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23|回复: 3

[其它] [02 经注]17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知定法师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释 知定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释 东初
  在民间传诵最广的菩萨德号,就是观世音与地藏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地藏菩萨的大愿,都有不可思议神通妙用,广度众生。观世音菩萨,虽化千百身形于六道中度生,但其愿力,仍有穷尽时期,唯有地藏菩萨累劫所发誓愿,如千百亿恒河沙数劫,无有止境。而地藏菩萨又以救度地狱众生为重。每日清晨,入诸禅定,游化六道,救拔罪苦众生。故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所以佛陀特将未度尽的众生——从佛灭度后直至弥勒成佛——都嘱托于地藏菩萨。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宏深,利益人天的功德,无有穷尽,故为一切诸佛菩萨所称叹!佛陀曰:
  『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嘱累品——』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宏深,佛陀不独要地藏菩萨救度未来一切众生,并且再三嘱付:一、即未来一切众生,于佛法中虽种少许善根,微同一毛一尘、一沙一渧,绝不能因其善根微末不去救度,应以汝之神力维护他,使其善根渐渐增长,不得退失。二、在应随业而生恶趣的众生,假使临至地狱门前,有一念回心,念一佛名,念菩萨名,念一句一偈,汝都应以方便现身救度。三、未出三界一切火宅中的众生,既经嘱付于汝,绝不可令众生堕入恶趣,即使堕落恶趣一日一夜,吾皆不愿,况复堕入无间地狱,动经千百万亿劫,无有出期呢?地藏菩萨对佛陀慈悲,爱护一切众生,真如慈母以爱赤子,既深且切,深受感动,故白佛言曰:
  『惟愿世尊不以此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经行,自然于世上道,永不退转。』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发扬地藏菩萨大愿为主,地藏为十地菩萨,居菩萨中最高的地位。实证诸法空相,了知一切平等无二,故能不毗生死,不乐涅槃。乃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由于菩萨证知三世因果,了知一切众生无非为吾人过去父母兄弟姊妹眷属,故以救母的悲愿,扩大救度一切众生。因之本经的特质,不在阐扬大乘深澳的哲理,乃重在事相说明。由于我们这个世界人举止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地藏菩萨秉救度众生的大愿,所说法门,都切近家庭社会的需要,且为人人所能行,故能普遍地有益于人生社会,尤以地藏菩萨救母的孝道,更能有助于伦理道德,故本经不特学佛的人应读,应为家庭教育必读的经典,足可为补偏救弊的好药材,安定社会的根本。
  本经另一特质,所说利益人天的功德,全仗地藏菩萨本愿力,不同其他大乘经典,全仗自力故有一瞻一礼者,能超越三十劫罪,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现前获诸安乐,一切灾难,悉皆消灭。佛说弥陀净土,远在西方极乐世界,地藏菩萨欲净化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人人消诸罪业,获诸安乐,说此易行法门,故本经适应人间净土的根机。
  知定法师于大陆撤退后,应夏夷威华侨邀请,远赴檀香山创立檀香山华侨佛教总会,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佛法,使中华文化得于檀岛扎根,近于该岛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完成该经讲义,都二十余万言,不惟弘扬孝道,即对巩固华侨社会对中国固有伦理文化的信仰,及增进侨胞的团结,亦有其重大的贡献与启发。
  莲航法师与知定法师于抗战期间,同在焦山就读,与笔者义属同僚,知定法师来函求序,新年莲航法师又来代邀余为之序,故扩拾经中数语,用以点缀,藉以奉答!
    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二月二十日东初谨序于北投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自序
    释 知定
  现在的人,如果你对他讲「孝道」,他不说你是神经质,也会说你食古不化。或者会问你:现在是什么时代?其实父母,生我、哺我、育我、教我,令我长大成人,立足社会,劬劳之恩,昊天罔极,纵然粉身碎骨,也难报慈恩于万一!
  美国的教育虽然发达,但可惜是对于孝养双亲的伦常德性没有提倡,所以在美国生长的人,尤其是这一时代的人,只是一代一代的向下照顾,例如每一对夫妇,从结婚开始,就储蓄儿女的教育费,绝对不会为父母储备养老金,而且父母有钱的话,还想在父母百年之后分资产。有什么好食的物品,只记得儿女,对父母喜欢的物品,忘得一干二净。等到教育儿女长大成人之后,儿女又为他的儿女去著想,很难得有为父母去筹谋的。为儿女教育等,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木本水源,也要对自己的父母稍尽孝道,以报乳哺教育之恩才对。对父母有孝心的,并不是没有,不过是极少数而已。吾侨居于美国者,百有余年,初一二代,对于中国传统固有道德文化,比较浓厚,故侍奉双亲应尽孝思的道理,也比较明白而力行。第三四代,则几乎与美国人同化。每一个人,一代一代的向下照顾,真是名符其实的「孝子」!记得我曾经对一个第三代的侨胞说:「父母对我们养育之恩德是很大的,当我们出世的时候,只得尺零长,几磅重,若非父母小心翼翼的哺养,怎得成人?成人之后,又需施以种种教育,才得立身社会。古人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所以我们对于年老的双亲,应当尽孝心的奉养,而且上了年纪的人,又能侍奉得多久呢?他听了我这一段话,用英语回答我说:「这里是美国,并不是中国!」意思或者是说「孝道」是中国的产品,在美国是不讲这一套的。由这一句话,可知华侨的第三代及第四代的思想是怎样的了。
  出家人远离俗家,并不是抛弃双亲而不顾。只是远离繁俗便于专心修道,而报答父母养育劬劳之恩。如目犍连尊者,得无学道后,救拔慈母于地狱之中;佛陀证无上道后,初为严父说法于迦毗罗卫国王宫,次为慈母说法于忉利天宫,令证道果,藉报慈恩。大方便佛报恩经云:「如来以正遍知,宣说真实之言: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相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衣服饮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以此因缘,自致成佛。」一班世俗的人,不明白这种道理,误以为出家人是不孝养父母的,甚至错误的认为佛教是不讲孝道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误解,在佛经中阐扬孝道的地方很多,本讲义之地藏经,就是最好的代表。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我特别为大众选讲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因为这部经有很多处谈及孝道。先是佛陀上升忉利,为母说法,报答亲恩。次则地藏菩萨前生之婆罗门女与光目女,拔救慈母于地狱饿鬼之中,因见地狱罪苦众生,受诸楚毒,由是发宏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这部地藏经,是在一九六一年七月十六日开讲,至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九月圆满,表面上看,是经过了漫长的四年零两个多月,实际仅仅讲了一百三十个小时。因为在美国的人,经常都是为生活而忙,每星期只得一二天的休息,但休息的时间,又需要整理家务,或携带儿女到郊外去玩一天半日」所谓「入乡随俗」,因此我们讲经的时间,也选择在每一个星期日举行(佛菩萨诞辰,也都拣在星期日庆祝)。
  这部讲义是为著方便讲解而随写随讲的,时间既匆忙,又缺乏参考资料,只是拉杂写成,是以错谬之处,在所难免,至希智者不吝赐正,则不胜心香默祷之至也!
  这部经讲完迄今,瞬经数年了,因时间问题,及初无出版的意思,所以经筵结束,而这部讲义也只好束之高阁。去年春,本佛教总会全体董职员,会议议决,名誉上给了我三年的假期,俾于休养(因我的私人医生也常常劝我要多休息),实际上除了讲经及佛事外,其余一切会务,仍然由我督导办理;而且本会最近增建报恩堂一座,由开始划则,建筑费的预算,以及工程进行的监督等,都由我一人负责。但我仍然抽出些少时间将这部地藏经讲义,稍为整理了一下。后来信徒们知道了我在整理地藏经讲义,非常高兴的筹集印资,要求出版流通;我见众情难却,也就答允了。
  美国印刷术的进步,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但只局限于英文,对于其他国文,尤其是中文,则无法代劳。去年秋,我为著地藏经讲义出版事,特别亲携原稿,到港台几家印刷厂去估价,结果是台北印费较为相宜,而且得到老学长莲航法师的相助,负责督印校对等一切工作,于是就决定在台北付印。
  本讲义将付梓时,承前中华民国内政部长李汉魂伯豪将军,题赠封面之字;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馆长前江苏镇江焦山定慧寺住持东初上人,赐以编头之序;台北南山放生寺住持莲航法师,负责印刷一切任务,及题赐殿后之跋;各位善信乐善好施,发心助印。凡此种种,均所至感!是为序。
    ——一九五七年地藏诞释知定序于檀香山华侨佛教总会——
    初讲经题
【地藏菩萨本愿经】
  古今一般讲经法师,在未讲到本经正文以前,先来一翻谈玄说妙,这种谈玄说妙,又名之曰悬谈,或者叫做悬论。即是在未开讲经文之前,首先把全经的内容概括地向听众叙述一遍,或者加插一些玄妙的理论,使听众在未聆悉经文前,先领会全经之概况。
  这种经前悬谈,各宗因所依及所判的教典不同,故所立的名目亦各异。天台判一切教而立五重玄义,这五重玄义即是1、释名,2、辨体,3、明宗,4、论用,5、判教。法相宗依据六离合释而解释一切经论。这六离合释(Satsamasa)即是第一持业释(Karmadharaya),第二依主释(Tatpurusa),第三有财释(Bahuvrihi),第四相违释(Dvandva),第五邻近释(Avyayibhava),第六带数释(Dvigu)。贤首则用十门来解说华严大经。言十门者,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
  这经前的悬论,以是经中最幽玄最精要之义理,故对于久研经教的人来说,固然是趣味无穷,但若在初机的人听闻,则会感觉得太过深奥的莫知适从。现在为著适应一般初机的人容易明白晓了,使大家都明了经中的意义,知道地藏菩萨究竟是什么人!佛陀为何要为我们说这部地藏经,持诵这部地藏经又有什么好处?令大家都能够从解生信,由信起行,从行入圣,故佛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因此我现在所讲这部经,不讲经前悬论,只是一针见血地从经题讲起。
  在未讲到地藏等字是什么意思之先,我们应该知道地藏经翻译到中国来有几种译本?根据古代相传谓地藏经有两本译本:一本是西晋时法炬等译,一本是大唐实叉难陀译,但据大唐内典录,历代三宝纪,大周刊定众经目录等则谓释法炬共译出经壹百三十二部,都壹百肆十二卷,唯并无地藏经之异译本。上说或是误传,或者经目未载,未可知也,智者详之可耳。目今所流传之地藏经,唯有唐实叉难陀所译一种而已。
  一切经题,均分通别。所谓通者,通诸经故;所言别者,与他经差异故;如地藏菩萨本愿六字,就是本经的别题,他经无故;经之一字,即是通题,诸经互用故。
