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86|回复: 7

《楞严经》中开示能够转生六欲天的人在世时的品质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檀清磬 于 2012-5-29 22:06 编辑

    《楞严经》卷八中,详细开示了作为一个人,在五戒修行十善的正因的过程中,淡泊欲望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往生欲界六天,相关经文和注解如下: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楞严经正脉疏》云:“己色为淫。非己之色为邪淫。此人妻妾皆具。而但于非己之色不外流逸。必言心者。言其不但身不敢犯。而心亦无一念也。澄莹生明者。以欲念有节。意多收敛。皎洁不污。心地光明。然须更兼十善精研方能如是。”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楞严经正脉疏》云:“此人但有一妻。仍于妻之淫爱减少疏淡。而不频数浓厚。净味不全者。间有淫念起时。然亦胜前多矣。超日月明者。前天仅齐。此高一倍故也。在须弥山顶。以非空居故。犹为人间之顶。”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楞严经正脉疏》云:“此人不逢欲境。淫念必不自起。逢时未交之前亦自起念。暂交者。但了一时之念。无留恋之情。去即释然。不复追想。此于净中必有全味。渐向定心。故言动少静多。齐此能感空居朗住也。问。空居者。宫殿池树皆何所踞。答。七宝琉璃。大地无异。但欲下时。即虚豁无碍。例如人间大地。圣贤天鬼皆能上下虚豁无碍。当知万法虚妄。业力使然。故虚实并现。昧者诚未达也。此天较须弥更高一倍。故日月不及。而身殿自光遍周互照。须焰摩。此云时分。环师谓以莲华开合分昼夜是也。又当知此人不逢无念胜前天也。”


    “一切时静 ,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楞严经正脉疏》云:“此人比前人一切时中自己全无淫念。但应彼淫境迫触。不能拒绝。准下详此必于交时不能无味。精微。即内院妙境。精而非粗。微而难见。粗心众生所不能窥。外院尚不知处。何况余天。故言不接等也。三灾不及者。即法华所谓我此土不毁。而众见烧尽之意也。”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楞严经正脉疏》云:“此人无念应境皆同前人。但交时无味胜前人耳。横陈者。即现前淫境迫拶。力不自由也。彼则毕竟无心。故全无味。如嚼蜡然。越化者。能超越下天。能变化乐具。乐其自所变化。故名乐变化。”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楞严经正脉疏》云:“无世间心者。心希上界。不乐世间。但随世间。权同妻室。至于交时。不但无味。而且神游外境。了不干涉也。温陵曰。化。即第五天。无化。即下天也。诸欲乐境不劳自化。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名他化自在。”


    “阿难 ,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楞严经正脉疏》云:“动字单约欲躁动为言。世人于此无节制者。其动最乱莫可羁勒。若瀑流。若逸火。若奔马。无可为喻。昏狂累坠。常溺三途。故此六欲诸天。以渐节制而向于静。故曰出动。盖初天且止外动。二天内动亦减。三天遇境方动。四天境迫不违。五天交中无味。六天形合心超。皆是以渐出离欲中乱动。心迹尚交者。谓前四天尚兼心交。以有味故。后二天但是迹交。以无味故也。自此以还者。齐此天以下直至阿鼻。皆欲界摄也。以三欲事同。男女相具也。岳师引天台言十善外。前三天各兼功行。后三天各兼禅定。不但只轻淫欲。希生天者不可不知。其引俱舍六天受欲重轻。乃果中事。非今经修因之旨也。俱舍颂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彼解异予所闻。曾闻教中有偈云。四王忉利同一道。焰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相视他暂视。此是六天真快乐。一道应即交抱。而分形交勾抱亦可。且统纪谓形交无液。非同人间也。夫淫欲乃坠缚根本。六欲以轻而渐升。四禅以绝而高举。是则不舍欲心。上界犹不可希。况望出三界。修三摩地耶。此所以阿难必缘是而起教也。缘缚习重。卒不能断者。亦须惭厌发愿。或往生。求毕竟离。慎勿附会华严等上圣境界。以自欺自陷于魔说也。此间别有欲界魔天。欲境威权皆出诸天之上。此经摄于第六。故不别说。六欲已竟。”



    由此观之,上升天界善道,尚需节制欲望,淡泊明志,何况是超越六道轮回,修证无上菩提呢!
发表于 2012-5-2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楞严经》,感恩师兄布施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随喜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楞严经》把生命和修行的真相讲得透彻无比,上至天堂下至地狱,每一类众生的习气和境界,每一步修行的方法和可能存在的误区,都展露无遗。真可谓: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楞严兴,正法兴,盛世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私寡欲,奉行十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0 17:47 , Processed in 0.17389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