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3|回复: 1

[其它]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寅二、非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此谁为非食?
在解释五盖的障碍里边,分两大科,第一科是「食」,第二科是「非食」。现在是说「非食」,就是每一盖里边都有「食」和「非食」。现在是第五「疑盖」的「食」、「非食」;「食」解释过了,这第二科是「非食」。「非食」第一科是问。
「此疑盖谁为非食?」谁是对治这个疑盖的呢?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标
答:有缘缘起,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就是思惟缘起的道理,就能破除去疑盖。这是「标」。
第二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举于三世」分二科,第一科「明非食」。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举于三世(分二科)      午一、明非食
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为缘无明,于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断。
「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苦、及唯苦因故」,就是思惟十二缘起里面只有这四条:第一条是法,第二是法因,第三是苦,第四是苦因;十二缘起就是这四样。从这四样里边的思惟,就能破除去一切的疑问、一切的疑惑。
「所有一切不正思惟为缘无明,于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断」,你能思惟「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这样思惟的结果,所有的不正思惟为缘的无明;这不正思惟是引起无明的因缘,你不正思惟这无明就生起来了。「于三世境」,这个无明是对过去、现在、未来就起出来种种的怀疑、种种的疑惑。现在你能思惟缘起的关系,这个无明于三世境的疑惑「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断」,所以它能对治、能消除去,能消灭一切的疑盖,疑惑的障碍。

午二、释如理(分二科)      未一、反显
若不如理而强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总说此二,名不正思惟。
这以下是解释「如理」;这个如理的作意会有这样的作用。分两科,第一科是「反显」,从反的那一面来显示。
「若不如理」,这个如理是正面,不如理就是反面;如果不能够如理作意,就像前边:思惟我、思惟有情、思惟有情世间、器世间,那些不如理的作意,你强要去思惟,那就有问题了。「其如理者,而不作意」,像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些是如理作意。这个如理作意,你不作意,不这样思惟。「总说此二,名不正思惟」,不应该作意的、你偏要作意,应该作意的你不作意,这两种叫做不正思惟。
这是从反面说的;底下是从正面说,第一科是「标义」。

未二、正成(分二科)       申一、标义
若于是中,应合道理;应知是处,名为如理。
这是「标义」,底下解释。「若于是中,应合道理」,若是在十二缘起里边;这流转的缘起、还灭的缘起里边,这是合乎道理的,能令你消除一切的疑惑,灭除一切烦恼,增长智慧得大涅槃,这是很合理的事情。那么这样「应知是处,名为如理」,这个地方,这就是如理作意;能令你消除烦恼、增长智慧,这就是如理作意。能令你增长烦恼,隐没了智慧的事情,那就是糊涂,那就是不如理作意。现在说这十二缘起这一方面是如理作意。这是「标」,底下解释因由。

申二、释由
谓于暗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
「谓于暗中作光明想」,我们原来不是佛教徒,我们对于过去、未来、现在,什么叫做佛、法、僧,这一切事情,都是迷迷糊糊的,就是黑暗中。现在遇见佛法了,就是遇见缘起法了,这是光明。「由此方便,如理作意」,用这样佛说的妙法,佛说的缘起法,佛说的苦、集、灭,道的缘起法,这是一个转凡成圣的方便、转凡成圣之道,你能在这里去「如」就是随顺,随顺佛说的真理去观察,这就是如理;「非不如理」,不是不合道理的。这是解释原由,所以应该这样作意。

巳二、例余处所
于余处所,亦有所余如理作意。
这是在五盖里边,这只是说疑盖,在疑盖里边于黑暗中作光明想,这样子叫「如理作意」。「于余处所」,其他的贪欲盖、瞋恚盖、掉举恶作盖,那四个盖叫「余处所」。「亦有所余」,亦有其他的合理的观察、思惟法门:修不净观啦、修慈悲观啦、修持息念这些,那也叫做光明想;也可以说「谓于暗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例余处所」。

