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1|回复: 8

[素食与佛教] 《觉有情》——食的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觉有情》——食的艺术  (转)



今天要与大家讨论的是佛法对‘食’的观念。
  



在阿含经里,佛陀说:‘一切有情皆依食而住’,住的意思是‘维持’,表示必须有‘食’才能维持有情的生命,就像油灯要随时加油,才能继续燃烧,至于我们的生命到底要加什么油?这就大有内容了。
  



唐代有一位赵州从谂禅师,凡是有人问他:‘什么是佛法?’或者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就说:‘吃茶去!’
  



如果我们就这么一句话来解析,‘吃茶去’跟修学佛法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会想到‘吃茶’的内容,是冻顶茶?还是乌龙茶?再者,茶要用什么容器装?茶壶?茶杯?瓢?或是用手捧?和着什么水质?什么火候烧出来的?在什么情境、心境下喝茶?这些是不是很重要?真正的问题在‘吃茶去’是谁去吃?口渴的人吃还是不论什么人都吃?可是老和尚并没有问你会不会渴、要不要喝茶?老和尚不做这么多的诠释。
  



‘是谁吃茶?’这是佛法中最重要的课题,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我们暂且把这个公案放下,先来讨论什么是‘食’?食的内容是什么?要如何摄取?你自然会明白什么叫‘吃茶去!’





杂阿含经里曾提到:‘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佛陀当初发心修道时,曾参访了苦行林,当时印度许多的苦行者为了求得生死的解脱,拼命刻苦自己,甚至不进粒米,只喝水充饥,目的是想要藉着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脱离物欲的拘累,以达到心灵的自由。
  


佛陀在成道以前也是如此苦行了六年,最后才觉悟到解脱并不只是肉体上的断食、折磨即可获得,而是要合乎中道,最根本是心地污垢的扫除,于是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同时与佛陀共修的侨陈如等五人以为佛陀退失道心,因此怀疑佛陀正觉的真实性,佛陀于是为他们说了四种食,明白指出饮食对有情的重要,以及解脱入门的方向。


[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3-7 20: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段食】
  


第一段食,就是段落性的食。



段落性的意思有二种,从时间上说,并非一直不断地吃,而是有段落性的。如从前的人一天吃三餐,而现在的人,一天已不只吃三餐,遇上肠胃不好的人,还得少量多餐。其次‘段’是把所吃的东西切断,送到口腔时也需要咬碎、咀嚼,才能消化吸收,这都是段食。
  


段食又叫‘粗抟食’,人体需要铁、钙、磷、碘……等元素,人还而要粗抟食,不管是饭、面、面包或肉类、蔬果……,都是有质感的东西,它可以直接资益营养肉体,是有情维持一期生命最基本、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欲界的众生,所以又叫‘粗抟食’。



【触食】
  


第二触食,触是接触、感觉,由六根对六尘境界,起六识产生认识,而生合意、不合意的感受就叫做触食。
  


段食强调的是有实质的东西,中国有句谚语‘民以食为天’,事实上,对欲界众生而言,吃的不只是质感,还吃它的颜色、味道、香味、声音、触觉……。
  


所以,‘食’已不只是物质的吃,还讲究色、声、香、味、情调等种种感觉。举个例来说,如果餐桌上杯盘狼藉,东一条抹布,西一只袜子,你吃得下吗?你们会蹲在毛坑旁吃东西吗?这些都是一种‘感觉’的问题,所以现代人吃东西,讲究餐厅要装潢,灯光要柔和,桌上要花,甚至菜里要花饰点缀,还要配合音乐……,五花八门、奇招百出。
  


什么是‘感觉’?就是六根接触六尘生出种种觉受——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体感觉冷、热、痛、痒、酸、麻,乃至别人给我们的喜悦、压迫感等等都是;众生一直就是生活在感受的世界里,感受是一种欲,也是维持生存所必需。我们的生活,‘段食’占很小的部分,而感官的接触却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因此触已扩及衣、食、住、行、育、乐。
  


