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68|回复: 6

国学和“六艺之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6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刘梦溪

一、“国学”作为某一种学问的代名词,出现在晚清。至少1902年梁启超和黄遵宪的通信里,国学这个概念他们就在使用了。但这还不一定是最早。中国古代的文献载籍里,也有“国学”一词,所指都是国家所立学校的意思,与现代的国学概念迥不相侔。


  前不久看到余英时先生在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上的报告,谈大陆的国学热问题,他提出国学的概念是从日本传来的。“国粹”一词来自日本,我的《论国学》里考订甚详。“国学”也是舶来品,则愿意看到更多的证据。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学是当西学东渐之后,与西学相比较,才有了国学这个概念。这就如同中国文化,先秦两汉唐宋元明以及清的前中期,根本没有中国文化一说,也是在晚清西方文化大规模涌入,本土知识人士重新检讨自己的传统,而提出中国文化问题。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本着“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后来梁启超转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的“旧学”、“中学”,和国学的概念非常接近。


  1902至1904年梁启超写的《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其最后一节写道:“近顷悲观者流,见新学小生之吐弃国学,惧国学之从此而消灭。吾不此之惧也。但使外学之输入者果昌,则其间接之影响,必使吾国学别添活气,吾敢断言也。”(《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粱卷,页120)其将“国学”与“外学”与“新学”相对应,这和将国学与西学相应并立,是同一机杼。

http://www.huazang.org.cn/bencandy.php?fid=2&id=548

[ 本帖最后由 順心如意 于 2011-7-6 10:2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探讨国学问题,首先须要别择区分厘清国学的这一品格,即把现代国学的取义和古代的“国学”一名,严格地区分开来。否则便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


  二、但早期的学者在使用国学一词时,并未对概念的内涵加以分疏。


  直到上世纪20年代,胡适提倡整理国故,第一次对国学的内涵作了界定。他说:“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研究国故的方法》)又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学季刊》“发刊宣言”)这可以看做是胡适给国学下的一个定义。他把国学等同于国故学。


  如果这个定义可以成立,则举凡研究一切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都是国学。但历史文化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未免太庞杂,哲学、法律、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服饰等等,都可以囊括在内。对所有这些内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国学吗?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后来大家比较一致接受的定义,是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直接联系在一起。


  以此,钱宾四先生《国学概论》之弁言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两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马一浮先生抗战期间在江西泰和讲国学,开宗明义也标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泰和会语》)这已经是给定的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长时间以来,学界使用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所涵蕴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定,已经经历了内涵收缩的过程。盖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


  职是之故,二十世纪的大儒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的新的定义。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举此一名,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两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今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泰和会语》)就是说,在马一浮先生看来,所谓国学,就是“六艺之学”。


  “揩定”一词是佛家用语,马先生说:“每下一义,须有法式,谓之揩定。”(《泰和会语》)马一浮提出国学就是“六艺之学”的新的国学定义,态度极为郑重,学理意味也极为深厚。


  三、“六艺”亦称“六经”,就是孔子删定的六门学问。


  我国学术的源头即在于此,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亦出于此。我们今天讲国学,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六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乐经》不传,但《礼记》中有《乐记》一篇,其内容似尚可为继。其它“五经”的现存文本,虽中经秦火,又不免有汉儒的增窜,很难说与孔子手订旧稿为同一物(孔子所删订主要是诗、书、礼、乐)。但“六艺”文献的原真性质和原典精神,终无可疑。


  汉郑康成尝撰有《六艺论》,今已不得其全,唯《经解》郑注尚称典要。孔子解“六艺”,其为教亦有得失之论,认为如理解过于浮面,就会导致《诗》失于愚,《书》失于诬,《乐》失于奢,《易》失于贼,《礼》失于烦,《春秋》失于乱。实际上,这种“六艺”偏失的情况,历史上是经常发生的。解决的办法,是使自己的理解能够深达其义,不可浅尝辄止。


  至于“六艺”在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发生的作用,《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有如下的概括:“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说的虽然是“六艺”的精神品性,同时也是生之为人所必具的各种修养和品德。


  换言之,“温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通知远”是人的学识,“广博易良”是人的和乐,“薭静精微”是人的玄思,“恭俭庄敬”是人的礼敬,“属辞比事”是人的正见。这样就可以使“六艺之教”的濡染结果,变成温柔敦厚而不愚、疏通知远而不诬、广博易良而不奢、薭静精微而不贼、恭俭庄敬而不烦、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正义》卷第五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庄子•天下篇》解“六艺”又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马一浮先生认为上述孔、庄两家对“六艺”的解释,简明而得其宗趣。


