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94|回复: 3

[大德开示] [三皈五戒]皈依三宝的介说(惟觉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三皈五戒]皈依三宝的介说(惟觉法师)
皈依三宝的介说
惟觉法师
皈依三宝的介说(一)
于自由时报92.08.14(四)刊载
皈依三宝,一般称为三皈依。佛教所说的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及僧宝。古德云:「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炎炎火宅内,三宝为雨泽;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说明三宝对众生的恩泽无穷无尽。
「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人生在世,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种种苦,所以古人说:「苦海无边」,如贫穷的人很苦;富贵的人一样有烦恼;做为学生,有不愿考试的压力……,总而言之,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无论性别、年龄、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烦恼痛苦。「苦」从何来?认不清真理、实相,心中有烦恼、痛苦不得解脱就是苦的根源。
佛法,就是在帮助人们脱离烦恼痛苦;想离苦得乐,就要依据佛法的道理修行,能够认清烦恼,虽处于苦海中,心中清楚明白,恒在定中,就是清凉净土;对于烦恼认识不清、无法觉察,即使是乐土也会变成秽邦。以佛法为舟航,乘着三宝所开演的法要,就能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佛法的舟航很多,如小乘依四圣谛、十二因缘为舟航;菩萨则是以六波罗蜜为舟航,无论搭乘那一种舟航皆能令众生离苦得乐,脱离世间的苦海。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
于自由时报92.08.16(六)刊载
「炎炎火宅内,三宝为雨泽」,三界为火宅,处在三界中犹如火在烧一般。众生心中有三把火──饥饿之火、瞋恚之火、淫欲之火,这些火常烧得众生身心不安。瞋心一来,心中就有无明火;淫欲心一起,身体就发烧、发热;例如凡夫不能看见天上的天女,因为天女长得非常美貌,凡夫一见即欲心炽盛,便为淫火焚烧身亡。《楞严经》言:「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淫欲确实如同一把火,能烧毁众生的善根。
「三宝为雨泽」,众生无量劫以来,都在生死轮回中,被众火不断烧灼,譬如大旱未雨,太阳炽盛,大众都处在炎热痛苦中;这时如果下了一场雨,灼热的苦痛顿时消除,大地一片清凉。而佛法就如同久旱欣逢的雨露,用佛法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无常……等种种方便法门将烦恼化除,熄灭心头的三把火,此心就是「清凉世界」。
佛陀时代的提婆达多,因贪求名闻利养,起瞋心害佛,出佛身血,结果地面即时裂开,提婆达多当场坠入地狱猛火中。外在的境界,是众生内心所感召而来的,如果没有内心的火──饥饿之火、瞋恚之火、淫欲之火,外面的地狱应时消灭。所以,想出离地狱之苦,就必须用佛法化除心中烦恼之火,自性的清凉净土自然显现。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
于自由时报92.08.19(二)刊载
「冥冥暗夜中,三宝为灯塔」什么是黑暗?愚痴,没有智慧就是黑暗,没有正确的知见,犹如在黑暗中,始终是无所归属、依靠。「愚痴」是指不了解因果的道理,认为行善没有善报;做恶没有恶报,自己不明因果,这一生就会做出种种的错事,人生就是一片黑暗。即使世间的学问很高,但是如果没有因果的观念,为人处事便有所偏差,有时反而因为学问高,所犯的错误愈大,前途也就愈黑暗。
佛法以戒、定、慧为最香、最光明;做恶、破戒最臭秽、最黑暗,就如一般人所说的「遗臭万年」。譬如中国历史上的岳飞及秦桧,岳飞生前精忠报国,所以死后流芳千古;秦桧残害忠良,死后则遗臭万年。岳飞的墓葬在杭州西湖边,湖边立了一座岳飞的坐像,旁边塑了一尊秦桧的铜像,跪在岳飞前面。许多人到西湖见到岳飞像,都心生恭敬、仰慕,还写了碑铭加以赞叹;看到秦桧像则加诸秽物于铜像上,日积月累造像都生锈、发臭。所以,从这个历史典故来看,做恶的确是臭的,而且遗臭万年。以佛法而言,修善最香,修戒定慧更香,因为身语意清净,德行如馨香,令人心生欢喜;乃至成道、证果其香更是殊胜,不仅德香遍满世间,更香达天上,堪受人天供养。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
于自由时报92.08.21(四)刊载
