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5|回复: 2

[大德开示] 现象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5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真实的现象界当中,有色法和名法这两种事物。在此,色法又分为二十八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颜色、声音、香、味、女根色、男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食素、


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


地界:硬、粗、重、软、滑、轻。水界:流动、黏结。火界:热、冷。风界:支持、推动。


地、火、风三界组成触境,若把它们列成三境,计有七境色。计算二十八种色法时不包括触,因为触境色的地、火、风三界早已各别被列入四界内。


每个人只有其中一种性根色,女性只有女根色,男性则只有男根色。性根色遍布于全身。


心色,是意界和意识界所依靠的色法,所以称为心所依处。它是在散置于心脏内的血的心色十法聚里。


命根色,此色法遍布于全身,它维持业生色的生命。食色:段食是食物里的食素。一切色聚里都有食素色,即使业生、心生及时节生的色聚都有。


那些食素各别被称为业生食素、心生食素、节生食素。为了避免禅修者混淆,于此说明:只有食物被消化后,


其食素产生的食素八法聚里的食素才是食生食素。也即是说,在胃里还未被消化的食物的食素还只是时节生食素。


加上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这十八种色法亦名为自性色:因为它们每个都拥有自性相,即硬、粗等。


有相色:因为它们都拥有一切名色法的共相,由于生灭而无常,由于受到生灭的压迫而苦,由于没有永恒不变的实质或我而无我。


完成色:因为它们以业,或心,或时节,或食为因而生起。真实色:因为它们的强度不断地变化,从热至冷,从硬至软等等。


思惟色:因为适于作为观禅的目标,可以观照它们为无常、苦与无我。


剩余的十种色法与上述十八种色法相反,它们是无自性色、无相色、非完成色、非真实色、非思惟色。


空界:每一个色法皆不与其它色法混为一体,而有各自的界限。此界限及在色聚之间的空间,名为限制色。


身表:即作为沟通的身体动作。语表:即说话的动作。能使他人懂得我们的念头的动作名为表色。


身表是以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念头,如向人招手。语表则是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念头,如呼唤人时说:“请来这里。”


由于身表和语表是由心所造,因此它们不能存在于无生命物(如录音带)之中,而只存在于有情的语音和身体动作里。


色轻快性:心生、时节生及食生真实色的轻快性。色柔软性:心生、时节生及食生真实色的柔软性。色适业性:心生、时节生及食生真实色的适业性。


色积集:这是从投胎至眼、耳等诸根完成的时期里,真实色的生起(生时)。它导致诸根成长、完成,及令适当的色法达到足够的程度与继续成长。


色相续:从诸根完成后至死亡的时期里,真实色的生起名为色相续。在诸根完成后,它确保真实色在一生中相续不断。


色老性:真实色的成熟或老化,即真实色的住时。色无常性:真实色的坏灭,即坏灭时。


十八个真实色加上十个非真实色,一共有二十八色。当中的地、水、火与风名为界或种色。其它二十四色名为所造色,因为它们是依靠四大界而生的。


这二十八种色法不能够单独存在,而只能以色聚的组合形态出现,即是最小的色法组合,又名为‘密集’。


在同一粒色聚里的诸种色法:同时生起、同时灭去、依靠同一处。


同一粒色聚里的四大互相依靠,所造色则依靠在同一粒色聚里的四大而存在。四大和所造色,都不依靠另一粒色聚里的四大。


为了能如实知见究竟色、四大如何互相依靠、及所造色如何依靠四大,首先就必须能够看到色聚。


当禅修者能够看到色聚后,他也就能够看到每种色聚里的究竟色法有八个,或九个,或十个,或更多。


过后,他亦须以观智,辨识每一种色法的自性相与本质。唯有如此,他才能了解究竟色法。这辨识色聚的方法名为‘界分别’。
      
若欲知见究竟色,禅修者就必须破除色法的三种密集。《大疏钞》解释色法有三种密集:“识别密集是指分别、简别密集的相续、组合与作用。”


一、相续密集:一切色聚里肯定有又名为时节的火界。这火界能够产生与增加新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


此色聚里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八个色法。当禅修者能够清晰、各别地辨识这些过程里的每一粒色聚时,他即已破除了相续密集。


二、组合密集:当能够分别究竟色时,即已破除了组合密集。这即是以智知见色聚里每一究竟色(八、九或十个)的自性相。


三、作用密集:当能够以智看清在色聚里的每个究竟色的作用时,即已破除了作用密集。


为了破除三种密集,禅修者必须培育定力至近行定或安止定,进而辨识每一种色聚里,每一种究竟色法的相、作用、现起、近因。


名法则分为五十四种。在此,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四种蕴被称nama(名),因为它们倾向或转向于目标,以便识知它。


它们也因为‘导致倾向或转向’,而被称为名法;因为它们互相导致另一者,倾向于目标。


涅槃纯粹基于‘导致倾向’而被称为名,因为涅槃通过作为‘所缘增上缘’,而导致毫无瑕疵的出世间心与心所,倾向或转向它本身。


因此,站在‘导致倾向’这角度,涅槃也是一种名法。于是,加上心这一种名法,再加上心所这五十二种名法,名法共有五十四种。


五十二种心所的内容如下: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精进、喜、欲、胜解,这十三种可称为混合心所。


