大方广、即是丈夫。女人能发菩提心、能明大方广、外相虽是女人、而心即丈夫。男子不发菩提心、不明大方广、实非丈夫。)如来功德、赞说难尽、不唯因人赞之不尽、果佛亦难说尽。‘十方一切诸佛’十方世界多、故佛多也。‘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言极长之时间也。‘相续演说’者、谓甚多之佛、赞如来功德、经过极长时间、日以继夜、不止息演说、亦不能穷尽佛之功德。八十卷末有偈赞如来功德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释迦佛与诸佛互为主伴、诸佛赞释迦佛为主、如是于诸佛中随举一佛为主、释迦佛为伴、亦如是赞之不尽。

  ○甲二正宗分二。乙初正陈所说二。丙初长行三、丁初正示普因四、戊初标示所应二、先指佛德、后示因相。

  《经》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记》初句、指佛德、即圆满果也。二句、示因相、即圆满因也。谓欲成就如来圆满果德、应修普贤十种圆满因行也。

  ○戊二征列名数

  《经》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錀、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初句征名数,一下列名数,普贤菩萨自征自列,以启后文之牒释。今于列中先略释之,而后随牒广释。

  《记》‘一者礼敬诸佛’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定之词。或礼过去佛、或礼现在佛、或礼未来佛、皆约事相说。若约法性佛、则无三际之分。然礼法性佛、不离事相佛、礼事相佛、亦不离法性佛。礼法身佛亦即是礼报化佛。依勒那法师有七种礼、贤首宗之圭峰大师加三种礼、成十礼、判五教、机有利钝偏圆、故拜法不一。

  (一)‘我慢礼’慢者不敬意、为色身障、不五体投地、名我慢礼。(二)‘唱和礼’虽五体投地、而身不端肃、意业不敬、人呼拜某佛、我即应声而拜、如碓上下、名唱和礼。上二非仪、为当戒者。(三)‘恭敬礼’五体投地、运心观想、以我最尊之头、礼佛最下之足、三业虔诚、属小教之礼。(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自他相、观自本性、而离自相、观佛本性、而离佛相。能礼所礼、自他相空、属始教之礼。(五)‘起用礼’虽无能礼所礼、而普运身心、随法性身、普遍起用、所礼称性起用之佛多、能礼称性起用之身亦多、称体起用理事不碍、属终教之礼。(六)‘内观礼’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以吾心中众生、礼吾自性中佛、身相空处、即法性身、亦属终教之礼。(七)‘实相礼’实相无相、于无相会得实相、即顿教之礼、会不得实相者、即始教之礼、内观自佛、外观他佛、同一实相、即能所无能所。(八)‘大悲礼’观大地一切苦恼众生、皆在我之心中、我此一拜、即代一切众生忏悔、消灾祈福、由大悲心摄一切众生于悲心故。(九)‘总摄礼’除去初二、摄前六种礼为一观故。(十)‘无尽礼’我此一拜、即是普贤行愿、遍尘刹依正二报、乃至极小一毛孔一微尘、悉皆现身。能礼之身无尽、所礼之佛亦无尽、是为普贤菩萨之礼。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故曰普贤。有普贤行必有文殊智、有根本智知真空理、有差别智知妙有事、法身无边、智亦无边、以称性之智、礼称性之佛、依正转成光明藏、故能礼所礼、俱无穷尽。

  又者、第三恭敬礼、文外有义、有病不能五体投地、可开方便、支高凳拜。乃至不能立拜者可坐拜。不能坐拜者、随卧处合掌点头观想拜佛、虔诚作观、与五体投地等无有异。除老病无开缘、五体投地、礼敬诸佛除我慢障、得尊重身、又起敬信善。佛为众生福田、种福又能增慧、后七种礼皆不能离恭敬。

  ‘二者称赞如来’佛之名号、德行所成、故念佛号、即是称赞如来德行、读诵大乘经典亦是赞佛、以一切经中皆称赞佛之功德故。称赞如来、有赞因佛、赞果佛之分、称赞万德洪名、是赞果佛、如云人人具有大方广、即是称赞因佛。称赞如来、除恶口障、得辩才果报。

  ‘三者广修供养’供养有财供养、有法供养。就财供养说、财物为众生受用物难舍能舍、得大富报、非经商者一本万利之可比。法供养功德最胜无比、如下释中广明。广修供养、除贪烦恼障、得大富饶果报。

  ‘四者忏悔业障’惑业报三障、云忏业障、不云忏惑报障者、因起惑不造业、但责心、罪即除、名责心突吉罗。报障已到果上、随业受苦、不及修忏。忏悔业障、如息火、要须釜底抽薪、业障忏除、惑障报障、不除而除矣。忏悔业障、得依正具足庄严果报。

  ‘五者随喜功德’嫉妒为众生通病、故随喜心难发。纵闻佛法、而习性难改、用功者宜起觉照、如遇善不发随喜心、即菩提涅槃之障、当痛责对治、谚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即是随喜功德、不随喜即无功德、而成妒障。随喜功德、除嫉妒障、得大眷属报。

  ‘六者请转法錀’学佛法人、要常时请人说法、请法即是请转法錀。请转法錀、除慢法障、得多闻智慧果报。

  ‘七者请佛住世’佛有六即佛、此文所请、乃究竟即佛。释迦牟尼佛八十岁示现涅槃、即因无人请佛住世、而有请佛灭度之魔王。佛如宏钟在架、恒顺众生、默然允许及阿罗汉诸大弟子觉悟、请佛住世、佛已允入灭于先、为不二语、故仍涅槃。请佛住世、乃佛弟子本分事、住否则在于佛。若无究竟即佛可请住世、有分证即佛、乃至相似即佛、观行即佛、名字即佛、皆应劝请住世。凡能说法利生之人、无论是何等佛、皆应请彼住世。请佛住世、除生佛前佛后难、得增长福慧报。

  ‘八者常随佛学’佛为众生榜样、因地所修一一行、乃至成佛、三业威仪、动止语默、皆有规则、我辈既为佛弟子、即应随佛学。常随佛学、即回向菩提、向智慧日、背尘合觉。

  ‘九者恒顺众生’我与众生、同共一体、故应随顺众生之善法、随顺众生之本性、以有我人知见、故与众生互相残杀、互相偷盗、互相淫欲、互相诳骗、互相吞啖。一切众生本性本善、违背本性、故成众生。若能恒顺众生本性、即可返妄归真。恒顺众生、除我执障。

  ‘十者普皆回向’于前九门所有一切功德、普以回向一切众生、愿成佛道、愿证真常。普皆回向有三、称众生回向、名回向众生、即回自向他。称诸佛回向、名回向诸佛、即回因向果。称真如回向、名回向真如、即回事向理。

  以上略释十大行愿、向下广释。华严经中、随拈一法、皆具十法、以六相圆融、互摄互融、一中具十、表十十无尽。经中未明指出一中具十之文、而学法人不可不知也、故将一门具十之义、特列总别十门之相、俾一览便知。

  先明六相

  十大行愿为总相、一一行愿为别相、同称行愿曰同相、礼异赞等曰异相、共成普因曰共相、各住自位曰坏相。

  后明一门具十

  礼敬诸佛:二便礼便赞、三身心供养、四为忏而礼、五喜德而礼、六礼请为说、七礼请住世、八学佛礼佛、九顺自性礼、十向佛而礼。

  称赞如来:一便赞便礼、三称德法供、四忏谤佛业、五喜德而赞、六赞德请法、七不赞佛隐、八学佛赞佛、九顺性而赞、十向佛而赞。

  广修供养:一身业供养、二口业供养、四为忏供养、五喜德而供、六修供求法、七请住受供、八学佛修供、九顺性而供、十平等普供。

  忏悔业障:一礼忏身业、二赞忏口业、三为忏修供、五喜忏意业、六忏不请障、七忏前后障、八学佛劝请、九顺性而忏、十忏狭劣障。

  随喜功德:一喜德而礼、二喜德而赞、三喜德而供、四忏不随喜、六喜德请说、七喜德请住、八学佛随喜、九顺性而喜、十向佛随喜。

  请转法錀:一礼敬请法、二请法故赞、三请法故供、四忏不请障、五喜德请说、七请住常说、八学佛请法、九请随机说、十请说普利。

  请佛住世:一请住受礼、二赞德请住、三请住受供、四请住受忏、五喜德请住、六请常住说、八学佛请住、九顺生请住、十向性请住。

  常随佛学:前七后二皆随佛学、即回向菩提、除尘劳障。

  恒顺众生:前八后一皆顺众生性修二善、即回向众生、除我执障。

  普皆回向:以前九愿功德回向三处、菩提、众生、真如实际也。除狭劣障、成广大善。

  一门皆摄十门、末三门未开、可以例知。皆本门为能摄、余为所摄。八者、十门皆随佛学故。九者、顺众生性善、一切众生本性与佛、无二无别故、又者顺众生修善、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起修、同佛因行故。又者以自修功德、顺众生回向也。十者、通说回向三处、别说回向真如实际、真如实际、遍十法界、回向真如、即亦不离菩提众生。

  ○戊三牒名列释二,己初总征,

  《经》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记》‘大圣’、乃善财尊称普贤菩萨、以下对上曰白、此总征十大行愿也。

  ○己二别释十、庚初释礼敬诸佛三、辛初牒名

  《经》普贤菩萨皆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记》普贤菩萨呼善财告言、善男子、汝问云何礼敬、乃至云何普皆回向、常为汝说也。

  言礼敬者、别讲礼字、礼者体也、即体谅、体贴也。(不作本体解)云何体谅、拜佛时、要体谅佛境、体贴佛心。佛境若何、我即若何拜之、佛三身一际、竖穷横遍、我即竖穷横遍、称性而拜。又者‘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拜一法身佛、即是拜十方三世佛。如是拜者、必与佛感应道交、属圆教之感也。设非圆教机、无圆教之感、即无圆教之应。十方三世诸佛、非一而能一、非多而能多。能一者、同一法身故、能多者、先后成佛故。多无多相、多即一故。一无一相、一即多故。无能无所、因真空理、不碍妙有事。

  ○辛二释相三、一所礼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记》‘所有’、拜者心性所有、对能而言所也。‘尽法界虚空界’法喻双举、法界无边、其义难明、故以虚空为喻。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心无界限、随众生情执而有界限。写字时心有笔头大、穿针时心有针孔大。迷悟有浅深、故心亦有大小、然大小皆法界、故曰法界、至极言之曰一真法界。心法为一切诸法所依故。遍于有情曰佛性、遍于无情曰法性。十方三世皆在法界之中、佛所住处通十方、所住时通三际。十方一切处、三世一切时、皆有佛刹。将此十方三世所有佛刹、磨为极小之微尘(一微尘分作七分名邻虚尘、再分即成虚空)、一微尘一数、以计佛数、佛多无量。若不体佛而拜、即不能尽拜如是诸佛。

  ○二能礼因

  《经》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记》能礼之心、所礼之境、因缘和合、礼敬乃成。行者观行、愿通未来、以行导愿、以愿填行、如车二轮、转动同时、愿礼过未诸佛、当下即礼著过未之佛、以拜时有观想故、虽拜现前一佛、随观心通于三世、拜一释迦牟尼佛、或拜一阿弥陀佛、皆随观行而遍于三世十方、心能转境之力也。若转不动、即是凡夫、心无智力故。凡夫份上修法界观、难以相应、因非常作之事故。五欲六尘之境、是凡夫之常事、处处贪著、将无分限之心、变为有分限。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广大心量、须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及生处转熟后、即知观行不可思议、‘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谓我普贤、依他普贤行愿法力、故能‘深心信解’也。十方三世佛皆有普贤为长子、后普贤学前普贤也。或我普贤人、以普贤法、人法不二、起‘深心信解’、信深解深也。信得一切时一切处有十方三世佛、解得一切时一切处有十方三世佛。‘如对目前’亲切至极、法力亦缘力也。观行亲切、礼拜恰当、故如亲见诸佛、现在其前、此普贤行愿因力、亦他普贤增上缘力也。

  ○三能礼相二、初总明

  《经》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记》清净者、身业五体投地、语业称扬赞叹、意业恭敬至诚、三业清净也。常修礼敬者、拜时礼敬双修、不拜时意业常敬。既知诸佛遍一切处、尘刹身毛、皆有无尽佛身、安得不随时随处、常修礼敬。