有智慧的人最光明,愚痴的人最黑暗。而佛法能启发众生无漏的智慧,依此能够出三界、了生死、断烦恼、证菩提,较一般世间所说的智慧更为殊胜。世间智慧属于方便智慧,佛法的智慧是究竟的般若之智,能够分别善恶、有漏法、无漏法、世间法、涅槃法;知道第一义谛、真谛、俗谛。《维摩诘经》言:「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有了佛法的智慧,对人生的看法就会更正确。
释迦牟尼佛,已成佛道,智慧臻至究竟圆满,对宇宙万事万物的道理,无所不晓。虽然现在科学发达,但科学的知识领域犹不能超越佛法的境界,因为佛的智慧圆满究竟,非世间的学问知识能比拟。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位婆罗门想测验佛的智慧究竟有多高,一日来到佛所,指着身旁的一颗树对佛陀说:「世尊!您已成就佛道,智慧当属第一。请问您知不知这颗树上有多少叶子?」释迦牟尼佛当下毫不考虑地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三皈五戒]皈依三宝的介说(惟觉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修福的方法,就是惜福、培福。惜就是爱惜,爱惜自己的福报,省吃俭用、不浪费。物资不仅要充分地运用,并且要爱护它,所谓「物尽其用」,如此就是惜福。惜福属于消极的一面,进一步必须积极地培福;在经济学而言,惜福、培福就是开源与节流。
在世间生存必须要具足「禄」与「寿」。「禄」指利禄,就是钱财、功名;「寿」,就是寿命。禄寿都有其因果定则,今世享有多少的禄寿,皆是取决于过去所种的因。例如过去生修善积福,今生得享寿七十岁,拥有一百万财富的果报。只要今生不糟蹋自己的福报,就一定能平安的活到七十岁;而且只要努力,很快就能赚得一百万。但是,若不知惜福,天天折损福报,可能就享用不到一百万,甚至影响寿命。例如吃饭时,吃不完的白饭,直接就倒进垃圾桶,这就是糟蹋福报。明白禄寿不离因果的道理,就不会任意糟蹋日常所需,如此就能保有今生的福报。
惜福节流之外,还要积极开源,修善培福。开源之法,就是将过去生修福所感得的福报,加以运用再修善法。如此过去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今生又再种善因,则所得的就更倍于前。所谓因能感果,果中又种因,始终是因果循环,无穷无尽,不断在因中努力,修善积福,人生就愈来愈富贵,愈走愈光明。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二)
于自由时报92.10.02(四)刊载
「寿」,指寿命。今生应享年寿多少,皆是前世所种的因。今生能享寿七十岁,若不糟蹋自己的寿命,这一生就能享有七十岁的寿命。但是,如果造作短命、减寿的因,就会感短命的果报;例如杀生,杀业太重,会感得多病、短命的果报,寿命自然会减少。其次是妄想心太重,这当中又以淫欲心最为严重。一般人如果到处拈花惹草,纵情恣欲,很容易就会减短寿命。淫欲的因不仅会感短命的果报,同时深重的情执,也会让自己在生死苦海中轮转不休。想修长寿的福报,就必须断除杀业,远离淫欲,保持清净心。
要戒除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气,就必须受三皈、五戒,以善法舍去恶法,不断修善积福,如此不仅能保有这一生的「禄寿」,而且还能增胜自己的福德。佛法中强调因果的重要,教导人们要知命,知命然后才能立命;立命,就是创造、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因地上积极地行善法、种善因,本着佛法因果的原则为人处事,这一生的前途一定光明,生活必能幸福快乐。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三)
于自由时报92.10.04(六)刊载
深信因果,所作所为不违背因果,就能知命、立命;进一步改变、创造自己的命运,这些例子在历史、社会上俯拾即是。譬如以前有位一掌禅师,遇到一位懂得命理的人指点,知道自己只剩一斗米的福报;这斗米吃完,自己的寿命也将结束。想到今生的道业尚未成就,如今该如何是好?最后禅师心想:既然命中注定如此,那么就将这斗米爱惜着用吧!于是禅师将手掌沾湿,放入米缸中粘起几十粒的米,每日就吃几十粒米,不足部分就以野菜充饥。这段时间,禅师一方面惜福,省吃俭用;同时更精进的打坐用功,所以一斗米尚未食用完,就已经成就圣道。
佛法的知命不是消极的认命,知命是承担今生现前的果报,知命后要积极的立命,在因地上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明白佛法的道理,人生在逆境时就不会消极、悲观,反而更能积极开创自己的命运。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四)
于自由时报92.10.07(二)刊载
由于三宝在世间,佛法得以弘扬,使众生能够知道真理,得到出世解脱的利益,为世间人的最上福田,因此称为「住持三宝」。所以,以恭敬心供养三宝,可以增长我们的福报。
