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01|回复: 5

[智慧人生] 转帖:消除自心的忧虑、担心与恐惧——永不抱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9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除自心的忧虑、担心与恐惧——永不抱怨


在人类的所有情绪中,贪婪与嗔恚是两类最基本的情绪。例如,抱怨的心态与话语等,实际上都是由嗔恚情绪所引发的。而贪婪与嗔恚这两类最基本的情绪又是由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最极细微的情绪——恐惧,或者说担心、忧虑、不自信,所导致。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贪婪还是嗔恚,都是人类试图用于消除或掩盖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恐惧心理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看一个人炫耀什么,就知道这个人最缺乏什么。由此可见,炫耀(也即傲慢)实际上源于内心有缺乏的恐惧。其实不仅是傲慢,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缺乏的恐惧,怎么会去贪婪呢?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缺乏的恐惧,怎么会去发火抱怨呢?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缺乏的恐惧,怎么会去嫉妒呢?所以,贪婪、嗔恚、傲慢、嫉妒等所有的负面情绪实际上都是恐惧心理的一种表现而已。由此可见,要想从根本上去掉人类包括抱怨在内的各种负面情绪,必须首先根除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


实际上,人类内心的恐惧心理隐藏得如此细微,以致于我们不仔细地审视内心,根本就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佛经中说,这种恐惧心理是我们内心的愚昧(或者说无明)所具备的一个最本质的特性,只要内心的无明与愚昧存在——也即只要我们的内心尚未彻底通达宇宙万法的奥秘与真理,内心的这种恐惧就不会真正消失。例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意思是说,菩萨依靠般若大智慧,通达了宇宙的实相,就能心无挂碍,因为心无挂碍的缘故,内心就不会有任何恐怖、担忧的情绪,也不会产生错误的思想与认知。如此渐渐臻进,自心就可以到达涅槃的彼岸。由此可见,我们内心的恐惧、担忧以及由其所引发的一切贪嗔等情绪,都是由自心的愚昧所导致。


内心的这种恐惧会表现为贪婪、嗔恚、傲慢与嫉妒等情绪,还需要此人尚有一定的自信;当一个人内心的愚昧不断增上,恶业不断积累以致于福报消减到一定程度时,内心的自信就会彻底丧失,此时隐藏在内心的这种恐惧心理就会赤裸裸地凸显出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成为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


如何消除隐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忧虑或担心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消除内心的愚昧。经书上说,众生内心最根本的愚昧有两种:一种是业果愚,一种是实相愚。


所谓业果愚,就是对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未来身心世界的关系处在未知、谬知与怀疑的状态。我们未来身心世界的状况,唯一由过去和现在的起心动念决定,过去与现在的心像是怎样的,未来的身心世界就是怎样的,这个规律不会有半点偏差和欺诳。《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意思是说,祸福不会无缘无故生起,都是我们内心的起心动念所导致的;好的念头导致福报,坏的念头导致灾祸,这个规律就如影子跟随形象一样,无有偏差。《十善业道经》中,世尊对龙王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意思是说:一切众生心中的所思所想不同,所以所造的业也不同,因而他们就有六道轮回苦乐的不同。龙王!你看在会的听众以及大海中很多鱼类,形状肤色各不相同,这一切都是由他们的心念驱使身口意造善恶二业所致。《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又说:随心造业不思议,一切刹海斯成立。又说: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依众生心想生。《胜天王般若经》中说:一切世间皆由心造。《大乘起信论》中说: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


所谓实相愚,就是对显现在眼前的身心世界的本质处在愚昧的状态,认为外在的世界独立于自心而有,与自心无关。实际上,佛经中说,外在的世界就是自心所作的一场梦,这个梦境正在显现的当下,其本质了不可得;在本质了不可得的当下,还显现万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又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当我们去除了内心的业果愚与实相愚之后,就会明白世界只是自心做的一个梦,而且梦境的内容是由自己过去的思想来决定的。证悟这个真理之后,内心就不会再慌张、恐惧了。当不如意的事情降临时,我们就会知道,这都是自己过去的思想成熟了,只是当时起这样的思想的时候,我们很愚痴,随随便便就生起了这样的思想,不知道它会成为未来的现实。好在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只不过是一场梦,迟早都会过去;现在的我无论如何都要把握好当下的心,让自心尽量去创造美好;如果现在的心是美好的,将来的身心世界就一定是美好的——这一点,绝对不会有半点欺诳。


