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58|回复: 3

zt:茶缘 佛缘 养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順心如意 于 2011-8-21 17:15 编辑

寺庙与道观多藏于青山或密林中,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去朔源生命的本源。山高水好产新茶,便有所谓“寺必有茶,僧必善茗”的说法,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僧人对茶的研究和酷爱。

我国最早种植茶树是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吴理真,他将七棵茶树植于清峰,被当地人称为仙茶。这七棵树氤氲了蒙山雾岚的灵气,茶质芳冽,成为贡品。大唐天宝年间在此建立了唐明皇的御购茶园,流布千年,“蒙山顶上茶”由是闻名天下。这是佛教与茶最早的记载了。饮茶,从科学角度讲,对人体有诸多裨益。助消化、去血脂、生津利尿……等等,而茶本身的淡与雅,又为人生的修身养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乃至不少地方,一日无茶便口中无味,生活少趣。仿佛必得有茶水的时时“浇灌”,生命才枝青叶绿,勃发生机。

佛教禅宗主张静气养性,提倡坐禅,暮鼓晨钟里诵经念佛,不免人困乏力,而茶可以清心、提神、醒脑,茶便理所当然成为顺应佛事的伴侣,由此与茶结下了宿命的缘份,以种茶制茶到泡茶品茶,千百年来总结出一整套的茶道文化。茶也顺时而成为寺门僧人联系世俗、接待施主说天道地、讲经释法的特殊媒介物。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种种趣话、禅谈便是最典型的一个例证。我们作为芸芸众生的俗世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能怀宽容惜悯之心,不去做过头事,所损失的常常不过是眼前的虚名小利,得到的却是整个身心的自由自在。

从本质上说便是一种佛性佛缘了;再如果又能与绝对国粹的茶缘常相伴随,透澈身心,那么,和“茶禅一味”“茶僧一缘”之说相近似,我们便拥有了别一种优雅的养身之道了。
发表于 2011-8-21 1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作为芸芸众生的俗世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能怀宽容惜悯之心,不去做过头事,所损失的常常不过是眼前的虚名小利,得到的却是整个身心的自由自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感恩楼主分享布施清凉

也请楼主吃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5:58 , Processed in 0.70439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