但是,人生只是培福还不够,还要积极修慧。前面所讲的最初三宝、小乘三宝、大乘三宝和住持三宝,是属于心外的三宝;而自性三宝是属于自己心内的三宝。自性,就是灵知灵觉这念心;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自己本具的心性。这念智慧心能起观照,即是「自性佛宝」;心当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是「自性法宝」;这念清净心没有是非、得失,二六时中寂照一如、定慧等持,就是「自性僧宝」。本具心性中具足佛、法、僧三宝,所以自性三宝又称为一体三宝,修行就是要使自己本具的三宝现前,体会到自性三宝,道业才能有所成就。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五)
于自由时报92.10.09(四)刊载
如何使自性三宝现前?在理上,要了解自性三宝人人本具。体悟自性三宝,可分两方面来说:一是始觉、一是本觉。「觉」就是灵知灵觉这念心,能知冷、热、痛、痒;能知是、非、善、恶就是觉。如小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哭、知道笑,饿了就知道要吃东西,也知道那个是好、那个是坏,好的就喜欢吃、坏的就不喜欢吃,这就证明──灵知灵觉这念心人人皆有,此即「本觉」。
本觉,不只人有,一切蠢动含灵都有。例如狗一看到主人回来,马上跑过去,摇摇尾巴,表现出很欢喜、很欢迎的样子,这就是灵性、觉性的作用!有些动物的感觉、触觉,较人类还要灵敏。譬如狼犬的嗅觉,就远超于人类之上;又譬如山上的猎犬,只要循着兔子的气味追踪,马上就能发现兔子的所在位置,而我们人类就无法做到。例如牛也有灵性,见屠夫来了,知道屠夫要把自己买回去杀掉,马上就流泪。世间上有很多这种例子,慢慢去观察就能体会,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灵性,灵知灵觉的这念心就是佛性。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六)
于自由时报92.10.11(六)刊载
每个人都有本觉──本具的觉性,只因无始以来都在迷惑颠倒中,所以无法显发本觉的智慧。在这个世界,聪明、迟钝,智慧高、智慧低,每个人各不相同,这些都是因为前世的因果所造成。过去世心中迷惑颠倒的程度比较低,今生的智慧就比较高;过去世迷惑颠倒的程度较重,今生的智慧就较低,一切只因迷、悟而有差别;而修行,就是要转迷成悟。
虽然觉性人人本具,想要超凡入圣,就必须要有始觉。「始觉」,就是从现在开始觉悟的这念心,能够觉察、觉照不再迷惑颠倒,如此便能显发本觉无量的智慧,开发这念心潜藏无穷的妙用。譬如透过禅修静坐,有了定力,证到神通,就可以移山倒海,而这只是将本具的力量显发出来,一般人称此为潜能。人人都潜藏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譬如一个很宽的河沟,平时跳不过去,可是遇到后面有强盗追过来,为了保命,这个时候可能一下就可以跳过去;因为要保命,所以不顾一切,一心专注,一跳就过去了。如果本来没有这种力量,如何能跳得过去?所以佛法中提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这一念心。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七)
于自由时报92.10.18(六)刊载
心性本具无量的智慧功德,只因众生执着颠倒,这念心迷惑了;所以虽然本具,却如同遗失。佛陀是觉悟的圣者,觉悟这念心,到达究竟圆满;并依觉悟之理教化众生,令其返迷归真,开启含藏万德的心灵宝所。佛法中「戒、定、慧」的真理,如同打开宝所的三把钥匙,依之修行明悟心性,此生就能受用无穷。
透过听经闻法,了达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苦、空、无我,虚妄不实、不可久留。既有生必有死,即使活到一百岁,如果不知修行,死后仍要流转诸趣受苦。所以要把握难得的人身,用功修行,为生命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安身立命之处,就是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想要达到涅槃的境界,就要落实「戒、定、慧」的修行,依此来漏尽烦恼,净化、提升自己的心灵。知道了这个道理,就是始觉;依佛法的道理,不断觉察、觉照身口意三业,以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就能体达圣人究竟圆满的觉悟境界。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八)
于自由时报92.10.21(二)刊载
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觉,叹然说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一切众生皆有本觉之智,灵知灵觉这念心,本具大智慧、大神通;只因有妄想、执着,所以无法体证本具的智慧。
始觉即是去恶修善的智慧,把恶的习惯转化,善法自然现前,用能观之智开发本具的智慧、觉性,就能开启心性无穷的智慧、妙用。