如果明白了业果的道理之后就会知道,我们的心实际上具有无限的创造能力,只要我们愿意,求什么就会得什么。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未来,让自心处在恐惧与担忧之中,而要按照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用心去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正如《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所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意思是说:《诗经》与《尚书》中所说的'命运操之在我,福报由自心所求而得,这确实是明训。佛经的教典中也说,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不说妄语是佛陀的大戒,诸佛菩萨,怎么会欺骗别人呢?所以,当我们的心对业果不虚产生真正的定解与信心时,就不会再恐惧,不会再去担心自己的未来,而会将全部的力量用在当下的耕耘之上——也即尽量让现在的起心动念美好,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整天担心或者忧虑,忧虑自己未来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担心自己的眷属未来会怎样怎样,并且在担心的驱使下去抱怨、批评与责怪。与其担忧,不如去创造、去祈祷、去规划、去行动、去相信。例如,你想要别人将来怎样对待你,从现在开始你就如何对待他人;你想要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美好环境中,你自己的内心就必须长存这样的美好境界,不要让与这个美好境界不相关的杂念生起;你想要怎样的身体,就时时忆念、祈祷;你想要怎样的心灵,就时时反观并调整。就这样,内心深深地相信:心如何付出,就一定会如何得到,这个规律永远不会失效,永远都其作用,永远都不会欺骗任何人。就这样,通过不断地耕耘——也即让心专注于自己的所求与所愿,就没有不能达到的目标。


    用这样的信心与耕耘代替担心与恐惧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玉 于 2013-8-19 15:27 编辑

      有一种美德你不能没有——就是感恩 ,有一种缺点你不能有——就是抱怨。
当我们举目观察茫茫人海,细细地审视每一个忙忙碌碌的众生时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不在追求着安乐,也没有一个众生不在回避着痛苦。就像只要是水就一定是潮湿的一样,又像只要是火就一定是灼热的一样,只要是一颗心灵,就一定是希求安乐并且不希望得到任何痛苦的。

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实际情况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幸运之事连连不断地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不仅有享用不完的衣食、财富,而且也受到众人的尊敬、爱戴;而有些人,则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不幸之事也接二连三地降临在他们身上,似乎天公专门与他们作对一样。有人看到这种场景就感叹甚至抱怨命运的不公,这都是对心灵的奥秘尚未通达的表现。

其实,天地之间并没有一个主宰人类幸福与安乐的神秘力量,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他(或她)自己的思想创造的。《楞严经》中说:心生种种法生。《大智度论》中说:三界所有,唯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悉皆得见。《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地观经》中说: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失落的致富经典》中说:有一种会思考的灵性物质,世上所有事物的形成皆源自它。这一灵性物质是宇宙的填充物,宇宙的每一丝空隙都由它占据着。首先,在这种灵性物质中出现了思想;接着,思想再按照其想像的模式制造出了世间万物。世间万物都是人类的思想创造的——人类通过让自己的思想作用于这个无形无相的灵性物质,就将无形无色的思想变成了有形有色的现实。

所以,一个人财富充足,是思想的创造;身体健康,是思想的创造;受人尊敬,也是思想的创造。一个人贫穷潦倒,是思想的创造;疾病缠身,是思想的创造;受人诽谤,也是思想的创造。一个人命中所出现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无不是自己过去与现在思想的创造。

如何用自己的思想创造美好的未来呢?古今中外的智者们异口同声地说:感恩。如何远离痛苦呢?古今中外的智者们同样异口同声的说:远离抱怨。感恩就是时时处处看到人和事物好的一面,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感恩之心;而抱怨就是看到人和事物不好的一面,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着怀恨之心。人的起心动念无不是在造业,这个业就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感恩就是心灵创造美好的基本方法,虽然眼前的人和事不尽人意,但是忽略不好的,只想到好的,那么心就在创造美好,所以未来一定是美好的;相反,抱怨是心灵创造痛苦的基本方式,虽然眼前的人和事物或许并不那么糟糕,但是如果只思维其不好的一面,心就是在创造不美好,那么未来就一定不美好。