辛二、别辨(分三科)         壬一、静虑支分(分四科)
癸一、略标列(分四科)       子一、初静虑摄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
这是第二科「别辨」。前边是「总辨」,总辨等引地,这个「辨」大概是两个现象;一个说初禅断除五法、圆满五法,然后说盖障,但是前面这个大意可以明白了:想要得禅定,一定要断除五盖,灭除去贪欲盖、瞋恚盖这些盖。若是有这些贪欲盖、瞋恚盖这五盖的存在而不破除,是不能修禅定的,禅定是得不到的。这个就是很明白看出这件事。前面是「总辨」,这底下是「别辨」,「别辨」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说「静虑的支分」,就是色界四禅里面,每一禅里边都是一支一支的;初禅有五支,二禅有四支,三禅有五支,四禅有四支。就是有总、有别,「禅」这是总,其中分五个部分,或者这样的意思;由这五个部分的功德组织成这个「禅」的。这里面分成四科,第一科是「略标列」,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初静虑摄」,是摄属于初静虑。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这个色界初禅它是具足五个支,由这五个支来支持这个「禅」的成就,有五个力量组合起来成为初禅,哪五个力量呢?「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这五个部分成就初禅的。
这是「略标列」,只是把这五个名字标示出来,下边还有详细解释。

《披寻记》三六四页:
于初静虑具足五支等者:显扬论云: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伺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显扬论二卷五页)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显扬又云:喜者: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五页)此中转依,谓由修养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又于定地所缘境界,系心专注令不流散,是说名心一境性。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
「于初静虑具足五支等者」,这个《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解释:「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这个「寻」它有什么作用呢?你按照这个「寻」的方法去修行,能够断除去两种染污的事情;就是一个烦恼杂染、一个业杂染,这两种杂染可以断掉,断除去这两种过失,「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这上面这个「寻」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三种寻:一个是「出离寻」。「出离寻」是什么呢?就是从欲出来,从欲的系缚里面解脱出来。我们没得禅定的人,都是为欲所系缚,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把这个人系缚得牢牢地不得解脱。现在若得到了初禅了的时候,就是从欲的系缚里面出来了。那么怎么能够出来呢?就是用「寻」的方法;什么寻呢?就是「出离寻」,就是修不净观就把欲的心理破掉了,从欲里面出来了,「出离寻」。
「无恚寻」,「恚」就是瞋恚、愤怒、不高兴了;这是一种烦恼。「出离寻」,是出离贪欲。这个「恚」,无恚;从瞋恚的烦恼里面解脱出来,叫「无恚寻」。「无害寻」,这个「害」就是要伤害;对方对我不利,我要报复、我要伤害对方。那么这个和「恚」有什么不同呢?「恚」是比「害」还要厉害的,就是要杀害对方,那个叫做「恚」。这个「害」只是要伤害,还没有说是要杀死他,只或是打他、系缚他、令他苦恼就是了,这个「恚」是很厉害的。这样说呢,「害」和「恚」对比起来是一轻一重,这样意思。那么现在这三种寻: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修习不净观、修习慈悲观,破除去这种烦恼。
「伺者」,「伺」是什么呢?「谓能对治二种杂染」。什么叫做「伺」呢?有「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和前面同样是三个,但是「寻」是粗略的意思,「伺」是非常深细的一种观察智慧。这个文是《显扬圣教论》(二卷五页)上说,「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
「《显扬》又云:喜者」,第三支这个「喜」字怎么讲呢?「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这个「喜」怎么讲呢?「已转依者」;这个「已转依」怎么讲呢?这个「依」是什么?「依」就是你的心,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的心;心是一切事情的依止处。这个「转依」就是转变了,原来我是没有禅定的人,我这个心是散散乱乱的,现在把这个心经过禅定的训练转变、不散乱了,得到禅定了,这叫做「转依」;把内心里面的散乱弃舍了,成就了不散乱的禅定的功德了,这叫做「转依」。所以「已转依者」,就是修禅定已经成功了的人。「依于转识」,就是心在外境上活动的,不是指阿赖耶识说。他心里面有「悦」、有「勇」;就是有喜悦,而在喜悦之中有勇,就是很勇猛不是软弱的境界;这个喜悦之中有勇,这是有一个特别的境界。「心适」心里面很安适,「心调安适」,这就叫做「喜」,「喜」是这个意思。
「受、受所摄」这个话,这个「受」单独念,然后「受所摄」,这么念。这个「喜」是什么呢?就是「受」,就是你心里面遇见可爱的境界,你心里面领受这个可爱的境界,这就叫做「喜」。不止于此,「受所摄」,于属于「喜」一切的心心所法,还有其他的心所法的,和它在一起相应的,譬如说触、作意、受、想、思,里面有个受,其余的触、作意、想、思也都在内;就是「受」和受所摄的,这都叫做「喜」。所以每一个心所法都是一团的,不是单独的;但是其中有一个是最重要的,就名之为「喜」,是这样的意思。这就叫做「喜」,而这个「喜」实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得到禅定以后,心里面快乐、欢喜,是这么意思。我原来没有禅定的时候我不欢喜,我用功修行,老也没有成功心里也不欢喜;忽然间成功了心里面欢喜,这个「喜」是这个意思。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相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谓已转依者」,就是禅定成功了的人,「依阿赖耶识」,这个「乐」要依阿赖耶识为主来说的。怎么与阿赖耶识有关系呢?「能摄所依」,阿赖耶识的力量,他能够摄持你这个身体,这个「所依」也就是你的身体,当然心也在内;能摄持这个身体,能摄所依的身体,「令身怡悦」。其实我们没有得定的人,这个身体也是阿赖耶识来摄持它的,由阿赖耶识来统治它;这个得定的人,也还是阿赖耶识,但是可是有变化。什么呢?「令身怡悦」,能使令你的身体「怡悦」,就是喜乐、快乐。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也是阿赖耶识摄持它,但是我们感觉什么?没有什么呀!不感觉有什么特别的乐;没有什么病痛的时候,也不感觉乐、也不感觉到苦。现在得了禅定可是不是,「令身怡悦安适」,没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受、受所摄的」。
这个「乐」和前面「喜」可是不同。就是「乐」现前禅定成就了以后,这个身体里边感觉到很重大的快乐出现了,出现这件事。出现这件事的时候,你心里面喜乐,这个「喜」和「乐」是不一样。这个「乐」,这上面说得很明显,就指前五识说的,就指身体说的;那个「喜」是指转识,主要是第六识,这样意思。
《显扬论》二卷五页说的,「此中转依,谓由修习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这解释什么叫做「转依」?就是由于你长时期的不怕辛苦,修这个静坐,常常的静坐。「对治」就是消灭,消灭了所消灭的「障」,这五种障都消灭了。消灭了这时候成就的身心,这时候出现的身心,里面有禅定、有喜乐,这就是这个意思。
「又于定地所缘境界」,这解释「心一境性」。这个「定地所缘境界」就是你已经成就了禅定,在禅定里边你的这一念心所缘的、所注意的境界,「系心专注」,「定」好像绳子似的,把你这个心就绑在所缘境上叫它不要动。「令不流散」,使令这个心不到别的地方跑,不跑到别的地方去虚妄分别。「是故说名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这就叫做「定」,这就叫做「禅」,是这么的意思。「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初静虑有这五种义。这里面还有其他的事,后面有解释,就简单这样解释就好了。