本觉之理,就是实相、就是自性法宝、就是真如法身。例如,晚上睡觉时,睡在只有一个榻榻米那么大的地方,然而作梦的时候,却梦到其他城市或国家,梦中是另外一个宽广的天地,这就是自性实相、真如法身所起的作用。这念心性攀缘什么境界,实相就现出什么境界,这念心虽然随着因缘起种种变化、作用,然而能知的这念心、这个实相始终不变,这就是我们自性法宝。

皈依三宝的介说(二十九)
于自由时报92.10.23(四)刊载
「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返照,就是观空、破执,藉由空性之理破除我们的执着,息灭妄想。藉止观,修止、修定,使心静下来,不起妄想,心如止水,真心自能现前。
一般人眼睛喜欢往外看、耳朵往外听,因为一直向外攀缘,心就随外境散乱、颠倒,所以要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往内收摄。如同蜗牛的触角一碰触到外面的东西,马上就收回来。我们的六根也是如此,如果一直往外攀缘,迷执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就是轮回生死的根本;所以要时时保持觉性,六根攀缘境界,马上知道觉察,往内收摄,断除生死轮回的因。
看到好的境界心生贪爱,心中的贪念一起,马上能够觉察,就是始觉。觉察后,赶快端正心念,两眼内视、两耳内听,六根不缘六尘,六根清净,这念心达到寂静、正定,没有生、没有灭,本具的智慧自能开显,定慧等持这念心是最真实的。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
于自由时报92.10.25(六)刊载
藉由修习止观法门,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往内收摄,长期用功下来,功夫纯熟,这时候心达到涅槃、寂灭的境界;就是「常寂常照」。常就是不变,寂就是不动,照就是观照,这一念心,始终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更进一步,这念心没有第二念心,能所一如,能照与所照、能观与所观,到达绝对的境界;不落两边、不落空、不落有,一切无住,归于中道了义,就是佛法最高的境界。如《金刚经》上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知种种境界,而不着于境界,这念心始终是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就是菩提涅槃。
「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菩提就是指我们这念心性,能够分别是非、善恶、对种种境界,了了分明,这一念智光就是菩提。这念心不动不摇、不去不来,始终平静、没有妄念,就是涅槃。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一)
于自由时报92.10.28(二)刊载
涅槃和菩提,不是一、也不是二,涅槃如如不动,菩提了了分明。涅槃和菩提,就好比是我们的手一样,手撑开来是掌,一握起来是拳头;拳头就好比是涅槃,手掌譬如菩提,虽然形态不同,但都是手,所以不是二。
菩提和涅槃也不是一,握紧拳头了就不是手掌,一撑开手掌来就不是拳头,虽然都是手,但形态不同,所以不是一。拳与掌不能分开,是一体的两面;涅槃和菩提也是一体的两面。菩提是一种智慧,这个智慧心了了分明,但如果未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就不能保养长久。所以悟了菩提心,更进一步还要保持定力,培养不动的这念心,能够恒久坚住正念、如如不动,才是究竟觉悟的境界。
所以禅宗祖师大德开悟以后,还要到水边林下去保养圣胎,就是要保任这念心,悟到这念心,始终是安住在这念心上,保持不动的境界;经过保任,道心坚固、不退了,这一生就能了生死。依着这样来用功,持续地以能观之智照所观之理,当能观与所观到达一如的境界,本具的自性三宝就现前,体悟到自性三宝,这一生便能受用无穷。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二)
于自由时报92.10.30(四)刊载
了解自性三宝是我们本具的心性,依着佛法的道理去实践,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在修行的路上保持长远心,才能启发、开显自性三宝。
修行学佛,首先要受三皈依,依着大善知识、依着佛法来修行;佛法有无量无边的法门,真正了解三皈依的道理,依此道理来实践,这一生的道业必有所成就。
皈依的道理有深、有浅,只知皈依外相的三宝,而不知皈依自性三宝,始终只能在事相上努力,不能体达心性的真理,道业就很难更进一步;只能在佛法中种下善根,种了善根,慢慢修习,因缘成熟,将来听闻到自性三宝的道理;或者体悟到心性的真理,亲见自性三宝方能成就正觉。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三)
于自由时报92.11.01(六)刊载
