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是指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形成于释迦牟尼创教时期,并且被不断地充实和完善,阿罗汉小乘圣人所修学的是四谛法门。四谛是苦集灭道四种,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道理。也是释迦牟尼佛对小乘圣人阿罗汉说的。佛成道以后,经过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思维研究,观机施教,就到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门。这就是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为什么说三转十二行相?那就是说,三次地讲四圣谛,每一次讲四个谛——三、四,一十二,叫三转十二行法轮。 什么叫做三转呢? 第一示相转:(上根人)佛对二乘人指示出四谛真实之相。佛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劝修转:(中根人)佛说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 第三作证转:(下根人)佛说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每一谛都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三四十二,因称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 使阿罗汉听了以后,发心修行,知苦谛生死,断集谛烦恼,慕灭谛涅盘,修道谛法门。使他们觉悟,苦是三界内分段,变易生死的苦果;集是三界内见、思二惑烦恼的苦因;灭是三界外涅盘的乐果;道是三界外三十七助道品的乐因。这就是三界内、三界外的二重因果,称为示相转。 佛对小乘人指示出苦集灭道四谛的体相以后,又积极地劝勉他们,既知之后,就要精进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法门,断见惑与思惑烦恼,跳出生死轮回,得证不生不灭的涅盘,称为劝修转。 由于小乘人,虽然愿意修道或恐中途发生怀疑,这样修行是否能够得道呢?所以佛再以自己的经历来作证说:我对于苦集灭道四谛,是完全做到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我就是经过这样修行得成菩提道果的,称为作证转。 “谛”是真实道理,丝毫没错的意思,有实在和真理的含义,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四谛也称四圣谛,意思是四条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概括了佛教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列举了苦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产生苦的原因,指出了消除苦的方法和途径,描述了达到解脱的境界。 苦谛是列举苦的种类或表现形式,最常讲的是四库和八苦,四苦是指生老病死,八苦是指在四苦之外加上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五盛阴。在八苦中,前四种是讲人的自然过程的苦;第五至第七种苦是讲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苦,第八种讲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苦。 集谛探索苦产生的根源,认为人生之苦都是由贪欲、愚痴引起,特别是种种渴求和欲望人们的愚昧无知直接引起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描述苦难之后的境界,即涅磐得绝妙境界,这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 道谛指消除痛苦、达到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一般称为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考)、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而不懈怠的修行)、正念(正确的忆念)、正定(正确的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