  梵语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七种义:第一能生义,土地能够生长一切生物,一切植物等;菩萨能够生长一切善法亦复如是。第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而令安住自然界中,菩萨能摄取一切妙法于大觉心中亦复如是。第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等安住世界之中,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而达快乐清凉之彼岸亦复如是。第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亦复如是。第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任运生长,菩萨能总持妙善使增长亦复如是。第六能依义,土地能为一切万物所依,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亦复如是。第七坚牢不动义,地性坚实不可移动,菩萨心性坚牢如金刚不可破坏不可移动亦复如是。瑜伽论云:「由能摄持菩萨义故,说名为地。」成唯识论云;「依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故名为地。」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即是说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之秘密库藏,蕴藏者许多金银珠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菩萨具足如来藏性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度脱无数众生,咸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独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三宝感应要略录云:」昔如来在灵鹫山(Grdhrakuta)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Vipula)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至不觉悟,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是事已,即作是念言:『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时,便即腾身,往灵鹫山,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世尊从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菩萨身。是时大会之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菩萨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知识当效降伏之法。说此语已,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见我心生欢喜。即便咨问彼仙方法。尔时仙人,于三日之间,令我开解,预知万理消息善恶。又一切恶鬼,并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还活。」
  地藏菩萨昔于忉利天宫,受释迦世尊嘱咐,于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每日晨朝入恒河沙定,观察一切众生之机,悉令离苦得乐。故地藏十轮经云:「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此善男子,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复于当来过于是数,或有世界,刀兵劫起,害诸有情。此善男子,见是事已,于晨朝时,以诸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愍。或有世界,疫病劫起,害诸有情。此善男子,见是事已,于晨朝时,以诸定力,除疫病劫,令诸有情,皆得安乐。或有世界,饥馑劫起,害诸有情。此善男子,见是事已,于晨朝时,以诸定力,际饥馑劫,令诸有情,皆得饱满。此善男子,以诸定力,作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利益安乐,诸有情事。」
  佛在世时的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四大菩萨,与我国众生最为有缘。所以这四大菩萨不但在座下名闻十方,即在我国的人也是个个知名恭敬的。在我们中国,有所谓的四大名山,这四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应化的道场。山西的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浙江的普陀咯伽山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四大菩萨应化的四大名山圣迹很多,就中单讲地藏菩萨的道场。据地藏菩萨感应录所载;则谓在佛灭度壹千五百年间,地藏菩萨降迹新罗国(即韩国Korea)皇族,姓金,名乔觉。唐高宗永徽四年(六五三),二十四岁,削发为僧,携白犬名善听,航海而来中国,在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的山巅端坐七十五载,至玄宗开元十六年(七二八)七月三十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先是山下有阁老闵公,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菩萨)以足其数。及后,菩萨乞地建立道场,闵公曰:「九子山头地尽我有,任意所须。」菩萨曰:「一袈裟地足矣。」公许之。菩萨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睹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菩萨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号道明。无何,闵公亦舍俗离尘,反礼其子道明为师。故今菩萨两旁之侍者,左道明,右闵公,白犬即善听也。菩萨入灭后二十九年,至肃宗至德二年(七五七)七月三十日,显灵异而起塔。而今九华山遂成为四大名山之一的大道场。又据宋高僧传载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云:「释地藏,姓金氏,新罗国王之支属也。慈心而貌恶,颖悟天然。七尺成驱,顶耸奇骨,特高才力,可敌十夫。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于时落发,涉海舍舟而徙,振锡观方,邂逅池阳,睹九子山焉,心甚乐之。乃迳造其峰,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栖涧汲,趣尔度日。……至德年初,有诸葛节,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极无人。云日鲜明,居唯藏孤,然闭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郡老惊叹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下列居之咎耳。』相与同构禅宇,不累载而成大伽蓝。建中初(七八○)张公严典是邦,仰藏之高风,因移旧额,奏置寺焉。……贞元十九年(八○三)夏,忽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嗄,加趺而灭,春秋九十九。其尸坐于函中,洎三稔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舁之动骨节,若撼金销焉。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是为藏宴坐之地也。」这是九华山建寺的始末,也是地藏菩萨应化我国的事迹,以及度脱众生的因缘。至于地藏菩萨往昔的因地与行孝道起而愿尽度一切众生的胜举胜事,兹姑勿论,容后经文当会详为解说。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略称,译为道众生,觉有情等。或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Mahabodhieittasattva),译为大道心众生,大觉有情等。菩提是觉的意思,或者叫做道,这是求觉道的人所应求得之果实。萨埵是众生的意思。或者称为有情,这是求觉道的智人所化导的对象。摩诃是大的意思,质帝是心的意思。即是说这种求觉道的众生,时时刻刻都依照自己的宏誓愿力,趣向大道方面努力迈进。等到妙慧成就堪能绍继佛位而处妙觉的时候,其心仍未满足的系念一切众生。自己虽已了脱,然而尚有许多苦恼众生随业海以飘沉,故菩萨虽得位登妙觉,为众生故,再复运悲智力,俯就秽邦化导无量众生,超生死之苦海,登涅槃之彼岸,因此故名摩诃菩提质帝萨埵。大智度论云:「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成众生。或名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如偈说:一切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为菩提。其心不可动,能忍成道事,不断亦不破,是心名萨埵……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中,佛法最第一,是人欲取是法,故为贤圣所赞叹。」以上所说只要能发大心求大道者,均名菩萨,但据婆沙发智等论,均谓菩萨应有等级。如大毗婆沙论云:「如契经言:有一有情,是不愚类,是聪慧类。谓菩提萨埵,虽作是说,而不分别,齐何名菩萨?得何名菩萨?……有诸有情,以一食施,或以一衣,或一住处,乃至或以一杨枝施,或受持一戒,或诵一伽他,或一摄心观不净等,便师吼,作如是言:我因此故定当作佛。为断如是增上慢故,显虽经于三无数劫,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若未修习妙相业者,犹未应言我是菩萨。况彼增上慢者。是故菩萨,乃至初无数劫满时,虽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而未能决定自知作佛。第二无数劫满时,虽能决定自知作佛,而犹未敢发无畏言:我当作佛。第三无数劫满已,修妙相业时,亦决定知我当作佛;亦发无畏师子吼言:我当作佛。齐何名菩萨?答:齐能造作增长异熟业。问:若诸有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不退转,从此便应说为菩萨。何故乃至造作增长相异熟业,方名菩萨耶?答:若于菩提决定,及趣决定,乃名真实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修妙相业来,虽于菩提决定,而趣未决定,未得名为真实菩萨,要至修习妙相业时,乃于菩提决定,趣亦决定,是故齐此,方名菩萨。复次修妙相业时,若人若天,共识知彼是菩萨故,名真菩萨。未修妙相业时,惟天所知,是故未得名真菩萨。复次修妙相业时,舍五劣事,得五胜事。(一)舍诸恶趣,恒生善趣。(二)舍下劣家,恒生贵家。(三)舍非男身,恒得男身。(四)舍不具根,恒具诸根。(五)舍有忘失念,恒得自性生念。由此得名真实菩萨。未修妙相业时,与此相违,是故不名真实菩萨。……得何名菩萨?答:得相异熟业。……。」发智亦云:「齐何名菩萨?答:应能造作增长相异熟业。得何名菩萨?答:得相异熟业。……」