皈依就是归顺、依靠。尚未亲见自性三宝前,必须依着佛法僧三宝的教导来学习,否则外境的染缘及邪见炽盛,遇到不好的因缘,言行举止就会受影响;养成坏的习气,产生许多的烦恼与痛苦。正如儒家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交往的是良朋益友,今生就能受其熏习,深受其益;交往的是损友,无形当中学到许多不良的习惯,让自己堕落痛苦。
三宝就是清净的善缘,能令我们转化烦恼,出离生死苦海,所以要把握因缘皈依三宝。譬如小孩子,离开家庭到外面游荡,失去了家庭、父母的依靠,生活乏人教导、照顾,日子便过的很辛苦;突然想到父母的慈悲,觉得还是家庭安全,于是回家受父母的照顾、教导,感觉得很安全、有依靠,人生也充满希望。
佛法中提到,众生没有觉悟以前,就如同小孩离家流浪,在生死苦海、地狱火坑、三涂恶道、人天道上游荡飘泊,始终是在三界中轮回受苦;觉悟到过去的迷惑颠倒,就要皈依三宝,落实修行才能离苦得乐。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四)
于自由时报92.11.04(二)刊载
了解皈依的道理,皈依三宝为佛弟子,初初修行学佛,尚未得正见、正信、正定,信念未坚,对真理的信心不足,修行就容易退转,所以必须依靠善知识教导、指引,对佛法产生信心,才能真正落实修行。所谓「信满成佛」,信心真正到达绝对、百分之百,一定能依着佛法的道理去实践,今生道业必能成办。
一般人初信佛法,心中疑惑未除,怀疑世间究竟有没有佛菩萨?自性中是不是真有神通、禅定?……,只要心中起疑,信心开始动摇,便缺乏落实佛法的力量。佛经中提到:「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就是强调信心的重要,一般宗教也强调信仰、信心,但佛法更进一步,不但要相信,而且还要具有正信,透过正确的知见,才是有智慧的信仰,知道是非善恶、邪正曲直,不为错误的邪见所迷惑,依此方向修行,人生便会愈走愈光明。而佛教是含具真理、智慧的宗教,透过对佛法的信心与实践,必能得到大利益。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五)
于自由时报92.11.06(四)刊载
梁启超先生曾说:「佛法的真理,使上智的人不得不信;佛法讲因果,使下愚的人不得不畏。」因为佛法所讲的真理是绝对的,世间上再没有比佛法更真实的道理。
所谓真理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过去、现在、未来皆如是,不因时间、空间、人事不同而改变;儒家提到: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如果过去认为是对的,经过一段时间就不正确了,这就不是真理,譬如在科学界发明一种理论,这个理论对当时而言是正确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现另一个新的理论,取代之前的说法,于是当初认为是正确的道理,现在来看就不见得真实。科学时时都在日新月异,新的理论与发现始终是层出不穷,现在发现的道理虽然正确,但无法禁得起时间、空间的考验,就不是绝对的真理。
真正的至道,是绝对真实的道理,恒常不变,佛法所说的道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六)
于自由时报92.11.08(六)刊载
学佛就是要信仰佛法真实的道理,建立正确的观念,依善知识的教导去实践,做到「依法不依人」,修行才能发长远心。譬如有些人跟随某位师父学习,觉得对方的道德、学问、修行都很不错,等到因缘改变,或者遇到一些境界,马上推翻对这位师父的看法,对佛法的信心就动摇了,甚至退失对修行的信心。其实,信心不应建立在对某个人的执着,而是信仰他所说的道理,是佛法、是真理,信仰这个道理并落实,如此修行,方可长远,终能成就正觉。
佛法有很多真实的道理,如四谛——苦、集、灭、道的真理,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如是,是绝对不变的;信仰这个真理,知道苦的根源来自种种烦恼,落实修行,断除烦恼,便能得证涅槃,涅槃是最安乐的所在。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超越生死、断除烦恼、证涅槃,有此观念,就是真正的正信。
末法时期,邪说炽盛,如果对佛法的道理不了解,就容易为外界各种知见所迷惑,一迷惑,就容易退失信心,道业也无法成就。所以,学佛必须先皈依三宝,经常亲近三宝,受三宝熏习,八识田中的种子转识成智,回归清净的自性,彻见自性三宝,生生世世都受用无穷,才是三皈依的真正意义。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七)
于自由时报92.11.11(二)刊载
释迦牟尼佛说:「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正说明佛性本具、平等,大家都可以成佛,依照佛法修习,最后都能成就如来的功德果报;藉由皈依外在三宝为方便,亲近三宝、慢慢熏习,最后就能彻见自性三宝。
佛陀的教导智慧、平等,希望每个人透过修行,都能达到慈悲圆满、智慧圆满、人格圆满的境界;从这个角度去思惟、观察,就会发现佛教真正值得皈依,佛法的道理确实值得学习。