  马一浮还说:“有六艺之教,斯有六艺之人。故孔子之言是以人说,庄子之言是以道说。《论语》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即六艺之道,人即六艺之人。”(《泰和会语》)从今天的角度言之,我们作为现代人,尽管为各种闻见的知识所包围,可是我们的精神血脉里亦不可没有“六艺之道”。而虽为现代人,又何妨也是受过“六艺”熏陶的“六艺之人”。所谓“六艺之人”,就是人的自性和“六艺之道”融而为一。长期受“六艺”熏陶濡染,可以使“六艺之道”回归人的性自体。因此在马先生看来,“六艺之教”应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马一浮先生是迄今最重视“六艺之学”的现代学者,当然也是将中华文化的最高典范“六艺”揩定为国学的现代学者。


  他提倡六艺之学、六艺之教、六艺之道,无异于寻找到一条既连接古今又能够沟通中西的对话途径,此不仅我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构建全球精神伦理的需要。马先生是鉴于对“六艺”精神脉理的研几深微,向国人和世人发出的一种现实的期许。


  故所谓国学者,乃是“六艺之学”也,经典之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鉴于此,我主张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应正式设置国学的课程。  2006年,我在《论国学》长文中曾提出,应在小学正式开设国学课。后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国际著名的文化社会学家金耀基先生的函示,他认为不仅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都可以设置国学的课程。他信中与此一设想有关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尊文《论国学》中“一点设想”,建议在小学设国学一科,内容以六艺为主。读来叫我又惊恐,又欢喜。此是文化教育绝大事情。此涉及为“价值教育”(或“伦理教育”)在今日(中西均然)垄断的“知识学”外寻求一位置,也是在今日学校(特别是大学)的课程中寻求一位置。我最欣赏尊文所说“这样将来终会有一天,所有中国人的知识结构里面,都有我们华夏民族最高端的文本经典为之奠基,使之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一段话。鄙意与尊见略有不同者,以为学校应不限于小学,中学、大学或更重要。国学内容则以《四书》(尤其是《论语》、《孟子》)为主。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此信写于2008年3月8日,是他收到我寄呈的《论国学》一书之后,写来的回示。


  我完全赞同耀基先生的高见。的确不应限于小学,中学、大学也许更为重要。而且他把此议提升到教育学的学理层面,认为此举是在垄断的“知识学”外,为“价值教育”或“伦理教育”寻觅一席之地。


  我之初意,不过冀图在未来中国人的知识结构中注入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俾便日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上都带有中华文化的识别符号,经耀基先生这样一讲,其理据更加充分,而且还有教育之学理存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要之其神韵典要具在《六经》。也就是马一浮先生所说的“六艺”。马一浮说:学者当知六艺之教固是中国至高特殊之文化。惟其可以推行于全人类,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至高。惟其为现在人类中尚有多数未能了解,‘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特殊。故今日欲弘六艺之道,并不是狭义的保存国粹,单独的发挥自己民族精神而止,是要使此种文化普及的及于全人类,革新全人类习气上之流失,而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方是成己成物,尽己之性,尽人之性,方是圣人之盛德大业。若于此信不及,则是于六艺之道犹未能有所入,于此至高特殊的文化尚未能真正认识也。”(《泰和宜山会语》,《马一浮集》第一卷,页23)


  因此,如果现在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一二年级设“国学科”而施“六艺之教”,窃以为可行。问题是如何化难为易,编订出合适的教材。原则应该是简而不繁,由浅入深,以选本以白文为主,然后渐及于注。


  所深者理也,所繁者文也。入手还是通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而尤其以《语》、《孟》为取径,更为便捷。盖《四书》既是《六经》的引桥,又是将《六经》化难为易的范本。因孔、孟所论,均不出“六艺”之范围。二程子就曾说过:“於《语》、《孟》二书知其要约所在,则可以观《五经》矣。”(《二程集》下册,页1204)所以,小学应以诵念《四书》为主,初中巩固《四书》,同时初涉《六经》简选本,使诵念和讲解适当结合。高中《四书》、《六经》之外,应兼及庄老诸子。都是简读、选读,并不复杂,也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大学一二年级可稍稍接触经解,顺便寻览学术史的流变,包括宋明儒的著作,老庄佛学的代表著作,及前四史等。科目都叫“国学”,也都是选读选学,简读简学,轻松地读轻松地学。并非要花很多时间,更不是要“皓首穷经”,且以不影响其它学科和现代知识的吸取为条件。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宜适当增加文言文的写作练习。


  苟能如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潜移默化,长期熏习,则中国文化的源头经典、固有的文化传统、民族的精神义理、古贤往圣的德传血脉,就和当代人不期然地连接起来了。
  显然这是教育部门应该及早做起来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0-17 07:28 , Processed in 0.14474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