  本愿,现在先讲愿字,梵语尼底(Pranidhana),译为愿。对于某一事,立志达到目的,满足自己所希求的志趣,名之曰愿。摩诃止观云:「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成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车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所在。亦名陀罗尼,持善遮恶。如坯得火,堪可盛物。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实贤禅师云:「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杂集论亦云:「为欲了知所有三世等所应知事,先于彼彼事,发正愿心,愿我如实了知如是如是;次入增上静虑。从彼起已,所愿成满。」又此愿者,在十度中,即第八之愿波罗蜜。显扬圣教论云:「愿波罗蜜多,谓诸菩萨中,随有其一,为性懈怠,烦恼多故,遂愿正愿而修诸善,令我未来获得自性勇猛正勤,烦恼微薄。由此因故,于余生中,如所发求,咸果其愿。于所修善,得强盛力。」摄论云:「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瑜伽亦云:「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密多与精进波罗蜜多,而为助伴。」所言愿者,有总别之分。四宏誓愿,名叫总愿,因为无论什么愿,总离不了四弘誓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音之六愿及十二愿,普贤的十大愿,弥陀的四十八愿,释迦的五百愿,以及地藏的本愿,均名别愿。言本愿者,本即根本,即是初始发心所立的根本志愿,乃至成佛,符合满足,与本无异,故名本愿。婆罗门女于觉华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光目女于清净莲华目佛前发誓愿言: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这是地藏的本愿。故大方广十轮经云:「地藏菩萨,以不思议功德成熟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久发大悲坚固誓愿皆悉成熟一切众生,庄严势力,犹如雷震。于一食顷而能成熟无量亿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轮经亦云:「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熟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此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度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如法所求意愿满足。」
  此经名目,按照佛告普广言,共具三名:第一地藏本愿,第二地藏本行,第三地藏本誓力。由愿起行,由行然后才发生本誓力的作用。此愿行力三,表示菩萨誓愿宏深,行力广大,非一般普通菩萨可比。今取本愿者,因愿可发出行而生誓力,故取初而略二三。
  经者,三藏之一,梵语素怛罗(Sutra)修多罗等,义译契经,契为契机契理之称,经为历久不变之辞。或翻为线,贯穿等义,即是说如线有贯摄缝缀的功能,佛陀灭度之后,迦叶等五百大阿罗汉聚集于王舍城,将如来的一代时教,依文义之次第,以美妙的文句,书写在贝叶上面,用线缀辑成章,这就叫做契经。大毗婆沙论云:「契经云何?谓诸经中,散说文句。如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问:契经有何义?答:此略说有二义。一,结集义,二刊定义。结集义者:谓佛语言,能摄持义,如华缦缕。如结缦者,以缕结华,冠众生首,久无遗散。如是佛教,结集义门,冠有情心,久无忘失。刊定义者,谓佛语言,能裁断义,如匠绳墨。如工巧者,绳墨众材,易了邪正,去曲留直;如是佛教,刊定义门,易了是非,去恶留善。」窥基法师亦云:「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王,法乃德模千乘,摄则集斯妙理,贯又御彼庸生,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杂阿毗昙心论则谓,言修多罗具五义故:一曰出生,出生诸义故。二曰泉涌,义味无尽故。三曰显示,显示诸义故。四曰绳墨,辨诸邪正故。五曰结缦,贯穿诸法故。
  上释经题竟。
    次讲译经的人史略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唐,系李渊于公元六一八年受隋禅而有天下立国之称号,由高祖为始,至昭宣宗为后梁所灭(公元九零六年),凡传二十主,共二百八十八年。
  于阗,或名于殿,于填,于遁,溪丹,屈丹等,梵名瞿萨怛那(Kusthana),译为地乳。在佛灭后约二百三十四年顷(纪元前二百五十二年)建国,后王耄无嗣,祀毗沙门天而得子,初儿不饮人乳,地涌乳而育之,因是故名地乳。纪元前八十二年顷,佛教传入此国后即盛行大乘,故东来之经典多经此地而来。西域记云:「……仪形有礼风则有纪。文字宪章,聿遵印度,微改体势,粗有沿革,语异诸国,崇尚佛法,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王甚骁武,敬重佛法,自云毗沙门天之祚胤也。……自古已来,未能有胜。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功绩已成,齿耋云暮,未有胤嗣,恐绝宗绪,乃往毗沙门天神所,祈祷请嗣。神像额上,剖出婴孩,捧以回驾,国人称庆。既不饮乳,恐其不寿,寻诣神祠,重请育养。神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状如乳,神童饮吮,遂至成立,智勇光前,风教遐被,遂营神祠,宗先祖也。……」于阗历代皆属我国,贞观中置官署于今和阗,以统其国。宋明以还,虽仍为于阗国,但须岁岁朝贡。清初属回,乾隆以后始内属中国,其地在现在的新疆省疏勒县东,克里雅沙西岸。
  三藏(Tripitaka)者,一修多罗(Sutra经)。二毗柰耶(Vinaya律)。三阿毗昙(Abhidharma论)。契经者,佛所说的一切妙法,莫不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的,所以名为契经。律即戒律。世之法律,能治一切犯了法的人应得之罪罚,是治犯了法纪的人。佛制的戒律不但调治众生身不犯法,而且心亦不敢苟犯,是治之于未然。论即议论,佛所说的妙法,义理高深,非泛泛之徒所易明了,诸大菩萨及诸论师,为欲众生能依教行持,谨慎修行起见,特提出其中玄奥之典,加以辩论解释,使之明白易晓,故名之为论。如依大般若经而造大智度论,依金刚经而作金刚仙论等。
  沙门(Srmana)者或称桑门,丧门,娑门等,出家者之通称也,译为勤息。勤力勇猛修行戒定慧诸功德,藉以息灭累生累劫难断难舍之贪嗔痴等烦恼,因此而能息诸生死恶趣,到达涅槃胜义彼岸,故名勤息。俱舍论云:「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曰沙门,以能勤劳息烦恼故。」余处诸译经人,均称法师,而此处独云沙门者,译主自谦故也。实叉难陀深通三藏,晓了五乘,故曰三藏沙门也。
  实叉难陀(Siksananda),译为学喜;于阗国人。智度恢宏旷达,风格超绝群伦,不但善解大小乘法,而且兼通异道学术,所以为时人崇尚。则天皇后尊敬三宝,崇重大乘,因为我国华严旧经,处会缺备,远闻于阗国有这种梵本,故而遣使往求,并请译师。法师与经梵本同臻长安,以证圣元年(六九五年)于洛阳大遍空寺翻译。则天亲制序文冠于经首。翻经沙门菩提流志,义净等同宣梵本,后付沙门复礼法藏等,于佛授记寺译成八十卷。圣历二年(六九九年)功毕。之后又在长安清禅寺及洛阳佛授记寺等处,译出大乘入楞伽经,文殊授记经,地藏本愿经等总共二十部,都壹百一十卷。长安四年(七零四),法师以慈母年事已高,思归侍奉,上表辞驾,蒙敕御史霍嗣光送返于阗。迨中宗时有敕诏请,于景龙二年(七零六)再度抵达京师,当时皇帝屈万乘之尊,亲迎于开远门外,倾都缁素,幡幢导引,严饰青象令乘入城,安置于大荐福寺内。未及进行翻译事宜,忽得重病,弥留至(睿宗)景云元年(七一○)十月十二日右胁累足而终,春秋五十有九。十一月十二日诏敕于开远门外古燃灯台举行火葬。薪尽火灭,其舌不灰。十二月二十三日敕使送其骨灰及灵舌归还于阗,起塔供养。后人于荼毗处,造七层塔,时人呼为华严三藏塔也。
  按续古今译经图纪,开元释教录,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均谓实叉难陀三藏译出华严等经一十九部,共壹百零七卷,内中并无地藏菩萨本愿经,而坊间所流传的地藏经则载明是实叉难陀三藏所译。难陀法师是于公元七一零年入灭的,上列各录均是在法师入灭后出版的,但是法师所译各经均已明载各目录上,为甚么唯地藏经漏载?这是极令人费解的事。或是当时帝王之偏见,或是当时编辑人之错漏,未可知也。今为纠正经目之误,故言实叉难陀实译出经二十部,都一百一十卷。
  译者,翻译。佛生印度,所说经法,均为梵文。古代三藏法师,善通梵华,为利益是方众生故,将梵语之印文,翻成华语之中文。翻梵为汉,故名为译。
  地藏本愿经,总十三品,或分二卷或分三卷。分二卷的将第一品至第六品叫做卷上,由第七品至第十三品叫做卷下。分三卷的则由第壹品至第四品叫做上卷,由第五品至第八品叫做中卷,由第九品至十三品叫做下卷。文义无差,只是分的卷佚不同罢了。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三、解释经文
  忉利天,或叫怛唎耶怛唎奢天(Trayastrmsa-Deva),译为三十三天,为欲界的第二层天,在须弥山的顶上,距离这个世界之上八万由旬高(约三十余万里)的地方。此天天众身长四十里,寿命壹千岁,人间百年为其一日一夜。言三十三天者,在须弥山顶有一座城廓名叫喜见城,或叫善见城,纵广八万由旬,帝释天主居于其中。在善见城的四方有四个峰,各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四方合共三十二天,连中央的喜见城,共三十三天。所谓三十三天,即1、善法堂天,2、山峰天,3、山顶天,4、喜见城天,5、钵私他天,6、俱吒天,7、杂殿天,8、欢喜园天,9、光明天,10、波利耶多天,11、离险岸天,12、谷崖岸天,13、摩尼藏天,14、施行天,15、金殿天,16、鬘形天,17、柔软天,18、杂庄严天,19、如意天,20、微细行天,21、歌音乐天,22、威德轮天,23、日行天,24、阎摩那娑罗天,25、连行天,26、影照天,27、智慧行天,28、众分天,29、曼陀罗天,30、上行天,31、威德颜天,32、威德焰轮光天,33、清净天。大智度论云:「昔摩诃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诃,姓憍尸迦,有大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第二天上。」天宫(Devapura),即指帝释所居之喜见城,或指善法堂,因为三十三天的天人假若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时集于善法堂,今释尊为母摩耶夫人宣殊胜妙法,故相信亦应在善法堂也。
  神通者,应机妙用不测,感物自在无碍,故名。缨络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通有五通六通之别,言五通者:第一神境智证通(Rddhividhi-jnana),能作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力,或游涉往来自在无碍,或随心所欲种种神变。第二天眼智证通(Divya-caksus),得色界天眼根,照彻无碍。第三天耳智证通(Divya-sr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第四他心智证通(Paracitta-jnana),善知他人之念而无障碍。第五宿命智证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善知自己以及六道众生宿世事迹而无障碍。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亦可得之,故外道仙人亦能成就。言六通者,于前五通加一漏尽智证通(Asravaksaya-jnana)名曰六通。断尽一切烦恼而无障碍者,叫做漏尽智证通,为三乘之极致。前五有漏,通于天仙,后一无漏,限于三乘圣者。这六种神力都叫做智证通者,因为均是各依智慧而证得的通力的原故。又神通有三种的差别:第一报得神通,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有些亦具小神通力,这些神通都是依果报而自然感得的。第二修得神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有漏禅定而成就五通。第三变化神通力,三乘圣者,为化导众生故,以神通力种种变现。