子二、第二静虑摄
第二静虑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静者:谓为对治寻故,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舍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名内等净。(显扬论二卷六页)余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二静虑建立支义。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净者,谓为对治寻伺故」。这个「初禅」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用寻伺的方法,用这个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破除去贪烦恼、瞋烦恼,乃至散乱、掉悔、恶作,这一切的盖,把这些盖破除去成就禅定的。所以这个寻伺对于初禅来说,它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就是由寻伺而成就的初禅,是这样的意思。但是到了第二禅的时候就变了,这个寻伺是不对的,要把这个寻伺排遣出去,不要它了,这个意思。所以「谓为对治寻伺故」,感觉这个寻伺不好,要消灭它。消灭它就得要「摄念正知」,心里面不要去什么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不要去修这个分别心、弃舍它,叫它摄持你的正念正知,下面有解释。「于自内体」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上,「其心舍住」,你这个心就把寻伺弃舍了、不要了。「远离寻伺,尘浊法故」,这个时候弃舍了这个寻伺的尘浊法,所以叫做「内等净」;这个「净」就把寻伺的尘浊法去掉了,所以叫做「净」。这个「内等」就是心里面定,心里面的定叫做「内等」;这个「等」在这里是「定」的意思。你内心是寂静住的,而远离了尘浊法的寻伺,所以名之为「内等净」。而这里边怎么样能够驱逐出去寻伺呢?就是「摄念正知」,就是用这个方法,下面有解释。《显扬论》二卷六页这么说的,「余如前释」其余的喜、乐、心一境性,和前面初静虑的解释一样的。