  ○二别显

  《经》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记》‘一一佛所’句、多身礼一佛、多身礼多佛也。‘一一身’句、一身礼多佛、多身礼多佛也。多礼一、多礼多、一礼多、一礼一四句、皆于一身礼一佛上显、心能转境、将一切质碍境转为唯心、棹子台凳一切皆心、心通故一切融通、转成大光明藏。所礼佛身、能礼我身、随光明藏转多。常修转境观行、生处转熟、自然转动、而能现一身拜多佛、多身拜多佛。即或未转动、亦要信得诸佛境界、法尔如是、竖穷横遍。

  ○辛三总结二、壬初显无尽二、癸初别明虚空二、先反显

  《经》虚空界尽、我礼乃尽。

  《记》虚空界无尽、而言尽者、反显我礼无尽也。

  ○后顺释

  《经》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记》顺释虚空无尽、发无尽之行愿、礼体俱到也。

  ○癸二总列余三

  《经》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记》如是者、以虚空一法、例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三法。此横说一一无尽、以显礼敬行愿无有穷尽。

  ○壬二彰无间

  《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礼敬无间、乃普贤菩萨由大悲心故、代众生礼拜、而发无尽行愿、念念相续、三业无有疲厌、竖说礼敬诸佛之行愿无有穷尽。此礼敬一行、既无间断之时、余九行愿、即不暇行矣、况一一皆曰念念相续、云何通、盖以一行即一切行、互摄互融故、如前一门具十中说。又者上至诸佛、下至蠕动含灵、同一法身、众生界无有尽故、念念中皆有拜佛之众生、同一法身故。众生拜即是我拜、又是随喜功德之义、故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庚二释称赞如来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记》此牒第二行愿名也。

  ○辛二释相三、一所赞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曾围绕。

  《记》此所赞境、较上所礼境宽广、上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佛、此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非礼敬之佛少于称赞之佛、文有隐略耳。

  ○二能赞因

  《经》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记》前广此略、略去普贤行愿力数字、当然亦有普贤行愿力、‘甚深胜解’、约见理、即见法身之如理智也。‘现前知见’、约见事、即见报化之如量智也。二而不二、甚深难思。

  ○三能赞相(四)一标能赞相

  《经》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

  《记》能赞相、即是舌根语言辩才、‘各’字指能赞人个个赞、亦指所赞佛个个赞。天女舌根微妙、云‘出过’者、以此能赞舌根、通情与无情故。‘微妙’者、微细妙好、即妙有舌根、即一即多也。普贤菩萨之身、遍虚空等法界、故舌根亦充塞虚空、遍满法界、一切情与无情言声、皆普贤菩萨摄成赞叹诸佛之音也。如昔朱太祖闻杜鹃鸟鸣、问刘伯温曰:‘彼鸟对朕说甚?’刘伯温答曰:‘对圣驾说独掌山河’。又问对汝说何?答曰:‘说辅弼山河’。又问对农人说何?答曰:‘说麦黄快割’。赞佛人闻之、必成称赞诸佛、无非唯心所现耳。故修称赞如来行愿者、则风声雨声、车声马声、木鱼引罄声、皆是称赞如来之音声。如西方水鸟树林、皆演法音、亦是念佛心转境故。善学华严者、收三世间为一心。诸位如不善观、可观想一切语言音声之所从来处、皆是真空理体、即宗门所谓话头。如是回光返照、则知一切声、皆是法身随缘。法身是体、随缘是用、虽是体用、然有显与不显之别。观想得力时是法身起用、称赞如来、否则法身隐没、不成普贤称赞行愿。

  ○二正辩称赞

  《经》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记》‘出无尽音声海’、谓音声多也。‘出一切言辞海’、谓言辞多也。如来功德无尽、故以无尽音声言辞称赞。

  ○三赞所经时

  《经》穷未来际、相续不断。

  《记》普贤行愿力不断故、竖穷三际称赞不断。

  ○四明其周遍

  《经》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记》不惟竖穷三际赞、而且又横遍十方赞也。

  ○辛三总结二,壬初无尽二,先反显。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

  《记》虚空无尽而云尽者、反显称赞亦无尽而言尽也。

  ○后顺成

  《经》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

  《记》顺释可知。

  ○壬二彰无间

  《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称赞是语业。云身语意业者、意业起时现之于口、口又身之一分、故通三业。无间如礼敬中说。

  ○庚三释广修供养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记》此牒名也。‘广修供养’、观下文中、有种种供云、似非人力所能办到。然若运心修观、未尝不可转供养具、为唯心性具妙供、而为供养、纵不能观想、亦宜随力随分、以能办到之供、日日供养。皈依三宝、理应依赖于佛、系念于佛、每日随时皈依、即是将心系念于佛、纵不能系于法身佛上、亦应系于色身。故对佛像当如活佛尊敬、有事出外、应在佛前问讯告假、事毕回家、当向佛前问讯销假。新制衣服、及新鲜食物、皆先供佛、而后食用。每日最少亦要长灯一盏、长香一枝、清水一杯、而为供养。

  ○辛二释相二、壬初正明供行四、一所供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记》文义同上

  ○二能供因

  《经》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记》能供因、与前能礼因同。行愿二字即是悲智双运、以愿属大悲、行属大智、能修供养云等智也、利益众生供养等悲也。

  ○三列供具

  《经》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发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记》‘悉’字亦双指、能供人及所供佛、‘以’字总标用一切供具也。‘上妙’者、最上妙好、即真空中所现妙有也。‘所谓’下别列、‘华云’即天然之花、天者、第一义天也、自法界真空理现妙华、此华云即是理法界随缘所成事花、而结为云也。‘发云’、花贯穿而成鬘也。‘天音乐云’、八种音乐、天然不鼓自鸣。‘天伞盖云’、以天然伞盖为供具也。‘天衣服云’、以天然微妙衣服为供具也。‘天种种香’、是总。‘涂香’即香油香水等。‘烧香’即种种燃烧之香、‘末香’即研香为末、或涂或烧亦有种种。‘一一量如须弥山王’、须弥山为诸山之王、此云妙高峰、即财即法之妙有供养也。燃种种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表愿力大也。一一灯油如大海水、表悲行大也。皆观行所成、非人力所能办到。

  ○四正供养

  《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记》以上明供具、此明常为供养、即财供、即法供、即行供、即愿供、世人修财供、不善观想、即不通于法、财法各别故。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

  ○壬二校量显胜二、癸初校量二,子初举所校量二,一总指

  《经》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记》校量财法供养、法供最上也。‘供养’即是上供。下施有三种、曰财施、法施、无畏施。上无怖畏故。唯财与法、故祗校量财法。‘诸’者、财供法供、皆有种种。

  ○二别明

  《经》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记》如上种种供具而为供养、即‘如说修行供养’。又‘如说修行’、不外止持二法。佛教诸恶不作即应止、佛教众善奉行即应行。教作者不作即无功德。如小儿不能作大人事、故亦无过但不得超出世间。教止者不止、即有罪过。故欲上升者、常众善奉行。惧下堕者、当诸恶不作。佛以利生为事业、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子、故利益众生得佛欢心、以四摄法摄受众生得佛欢心、勤修善根得佛欢心、不舍菩萨业得佛欢心、不离菩提心得佛欢心、皆法供养也。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平等平等、何用校量、为无观行无愿力之人、财供非供法者、而较量之、财供实不及法供功德之大。佛赞叹供养如来、故修供养、即是如说修行。须以义消文、切勿以文害义、谓普贤财供非法供。

  ○子三、正明校量

  《经》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记》如前供养、若非普贤行愿、纵有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以法供一念功德、分为百分、以一分与无量财供功德较量、不及其一也。‘下分’又将法供一念功德分为千分、以一分与财供功德较量也。向下亦是将一念法供功德、分为百千俱胝之一分、乃至优彼尼沙陀分、与财供功德较量亦不及一。‘迦罗分’竖析人身毫毛为百分也。‘优波尼沙陀分’此云近少分、与微尘分为七分名邻虚分义同。言极微少也。

  ○癸二征释

  《经》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记》征何以法供胜过财供、释以尊重行愿因法故、出生诸佛果法故。

  ○辛三总结

  《经》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亦同前、先以有尽反显、而后顺释供养无尽。

  ○庚四释忏悔业障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记》此牒名也。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身口意三业有过、皆障菩提涅槃、故须忏悔、不敢复作。

  ○辛二释相二、壬初举所忏二、一正举

  《经》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贫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记》‘菩萨自念’是发菩提心能知痛痒、起觉照之人也。自念者、自用菩提心观念也。念今生以知过去、观他人以知自己。故知过去由贪嗔痴发身口意、而作诸恶业、恶业无量、束广为略、不出十恶业、以身口意为造业具。意起贪嗔痴三、身造杀盗淫三、口出妄言绮语等四。能自念恶业、即智慧心现前。有觉心观行者、方能自念、否则终日造恶、不知有过。人或举其过、则耳不乐闻。况业不重不生娑婆、果无业系、何不超出三界。故知生此娑婆、必是业重之人、理宜诚心忏悔、誓不复造。自以无业不肯修忏者、愚昧孰甚。

  ○二显多

  《经》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记》忏有理事、先明理忏、恶业原本无体。虚妄之相、幻化不实、有何罪过可忏。然而无体相之境、众生已迷、欲悟罪无体相、须修实相忏、如念法身佛、或修真空观、观念成就、亲证实相、妄我即空、罪无所附、故罪性亦空。倘不明真空、我相不空、故有身心世界、业由我造、谁代我受。云忏悔业障、亦可谓为忏悔我见、我见一空、无始所造恶业、悉皆空矣。

  ○壬二辩忏相二、一明忏业具

  《经》我今悉以清净三业。

  《记》身口意三为造业具。修忏亦以三业修、如人倒地、还从地起。‘口业忏’称扬诸佛功德、发露罪过。‘身业忏’尽此寿命、作诸佛事。‘意业忏’缘想诸佛无量功德、化除无量罪过。身作佛事身清净、口说佛法口清净、意正思惟意清净、如是对治、如应病服药也。

  ○二明所对境

  《经》遍放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使净戒一切功德。

  《记》此下明事忏。又二、一取相、二作法。取、求也、相、妙有也、所对之境、传妙有之相也。普贤菩萨能现多身、故能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妙有相前忏悔。其次修观行即菩萨、或能观此境界、我辈名字即菩萨、观行达不到此广大妙有之境、岂即不对法界极微尘刹诸佛菩萨前求忏悔乎。不修广大之忏、安能忏除广大恶业。要知对一比丘忏悔、或对四人成众比丘作法忏悔、亦即是对十方诸佛菩萨忏悔。何以故、作法身观、与诸佛菩萨同一法身故。‘诚心忏悔’者、要忏除恶业、须发至诚心、发不起诚心宜抚心自问、造恶业是否要堕地狱、如是一问、诚心自油然而生矣、诚心乃从天理良心发出也。‘后不复造’即悔其后过也。对诸佛前诚心忏悔、即是取相忏义、感应道交、得佛摩顶、或放异香见光见华、即为取得妙相、忏已不得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即是作法忏义、僧作羯摩法。故曰作法、忏罪即持戒、故曰住戒、翻过成德、何得不为。

  ○辛三总结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亦初反显次顺释以障无尽无间也。

  人人皆应忏悔业障、若自以为无业障者、即是愚痴人。因普贤菩萨尚自念所造恶业、设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凡夫业重障深、讵可不忏。又者忏悔有能忏十心、所忏十心。佛法救度众生、为令众生知病服药也。今生纵未造业、而挝过之业、已无量无边、何况今生、难免不造、故应诚心忏悔。兹先讲所忏十心、次讲能忏十心、所忏即所治顺生死十心、此心如厕虫乐厕、不觉不知。

  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人我之义粗显、依身见而起、以有我身故造业、设不计妄身妄我即显法身真我。真我即大方广、亦即菩提涅槃。妄计人我、故成斗争之本、增长无尽生死、此是所治第一身见心。

  二具足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心中虽具足烦恼、若不遇外缘、业不能起、内因外缘和合、恶业成矣。外缘即依正二报也。‘依报’六尘之境、‘正报’恶知识、恶眷属(生死眷属、无论强软、皆恶眷属)、皆为增长我见之缘、使我见增盛、即第二我见心。

  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内具烦恼、外遇恶缘、自之善心善事灭矣。故见人善行、与己不同故、如冰炭不同炉、而生嫉妒、不喜他人之善、是为第三嫉妒心。

  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作恶由三业起、既纵恣三业、故无恶不为。所谓君子有所不为、小人无所不为也、是为第四为恶心。

  五事虽不广、恶心遍布:作一小恶、事虽不广、而心即法界、故业亦遍满法界。如彼好淫之人、其心决无际限、只淫一人、故淫业遍满法界。好杀者、杀一生命、其心决无际限、只杀一生、故杀业遍满法界、是为第五广大恶心。