  本经内放种种光明云,出种种音声等种种变现,即是属于第三种的变化神通力。
  或问:为什么佛在未说法之前,先现种种神通变化呢?为欲摄化一切众生令于圣法生恭敬心,俾所修得正胜解,永离迷倒,是故在阐扬妙法之前,先现种种神通变化。故瑜伽论云:「具神通者,哀愍有情故;或为有情意乐清净,或为有情加行清净,增上力故,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欲令有情见已闻已,于佛圣教,或当获得意乐清净,或有修行无倒加行。」显扬圣教论亦云:「谓六神通,总摄说为神通行,皆为引摄所化有情界,令生恭敬,入圣教义故。」
  梵语跋渠(Varga),译为品,义类相同,聚在一段,故名为品。又品有通别,忉利天宫神通为别目,与诸品各各不同故。品之一字是通题,诸品互用故。又分品分段,或是释尊圣意;或是结集者的安置,或译经法师加添,或是后人为欲易于明了起见,遂将经文分章分段,如金刚经本无品段,今所具之三十二分,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所加添者。今观本经的分法,似乎是出自译师。本经共分十三品,本品居于初始,故曰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自此以下,正式解释经文。依照一般讲经的法式,全部经文无论丰约均分三分:第一序分,序说一经的缘起。第二正宗分,阐释一经的宗要。第三流通分,法会已周,会众得益。欲使是法流传久远,利益未来,故要嘱咐在会大众发心获持是法,令当来尽未来际众生,均得沾闻是法,而超解脱烦恼之地。按照古人分析本经程序如次:初忉利天宫神通品,名叫序分。由第二分身集会品至第十校量布施功德品,叫做正宗分。由第十一地神护法品,至第十三嘱累人天品,叫做流通分。
  序分,亦名经家序,为结集经藏的人,加叙本经的发起因缘,故又名发起序。又序分可分通别二种:所谓通,诸经互用故。所谓别,本经特具故。
  现在先讲通序。依照古师所判,通序为六种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佛」为主成就,「在某某处」为处成就,「与大比丘等」为众成就。今依地论束「如是我闻」二种成就而为信成就,余四照古师所判,所以现今只分为五种成就。
【如是我闻:】
  这四个字是信成就。如是二字是指经中所说的佛语,我闻二字是阿难等诸大弟子的自称,因为佛的一代圣教,系于佛灭度之后,阿难等诸大弟子所结集的缘故。所以大智度论说:「佛于俱夷那竭国娑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尔时阿难亲属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忧愁。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夫所受事;汝当问佛:佛般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Chandaka)云何共住?佛经初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事应问佛。』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问佛。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于是比丘内观身,常当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从今日解脱戒经即是大师。如解脱戒经说,身口意业应如是行。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坛法治,若心濡伏者,应教删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复次,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何以故?过去诸佛经初,皆称是语。未来诸佛经初,亦称是语,现在诸佛末后般涅槃时亦教称是语。」等到佛陀入灭之后,阿难受众请结集法藏,当升法座,颜貌如佛,大众见了突然都起了三种疑感:第一疑惑佛陀再生,其次疑为他方世尊来此说法,第三疑惑阿难转身成佛。之后听到阿难举如是我闻等句,三种疑惑顿时息灭。为著消除大众疑惑的缘故,所以经首置如是我闻等。
  言如是者,梵语翳鍐(Evam),系信顺的意思。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是以信为入法之基,智为究竟之术,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
  又真谛之中本无文字,俗谛之中才有文字,阿难传佛俗谛文字,与佛所说的理无异,所以叫做如。因俗谛之义,而会解真谛的理,故名曰是。又真如法界,实际理体,性真圆融,遍一切处,随拈一法,无非佛法,阿难所传的法,与佛所证之理无异,故名为如;妙性圆明,遍周法界,随缘不变,如如不动,所以叫做是。一切诸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名为如,真性随缘,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名为如,真性随缘,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名曰是。契机契理曰如,永离过非曰是。佛如理而说,阿难等如理而信,所以叫做如是。
  我闻者,为停息世间的执著争论及证明系亲自从佛处得闻而无错谬者。所言我,是阿难的自称。然而一切法,佛说无我,凡称我者计有四种:一凡夫偏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从世俗假立宾主,四法身真我。今所指我,既非凡夫妄执,亦非外道宗计,乃深达八自在,于非我非无我之中而随世俗假名为我。故智度论云:「问曰:若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无有吾我。云何佛经初头言如是我闻?答曰:佛弟子辈,虽知无我,随俗说法,我非实我也。譬如以金钱买铜钱,人无笑者,卖买法应尔。言我者亦如是,于无我法中而说我,随世俗故不应难。如天问经中偈说:有罗汉比丘,诸漏已永尽,于最后边身,能言吾我不?佛答言:有罗汉比丘,诸漏已永尽,于最后边身,能言有吾我。世界法中说我,非第一实义中说。以是故诸法空无我,世界法故虽说我无咎。」窥基法师亦云:「问:诸佛说法,本除我执,何故不称无我,乃称我闻?答:有四义:一者言说易故。若说无我,通蕴处界,知此经谁?二者,顺世间故,三者,除无我怖故。言无我者,为谁修学?四者,有自他染净因果事业等故,所以称我闻。问:若尔,何故不称名字,但称我闻?答:有三义:一示不乖俗,宗虽显真,序不乖俗,理虽显妙,言不乖俗,欲显真谛;不离俗谛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义。集藏传云:有三阿难。1、阿难陀;云庆喜,持声闻藏。2、阿难跋陀,云贤喜,持独觉藏。3、阿难伽罗,云喜海;持菩萨藏。但是一人,随德各别。由此阿难多闻,闻持其闻,积集三慧,齐备文义,并持于三藏教,总持自在。若称名,虽顺正理,无于诸法得自在义,由斯而称我,不道阿难。三我亲义。世间共言我见闻此,将为亲证。若言阿难闻,或非亲闻,从他转授。今显亲闻世尊所说,非是传闻。破他疑网,故不称字,但言我闻。」闻者,由耳根发耳识而达于音声;今废别从总,故不言耳闻,而言我闻,因为由于这一个五蕴的我,就可以统收诸根识等故。注维摩经云:「什曰:若不言闻,则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则情有所执,情有所执,诤乱必兴。若言我闻,则我无法,则无所执,得失是非,归于所闻。我既无执,彼亦无竞,无执无竞,诤何由生?肇曰:出经者,明己亲承圣旨,无传闻之谬也。」佛地经论亦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愚夫无所堪能,诸所有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为令众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
  或者有人疑问:佛成道的时候,阿难才出生。佛成道经过二十年之后,阿难方舍俗出家,出家后又经过十年的时间,世尊才命彼为侍者。阿难为佛侍者,一直奉侍至佛入涅槃,在这为侍者期间,虽然事事闻佛所说,故佛所说的经,阿难可称我闻。在未做侍者的前三十年,而佛所说的经法怎样可以都称为我闻呢?古德对于这个问题有四种解释:第一展转得闻。如报恩经云:「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边闻。」第二佛为重说。如报恩经云:「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三所未闻经,请佛重说。」第三阿难自通。如金刚华经云:「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未闻经,能自忆持。」第四阿难乃大权示现。如不思议境界说:「舍利、目连,乃至阿难等,皆大权菩萨现声闻身。」由这四种的解释,我们不难明白阿难于未亲闻的经法,所以都能宣说无谬的理由了。
【一时】
  这二字是叙明时的成就。世间上的人办理一件喜庆的事,必定要拣一个好日子方才举行。现在宣扬妙谛,常然也不能违背一般的常情,所以也必须要有一个良时吉日,俾听众依时赴会,方能成就众生。一时二字,系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msamayam)的译语。时有实时与假时二种:实时名叫迦罗(Kala)。即戒律中所讲的「食时」「药时」「衣时」之时。假时名叫三摩耶(Samaya)。即经中所说的「一时」「一日」乃至「一劫」之时。现在所讲的时,就是指三摩耶。因为时系念念迁流刹那生灭的,已经消灭的时叫做过去,尚未出生的时叫做未来,正在暂住的时叫做现在。所谓一时,系于三世相续之中假立的时,亦即师资道合,始终听说之时。不言某年月日者,因为世尊说法,殊方纪历不可雷同,所以总称为一时。佛地经论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刹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句等,说听异时云何言一。或能说者,得陀罗尼,于一字中,一刹那顷,能持能说,一切法门。或能听者,得净耳根,一刹那顷,闻一字时,于余一切,皆无障碍,悉能领受:故名一时。或相会遇,时分无别,故名一时。即是说听共相会遇,同一时义。时者;色心等总假立故。是不相应行蕴所摄。何不别显,如下处等,但说一时?昼夜时分,诸方不定,不可别说。又义不定。或一刹那,或复相续;不可定说。是故总相,但说一时。」
  佛当时在说法的时候,相信是有一定的时间性的,现在不言年月日而但说一时者,也是经家在结集法藏时,煞费苦心,不得已而定的辞句。因为佛所说的经法很多,有些是在天上说的,有些是在龙宫说的,有些是在人间说的。而且人间天上的时间又不可雷同,例如人间五十年等于四天王天一日一夜。人间壹百年,等于忉利天一昼夜。况且时方纪历不同,梵汉历法有异,照现在的时日计算,中国约比印度早三时半。由于方处时分,难以画一,所以总叫做一时。
【佛】
  这是主成就。梵语佛陀(Buddha),译为觉者。众生沉迷苦海,流浪生死,昏寐六道,恋著三界,长夜漫漫,毫无醒觉,颠倒梦幻,不思出离。佛陀了知三界空华,六道水月,是身虚幻,犹如聚沫,实无可取,除无明睡,消爱见魔,断烦恼障,了所知感,证一切智,及一切种智。目己得到觉悟,再令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将自他两种觉悟的功行都做到圆极,才可以叫做佛。声闻及缘觉二乘人,虽能自觉,惟这些二乘人是自了汉,自己得到了觉悟便罢,并不欲令众生都能觉悟,由于单有自觉而无觉他的功行,所以不能叫做佛。菩萨自己觉悟了之后,虽能缘念众生,欲令一切众生都能觉悟,但只在行程之中,尚未达到圆满,所以仍未能叫做佛。惟有佛世尊。自他觉悟的功行,都臻于圆极的地位,所以才可以叫做佛。又佛世尊了了常知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漏与无漏,常及非常,染净苦乐等,故又名智者。佛地经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种相,能自开解,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瑜伽师地论亦云:「于能引摄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现在所说的佛,即是指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Sakyamuni-Buddha)。