王凤仪老善人说: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著,从反面上找,土匪还有个'义字,若是出卖朋友,'义字一倒,一定落网。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又说:心里长存别人的好处是存阳,常存别人的坏处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愚人好自用,自以为是。不找人好处,所以多怨,多怨就多苦。贤人能就下,只怕自己有不是,好取人长处,所以多益,多益就多才。又说:找好处能生启发力,能接万缘,是破罪障的根。能存一分好处,就多一分阳光。其实,王凤仪老善人这里说的找人好处就是感恩,看人毛病就是抱怨。

《秘密》中说:如果无法感激目前所拥有的事物,你就不可能为你的生命带来更多。原因何在?因为你没有感激之情时,所发出的思想和感觉都是负面的。这些感觉都无法把你想要的带给你,不论它们是嫉妒、愤恨、不满或是'不够的感觉,它们都只会把你不想要的送回来给你。这些负面情绪阻断了属于你的好事的降临。

据说,最近南怀瑾老师经常向身边的人推荐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是台湾的陈女生用她一生坎坷而绝处逢生的经历现身说法而写的。在感恩的心这一段,陈女生对感恩有着非常精辟的论述,书中说:有的人一生过得很幸福,有的人却三餐不继、朝不保夕,甚至多灾多难,大病小病不断。这都是有感恩之心与没有感恩之心造成的。经典上说:'有感恩的心,便什么都有,没有感恩的心,便什么都没有。……天地有天地不变的定律:一个人能有感恩的心,才能拥有他所想拥有的幸福,而一个不知恩、不知感恩与报恩的人,必然一无所剩、一无所有。

书中还描述了她参加救助队救助穷人时队员们的发现二十多年来,我们走遍全省各地,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可能的及时帮助……,我们拜访过不少亟待救济的可怜贫户,却发觉一个现象:'越苦的人越没有感恩的心,甚至予取予求,认为伸手开口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贫户很让人灰心,最凄惨的其实是这类不知感恩又无情义的人。我们救助队的许多人都有个共识:'最需要同情的人,时常又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人。这叫绝人走绝路,身陷绝境。虽然任何宗教都不希冀对方的知恩、感恩与报恩,可是面对一个不知感恩与报恩的人,所有的拯救工作都是白费心血的无底洞,因为这种人永远是无法绝处逢生的悲剧人物。我们教导贫户们如何挣脱拮据的束缚、如何以自力来打开困局,而这些努力,都必须让这些人先打开内心,产生最基本的感恩心。

书中还按照一个人是否具有感恩秉性的程度,将人分为四等:这世间,大约有四等人:一、在无恩处依然有恩;二、在有恩处有恩;三、在无恩处无恩;四、在有恩处依然无恩。书中进一步解释这四等人说:一、在不应该感恩的地方,都知道有应该感恩的地方而感恩报恩,这种人在该死的地方都不会死,在不能活的地方,都会活。这种能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是第一等人,是修行人。他在大家都看不到神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神,在大家都不可能平安有福气的地方,仍然会很平安、很有福气。二、在应该感恩的地方,知道应该感恩,这种人是凡夫俗子,但现在已经很少。这种人是次等人,在能活的地方才活,在不会死的地方,才不会死。三、在不应该感恩的地方,没有感恩。这种人在不该活的地方,一定不会活,在该死的地方,一定会死,不可能有神迹或奇迹,这是第三等人。四、在应该感恩的地方,都不知道感恩,这种人是下下等人,跟禽兽畜牲一样,比一只狗还不如。这种人在该活的地方都不会活,在不该死的地方也会死。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如果你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一种美德你不能没有——那就是感恩;如果不想有一个痛苦的未来,那么有一种缺点你不能有——那就是不知感恩,甚至是抱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玉 于 2013-8-19 15:28 编辑