皈依有「回转」之义,我们无始以来,因为种种邪见背弃三宝,念念都是向外驰求,在生死苦海中轮转,现在听闻佛法、了解真理,马上将过去的邪见舍掉,将心念回转过来,依佛法的道理返照自心,即能化解烦恼、成就菩提。
「佛法如大海」,海能容纳百川,无论是江、河、溪流、清水、浊水,都能被接纳汇流于大海。就如同佛菩萨心量广大,具有无量智慧、慈悲可以包容、接纳任何有情,从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了解佛法的道理,舍离过去的邪见,依此修行,至诚皈依三宝,自能得到十方佛法僧的慈光加被。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八)
于自由时报92.11.13(四)刊载
有些人过去信奉鬼神,虽然知道佛教是正法,但担心皈依佛教会受鬼神处罚,害怕因此受到灾害,所以始终不敢皈依,这样的见解并不正确。
佛陀是觉悟圆满的圣者,神通、智慧、功德圆满,是人天教主、三界的导师,诸护法善神皆皈命护持,所以皈依佛法,不但过去所信奉的鬼神不会瞋责,并且因为三宝的威德、佛法的殊胜,这些鬼神也会转而护持自己的道业。
如同社会上有些人能力很好,所开创的事业潜力很大,周遭的亲友也会一起来协助,一方面让这个事业早日成就、一方面也共享这份功德与光明。同样的道理,鬼神也想提升自己,因为佛法是真理、佛是至高无上的圣人;当自己发愿学佛,亲近正法,自然有许多护法善神前来拥护。
世间上有许多宗教虽能劝人为善,但毕竟不够究竟,无法使人得到最高的智慧、究竟的解脱。了解佛法的道理,知道以前所学的并不圆满,现在觉悟了,就要翻邪归正,皈依三宝并且发愿成就正觉,落实佛法,让生命更光明、福德更圆满。

皈依三宝的介说(三十九)
于自由时报92.11.15(六)刊载
这念心具足无量的智慧、光明,修行若能发起成佛的愿心,依此精进努力,必能成就道果。
从前有位罗汉圣者,带着一位沙弥弟子一起行脚。小沙弥走在师父后面,帮忙背行李。边走边想:「自己发心出家,将来一定要成佛普度众生。」阿罗汉圣者有神通,知道弟子发了菩萨的大愿,就要小沙弥走前面,换自己背包袱走在后面。
走了一段时间,小沙弥又想:「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生生世世要救度众生,时间太长、太辛苦,还是求证罗汉果位,做个声闻圣者就好。」阿罗汉知道弟子的想法,马上说道:「现在你还是走在我后面,帮忙背包袱吧!」小沙弥感到奇怪,问道:「师父!您为什么一下要我走前面,一下要我走后面?」罗汉回答:「起初你发了想成佛的心,这种大愿,将来必能圆成佛果,这是我所不及的,所以请你走在我前面;现在你只是发愿要证罗汉果,而且目前还是未成就的凡夫,而我已证阿罗汉道,所以理应走在我后面,帮忙背行李。」
发心不可思议,一切法皆由心生,这一念成佛的愿心,就是圆成佛果的正因。现在发心要成佛,去邪归正,过去所信奉的鬼神也会转而护持,因为自己未来成就道业,也能度脱这些鬼神脱离生死苦海。明白这些道理,知道佛法的可贵,对于过去所信奉的外道、邪见应尽快舍离,皈依三宝,依着佛法的智慧与光明,到达究竟圆满的涅槃彼岸。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
于自由时报92.11.18(二)刊载
有些学佛的人,一生中受过多次三皈,皈依多位法师,称为「结缘三皈」。觉得所认识的法师道德很高、学问很好,因此想跟他结法缘、跟随他学习,当然必须亲近他,跟随他作师父,所以佛法中不限定只能皈依一位法师。法师受了具足戒,具足僧众威仪,能够做为佛法的代表,为发愿求受三皈者做证明,证明皈依了佛法僧三宝。所以,法师只要受过具足戒,具备德行,我们就可以皈依。
修行学佛,目的在明悟心性,亲见自性三宝;然而,初初开始修行,道业尚未成就,就必须先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宝,藉由外在三宝的启发、引导,建立正确知见,进而脱离生死苦海。
皈依有正名定分的意义,如同学生入学办理注册手续,注册以后,知道自己是学生,应该要用功努力;再则已取得学生的身分,受到学校的保障,可以正式在学校学习,而学校也有辅导课业的义务。同理,皈依以后,正式成为三宝弟子,跟随皈依的法师、依着佛法努力修行,人生的道路就会很光明、很有希望。皈依后能得到三宝的慈光加被及善神的护持;四大天王会派遣三十六位善神予以守护,受了三皈依,将来弥勒佛出世成正觉,龙华三会就能得度,这些都是皈依的功德与利益。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一)
于自由时报92.11.22(六)刊载
皈依佛、法、僧三宝,必须了解所皈依的范围,才能把握修行的方向。皈依佛者,现在以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皈依一尊佛,即代表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皈依法者,即是一切经律论皆当皈依,不限于某一法。