【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这是处的成就。示迹之间,行住坐卧四种威仪,总叫做在。依据智论在有四在:第一天在,是指六欲天人。六欲天人所感的报,是由因地之中布施持戒十善心三事而来,因为天人的心是很纯善的,是以六欲天人系以善心为在。第二梵在,是指色无色界天人。梵是清净的意思,即是说色无色界天人的果报,是由因地之中所修的慈悲喜舍等清净梵行而感的。色界天常修四禅八定,而没有欲界的染污,无色界天常修四空处定,而舍弃有色有碍的形骸。这些梵天依梵而住,心无杂异的染污,所以叫做梵在。第三圣在,是指三乘人。三乘人所修的都是出世无漏圣法,如声闻缘觉,断除界内见思,菩萨断除界外尘沙等惑。这些圣者断除烦恼,顿超三界,不复再来,常在空、无相、无作三圣三昧中住,所以叫做圣在。第四佛在,佛于首楞严等诸佛三昧,证得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法门等种种诸佛功德,所以在本无所住之中,随众生缘,应众生机而现住相,是名佛在。因为法身遍一切处,无在不在,无去无来,故能随一切处应物现形,是以现身忉利。忉利天,为帝释天所居住的宫殿。俱舍论云:「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逾缮那。金城量高一逾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绵。于践蹑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大城。于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诸天宫,故名殊胜。……外西南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时集于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佛为能在的人,忉利是在的处所。佛陀随到一处,莫不敷演妙法,今在忉利,当然也不能废弃度生的事业。况且佛生七日,而佛的慈母摩耶夫人,就离开人世而上生忉利。现在佛为报母恩,所以特地上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谈到孝义这个问题,是人人应尽的天职。佛在忉利为母说法,就是行孝的表现。所以这部经著重尽孝道。因为每一个人最切亲的事,就是对于生身的父母,一生抚养的恩德,要报答,要孝顺,以尽为人子的职责。故报恩经谓为人子者,左掮担父;右掮担母,经微尘劫,莫能报洪恩于万一。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身父母,忤逆不孝,那么这个人就失掉了为人的人格,也就是等于禽兽无异了。然而人与禽兽的差别,就是人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畜生是不晓得这些的。而且孝养事奉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事,倘若舍应做而不为,这与禽兽何异。所以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佛在忉利天宫对母说法,就是地藏经发起的特因,也即是佛要表现做人的孝义。但讲到孝义,首要推重地藏菩萨,因地藏菩萨往昔作婆罗门圣女及光目女,对其母所尽的孝道,可谓上感诸佛,下动鬼神,远超过世间一切的孝。世间的孝,只要生能奉养,死能拜祀,即算尽孝。地藏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时,不但母在世时,能克尽孝养,而且母死之后,尚能以孝心来感动诸佛而超度其母离苦得乐,成为历古伟大的孝德。现在佛要报答其母的恩,藉此阐明孝道,所以特将地藏菩萨往昔感动天地的孝行,以广长舌,极力赞扬,俾能勉励未来众生,个个克尽为子之道,这是佛说这部地藏经的本意。观佛三昧海经云:「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为何当往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为说妙法。」等到佛陀抵达天宫的时候,释提桓因白摩耶夫人言:「如来大雄,为报恩故,来至此处。」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
  这是众成就。尔时,即是佛为说法的时候。十方,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非是算数所能算得到的数字,所以叫做无量。世系迁流义,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分。界为间隔义,有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的十方。任你怎样说,都无办法将这些数字弄清楚究竟是若干?所以称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即是十方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里面的这样多诸佛世尊。及,系与、同的意思。这十方无量不可说世界之中的一切诸佛,不但自己来赴法会,而且带同诸大菩萨参与胜会。菩萨上文已解。靡诃是大的意思。萨即萨埵的略语。大菩萨摩诃萨,即是大菩萨中的大菩萨。这些菩萨都是位居补处的法王子,所以叫做大菩萨摩诃萨。智论云:「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多众生中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处故,名摩诃萨埵。……复次必能说法,破一切众生及己身大邪见,大爱慢大我心等,诸烦恼故,名摩诃萨埵。……如佛语无尽意菩萨:譬如十方一切世界,乃至虚空边际,令为一水,令无量无边众生,共持一发,取一渧去。更有无数众生,如前共持一发,取一渧去,如是令彼大水,悉令无余,众生故不尽。以是众生等无边无尽不可数不可思议,尽能救济,尽离苦恼,著于无为安隐之中。有此大心欲度多众生故,名摩诃萨埵。」十方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之中一切诸佛及诸大菩萨,大众同时都来聚集这忉利天宫宣胜妙谛的法会,故说皆来集会。由于佛的声誉名遍十方,所以每到一处宣演妙法,就有很多他方世界的诸佛及大菩萨前来听法,现在听到佛为欲报答慈母恩德的缘故,抵达忉利天宫为母说法,故此无量世界诸佛及大菩萨,也就莅临天庭。由此可知佛说这部地藏经的法门之重要;因为阐明孝道,不但世人应该共同遵奉,而十方诸佛,及大菩萨,对于孝顺父母,敬重师僧,也是认为极为重要的事,是以佛说这种孝行法门的时候,十方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的诸佛及大菩萨,也极踊跃的来赴法会,听佛讲说。
【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这是会众赞叹。以美妙的言辞而讽诵表扬佛的德行,叫做赞叹。释迦牟尼佛(Sakyamani-Buddha),系娑婆世界的教主,亦即是宣说这部地藏经的讲主。释迦系姓,译为能仁,是印度四大阶级之一的王族。据经说:印度往昔的甘蔗王,有两个王妃,他的第一王妃名叫善贤,生了一个太子,名叫长寿。第二王妃生了四个王了,大的名叫炬面。其次叫做金色。第三名叫象众。四子名叫别成。当时善贤夫人想立自己的儿子长寿王子为储君,所以请皇摈逐第二妃的四个儿子出国。这四个王子被逐后,一直随处安身,乃至到达雪山北建立城廓,奉第四王子别成为王。别成王登极之后,以德化人,锐意经营,遂成强国。后来甘蔗闻悉,遣使往召返国,别成谢过不还。使人返报,父王叹曰:我子释迦。由是遂以德为姓,所以叫做释迦,这是佛祖先传袭下来的姓氏。牟尼,系佛的名,翻为寂默。据说释种憍慢多言,及见太子悉寂默无言,因以为字叫做牟尼。因为能仁的缘故,以悲度生为本,所以不住涅槃;因为寂默的缘故,以智超脱为怀,所以不往生死。释迦牟尼,亦名释迦文,于周昭王的二十六年甲寅(公元前一○二七年)四月初八日降生于中印度(India)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岚毗尼园(Lumbini),名悉达多(Sarvarthasiddha),父为迦毗罗卫国之净饭王(Suddhodana),母名摩耶(Maya),诞生后七日,摩耶夫人逝世,生忉利天,赖姨母摩诃波阇波提(Mahaprajapati)及跋陀罗尼(Bhadrani)教养抚育长大。弱冠娶耶输陀罗(Yasdohara)为妃,后产一子,名罗睺罗(Rahula)十九岁出家,卅岁成道,住世七十有九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于周穆王五十四年(纪元前九四八年)入灭。
  五浊亦名五滓,五浑等。第一劫浊;劫为梵语劫簸之略称,译为分别时节,为通常年月日时不能计算的远大时节,所以劫簸亦译为大时。时中最短最小的名为刹那,吾人一念之间有九十刹那;最大最长的叫做劫。劫又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差别;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起,每百年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名叫减劫;又再由人寿十岁起,每百年加一岁,加至八万四千岁,叫做增劫;一增一减,才是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成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为一个大劫。人寿由八万四千岁减至二万岁已后,才有浑浊不净之法生起,为劫浊时。人寿在减劫中,减至三十岁时,遍地尽是饥馑,减至二十岁时,遍地尽是瘟疫疾病,减至十岁时,遍地尽是刀兵灾祸,世界众生,人人被害,个个遭劫,因此所以叫劫浊。又世界成住坏空各有二十小劫,等到坏空劫的时候,火由地狱起,烧至初禅梵天,将世界山河大地等一切情与无情烧得干干净净,风吹二禅,水湮三禅,灾及上界,亦复如是,名为劫浊。
  第二见浊。见即见解,由于各人的见解不同,各执己见为是,所以就生出种种的诤执来。因为所见不确,所解理乖,邪执浑浊不清,故名见浊。这些偏执,总有五种:1、身见,身即五蕴假合之体,并非真常坚实之法,世人不达吾人现前假借父母的遗身,是无常苦空的,而偏偏于此臭皮囊上,妄起贪著,谬执我见。常常我是他非,你争我夺,造杀盗淫之重业,召无间狱之苦报。世间一切万物本无一定的所有主,而妄计这是我所有物,他人不得侵夺,人家所有的物件,吾则时刻垂涎。人我所有的见既立,则人与人争,家与家夺,国与国斗,如此,世界就永无安宁之日了。吾人苟能将我见及我所有见扫除净尽,互相尊重,那末世界战争自可避免,个人的精神劳瘁,也可以得到永恒的安息。2、边见,亦名边执见,即是不能守乎中道,而起断常两种边见。这种边执见,是由于生了身见之后,而起的断常之边见。佛说这是边执外道,这些外道,因为不知道是身虚幻,妙真性常,所以计度死后断灭,或计度死后常住。计常的外道则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灵魂是永远不会消灭的,死后的灵魂是决会再生的;执断的外道则说一个人死了之后是眇眇茫茫的,灵魂是永无存在的,是决定不会再生的。这些都是外道的偏执,是了无实际,是远离中道了义的,所以叫做边见。3、戒禁取见,戒是戒律。佛所说无上清净妙戒,是可以令我们断烦恼,除尘垢,了生脱死,我们一般的佛弟子,是应该严格服从遵守的。这里所说的戒,是外道的邪戒。如印度有一种持鸡狗戒的外道,妄言自己前世是鸡狗中来,是以对于鸡狗特别尊敬,奉祀鸡狗作为神者的圣物,因此常学习鸡狗所啖的秽物,以为这种妄计苦行,自信将来一定会成道的,这就是叫做戒禁取见。其实这些外道所作所为,是非常愚蠢的,非道谬以为道,非戒妄以为戒,故虽竭其力的苦行精进,毕竟是徒劳辛苦的。应取不取,应戒不戒,颠倒取舍,犹如蒸沙作饭,纵经尘劫,安可得乎?难矣。4、见取见,有一种人用功不切,见解未明,初入门径,便谓已同极圣,所谓未知说知,非果计果,以劣知见,取他种种劣事,思惟以为最胜妙者。其实这种人去道尚远,本具妙性,未梦见在,无上菩提,如何克证,涅槃山高,生死海阔,以斯妄计,安可遽登彼岸。5、邪见,这种拨无因果道理的人,以为世间没有可以构成结果的原因,亦无有原因而生后来的果报。因为这种人恶固然不足惧,善亦无所好,所以无恶不作。这种邪见的人邪恶极深,是以一个有正信的人,对于这些拨无因果之辈,是极宜远离而不可亲近的,倘与相处,则遗害弥深的。