善用上苍赋予我们的选择权——永不抱怨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过去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并且看到现实生活中有人贫穷、有人富裕,有人快乐、有人痛苦,有人健康、有人病痛,于是内心就开始抱怨上苍的不公,并且撰文例举了很多现实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例子,以表达对上苍的不满。一天夜里,他睡梦中梦见两个黑衣人将自己带到一个公堂上,一个身着红衣的威严长者对他正色说到:你怎能抱怨上苍不公呢?上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上苍的公平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平等地给予了每个人以思想的选择权,这个选择权帝王不多一分、贫民也不少一分,健者不强一分、病者也不弱一分,美俊者不增一分、丑陋者也不减一分,而且何时何地都不会被剥夺;第二、一旦选择好,上苍就没有丝毫偏差地给予,而且绝对童叟无欺。世人苦乐不等,都是他们自心的选择,并非上苍不公。愚者不知善用上苍的这两个恩赐,他们选择了低劣的会招致痛苦的思想,最后在得到痛苦时,却又来抱怨上苍的不公,何其愚昧啊!你虽饱读圣贤之书,却不明此理,心中时常生起种种恶念,故而穷疾交加,回去之后,好好反省自心,善用上苍给予的权利,培育善念,净除恶念,久久自然就会渐入佳境。秀才从梦中惊醒之后,吓出一身冷汗,但梦境是如此地清晰,以致他不得不对红衣长者的所言细细思考,突然间他似乎明白了红衣长者所说的一切。从此之后,他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渐渐自己的命运果然变好了。
不是吗?自心的痛苦与快乐,都是自心的选择,与外境有什么关系呢?选择不如意的外境去思维,选择不停地盯着缺陷与不足,选择抱怨,即便是很小的痛苦也会被放大,使得自己的内心痛苦不堪。不如意之事即便发生了,其实也可以选择不去管它,或者思维如何改变它,或者思维其它重要的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情。心灵之上有一个千真万确的规律——那就是,你选择思维什么,你就会感受到什么!

如果桌上有一只烧红的铁球,大多数有理智的人都不会选择用手去碰或拿,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自己用手去碰或拿,手就会被烧得皮开肉绽。智者都知道,虽然这个铁球可以烧伤我们的手,但只要我们的手不去碰这个铁球,手就永远不会被伤害。

如果有一个愚人,不小心碰了一下这个铁球,结果手被烫伤了,因为手被烫伤的缘故,他就非常愤怒,于是抓起这个铁球,开始不停地抱怨、指责、咒骂,结果自己的手被烧伤得越来越厉害;因为手被烧伤得更厉害的缘故,于是他就更加愤怒地握紧这个球,一边凄惨地嚎叫,一边变本加厉地抱怨、指责,并且试图用手捏扁它、摧毁它。

如果有一个愚人这么去做,我们肯定觉得这个愚人愚昧得有点可怜。我们知道,他试图用紧握铁球,并抱怨、指责、摧毁铁球的方式来去除自己手被烧伤的痛苦,这根本不会成功;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招致更多的痛苦。去除手被铁球烧伤痛苦的最简单、最理智的方法就是迅速使自己的手远离这个烧红的铁球,再也不要靠近这个铁球半分。因为手受到铁球伤害的唯一条件就是接触这个烧红的铁球。
我们很多人或许会嘲笑这个愚人,可是却不知道,在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这个愚人。我们虽然知道让自己的手避开有形的热铁球,但却不知道让自己的心避开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无形的热铁球”——也即生活中我们遭遇到的一件又一件不如意的事情。

为什么将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比作热铁球呢?因为所有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与我们自心的关系,和热铁球的关系是一模一样的。只要选择了抓住不如意事不放,不停地去想、去埋怨、去愤恨,自己就会不停地受到伤害;什么时候,选择了彻底抛弃不如意事,再也不去想它,思维它,也不去抱怨它、指责它,自己就不再被这件不如意事困扰与伤害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一件件不如意事的方式,和那个愚人对待热铁球的方式并无二致。我们总是不停地想着这件不如意的事情,并且不停地抱怨、指责,我们夜不能眠、辗转反侧,不愿意忘记这件事,不愿意饶恕制造这件事的人,却不知道自心在想着不如意事,并且指责、抱怨、不饶恕的时候,就是自心受到伤害的时候。自心受到的这种伤害,其实并非外境的不如意事造成的,而是自心的选择造成的,或者说是自己内心对这件事的不依不饶造成的。

什么时候,我们将心中的指责、抱怨彻底抛弃掉,开始饶恕别人,并且忘记不如意事的时候,我们内心的伤痕就会得到痊愈并消失。所以,难怪智者说: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不宽恕别人就是不宽恕自己