譬如穿衣服,如果觉得这件好,就会禁不住手舞足蹈,这是一种感觉,每次出门前,总要在镜子面前大费周章。大家分析一下自己,穿那件衣服的背后是什么在影响你的选择?美感、方便、舒适、地位、身分、流行、风格、年龄……太多大多了,这都不外是为了让自己在别人的感觉中获得‘好’感。
  


古代人如果能穿绸、穿缎叫做‘好命人’,现在穿绸穿缎是不是好命人?如果一大群朋友都穿牛仔裤,唯独你却穿着绸缎旗袍,你会有什么感觉?设若社会上大家都流行穿迷你裙、长统靴,而你还没有这些装备,就会觉得跟不上时代,内心委屈极了。生活里,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像今天各位发心受八关斋戒,不仅洗尽铅华脂粉,又把身上配戴的饰物 项炼、手环、耳坠子全部卸下,这时你觉得自己很轻松很自在;但回到家里或公司,你却觉得打扮打扮,穿戴琳琅满目也很满意。
  


人往往就在这些浮现的感受(触食)上打转,衣饰要赶上时代,轿车要追随新潮,连所养的宠物也一样;有的人一天到晚对着镜面,左照右照顾影自怜,在乎自己的美丑高矮,患得患失便从这里产生。对于这些问题你要重新去思考,而且自我肯定--我就是要穿这件,我穿这件很得体,在内心要有这种自我语言,你才能活得自在,否则你将永远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事实上,我们也一直活在别人的感觉里,穿着制服挂上名牌时,人家知道我是什么机关或学校的人,由我的谈吐行动知道我的家庭教育、学校校风,尤其走出国门,人家一看皮肤、头发、眼神,也可以有个印象,这都能构成自己的感觉、别人的感觉。任何一个行为——衣食住行、育、乐、声音、语言的背后,都能产生自己和他人的触觉。
  


‘触’也是一种维持生命、资益身心所必需的条件。现代社会大家一直在呼吁消除脏乱、噪音、落尘,改善交通秩序,希冀找寻个较整齐、清洁、有秩序,又达到安详的生存环境,我想这是人性的自觉,比佳肴满桌、披挂金银珠宝对人的存活实有更大的滋养。
  


‘触食’既是根对境所起的种种感觉,合意就产生乐受,不合意就产生忧受、苦受,即所谓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但是,这种种的触受,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最近有位老菩萨问我,说她很烦恼,不知该怎么办?她说每天三点就起床礼佛、诵经,然后做运动,等吃过早餐,孙子们都上学去了,她老人家就会进房休息一下,但每每在她似睡非睡的时候,就被撞门的声音吵醒。起初,她以为是老伴儿从外头运动回来,于是交代他以后不要吵她。后来几天,她还是被那声音吵醒,心里纳闷到底是谁在捣蛋?中午吃饭时,她看到媳妇脸臭臭的,心想:是不是自己起得太早吵到她,所以她才不高兴,故意来撞门?老菩萨愈想愈生气,就跟儿子讲,儿子于是责怪媳妇不应该,最后使家里的气氛变得很不愉快。我告诉她说:‘以后听到声音,应该起床看清楚,到底声音从那里来,才不会因为无知而产生误会。’
  


事实上,声音本身是空性的,可是听到的人依着各自的疑忌、忧惧而生出不同的感受。如果声音是孙子撞的,她会想:这小孩实在太皮、太没规矩了,尽管如此,还是可被原谅的;如果是她老伴撞的,她会好言相劝;如果是媳妇撞的,可能就对她生恼了,认为媳妇跟自己过不去。所以一切的觉受无不是由你我内心的分别、计度滋生出来的。
  