  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如贪淫好杀者、随其所好、恶心相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昼夜不断、是为相续恶心。

  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作恶事者、苟发露于人、决不再为。以被恶心所障故、覆藏过失、不欲人知、是为覆罪恶心。

  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虏扈不受规谏、性刚强也。抵突即与人抵抗也。即或告以汝所作非、将堕地狱、亦复不惊不怖、是为不怖恶道心。

  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惭则己心不安、愧则羞难对人。不信因果、不畏恶道、不惧凡圣、故无惭无愧。凡即阎王鬼神、天龙八部、有他心通、及赏善罚恶之权、乃至掌国法者是也。圣乃出世四圣、有威可畏、以无惭无愧、故不畏惧也、是为无惧恶心。

  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不信堕地狱之语、以为死了即了、只见活人受罪、谁见死人带枷、始终作一阐提。梵语阐提、此云信不具、是为断善恶心。

  既知所治之病、宜知能治之药。修行人要有智慧心、智慧心即是了生死之心。故再讲能治十心。

  能治逆生死十心。

  一明信因果:以治前第十心。有信因果之心、即可忏不信因果之罪、切实明白、知因果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二自愧克责:以治前第九心。既信因果、迷时即当自责、克者胜也、谓能自责、则善心胜过恶心也。

  三怖畏恶道:对治第八不畏恶道之心。

  四不覆瑕疵:以治前第七心。怖畏恶道、故不覆瑕疵。清净心如完好白玉、道人造恶业、如白玉有瑕疵、发露罪过、如生疮者除去脓血、覆藏罪过、如畜脓养疖子、自受其苦。

  五断相续心:发露罪过、誓不再造、即断第六相续心。

  六发菩提心:心灵活而非呆板之物、不造恶必修善、故翻恶心而为善心、发菩提心者、以广大善心、对治第五广大恶心也。

  七修功补过:发菩提心须起行、以持戒修福功德山、填罪过之河、对治第四为恶心。

  八守护正法:对治第三不随喜心、欲修功补过、须持净戒。不持戒者、皆是罪人、以不学戒故、不知持戒功德大、犯戒罪过大。能持微细戒、方可护重成、轻重等持、使佛法常住、而为人所尊敬、守护佛之正法、即是守护自己正法。

  能受持以上八条、即成就作法忏。

  九念十方佛:治第二恶知识缘。一方面作法忏、一方面还要取相、以忏宿现二业、念佛属取相忏也。但十方佛甚多、如何能尽念之。会念者、念一佛即是念十方佛、‘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念成感应道交、取得好相、不惟现业消灭、过去之业一并忏除。以十方佛为护符、倾心恭敬、消灭增盛之我心、我心既灭、无我之我、即是真我、自然能与佛合而成一矣。

  十观罪性空:以治第一身见。观罪性空、即实相忏。无相之相、即实相。故实相无相、罪无所系、以如如智契如如理、一如无二如、了无一物故。罪山惑起、惑业无性、不能自立。无性之性、即是实性、实性随无明之缘、虽随缘而不变为无明、如如还自如如也。若知无明无性、本明即显、一切罪过、不能加于本明之上。众生观不到、故证不到、以观不到故、妙明真心似成无明。返妄归真、始知惑业无性、无非翳眼见空华。迷法身故认色身之假我为我、认得真我、即无假我、色身假我既空、地狱畜生等身亦空、罪性亦空矣。若不恳切忏悔、何能感应道交。亲证实相者、尽未来际、亦不造罪、证不澈底者、不在此例。娑婆世界犯缘过多、故须常修忏悔。普贤菩萨劝大众虚空界等尽、忏悔乃尽、而虚空界等不可尽故、忏悔亦无有尽。

  ○庚五释随喜功德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记》此牒起随喜功德而解释之。

  ○辛二释相四、一喜如来善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约所喜之人也。从初发心下、约所喜之善也、谓诸佛最初遇三宝之缘而发心、为成佛而修福聚也。发菩提心即是智慧心、智慧心即始觉智。始觉者始觉惑业生死本空、始觉菩提涅槃本有、即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本有要假修显、故曰‘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为一切智、即为成佛也。修福聚即修功德藏也。要修福德、对于身心世界不可爱惜、先修施度、以难舍之头目手足而行布施、况财物乎。又非施一次两次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经尔许劫、行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不惟施彼罗密行圆满、其余诸波罗密、一一悉应行圆满也。施度中亦具足戒、忍、进、禅、慧、诸波罗密、为持戒故、有来乞内财外财即舍之、能舍即能忍也。说舍便舍、即是精进、难舍能舍、而心不动、即是禅定。施戒忍进禅设无智慧、不能成办、不惟施波罗密具足诸波罗密、一一波罗密皆互摄互融。证入种种菩萨智地下、谓从初发心、至三贤十地、一位一位证入成就诸佛所证之无上菩提、又成就诸佛所证之大般涅槃。涅槃即灭度也、灭度生死苦而不生不灭、分布舍利于人间天上、利益一切众生、为众生生善之根。佛未成佛时、生自成佛之善根、佛已成佛、为一切众生生善之根、我皆随喜者、非只心随喜而已、行佛之行、是真随喜。

  ○二喜诸趣善

  《经》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记》诸趣即六趣、谓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四生即胎卵湿化。天趣地狱趣皆化生。人与修罗畜生皆通四生。鬼有化生胎生、罗刹鬼子母属胎生。六趣四生又各有种种类类。所有功德、乃至极少之一尘、我普贤悉皆随喜。人天修罗有种种功德者、鬼道容或亦有功德。畜生中马不欺母、麒麟不踏生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亦有功德、可说随喜。至若地狱众生、一日一夜、万生万死方受苦之不暇、有何功德而可喜。普贤大智、知彼地狱中极苦众生、自性功德未失、即本具大方广与佛无二、虽无修德、而有性德故。‘乃至一尘’、一尘约理、理微细也。如云一尘中剖出大千经卷、岂非微细至极乎。亦约事言、虽极恶之人、择其所长不无微小之善、行人皆当随喜。故以佛眼视众生、众生无不是佛、以善眼视众生、众生无有不善、此是佛菩萨之慈悲心。学佛法人亦应学佛、只见众生之善、不见众生之恶、即转烦恼成菩提矣。

  ○三喜二乘善

  《经》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记》声闻有学约因、即三果四向。无学约果、即阿罗汉、有七因四果。辟支佛、正修十二因缘观时、是有学位、证道是无学位但有一因一果。约大乘法门、应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此经是华严圆教法门、何以随喜小乘?乃有二义。一者就权说、虽是声闻缘觉、胜世间故。二就实说、声闻辟支佛、将来必定成佛、岂可不随喜耶。

  ○四喜菩萨善

  《经》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记》此喜菩萨善也

  ○辛三总结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总结无尽可知

  ○庚六释请转法錀三、辛一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錀者。

  《记》‘请’者、菩萨悲愍众生故请法也。‘转’者展转、自觉觉他展转不息、如轮常转。‘法’者轨持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一心法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不失也。‘轮’有圆满义。摧碾义、摧灭众生妄我、圆满菩提真我也。

  ○辛二释相二、一举所请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记》所请之境、谓所请者是诸佛菩萨也。‘所有’即心中所有也。‘十方三世’者、时处不相离也。一切时一切处、念念有佛成佛、见佛自易易耳。何故众生不得见也?约理说、众生发起一念好心、或起一念智慧、或起一念慈悲、即是成佛。而众生心又各各互遍、故云念念中有刹尘数诸佛成等正觉。约事言、则佛法界与众生法界、相隔悬远、众生背尘合觉故、或缘浅故、不能见佛。观行即菩萨以上之菩萨、智慧超胜、故能见也。‘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者、佛如心王、菩萨如心所、心所法尔随逐心王、故佛说法、菩萨围绕。

  ○二正明请法

  《经》而我悉以身语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錀。

  《记》请法以三业劝请。身劝请恭敬礼拜、口劝请称扬赞叹、意劝请恭敬至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錀。妙法即心法也。心法即正法也。如来说法四十九年、无非说的心法。转正法錀者、说唯心之法、拣非心外取法也。为佛弟子不知有佛则已、知有佛即应请转法錀。请转法錀、即是上求下化、亦即是上顺诸佛之心、下顺众生之心。佛以说法度生为本怀、然无请不说。故有人请法、自是上顺佛心。众生有欲求法而不知请、请则众生得闻佛法故喜、即是下顺众生之心。对于佛法自有所知、愿与众生说、即是请自心佛说法。见他能说法者、请转法錀、名字即佛以上之佛、皆当请之。是故有智慧人、一切时能修请转法錀之行。会事归理、皆请自心中佛说法、度自心中众生。若无智慧、佛在面前、当面错过。自能说法、亦吝不说、皆成愚痴。

  ○辛三总结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錀、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亦总结无尽可知。

  ○庚七释请佛住世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记》佛无生灭、有机则在众生心中现、无机则在众生心中隐。请佛住世、佛即在请者心中现而不入涅槃。此牒名也。

  ○辛二释相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记》佛有六即佛。有欲涅槃者、皆请住世、莫入涅槃。一理即佛。劝学佛法、令知自心即佛、即是请佛住世、不学无知、即是涅槃。二名字即佛。已学佛法、虽知自心是佛、不修观行、旋知旋迷、即是涅槃、劝修观行、即是请佛住世。三观行即佛。十信菩萨、虽修观行。不行六度万行、未见自性、即是涅槃。劝修六度万行、使见心性、即是请佛住世。四相似即佛。三贤菩萨、虽修六度万行、相似见性、不修加行、即是涅槃。劝修加行、转似成真、即是请佛住世。故三贤位后、有四加行。五分证即佛。登地菩萨、修证未圆、仍在涅槃、请彼圆修圆证、即是请佛住世。六究竟即佛。不请住世、即示涅槃、故须请佛住世。以上六即佛、皆请住世。又者各人智慧现前、即是佛住世。智慧不现前、即是佛涅槃。经文所请、究竟即佛也。以有及诸声闻缘觉、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皆劝请、莫入涅槃句、故知六即佛、皆当劝请也。经劫句、请佛住世之时也。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句、是别明请佛住世之意。

  ○辛三总结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亦总结无尽。

  ○庚八释常随佛学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记》此牒名也。此下三愿、俱属回向、但若融摄、则十门皆回向也。别言则八、九、十、三愿属于回向。故偈颂中、第七愿后、即总标回向。三回向中、八即回向菩提。九即回向众生。十即回向法界。前二是回向别义、后一是回向普义。八九是别说二利行体。八属自利、九属利他。第十门、是别说所回善根、谓将二利功德及一切福、回向三处也。又此第八、同华严经十回向中等一切佛回向。

  ○辛二释相二壬初学本师二、癸初明所学二、一明因行

  《经》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记》明因行者明毗卢遮那佛因行也。说娑婆世界、应说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毗卢遮那佛应说华藏世界、文隐略故。说裟婆隐释迦、说遮那略华藏、真应不二故。娑婆即华藏、亦即最中一世界种中第十三层之一世界。初发心称信相菩萨。信心之相、依起信论有三种信心之相。一者信自心本觉、是信佛宝。二者信自性真如、是信法宝。三者信上二和合、即是信僧宝。宝虽有三、仍是一心无相。还须借雕刻佛像、贝叶经卷、剃染具戒、事相三宝以显。故信事相三宝。依璎珞经有十种信心之相。‘一亲近善友’、既信佛法、应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二供养诸佛’、既信佛法、应供养佛。‘三修习善根’、既信三宝、当众善奉行。‘四志求胜法’、胜法即涅槃、换言之、即求证自性真如。‘五心常柔和’、有信心菩萨、心不刚暴、常常柔和。‘六遭苦能忍’、能忍苦恼、而不怨天尤人。‘七慈悲深厚’、信真如体同故、慈悲深厚、利益众生。‘八深信平等’、既信自性理具三宝、十界皆同此理、故常觉自他平等。‘九爱乐大乘’、大即一心三大。乘者喻也、信而不爱、何能修证。‘十求佛智慧’、发菩提心、誓成佛道、或三或十、开合不同、无非信心之相也。精进不退者、发菩提心、愿成佛道、须向成佛道上行去。有进无退、决定成佛。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乃至一举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如造佛像者、一雕一锯、无非成佛。你我学佛法人、参禅念佛、诵经持咒、皆当精进不退、念念成佛。诸佛因地、为重法故、不惜身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其量之多、积如须弥。’身命为人难舍者、以有志愿之鼓励、故亦不难。如为区区名利而走险者、尚能牺牲身命、何况为求广大菩提、有何难舍。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云。释迦牟尼佛、因地为最胜仙人时、修慈悲观。但悲无智、无以度生。遂到处求佛法、发愿能施以佛法者、即以身命供养。来一天魔、佯谓能说佛法。须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方为说法。最胜仙人欢喜不已。回想过去生中、不知无益丧了许多身命。今为佛法而舍、固所愿也。遂剥皮析骨刺血。魔固不能说法、见最胜仙人果肯舍身命、便即隐去。最胜仙人仰祷十方诸佛。我以诚心求法、惟愿大慈、为我说法。即感东方三十二佛土外、净明王佛、来说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以得佛光照故、皮肉完好如故。得大辩才、千生常行教化众生、千生后、生净明王佛土、亲近净明王佛。以重法故、得此感应、此约事说也。再约理言之。修观行、观色身、无非父精母血、与业识因缘和合而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作空观、即将我空观法、写于身上。再观五蕴诸法、但假名而已。作假观、即将假观法、写于身上。再观空有不二、即将中道第一义谛法、写于身上。是故约理、人人皆可做到、观行得三昧时、剥皮析骨刺血、事上亦可做到。果能不爱色身、即得法身。不著识心、即得慧命。不惜身命、以重况轻也。难舍之身命既舍、故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无有不能舍者。及余一切难行苦行、无有不能行者。