我们对待这个道理应该反复地观察,直到充分认识到缘着一件不如意事去抱怨、指责手拿一只烧红的铁球试图捏扁它确实是一样愚笨为止。

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坑洞或者沟堑,但只要绕过它们,就可以继续前行。这些坑洞与沟堑丝毫不能障碍我们前进,并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坐在坑洞或沟堑面前,整天想着它对自己所造成的障碍,并且不停地抱怨、指责,那么坑洞与沟堑就真的障碍了我们的前进,而且还对我们的心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就像前进途中的坑洞与沟堑,不去想它,想办法绕过去,或者根本不将其作为障碍看,而是当作一道风景看,一边欣赏一边绕过去,我们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很快乐。

据说,有一位哲学家在家里挂了一幅画,这幅画的内容就只有一个黑点,其它什么也没有。每一位客人造访的时候,总是盯着那个黑点,试图看出一点道理来。这个哲学家每次都微笑着向客人解释:这幅画中有那么多白色的空地你不去看,为什么偏要盯着这个黑点呢?生活中的不如意就像画上的这个黑点,如果我们的心专注在这个黑点之上,周围的一大片空白对我们来说,就似乎不存在了。其实,每时每刻我们的心可以有很多选择,为什么偏要选择思维、抱怨不如意之事呢?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好与恩赐,为什么不去思维、不去感恩呢?
有些人总是感叹命运不公,好像自己总是很不幸,好运气从来也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实际上,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过度地放大了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要知道,每个人、每一天在生活中经历的美好事情绝对不比糟糕的事情少,关键看你是否有发现美好事物的眼光。是选择花时间去享受那些美好的事物呢?还是浪费时间执著于糟糕的事物?如果选择了后者,幸福将与你无缘。
作为一个人必须意识到,生命的本质就是心灵的状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外境上的东西比人内心的安乐更重要,我们应当对自己内心的安乐负责,而且只有自己才能负起这个责。而对自己内心安乐负责的唯一办法就是选择好自己的思想,不要让痛苦、消极、抱怨的思想充斥自己的心灵,而应该让感恩与美好的思想时时在内心萦绕。

从一扇窗户看出去,有人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有人看到了满地的泥泞。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看天上的星星呢?一定要善用上苍赋予我们的选择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明玉 于 2013-8-19 15:28 编辑

      消除抱怨的转念作业 ——永不抱怨

在我们的心灵之上存在着一条永恒的规律——那就是因果规律。不管我们有没有认识到,或者承认不承认,这条规律都在起着作用,从来不会有半点偏差。因果规律告诉我们,所有起心动念的内容都会被存储进自己的心田——也即变成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变现成外境。所以,如果我们每一个念头的内容都是精彩而美好的,那么将来自己生活的环境、遇到的人与事都会是精彩而美好的;如果念头的内容不精彩、甚至是痛苦的,那么将来自己生活的环境、遇到的人与事都将是不精彩的、痛苦的。
当我们抱怨时,所思所想都是事物不好的一面,因而每个抱怨的念头其内容肯定是不精彩的、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如果允许抱怨的念头在心中生起一次,那就在心中播下了一个不好的种子,于是将来就会多一分不精彩或者自己不愿看到的场景。
而当我们感恩时,或者怀着慈悲去创造时,所思所想也必定是美好而精彩的。所以,如果能够让感恩或者慈悲的念头在心中生起一次,那么心中就多了一个美好的种子,将来我们所处的世界就多了一分美好。
所以,佛陀在无量的经典里面教诫我们要断恶行善,去除心中所有不好的念头,努力让感恩与慈悲的念头在心中生起。经书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果我们能遵从诸佛的教导,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那么我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知道,抱怨的本质就是让不满一次又一次在心中泛起、撞击并折磨自己的心灵,种下一个又一个不好的种子。所以,按照因果规律,所有不想将来遭遇痛苦的人都应当千方百计地阻止自己去抱怨。
如何阻止抱怨呢?因为所有的抱怨都来源于对人对事的负面看法,所以要阻断抱怨,就必须阻断对人对事的负面看法,学会从正面看待一切事物——也即学会转念,将对周围事物的消极看法转化为积极的看法。
在《一念之间: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这本书中,作者拜伦·凯蒂传授了一种转念作业技巧。按照她所传授的技巧,一个人可以像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样,通过回答与思考问题,可以将自己心中的消极心念转化为积极心念。这个转念作业的完成,具体操作有如下四步:
第一步:用笔在纸上写下你的抱怨。这包括两个方面:1)抱怨的人或事;2)抱怨的原因。例如,你心里最近对张三很不满,甚至很痛苦、纠结,此时你不妨坐下来,拿出一张白纸与一支笔,写出不喜欢的人或事。例如,某女士正对她的丈夫张三生气,此时她可以写到:我不喜欢张三,对他很生气、很不满。然后再分析一下不喜欢的原因并写出来,例如,她对张三生气的原因可能是:他不肯听我的说话,对我不够体贴,老是与我争辩我说过的每一句话。她可以将这个生气的原因认认真真地写在纸上。
第二步:拷问抱怨原因的合理性。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所有的痛苦烦恼都源于我们对人对事的错误的观点与看法,而痛苦和烦恼之所以能够持续存在,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反思存在于内心的这个导致痛苦与烦恼的观点的合理性,甚至拼命地去维护。如果我们直接面对心中那个导致痛苦与烦恼的观点或看法,并仔细去审视和分析它,就会发现百分之九九的导致内心生气抱怨的观点都是很荒谬的。由于人们习惯于维护自心的观点,所以拜伦·凯蒂建议了两个问题来拷问内心的抱怨之因:
1、那是真的吗?你反问你自己:张三不肯听我的说话,那是真的吗?然后就静静地等待,等待内心出现公平正直、没有偏颇的声音。