  第三烦恼浊。烦恼二字,非常普遍,人人俱与之结不解缘,不能暂舍。世人遇有不如意的境界,困惑身心,令到心中很不安然,就叫做烦恼。如贫穷的人,终日为著柴米油盐等七件事忧虑,或因此而夫妻之间吵吵闹闹的整日不欢,或朋友之中诤诤闹闹的永世成仇。富有的人家因为钱太多,忧虑日后散失,或者越有越想有,终日在钱眼里打转;或者钱财多了,而绮想越多,齐人之福不易安享,妻妾之间互相妒忌的两不相让,家庭从此多事了。这是世人的所谓烦恼。佛所说的烦恼略有:根本六,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小随烦恼十,即八识规矩颂所谓中二大八贪嗔痴。言根本六者,即贪、嗔、痴、慢、疑、邪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十种名小随惑。无惭、无愧、名叫中随惑。掉举、惛沉、不信、解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八种名叫大随惑。这些烦恼是污浊不清之法,可以令众生沉沦苦海,永无超拔之期,所以叫烦恼浊。
  第四众生浊,由众缘和合而生,复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在劫浊中的众生由于邪见炽盛,烦恼垢重,所以不敬信三宝,不侍奉父母,不受斋戒,不修福慧,故果报渐衰,心灵迟钝,身体孱弱,苦果多端,福业减少。因为所作的业固然不清,而所受的果实亦复浑浊,所以叫做众生浊。
  第五命浊,命就是性命,也就是吾人这一期的寿数。人的寿命有长短寿夭,在现在目前来说,人的寿命极长也不过百年。但这也是有期限的,期限一满,就非离开这个世界不可。我们同是一个人,为什么有的寿长百岁?有的只几十岁或几岁就夭亡?为什么越古老越离现在去得越远的人的寿命越长?这是各人所作的业不同,所以寿命的果报长短也有差别。越古的人,因为常修胜道,不作无义利的事,所以寿命极长。于今去圣时遥,人心不古,不修至道,事事利己损人,心似罗刹,杀业增上,对诸生物毫无慈念,因此所感之寿亦日见短促。昔时人寿极长,今者极长少过百年,所以叫做命浊。
  瑜珈师地论云:「言五浊者,一者寿浊,二者有情浊,三者烦恼浊,四者见浊,五者劫浊。如于今时,人寿短促,极长寿者,不过百年,昔时不尔;是名寿浊。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不识父母,不识沙门,若婆罗门,不识家长,可尊敬者,作义利者;作所作者;于今世罪,及后世罪,不见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业,不受斋法,不受净戒。昔时不尔。名有情浊。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习非法贪,不平等贪,执持刀剑,执持器杖,斗讼诤竞,多行谄诳,诈伪妄语,摄受邪法,有无量种恶不善法,现可了知。昔时不尔,是名烦恼浊。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为坏正法,为灭正法,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虚伪推求,邪法邪义以为先故。昔时不尔,是名见浊。如于今时,渐次趣入饥馑中劫,现有众多饥馑可得。渐次趣入疫病中劫,现有众多疫病可得。渐次趣入刀兵中劫,现有众多互相残害,刀兵可得。昔时不尔。是名劫浊。」俱舍论亦云:「言五浊者,一寿浊,二劫浊,三烦恼浊,四见浊,五有情浊。劫减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由前二浊,如其次第,寿命,资具,极被衰损。由次二浊,义品衰损。以耽著欲乐,自苦行故。或损在家出家善故。由后一浊,衰损自身。谓坏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无病故。」楞严经亦云:「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由于这五浊的障蔽性真。故而造诸恶业,个个蒙尘,人人造恶,整个世界的人为善者少,作恶者多,令到这个本来善良的世界,成为罪恶的世界,所以叫做五浊恶世。佛的大智慧神通力,不可以言说,不可以心思,所谓人天不知边际,三乘莫测玄微。恶世众生,刚悷狡猾,易嗔易愎,难调难化。佛在这个恶世当中,对于这班刚强众生,教化事业本非易易。但是佛出世间,本为度脱众生,所以对这些刚强众生,先以神通威力慑伏其心,后以智慧方便惇惇善诱,令知造恶遭苦,应该远离,为善得乐,勇力勤修。故弥陀经云:「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知苦乐法,即是佛陀教化这些难以调伏的刚强众生,能够认识清楚,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苦从何来,乐由何生。令到个个都知苦乐的法,对于善法勇力而为,对于恶业决意断除,那末修行的功行才易胜进,圣妙的理地才速登履。
  或者说佛为什么到这个五浊恶世的世界里来成佛?为什要化导这些刚强的众生呢?有三种义理:第一是佛的本愿力使然。因为五浊恶世境界恶劣,易助道法速日增进。第二五浊恶世,苦难多端,佛说妙法易生信受。第三佛出世间,目的为化众生。化导善根深厚的众生,不足为难,调伏刚强的众生,是为甚难。佛出世间既然是为众生,所以越刚强难以化度的众生,佛越加要设法度脱。具有这三种原因,所以佛要到这个五浊恶世的世界里来教化度脱刚强众生。悲华经云:「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寂意,瞻睹如来种种神化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其余诸佛所有世界清净微妙种种庄严,离于五浊恶世,无诸秽恶,其中纯有诸大菩萨,成就种种无量功德,受诸快乐。其土乃至无有声闻辟支弗名,何况当有二乘之实。今我世尊,何因何缘处斯秽恶不净世界,命浊、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于是五浊恶世之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四众中说三乘法。以何缘故,不取如是清净世界,而不远离五浊恶世?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本愿故,取净妙国,亦以愿故,取不净土。何以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悲故,取斯弊恶不净土耳。是故吾以本愿,处此秽恶不净世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亲近奉侍佛陀左右,恒常随佛使唤操作,叫做侍者。菩萨从兜率天下生经说:具八种德方堪为侍者: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三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观无量寿经云:「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今不可说不可说十方无量世界诸佛,各所遣的侍者,均是等觉高士,各各问候世尊起居迪吉,少病少恼,众生易度,圣众安和,是致意的法式也。各方诸佛从彼彼方来,既至目的地,各遣侍者致问世尊,一表尊法重人,而且宾主的礼法,应该这样,亦所以示法不乖俗也。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这是放光现大瑞云之时。是时,即是感应道交,师资酬唱的时候。亦即是十方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世界诸佛菩萨,聚集忉利天宫,各遣侍者问讯释迦世尊,待佛宣说妙法的时候。如来无有因缘,不轻易开颜含笑的,故世尊在每一个法会,凡是含笑之后,必放光现瑞,然后宣扬妙法。现在世尊含笑之后,放百千万亿光明云,以及后面的出种种微妙音声,即是放光现瑞的状况。日月灯光等光明,是有限度的,尚有阻碍,不能遍照。日月灯等,以日最光最明,但只照昼不照夜,高山所阻,屋瓦所碍,就不能照。像这些有限度不常不遍的光明,时时都可以看到,不能算是瑞相。世尊现在所放的大光明,是彻照三千大千世界,无幽不烛的,高山不能阻,屋瓦不能障,比之日月等光强过百千万亿倍。云系荫覆滋润的意思,即是说佛现在所放的大光明云,荫覆滋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见到这些光明云,个个身心轻安,爇毒妙性的烦恼得以解除,滋润心田的善根得以增长。指数有百千万亿,举名只提十个,因为十种光明云,可以概括百千万亿之数,而百千万亿的光明云,亦可以这十种名称,摄尽无余。
  佛说这部地藏经的本意,是想令个个都明白孝亲的道理。父母生养我们教育成人,如果有天良的人,对于双亲当然要孝敬的。但是现在人的,心地黯昧,没有一点天良,所以佛陀特别放出种种的光明,照彻一切众生的心地,令一切众生的心地,都得到光明,知道明白孝敬双亲的道理。
  大圆满光明云,大系广大普遍的意思,具有体相用三大。所谓体大,报身无涯,量周沙界。所谓相大,百福庄严,万德圆融。所谓用大,慈心济物,妙用恒沙。圆满二个字,是形容佛陀所证到的果位,是到于极高峰的。因为佛陀无论德行方面,或者在福慧方面,都是臻于极圆满的境地,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佛比拟的。这些光明既然是从报身佛所放出来的,所以称为圆满。云是随处飘游,到处覆荫的。佛陀利生的心悲切,也是随处现形,到处维护一切众生,令众生个个都到达无惧无畏的心情常欢常乐的念头,因此称佛的大慈悲功行,叫做云。在通常方面来说:佛陀是万德齐备,福慧庄严,万行周遍,种智圆成,俱足一切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远驾三乘之上,所以叫大圆满光明云。
  大慈悲光明云,这种光明云,系从佛的大慈悲心流露出来的,所以叫做大慈悲。普通的人并不是没有慈悲,不过普通人的慈悲亦是有限度,有偏向,有分别的。通常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亲近疏远之别,由此慈悲的念头无形中也在此分明辨别出来。比方我有一个最亲而具有至密切关系的人,一旦遇著有困难,或者有痛苦,我一定会伸出我的同情的手,来援助他,来救济他,或者用我的同情的口吻来安慰他,以表达我与亲情上的关系。或者我有一个离我很远而具有极密切的亲朋,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我纵不能亲身去慰喻他拯救他,但我的心里也会有极不寻常的牵挂。如果那个受苦或遭遇极不如意事的人,与我非亲非故,毫无关系,我对他纵然也有恻隐之心的援助他,那也不过敷衍了事罢了,断无亲切的表现。像这样有界限偏向的慈悲,完全是在情感上具有亲疏的分别。甚者,与我有怨恨的人,恨不得落井下石,毫无慈悲可言。孟子的恻隐之心,基督的所谓博爱,也可算是慈悲,但范围小得可怜。在这芸芸群生之中,其种类何只亿数,而基督所谓的博爱,只限于对人类而言,其余的一切群生可以食其肉而寝其皮。像这样的道理,怎样可以称得上博爱呢。佛的慈悲就不是这样的。佛陀的慈悲是广大无比的,最极普遍,无分界域,不别亲疏。不但人类受苦佛要救援,就是一切生物遭到痛苦,佛也要想尽方法来救度。佛观一切众生一视同仁,犹如父母爱护赤子一样。无分彼此,只要众生有难,佛就会尽自己的力量去拯拔的,所以止有佛的慈悲才是大慈悲,佛的爱护一切众生,才可以称为博爱。