  ○二、辨果用

  《经》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曾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记》八相成道。皆果上之用也。初句举一成道。末句举一涅槃、以该八相、‘种种神通变化’、皆八相成道义。‘种种佛身’者、或现大身、或现小身也。处‘种种众会’即下五类道场、皆果上利生之用。‘眷属’者、菩萨乃至小王皆有眷属也。‘刹利’、四种姓之一、国王种姓也。‘婆罗门’、净行种姓也。处于如是种种众会。‘如是’亦指上五类道场也。‘圆满音’者、佛一音演法、众生随类得解、成熟众生也。

  ○癸二辨能学

  《经》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记》如上遮那如来一切因行果用、普贤菩萨皆愿随学。

  ○壬二例一切

  《经》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记》以毗卢遮那佛为比例、毗卢遮那佛一切因果、我皆随学。如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若因若果、我亦皆愿学也。念念中学十方三世佛因及果、此普贤之所以为普贤也。会观想者、学一佛即是学一切佛。第一礼敬诸佛、乃至第十普皆回向。随力随分、皆随佛学。每日上殿过堂、听经学戒、心心念念学佛无间。佛因圆满、佛果亦圆。

  ○辛三总结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结说无尽也。

  ○庚九释恒顺众生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记》此牒名也。‘恒顺众生’、即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十回向中第七回向也。顺众生根性而利益之。众生有五性、即阐提性、不定性、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菩萨亦在九法界中。对九法界众生、皆要随顺。顺空有不二、自他不二也。言空有不二者、如上所云。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中作空观观己身。今观一切众生性空、性空故相亦空。次作假观。空非断灭、而有九法界之假相。空有不二、即是中观。顺空有不二、即顺中道。观自他不二、亦顺中道也。中道常住、故常随顺。顺有即是顺生死。顺空则不能度众生。又偏顺有、即不能自利。偏顺空、则不能利他。顺自他不二空有不二、是普贤菩萨之随顺。否则不偏凡夫、即落二乘。

  ○辛二释相二、壬初正明二、一所顺众生

  《经》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记》所顺众生、除佛法界、九法界众生皆是所顺。顺者、顺众生善恶根性而度之也。佛一切契真、故应常随佛学。众生有善有恶、恶固不应学、善亦不可学。世间善恶、俱违真故、只可顺而度之。众生种类、差别甚多。有胎、卵、湿、化四生、各有种种类类。楞严经云、卵为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以上受生差别。或有下依止差别、人类依四大而生住、夜摩以上诸天、依空而住。依卉木住。如花神树神之类。生类乃至威仪、各有种种。有竖生横生者。相貌有好丑、寿命有长短、种族有贵贱。名号各殊别、性情有刚柔、知见有邪正。欲乐有善恶。意(即心)行有定散、威仪有静动。种种衣服下、受用差别。乃至下开众生种类、有色即色界、无色即无色界、有想即有观想、无想即无想天、菩萨慧眼、将一切众生照在一心之中。故曰众生是菩萨心中众生、故恒顺教化。又智慧心遍法界知佛是自心中佛。故常随佛学、恒顺众生。

  ○二正明随顺

  《经》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记》此正明菩萨之随顺也。‘如是等类’、承上启下、谓我普贤皆一一随顺而转。‘转’者、即起观智也。随顺众生而起观智。观一切众生性相皆空。而非断空。即空即有、自他不二、同一中道。既自他不二、则种种承事供养众生、即是承事供养自己。如敬父母者、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受生、皆有父母、故六道众生、皆是父母。师长有成就教育之恩。佛法师长为法身父母、尤应尊敬供养。阿罗汉乃至如来、超略辟支佛菩萨、皆为出世圣人。为世间大福田、安得不承事供养。‘等无有异’者。称性而观、不生分别、平等供养也。平等不分别、即是平等智。众生有病、‘为作良医’。有身病则治身病、有心病则治心病。‘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失道有事有理。约事、走险道是失道。约理、走生死道、不走菩提道、涅槃道、是失道。‘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众生在无明黑暗中、为彼说法、即是施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约事、指示伏藏金银。约理、不知修行者、令学佛法、便得宝藏。今知自心之大方广、即伏藏也。

  ○壬二征释二、癸初令佛喜二。一征二释

  《经》阿以故?征也。向下释。菩萨若能随顺众坐、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记》征意谓生佛各别、何以顺众生能令诸佛欢喜。又诸佛固应顺、众生多有造业者、何以亦顺。答意顺众生即是顺佛。尊重众生、即是尊重如来。又不惟佛喜、众生本来是佛。众生欢喜、即是佛欢喜。又佛心如大海水。众生为佛心中众生、如海水现众生影、影水同一碱味、犹生佛同一实相。海水中所现众生。无名姓骨肉等相、若必计有众生名相等者、即是遍计执。生佛本自不二故。

  ○癸二增大悲二、一征二释三、初法

  《经》何以故?此征也。向下释。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记》此一科恒顺众生、增长大悲也。上云顺众生即是顺佛、得佛欢喜。此科征意、谓生佛悬殊、何以顺众生即是顺佛。答意。佛以大悲为体、常悲众生、故顺众生。即同佛悲心、得佛欢喜。诸佛如来之果、所以成者、以大悲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由是观之、更显佛与众生自他不二也明矣。菩萨自未成佛、因生悲心悲自。他末成佛、应生悲心悲他。既是众生、必定有苦。纵无分段苦、亦有变易苦。自他皆如是、故自悲悲他。然有悲无智、无以救众生。故曰因于大悲生菩提心。菩提心即觉心、自觉觉他也。菩萨与众生早已打成一片。故能自悲悲他、自觉觉他。佛在菩提树下示成正觉时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在佛分上、一成一切成。然在众生分上、还是生佛隔绝、此义若能常常思维、即可渐渐打成一片。

  ○二喻

  《经》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记》‘旷野’。即旷大野外、无人烟处。喻生死旷野、无依无赖。‘沙碛’者。草木不生、百谷不长之地。喻人在生死道中、不长善根、沙碛虽不生百谷苗稼、而有大树王之根、伏藏于内。根若得水、便可生长。喻生死道、虽不生善根。人人本具之大方广、伏藏于八识生灭中。若浇以法流之水、便生菩提之树。诸佛大悲心、即法流水也。开示众生本具之大方广、即菩提树根、亦即佛之知见。以得佛大悲水故、树及枝叶华果俱长矣。枝喻慧、叶喻定、华喻菩萨行因、果喻菩提妙果。

  ○三合四、初正合法

  《经》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记》‘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此总合也。生死喻旷野。菩提喻树王、迷悟之别耳。迷为众生、悟成树王。树根即众生者。不观众生之相、而观众生之性。众生之性即佛性、故众生性即菩提性也。‘诸佛菩萨而为华果’者、谓从众生修成故。‘饶益’即利益也。令知有成佛种性、依法修行故。众生心性、即成佛正因、喻树根。佛喻树王。法喻亲切。但要见著众生之佛性树根、见得真实、自然能向树根浇水。如念佛要望树根念。参禅要望树根参。习观要望树根观。古人云、一念不在、即同死人。不望树根参禅念佛习观、即是盲修瞎炼。然树王须因圆果满故难见。树根依于教典、诸佛一再指示、故易知。虽易知而又易迷失。以易迷失故、大树难以长成。此是修行者人手紧要关头、宜特加注意、不可轻忽。

  ○二重征释

  《经》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记》征意。何以利益众生自己成佛。释意。自他本自不二。故利他即是利自。以上有三层征释、故曰重。一者何以顺众生能令佛喜。二者生佛各别、何以顺众生即是顺佛。三者何以利他即是自利、皆随征随释矣。

  ○三反结成

  《经》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记》成佛之本因是众生。故云。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四结示令知

  《经》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记》人人皆可为善财童子。对于普贤菩萨所说之语、要承当起来。平等心即见自他不二之智慧心故。因此之故利益众生、自即成佛。一成一切成。决无手已成佛、足仍为众生之事。以大悲心随顺众生之性、此非习惯性、即所谓因缘所生法中之中道实性也。‘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者。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现在众生即未来佛。故随顺众生、‘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辛三总结

  《经》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结说众生无尽、故随顺亦无尽也。

  ○庚十释普皆回向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记》此牒名也。普皆回向、回向真如、回向菩提、回向众生。此三皆普遍一切处、是所回向之处普。又者以前九门所有遍法界之善根、而为回向、是能回之善普、故曰普皆回向也。

  ○辛二释相二、壬初明所回善根

  《经》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

  《记》从初礼敬乃至第九恒顺众生所有功德、尽以回向法界众生。而自分功德不惟不减、且更扩大矣。

  ○壬二正明回向二、一愿离苦成善

  《经》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记》愿一切众生离二死苦、成究竟善。‘尽法界虚空界众生’者、即尽真如实际心及虚空中所有众生也。众生欲行恶法、皆悉不成者、有二义。一者菩萨说法教化、自然不敢作恶。二者有不可思议菩萨暗中加被、令恶业不成、善业成就。反上可知、以诸恶不作故。‘关闭诸恶趣门。’众善奉行故。‘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开’者开导、‘示’者指示、开示众生心中人人本有之涅槃路也。纵一时不得涅槃、亦不失人天正路。

  ○二发心代苦

  《经》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记》普贤菩萨谓若有众生因造恶业、我愿代受其苦果、而令解脱、以至究竟成佛。此心人所难发。因无广大心、无成佛意、故不能代苦。若欲成佛、必能度众生而代其苦。代苦有七种义。一者‘悲心好乐故’、世人往往有以情爱代苦者。菩萨以同体大悲代众生苦。悲胜爱已可概见、况同体乎。二者‘作增上缘故’、菩萨修诸苦行、破除身见、为众生所羡慕作增上缘。如如来雪山六年苦行之类是也。三者‘留惑润生代苦’、能了生死、为度众生不了生死是也。四者‘杀恶众生代苦’、如众生欲作大恶、菩萨杀之。自堕免彼堕故。五者‘处恶趣代苦’、如如来往劫大旱时、变为摩竭陀大鱼、以肉施众生等事是也。六者以‘称真之愿代苦’、以称真之愿、潜至称真之苦、即为代苦。七者‘自他无异故代苦’。以法身同故、彼苦即我苦。然与菩萨有缘者、得菩萨代苦。又者、有可转之业可代。其有不可转之业、受苦不知悔改者、不能感应道交故、非菩萨不代也。

  ○辛三总结

  《经》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总结无尽如上。

  ○戊四结益令知

  《经》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记》此结十大行愿利益、令善财及众生知也。以行填愿、故愿得具足圆满。未修菩萨依法修行、即可随顺趣入。未证入时、先随顺而后趣向证入。成熟约证入说。成佛善根、人人本具。理具还须事造、方得成熟、成熟即解脱也。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成就也。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华成就也。有如是利益、是故普贤菩萨呼善财曰、善男子。汝应如是知也。以善财代表无知众生耳。

  长行三科中。一正示普因已竟。

  ○丁二显经胜德二、戊初校量闻经德

  《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记》‘经’即法也。显经胜德、即是显法胜德。法即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初两行文所施之物也。人天最胜之乐、即五欲之乐。以尔所尘数七宝及五欲之乐、而施尔所尘数众生。又以尔所‘上妙七宝、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如上所说功德为能校量、以校闻经功德。‘若复’下所校量也。以闻经功德分为百分之一分、乃至分为一优波尼沙陀分、而布施功德不及闻经功德之一分。文虽如是、义在教人以法为师耳。

