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49|回复: 0

No.1164-1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蕅益大师净土十要》

  △No. 1164-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西有沙门 智旭 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是故净土三经并行。古人独以弥陀经为日课。岂非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无遗。统宗教无外。尤不可思议也哉。注疏代不乏人。世湮所存无几。云栖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圆中钞高深洪博。如二曜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故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敢与二翁强同也。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第一释名

  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第二辨体

  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不二。性修不二。身土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第三明宗

  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次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薉。而自心薉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薉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第四明力用

  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复次秪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位。夫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第五教相

  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2:40 , Processed in 0.40738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