子三、第三静虑摄
第三静虑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云:舍者: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厌离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令喜决定不复现行。正知者:谓或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六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三静虑建立支义。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说这个「舍」字怎么讲呢?「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这个第二静虑的这个人,也就是修初禅成功的那个人;那个人他对于内心里面生「喜」不欢喜,不愿意有这个「喜」。这个「作意」,就是使令这个「喜」生起的这个作用叫「作意」。「不忍可故」,心里面不忍受,不同意心里面有喜的作意,不同意;不忍可就是不同意。不同意怎么办?「有厌离故」,就是厌恶这个「喜」的生起;有如意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心里面欢喜,这个欢喜我不高兴;有如意的事情出现可以,但是心里面不要动,不要喜,就是这个意思,「厌离故」。「不染污住」,这个「喜」是个染污,把这个「喜」除掉了就是不染污,就是清净了所以叫做内等净;但是这个地方解释这个「舍」。
「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这叫做「舍」,这个「舍」是这么讲。这个「舍」字在佛法里面真是妙得很:修禅定、修有漏禅这里面有,八正道里面也有舍。这个心是平等的;也不散乱、也不昏沈,那么「心平等」。「心正直」,就是不散乱、不昏沉的这个心相续地明静而住,叫作「正直」。「心无动转」,这时候这个心,一切的境界不能影响它,不能使令它动,不能使令它散乱,它一直的是能够明静而住;「无动转」,而安住,在心里面安住,那么就叫做「舍」。这个「舍」字要记住它,这个「舍」字怎么讲呢?就是「心平等、心正直、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舍」。
「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这个解释这个「念」怎么讲。「谓于已观察喜」,因为得到了初禅以后常常入定,一入定心里面就有喜有乐,久了就不欢喜这个喜。不欢喜这个喜的时候他就观察这个喜的过失,这个喜使令心里面不安静,不高兴它。「不行相中」,你弃舍这个喜、喜就不活动了,「不行相中」这个喜不活动;没有喜的这个境界你能够不忘、不失掉,心里明明了了的,「令喜决定不复现行」,你这个正念的力量很强大,使令这个喜就不再出现,那么这就是叫做「正念」。
「正知者,谓或时失念」,或者有的时候忘了,失掉了正念。「喜复现行」,这个欢喜心又出现了,一入定有很多的乐,心里面又欢喜,又欢喜又不行,不可以。「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时候你心里面就出来一个正知,说「不对!不要有喜」,又把这个喜驱逐出去,立刻知道这是不对。这样子观察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谓或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
「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就是没有那个喜,没有那个喜的勇的安适,没有。这时候叫做「乐」,有广大的轻安乐,但是没有喜,这叫做「受、受所摄」。「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三静虑建立支义」。
这样的次第就是:修第二静虑的时候,弃舍初静虑的寻伺;修第三静虑的时候,弃舍第二静虑的喜,去掉了喜,心里面有乐,是这个意思。

子四、第四静虑摄
第四静虑有四支: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五页: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不苦不乐者:谓已转依者,非安适非不安适。受受所摄,色界最极最上寂静最胜摄受,无有动摇。(显扬论二卷七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四静虑建立支义。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说: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初静虑弃舍了欲界的欲,第二静虑弃舍了初静虑的寻伺,第三静虑弃舍了二禅的喜,现在第四静虑,弃舍了三禅的乐;超越了寻伺、喜、乐。寻伺、喜、乐这是三地:就是初禅,二禅,三禅。「一切动故」,寻伺、喜、乐这三种心所法都是使令心浮动,现在这种动完全弃舍了、不要了,所以叫做超越,超过了,这就叫做「舍清净」。寻伺、喜、乐都是不清净,弃舍它就清净了。这是禅定里面的境界有这样的差别。「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舍清净」。
「念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这个境界心里面明明了了的,不会再忘掉的,「心不忘失,而明了性」,这就叫做「念清净」。
「不苦不乐者:谓已转依者,非安适非不安适,受、受所摄,色界最极增上寂静最胜摄受,无有动摇」,这个叫做「不苦不乐」,就是「舍」受。他这个「舍」受是这样的境界,也不是安适的喜乐受,也非不安适的忧苦受;他还是「受」就是舍受,是受所摄的一切心所法。这个时候,这个不苦不乐受是色界天「最极、最上寂静」,这个寂静到了最高的境界了,「最极最上」的寂静,「最胜」的摄受境界,「无有动摇」,心里面是非常的寂静的。寻伺、喜、乐都是动,现在没有这个动,所以是最极寂静,「无有动遥」。「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四静虑建立支义」,第四静虑是这样子。