  ○戊二显余众行德二、己初总明法行略说功德

  《经》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清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记》显余众行德有十种、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维。十、修习。法即十大行愿。行即书写乃至修习十行也。深信心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信自信他。信自、即理三宝为因也。信他、即事三宝为缘也。信此十大行愿之法宝、秉受于心、执持不忘、乃至书写、超略余行也。略说一偈、功德有如是之大。未修学此法门者。信心未生起、故难信及此教。有等不学教之人。但执佛法无多字、何用学教。妄说行持即得。此乃权实不俱。故偏于恶取空边。所谓有慧方便解、无慧方便缚。有方便慧解、无方便慧缚。恶取空、即无方便慧。或往劫已学。不假学、而所行与大愿符者无过。

  贤首大师有十门料拣闻教利益。

  一‘舍教师心、巧伪诳惑’:背舍佛教、以自心为师、自诳诳他、自惑惑他。二‘背教质直、苦修无益’:虽无诳惑、本色直爽。以背教故、盲修瞎炼。三‘习教不解、以求名利’:学教不解教义宗趣、故傍佛以求名利。四‘逐文读诵、直心无益’:读而不解其义、故不得益、而得种福、然不可不求解。

  前四全不可依。次五从浅至深、随根悟入皆革凡成圣之方便。第十、一门。方为究竟。

  五‘读而分解、多读少修’:随力随分、少修非完全不修。故不致落过、有少许功德。六‘博文约义、取义专修’:博览三藏十二部经典、而收义甚约。知惟一心法、取意而专修之。七‘得意唯修、不复寻言’:得意即修、不复讨论文字。古时宗门大匠、必有得意之善根、不须闻教。如六祖大师不识字、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悟。以上六七二门皆判入顿教之机。八‘得旨称性、依教修行’:旨即义也。义是教中之义。全法即性、不同弃教。学教即修行、即行解不二也。九‘持教观理、不滞不著’:理即真空理。持教不碍观理、观理不碍持教。十‘理教俱融、合为一观’:此门方为究竟、即教即理。三藏经教、是标月之指、不可执指为月。此语为执教者说、若定要教外得旨、则闻经证果者、皆诳语耶。

  依前四门而行、是自害害他。依次五门修行、从浅至深、随根性悟入。革除凡夫之心、转为圣人之心。末后一门、方为究竟。如是修之、即等同普贤菩萨。学佛法人之病甚多。或弃教师心、而以法门诳入。或背教苦修、不得实益。或习教不解、依傍佛法、而求名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只徒捏著鼻子哄眼睛、生死如何能了。有深信心者、决不自骗骗人、而得进步。既得进步、自能除障。五无间业者。‘一受生无间’犯五逆罪舍此报身、不间隔时分、即受地狱果报。‘二受命无间’地狱化生身受苦、死一身又化一身受苦。‘三身遍无间’身称地狱之量、一人亦满、多人亦满、各不相碍。‘四受苦无间’忽焉铜床铁柱、忽焉镬汤炉炭、无时间断。‘五受报无间’受地狱果报。当受一中劫(即廿增灭劫。)有此五无间业、闻此普贤十大行愿功德、速能除灭。有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能消除。恶鬼远离、则得善鬼之守护。修行之事、同是一事、而功德不等。总要有深信心。稍有虚假、即不得益、莫谓佛法不灵。

  ○巳二偏举一行广显众德二、庚初举一行

  《经》是故若人诵此愿者。

  《记》此赞叹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功德之大。以功德大故、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偈、即有无量功德。偏举一行者。偏举诵之一行也。背本能诵即兼受持也。

  ○庚二广显众德三、辛初通明五果五、一增上果

  《经》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记》增上果者。谓诵此行愿为因、果上遇一切善恶境、皆使此行愿功德增上。此果有二。一恶法不能障此行愿故。行愿得增曰增上。二善法能与行愿之力曰增上。又诵普贤行愿功德、即善法加增、是与力之增上果也。行于世间、无有障碍者。若诵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在世间修行、不为惑业苦三障所障、是不障之增上果也。

  ○二等流果

  《经》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记》等即同类也。谓因果相等。因诵普贤行愿品、故圆满普贤菩萨所有功德、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之相。即普贤因、得普贤果也。

  ○三异熟果

  《经》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记》异熟果者。从因感果、异时成熟、异处成熟、异性成熟也。如前生诵行愿之善因。今生受报曰时异。他处诵行愿之善因、此处受报曰处异。诵行愿是善性、所得果是无记性、曰性异。胜族即贵族也。依佛法说。以生佛家、常为佛子、胜他种族曰胜族。

  ○四士用果

  《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记》士即是人。用者力用。如农人耕种工作、所得粮食果报也。约修行说。人以修行功用、所得果报、曰士用果。破坏恶趣、远离恶友、制伏外道、皆诵普贤行愿品之力用所得果报。

  ○五离系果

  《经》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记》离系果者、烦恼能系缚法身慧命。今能脱离烦恼、即离系缚也。亦诵普贤行愿品之善果。

  ○辛二别明净土果二、壬初显法功能

  《经》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记》谓诵普贤十大愿王功德、得生净土之果。不同偈颂、属净土愿。十大行愿是最大行愿、故曰愿王。人当舍寿之际、世间一切悉皆舍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引导其前。临命终时、引至极乐世界。约华藏世界言之、极乐世界、不唯在一华藏世界中、亦即在一世界种中。学华严经人、有不善游华藏庄严世界海者、不愿生极乐世界、愿生华藏世界。岂不知极乐世界、仍在华藏世界正中之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中第十三层耶。娑婆在十三层。此层有十三主刹。即有十三佛刹尘数伴刹。极乐去娑婆只十万亿佛土、娑婆一个主刹、有一刹尘数伴刹。十万亿又岂在刹尘数外耶。所以要生极乐世界者有四义。一者、极乐世界即在华藏内故。二者、为令修行众生专心一处故。漫说一华藏、即一城犹有东西等分。三者、西方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有缘故。四者弥陀即本师故。又者生极乐世界有四句料拣、所谓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如观音菩萨之方便生、而不言何处去生。二‘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如普贤菩萨之方便引、普贤愿为一切佛法王子故、亦回向极乐。三‘生亦决定生、去亦决定去。’如著相念佛之愚夫愚妇、执著去生极乐、与执著生娑婆、其优劣何啻天壤。四‘生亦决不生、去亦决不去。’此有二类。一者不信佛法之人、二者已悟无生忍之人、法身遍满法界故。生即无生、去即无去。普贤菩萨劝善财及众生、诵普贤行愿品、求生极乐、方便引人离苦得乐耳。若就至极而论。法界之乐、是极乐也。一尘一毛亦法界。况一极乐世界、非法界乎。愿舍我法二执不违圣教量者、其善思之乎。

  ○壬二别明胜果二、初亦异熟果

  《经》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记》别明胜果、即修普贤行愿胜因之胜果报也。报有现报、即现世果报。有生报、即来世果报。有后报、即久远果报。此生报也、又名异熟果、如前已释。到极乐世界、不但见阿弥陀佛、并见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诸大菩萨。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吉祥。普贤菩萨行遍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观自在菩萨证耳门圆通、解六结、越三空、获二殊胜。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内中有疑难处、所言疑难者、普贤菩萨引导众生求生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上首弟子、到极乐世界固应见也。若此土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何亦得见。以菩萨已证法身、体普遍故、相用亦遍。法身大士、无处不现身、故无处不得见。有大福报故。色相端正威严。性具修显功德、悉皆得见。‘其人’即诵普贤行愿品之人。因诵普贤行愿品功德、报终弹指之顷、即于西方莲花化生。自见从莲花化生已、即蒙佛授记、当来于某世界成佛。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上品上生生因、发三种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至诚心即直心、直心正念真如、即念法身佛、此一念即念遍十方三世佛矣。此即智慧心培慧、深心乐集诸善行、即培福也。回向发愿心、即大悲心。以大悲心化度众生、即福即慧。具三心者、必生上品。复有三种众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亦得往生上品。上品中生者、能解大乘义理、深信因果。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发菩提心、求愿往生。其次受持五戒、持八戒斋、持戒回向、生中上品。不能尽形寿持戒、而能持清净戒一日夜者、生中中品。其或不能持戒、而能孝亲仁物者。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功德、求愿往生、得生中下品。其有不能持戒修行、多造恶业、临命终时生大惭悔、遇善知识、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生下上品。次有毁犯所受之戒、命欲终时、地狱相现、遇善知识提拔、求生极乐世界、生下中品。又次有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或有恐怖、遇善知识、教令念佛、求生之心切故、十念亦可往生下下品。此人类往生之品位。乃至畜生之中、若鹦鹉八哥、但能念佛、亦能往生。念佛法门摄及畜生。其圆融普及、非其他法门所能及。福建鼓山放生园。有一放生鹅、见念佛堂中人绕佛、彼亦于门外随人东西绕之、口中喃喃亦念。一日鹅无病而死、置首于门限。时当酷暑、置之数日不臭、无一蝇集、人皆奇之、施主塔而葬之。大家念佛求生西方、以诵普贤行愿品为助行。正助合行、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二亦士用果

  《经》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记》士用果名、已如前释。凡菩萨得佛授记。还愿经不可说长大之劫、于十方世界、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要须智慧、方能应机设化。众生为所随、智慧是能随。故云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或有人云、生西方不好行菩萨道、在娑婆世界则易行。此语亦有道理。在娑婆世界若行布施、以娑婆世界众生皆贪、故能成就施波离密。娑婆世界众生皆犯戒、故在此土持戒则功德大。娑婆世界众生皆刚强、故在此土行忍辱、则能成就忍波罗密。六度万行皆好行之、然生极乐世界、纵不蒙佛授记、为一凡夫、亦具报得神通、胜过娑婆罗汉。如经云、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襟、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如是能至十方世界上求下化、又焉得不好行菩萨道乎。

  ○辛三究竟成佛果

  《经》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錀。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记》诵普贤行愿品速得成佛。但说久、不可执著定长、说不久、不可执著定短。说不久是摄受语。说久是折伏语。普贤菩萨行愿广大。愿久行菩萨行。若有众生应见佛时未尝不现佛身、然皆幻化、无众生相、不妨度幻化众生。无佛相、不妨成幻化佛。‘转妙法錀’、即宏法利生、随众生根器而利益之。未来劫海无穷尽、而广行利益众生亦无穷尽。

  ○丁三结劝受持三、一结前胜德

  《经》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记》结持经胜德、劝受持也。前已偏举讽诵一行、通明五果、今略举众行。即书写、供养、转施、听闻、披读、受持、演说、讽诵、思惟、修习。十中举四略六。曰受持、读、诵、广为演说。如此种种功德、随有其一、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知也。众生不知、三乘知不究竟、故曰余无知者。

  ○二正明劝持

  《经》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记》此劝善财及在会大众。闻此愿王、勿生疑心、诚心而受。闻之于耳、领纳于心、受持读诵。为化他故、又复书写广为人说。

  ○三重举胜德

  《经》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记》谓读诵演说普贤行愿品之人、仗普贤愿王之力、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报、集聚一身、是自利也。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利他至究竟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有事有理。约事。如常说、距此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名阿弥陀佛。约理。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无量光即如如智。无量寿即如如理。理智不二、依正一如、岂仅寂光涅槃四德中一乐德而已哉。理智依正皆如如不动。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常寂光即是法身。寂光土中具涅槃四德。举一具四。凡夫有四倒。无常计常、不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声闻虽翻凡夫四倒、而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非我、净计非净之四倒。大乘菩萨始翻声闻四倒。成涅槃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之四德。故云生西方极乐世界。约理即得涅槃四德之乐德。纵不得涅槃四德、而能究竟出离生死、见佛闻法、悟无生已、不久必得圆满涅槃四德也。

  ○丙二偈颂二、丁初标举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记》标举说偈仪也。‘重宣’即重颂也。重颂有四义。一为后来之人得闻故。二虽闻未解、说偈令悟故。三长行文略、以偈广之、令了解故。四为结句易受持故。观十方之机、即是加被有缘众生令增智慧也。