吕氏春秋有一段记载:有个人的斧头掉了,怎么找也找不着。隔天,他突然发现邻家的年轻人行动鬼鬼祟祟,愈看愈像个小偷,他想一定是这个年轻人偷了,他心里非常生气,对那年轻人也很不客气。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他清扫水沟时,无意间竟在沟底发现了那把遗失已久的斧头。第二天,他再去看邻居那年轻人的举止,‘咦!和以前一样,仍然是那付鬼祟的德性啊!’可见对于别人的行为习惯,有时候我们要尝试去了解,而不是先把自己的感觉、情绪放进去,这是一种修养。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无数的情绪不断地干扰身心,如果你希望能拥有平静的生活,那么你必须学着把每一件事情‘看清楚’——在家里不能不看,上街也不能不看,对于每个人的面孔也不能不看,有时对方在沉思,我们硬要说对方脸臭臭像在生气,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要打开你的耳目,注意听、注意看;而且在内心要反省:同样一件事,同一个情境,我生气懊恼,别人为什么能安心自在,其关键在那里?
  


曾经,我和心师父、明师父三个人去溪头。那天晚上却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于是就在山上一间民房借宿,当时天色已晚,我们讨论一下事情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大清早起来,迎头看见房东二位老人家,穿戴得整整齐齐从外面进来。
  


‘阿弥陀佛!你们那么早去哪儿啊?’我纳闷地问。
  


‘去呼吸新鲜空气!’
  


这里的空气不好吗?还要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我更不解了!
  


‘我们去“停车场”呼吸新鲜空气!’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这叫生活的多元性,他们住在山区,如果叫他们去观光旅游的话,他们宁可去逛百货公司、地下街;而城市的人要旅游的话,泰半选择山区、海滨,人烟稀少的地方。人的生活也是一样,需要工作、休息和娱乐调适得当,才能促进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
  


但是在这里有必要澄清的是,所谓休息并不是只有睡觉,无所事事闲散着才叫休息,有时这样反而演变成熬夜搓麻将、聚众赌博、玩电动玩具、飙车……,这些在佛法中不叫做‘食’,因为它不但不能资益身心,反而导致体力耗损、精神堕落



因此应做些积极性的自我建设,从肉体生活到知识生活更臻于智慧生活,才能拓宽个人的视野,培养接受容忍的人生观,也才真正是资养身心的‘触食’。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食】
  


第三思食,思是在生命过程中,能使人不断去感觉,并从事种种活动的意志力。所谓‘做种种活动’,就是我们身体要做什么动作,要说什么话之前,必需要透过思惟才决定自己的行为。




譬如:我站在这里,是要往前跨,还是停留不动,这要心思来衡量决定,又如参加妇女学佛营,如果不是‘思’心在鼓励各位做宗教生活的培养,你们现在不会坐在这里。



所以,‘思食’可说是一切行为的根源,它包括了人的思惟、推理、判断、想像、记忆及抱负等等,比较属于个人性而且隐藏性的内心活动,在五蕴中是属于想蕴和行蕴。
  


这股驱使他如此做的力量就是意志、意欲,一股渴求生存的强烈意志力。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在他意志哲学钜著“意志与观念世界”中,归纳人类生存过程中种种的现象不外是意志活动,他认为意志的行为与肉体的活动是同一件东西,只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已。世界奥运纪录上有位一哩长跑最快的选手康宁汉,他小时候两条腿被烫成重伤,医生说他这辈子都不能走路了,但他凭著“我不相信天下有不可能的事”的信心和意志力,坚毅的跑在自己生命的运动场上。
  


所以,‘思食’是人生不可少的粮食。一个人的成败,乃至他生命发展的方向,是重物质,还是重理想,是具有不屈不挠,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阻的远大抱负,或者怨天尤人、苟且偷安、郁闷地过一生,这一切人生价值取向都决定于他如何摄取‘思食’,因此‘思食’是我们所有行为的主脑。一切善、恶业的造作,无不是以‘思食’为延续、推动的最大力量。
  


有一篇记载说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为征服欧亚非三洲,率军到处攻城掠地,军队每攻下一个城市,士兵们为享受战利品,遍尝天下美食,于是拼命吃喝,而后再想办法全部吐出来,以便能再接受更多美味的食物,那行为的背后有一套对‘食’的想法。
  