癸二、释所以(分四科)      子一、初静虑摄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
前面是「略标列」,这四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有五支,二禅有四支,三禅有五支,四禅有四支,这是略标列出来。这底下第二科解释所以,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释「初静虑摄」。
初静虑分五支,五支里面这个「寻伺」,「为取所缘」,就是分别所缘境;它的作用就是分别所缘境。这个「分别所缘境」,就是修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就是破除去五盖,就是这样子,这叫做「取所缘」,这个「取」当个「分别」讲。
「三摩地为彼所依」,这个「三摩地」这个心一境性就是定,这个定是彼寻伺的依止处;这个话应该有两个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没得定的时候,就是你修禅定得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你不知足,你还希望继续向前进步到色界初禅,为了成就初禅,而这样修出离的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所以这个三摩地是寻伺的所依止。就像我们做生意,为了发财去做生意,这个发财是你心情的希望处,因为这个希望而才去做这件事。我为了成就三摩地,所以我才这样去修行,是这个意思;「三摩地为彼所依」,若没有三摩地的所依,那就不需要这样修行了,这样的意思。这样讲呢,你得到初禅,这个寻伺是得初禅的前方便,这样讲是得初禅的前方便。但是成就了初禅了以后的人,他心里面还是有这件事的,他心里面还是有寻伺的。所以成就初禅常常入禅的这个人,久了,他又不高兴这个寻伺,就要弃舍它,这里也有这么解释。
在我们心里面的想法,寻伺是成就初禅的前方便,等我初禅成就了,就不需要这个前方便,在禅里边没有寻伺了,应该是这样的意思。若是这样讲,按我们没有得定的人来说,比较顺一点,就是在得了定以后,心里面再不寻伺,我们的心情是这样子。但是事实上也不是,得了禅定的人在初禅里边还是有这个寻伺的,所以久了他又不高兴,不高兴就是要弃舍,这时候才出来二禅,是这样意思的。
「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为什么有「喜、乐」这件事呢?「喜」是因为你领受了如意的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欢喜,心里上的反应自然就是有喜。「乐为除粗重」,「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除掉了粗重,就会有乐出来。这个「粗重」可以做几种解释。在《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有提到,应该这里面也有提到,《瑜伽师地论》也有这个解释。这个「粗重」是烦恼的种子,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比如说我们这个心,心里面有烦恼的时候,这个烦恼影响你的心,使令你的心无堪能性。比如想要静坐,这个烦恼的影响,静坐坐不来、有困难,这个无堪能性叫「麤重」。现在这里说这有漏禅,不是说无漏禅,所以不应该说种子;就指无堪能性,内心的无堪能性叫做「粗重」。这个「粗重」头几次也讲过,有心粗重、有身粗重,我们内心有烦恼的活动的时候,不但使令你的心无堪能性,令你身体也无堪能性,身体静坐的堪能性也受影响。现在这个「乐」一出现了的时候,把身体的无堪能性、心的无堪能性消灭了,所以叫「乐为除粗重」,除掉了粗重。
这个是得到的利益;「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是得到的利益。你成就初禅以后,你得到什么好处呢?得到一个「喜」一个「乐」。你怎么成就的初禅?由「寻伺」成就的。那么这个「心一境性」,就是初禅的体,初禅以「心一境性」为体,就是在禅定里面的境界。

子二、第二静虑摄
第二静虑中内等净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余如前说。
「第二静虑中内等净为取所缘」,你怎么成就的二禅呢?就是「内等净」,就是观察寻伺的过失,把它弃舍了,是这样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取所缘」。「取所缘」就是分别观察寻伺是有过失的;有过失就呵斥它不对,一呵斥它不对,这寻伺渐渐就不起了,这么意思,「取所缘」。
「三摩地为彼所依」,二禅的心一境性是内等净的所依。「余如前说」,剩下那个「喜、乐」和初禅说的一样,「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是这样的意思。第二禅是四支,就是一个内等净、一个喜、一个乐、一个心一境性,这四支。也可以这样说,「内等净」是成就二禅的方便,「喜和乐」是成就二禅得到的利益,「心一境性」是它的所依止处。