  ○丁二正颂三、戊初颂正示普因二、己初别颂前十门八、庚一颂礼敬诸佛

  《经》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记》初二句、颂所礼敬之诸佛。竖穷横遍也。‘所有’乃心中所有亦即法界所有。心即法界故。心包太虚、大而无外、三世十方佛、皆在心中。第三句能礼相也。我乃普贤真我、拣非众生争人我之虚妄我。真我大公无私愈用愈广大、真妄皆在一心公私之转变、心无私、即清净意。以率身口亦皆清净矣。第四句能所周遍。‘一切遍礼尽无余’者、即一身遍礼多佛也。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身礼一佛、即成一身礼多佛。第五句能遍因。普贤行是智慧行、行遍法界、故能礼法界所有之佛以威神力即神通。后三句别显礼相。谓多身礼多佛、即自如理智、所起之威神力。故一身能现多身。多身各各能礼多佛、又即如理智起如量智故。能现刹尘身、一一又礼刹尘佛。故有四料拣。曰一身礼一佛、多身礼一佛。一身礼多佛、多身礼多佛。由第一句随观智而成后三句妙境。

  ○庚二颂称赞如来

  《经》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记》初四句所赞、次四句能赞。初句‘尘数佛’者。即无尽佛也。次句无尽尘、一一尘中亦有无尽佛。‘深信’即能赞因也。有深信之智、始信尘尘之中皆有尘数佛‘充满’、而为所赞。各各佛前、以无尽音声称赞之。无尽声者、三世间所有声也。如象声、马声、车声、风声、雨声、说法声。皆以智、转为称赞如来之声。一一声又出无尽妙言辞。赞佛功德尽未来劫、赞犹不尽、故曰功德海。又善修观行者、赞一佛即赞多佛也。

  ○庚三颂广修供养

  《经》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记》最胜花鬘、胜过一切也。最妙华鬘、妙有华鬘也。华鬘分说、最胜妙之华、最胜妙之鬘。合说。以最胜妙华、贯穿成鬘、供养如来。佛固不用人供、但行菩萨道要成佛、必须供佛。表法、华者心华、唯心所现。又智慧华也。鬘者鬘网、智慧重重也。‘香’表戒定慧香。‘伞盖’表法性理体、为大白伞盖也。以伞盖供佛、愿佛荫覆众生之意。前二偈皆三句供具、末一句正供养。第三一偈表胜解深信。长行先信后解、此偈颂先解后信。众生对于佛法、或先解后信、或先信后解、各有其义。先解后信、拣非迷信、先信后解。即是从信起解、解以成信。如华严经中贤首品、即先信而后解、大开圆解、有深信胜解、即信得澈底。三世佛者。过去佛久已涅槃、现在佛现座道场、未来佛九法界众生皆是。乃至一跳蚤亦具佛性、皆未来佛、一一佛前、皆以普贤行愿、普遍供养。普贤行愿、弥遍法界、竖穷横遍、无时无处不修供养。

  ○庚四忏除业障

  《经》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纵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记》恶业极多、束广为略、不出十恶业。无始即无头、有二义。一者一一众生、过去还有过去。过去还有过去、无头可寻、故曰无始。由无始贪嗔痴惑、使身语意生诸恶业。而此惑业又依无始不贪不嗔不痴之真如、不觉妄有。既称妄有、实无头绪、故曰无始。此言无始妄本空。信妄本空、知真本有、即是广大胜解深信之心。佛之所以为佛者、空本空之妄故。众生之所以为众生者、迷本有之真故。又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似说无明有始。执此而言、诸佛已成佛、还有一念不觉时、如是即为谤佛。众生无始、本来是佛、盖约理接流之谈也。有其理而无其事。为接引众生故作是说。实因修行人初断人我执继断法我执、进而断种子习气。断至最后一分生相无明、即说是最初起的一个头。又者现前一念、即是无始。犹如翳眼见空华、又如梦中所见境、皆是无始。虽无始而念念中有也。贪嗔痴若本有实有者、即无人能破、亦即无人能成佛。克其本体、诸佛于成佛证到时、即证到本来是佛。真本有者、以无念故、不贪嗔痴。妄本空者、以有念故、有贪嗔痴。学佛法人、歇下妄念、即是正念。大家听法要善听。上次倓老法师讲心造诸如来、即是心造诸佛。又云。及种种五蕴。即心造九法界众生。并云。若说是真心造固然好。若说是妄心造则更好。若不善听、必落儱侗之病。华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妄心修行、欲成菩提、犹如蒸沙欲作佳馔、纵经尘劫、终成热沙、非饭本故。是故欲以妄心成佛、无有是处。然则妄心究竟能造如来否耶?须知真妄原无二心。以妄心修行、妄即变为真。以真心造业、真即变为妄。修行即修心也。心本无念、如大地本不贪而能行施。万物土中生故。虽行施而无念。对贪说布施。又如大地被人挖几下。或打几下、亦无嗔。又如水之无念、湛寂澄清、印现万物。人有念时、如水有波。然起正念修行、对治妄念、亦是起念。所谓正念者、唯念无面目之本来面目、其余一切皆不分别、即成无分别智。贪嗔痴为造恶业之亲因缘。身语意为造业之具、是增上缘。旧恶已改、新善从生、是为真忏悔也。

  ○庚五颂随喜功德

  《经》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记》当随喜功德、不可随喜罪过。四圣六凡若因若果、所有功德、皆应随喜。如地狱众生、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绝无修生功德。而有本具佛性功德、故应随喜也。地狱如是、况九界乎。有学是二乘因、无学是二乘果。初三句是能有功德之人、末一句是所有之功德。而普贤随喜之也。

  ○庚六颂请转法錀

  《经》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錀。

  《记》世间灯乃佛之代名词。佛出现于世、如大明灯、照破众生无明黑闇。初二句是所请之佛。初句通已成之佛、二句是始成之佛。我普贤普遍十方一切处。悉皆劝请、转妙法錀、即是请佛说法。佛法喻车轮、转之则摧碎一切烦恼、运载一切众生、出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也。妙法者、心法也。心能造四圣、又能造六凡。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曰妙。

  ○庚七颂请佛住世

  《经》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记》请六即佛住世如长行已明。六即佛约事通十界。约理皆自心之佛。若心外取法、非善学佛法者。第三句请住世之时、第四句请住世之意。

  ○庚八合颂后三、一辛初合颂三门三、壬一总标回向

  《经》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錀。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记》合颂后三门、皆是回向故。常随佛学、即回向菩提。恒顺众生、即回向众生。普皆回向、即回向真如实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故将所有功德善根回向三处。虽云三处、一而三、三而一也。礼赞供养之福、及请佛住世、请转法錀、随喜忏悔之善根、回向众生、纯是利他。回向佛道、通二利、愿自他皆成佛也。经文未说回向真如实际者、因众生及佛、皆不离真如实际故。又者回向众生、回向佛道、属随相回向。有众生之相佛道之相而回向故。回向真如、属离相回向。观经文是随相回向、以无随相不显离相故。真如实际、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故随相不离离相。虽无生佛之相、不妨成幻化佛、度幻化众生、故离相不离随相。

  ○壬二别显三门三、癸先颂常随佛学

  《经》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记》初合颂、合已又开、故曰别显三门。一常随佛学、即回向菩提、愿自他俱成佛故、普贤行、一行即一切行。即称法性遍法界之行、故曰圆满行。佛因地曾供养诸佛、故供佛即是学佛。广说则礼敬乃至普皆回向、皆是学佛。佛行普贤行而成佛故。意乐圆满、亦通自他。通自、即普贤自心中好乐圆满。通他、则圆满三世诸佛心中之好乐。佛好乐利益众生、故如说修行、摄受众生、代众生苦、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皆是利益众生。亦即是随佛心好乐而行之、而供养之。一切意乐圆满句、属法供养。精进勇猛学佛、则成佛甚速也。

  ○癸二颂恒顺众生

  《经》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曾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记》恒顺众生、纯是利他。顺众生即是顺佛。佛心唯愿利众生故。‘所有’自心所有之广大刹、清净刹、微妙刹、一一刹皆有众会。‘众会’即学佛法之佛弟子。‘围绕如来者’。伴必随主故。一一刹皆有佛、一一佛皆在菩提树下、示成正觉、化度众生、故当随佛而随顺众生。众生所以为众生者、忧患不离故。造业受苦、常在忧患之中、普贤化之、使离忧患、便得安乐。涅槃安乐、是究竟安乐。少离忧患、则得少法利。深离忧患、故得深法利。烦恼有粗细、烦恼是粗相、细即无明习气。‘尽无余’者、粗细烦恼、灭之尽净也。

  ○癸三广颂前回向二、子初别发十大愿十、一受持愿

  《经》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记》此广颂第十普皆回向。长行中略说、此偈颂中广说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向与发愿、别中有同、同中有异。同则发愿即是回向、回向即是发愿。别则回向有所回功德善根。发愿但发大愿、誓修善行也。约同、此偈即属重颂。重颂回向故。约别、此偈即属孤起颂。别发十大愿故。此皆华严经初欢喜地菩萨所发之愿、惟次第不同耳。今受持愿、即华严经中初地菩萨第二愿。受持者、受即摄受、持即执持、摄持佛法、以便利生故。‘我为菩提修行时’摄菩提也。菩提不断故。有人继续成佛、未来众生亦离苦。‘一切趣中成宿命’持佛法也、发菩提心故。在一切趣中受生。成宿命者。以宿通命、不忘佛法。前生学佛法、今生仍学佛法。以作二利之资。‘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护佛法也。设在人道受生、愿生生世世出家、护持佛法。出家属内护、护法力大故。在家居士属外护。若无出家内护、在家即或欲护而无所护。出家修净戒、为护法之要点也。即随顺真如而持戒也。真如实际本无悭贪。随顺真如实际而行施。本无毁犯、随顺真如实际而持净戒。乃至本无愚痴、随顺真如实际而修智慧。‘无垢无破无穿漏’约修净戒言。破轻戒如垢、犹可以净。破重戒如破石、不可复合。无穿漏者、持戒如浮海人护持浮囊、不可有微尘之损伤。海喻生死苦海。唯持净戒浮囊、能渡至涅槃彼岸。又破戒则失一切位而堕恶道。不但失比丘比丘尼位、失菩萨位、乃至人身之位亦失。佛法依戒护持。无戒则一切佛法不得立。大家对于戒法、皆要认真保持、毋令毁犯。天龙夜叉鸠槃茶下四句偈。正是受持佛法。因为普贤菩萨遇天龙、即说天龙语。乃至遇一切众生、即说一切众生语。即受持诸佛法錀、为众生说也。经云。愿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语。西方水鸟树林皆演法音。无情说法、亦普贤愿所成也。

  ○二修行二利愿

  《经》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记》修行二利愿。即华严经十地品中初地菩萨第四愿、初句‘勤修清净波罗蜜’属行体、亦是方便、亦是妙行。十波罗蜜皆真如行体。随顺真如布施持戒、乃至圆满智波罗蜜、故云清净波罗蜜。真如本自清净故。次句‘恒不忘失菩提心’菩萨修诸功德、若忘失菩提心、即是魔业。何以故、不回向菩提、即落人天富贵、而成出世魔业。我等修行、亦复如是。皆当称性清净、回向佛果菩提。三句‘灭除障垢无有余’此修行之业用。布施对治贪障之垢。乃至智慧对治愚痴障垢、皆修行之用也。四句‘一切妙行皆成就’此句总说也。妙行即是方便。‘于诸惑业及魔境’此下四句行相、初二句法说、次二句喻说。谓于诸惑业解脱、于诸魔境解脱。破惑转业、成出世间解脱。解脱魔境、属世间解脱。魔境即世间道。五阴十使、魔人。不得解脱故。世间解脱。解脱粗惑则得二乘之果。出世间解脱。三乘人细惑解脱则成佛果。‘犹如莲华不著水’。喻世间解脱。如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污泥、即不住有也。‘亦如日月不住空’。喻出世间解脱。如日月游行世间、而不住空、即不住空也。住空等同声闻、住有等同凡夫。故菩萨不住空有。

  ○三成熟众生愿

  《经》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记》成熟众生愿、即华严经初地菩萨第五愿。菩萨于众生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令成熟解脱。‘悉除一切恶道苦’。因果皆除也。令众生除苦因、而后得除苦果。菩萨悲能拔苦故。‘等与一切群生乐’。即慈能与乐也。菩萨对于众生、冤亲平等、各随所乐而与其乐。好乐人天者、与以人天乐。好乐声闻者、与以声闻乐。至极言之。与人天小乘之乐、非佛菩萨之本怀、实愿众生由渐而入涅槃究竟之乐。接引众生随其所乐、暂与人天小乘之乐、待其发成佛愿已、即令得涅槃之乐矣。故于十方世界常拔众生之苦。常与众生之乐。尽未来劫、以普贤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令圆满菩提而后已。未来还有未来、宁有已乎哉。

