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62|回复: 8

冬季护心是关键 心脏猝死每年夺命50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弘亮 于 2011-11-17 20:41 编辑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居上焦,属阳脏而主阳气。《血证论》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即指心的阳气相当旺盛,既能温煦人体,又能推动血液运行,营养全身,维持生命,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水液代谢等,均依赖于心阳的温化作用。故古人把心脏比喻为天体的太阳。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阳中之阳,心也。”“心属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为火脏”。所谓“夏气”、“太阳”、 “阳中之阳”都是指心脏中存在着一种阳热之气,相当于“热能”,所以古人都用“火”来形容它,这种具有火热性质的阳气,经常要保持一定的量来维持生理功能,诸如血液的循环,脾胃的运化,肾水的温煦等,都不能缺少这种阳气。这种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心与夏气相互通应: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着的统一整体,五脏分别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心与夏气相互通应,是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的特性相一致的。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如果心脏有病,适逢夏季自然界阳热之气滋助,则能病情缓解,特别是心阳虚衰患者,在夏季自觉症状多有减轻。
       相反冬季心气弱的人却是一种考验,由于寒冷刺激肌体,使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寒冷的气候会让血液更黏稠,人体的胆固醇含量在冬季会增高,呼吸系统感染也会增多。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血压容易升高,加重了心脏负担。同时,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随着气温的降低,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荷。
 此外,冬季气温变化迅速,温差、气压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突然受寒冷刺激,冠心病人的冠状动脉在原有机械性狭窄的基础上容易发生收缩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寒冷季节,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气喘等,这些都会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
发表于 2011-11-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布施分享

养生养心

怎样具体的防护呢?

注意保暖,参与心经共修……

大家还有好的方法分享吗?

一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弘亮 于 2011-11-18 18:54 编辑

       亲属强化急救意识
  当猝死发生时,积极正确施救,也能减少死亡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猝死病人可能会有以下先兆:在病发前的几天甚至几个月前,有可能会感到胸闷、心慌、乏力;病发前一个小时,会忽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头晕。这时患者及家人应强化急救意识,及时到医院诊治,做好预防和抢救的准备。
  当猝死发作时,如果在2分钟内进行抢救,大约有50%的人可以存活。研究发现,当心脏性猝死发生时,实施了心肺复苏的患者,23%的人能存活至出院,而在无人为其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下,存活率则只有4%。
  专家提醒,在远离医院、没有医生的情况下,一旦有人出现心脏性猝死,除了要马上打120求救之外,正确的抢救步骤为:首先将病人就地平躺,大声呼唤,如果发现病人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要立即对准病人的前胸正中偏下部位猛力捶击1-2拳。同时捏住病人的鼻子,对他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往病人嘴里吹4口气,然后进行胸部按压,每分钟100次,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2次,一直坚持到急救人员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心脏之外的信号易被忽视
  典型的急性心梗会引起大多数人的警觉,但日常生活中有四种急性心梗患者并不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急性而剧烈的疼痛,容易被人们忽视。
  一是有约30%的急性心梗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气、呃逆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常被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患者腹痛剧烈时,常就诊于外科,贻误治疗。发生上述症状的原因为,心脏病变刺激迷走神经,或病变在心脏下壁,或合并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胃肠道反应。
  二是患者主要为呼吸道症状,多数表现为咳嗽、气喘;有的只感觉胸闷、憋气,或自认为气不够用。如果患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易误诊为肺心病。症状发生机制为,急性心梗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造成肺部淤血,易并发支气管感染。
三是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突然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抽搐等,易与急性脑血管病混淆;有的患者表现为除胸骨后疼痛外,还有咽、下颌、颈、肩、枕部、前额、腰部的疼痛。症状发生机制为急性心梗时,心血排出量急剧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尤其是原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脑循环障碍;另外,急性心梗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痛觉,并可向颈、胸脊神经支配的任何部位放射。因此,切不可将上述疼痛及不适当作咽炎、牙病、颈椎病、肩周炎、血管性头痛而疏忽大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注意事项
  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疼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有所改进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有些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有所改进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总是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病人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强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尤其提醒】冬季来临后,心脏病人都要做一次全面的心脏检查,至少要做一次心电图检测,充分了解我的病情,并结合病情服用药物,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心脏病人来说,情绪的不稳定是大忌。情绪波动起伏,心烦意乱等都极易引发心脏病,一定要设法调整心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情,就可以不可以避免出现意外。
  寒冷时,人体血管收缩,血流不畅,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是造成心脏病突发的主要因素,一定要保持头和脚的暖和,俗话说“头冷冷透心,脚暖暖一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芝麻治心绞痛
    药方组成:黑芝麻、白糖各0.5公斤。
  制作:用水将黑芝麻洗净后晒干,然后置于锅内用文火(小火)烤熟,后把黑芝麻倒到一个干燥洁净的大瓷碗里,用木锤把黑芝麻捣得粉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装入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阴凉干燥处,可长期保存食用。
  注意,烤时火不宜太旺,且要不断用铲子翻动黑芝麻,炒至闻到芝麻香气即可,不要把黑芝麻烤得太过火。    服法:口服,每次3~4勺,每日3次。
  疗效:病情轻者连续食用2个月就可见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食用芝麻可降低胆固醇,因此,黑芝麻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外,食用芝麻还可以增强体力,有益健康。据传,古罗马的角斗士在进行肉体搏斗前1个多小时,每人都要食用0.5公斤的芝麻以增加体力。鉴此说明,芝麻可以治疗疾病,还可强身健体。
  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戒烟据医学调查表明,吸烟者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2倍。可见,吸烟对于患有心脏病的病人来说,其危害无疑是大的,因此,烟当戒除是勿容置疑的。
  2?注意饮食清淡。
  3?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对心脏疾病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但必须指出,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进行力所能及的、适量的运动。
  4?心胸开阔凡事泰然处之。切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大动肝火,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
  5?注意休息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6?节制房事尤其在发作期间更当注意,以免因过度兴奋引起不测,甚至危及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1周,我们这里的人民医院就出了一件事。一位病人因为腹痛来诊,门诊医师没有查心电图,诊断为急性胃炎,予静滴奥美拉唑,液体刚输了一点,病人就突然死亡了。
因为病人家属大闹特闹,无法做死亡鉴定,但根据患者长很肥胖的情况来判断,估计是死于心肌梗塞!这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点评

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19 0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剑无锋 发表于 2011-11-18 22:31
前1周,我们这里的人民医院就出了一件事。一位病人因为腹痛来诊,门诊医师没有查心电图,诊断为急性胃炎,予 ...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7:45 , Processed in 0.234619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