子三、第三静虑摄
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余如前说。
「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为取所缘」,第三静虑也是五个支,五个支里面这个「舍」和「念」和「正知」这三个是「取所缘」,就是分别这个所缘境,就是观察喜的过失,二禅里面喜的过失;这样子常常地说它有过失,常常呵斥它,那么它就不起了,不起了就得到第三禅了。所以这个「取所缘」,这个「取」字可以当二个解释:一个是分别所缘境,一个是观察所缘境来呵斥这个所缘境,呵斥这个寻伺、喜、乐,那叫做「取」。第二个「取」者,得也,得到三摩地,得到三禅,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叫做「取」,也可以这么解释,「取所缘」。
「三摩地为彼所依,余如前说」,其他的那几样和前面解释一样,这里不说了。这样就是第三禅也是五个支,这个「舍、念、正知」这三个,剩下来就是一个「乐」,还有「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五页: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等者:自下为显于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因缘。谓由思惟所缘故,受用所缘故,于缘不散故。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五页)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即彼思惟所缘义。三摩地为彼所依,即彼于缘不散义。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即彼受用所缘义。于中乐为除粗重者;义如前说: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故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陵本十一卷三页)如说初静虑有三差别因缘,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差别,应知亦尔;即于受用所缘中,随应说余,指如前说。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等者:自下为显于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的因缘,谓由思维所缘故,受用所缘故,于缘不散故」;「于缘不散」就是心一境性,「受用所缘」就是所得到的喜乐的利益这些。「如下抉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五页)」。「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即彼思惟所缘义。三摩地为彼所依,即彼于缘不散义。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即彼受用所缘义」,就是彼〈抉择分〉说的那个「受用所缘义」。
「于中乐为除粗重者,义如前说」,前面解释过了。「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拿二禅来说,寻伺就是个烦恼,就把寻伺去掉了;三禅就把二禅的喜去掉了,这样的意思。「故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如说初静虑有三差别因缘,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差别」,都是有「取所缘」,和一个「受所摄」;喜为受所摄,乐为除粗重,「心一境性」是所依,都有这三种差别。

子四、第四静虑摄
第四静虑中舍净、念净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余如前说。
「第四静虑中舍净、念净为取所缘」,前面是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现在是第四静虑。第四静虑里面这个舍清净、念清净这二个是「取所缘」。「三摩地」也是「为彼所依」。「余如前说」,剩下的不苦不乐、心一境性,如前面说。

癸三、明建立
诸静虑中虽有余法,然此胜故,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偏立为支。
前边第二科解释完了。前边是「释所以」;第一科是「略标列」,第二科「释所以」,现在第三科「明建立」,这样意思。
「诸静虑中虽有余法」,虽然里面也有很多的功德法。「然此胜故」,然初禅里的那五支,三禅也是五支,二禅和四禅都是四支,就这五法和四法是最殊胜的。「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对修定的人来说,这五法和四法对他们的恩德是太大了。你成就了这五法,成就了这四法,你心里面很欢喜,很感觉到「我没有白辛苦,终究是有成就!」所以是「恩重故」。「偏立为支」,就立这五支、四支为支。

癸四、明差别(分二科)     子一、初静虑(分二科)     丑一、问
问:何因缘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耶?
这底下「明差别」,这又更详细地说了。第一科是「初静虑」,初「问」、后「答」。
「问:何因缘故」,什么理由「初静虑中有寻有伺」呢?

丑二、答
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
「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所以这个立了这样的名词,显示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若不学这个《瑜伽师地论》,你在别的地方,就是始终搞不清楚,「有寻有伺」、「无寻无伺」?始终是搞不清楚!现在这里这句话说得非常有用。「由彼能厌患欲界」,因为这个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他能够「厌患」、能够不高兴欲界,就能够超越欲界。「入初静虑」,能进一步到达了色界的初禅,他有这种作用,所以「有寻有伺」。那么再明白一点说,就是得初禅的方法,叫做「有寻有伺」,是这么的意思。后来二禅以上,他不用这个方法了,所以叫「无寻无伺」,这样说得很简单,就是这样意思。
「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到二禅以上的人他就不要寻伺了,那么为什么初禅他要呢?因为初静虑他没能够观察寻伺的过失,所以他要它,他不知道它有过失;就是这一法,在这个立场的时候是有利益的,在另一个立场的时候它也有过失;有利益的就拿过来,有过失就取消了。这样子使令人心里面很凄凉;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这样子,你有用的时候人家用你,你不用了靠边站;世间上都是这样子,所以不需要难过、不用难过。