然而现在末法时期,有些人知见不正确,对法产生了偏执,执着某一法门,而认为其他法门不究竟。事实上,皈依法就是要皈依一切佛法,佛法说要「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经」等于是学校的教科书,有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之分,因为小学生无法消化大学的课程;正如同小根机的人不能容受大法一般,因此,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对不同根机的人说不同的法,此即应机施教,让每位听法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学佛修行,应选择适合自己根机的法门,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斥其他法门。
佛法传到中国后由于经典太多,祖师们将之分门别类,而产生不同的宗派,但这些都是佛所说的法门,透过这些法门,都能够让我们明心见性。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学佛,圆成佛的智慧、功德,证到解脱的境界。学佛就要归于了义经,了义经是最彻底的,见中道、见实相、证涅槃,这是属于了义经,了解这些道理以后,就不会发生见解上的偏差。修行学佛不执着那一宗、那一派,因为一切佛法都是我们的老师,要心行平等,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二)
于自由时报92.11.25(二)刊载
所谓皈依僧者,僧宝有菩萨僧、罗汉僧、凡夫清净僧,上至贤圣僧、下至凡夫僧皆当皈依,不限于某一法师。佛弟子受三皈后,应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依正法修行,不再皈依天魔外道。
「外道」是指心外求道,有些宗教虽然也有善法,但是无法明心见性,不是成道的因,所以终究无法成就道业,至多只能达到生天的功德。想要成道,就要明心见性,心外求道,没有见到真实的道理,便称为「外道」。
「天魔」,是指六欲天中「他化自在天」的波旬。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即将成佛的时候,天魔前来扰乱。面对魔扰,太子保持正念、心不为所动,天魔无法扰乱太子的修行,最后只好惊惶而逃。
打坐亦是如此,一切魔由心生,打坐时如遇种种境界,念咒、念佛,境界还是赶不走,有些人就会感到惊慌恐怖。须知境界由心而生,要降伏扰乱修行的境界,就是要保持正念、正定,始终不理它,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经过一段时间,境界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境界由心而生,心中保持正定才是根本降魔之道,因为心一动,就是妄想、烦恼,魔马上就从这念心中生出。明白此理,就能坚住正念,好的境界不生欢喜、坏的境界亦不起烦恼瞋恨,这念心始终维持不动,就能降伏一切。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三)
于自由时报92.11.27(四)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皈五戒]皈依三宝的介说(惟觉法师)

续-《●[三皈五戒]皈依三宝的介说(惟觉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皈依三宝,以佛法为师,就应舍离外道思想,心外求法的道理,不是究竟的真理;依着不正确的道理而修,就会走错路、走远路,离正道愈来愈远。皈依三宝,便应依循佛法的道理,精进修行,才不会受错误知见的影响而堕落。
佛法以明心见性为根本,是究竟的宗教,皈依佛法能够令我们了生脱死,出离轮回苦海,只要信仰三宝的信心永远不退失,将来一定可以入于正道。即使今生不能得道,生生世世都可以亲近三宝,在如来座下听经闻法。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这些都是皈依三宝的功德。《灌顶经》上还记载,「受三归已,当有三十六善神王,随逐护汝身」,受了三皈依,就有三十六位善神保护,身心就能安稳,得到保障。又《善生经》云:「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所谓四大宝藏,即金银铜铁四大宝藏,全国人民在七年中共同运输这金银铜铁四大宝藏,也运输不完,永不穷尽。受三皈的人所拥有的福报比得到这四大宝藏还要多;由这此点可以推想,受三皈依,所得福报不可胜数!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四)
于自由时报92.11.29(六)刊载
《校量功德经》中提到:假设在三千大千世界中,如同稻、麻、竹、芦苇这么多数量的如来出世了,有人用饮食、衣物、卧具、医药来供养这么多的佛,等到这么多的如来佛入涅槃,又为每一尊佛兴建七层宝塔以为供养,这样的功德可说非常殊胜了。但是,即使如此,也比不上一念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功德。
建塔植福的功德有多大呢?