日本一位很有名的高僧——良宽和尚,自己住在山脚的茅蓬中修道。有天一个小偷跑进老和尚的茅蓬,想偷些财物,东翻西找,尽是瓦砾、石块,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小偷正悻悻然准备离开时,却撞上老和尚。老和尚见小偷两手空空,就笑着告诉他:‘我白天都找不到了,你晚上怎会找到呢?如果你不嫌弃,我身上还有一套衣服可以送你。’ 于是把唯一的衣服脱下来给了小偷,小偷接过衣服,仓惶夺门逃走,对着惊慌离去的小偷,老和尚说:‘我真想把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这又是另一种生活型态的决定。
  


所以,人有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怒、好、恶表达出来,但每一个身行、语言无不是在表示个人内心意念。



从思食的影响,更肯定人应该培养正信的宗教信仰和纯洁的宗教情操,这也才能支持自己去关怀大社会,奉献力量,提升自己,开发生命的潜能。




【识食】
  


第四识食,识食的‘识’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



我们平常所摄取的菜、饭、……等段食,最后都会转变成我们的体质,譬如说我们早上吃了豆腐,现在肚子里面还有没有豆腐?若有,豆腐还是豆腐吗?若没有,为何消失?联想的是:这个身体是我吗?若说是,那是由白菜、豆腐变成的。如果说不是,那又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些食物转化成为我们的身心?
  


由医学的研究,身体的细胞一直不停地在转换,段食提供了肉身之所需,但在色身的新陈代谢背后,还有内在的心理活动资养:受食、思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知、情、意,但佛陀更进一步观察到众生有一个看不见的、神秘的‘转化’力量,此即‘识食’。



如茶,提供了人解决口渴的欲求,但明了欲求,且能主宰,将茶与欲求结合连贯的却是‘识’。有情即有‘情识’,这是有情所以成为有情的关键,如果不是‘识’执取包身,执取知、情、意,执取‘我’,让生命持续,那么,你我也只是一团无精神活动的‘无机物’而已。
  


经上说:识不执取,名色不得增长。就拿人的开始来说,在父母和合时,识执取父精母血成有机体而受胎,乃至出胎、成长,终其一生都是识的执取,尽管身体由幼变少,由少到壮、到老;思想更是攀缘性的,时刻在对境的变化中,价值观也不同了。我们找不到一成不变的我,但因识的执取,这期生命的身心世界才一直延续而达完整一致性,识一旦离开,生命体也就死亡,所以在唯识学上谓之‘去后来先作主翁’。
  


人不是一死百了,由于识的执取,我们可以再来人间投胎,也可能换一个躯壳到鸡、鸭、鱼等族类中轮回。如果这辈子做人,常昧着良心,屡屡做些伤天害理的事,这些行为的影响力,决不会因事情过去就消失,它还是会带到下一个轮回身、轮回处所去,它微妙地牵引着后来的人、事、物的演变,就像燃烧的柴火一样,尽管那些木头已成灰烬,但火性的影响力却可以从这根柴火延续到另一根柴火。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为自己多摄取资益身心的‘食’——善根福德因缘,将火这些书法种子,播种到我们的识田中,成为牵引生命的力量,进而不论行、住、坐、卧,每一个行动当下,我们都要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吃茶去’这句话的用意,原在引导人们深思:我活着做什么?我是谁?在生存过程中,对自己所应掌握的一定要很清楚,如果听到说:‘吃茶去!’我们即在茶的品种或吃法上起分别,便已失去古来祖师大德所要拈提的真义了。
  


所有修行法门目的在超越轮回,超越的基础功夫便是观察当下的身心,对佛法有贞定的信仰,这信仰走得回到佛菩萨身上去!



