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唯识法门在心理健康上的应用 唯识学中谈到许多生活调适的法门,它们是心理调适的指引和情绪管理的方法,是精神生活成长的资粮,也是修行觉悟的重点。现代人过着纷扰紧张的生活,抱着功利多欲的价值观念,免不了有情绪失调的痛苦。这些痛苦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现代人必须善于运用唯识的技巧,作心理调适。兹选择唯识法门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方法,阐释如下: 〈一〉遍行技术的运用 唯识学告诉我们,意识的作用是整体性的。你所接触的事物,受到的刺激,遭遇的事件,都会引起你的注意,产生你的想法。引起你的行动,伴随而来的是你的感受和情绪,以及存续在心中余波荡漾的思念。这样的心理现象称为遍行。它的主要理论是触、作意(注意和行动)、受、想和思这五个心理层面是同时出现的,是互相影响和干扰的。因此,只要有一个因素变动,其他的因素也跟着起变化。 痛苦的感受,是由于识的变化所产生的: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感受,也决定了你的行动和自己的心情。因此,要改变心情,就必须设法在其他的四个因素中作调整;要改自己的习惯,也必须从五个因素中作调整。 就拿乐观与悲观两种人来说。乐观的人积极进取,对于生活中的挑战,比较有毅力去面对它,有较好的信心和把握。他们比较健康,工作效率好,成就也比较好。至于悲观的人,想到的都是困难和畏惧,倾向于逃避退缩,心情沉重。他们缺乏进取,所以情绪也比较忧郁,工作的效率也受到影响。 乐观的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想法是“啊!这个挑战背后,必然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怎么办,但我可以研究和学习,寻找解决之道”。这样的想法,令他作了积极的行动,去学习和研究,去找人协助,于是心中的感受是充实的,是抱着希望的,他们的情绪当然比较好,心中所思念的也是一个好的梦想。 悲观者的想法是“糟了!真倒霉,又碰上难题了”。于是采取了逃避或隐瞒的行动,把事情拖过去就算了。由于退却的想法,造成了拖的行动,产生消极的情绪,心中存续的念头是不安、无奈和痛苦。 于是,要想改变坏心情,就要改变自己的想法,采取新的行动。另一方面,你想要有新的作为,就必须有新的心情和看法或想法。在心理治疗上,遍行的意识改变技巧,已被推广运用。可以用它来改变人的行为、想法和情绪,使痛苦的人得到治疗,使生活适应不良的人得到改善。遍行技术若结合西方的现实疗法,可以有效地用来改变不适应行为。当然,遍行技术也可用来作为个人心性修养的工具,用来培养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乐观旷达和心情的调适。当一个人遇到困难,要扪心自问: “我遭遇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目前这样做对我有益吗?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如果我想改变,要从哪里着手?计画如何?” 人若能透过遍行技术,作成计画,落实去执行,可以使自己过得积极成功。 想法和作法决定情绪,情绪也干扰了想法和做法。乐观与悲观的分野,愤怒和沉着的差异,贪婪与恬淡的不同,自私与公义的分际,傲慢与谦和的表现,焦虑与自在的区隔,都可从五遍行的观念和技巧中得到解释。 悲观的想法和情绪,不但影响人的健康,也影响人生的成败,所以特别再举例说明:人生很像一条船舰,在大海中航行。由于竞争过程种种意外,我们免不了碰撞,以致船壳破洞进水。如果船里头有隔舱,只要把舱门关起来,受创只是一个舱进水。如果没有隔舱,那就会不断进水,导致沉没。 乐观的人,看到挫折和失败,会对它作区隔,知道自己的损失和痛苦在那里,也知道他还有许多可以运用的资材和机会。能在这上头作意、想法和行动的人,就产生好心情,积极振作起来。反之,把一件挫败,看成整体人生的挫败,那就像船舰没有隔舱一样,泛滥起来造成大灾难,那就是消极悲观。在心理咨商的实务中,可以看出善用遍行技巧的人是健康的,不懂得运用它的人,往往成为人生的挫败者。当然,在学佛的历程上,要成就觉者的圆成性格,也要从遍行技术的运用中去努力,前面所谓唯识的五位,其实就是要与这个技巧相衔接运用,才会具体落实。 透过这个唯识法门,可以做许多修心养性的功夫,谨举数例作为运用之参考: 1.心情郁卒或忧郁,通常由于endorphine分泌不足。这可以透过运动而恢复这种化学平衡。若采取行动“每天运动一小时”,经过数周之后,心情便会改善,生活态度也比较积极振作。这在心理学上已实验证实。因此,人只要肯采取正确的“行动”,每天去运动,便能产生新的想法、感受和情绪;同时在感官和记忆方面也会有明显的进步。 2.失恋的青少年,若把失恋想作“人生的破灭”,他就会陷入绝望的感受和情绪,从而痛苦不堪。引发厌世自杀的念头,最后执行了自杀的行动,了却他的一生。这是不当的想法,导致悲剧收场。反之,他的想法是:失恋只是现在,我可以再去创造新的爱情;自己的人生除了爱情之外,还有许多友情、父母的亲情、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除了感情之外,还有事业、学业值得开拓,有诸多兴趣值得培养,有各种发展可能性在眼前。若能区隔出“失恋”只是林林总总生活内容中的一项挫折,而且以后还可以去开拓新的爱情,那么这种想法,会带给一个人新的行动和情绪,而创造生活的新机。 3.你可以透过悲观的想像,把自己的情绪弄得很糟,不久你的想法和行动,却跟着起消极的变化,连对于周遭的事物都会觉得不带劲或看不惯。团体也是一样,当群众被扇动,起了情绪骚动时,处理他们的事件就要当心,因为他们会做出非理性的思考和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