  大智慧光明云,系从佛的大智慧光中发放出来的,所以称为大智慧光明云。佛陀断除无明烦恼生死垢染,所谓五住究竟,二死永亡,证得一切智,一切种智,道种智等,心性明明,了了常知一切世出世法。由于佛陀得到一切的智慧,了知身受心法,都是无常苦空。自己既证得解脱的妙道,所以常来世间设种种妙法,救度一切苦恼众生。佛所得的智慧是清净无漏的,并不是世间一般人所具的智慧。世人所具的智慧,叫做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也是八难之一,依之而行,可以永沉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离。所以我人不想超出世间便罢,若想超出世间,就须要先离开世智辩聪,然后依佛的教训,修行出世的清净妙智。这种妙智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只因久被尘垢遮蔽不能证得,所以佛在此,特别放出这种大智慧的光明云来,照彻荫覆一切众生,欲令个个都能反光回照的认识本具的妙智,不必向外驰求,只要从自己本性上开解便可,现在这里所讲的智慧,依照一般的常法,可以分为二种:梵语般若(Prajna),译为慧,属第六度;梵语若那(Jnana),译为智,属第十度。这里所以言智慧者,或者当属第十度的智,或者文便故耳,与后面的般若,断然不可苟同。所言智者,有自受用法乐智与成熟有情智二种。
  大般若光明云,梵语般若(Prajna),译为慧,与前面的智慧事相虽有差别,理则并无二致。言般若者,有五种差别:第一实相般若,是为众生个个本具的理体,远离一切虚妄的染污相,亦即是所证的实性。第二观照般若,即是观照实相的实智。第三方便般若,即是分别诸法的权巧妙慧,因为一切众生的根性,有种种的差别,菩萨欲为化导这些众生,故必须想出种种权巧的妙法来,然后对于这些众生才可以化导。第四境界般若,这是为真智所缘的一切差别境界。第五眷属般若,即是与慧性随行之万行的眷属。我人个个本具圆常的慧性,系福智双修,空有齐照的,能断除一切烦恼执障,能契证万法圆融的真理,为万行之导,众德之首。所以般若在一切诸波罗蜜多,最尊最胜,更无与等者。现在所放的光明云,是从佛万德圆融慧性之中发放出来的,能够照破众生一切的习障,令众生在昏黯之中,找到一条光明大道。个个都能悟解到真空的妙理,证得圆常的慧性。
  大光明三昧云,三昧,亦名三摩提,三摩帝等(Samadhi),译为定,正受,调直定等。将吾人的心停息缘虑凝结于一处,任境转而不随之动,所以叫做定。调心之法,于观境上,正直而受,所谓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是名正受。将吾人狂暴委曲散动的心,使之调直止于至善的定境,故名调直定。现在佛从大定之中放出大光明云,照彻众生令息狂心,安住定境,除烦恼障及所知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证不退地。
  大吉祥光明云,系从佛万德圆融的心胸上的卍字发放出来的,梵语室利靺瑳(Sri-vatsa)翻为吉祥海云,是如意吉兆的意思。所谓大吉祥,即是说样样都好。凡是事事如意,样样吉祥,这是众生个个祈求的事,若得诸事吉祥,当然是值得欢喜庆幸的;但是必须要作善事,才可以得到吉祥的果报。所以尚书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又说「天道福善祸淫。」周易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吾人欲望吉祥,就非作善事不可。佛知众生心之所欲,但因众生为无明所障蔽,心地黑暗不易明了,所以佛陀特别大发慈悲,放大吉祥光,照彻众生心地,令知善恶差别,报得苦乐。劝令个个舍恶修善,俾致降大吉祥。譬如一个善持戒行的人,在行住坐卧当中,自自然然就会有很多护戒神王侍卫拥护,纵有厄难遭遇,因为有善神随身保护,也就会使其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同时佛陀具足种种殊胜的功德,若有众生供养赞叹,自然也可获得吉祥。
  大福德光明云,由修种种善行而获得的果实,叫做福德。佛的福德与人天等的福德,是不可以雷同的。因为人天的福德是有限量的,是有尽时的。例如世间有些有福气的人,是由前世坚持三皈五戒等善行而感得的;有些天人,因为由于坚持五戒,并修持十善等法行,而受到天上的福报。但若不再向前进修,就等于吃谷种的人一样,福报享尽,自然就会堕落。佛由于在往昔广修六度万行,利益无量众生,所以所得的福德,也是广大无穷无尽的。这种大福德,是有进无退的,也是永远不会堕落的。佛用这种大福德光明云来照耀众生,令众生都知道修行六度万行的法门,个个皆能获得广大的福德。
  大功德光明云,佛陀累生累劫,在因地之中,所修的六度万行等善法积聚的德行,能够发生出种种的功能,所以叫做大功德。讲到功德,有两种分别,一种是世间功德,亦即是有希求的功德,一种是出世间功德,亦即是无相无希求的功德。世间的功德,如世人做了一件好事,其目的或希求他生生在天上,或希求在人间大富大贵。或者希望将来覆荫子孙昌盛如意。这种功德是有分际有限量的,因此,不能说作大功德。出世间的功德,是无作无为不希不求,心无所著,施受相亡,三轮体空,二谛圆修。虽终日作种种善事,而不见有善事可为,所作功德不见有功德所求,也不见有功德可得,无求而求,无得而得,方是称性的大功德。佛放这种大功德光明云,普照众生,是欲令众生舍有为有希求的功德,而修无为无希求的称法界性的大功德,才有真实的享受。所以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大归依光明云,言归依者,归为归投,依为依靠,依伏。众生在茫茫苦海之中,好似一叶扁舟在汪洋大海里,遇著狂风暴雨一样,本来是很危险的事;大归依处的地方,就犹如大陆一样,毫无危险可言。众生若能归依三宝,所谓依佛为师,凭法为药,倚僧为友,则心有所归,身有所依,依法修行,自可离苦得乐,舍生死的苦海,登快乐涅槃的彼岸。就好像舍离在汪洋大海的扁舟,登上稳固的大陆一样,自然化险为夷。故三皈正范云:「所言皈依者,显宗论云:救济义,以皈依三宝,能息无边生死苦轮,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深一层讲,归系将六根摄住,归在一处,返本还源。依是依住真如,如如不动,本觉显现。佛陀现放出这种大归依光明云,遍照一切众生,是想令一切众生都能归依自心的觉性,皈依自性三宝,依著地藏的孝行法门行持,日久功成,自然能够返本还源,认识归家道路。
  大赞叹光明云,系以音声来表扬人的德行。上面诸佛异口同音的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能行难行的事,现在释尊也以音声来大加赞叹诸佛的威神之力。这是礼尚往来应作的礼貌,所以人家恭敬赞叹我,我也应当恭敬赞叹人家。同时,地藏菩萨历劫以来,所作自行化他的种种功行,是值得赞叹的。现在佛放这种大赞叹光明云,一方面是表扬诸佛及地藏菩萨的威德行愿,一方面是想令众生以地藏菩萨为榜样,照著地藏菩萨在因地中所作所为的学习看齐,将来诸位众生因圆果满的时候,也是一样得到十方诸佛的同声称扬赞叹的。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这是出种种音声。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系结前,即是说佛所放的光明云很多,多到无法说得清楚,前面所说的十种名称,不过略说而已。因为光明云多到无法子用数目字可以表达得清楚,所以只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它说「不可说。」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是起后。即是说不但放无量无数光明云,而且放了这样多光明云之后,接著又放出很多极微妙好听的音声。佛出世间,为利乐一切众生故,设种种方便善巧之法:如良医对诸病者开种种药方,医治诸多杂症;所以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为说八万四千法门而对治之。维摩经云:「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是以众香国中,无有文字言说,但以众香而作佛事,令闻香气即获三昧。裟婆世界众生,刚强难化,但耳根最利,故佛为说种种刚强之语以调伏之。楞严经也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由于逗契此方众生根机的缘故,所以佛放种种大光明云之后,即出种种微妙音声。佛的音声是从累生累劫修持而得的,所以不但洪亮微妙,而且柔软动听,令诸闻者,即得诸根清净,热恼消除,获证清凉的境地。
  佛所得的音声,广有无量,略有八种之名。这些音声,既然都系从佛历劫所修的善根功德而来,那末,所利益的众生也格外彻底普遍。所以楞严经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具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界,声论得宣明。」甚么是佛的八种音声呢?即是第一极好音,这种音声系由于佛的德行广大的缘故,所以能令众生闻到这种音声,大家都知苦乐法而趣入于正道。第二柔软音,这种音声系由于佛的德行慈善的缘故,所以能令众生听之喜悦,自然皆舍弃刚强的心,而趣入有规律的行径。第三和适音,这种音声系由于佛陀证入中道理趣,所以音声调和,能令一切众生融和会于理谛。第四尊慧音,这种音声系由于佛的德行尊高,所以能令闻者尊重,智解开明。第五不女音,这种音声系由于佛住首楞严定,具有世欲的德行,所以能令一切众生闻声起敬,天魔外道无不归服。第六不误音,佛智圆明,照了无谬,这种音声是从佛的智慧海流出的,所以能令一切众生,听闻此音,各各皆得正知正见,远离九十六种邪见之非。第七深远音,佛的智慧如实竖穷横遍,而且佛的德行最尊最极。这种音声是从佛的实德而发,故能彻透十方,令诸众生近闻不觉得声音很大,远听亦不觉得声音微细,若近若远,听闻此音,个个都证甚深之理地。佛的声音由于系从往昔因地所感,故使远近听闻如在目前。是以目连欲测佛的音声,上穷恒沙国土,听之犹在目前。第八不竭音,佛证极果之身,愿行无尽。由于佛住于无尽之法藏,所以佛的音声,滔滔无尽,响响不竭,能令众生寻其语义皆得无尽常住的果报。所谓种种微妙之音,即是佛所放出的种种音声,无不悦耳清心,互不交杂,所以称为微妙。佛出种种音声,非数字可以算知,现在只举十六种名,不过举其荦荦大端而已,实数安止十六?然而十六之数可以概括无余,种种音响不超十六之名,故举十六之名,一切皆在其中。
  檀波罗蜜音,檀者,梵名檀那(Dana)之略语,译为布施,以自己的财物,所谓国城妻子,甚至生命,分布与一切众生,辍止自己应得的东西,惠施给人,所以叫做布施。有三种布施:第一财布施,以种种财物施舍给贫穷大众,令到个个都丰衣足食。第二法布施,众生所以轮回于三界之内,飘流于六道之中,受诸生死,贫贱苦患,皆因未闻佛法,不知修学。菩萨发心,不为自求,所以自虽了悟,仍然缘念众生,故而降生秽土,助佛宣化,为诸众生说种种法,务令得到解脱为止。第三无畏施,即是对于厄难之境,无所畏惧。众生沉沦生死海中,受种种厄难之苦,菩萨降生其中,皆令离于厄难。菩萨不但自己对于厄难之事无所畏惧,亦恒能施一切众生无所畏惧,因此叫做无畏施。
  波罗蜜,应云波罗蜜多(Paramita)。旧译为度无极,新译为到彼岸。度,即是到彼岸的意思。无极,即是说菩萨所修的行法无有限际。又波罗,是彼岸的意思,有菩提和涅槃二种究竟果地。蜜多,系离的意思,到的意思,一切众生迷失本觉的理性,常居生死的此岸,菩萨修行六度万行诸波罗蜜多,故能离生死障染的此岸,而到达涅槃清净的彼岸。窥基法师说:「境尽有无,解穷六藏,义洞真俗,业备二因;觉满寂圆,升斯彼岸,体用兼举,故立此名。然所修行,具七最胜,方可得名波罗蜜多:一、住菩萨种性,二、依大菩提心,三、悲愍有情,四、具行事业,五、无相智所摄,六、回向菩提,七、不为二障杂。若行慧等一切善业,随阙此一,非到彼岸。」
  尸波罗蜜音,应作尸罗波罗蜜多音(Sila),译为戒。身口意三,作种种非法的业行,好似大火一样,能够烧坏修行人的本具理性,唯有持戒,才能够将这身口意三业的过非防止停息。由于尸罗具有防息三业过非的功能,所以叫做戒。这戒亦复是略有三种之别:一、摄律仪戒,即是能够受持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戒律;二、摄善法戒,即是以修持一切善法以为戒律,三、饶益有情戒,即是以利益一切众生而为戒律。
  羼提波罗蜜音(Ksanti),译为忍辱。他人无理加毁于我,名叫为辱,在这侮辱的上面,能够处之泰然,不起嗔怒,名叫为忍。这忍辱亦复有三种差别:一、耐怨害忍,能够忍耐一切有情的怨敌恼害。二、安受苦忍,对于一切无情的寒热等种种苦楚,能安然处之泰然受之。三、谛察法忍,能如实谛观真理而安然住于无生的理地。这三种忍,前二种忍系耐忍的忍,后一种忍系信忍的忍。由于忍耐的忍,所以对于情与非情的种种怨害苦楚境界,能够处之泰然,毫无嗔怒。由于信忍的忍。所以对于佛陀所说的妙法,能够信受奉行,而证入于真实的理地。