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你不妨追问下去:我能百分之百地肯定张三不肯听我说话吗?有时候,我们外表上看来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但是自己实际上还是在听的,张三会不会就是这种情况呢?他听我说话,而我却武断地冤枉了他?

通过上面这两个问题,你常常会发现导致痛苦与纠结的很多观点都是很荒谬的。大慈大悲的佛陀曾教诫我们说:真理会让人感到幸福快乐,谬误会让人们遭遇种种痛苦。所以,内心的痛苦与烦恼本身就是自己心中存在谬误的最好的证明。

第三步:观察抱怨的合理性。我们通常会认为:既然对方是这样的,或者事情是这样的,我抱怨对方或者这件事,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当我们对这样一种反应进行观察时,就会发现这种反应是欠妥的。拜伦·凯蒂建议用以下两个问题来观察抱怨的合理性:

1、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这个问题是让我们发现上面两问所拷问的存在于心中的错误观点对自己心情的影响。此时,你仔细检视内心,你会发现,当你心中持有:张三不肯听我说话的观点时,你会:非常不高兴,甚至会与之争吵,以牙还牙等,你可以写下你的反应。

2、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此时,你会发现,当你没有张三不听我的说话这个想法时,你会很自在,不会出现任何纠结。

透过上面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观察,你往往会发现,即便张三真的不听我说话,其实自己也是没有必要对他生气或抱怨。

第四步:反向思考。反向思考也称为换位思考,也即将自己与他人换位,假想自己心中的抱怨以及抱怨之因不是自己对张三的,而是张三对自己的,或者其他人对自己的,此时自己会有什么反应。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中说: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反向的换位思考,是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同时观察抱怨与抱怨之因的合理性。我们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自己的思想站错了地点,现在让自己的思想换一个立足点,我们的思想本身就会得到升华。此时,你可以将换位思考的句子写在纸上:张三对我很生气,因为他认为我不听他说话。当你写下这个换位思考的句子时,你会本能地出现两个反应:1)张三是不是冤枉了我?2)即便我不听他说话,可能也是有原因的,难道他就应该对我生气吗?你看,人心就是这样——总是会偏向自己而苛求他人。

据说,拜伦·凯蒂传授的这四个步骤的转念作业,让成千上万的人去除了痛苦,改变了命运,过上了健康快乐的生活。如果此时的你内心充满抱怨,不妨也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完成拜伦·凯蒂布置的这些转念作业题,看看自己心中的抱怨是否会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0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有一种美德你不能没有,就是感恩,有一种缺点你不能有,就是抱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这幅画中有那么多白色的空地你不去看,为什么偏要盯着这个黑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20:44 , Processed in 0.14442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