子二、余静虑(分二科)   丑一、寂静差别(分二科)   寅一、举寻伺寂静
第二静虑能观彼过,是故说为寻伺寂静。
「第二静虑能观彼过」,初静虑不能观察寻伺的过失,因为它是有用,所以就用这个方法去修行,所以有寻有伺。第二静虑能观察寻伺的过失,他有过失的时候使令心不安了,「能观彼过」。「是故说为寻伺寂静」,所以第二静虑就把这个寻伺取消了,不寻伺了,所以「寻伺寂静」、寻伺不动了,所以叫「寻伺寂静」。

寅二、例喜乐寂静
如第二静虑见彼过故,名寻伺寂静;如是第三静虑见喜过故,名喜寂静;第四静虑见乐过故,名乐寂静。
这底下第二科,就是「例喜乐寂静」。二禅是「寻伺寂静」,三禅以后就是「喜乐寂静」。像第二静虑的时候,见到、感觉到寻伺有过失就把寻伺取消了,叫做「寻伺寂静」。这样子,第三静虑见到喜的过失,所以把喜也取消了,叫作「喜寂静」。第四静虑见到乐也有过失,也是令心浮动;浮动他心就不安,所以就把它取消了,所以「名乐寂静」,第四禅名乐寂静三昧。这样呢,初禅叫寻伺三昧;二禅叫作寻伺寂静三昧,或者叫喜三昧;三禅叫做乐三昧;第四禅叫乐寂静三昧,这个名词都有这样的理由。

丑二、舍念清净差别
舍念清净差别应知。
前边是说「寂静的差别」有这样的不同:有寻伺的寂静、有喜乐的寂静。那么第二个就是「舍念清净」也有差别;舍念清净的差别,这个初禅舍掉了欲界的欲,这欲界的欲是染污的,所以舍清净、念清净。二禅又不高兴这个寻伺,就弃舍了寻伺的欲,这也是舍清净、念清净;这个舍清净、念清净高过了初禅了。三禅又弃舍了二禅的喜,那么就是这个舍清净,念清净。到四禅就弃舍了寻伺、喜、乐,这些染污法都去掉不要了,那么就是舍清净、念清净。同是一个名词,但是有浅深的差别,这是不一样的。

壬二、静虑异名(分三科)     癸一、名增上心(分二科)     子一、标
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
前边是解释静虑的支分,这四静虑有多少支,这些不同。这底下就是第二科,说静虑的异名,还有不同的名字。「复次是诸静虑」名的不同是什么呢?「或名增上心」,叫这个名字。什么理由呢?第二科解释。

子二、释
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
所以叫做「增上心」,叫这个名字。「增上心」这句话《披寻记》上有解释。

《披寻记》三六六页:
或名增上心等者: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此由所趣义名为增上故。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二页)于定心中思惟诸定过失,于上出离亦能了知不生爱味,是名清净。
「或名增上心等者: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这个「增上心」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他为什么要修这个禅定?他心里面有个目的的,什么目的呢?「为趣增上慧」,他的目的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去,就是到「增上慧」那里去,所以要修禅定;修禅定能帮助你到增上慧那里去,所以叫做「增上心」,这个心能增上慧,所以叫「增上心」,是这么意思。「此由所趣义名为增上故」,这样讲是什么意思呢?「此由所趣义」,这是由于你心里面有一个目的地,想要到目的地那里去,就叫做「增上」;这个「增上」当个「所趣」的意思讲,就是他心里面想要到另一个地方去,这就叫做「增上」。我从禅定这里到大智慧那里去,所以做「增上心」,是约他的目的说。我为什么要持戒呢?「增上戒」我想要得定,由戒到定那里去,戒有这种力量,能帮助你到禅定那里去,所以叫做增上戒,这样意思。

癸二、名乐住(分三科)      子一、标
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
「或名乐住」,叫作「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不是叫做「静虑」吗?但是又有一个名字叫做「乐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谓于此中受乐故」,这是说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人,他在四个禅里边能享受到极快乐的境界。