  毗离耶波罗蜜音(Virya),译为精进。菩萨于一切法勇猛勤修,不达真际目的,不肯中途停息,务必证得一真法界为止;对于六度万行,无量善法,不懈不怠,不休不息,叫做精进。这精进亦复有三种差别:一、被甲精进,在这个人食人的世界里,有很多祸害厄难的魔事,尤其修胜行的人,所遇的障难更多,即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倘欲功德胜进,不为魔障所缠,则非发起大势力精进的心不可。等于军队打仗一样,所被的衣甲越坚厚,所遇害的地方就越少,且在阵场上交锋,内心的恐怖也就越少。菩萨修行也是这样,被大势力心的甲,修持出世的行,中途纵然遇到诸多障难,心中也就没有什么恐怖。二、摄善精进,菩萨对于诸善法行,勇勤去修,不稍生起退倦的心。三、利乐精进,菩萨修诸圣行,目的欲为利乐一切众生,所以对于菩萨化导众生,令趣解脱的事业,不怠不倦。
  禅波罗蜜音,应作禅那波罗蜜多音(Dhyana),旧译为弃恶,思惟修,功德丛林等;新译为静虑。所讲弃恶,即是说修行观行,集诸善法,所以能将恶法舍弃。所谓思惟修,即是说修行出世妙法,必藉思惟修习,方得圆成。所谓功德丛林,即是说修诸静法,可以获得极大功德,修行既久,而集聚的功德也必多,好似树林一样的密茂,所以叫做功德丛林。所谓静虑,因为修行出世妙法,必须审谛观察,然后方辨是非,既能识别是非,则能先去非留是,继则是非均不住,所谓能所皆亡,是非双绝。由静观审虑,出世妙慧方得圆成,因此叫做静虑。此亦复有三种差别:一、安住静虑,令散乱心定于一境,抉择是非,除烦恼等障。二、引发静虑,由于禅思,三昧现前,能够发生种种功德。三、办事静虑,由禅定能够令心清净,出生种种功德,断除五住烦恼,超脱二种生死。自既得度,不舍有情,所以仍入秽土,举办种种利生的事业。
  般若波罗蜜音(Prajna),译为慧,即是人人本具的妙慧。这妙慧系从禅那集心一境,澄清诸念所显现的;亦复有三种差别;一、生空无分别慧,生空,即是我空,众生我执未空,常留凝于生死的此岸,二乘只空我执,故处遍真涅槃的彼岸。这种妙慧是与生俱来本自现成,非假修得,绝思量,亡计度,所谓拟心即错,动念即差。菩萨证得此慧,所以能解除我缚,超脱生死。二、法空无分别慧,系破法执后证得的妙慧。众生我法未空,为烦恼所知之所缠缚,没生死界,沉沦六道。二乘破除我执,破烦恼障,法执犹存,所知障未亡,故只证偏真,不得究竟。菩萨我法皆空,二障并离,超有漏生死之苦海。绝化城偏真之幻乐,到达究竟的境地。三、俱空无分别慧,即是我法皆除,二障并亡。菩萨由于证得我空,故能断烦恼障,超生死流。由于证得法空,故能亡所知障,不住偏真。众生烦恼未除,我执犹存,处生死的此岸,二乘我执已破,法执未亡,烦恼障尽,所知仍留,住偏真的彼岸,故均未为究竟。菩萨二障惑除,我法俱空,所以不往生死,不居涅槃,处于中流,度诸众生,通通都令了脱生死住在涅槃的彼岸。由于生空无分别慧的缘故,所以能够自己了脱。由于法空无分别慧的缘故,所以能够度诸众生;由于俱空无分别慧的缘故,所以能够自他都离开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由檀波罗蜜音至般若波罗蜜音,总叫做六度音。显扬圣教论云:「第一施波罗蜜多,谓依菩提心悲为导首;十种法行,助善修治;七种通达,为坚固根;或因资财,或因正法,或因无畏,五种功德大我所摄性。(一)无著故舍,(二)不观故舍,(三)无失故舍,(四)无别故舍,(五)回向故舍。由此行故,而诸菩萨,以资生具,摄诸有情。及由亲近多修习故,令彼资圆满,当成无上正遍知果。如施波罗蜜多,如是戒乃至慧,应知。第二戒波罗蜜多,谓或因息离不善,或因摄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仪戒所摄身语意业性。由此行故,诸菩萨以不恚不恼摄诸有情。第三忍波罗蜜多,谓因忍受他不饶益不恚性,或安受诸苦不乱性,或因审察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诸菩萨以忍受一切不饶益事。及损害事,摄诸有情。第四勤波罗蜜多,谓或因被发心铠,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续纯熟,心勇猛性,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诸菩萨,虽未伏惑,而能一向专修诸善。第五静虑波罗蜜多,谓或因对治烦恼,或因发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缘性。由此行故,而诸菩萨,伏诸烦恼,令住不现行法。第六慧波罗蜜多,谓或因对治烦恼,或因发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简择诸法性。由此行故,而诸菩萨,永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种子。」成唯识论亦云:「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
  慈悲音,喜舍音,这二种是四无量心的音声(Catvari-apramanani:1、Maitri,2、Karuna,3、Mudita,and4、Upeksa)菩萨修胜妙行的时候,对一切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有如慈母的爱护赤子,所以只要众生遭遇到困难,菩萨就会应念而至。倘有众生心情得不到愉快,菩萨就会兴起他的无缘大慈,与一切众生快乐,这叫做慈无量心。若有众生遭到极大的苦难,菩萨就会运用他的同体大悲,拔一切众生的苦难,这叫做悲无量心。所谓无缘大慈,即是说这种慈心,无须缘虑系属,自然普应一切。所谓同体大悲,即是说这种悲心,生佛体同,无差无别,所以众生受苦,就好似自己受苦一样,因此救济一切众生,可以成就我的菩提道,就等于是救济自己一样,这就是同体的悲心。金刚经所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是同体大悲的缘故。菩萨出现世间,广修六度万行,目的在乎一切众生皆得解脱无量生死苦患,因此见到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所以心生庆悦,这是喜无量心。菩萨救度一切众生,怨亲平等,虽然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心无执著,绝对不说这许多众生,系我救度者,这是舍无量心。这四种心能够普缘无量众生,平等利益无量众生,引发无量福慧,庄严无量佛刹,因此叫做四无量心。
  瑜伽论云:「云何建立四无量定?谓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无苦无乐,二者有苦,三者有乐。如其次第,欲与其乐,欲令离苦,欲令其乐永不相离。于彼作意有四种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种。谓由与乐作意故,拔苦作意故,乐不相离随喜作意故,建立前三。即于此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嗔恚不染污作意故,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于舍。」
  解脱音,梵语木底(Multi)或云木叉(Moksa)义译解脱。远离烦恼等惑业的缠缚,超脱三界无边生死的苦果,纵任自在,无挂无碍,尘累不能拘,障染不能留,所以称为解脱。唯识述记云:「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瑜伽论云:「此中解脱者,是永断、离系、清净、灭尽、离欲等,名之差别。」又云:「言解脱者,由离贪故,一向安隐。于余烦恼,心得解脱。」又云:「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修习故,永拔随眠。」又云:「云何解脱?谓起毕竟断对治故;一切烦恼品类粗重,永息灭故;证得转依,令诸烦恼,决定究竟成不生法,是名解脱。」佛陀断除一切烦恼障业,永离生死等苦果的缠缚,得解脱的妙道,为欲一切众生都知道修对治法,获究竟的解脱,所以特放解脱的音声。
  无漏音(Anasrava),漏为烦恼的异名,漏泄及漏落的意思。众生的贪嗔痴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不止,因此造诸恶业堕落三途,轮迥六趣。诸佛菩萨修诸圣行,远离一切烦恼,永超生死之领城,所以叫做无漏。即是超出生死,就永远不会再漏落三途。杂集论云:「何故此灭,复名无漏?永离一切烦恼魔故。」成唯识论云:「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世尊证得此无漏圣法,为欲令诸众生都证得这种妙法,所以特别发出这种无漏之音;俾诸众生,得闻获益。
  智慧音,大智慧音。梵语若那(Jnana),译为智,属第十度。梵语般若(Prajna),译为慧,属第六度。简择事理,决断无疑,真俗并照,能所皆亡,故名智慧。这种智慧与前面所说的般若,义理当然无异,事相确有差别。前面所说的般若如母,能生万法,智慧系从彼所生。同时这里所说的智慧,是属于十度中的智,并不是第六度的般若,因为我国在文法上,智与慧是一个不可分开的名词,是以我人随时都可以见到智慧两个字是常联在一起。这智慧系能够决断事理出世的智慧,并不是世间上世智辩聪的智慧。世智辩聪的智慧,对于众生,并不是完全没有益处,但比较起来,害处较多。所以世人以世智辩聪的缘故,互相斗智,互相钩心斗角,互相用尽阴谋,于是弄到整个世界毫无安宁的日子。出世的智慧与世智辩聪的智慧刚刚相反,所以菩萨出现世间,样样都以利生为目的。
  智慧,纯系自利,大智慧则自他兼益,以故二乘人修行,获得出世妙智,便以为足,更不前进;安住偏真涅槃的化城。菩萨自虽得度,不舍有情,所以降临秽土,广设种种的善巧权法,化导众生,个个都令安住到无生死,绝垢染的清净彼岸,然后,自己才般涅槃。因此故说智慧只是实智,大智慧则具权实二智。佛陀现在放发出智慧大智慧两种音声,是欲唤醒在会大众,令知个个都具有这两种智慧,先自了脱之后,再来度化众生。
  狮子吼音,大师子吼音。师子,梵语僧伽彼(Simha),在群兽当中,能够无畏降伏一切,所以为兽中之王。佛陀从无数劫来修诸胜行,具足无量威德功行,所以对于一切邪魔以及九十六种外道,无所畏惧而降伏之,因此号称佛陀为人雄中的师子;或者称菩萨为师子,或师子儿,称佛为大师子或师子王。总之,端行胜道,具诸威德功行,能够降伏一切邪魔外道,而不为一切邪外所怯,就可以叫做师子。吼,系鸣的意思,咆哮的意思。师子吼即是师子咆哮,或者叫做师子鸣。师子一吼,百兽惊伏。佛系人中的师子,所以在大众之中,宣说一切决定妙理,不畏群邪异学,而能降伏一切魔外。就好似师子一样,在群兽当中咆哮,群兽自然慑伏。所以临济说:「狮子一吼,野千脑烈。」现在所说的师子吼是,为三乘人说权小的出世法。大师子吼,是为圆顿大士说世出世间的大乘妙法。新华严云:「譬如大师子吼,小师子闻,悉皆勇健;一切禽兽远避窜伏。佛师子吼,诸菩萨等,若闻赞菩提心声,长养法身。妄见众生,惭伏退却。一又,自己能够在大众当中说决定妙法,心无所畏,名师子吼。自能众中演说无所畏惧,亦能施众生说法无所畏,名大师子吼。佛现在发出这两种音声,是欲令众生,自他说法均无所畏。同时,现在佛说地藏行门,是欲个个都能克尽孝道;倘若侍奉双亲毫无缺憾,则于下面所说的种种地狱苦楚,亦无所畏;不但自己无所惧,亦且施诸众生亦无所畏。如果对于双亲有忤逆的行为,那就纵然对下面所说的地狱果报,有所畏惧,也是无办法可能避免的了。
  云雷音,大云雷音。云系有荫覆的作用,雷取能警觉的意思。众生迷流三界之中,受种种苦楚热恼,终日昏昏,无知无觉,就好似在炎夏烈日之下做梦一样:既痛苦又不知求出离。诸佛菩萨出现世间,爱护一切众生,无微不至。犹如慈母的爱护赤子,苦口婆心,谆谆善诱,说种种的妙法,务令个个都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舍弃热恼痛苦的生死,趣入清凉快乐的涅槃。犹如大云的盖覆虚空,被荫大地众生皆获清凉之境。雷鸣震耳,惊醒梦里的人。这里所说的云雷音,是为三乘人说权巧方等的法。大云雷音,是为圆顿大士说大乘究竟的法。佛现在放出这两种音声,是欲令三乘人也好,圆顿大士也好,通通都令趣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
  出如是等下,总结前文而引起后文。娑婆世界下,叙述有很多天众,龙众,鬼神众等,都齐集到忉利天宫。所谓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02:24 , Processed in 0.15260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