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11|回复: 5

一声渐儿茶,双泪落君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9-15 22:20 编辑

一声渐儿茶,双泪落君前(转)

中国茶史第一人陆羽,字鸿渐,昵称渐儿,当时人们把他煮的茶唤作“渐儿茶”。
      

他的身世凄苦。他是个西湖弃儿,被竞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拾得收养。其貌不扬,还有口吃,长大后不愿削发为僧,逃到戏班子当了优伶……

后来他采茶觅泉,诵经吟诗,每每至日暮,才号泣而归。唐代宗曾封他太子文学,他没有接受,留在了民间,留在了他宿命的历史位置上。
      

相传:

智积禅师是位嗜茶的和尚,而且非陆羽煮的茶不饮。后来陆羽云游他乡,智积就此停饮。后来代宗召智积进宫晋见,每天命宫中煮茶名手奉上名茶,一再劝智积品饮,希望得到他的赞美,但智积总是尝上一口,便默默放下了。代宗不服,密诏陆羽进宫,由他烹茶再端于智积,智积照例喝了一口,立即惊讶地说:“渐儿何时归来?”代宗惊问何出此言,智积笑道:“方才饮的是渐儿茶。”代宗至此才心服口服,让陆羽出来见过师傅。
      

这个故事有另一个版本,主角之一的智积禅师换成了国师佛光和尚,陆羽的远游也有了理由,是奉帝命遍访天下名泉,其他的,完全相同。

陆羽的差异之精,和尚的知茶之神,都是一样的。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似乎还有什么,在触动我的心。
      

传说是不是真实的,我不得而知,但是历史上的记载,陆羽受到的待遇不是这样的。

宋代王鎲《唐语林》和《新唐书》的《陆羽传》告诉我们:御史大夫李季卿把他召来,然后只因他衣着寒素,又没有谄媚讨好地玩眩目的茶艺花招,就看不起他,先是不行礼,后来又叫人用三十文打发他走了。区区三十文,简直是打发叫花子啊!这样的轻蔑无礼,使绝经清高的陆羽感到无比屈辱和愤怒,以至于写下了《毁茶论》来发泄心中的愤慨。《茶经》的作者写《毁茶论》,谁能想象他的尊严受到怎样的伤害?
      

回头再看看那个渐儿茶的故事。多么温暖,多么感人。原来最让人感触的,不是陆羽的神乎其技,也不是和尚的精于品茶——是哪位和尚更不重要,这个故事说的是:知音难觅。
      

世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世有渐儿茶,而禅师在何处?

那样的相知相重,那样的知遇之恩,是多么的难得!

都说渐儿茶好,可是好到什么地步?

对真正的知音来说,是好到不可代替,好到不能容忍退而求其次。

旁人也说渐儿茶好,皇帝也知道陆羽手段高,但是皇帝不相信,那种好是独一无二的,他更不相信,精诚所至,茶能通神,有人能通过一口茶,就分辨出陆羽和其他高手的区别。
      

我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因为孤苦的陆羽需要这种灵魂的温暖。我们也需要。

我还愿意想象,当皇帝叫人给智积送上那盏茶的时候,陆羽——一路上备受辛苦、冷遇的陆羽,就站在侧旁的帷幕之后,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又难免些微的担心,侧耳倾听,他的耳朵甚至没有放过差距接触的轻微脆响,以及啜茶的声音。皇帝和他都知道,他,只有一口茶的机会。然而,智积没有让他就等,他惊喜而清晰地说:“渐儿何时归来?”

一口茶,他就认出了陆羽,斩钉截铁,不做他想。陆羽走出遮身的帷幕,对着师父拜了下去,他的身子伏的那样深,因为他要掩饰自己的热泪。
      

皇上的赏赐与灵魂无关,荣华和富贵与内心无关,只是人生在世,如果没有这样的知音——多么寂寥多么荒凉。千古之后,怀才不遇的人,如果看到这一幕,是否会替陆羽流下那忍住了的眼泪?
      

一声渐儿茶,双泪落君前!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的茶 (转)

文:林清玄
  
读茶神陆羽的资料时,令我感动的有两处:

一是陆羽和师父智积法师的感情,

一是陆羽和皎然法师的友谊。

友情的茶
心医版全文: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789&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的心经  (转)

——写给天下赵州禅茶社在柏林禅寺闭关三年的那些普洱
心.jpg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东侧粉壁上,阳光描绘的树影,密了、稀了,已经三次。

不知不觉,窗外,春花、夏雨、秋月、冬雪,已然三度。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三年期满。

积淀了三年的时光是否化成生命的能量与滋味?

没有肯定的答案。但心里有底。

即便再去面对世事的沧桑,红尘的喧嚣,我已经学会了“观自在”。

有人说:白茶是蕴藉的白领,绿茶是清丽的少女,黄茶是优雅的“潮男”,红茶是风韵的少妇,青茶是体硕的力士。

那么,黑茶呢?

比如说,普洱是什么?

有人说是禅者。

闭关三年的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静坐闭关的禅者。

关房的门打开了。

远远地,一袭缁衣轻缓而来。

我想喊一声“师父”,却没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

我虽闭关,依然是茶啊。

所以,只能静静地看他,走到跟前,低眉,合掌,道:“阿弥陀佛!”


茶的心经
心医版全文: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796&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点评

欢迎“幻法”来心医版品味禅茶:)  发表于 2011-9-18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明白了好茶原来茶是用心泡出来的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3:04 , Processed in 0.706489 second(s), 21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