在迦叶佛时代,当迦叶佛入涅槃后,有三十三个佛弟子为了纪念迦叶佛,就建造七层宝塔以供养佛的舍利。结果这些人因造塔功德,往生以后就生到忉利天,因此忉利天也称为三十三天。这当中有一位是劝募造塔的发起人,此人功德最大,所以当了忉利天主。
在《贤愚经》中记载:一次,波斯匿王率领百万军队行经祇洹精舍时,听闻到一位比丘悠扬悦耳的梵呗声,顿时百万军众、象、马皆为梵音所摄受,驻足谛听,不肯前进。直至梵音终止,大众才如梦初醒。波斯匿王即入精舍问佛因缘,佛告波斯匿王,此比丘前世曾持铃供养悬于迦叶佛塔,并发愿来世得能见佛,度脱生死,得好音声,令一切众生乐闻佛法。以此因缘,所以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得铜铃般的殊妙音声,复证阿罗汉果。
如来灭后,兴建供养宝塔的功德如此之大,但是这么多的福德,比不上以清净心皈依三宝所得功德。想要成道、证涅槃的心就是清净心,以清净心皈依三宝,胜过前面这些功德,所以皈依功德实是广大、不可思议。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五)
于自由时报92.12.02(二)刊载
皈依三宝的利益有浅有深,一方面皈依之后,依着佛法落实修行,提起觉性、反省检讨、坚住正念,就能启发智慧,使自性三宝现前,最后成就道业。浅的方面来说,最低限度可以得到三十六位善神拥护,如果今生修行无法成就,未来等到弥勒菩萨成佛时,第二个法会中就能成道。所以受三皈依功德福报殊胜,皈依佛、法、僧三宝,成为佛的弟子,就能得到种种利益。
《大方等大集经》记载,妊娠的妇女若担心胎儿不平安、怕流产,可教往皈依三宝,胎儿受三皈后,于母亲腹中即受善神保护,出生后善良慈悲、六根健全,将来必然智慧通达、面貌端正、众生乐见。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位怀孕的妇人,因为过去所生的都是女孩,希望能够生个男孩;看相、算命的结果,说此世注定没有儿子,妇人为此悲伤抑郁,处处寻求善法、累积福德,希望求生男孩;并且前往佛所求受三皈,积聚种种功德福报,孩子生下来,果然就是男孩。这原理就如同现代的胎教一样,因为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随母亲这念心所转,母亲以至诚、清净的心皈依三宝,胎儿也能得到皈依三宝的利益。由此可知,受三皈依确实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六)
于自由时报92.12.04(四)刊载
皈依三宝的利益很多,如忉利天主帝释天,就因着皈依的功德而重报轻受。
忉利天主过去兴建佛塔劝人发心,所以感得生在三十三天的果报。当他在天上的寿命即将结束,五衰现前。五衰是指一、天人头冠上的花开始雕萎。二、天人穿的天衣很薄,不但不会脏,同时衣上还有光明,但寿命将结束之时,身上穿的天衣就会出现污垢。三、天人的宝座都是由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砗磲等七宝所成,上面还有宝盖,寿命快终了的时候,他就会不安于座。四、两腋生臭,天人平日身体是非常洁净的,但临命终时,两腋就会开始流汗。五、身体臭秽,香洁的身体不再,而发出难闻的气味。
帝释天用天眼一看,知道自己将投胎至一位制陶者所饲养的母驴中,正在惊慌时,想起佛陀是三界中唯一能济拔众生出离苦海者,所以赶紧到佛所求受三皈。正当帝释天至诚皈依佛法僧三宝,礼拜下去、刚要起身时,他在天界的寿命就结束了,于是神识即刻投生到驴胎里。
此时不知何故,系绑母驴的绳索突然松开,母驴走到放置陶坯的地方,乱踩乱踏,主人在旁无法制止,一时怒火冲天,就用扁担打驴子,这驴子就流产了。因此,帝释天的神识又回到天上,回复天帝之位,释迦牟尼佛为他开示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帝释天当下即证了初果罗汉。所以,受三皈的功德很多;以清净心皈依三宝,其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最终必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菩提涅槃的境界。

皈依三宝的介说(四十七)
于自由时报92.12.06(六)刊载
在皈依的仪式中,经过三番羯磨,说了三次皈依,才能成就皈依的程序。为什么说三皈,而不说四皈,不说一皈、二皈?
在经典中,佛陀曾以兔子三跳来譬喻三皈依的意义,我们在三界中被无常杀鬼所逼,没有归向、依靠,便心惊胆跳;就像被猎人追逐的兔子,当猎人看到兔子就放枪,兔子听到枪声,为了不死在枪弹下,拚命跳跃逃命。
第一跳就脱离了枪口,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我们受第一次皈依,脱离了无常,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会堕入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虽然保全了性命,还在心惊胆跳中,为了要求一个心安,赶快再看看那个地方最安全,所以兔子又再跳一下,这是第二跳;我们也是一样,受第二皈依,归向、依靠到佛、法、僧三宝上,心安定下来,脱离惊慌恐怖。而兔子虽然离开了惊慌恐怖,还要找一个永远平安、幸福的地方,所以最后再一跳,跳到一个最安全的地方,这是第三跳;经过三番羯磨,藉由事相上的皈依,透过外在三宝的启发、引导,使自己明悟心性,见到本具的自性三宝,就能超凡入圣,圆成佛道,这是最究竟安全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妙法莲华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00:54 , Processed in 0.14764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