  ○四不离愿

  《经》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记》不离愿、即十地品初地菩萨第八愿。又名心行愿。愿不离一乘故。不离愿者、不离善友愿也。菩萨发愿、不离诸佛菩萨。愿不离善友、即是愿不离诸佛菩萨。初四句自分行、次四句胜进行。‘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初地之愿、即普贤菩萨之愿。普贤是通名、初地是别名。德不孤、必有邻、修道必须道伴、以助道业成就。‘身口意业皆同等。’诸佛菩萨皆有神足通、是身业同等。皆平等一愿、是意业同等。皆说一乘法、是口业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诸佛菩萨之行、皆智慧行。诸佛菩萨之愿、皆福德愿。修圆教观行即培慧故。行六度万行即培福故。今天念佛不妨就念佛说。诸位念法身佛、或念报身佛、或念化身佛、因无他心通、不得而知。若念的法身佛、即是修真空绝相观、亦即是参深妙禅。以法身无相、无相之相、即是实相故、又即是如如智契如如理故。设若念报化二身之佛、即是修理事无碍观。念妙有之佛、以妙有观念佛、妙有即是真空。以真空观念佛、真空即是妙有、即事即理故。又者法报化三身、一一周遍法界、即是周遍含容观、一切万物皆在法界内故。不惟佛一身能周遍含容。即佛之一毛孔、亦周遍含容。如是念佛、即是智慧行、以此功德回向众生、即是成佛之愿。‘所有益我善知识’下四句。即胜进行、谓益我之善知识、能令我胜进也。愿于我普贤、常常生欢喜心。使我不离、故得互相亲近。俗云、朋柴火焰高、修道亦复如是。应与道友常在一处。亦是以友辅仁之义也。

  ○五供养愿

  《经》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记》供养诸佛愿、即初地菩萨第一愿、愿供胜田故。佛住世、佛为第一福田。佛不住世、僧为第一福田。初二句福田大。普贤菩萨发愿、愿亲见活佛及诸菩萨、而供养之。第三句总、即供具大、大具多意。第四句修供养心大。五六二句正行大。供养诸佛是助行故。第七句清净二字是因大。究竟普贤道五字、是功德大。第八句显供之时大也。

  ○六利益愿

  《经》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记》利益愿即初地菩萨第九愿。又名三业不空愿。以三业利益众生、无空过也。初偈中、初三句不空因。第四一句不空果。第二偈利益时处。‘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谓我普贤菩萨于三界九有之中、以所修福智利益众生。菩萨教化众生、即得福德。不被众生所转、即是智慧。菩萨自得福智、云何而言利益众生。盖以福智从利益众生得。故云菩萨得福智、即利益众生也。‘定慧方便及解脱’、方便照事权智、慧照理实智、皆不离定。解脱者、终日度众生、而无能度所度之相也。‘获诸无尽功德藏’。教化众生、令暂见佛身、即得福藏。令暂闻佛法、即得智藏。令生净信、则能断惑。令众生见佛闻法、喻如药王树。众生眼根见药王树、则眼根清净。乃至意根思维药王树、则意根清净。又喻如摩尼珠、能令所求皆遂。‘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文中说处该时、谓遍一切时处。见佛闻法、为利益众生故。‘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佛在大会围绕中、普贤菩萨亦在其中、正是上求、故云我见。云我见是影响众生、令其亦愿见佛闻法意。恒演菩提行、正是下化。佛有机则现身说法。无机则隐。普贤菩萨称其无尽行愿、故常恒说法也。

  ○七转法錀愿

  《经》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錀、我深智力普能入。

  《记》转法錀愿、即初地菩萨第三愿。又名摄法上首愿。摄取一切佛法转授众生、即摄法义。上首亦为影响众生也。‘普尽十方诸刹海’、转法錀处。‘一一毛端三世海’。转法錀时。时不离处、处不离时。故亦可云‘一一毛端诸刹海’。‘佛海及与国土海’、即毛端中所有依正。‘我遍修行经劫海’。经劫海转法錀也。云‘修行’者、圆融说之。转法錀即是修行、理亦得通。中四句、明能转圆满音。‘语清净’者、显如来语言无障碍故。又者语言非语言、说即无说、妙有音声、即真空故。一音具众音、故能随众生意乐令得解。一音即圆音、如来一音演法、众生随类得解。‘一一流佛辩才海’。普贤菩萨一一音中、流出佛之无尽辩才。约佛言亦得、谓一佛能流出诸彿无尽辩才、此是普贤行愿。故宜作普贤解。‘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三世谓转法錀时。过去佛、过去转法錀。现在佛、现在转法錀。未来佛、未来转法錀。又者、佛不被三际转、故过去未来佛说法通三世。现在佛亦然。皆于三世中说无尽之语言也。‘恒转理趣妙法錀’。正转法錀也。趣者趣味、又趣向也。法性理体有无穷趣味故。又者说法性理体法、令众生趣向法性理体。故云妙法錀。‘我深智力普能入’能摄方便也。三世诸佛所说无尽语言、所转之妙法錀、我普贤以有甚深智故、普皆能入。能入即能转。

  ○八净土愿

  《经》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记》净土愿、即初地菩萨第七愿。言净土者、净其不净。安住佛法及众生故。有宏法之所、即是化度众生之所也。偈中净土之意不显影在第二偈中。文中多分约时、时融通故。时不离处、即时以显净佛国土。一念能入三世一切劫者、念劫圆融也。入即是摄。入一切劫、即是摄一切劫、摄归于一念。时圆融、即是清净时。土圆融、即是清净土。清净即空义、妙有即真空故。因为大家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于净土义须明了。净土有三类、一常寂光净土。二实报净土。三方便净土。亦名变化净土。实报上开自受用他受用、则有四土常者不生不灭、不受生灭、故寂而不动。光者能照为义。常寂光土、非土言土、就性义言也。土即是法性理体、为智身所依、故曰土。其实理智一如、身土不二、皆非对眼根之色相。念佛法门、三根普被。被等觉菩萨上根之机、求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等觉菩萨岂未证寂光土、以是分证未圆故。欲圆满证得、故须念佛求生净土、证究竟之常寂光土。参禅虽大彻大悟、与佛所证理同、而事相差悬远。故历代大彻大悟祖师、尚且念佛求生西方、再证常寂光净土。或曰、常寂光土、无处不遍。何妨就在娑婆世界证常寂光土、岂必定生西方耶?此义、前已讲过、乃普贤菩萨方便引。引众生发愿、生西方、以便得证常寂光土。寂光固遍娑婆、解知也。目击秽恶以为净土、一时难转。况即相见性。解时即知、不解复迷、不能于念念中解、裟婆即寂光、故普贤菩萨方便、引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入常寂光净土。易启深信故。华藏世界即实报土。亦人人本具而在迷。八识未转成智故现有漏报土。八识田中有染污种子故受染污果报。苟能转八识成大圆镜智、而成无漏。(无漏即无惑业) 佛能彻底翻转有漏、而成无漏自受用报土。地上菩萨、亦分得佛自受用报土。以佛对菩萨、名他受用报土。即佛转七识为平等性智、为彼所现、若权小及修道凡夫但得净变化土、即佛转五识为成所作智故。或对凡夫现染变化土亦然。吾人念佛、求生西方、即证寂光。或见报土。纵不得报土、亦可得净变化土。第二偈、‘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二句。举正报以摄依报也。末二句佛境界即身土不二、转识成智等境。令一切众生得生净土、皆佛如幻力解脱力及威力也。有净土愿者、常人佛力、为佛摄受。

  ○九承事愿

  《经》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记》承事愿、即十地品中初地菩萨第六愿。所言承事者。谓愿入佛刹、承事诸佛故。初一偈承事处、处即国土。初二句妙有摄入重重。毛端极微、三世刹土、皆妙有故、即事事无碍真实义相。真实即真空、妙有不碍真空也。刹土无大相、毛端无小相、故三世庄严刹、皆在毛端中现。二句谓刹体相异、差别之相也。‘十方尘刹诸毛端’句。言无量相。第一真实义相、及无量之相也。‘我皆深入而严净’句。四祖云准梵本、谓菩萨入严净刹土故。策二偈云所承事之佛、举未来以该过现。以未来该者。普贤愿行、皆尽未来际故。末二句正承事时。谓于佛示现八相成道时、一一皆亲近承事。究竟佛事示涅槃者。谓作佛事已毕。而示现涅槃。非涅槃、故云示现。此二句有无尽义。佛于正报一一毛孔中、依报一一刹尘中、示现八相成佛、故曰无尽。

  ○十成正觉愿

  《经》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循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记》成正觉愿亦初地菩萨第十愿。谓愿与众生同成佛道、同作佛事也。十二句有十二力。前九、明业用力。后三、结因成果。业用即成佛业用、业即用。九力中有七种业。文字应多回互。如初一句、‘速疾周遍神通力’、宜云神通力速疾遍周、即自在业也。‘普门遍入大乘力’、宜云大乘力遍入普门、即示正觉业也。普门即法界门。此指成佛门言。一相具足八相、谓依解大乘之力、能普门示成正觉故。‘智行普修功德力’、下三句即说实谛业、此句内德充满、显具说法功德。‘威神普覆大慈力’句、亦显具足说法功德、以有慈悲威神力故、令物悟实谛也。‘遍净庄严胜福力’、净其不净、严其不严。以胜福力、遍净庄严依正二报、即说法所得之效果。‘无著无依智慧力’。即证教化业。以己所证、教化众生。能证之智无著、所证之理无依。法性理体为一切法所依、而不依一切法故。‘定慧方便威神力’、即种种说法业也。如来一音说法、令众生随类各解。即定即慧之方便也。‘普能积集菩提力’、即令佛种不断业。谓愿众生皆能积集菩提、则佛种不断。‘清净一切善业力’、即法錀复住业、谓已证到究竟。复隐实施权、以三乘法、住世利生。末后三句、结因成果。由摧灭烦恼、降伏诸魔、圆满普贤行愿、故得成佛之果。若三句各作一业、连上即成十业。即摧灭烦恼业、降伏魔冤业、普贤胜因业。上来广颂前回向二科文、子初别发大愿竟。

  ○子二总结大愿二、先总结十愿

  《经》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记》总结十愿、然不次第。初句结第八净土愿。二句结第三成熟众生愿。三句结第七转法錀愿。四句结第一受持愿。五句结第二修行二利愿。六句结第六利益愿。七句结第五供养、第九承事二愿。八句结第四不离善友愿。末后一偈结第十成正觉愿。圆满因成圆满果故。

  ○后结归二圣二、一偏同普贤

  《经》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记》结归二圣者、结归文殊普贤也。今先偏同普贤、回向愿与普贤菩萨同也。普贤发愿、愿同普贤者、普贤名通故。愿同诸佛之普贤者、普贤为诸佛成佛本因故。法华重智、以文殊为长子、普贤为少男。华严重行、以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少男。如来子多、必有一长子。以长子为主故。法界有一真法界、有缘起法界。普贤表缘起法界、然亦不离一真法界。依一真法界而缘起故。约法界义、则长表无始义、先万物而生故。子表无终义、成佛不舍因行故。又者即人即法、故曰表缘起法界、发愿回向善根。偈中三愿、字有区别。一现说法之普贤、愿智行同诸佛之普贤。二诸佛之长子普贤、愿身口意三业刹土常恒清净。故赞彼曰:‘如是智慧号普贤’。末句、现说法普贤又愿与彼皆同等。

  ○二双同二圣

  《经》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记》二圣表法、别说文殊、表由解发愿。普贤表依解起行。合说则文殊表智、普贤表理、理智一如。未有理外之智、亦无智外之理。皆一体故。又双表理智一相、行愿相扶。故云、具足文殊智者、必有普贤行。具普贤行者、必有文殊智。谓我普贤为遍净普贤大行文殊大愿故。为圆满文殊普贤事业故、尽未来劫修行、而不厌倦。修行行门无量、故获得功德无量。安住普贤行中、又安住文殊智中、故能了达一切智慧。文殊智勇猛、普贤行亦勇猛。故我回向诸善根、回向到文殊普贤分上。随顺文殊普贤、而修学也。

  ○壬三结归回向

  《经》三世诸佛所称赞、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记》合颂三门回向、分三科。前二科已竟。今当第三结归回向。显十大愿之后。三门同是一回向。谓上来三回向愿、为三世诸佛之所称叹、弥显愿之殊胜。故我普贤以所有善根回向、为得诸佛圆满果之普贤圆满殊胜行也。