贪、嗔、痴、邪见、慢、嫉、悭、恶作、无惭、无愧、掉举、昏沉、睡眠、疑,这十四种称为不善心所。


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


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正语、正业、正命、悲、随喜、慧根,这二十五种称为善心所。


触:其特相,是与所缘接触;作用,是把所缘与识连接起来。受:感受所缘(目标)。想:标记所缘;作记号。


思:催促或领导相应的心与心所,朝向所缘。其特相是意愿的状况;作用是累积业;现起是指导互相配合;近因是相应法。


当思开始对目标作业时,它也指挥其他相应法执行各自的任务。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所采取的行动之善恶,即决定于思。


一境性:心只朝向一个所缘,安详;不令相应的心与心所散乱。在某些情形里,一境性被称为禅定。


命根:保护或照顾相应的名法,即维持名法的生命。作意:控制及推相应的名法朝向所缘,注意所缘。


寻:把心与心所投向所缘,思考。一般的寻只是把心投向目标。然而,通过培育定,寻则能变成禅支。其时它名为‘安止’,即把心安止于目标。


伺:伺也是禅支之一,其特相是重复地省察目标,作用是重复地把相应名法置于目标,现起是把它们钩住目标,近因是目标。


胜解:其特相是确定目标,作用是不犹豫,现起是确定或决定,近因是须要抉择之事。基于它对目标不可动摇的决心,它被形容为石柱。


精进:它努力以使心与心所,对目标生起。于不善法,它是努力以使贪、嗔或痴等生起。于善法,它则是努力以使无贪、无嗔或无痴等生起。


喜:喜欢所缘。欲:想要获得所缘;想要做,即:看、听、嗅、尝、触与识知。它是愿贪嗔痴或无贪、无嗔、无痴生起。


痴:亦名为无明,不知目标的真实本质;错知。其特相是心盲目,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彻知目标的真实性;现起是没有正见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无惭:对恶行及贪、嗔、痴等不善法,不感到羞耻。无愧:对恶行及贪、嗔、痴等不善法,不感到害怕。掉举:心散乱、不平静、不能停在目标。


贪:渴爱或执取目标为‘我’或‘我的’;欲求或迷恋目标;紧缠住所缘(目标)。


邪见:相信目标是常、乐、我、净(美);邪信或错误的信仰。


我慢:心自大、骄傲、想要突出。嗔:粗野与残暴的心;想要破坏。


嫉:妒嫉他人的财富与荣誉。悭:隐藏自己的财富;不能忍受与他人分享。


追悔可分为两种:一、追悔已造的恶业,或已做的恶行;二、追悔应造但未造的善业,或应做但未做的善行。


昏沉:心软弱无力、不愉快与不热忱。睡眠:相应心所软弱无力、不愉快与不热忱。


疑:怀疑以下八项:一、真实的佛陀;二、真实的法;三、真实的僧团;四、戒定慧三学;五、过去世,即过去蕴;


六、未来世,即未来蕴;七、过去世与未来世两者,即过去蕴与未来蕴;八、缘起,即十二因缘,包括业力果报。


信:没有前述疑心所的八项怀疑,而深信:佛陀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戒定慧三学、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与未来世、缘起。


念:不像漂浮的葫芦,而像沉入水里的石头;它令相应的心及心所,沉入佛、法等善所缘;心稳定警觉所缘,不忘所缘。


惭:对恶法与恶行感到羞耻。愧:对恶法与恶行感到害怕。无嗔:心对目标不粗暴;不想破坏。


无贪:心不执着于世间目标(所缘),即不执着它为‘我、我的’。世间所缘,是指禅修者所采用的任何禅修目标。


中舍性:保持相应心及心所,对目标适中而不偏,离我慢与昏沉睡眠;以舍心看待目标。


身轻安:诸心所轻安。心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诸心所轻快。心轻快性:心轻快。身柔软性:诸心所柔软。心柔软性:心柔软。


身适业性:诸心所适业。心适业性:心适业。身练达性:诸心所练达。心练达性:心练达。心正直性:心正直、不虚伪与不欺骗。


身正直性:诸心所正直、不虚伪、不欺骗。欺骗,是掩饰自己的恶行、过错。虚伪,是展示自己所无的品德、素质。


正语:远离与谋生无关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恶语;不说恶语。


正业:远离与谋生无关的杀生、偷盗、邪淫三身恶行;不造身恶行。


正命:远离与谋生有关的四恶语与三身恶行;不说恶语及不造身恶行。


悲:有悲悯心,取遭受痛苦的众生为所缘;欲救济。喜:随喜,取愉悦的众生为所缘;不妒嫉。


慧根:即慧;透彻地如实知见究竟法或四圣谛。慧亦称为智、无痴、正见与择法。由于审察四圣谛时它是最为主要的,所以称为慧根。


以上是二十五个美心所。由于禅修者可依究竟法的自性相或作用辨识它们,所以对于某些心所,自性相与作用两者都提及。
摘自南传禅师的开示
发表于 2013-8-2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9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释迦牟尼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20:38 , Processed in 0.14211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