也就是说一方面要证悟空性,另一方面要修习本尊,修习本尊的意思是你念阿弥陀佛,无时无刻你都要学阿弥陀佛,最后你自己也成为阿弥陀佛:你念观世音菩萨,你自己就要化成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修地藏王菩萨就是要发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弘愿,修行就是要找到这样的东西。



文章出处:http://www.huijingsi.com/news.asp?artId=198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转)



慧能禅师之后的后继禅师,沿着慧能的“但行直心、不着法相”的禅修之路,日益将禅的意味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



他们强调本心不是空洞的,日常的行住坐卧、见闻觉知都是本心的流露、表现、作用。随顺自然的平常行为,既是禅修的方法,也是禅修的境界。




有个弟子问慧海禅师道:“师父,你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活得如此潇洒自在呢?”



慧海回答说:“也没什么啊。如果说一定要有,那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困了睡觉,饿了吃饭。”



弟子大吃一惊反问道:“这算什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这样子的呀。”



慧海听了呵呵一笑,说:“我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什么其他的也不想,吃得安心舒坦。睡觉的时候就睡觉,所以也从来不做恶梦,睡得轻松自在。”



老禅师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而世间的芸芸众生,吃饭的时候盘算着如何防备别人掠夺自己的财产,食不甘味。睡觉的时候又寻思着如何去掠夺别人的东西,浮想联翩。这样子看来怎么会每个人都一样呢?”



弟子听了大有感悟,说:“如此看来,我们平常做事,还是要多多保留一分平常心,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啊!”



“嗯,有些意思,”老禅师高兴的说:“你能够拥有平常心,就说明你开始入门了。等你能做到不留平常心,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才是真正悟道了。”



睡觉就作“死”想,今天睡下去可能明天就不能起床,希望在梦中死去的时候,能往生西方,才不枉此生念佛一场。阿弥陀佛!



布施论坛素食版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5416&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191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传承感恩,延续大爱

愿素食文化与理念得到顺利推广弘扬!
愿所有的生命得到平等的珍视与尊重!
愿法界一切众生内心皆充满无私的爱!
感恩一切。愿无私的爱永远传播下去!

愿人们能慈心不杀,研究、推广、喜爱素食
愿一切众生皆发愿食素、天下素食版块得大弘扬
愿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加入到推广弘扬素食文化与正确生活方式的家园里
永远做一个低碳素食主义的推广与践行者,用无私的爱将正确的生活方式传播延续

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平稳崛起,德行文化早日传遍全球。
愿世界和平,经济恢复,环境改善。
愿地球上的人们以无私的爱,摒弃一切文化之间的隔阂,将地球变成一个远离一切战争,永久和平的大家庭;
愿我们的世界没有任何瘟疫、灾难,没有任何贫困、饥饿,
愿全世界的经济早日恢复,愿人们开始注重环境,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适合人们居住。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离七难,无有任何疾苦;
愿一切法界国土皆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安乐;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修甚深般若,发大菩提心,住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过去佛 现在佛 未来佛 常说般若波罗蜜 愿一切受持者 比丘 比丘尼 信男 信女 所求如意 常行般若波罗蜜


一切功德皆回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
一切功德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功德皆回向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祖寺素食 (转)


【导语】



五祖寺素食,原是唐代禅宗五祖弘用来招待海内外游方僧侣和朝廷官员的素味菜肴。


据《五祖仙山胜境全图》记载,当年寺内设有大案小案(即大厨房和小厨房)和斋堂,可供一千余名僧徒和香客游人就膳。


寺内炒菜的大锅,有三、五寸厚,号称升火三年不热,退火三年不冷。
 

 
五祖素菜最著名的是“三春菜”。即春卷、烫春芽、烧春菇。


主料都是本地山上、树上、池塘里土生土长的东西,经斋僧烹调炒制成素菜。


不仅油腻较轻,香脆适度,而且营养价值高,即可作下酒菜,又可作茶点。



布施论坛素食版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6322&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191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存五观 (转)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

                     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



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布施论坛素食版: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5422&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191
发表于 2013-7-2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4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1 04:40 , Processed in 0.18164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