  ○辛二颂愿生净土

  《经》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坐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曾咸清净、我时于胜莲花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记》合颂后三门有二科文、初合颂三门一科已竟。今当第二科颂愿生净土。愿生净土有四义、已于长行中讲之。一者、此土众生与阿弥陀佛有缘故。二者、令众生心有决定、俾致心一处故。三者、西方不离华藏故。四者、阿弥陀佛即毗卢遮那故。又者因为众生于娑婆秽恶已见惯、于娑婆净土已迷失故。执著难转、是以普贤菩萨为引导众生转著、而发求生净土之愿。现值弥陀圣诞佛七之中、今讲此科文、大家要注意。‘愿我临欲命终时’、普贤菩萨已无我见。无我之我、即是大公无私之我、乃表大众之意。张某认得此大我、即张某之公我。李某认得此大我、即是李某之公我。识、息、暖、三法和合成命、缺一即云死。世间人皆讲求卫生、学佛法则是卫死。死得好即生得好、乃成真卫生。念佛求生净土、有障碍则不得生。如惑障业障报障、皆障碍也。凡死于非命、或八苦交煎、皆恐怖万状、即是报障。纵无报障、而有业障、亦不能生净土。业即恶业、或未完事业。致命终时心有挂碍、故曰业障。或有惑障、不明事理、正念不现前、故皆不生净土。如五阴身亦报障所摄。贪生怕死、不求生西方、即色阴障。领纳苦乐受、即受阴障。颠倒思维、即想阴障。如是迁流不停、即行阴障。了别妄境、即识阴障、皆障往生。或有软冤家号泣呼叫、令心放不下。或强冤家、令心嗔恨。或有命债债主、或索命之无常。如是一切障碍、皆由我见执著生起、亦即惑障。故欲除障碍、先除我见执著。无我见则一切障碍皆空矣。此障当在平日除、勿待命终之时。不过临命终时、是生死关头、更要加功进步。此约凡夫说、平时渐渐除、命终时而顿除也。至若声闻、虽除烦恼障、尚有所知障。菩萨虽除所知无明、还有习气者有之。凡夫有障、即碍见阿弥陀佛。不得见佛接引。除障即得见佛、往生安乐刹土。‘现前成就此大愿’者、当下成就愿生净土之愿也。‘一切圆满尽无余’者、成就大愿故。未断之惑已断、未证之真已证、未得之神通已得、圆满无余也。前有一比丘尼、临命终时、我问他有何愿。彼云、愿转男身、愿得智慧。我说、你何不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不求男身、自然转成男身。以极乐无女人故。不求智慧、自然有智慧、常见佛闻法故。彼首肯而终。‘利乐一切众生界’、见佛悟无生法忍、还入娑婆、而能利乐众生故。‘彼佛众会咸清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会下诸菩萨、皆是清净海众、谓与清净菩萨为伴侣也。‘我时于胜莲华生’、时者命终时、即往生时也。屈伸臂顷即到莲池、化生胜莲华中。‘亲睹如来无量光’、上云面见弥陀、此云亲睹如来。重言之者、前乃见佛接引、此是已生西方、亲觐弥陀也。见佛即蒙佛授记、当来于某劫中某世界成佛。正法乃至像末、各若干年、此是别记。如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是为普通授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蒙佛授记、即增威力、化无数身。俱胝即亿也。‘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行遍法界方得成佛故。此约生报化土解释。若约生常寂光净土者、当另有解释。‘我时于胜莲华生’者、我即真我、即是理智一如之涅槃真我。此我自无始劫来、在六道轮回不减、在四圣不增、即妙不可思议之心。我时者、谓我转识成智时、或云打破八识时。八识去后来先作主翁。破八识时、即转成大圆镜时。‘面见彼佛’、即见自性佛也。彼者彼岸、明自心即登彼岸见自性佛。住常寂光土、法性身住法性土、何以云往。背觉合尘是往外故。背尘合觉即往内故。生即显也。显即生也。愿生极乐世界、即愿见自性。愿见佛、即愿见自心。自性恒沙净德圆满、即能利乐众生。‘彼佛’即心王。心王清净、心所亦清净。心所即心中所起之念。心所有善有恶、今以善心所合清净心王。‘亲睹如来’者、转识成智、即见自心故。而无能睹所睹、以能睹是即识之智、所睹乃即智之理也。‘现前授我菩提记’者、自己承当、必定作佛、授自心记也。‘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者、自承当授记、即是得体。理虽顿悟事须渐除故。‘化身无数’利乐众生者、法身无相、无所不相故、随类化身、人非人身、无身不化、此约生常寂光土言也。此土不离报化。寂光理也、报化事也、理不碍事故。

  ○己二颂总结十门无尽

  《经》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记》‘乃至’超略之词。前无文而超略者、因无尽义多故。如华严三十四、法界涅槃界等十无尽、略说此五。故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皆反显无尽义。以皆无尽故、我之大愿亦无有尽。

  ○戊二颂显经胜德二、己一颂校量闻经益二、一能校

  《经》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记》此显普贤十大行愿品功德殊胜。校量闻经益、有二科。今当能校一科十方世界有无边刹土、以若是众宝庄严供佛、又以最胜安乐施诸天人、即上供下施也。‘经一切刹尘劫’者、不惟供具多无尽、供时亦无尽也。

  ○二所校

  《经》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记》上来众宝之供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若有人、闻此愿王、能生信心、渴仰心、用求菩提。所获功德、胜过以众宝经刹尘劫供养如来、并施天人之功德。依此经所言、此单约布施一行。校量闻经功德、则我等今日讲说听闻此经功德、岂非无量无边。然有拣别处、闻经有获大功德者、有获小功德者、甚至无有功德、且招罪愆者。以有等众生闻经、不惟不信、而又疑惑轻慢生谤者、故无功德而有罪过。是故闻经须具三慧。具闻慧者、闻经则身心踊跃欢喜、忘却身心世界。以能解其所不解、故生欢喜也。已具闻慧、则应起思慧。学而不思则罔、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三隅者、举一闻慧以推思修、或举一施以推万行、能推即是具有思慧。具思慧复应起理事二行、以解而不行、仍易打失故。理事二行即真俗二谛行也。若具足三慧当来必得成佛。渴仰者、心有一分渴仰、即得一分功德。有十分渴仰、即得十分功德。大家闻而能解、务必要修二行、以求菩提。

  ○己二通颂显众行益二、先通颂五果五、一增上果

  《经》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记》众行即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维、十修习。此科谓对于行愿品诵之一行所得之果、以显一行如是获益、九行皆然。先通颂五果、今当第一增上果、即诵普贤行愿品为因。所得之果、又能增上行愿。增上有二、初二句恶法不障、行愿即增上、乃反动力之增上。恶法不能障、而使善法得增长。后二句善法能助普贤行愿力增上。恶知识即毁谤佛法之人。远离有二义、一者善恶相违、犹冰炭不同炉。又者诵普贤行愿品智慧深故。知如幻如化、在尘不染、即是远离恶知识。反假恶知识为善法增上缘。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中除己一人、其余二人、皆善可法、皆恶可戒、或一善一恶、则一法一戒、故皆我师也。恶知识皆恶行之因缘。离恶因缘、必离恶果。‘速见如来无量光’者。诵普贤行愿品人、功行深浅不等。故有生化土者、见化身弥陀。有生报土者、见报身弥陀。有证寂光土者、见法身。即是见自他不二之法性佛。末句具普贤愿即圆满因当得圆满果矣。

  ○二等流果

  《经》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记》等流果者、如是因如是果。因果相等、同一流类也。最胜寿命是法身。诵普贤行愿品、得证清净妙法身。法身无始无终。即或不得法身、如西方人天凡夫、亦是无量寿。又以修普贤行愿、不虚度时、故名善得胜寿命。善来人中生者、谓此人不空来人中一遭也。不久成就普贤菩萨行、皆等流果也。

  ○三离系果

  《经》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记》系者系缚苦集二谛、系缚众生于生死海中。诵普贤行愿品、则离苦集二谛系缚、曰离系果。往昔由无智慧、故造五逆之因、而感五无间之果。又者出家比丘戒有五篇。随犯一篇中一条、亦堕无间、而名同义别。诵此普贤行愿品、即速能消灭五无间罪恶。

  ○四异熟果

  《经》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记》异熟之义、长行已讲。即时异、处异、性异。过去诵普贤行愿品、现生得果报、曰时异。前生诵普贤行愿处、与今生得果处不同、曰处异。前诵普贤行愿品是善性、今得果报属无记性、曰性异。如佛生望族、是族姓圆满。生王种、是种类圆满。佛下生成佛、即是生于望族王种。佛身有紫摩金色、即容色圆满。有世二相、八十种好、即相好圆满。佛为一切智慧人、即智慧圆满。皆得力于普贤行愿也。

  ○五士用果

  《经》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记》士约人、用约作用。好作用故得好果报。如种田者、得收获果报。修行者、得降魔乃至成佛果报。诵普贤行愿品菩萨、是降魔之人。一切魔王外道所不能摧。果上堪受三界之供养也。

  ○后颂究竟果

  《经》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錀、普利一切诸含识。

  《记》此一颂别颂究竟果。究竟果即成佛果也。‘速诣’者、谓诵普贤行愿品人、成佛极速也。‘坐已’者如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一坐、发愿若不成佛誓不起坐。故能降伏魔军、示成正觉、八相成道。文举三相、该摄八相。‘含识’即含有知识一切众生也。有知识故有分别、为之说法则可转识成智。‘普利’者、任何种类众生、能闻佛法、无不得利益也。

  ○戊三颂结劝受持三、一结前诸行

  《经》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记》结前诸行、即结书写等十行。披读者于文义难记则披其义、便记忆故。讽诵者、读文熟已、背本能诵故。受持者、领受于心、执持不忘也。上三属自利、演说行属利他。十行随行一行所得果报、唯佛能知。不惟三乘人不能知、乃至等觉菩萨、亦不能究竟知。惟佛与佛、乃能究竟知之。证明此人决定获胜菩提之果。获胜菩提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大智慧果。

  ○二重显胜益

  《经》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记》重显者、前乃结诸行胜益、此则重显读诵一行胜益。谓诵普贤行愿品功德、无穷无尽。我今说其少分。一念所修功德善根能令一切功德善法悉皆圆满。能令一切众生出世清净愿、悉皆成熟。

  ○三结成回向

  《经》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记》前之回向、合而又分、分而又合。今又结成回向者、前乃普贤回向、此是个人之回向。谁诵此行愿品、即属谁之回向。‘我此普贤’、普贤二字指过去普贤、即一切诸佛之因也。‘我’字即是现今之普贤、先觉觉后觉、后觉学先觉故。‘无边胜福皆回向’者。行是因、福是果、行大故福大。菩萨所作福德、皆不贪著。以此回向、愿沉溺生死之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安乐之刹。

  ○乙二结说赞善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记》结说赞善者。结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说此行愿品已。善财童子及一切菩萨闻之、踊跃欢喜。结集者、义取如来赞曰、善哉善哉。义取者非实事故。

  ○甲三流通分二、乙一指所说法

  《经》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记》流通分、约别行普贤行愿品。此下属此一品流通、约四十华严不思议品、文殊菩萨有本会有末会。末会当属流通分。约全部华严经、亦以末会为八十卷之流通分、‘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即指所说法。菩萨说法、云佛说法者。佛揽三世间为一身故、菩萨说即是佛说。又者、有佛在场作证、菩萨说、即佛说故。局约此品、是不可思议境界、通约全部华严、皆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乙二时众受持二、丙初列能持众三、丁一菩萨众四、初第一类

  《经》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记》即逝多林会末会、大智舍利弗将所摄受、回小向大六千比丘、付与文殊、故为文殊菩萨所成熟者。

  ○二第二类

  《经》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

  《记》即弥勒菩萨领导现在贤劫一切菩萨众、以上二类多在此第九会之末会。

  ○三第三类

  《经》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

  《记》此多是等觉菩萨、义通常随众。常随佛故、遍该九会。

  ○四第四类

  《经》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

  《记》即第九会远来新众、及九会旧众。

  ○丁二声闻众

  《经》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记》舍利弗为主、所度六千比丘为伴。伴已入菩萨众中、主仍在声闻众中者、因大智舍利弗发菩萨心、度声闻众生。已度六千比丘、回小向大。自仍在声闻众中、度其他声闻众生故

  ○丁三杂类众

  《经》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记》此杂类诸神众如常释

  ○丙二总结受持

  《经》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记》前来四类菩萨、及声闻杂类等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闻’即闻慧、故有皆大欢喜之相。‘信受’即思慧、‘奉行’即修慧、皆愿在会大众、亦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方不负佛恩、亦不负己灵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亲闻记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7:47 , Processed in 0.15259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