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茹素,起初是出于贫困、节俭的需要。目前所存最早的完备农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素食部,可作为备荒生存篇看。之后,文人雅士赋予素食各种美好涵义,声称果腹之外,茹素可惜福、崇德、养生、修道。如宋代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开篇就为吃素营造了诗意脱俗的氛围:主人闲坐读《易》,石鼎烹茶。有客来访,他以素食飨客,客人点评:“无人间烟火气”。
全书列记素食二十品类,每类后都附有十六字赞语,还有“小引”说明制法或揭示特点。包括蘸豆腐条、菜羹、汤面、山药煮熟切片、龙眼汤、切片馒头蘸椒盐、泡菜、水团、笋、藕、白萝卜羹、栗子蒸熟浸蜜、芋头煨香切片、枸杞、荠菜、绿豆粉丝、菌蕈和白米饭。
主人山居简素,招待一位客人不大可能一下子端出二十道吃食。作者也说,二十品不必齐备,只要四分之一就行。不过,“前五品出经典,列之前筵”,后十五品则可有可无。但举杯“畅叙幽情”时,切勿喝醉,否则就俗了。这里用的食材包括糯米粉、芋头、香蕈、笋、藕、龙眼等,作者似乎身居南方。其中“水团”一条,制法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赞文是“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就是南方的甜馅元宵煮熟食用了。
转载自:http://www.5joys.com/cnews/n/8868440158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