子二、征
所以者何?
这前面是「标」,这底下是「征」。为什么呢?
第三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约领受身心乐辨」。

子三、释(分二科)       丑一、约领受身心乐辨
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
「依诸静虑」,这个得到禅定的人,他的这一念灵明的心安住在禅定里面,就是「依诸静虑」。领受「喜」、领受「乐」、领受「安乐」、领受「舍乐」、领受「身心乐」,身也乐、心也乐,所以叫做「乐住」。
这个世间上的事情,大体上说没有一个人是傻子的,都是聪明人!说这个人他也有眼耳鼻舌身意,也都是很正常的,为什么弃舍了世间上的事情要出家,出家去受那种清淡的境界,说「这个也不可以做!那个也不可以做!」那多苦恼呢?我们可能这么想;其实这人不是傻子。他若是安分,持戒清净,然后按照佛法去这么样用功修行,能得到禅,得到禅的时候他会得到乐,得到更高尚的乐好过欲乐的,所以去做这件事。
像悉达多太子,他父亲叫他不要出家,你在家你就等着好了,将来做国王;就是没做国王,现在在皇宫里面一切一切都是很自在安乐的,为什么一定要去吃苦头呢?他父亲的意思是这样子。但是他的想法不是这样子,他另外有更高明的境界的想法的。不是说是个傻子、是个神经病,弃舍了皇宫的乐,跑到山野里面去吃苦去,不是表面上的事情。他心里面是有个更高尚的要求的意思,是这样意思的。
「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是这样意思,这里也有解释。

《披寻记》三六七页:
依诸静虑领受喜乐等者:此中喜乐;谓于初二静虑。安乐;谓第三静虑。舍乐;谓第四静虑。如是一切总名身心乐。具此二乐,故名乐住。系心于内所缘境界,于外所缘不流散故,由是静虑得名为住。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八页)。
「此中喜乐,谓于初二静虑」叫做「喜乐」。「安乐」是第三静虑。「舍乐」是第四静虑;这个「舍」就是「乐」,第四静虑是弃舍了前面的寻伺、喜、乐,弃舍了欲界的五欲乐,也弃舍了初禅、二禅、三禅的寻伺、喜、乐;这时候内心是个「舍」的境界,而这个「舍」的境界也是乐,不过和前面乐不一样就是了,是这样的意思。这第四静虑是「舍乐」。
「如是一切总名身心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总起来名字,身也乐、心也乐,是这样的意思。「具此二乐,故名乐住。系心于内所缘境界,于外所缘不流散故,由是静虑得名为住」;「乐」是个意思,「住」是个意思,合起来所以叫做「乐住」。
按佛法里面所说的道理,像前面这「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说出这件事,就是世间都是无常的令人苦恼,所以应该重新创造自己的生命,或者是得色界定、无色界定,修出世间的涅槃的法门,得大解脱、得大自在;这个法是这样讲的。我们学习佛法,当然这情形不同;有的人在家的时候就学习佛法了,「哦!佛法是这么一回事,好!我出家修行。修禅定,得三昧乐、得涅槃乐,发大悲心广度众生。」我学习佛法这样学的,然后就我出家我也就这样做,天天地用功修行,按照自己原来的本愿,这样一步一步这样做。也有的人出家的时候没有学习佛法,在家的时候没有学习佛法,「我不大懂啊!」所以出家以后寺院的佛教有责任继续教导他,让他要明白佛法怎么回事。他明白以后,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发心修行;大家都是这样子。就是讲的佛法是这样子,事实上出家人也是这样子,那么就是书本上的佛法和流行的佛法是一致的,应该是这样子。
但是我看那个《佛法与科学》你们看见这个书吗?很多年前,至少能有三十年前,在香港有居士印这本书。《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这么有一本书,还有《佛法与科学》这本书。《佛法与科学》这本书前面有胡适之一篇序。胡适之这个人哪!本来是我们中国最受尊敬的一个学者,做过北京大学的校长的,最高学府的领导人,我们大家应该是尊重他。但是他这篇序就是破口大骂,就是骂!毁谤我们佛法。但是其中有句话就说:「早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唉呀!这话说得太厉害了!真是说得太厉害了!但是这话你能说他完全不对吗?也不能!也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8:35 , Processed in 0.16205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